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1: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51例,具体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同时对其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策略予以研究。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2例患儿由于病情较重死亡,其余患儿均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痊愈且出院。讨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对其不安全因素予以有效控制,采取相关有效策略进行预防,不仅可以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而且还能为患儿早日恢复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予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对危重患儿进行集中治疗的病室,主要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人员标准与设备保管和维修、设施要求等[1]。因此,在对新生儿予以重症监护时,通常情况下,其家属无法进行陪伴,加之新生儿的病情比较复杂、危重,使其护理工作压力不断上升。在此基础上,当进行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针对其不安全因素予以深入分析,通过相关预防策略的落实,以达到护理效果的全面提升[2]。文章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51例,具体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其研究效果相对比较理想,整个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51例,具体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在51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2例,患患儿最小胎龄29周,最大年龄出生后28天,患儿平均年龄为(22.5±7.5)天。

1.2 预防措施

1.2.1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进行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时,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除了需要热爱从事职业之外,还应对患者进行悉心护理,以无私奉献精神进行相关护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和患儿家属取得积极沟通、交流,针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于获取患儿家属的理解。

1.2.2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

当开展常规例会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相关安全制度予以重新修订,通过相关教育和学习工作的开展,强化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能力,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新生儿可以得到有效护理。当对制度进行明确时,每位新生儿的病区内均应设置录像设备与应急设备、防火设备,当停电后严禁选择明火照明,避免发生任何危险事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相关消防培训知识内容,以便于在危机情况下及时灭火和救护[3]。

1.2.3强化护理工作职责

领导需要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职责,并对其法律责任予以明确,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可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同时认真执行医师医嘱,严禁对药物剂量进行随意更改。如果新生儿住院期间存在任何异常和问题,均应通过相关措施予以救治,若是护理人员无法对其进行处理,则需及时告知医师,避免患儿病情的加重。

1.2.4提升自身保护意识

当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时,需要对其书写格式予以规范,防止书写内容缺少规范性,最终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导致护理人员与患者出权益问题。由此可见,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能够更好维护双方权益[4]。

1.2.5对护理入院护理予以规范

新生儿入院后,需要对其入院护理相关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同时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予以重视,只有对其言谈举止进行规范,才能防止和患儿家属发生冲突。患儿入院和出院后,还应和患者家属取得及时联系,并对各项资料进行详细核对,在护理人员、家属签字后,认证做好新生儿联系卡的發放工作,然后依据此卡相关信息,以便于进行送母乳和病情询问等工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儿家属讲解育儿相关注意事项,不仅可以更好改善家属和医师关系,而且还能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2.6加大基础护理工作力度

护理人员需要将消毒理念作为工作重点,当新生儿洗澡时,应该对其方法予以特别注意,同时进行水温的严格控制。血氧探头松紧程度的适宜,以及定期采取光疗的方式进行新生儿眼罩观察,能够避免出现脱落情况。如果针头选择胶布固定,则应定期检查其稳定性,一旦针头发生脱落情况,则会对新生儿带来较大危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新生儿的生命指标,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若是发生异常情况,应和医师及时取得联系[5]。

2 结果

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进行护理时,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发现,只有针对问题制定相应预防策略,才能保证患儿的早日康复。通过本文研究发现,2例患儿由于病情较重死亡,其余患儿均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痊愈且出院。

3 讨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来讲,医院只有拥有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才能为新生儿的康复提供保障。基于此,为了降低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病率,需要针对其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对其预防措施予以探究。当深入研究发现,其不安全因素具体包括:第一,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对此类新生儿予以护理时,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职业素质之外,还应拥有相应特殊素质,例如:抢救意识和责任心等,但由于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和家属取得有效联系,使其医疗纠纷几率持续提高[6]。第二,入院就诊与出院交接存在问题,即部分患者入院前已经出现皮肤破损和感染等情况,加之入院检查存在问题、家属未到场等原因,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第三,护理工作未落实,或者操作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等,均会埋下安全隐患,使其发生意外事故。第四,工作职责不强。护理人员未按照相应医嘱进行用药护理,甚至部分用药剂量存在不准确情况。

通过上文研究,为了对我院不安全因素进行消除,需要认真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只有保证全部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才能为患儿的痊愈提供保障,以获取最佳护理效果。结合研究结果显示,2例患儿由于病情较重死亡,其余患儿均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并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儿痊愈且出院。

总而言之,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来讲,在其护理工作中,需要对不安全因素予以全面消除,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具体落实,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几点内容,才能达到减少患儿并发率与死亡率的目的,以保证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对其予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工企医刊,2014,27(6):1112-1113.

[2]杜翠林.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201-202.

[3]卢群亮,周丽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91-1492.

[4]梁群英,谢惠娟,陈海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策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3219-3221.

[5]胡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7):1905-1905.

[6]陈林,黄丽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现状[J].护理与康复,2015,14(6):533-535.

