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电影产业管理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影视企业可以积极创新电影的运营策略,加强对电影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电影产业品牌运营策略的研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科学的品牌思想,创新品牌运营方法,加强对品牌的管理与维护。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全球化背景电影产业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全球化背景电影产业管理论文 篇1:

关于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摘要] 中国电影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坚持培育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培育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保护创造力,立足本土电影,发展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我完善性,同时又有价值优越性,和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电影产业 核心竞争力 路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4.013

引言

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使用十分广泛的概念。当前,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学者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电影产业作了许多相关研究。但是,目前对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无明确界定。本文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出发,试图对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一、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1、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产业和核心竞争力这两个基本的概念。从经济学角度讲,产业是一个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指的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企业群或者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企业集合。处于同一产业中的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外表现为该产业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Prahalad和Hamel (1990)首先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①: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1995年,他们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做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完善。归纳起来,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对手在短期内几乎无法模仿的独具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是其它能力的统领;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并长期起作用的能力。根据以上对产业和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国某一产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所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对该产业的发展具有核心和支配地位的、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其他国家难以模仿的优势竞争能力。

2、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以上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本文将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电影产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所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对该产业的发展具有核心和支配地位的、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其他国家难以模仿的优势竞争能力。

二、对“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思考

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理所当然地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价值优越性

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产业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对具有战略支配地位的核心性竞争能力的培育,往往是一国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关键。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国相对于他国相同产业的优势竞争能力,依靠这种优势能力的支撑,一国电影才能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二战以后,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传统的主要电影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等,电影产量一路下滑,电影市场低迷,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法国电影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准,在好莱坞的全球攻略背景下,法国电影数十年屹立不倒,其电影独树一帜的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其能在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对电影艺术创新的推崇和对新人新作的扶植”②,使法国电影产业取得具有战略性支配地位的核心竞争能力,即创造力。电影的本质是内容和创意,法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对“艺术创新”的支持,从政策到资金,从电影类型到人才培养,都表现出了对艺术无尚的尊崇,正是对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法国电影产业带来了长期的关键性利益,法国电影才能始终保有与好莱坞强大商业系统的竞争力。

2、不易模仿性

优势竞争能力具有难以模仿性。该特性是指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应深深地扎根于一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企业环境之中,是一种系统的整合创新。它与该国的特定环境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该国特定的环境就不会形成这种竞争力。显然这种能力在他国具有高度的“不可还原性”,是他国竞争者几乎不可能模仿的。印度电影能在世界电影之林独树一帜,并取得骄人成绩,正是由于其电影坚持了民族的特色。“歌舞、明星和传统道德故事”是其最具民族特色同时也是最具优势的电影三大法宝。电影作为文化的表达,是一个民族集体经验的声音,是一个民族历史身份、文化心理结构的确认和表达。在电影产业全球化的当下,许多国家的电影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变成与好莱坞相似的大制作电影试验田。而印度电影的独树一帜告诉我们,民族文化资源才是培育电影核心竞争能力的最佳土壤。

3、自我完善性

Prahalad强调: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③。因此,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电影产业积累性学习的结果,是电影产业长期起作用的,并能够与时俱进的自身能力的体现,是电影产业保持长期动态发展的内在成长动力。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就像是一个“技能源”,通过结构化的知识平台,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美国电影的成功,正是源于其完善的产业结构,是其产业积累性的学习成果。在50部被全球评为一生不得不看的经典电影中,美国电影占了30部。电影同时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属性,而美国电影能在艺术价值与经济利益方面取得双赢,正是其电影产业积累性的学习成果。纵观美国电影产业,其特点是实行商业运做,按市场规律经营,实现了“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其产业链完善而环环相扣。正是这种完善的产业结构,为电影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成长动力,使其产业具有了自我完善的可能性。

三、培育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有学者指出“从核心竞争力角度而言,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在整体文化产业中还属于弱势产业,在国际上亦不具备国际竞争力。”④笔者以为中国电影若想在世界电影市场中拥有竞争力,必须坚持培育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对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构建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如下:

1、保护创造力,发掘产业的价值优越性

电影的本质是内容和创意,而内容和创意的来源是人。发掘电影产业的价值优越性,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具体而言,电影的繁荣,极大地依赖作家原创的文学作品。可以说,“尊重版权尊重原创,才能发展电影产业”。⑤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做出严格规定:没有编剧的剧本版权授权书,电影不能立项制作;由其他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则要求提供“原著改编意见书”。这标志着著作权的保护与管理,已经纳入行政审批必要的法定程序。但是从实际来看,剧本的原创作者很少能获得比较公平的报酬。“近年来发生多起涉及影视著作权的法律纠纷,均由此而生。”⑥电影产业做得好的国家,根本原因是具有严格的版权保护制度,重视剧本的创作,特别是原创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并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原创作品。

2、坚持本土电影,培育难以模仿的优势能力

中国是个文化资源大国,历史悠久,与西方迥异的文化传统与资源是中国电影产业赖以与好莱坞竞争的有利资本。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悠久,在文字、语言习惯、价值判断、生存模式都有鲜明特点的国家,未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能否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将会最终决定其在世界电影产业中的竞争力与话语权。《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十月围城》等电影,正是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造,并获得认可的本土电影。

在电影市场上,观众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诉求,构建符合观众文化心理的电影,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同。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而言,电影产业要想培育其难以模仿的优势能力,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立足本国文化,构建符合本国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电影才能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有效建构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⑦

3、发展电影产业链,形成产业自我完善性

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成长需要产业层次的系统相互协调和整合。“电影是花钱的产业,如果没有摇钱树的话,独木难成林。完整的产业链就是核心竞争力,电影产业不是一棵孤零零的树,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各个环节之间可以相互支撑,发行的利润可以用来回馈、加大投资,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机制。”⑧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连续几年以30%以上的升幅迅速增长。2003年,全国年度票房总额只有9亿元左右,到了2009年达到62亿多元,应该说增速是惊人的。当前中国电影在国内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但是中国电影相较世界市场还比较落后,整体还比较弱。可以说,中国电影正面临从产量大国向强国发展的时代考验。“关键在于中国电影由量向质的飞跃,而这个飞跃则最终取决于电影产业链的打造与完善。”⑨

结语

如果把中国电影产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创造力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系,民族文化资源就是这棵大树的土壤,而完善的产业链就是阳光和水。根系只有深扎于土壤之间,才能茁壮成长,有了阳光和水,大树就有了不断成长的动力。坚持培育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保护创造力,立足本土电影,发展产业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我完善性,同时又有价值优越性,及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注释

①③ PRAHALAD C K, et a.l The Core Competence ofCorporation [J].Harward BusinessReview, 1990, 68 (3): 91-99

②沈中文:《法国重视发展电影产业》,《北京观察》,2005年第5期

④《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分析》,http://www.chinafilm.com

⑤⑥王兴东:《尊重版权,尊重原创,才能发展电影产业》,《工人日报》

⑦饶曙光:《增强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人民日报》

⑧⑨任仲伦《完善电影产业链,打造核心竞争力》,《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坚,孙荀:《关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2]尹鸿、詹庆生:《2010中国电影产业备忘 》,人民网

[3]高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产业观察

[4]管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创意文化产业链》,《 艺术百家 》,2007年第7期

[5]唐月民:《 WTO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SWOT分析》,《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丽,1978年出生,女,山西人,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管理。

作者:张丽

全球化背景电影产业管理论文 篇2:

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的运营对策探析

[摘要] 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影视企业可以积极创新电影的运营策略,加强对电影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电影产业品牌运营策略的研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科学的品牌思想,创新品牌运营方法,加强对品牌的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 中国 电影产业 品牌运营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31

在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影视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以求提高电影作品的影响,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中,一些企业利用电影的品牌作用进行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由此,我们思考,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的运营有哪些问题,又应用以何种策略进行品牌运营呢?本文将做简单探讨。

