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食品安全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征地拆迁、项目服务、社区管理、纠纷调解……这些大事小事本已耗尽基层干部的心力,但在“属地管理”的名义下,不少原由上级部门担负的职责纷纷“甩锅”给了基层。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层层传导到最基层的责任往往“兜不住”:或因部门事务繁杂而疲于应付;或因不具执法权而师出无名;或因专业力量欠缺而有心无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层单位食品安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单位食品安全论文 篇1:

提升基层调研能力  为实践科学发展增智扩能

当前,全国工商系统基层单位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员培训。基层单位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重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而且要直面职能转型的现实,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监管和服务工作,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和提高履职水平与效能。为此,提升基层单位的调研能力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实践科学发展之必需。

一、重视基层调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抓创新,运用丰富的理论成果服务科学发展

1 重视基层调研工作,关键是要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重抓调研工作

基层单位的领导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讨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领导要统领全局抓调研。统领全局就是要未雨绸缪,运筹帷幄,认识和把握工商部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认识和把握科学监管的工作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只有通过扎实抓好基层调研工作,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才能不断地站在新起点,发现问题、查找不足,实现事业的新发展和新跨越。二是领导要以身作则抓调研。基层单位的领导日常工作非常繁重。特别是在当前职能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尤为突出,情况错综复杂,更要求基层领导干部能沉下身子,定下心来搞调研。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抓调研,才能切身感受和抓住问题的实质,才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领导要深入一线抓调研。基层一线是工商部门的成事之基、立身之本。基层同志的所思、所想、所行与工商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休戚相关。基层单位领导要尊重群众智慧,注重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经常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虚心听取基层一线同志的想法、呼声和思想火花。只有这样,才能鼓舞基层,激励群众,提振士气。四是领导要组织协调抓调研。基层调研工作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作为立项调研课题的第一责任人,要调度精兵强将负责立项课题的调研与撰写。同时,还要结合工作进程中发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把问题转换为课题,给相关的责任人员交课题、压担子。对交办的课题要经常督查过问,认真抓好落实。

2 重视基层调研工作,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发展我发展的理念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我发展的理念。一要树立发展为本、科学护航的观念。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根本目的,想方设法地提高履职效能,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坚决摒弃监管与促进发展互不相干、服务阻碍监管、甚至把监管与发展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既要制止以强化监管为由,人为设置障碍,影响发展;又要切实防止在促进发展中放弃监管的错误做法,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二要树立深化改革、推陈出新的观念。改革需要创新思维。要革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弊端,直面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推陈出新,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市场监管的“四个转变”。三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胡锦涛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必须把执政为民的思想注入监管执法的各个环节,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重视基层调研工作,关键是要践行“四个统一”,不断提升干部的理论修养

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近年来,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工作理念、职能定位、手段方法、措施保障、工作目标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相继提出了以实践“四个统一”为理论基石,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等一系列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想。这些新思想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以丰富和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论,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准确定位职能。稳步推进转型。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核,没有监管就没有工商行政管理。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面临重大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是工商部门职能转型的根本。哪些方面需要转型,转型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深入研究。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监管。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积极推进和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三是服务发展大局,提升监管效能。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否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和谐执法,是否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否有利于部门形象的提升,作为衡量执法效能、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狠抓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为政之道,要在得人”。通过抓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各级机关建设、基层工商所建设,促进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逐步养成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二、发挥基层调研的作用,破解履职难题抓创新,形成有力的调研对策推进职能转型

1 要善于发挥智囊作用,为领导建言献策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形势发展变化很快。目前,公共安全问题特别是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监管、政府的问责机制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对工商部门履职提出了极高要求。工作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决策把握不准、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发生问题、影响全局,造成严重后果。正确的决策来自于科学的判断,科学的判断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首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其次,要结合具体职能和岗位职责,开展定向分析研究。再次,要研究规律,探寻工作和事业发展变化的内外在联系,进行趋势分析和前瞻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基层单位要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为上级和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切实发挥领导的智囊作用。

