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探讨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从信息网络传播权含义及特征入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重点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进行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探讨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探讨论文 篇1: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评价与完善

内容提要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中国略别于VIPO公众传播权的一项权利创设。中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尚未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设置,权利所涉各方的利益衡平,技术措施保护及权利限制等种种问题,均有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洞彻,并联系国内外司法与立法实践甄别酌明之必要。

关键词 公众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权利创设 权利限制

作者:乔 生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探讨论文 篇2:

信息网络传播权探究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从信息网络传播权含义及特征入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重点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合理使用;法定许可

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一种新兴的权利,是我国信息化立法的又一里程碑。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法律上得到确认,迎接了网络技术发展给著作权法律关系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弥补了《著作权法》缺乏专门调整网络著作权法律关系的空白,因此,研究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当今互联网时代著作权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及特征

2001年我国修订的《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2项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概念。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2款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著作权人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更进一步地做了明确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是通过网络这一特定的媒体向公众提供作品的权利,它有别于发行权和传统的传播权,取得了发行权或传播权并不当然地取得信息网络传播权,反之亦然。从权属性质上讲,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的一项具体权能,属于著作财产权范畴。

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与司法解释所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权利主体的专有性。依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37条和第41条、《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条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及邻接权人享有的专有权利,具有专有性、排他性。他人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将作品在网络上传播或将网上作品擅自下载并发表在传统媒体上,否则构成侵权行为。

权利客体的广泛性。依据《著作权法》第3条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6条规定,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范围广泛,包括作品、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但不包括广播电视节目。

权利行使方式的特定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方式具有特定性,局限于在信息网络之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主要是为调整作品的网上传播产生的法律关系而设计的。故此,网络传播权行使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而且传播过程中的复制、发行、浏览、存储等环节都与网络息息相关。

权利内容的复合性。信息网络传播的特殊方式决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复合性特征。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必然涉及复制、发行、展示展览、表演播放等一系列行为,其中以复制行为最为突出。网络传播行为本身包含对作品的多种使用方式及数种使用方式所具有的高度的复合性,决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内容的复合性。

权利行使的限制性。《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设置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和法定免除赔偿责任等合理限制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提供保护的同时要考虑权利专有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既要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作与传播作品的积极性,又要发挥计算机网络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促进公众对社会智力成果的掌握。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表现形式

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具有侵权影响范围广、侵权手段技术化、侵权追究困难化的特点。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类型

根据侵权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在侵权中的作用,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可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直接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直接实施了侵害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为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侵权人的行为直接涉及作品。这类侵权行为主要是由网络用户或网络内容提供商实施,如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将其作品上网、转载和传播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是指侵权行为人并未直接涉及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而是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行为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侵权行为,从而造成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表现形式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以下主要分析几类有代表性的侵权行为:

1.上载过程中的侵权行为。著作权人享有将自己作品是否上载于网络的决定权,将作品上载网络属于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调整着作品与网络进行链接这一关键环节。上载过程是指作品从个人计算机到互联网的过程。上载过程包含两种行为,一种是将传统作品数字化后上载到网上,一种是直接在网上进行创作。未经许可擅自将权利人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或将未发表的作品上载到互联网上的习惯行为,就是对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

2.转载过程中的侵权行为。网站之间对作品的转载是互联网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转载过程主要是指从一个网站中下载获得作品然后上载到另一个网站中的行为过程。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下载他人网站中的著作权作品然后上载到自己的网站或向其他网站投稿,就是侵害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这种侵权行为因为技术上的便利而十分常见,成为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要部分。

3.下载过程中的侵权行为。下载过程指将互联网中的作品复制到个人计算机中的行为,是用户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下载过程中的侵权主要表现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将网络中获得的作品在网下发表、改编、出版、表演和播放等。如陈卫华诉成都《电脑商情报》侵犯其著作权一案。但是,在这类侵权中作品最终是用传统的复制、发行等方式使用的,著作权人完全可以依据传统权利的规定获得法律帮助。可见,下载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并不是对相关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由于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方便、快捷,成为很多传统媒体对信息获得的一种简捷方式,因而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行为时有发生。