一、简述电影产业品牌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品牌具有普遍的偏爱心理,那么,什么是品牌呢?品牌即是一种由名称、象征等可看见、可识别的因素所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这些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牌可创造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买卖关系,具有某种经济价值,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电影产业的品牌,主要是针对电影来说的。所以,品牌的名称、象征等可看见、可识别的因素就变成电影的视听技术、艺术元素与价值、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组成电影的主要因素,影响着电影品牌运营模式的建立。影视企业在形成电影品牌的过程中,还会将明星、导演等因素融合到品牌运营模式中,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明星、导演来提高电影的知名度,进而创建企业整体的电影品牌。电影品牌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品,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具有文化性、效益性、延伸性。所以说,建立电影产业品牌,使更多的观众认识到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将促进观众消费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电影产业品牌的价值。

二、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影视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电影品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提高电影品牌的价值,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第一,影视企业对电影品牌认识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电影品牌运营的前提是在科学的理念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但是一些影视企业对电影品牌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时,错误地解读相关理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影视创作的核心目标,只注重电影作品的炒作,忽视电影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合理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的建立。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影视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电影品牌价值的体现是有很大损害的。

第二,影视市场管理制度松懈,致使盗版影视光碟泛滥。我国的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以降低盗版问题的影响,进而杜绝盗版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对电影品牌知识产权有偿开发与转让的制度还不是很成熟,这严重影响了电影品牌运营的有效性;而且一些小商贩为了谋取利益,致使盗版音像制品随处可见,网络电影下载容易,这也增加了电影品牌运营的难度。另外,一些编剧在进行影视创作时,他们的创意受到保护的程度较低,往往会出现剽窃的现象,这是对电影品牌权益保护不力的表现。所以说,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电影品牌保护力度不够。

第三,对电影品牌管理有漏洞,达不到电影品牌运营应有的价值。任何影视企业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之后,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电影品牌的价值,实现影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但是一些影视企业将电影品牌当做一种财富,只看到眼前利益,无所节制地、无所计划地利用电影品牌进行市场营销。这样的电影品牌运营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是由于管理上的漏洞,会逐渐失去观众的目光,这是没有长期的发展前途的运营方法。

三、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效率的对策

第一,树立独特的“导演电影品牌”。作为观众,人们在选择电影时会注意电影的导演、演员等是不是自己所熟知的明星,所以,很多影视企业在创作电影作品时,喜欢启用知名影视导演与演员,以满足观众对明星喜爱的这种心理。由此可知,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效率的第一点策略就是树立起“导演电影品牌”。很多导演在拍摄电影时,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徐克导演的武侠电影比较出名,张艺谋导演的文艺爱情电影受人推崇,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广为人知等等,这些国内知名导演在电影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自身名字为标志的电影品牌,使观众在选择电影时,会留心电影的导演。这就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了“导演电影品牌”效应,这对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影视企业在创建“导演电影品牌”的过程中,应该紧抓导演拍摄的艺术风格,只有形成有别于他人的艺术风格,才有可能受到观众的喜爱,提高导演对观众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进而形成自己的“导演电影品牌”。另外,除了加强对艺术风格的创新以外,还要提高市场意识,积极研究影视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电影的艺术价值作为电影品牌运营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标新立异,这样的“导演电影品牌”才能够突破自我,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

第二,创新电影内容,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随着电影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于电影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电影内容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编写,那么将不会有长足的发展。所以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电影内容,开发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特色的“电影内容品牌”。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的经济与信息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深入,人们随时可以在网络上获得信息,如果电影内容是以传统的形式编写的,则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所以,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变革,需要创新电影内容,将具有国际化的元素与民族特色元素融入到电影制作中,使电影内容“兼容本土与国际”,这样带有“全球化”的特色电影,是观众愿意消费的,也是可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电影品牌运营策略。