2 要善于发挥统筹作用,为部门穿针引线

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既要为上级当好参谋,又要负责各项调研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落实:既要对机关各部门的调研工作进行协调,还要同相关的社科、社团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研究部门搞好协作。统筹协调是一门科学,必须讲究方法和艺术。要从大处着眼,宏观考虑,顾全整体;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既考虑普遍性、规律性,又要考虑特殊性;要适时、得体、自然,富于主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一是把工作定位在为上级领导参谋建言上,二是把工作定位在为领导、机关、基层提供咨询服务上,三是把工作定位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上。

3 要善于发挥引领作用,服务指导基层调研

近几年来,基层单位特别重视科级干部理论素质的提高,每年都通过各种理论研讨方式促进广大基层干部上课题、抓调研、出成果。实践证明,这种理论研讨活动形成了一大批理论调研带头人。这些课题调研带头人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调研能力。课题调研带头人不仅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其作用应突出表现在“引领”和“示范”上。随着一大批新录用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充实到基层一线,为基层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基层领导班子要把目光放在基层,充分发挥自身的调研能力及工作经验,吸纳有潜力的新生力量参与到课题调研团队中来,努力造就一支有活力、有实力的调研团队,使团队成员在基层和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加强基层调研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强素质,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氛围

1 基层调研队伍建设要强化理论调研的覆盖率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不过能搬起一块大石头:而众多人在一起,则可以移走一座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理论调研能够理性的反思过去,前瞻未来。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乃至一个人的“软实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时代,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智囊人才。在欧美一些国家,诸如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德国经济研究所等组织和智库,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基层单位对学习调研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有的是理论调研口头上重要,行动上次要:有的把学习调研看成是领导和少数笔杆子的事。“行成于思毁于随”,基层单位要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站在为工商事业输送优秀理论人才的高度,健全调研组织。充实调研力量,壮大调研队伍,强化全系统参与学习调研的人数。

2 基层调研队伍建设要激发理论调研的兴趣度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学理论、做调研往往没有业余爱好那么生动。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和数字,理论调研很难一下子吸引人们的兴趣,但这并不代表理论研究的个性魅力不足。究其原因是许多人没有品尝到理论调研对于事业和个人发展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没有感受到理论调研的乐趣和魅力,没有找到打开通往理论调研成功之门的钥匙。提高基层干部理论调研的兴趣,要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层、分级推动。一是开展描述性调查,激发好奇心。要有组织地让基层同志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进行原汁原味的总结和提炼,形成有价值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二是开展相关性调查,激发自信心。可以调查两种及两类以上相关联的工作现象,进行横向纵向分析比较。三是开展预测性调查,激发责任心。这种深度调查可以对未来的职能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思考。通过递进式的引导,不断强化干部参与理论调研的兴趣度,让更多的干部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理论调研中来,真正形成个人百分之百投入理论调研,理论调研百分之百为工商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服务的良好局面,

3 基层调研队伍建设要激活人才成长的兴奋点

每一个人都有成长进步的要求,工商干部成才一般要具备三方面因素:一是知晓自己具备怎样的本事,二是知晓单位、部门和组织需要怎样的本事,三是让单位、部门和组织知晓自己已经具备了怎样的本事。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建设高素质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能监管,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四高”目标。“四高”目标要求工商干部不仅要有实际工作经验,还要能够精通理论,培养理论思维,成为服务科学发展和承担监管重任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经验型干部应当多学习、多读书,加强理论功底,提升理论素养:理论型干部应当注重多下基层,多实干,多体验,积累实践经验,提升驾驭能力。可以肯定地讲,在未来工商事业的发展中,谁将理论和实践经验融合得好,准就具有较强的成长潜力和空间,因为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基层单位要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注意发挥和保护广大干部参与理论调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关心和支持,把调研能力、学习能力强不强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支持基层调研在推动和促进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十分重要,深入开展调研工作,提升调研能力迫在眉睫。基层单位唯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责任,不辱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开拓新思路,为实践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何 革