4.超文本链接中的侵权行为。链接技术本身并不构成侵权行为,而是设链者在使用链接技术时,所选择的链接方式可能会造成对权利人侵害。网站之间的超文本链接包括外链和埋置链。外链是指使用者单击按钮或代表链接的文字,就会离开原网页或网站进入到被链接的网页或网站;埋置链是指把被链接的资料直接合并到原网页上,使用者不需另外单击链接按钮就可以直接在原网页看到被链接的资料,使用者不会知道被链接的资料到底来自何处。外链是普通链接,单纯地为使用者提供链接途径,一般不构成侵权。而埋置链则是一种深层链接,往往使使用者误以为被链接作品是正在浏览的网站的一部分,这种擅自将他人作品链接到自己网站中的行为就可能侵害到相关权利人的权益。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

(一)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著作权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合理使用制度是对著作权人权利限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著作权法上一项最为重要的制度。在网络环境下,一般来讲,规定合理使用的情形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作品使用目的及性质,如是商业营利还是为个人学习研究等;二是作品的性质,如是小说还是新闻或是法律文件;三是所使用部分在作品中的质量和所占比例;四是对未来潜在市场与价值的影响等。我国立法不但明确合理使用制度适用于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而且对合理使用的情况进行了规定。

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6条规定,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属于下列情形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一是为报道时事新闻,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二是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三是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向公众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是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向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提供;五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六是向公众提供在信息网络上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七是向公众提供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八是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此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二)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的制度。在法定许可状态下,著作权人仅享有获得报酬权,而不享有禁止权。著作权法之所以规定法定许可使用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作品的传播和利用、维护著作权人与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协调作者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法律为法定许可使用制度设定了适用条件:一是法定许可使用的主体仅限于邻接权主体,主要指报刊转载者、录音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的编写者;二是其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公开发表的作品;三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使用者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四是使用他人作品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即应注明著者姓名、作品名称以及作品出处。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8条规定,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第9条规定,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著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著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在通过网络提供作品时,必须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并且要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尹锋林.网络传播与信息网络传播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3).

[2]邵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著作权法保护[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作者简介]姜姿含(1990—),女,辽宁大连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经济法。

作者:姜姿含

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探讨论文 篇3:

试论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机制的建立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各方对“内容资源”的争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缺失的原因及影响,并从主体、客体、内容、权限四个角度提出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机制建立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

【作者单位】惠强,周口师范学院。

一、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加速发展,发生在传统出版者与拥有技术优势的新兴媒体发布平台之间的侵权纠纷,呈现“井喷式”增加的态势。这其中典型的事件有:2009年,谷歌公司在我国推行了“图书馆计划”。在此过程中,该公司以全文式数字化利用模式,对570余位作家的近1.8万部作品进行了扫描,并直接公开发布在了网络上。实际上,该公司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授权。一方面,这对相关作品的著作权人造成了侵害;另一方面,其对出版者和图书版式设计所享有的邻接权,也造成了侵害。与之类似的是:不久前,有一家名为“今日头条”的网站,因侵权被传统出版者提起了诉讼。该网站利用网络和移动客户端,从2014年6月起,将《广州日报》等媒体的新闻作品及相关图片内容大肆传播。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纠纷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利益各方对“内容资源”的争夺。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的问题,应该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对此情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机制等问题,本文也将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缺位与影响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向式” 传播,发展成“交互式”传播。就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问题,在对相关国际条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国家通过《著作权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做了具体规定。

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具体的界定:首先,信息网络传播权涉及对象为作品、表演或录音录像制品。其次,传播方式既包含有线方式,也包含无线方式。最后,传播的结果是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取上述的传播信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出版者劳动,比如版式设计,上述的规定并未包含其中。实际上,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得到广泛支持。不过,笔者要指出的是,对于权利主体的保护,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定会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保护范围而言,国际条约所能提供的,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基础性的最低标准。当然,各个成员国可以在上述条约基础上“调高”权利保护的规定。