比如《叶问》系列电影,创新将中国传统的武术——咏春拳,以及中日战争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以战争之前人们欢喜的生活与战争之后人们随时失去生命的生活相对比,再通过叶问的眼睛,看到中国人的伤痛,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怀,所以《叶问》的系列影片都受到好评。在中国电影产业树立“电影内容品牌”的过程中,可以先借鉴国外优秀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再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元素,使观众在欣赏影片之后都能够思考、得到启发,进而形成中国电影产业独特的民族品牌。这样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才是适宜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策略。

第三,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管理,促进多样化品牌的形成。中国的电影产业品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盗版现象才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所以,完善中国电影产业品牌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长期以来,很多影视企业在建立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之后,都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品牌管理上出现漏洞,导致企业电影品牌危机,影响电影品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由此可知,要想更好地发挥电影品牌运营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则应该建立完善的电影品牌管理机制,完善电影版权保护体系。除此之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治理售假商贩的力度,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机构,促进电影品牌与电影产业链条的发展。

电影品牌运营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如果影视企业不能积极研究电影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那么电影品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会大,品牌存在的时间也不会长久。所以,影视企业必须进行相关市场调查,找到特定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而根据这个群体的消费需求,改进中国电影品牌的运营策略。影视企业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建立不同的电影品牌运营模式,使电影品牌向着多样化发展,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比如,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明星,那么企业就可以创建电影的明星品牌,满足年轻人对明星的推崇;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追求富有文化内涵的电影作品,那么企业就可以建立具有自身文化精神特色的电影品牌,以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追求。

结语

中国的电影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影视企业可以积极创新电影的运营策略,加强对电影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对电影产业品牌运营策略的研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建立科学的品牌思想,创新品牌运营方法,加强对品牌的管理与维护。相信,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的品牌运营将成为我国电影产业主要的运营方式。未来,我国电影产业将树立自己的电影品牌,跻身世界电影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汪献平. 从好莱坞经验看中国电影品牌的创建[J]. 当代电影, 2011,(06) .

[2]张丽. 从好莱坞品牌营销论中国电影的商业运作[D].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

[3]韩培志,冀早早. 电影品牌价值分析[J]. 东南传播, 2009,(07) .

[4]魏茹芳,刘炳强. 中国电影商业化模式与现代营销策略分析[J]. 电影文学, 2008,(16) .

[5]张彩虹. 归去来兮---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 当代电影, 2006,(04) .

[6]魏婷,张兴健. 浅析中国电影市场营销问题及解决方案[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6) .

[7]李孟哲. 浅析好莱坞电影营销模式对中国电影营销模式的影响[J]. 电影评介, 2010,(13) .

[8]张银枝. 中国电影营销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之路[J]. 文艺争鸣, 2010,(12) .

[9]黄会林,俞 虹,韩 培,陈可红. 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 现代传播, 2004,(01) .

作者简介

葛翔,男, 1987年12月,江苏南通人,福建师范大学电影学研究生,研究方向: 电影创作研究。

作者:葛翔

全球化背景电影产业管理论文 篇3: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探析

一、绪论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门类,吸引着数十亿的影迷,电影产品作为普通商品,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自2012年起中国将在此前每年引进20部美国电影的基础上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同时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那意味着更多华语中小成本影片更难运作,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如此背景之下,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虞海侠(2012)认为电影产业是指从事电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集合。美国学者Joseph Howse和Crolan Mclarney运用竞争力优势理论对各国电影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需求条件、资源禀赋、企业自身特点、相关产业决定了电影业的国际竞争力。张江艺(2004)通过比较中、美、法、韩、日等国家在需求、经营、投融资体制、相关产业、制度与环境等六方面的差距,得出我国电影产业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王水平(2006)着重研究了韩国电影产业取得不菲成就的原因,得出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对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应当取其所长。

三、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分析

(一)数量分析

以上数据表明,近些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国内电影市场逐步被开发,为提高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定量分析

1、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是指某产品出口增长率与总的贸易增长率之差,反映该产品出口优势的变化。即:某一产品出口增长率与国内全部产品的出口增长率之差。以gi表示i产品出口增长率,gt表示一国总出口增长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Dt用公式表示为:Dt=(gi-gt)×100。该指数越大说明,i产品的出口增长越快。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大于0时,表示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报告期上升;反之,表明其国际竞争力在报告期下降。