基层单位食品安全论文 篇2:

“上级甩锅基层”是权责错位

征地拆迁、项目服务、社区管理、纠纷调解……这些大事小事本已耗尽基层干部的心力,但在“属地管理”的名义下,不少原由上级部门担负的职责纷纷“甩锅”给了基层。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层层传导到最基层的责任往往“兜不住”:或因部门事务繁杂而疲于应付;或因不具执法权而师出无名;或因专业力量欠缺而有心无力。(《半月谈》)

基层单位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各级部门政策和措施的直接落实者和经办人。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计生、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基层单位对接着跟民生相关的各个部门,随着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逐渐下沉,基层工作逐年增多,基层人员不堪重负;上级部门再将自己的职责“甩锅”给基层,无疑令基层单位雪上加霜。

明明是自己的工作,卻以“属地管理”的名义,轻轻松松就把责任推给了基层,把任务转包给了下属。可是,有了成绩之后,又以共建单位的名义收获战果,享受荣誉。这样的行为一方面是对自身工作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还可能因此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

“上级甩锅基层”是一种权责错位,究其原因,一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祟。一些上级职能部门有老爷作风,把下发文件作为责任落实,把转签的责任状当成了“免责单”。不排除有的干部只想当太平官,无事一身轻,不作为不担当,没有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监督缺位。正是因为上级职能部门的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约束,监督缺位才造成了权力任性、权力滥用,工作上即使避重就轻、不履职履责也没人追责。

要让这些上级职能部门当不成甩手掌柜,首先,要加大干部作风建设力度,从思想上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让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真正为百姓做事,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常抓不懈;其次,要厘清权力清单,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通过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以考核促落实。对于那些推卸责任的部门和人员,一经查实严肃问责。

(摘自《广州日报》2017.12.28 )

作者:谭敏

基层单位食品安全论文 篇3:

加强基层维稳工作浅析

【摘要】作为农业生产国家基地和食品安全生产基地的黑龙江农垦,在贯彻执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面,广大综治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着力推进“创安”活动,拓展综治“六进”工作空间。

【关键词】基层维稳工作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社会治安情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继承和发扬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调研,我们清楚地看到,作为农业生产国家基地和食品安全生产基地的黑龙江农垦,在贯彻执行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方面,广大综治干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着力推进“创安”活动,拓展综治“六进”工作空间。

一、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出现的突出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难”:

1、群众难发动

过去维护社会稳定,缉拿违法犯罪嫌疑人踊跃参加,觉得是一种荣耀,现在千方百计搞发动,但还是 “发”而不“动”,究其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二是怕报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遇到问题绕着走,三是维稳队伍中一些干部素质不高,不愿做群众思想工作,不会做群众思想工作,致使干群关系不密切,群众敬而远之,有事不愿参与、有问题不愿反映、有线索不愿提供。

2、群防群治报酬难兑现

虽然上级综治委在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根据“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企业出资为主,受益单位和群众出资为辅的方式。但常常出现企业财政紧张,无钱投入到这支可要可不要的队伍中去;受益单位下岗职工多,待业青年多,离退休职工多,发工资都十分困难,哪有“闲钱补灶头”;群众不愿摊派,企业不愿投资,受益单位不愿拿钱,仅靠自己创收的钱无力维持群防群治队伍的开支,致使群防群治队伍组织名存实亡。

3、民警下责任区难

无法保证实行警力前移,在基层单位社区设立警务室,是走群众路线的一种基本方式,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每个民警管理的责任区一般为 2~3 个单位,一警多区、多区一警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潜在深层次、多层面的矛盾不断出现,多种不稳定因素的交织和叠加,待处理的矛盾纠纷多,临时应急的任务多,致使基层干警无时间沉下去做群众思想工作。