在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作品版式设计被侵权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甚至有泛滥成灾之势。而对于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未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在上述所提到的相关案例中,就版式设计权的主张问题,出版者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将其依附在出版作品的著作权上,从而使之得到救济。更为严重的是,对出版者及其劳动的保护,现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未涉及。其结果是,在出版者单独主张信息网络传播权时,法院由于无法可依而无法给予明确的支持。与上述情况类似的是:对搜索引擎和新闻聚合器侵权的处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缺位,出版者往往也难以应对。他们通常所能做的,只能是针对自己的原创作品,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方面的申诉。而对于非原创作品,他们只能“曲线救国”,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混淆市场角度对侵权者进行抗议。

三、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建立

1.以图书、期刊、报纸出版者为主体

跟世界上大多数著作权法相比,将出版者作为邻接权人予以保护,是我国著作权法的一大特点。就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言,全球范围内普遍承认的邻接权主体只有三类。第一类是表演者,第二类是录音制品制作者,第三类是广播组织。不过,纵观邻接权自身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邻接权主体实际上已经不局限于某类主体或者客体范畴了。

不可否认的是,为数不少的出版者并不享有邻接权。从我国《出版管理条例》 第9条和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可以看出:邻接权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图书出版者,另一类是期刊出版者。除此之外,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具有新闻出版性质的报纸出版者,第二种是具有新闻出版性质的期刊出版者。

2.以版式设计和劳动投入为客体

作为图书和期刊设计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版式设计含有众多方面,从内封和版权页的设计,一直到插图图片和色彩元素的设计,可谓丰富多彩。版式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也就是说,它因作品内容的存在而存在。不过就“相对独立性”这一点而言,它和其他作品是一样的。可我们无法否认其创造范围的狭窄性,也无法否认这种狭窄性所带来的独创性低下。这也是版式设计保护的标准很低的原因所在。

传统意义上的报刊产品是以纸质为主的有形事物。今天,其概念早已外延扩大至网络出版的报刊产品。当然,跟过去一样,现在的报刊首先还是要定期出版而不是一次性出版的,且报刊产品得对出版社的风格有一定程度的体现。要做到以上两点,对于出版者来说,连续性的劳动是基本要求。有了连续性劳动这一基础,报刊产品才能够体现出版社的风格特点。也唯有如此,报刊产品才值得被赋予专有权的保护。

3.以许可他人对版式设计和报刊产品的使用为内容

从版式设计而言,无论是图书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还是期刊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都不允许他人以同样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在通常情况下,侵权者对作品的版式设计进行原样复制的行为最为常见,也占绝大多数。如果不仅仅是复制,而是进行了较大的创造性改造,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区别处理。对于那些将版式设计进行了细微修改后重新发布的网络传播行为,我们应该按照其对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来处理。

比如德国的相关著作权法规定:对于固定报刊产品,无论是其经济上的劳动投入,还是其组织上的劳动投入,抑或是其技术上的劳动投入,出版者有合法的网络传播专有权。特别是出版产品用于商业目的情形下。

4.对权利行使方式和期限进行限制

在对出版者邻接权进行本质上的探讨时,我们发现,赋予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体现了出版者更加注重对经济投入的回报这一现实情况。只有取得了经济回报,才可以帮助出版者收回投资,获得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一方面,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出于公共利益而规定的法定许可情况,我们应加以维持;另一方面,本着上述对经济回报目的坚持,对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范围,应该尽可能地适当扩大。另外,对于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立法部门应该考虑加以时间上的限制。

在《著作权法》中,就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限而言,无论是图书出版者享有的,还是期刊出版者享有的,都是10年。因此,对出版者应该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期限,也可以同样地规定为10年。从新闻的时效性角度出发,无论是报纸出版者,还是期刊出版者,他们对报刊产品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期限都不宜过长。参考德国有关著作权法的规定,我们国家将保护期限定为12个月为宜。

[1]天则. 出版者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网络传播权[J]. 科技与出版,2007(4):44-46.

[2]王迁. “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侵权研究[J]. 网络法律评论,2006(1):3-22.

[3]严玲. 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侵权行为探析[J].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9(3):16-23.

[4]喻丽. 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3):32-37.

[5]李旭,高卿. 网络著作权保护新思维[J]. 网络法律评论,2010(1):127-140.

[6]尹锋林. 网络传播与信息网络传播权[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惠强

上一篇:国培英语心得体会下一篇:销售职工先进个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