由此可算出2015年和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为49.89%和27.32%。数据表明,由于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下降,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所以电影产业出口增长优势较为明显,但总的来说,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优势。

2、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示一国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一般认为,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称之为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明该行业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该行业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

有以上数据可以得出2013—2015年电影产业TC指数分别是:-0.7285、-0.7564、-0.7188。故此可以得出,近些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但TC指数为负,而且值较小,说明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贸易中较为劣势。

四、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SWOT分析

(一)Strength:中国电影产业的优势

1、国内市场巨大。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讲,电影市场上存在两股力量,即电影生产者和电影消费者。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具体到电影市场上,一方面只有生产者提供电影的前提下,消费电影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只有消费者有对看电影的需求,电影生产者才有制作電影的动力。

根据国际经验,当GDP低于800美元时,人们得需求已解决温饱为主,当上升到1000-3000美元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开始活跃,当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此类产品得需求开始大幅攀升,2015年时,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016美元,已经进入到文化产品大幅攀升的阶段。2015年中国内地票房达到了440.69亿元,以我国14亿的人口数量来说,其消费市场的潜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庞大的市场、潜在的消费群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丰厚土壤。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票房前景是中国电影产业是我国电影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进军国际市场的坚实后盾。

2、文化资源底蕴丰厚。波特谈到国家竞争优势时所说的:“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传统既是我国影视艺术的宝贵资源和固有优势,也是吸引国际观众、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本。五千年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乏精髓之处,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是我们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生产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二)Weakness:中国电影产业的劣势

1、融资机制不完善。我国电影产业融资起步较晚,原来一直都是政府主导的单一的融资渠道,很多电影产业的核心部分不允许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来发展壮大电影产业。行业准入门槛过高,电影市场的开放力度不大,未能广泛吸引、积极鼓励国内外各种资本广泛参与电影产业发展,电影产业的社会化程度明显不高。我国电影产业还未能熟悉资本运营、企业运作等市场经济规则,并缺少实践经验。虽然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对民营和外来资本逐步开放电影市场,但是政府仍然对电影市场具有绝对的掌控地位。

2、国际营销薄弱。(1)目前中外合资制作的电影销售利润主要是由海外公司获得,中国只获得相当微薄的版权费用。中国电影仍然主要依靠销售给国外大型传媒集团依赖其营销渠道的方式盈利,中国投资方无法插手海外营销各环节。(2)没有充分考虑国际市场需求和进行调研,仅仅根据自己的理念创作影视产品。(3)进入海外市场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参加电影节、海外片商买断。

(三)Opportunity: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机会

1、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推进,不仅突破了国际贸易壁垒,也推开了国家之间相对封闭的政治与文化的大门。全球化语境为中国影视参与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和契机。置身于这样一种空前频繁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中,中国影视完全有可能借此契机大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旨在促进影视创作繁荣和质量提升,电影产业有望做到由量到质,从大到强的转变。改革的直接结果导致电影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突出表现在电影产量的迅速增多和电影票房的持续上升。这是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四)Threat: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威胁

国内市场有被外片挤占危险。全球化为影视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同质性的危险,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日益失去自身的个性。有经济学家指出的,“全球化时代的传播特征,是用消灭时间差距的传播手段把世界压缩为一个没有地方性的平面,用一个时间来代替多个空间。由于传播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着世界性传播网络资源的发达国家和地Ⅸ的时间成为传播当中的世界时间,在某种意义上也就等于取消了其他文化的存在。”在全球化信息不平等传播的态势同样反映在影视跨文化传播方面,表现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传播权力”的支配,使得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度都是影视产品的进口者,影视文化软实力微乎其微。(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虞海侠.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 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J].文艺研究.2002,5

[3] 李雍.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现状逆差及对策研究[J].今日南国.2009,7

作者:元春 陈永召 梁波

上一篇:教师专业化农村小学英语论文下一篇:我的赶考故事主题演讲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