4、民主与法制建设难以跟上

在民主方面,一些部门民主渠道不畅,工作中发扬民主不充分,特别是在决策过程中透明度不高,不注意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更没有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在法制方面,有法不依,动辄强迫命令,造成人为的偏差和不公正;法制宣传还有死角、盲区,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认识企业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精神,把企业维稳工作建设抓紧、抓好。坚持用创新精神,全方位融入企业管理,进一步挖掘广大员工的潜能,使维稳工作充满活力,努力实现维稳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企业适应改革、改制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创新举措促进政法综治维稳工作

1、着力建立保障体系,夯实政法、综治工作基础

在力量排布上,由一名党委副书记和一名专职政法干事抓政法综治工作,全场各基层单位都配备了一名专职保安员主抓综治工作,常设了办事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纳入”,即把政法、综治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规划,统筹安排;纳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纳入党政一把手政绩评定,与晋升晋职、工资奖金挂钩。农场每年拿出一批专项资金,用于综治维稳津贴,结合平时抓稳定工作,实行奖优罚劣。采取政策倾斜,做到高投入,投入基层基础建设和基层创安经费就达数十万元;在群防群治队伍方面,全场共建立各类治保组织 53个,专兼职人员 170余人,做到了基层单位有治保会、有保安员,企业有保卫 处(科),单位有治保干事;组建专职治安巡防员队伍 12支,队员 85 人;治安信息员19支,成员113人。群防群治队伍的建立,大大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宣传方面,我场把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参与意识贯穿于各项措施的落实之中,坚持经常性宣传不断,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

2、着力完善工作机制,高效推进政法综治工作机制的推进力度和成效

我们把机制建设作为推动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建立和健全了四大工作机制:一是实行责任制和责任查究机制。每年采取层层下达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办法,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年终考核评比,奖罚分明,实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有力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把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干部身上,凡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对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行责任查究,坚持做到不查清原因不放过、对负有责任领导干部不处理不放过、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同时,突出强调各级干部的“角色”定位,对维稳这台戏唱得好的给位子,唱得差的打板子,唱走调的挪位子,滥竽充数、假唱的摘“帽子”。二是实行维稳高层决策机制,坚持处置不稳定因素、信访突出问题高层决策制。定期分析,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2014年我场共召开高层次决策调度会21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 96 件(个);遏制和化解过激行为集体事件 4 起。高层决策制度的建立,使全场群众上访数比上年下降 38.6%,无一例集体进京、进省上访案件。三是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为保障矛盾纠纷调处制度正常运作。农场党委提出了“谁的事情谁办理,谁的人谁管理,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这一警示,并建立和实施二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场综治办每个月、基层单位每半個月进行一次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采取层层负责,分级包案调解,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可能引发较大治安问题或群众性事件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 一支队伍、一张车票乘到底”的责任制,限期解决。仅2014年排查出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 96起,成功化解了96起,化解率达100%。四是实行维稳信息督查工作机制,为了全面、准确、快速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化解情况,及时收集全场政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动态,督促检查各项重大决策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场实行科包队的办法使农场的中层干部下到基层单位协助工作,建立“宝塔式”维稳信息网络,为及时掌握深层次,内幕性的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我们利用“亲缘、血缘、地缘”的关系,聘请了24名维稳信息员,建立维稳联络点12处,仅2014年,共收集涉稳各类信息327条,有价值信息74条,且全部得到妥善调处。

3、着力推进“创安”活动,拓展综治“六进”工作空间

我们从实际出发,打造了一批“规范、实在、高效”的“平安单位”、“平安工地”、“平安小区”、“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集贸市场”,为维护城乡治安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全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截止目前,全场18个基层单位,建立警务室 15个,占 98.5%, 各基层单位做到了“十有”:工作有场所、办事有经费、办公有电脑、通讯有电话、交通有车辆、日常有台账、防范有示意图、宣传有专栏、堵卡有防线。我场就是通过夯实这一个个有效“工程”,全方位构筑起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之路”,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情况下,总体营造出了治安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的良好治安环境。

作者:王东

上一篇:设计部工作小结下一篇:办事处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