作者:李婷

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2: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U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对薄弱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后,能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不安全因素;预防;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指没有家长陪护,统一集中地收治早产儿和各种新生儿危急重症的病房。由于新生儿无自卫能力,也没有安全防范的意识,因此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护理要求。患者在NICU住院期间,发生任何不安全事件都将导致患者家属的质疑,甚至出现护患纠纷。我院对NICU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护理模式,对65例患者进行护理,为提高NICU护理效果,减少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提供可行性护理模式。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NICU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13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男76例,女54例;日龄2h~7d,平均(3.6±1.2)d;平均体重(3036.5±125.6)g。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日龄和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药物护理、体位护理与环境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NICU护理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予以对应的安全护理手段:①完善规章制度[1]。修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在NICU中要安装录像设备,在病房中要配备各种应急与防火设备,禁止在病房中采用明火等。同时培训护理人员。②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确保护理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要热爱自身事业,要有奉献精神。对于比较重要的注意事项要和患者家属进行细致讲解,以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③规范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出院时与患者家属共同检查患者皮肤黏膜情况,并签字作实。在入院后派发住院联系卡予患者家属,凭卡了解患者病情,最大程度消除家属疑虑,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④加强用药管理。在患者服药前,让患者家属了解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承诺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⑤降低护理人员压力[2]。医院领导关心与体恤NICU护理人员,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编制,采用弹性工作制,并进行适当情绪疏导,令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生理与心理上的休息,缓解压力。

1.3 效果观察

参考刘黎玲的相关观察指标[3],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护理效果、服务态度和护理内容等。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由于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新生儿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新生儿疾病本身的复杂、多变,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大,且重症监护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等特点,导致在NICU护理工作中将出现众多不安全因素。

既往研究发现,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常见不安全因素有[4-5]:①护理人员素质不高。个别护士在工作中作风不严谨,缺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因此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产生;②出入院时交接不清晰。有些患者在入院时可能已出现皮肤黏膜损伤,但由于出入院时无家长陪护,护患双方的交接不明确,可能留下纠纷隐患;③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数量多,要求质量高,因此容易导致NICU中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重,工作强度大,容易导致人才流失和工作倦怠,令整体护理能力下降,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因此,对于上述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由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患者都可能导致各种纠纷,因此安全护理模式的重点,应在于强化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从规章制度上,完善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和资源分配;从思想上,确立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从护理工作上,增强透明度,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后,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NICU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在对薄弱环节采取预防措施后,能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毛凤.浅议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4,(8):321.

[2]郭香芝,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372-6373.

[3]刘黎玲.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34-235.

[4]刘义容,封大连,徐义兰.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2,02(16):49-50.

[5]海燕.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2-763.

作者:唐玉林

重症监护新生儿护理论文 篇3: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性总结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具体的不安全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外界因素、技术因素及人员因素等。结论: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可对其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规避,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护理安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并且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护理措施十分必要,目的在于避免发生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为新生儿安全提供保障。且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新生儿护理质量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也一直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取2018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7例,日龄5~28天,平均(16.2±1.6)d;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日龄3~27天,平均(15.1±1.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实施对应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生理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应明确其生理及心理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其提供包扎和训练方式,促进新生儿各项机能的发育。保证室内通风良好,实施监测母亲情况,避免母亲的不良情况对新生儿产生影响。严格限制探视时间和频率,做好护理及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等。②开展护理人员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及操作能力,避免烫伤、针刺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保证其拥有同情心、同理心、责任心等。③贯彻落实科室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护理人员操作常规及职责的学习并考核。保证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及相关法律法规,使护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定时查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共7例,发生率(15.91%),详情如下:感染3例(6.82%),烫伤2例(4.55%),针刺伤2例(4.5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共1例,发生率为(2.27%),事件为针刺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00,P<0.05),可见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较为稚嫩和娇贵,因此,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难免出现工作疏忽。而护理工作也是在新生儿家属的监督下进行,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势必引发护患矛盾,降低护理质量。经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具体如下:

①由于科室内有新进护理人员,其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对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度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应变能力,导致护理不安全事件易发生。

②新生儿相比成年患者具有特殊性,新生儿病房实行封闭化管理,不可家属陪护,加之新生儿无法通过语言表达主诉,因此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红臀、感染等安全隐患,例如新生儿沐浴、行暖箱操作易发生烫伤等不安全事件。

③新生儿护理要求高,护理操作繁琐复杂,新生儿易哭闹,可导致护理人员产生烦躁情绪,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过大,易使得护理人员在这种情绪下发生操作失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观察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规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综上,新生儿护理不安全时间的发生与外界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等有关,针对不安全因素实施对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护理安全性和质量,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琳琳.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8):186.

[2]沈甲之.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117-119.

[3]马安莉,孙菊玲,吴玲,等.母婴同室病房中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安全管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812-1814.

作者:胡元华

上一篇:工作的总结三篇下一篇:医院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