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精选5篇)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 篇1

方:

乡(镇)人民政府 乙

方:

村(居)民委员会 丙

方:

身份证号: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由村民本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申请,经民主评议小组评议,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丙方确定为城市特困供养对象。经甲、乙、丙三方充分协商,签订如下散居供养协议:

一、甲方按照《条例》要求,负责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资金或物质帮助。

(一)协调上级民政部门每月按标准发给丙方供养金。

(二)丙方属未成年的,应保障接受义务教育。

(三)丙方有了法定赡养人、扶养、抚养义务人,且法定义务有赡养、扶养、抚养能力的,或年满16周岁,已结束在校学习生活,有劳动能力,或重新获得稳定生活来源的,或发生死亡的,经甲方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后,停止其特困供养待遇。

(四)监督检查乙方执行协议。

二、乙方应安排丙方所在的 村

屯的群众义务为丙方承担日常生活照料。

(一)对丙方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督促丙方亲属扶养,或委托丙方所在的村民小组群众包户扶养。

(二)丙方属未成年的特困人员,其个人财产由甲、乙、丙三方共同清点、登记造册(财产清册附本协议之后,备查),委托

看管。按规定停止特困供养时,看管人员应在一个星期内将丙方原有财产交还其本人。

(三)监督丙方亲属或其所在村民小组群众对丙方的日常生活照料。

三、丙方应遵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服从住地组织的管理,遵守村(居)规民约。

(一)有权向甲方索取其本人的基本生活金。

(二)个人财产和承包责任田地,在签订本协议之前,由甲、乙、丙三方共同清点、登记造册。

(三)丙方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后,其个人财产本人可以继续使用,但不得自行处理。

(四)丙方死亡后,其遗产归生前所在的村民小组所有(生前由其亲友扶养的,归扶养人所有)。

四、本协议仅限丙方分散特困供养期内有效,如丙方要求供养形式变更,经甲、乙方审核批准,另外签订相关协议执行。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甲、乙、丙三方签名、盖章之日生效,到丙方供养形式变更之日或丙方死亡善后事宜处理完毕时终止。七、三方应共同遵守本协议,需更改协议内容或中途解除协议,应三方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受委托包养(看管)人一份。

甲方(盖章)

代表: 乙方(盖章):

代表: 丙方(签字):

签订日期:

****年**月**日

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协议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

乙方:

敬老院(分院)丙方:城市特困供养对象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特困人员自愿申请入院供养,由甲方审核符合入院条件(精神病、传染疾病不得入院),经甲、乙、丙三方商议,签订如下协议:

一、县民政局下拨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直接拨付到乙方,乙方每月发放零用钱100元给丙方,其他基本生活费由乙方统一安排使用。

二、乙方为丙方提供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照顾。建立和完善院内各项规章制度。膳食安排合理,饮食卫生,营养,日常安全监管到位。丙方生活不能自理时安排人员护理,送水、送饭,三、丙方应遵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服从乙方管理,在身体建康许可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参加院办生产劳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参与学习、娱乐等活动。

四、本协议经三方签字生效,乙方死亡后本协议自行终止,出院另外签订相关协议执行。

五、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三方协商确定。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方各执一份。甲方:(签章)

代表: 乙方:(盖章)

代表:

丙方:签字

签订日期: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 篇2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47号),切实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将我市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等制度整合并完善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为城乡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疾病治疗和殡葬服务等方面保障,提高供养标准,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全面建立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特困人员对象范围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均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本市户籍城乡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法定义务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全日制在校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成员(我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未实施前,按照近6个月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低保标准1.5倍、人均持有家庭财产价值总额不超过低保标准15倍认定低收入家庭);残疾等级被评定为重度残疾(一、二级)的残疾人;经区民政部门认定的支出型贫困医疗救助对象;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家庭财产认定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财产认定标准的。

(二)提高救助供养水平

1、提高基本生活标准

从2017年1月1日起,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低保标准的1.6倍确定,随低保标准的调整相应调整。今年未达标的月份按市政府批准实施低保新标准当月的名册予以补发,其中2017年新保的特困人员按实际批准月份计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每月10日前要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2、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原则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采取发放服务券(代金券、代金卡)形式予以保障。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方式、照料护理标准等按照省相关文件执行。

3、提供疾病治疗

特困人员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城乡居民、学生和未成年人)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特困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一档、二档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二档(城乡居民)的筹资水平给予资助,个人缴费部分低于资助标准的按个人实际缴费资助。

对特困人员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的个人核准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予以全额救助,其中住院救助不设金额上限,门诊年救助标准3600元。

4、提供住房救助

城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住房状况由住房保障部门负责审核并公示,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优先给予住房救助。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住房状况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调查核实并公示后,报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批,经审批决定纳入住房救助范围的,优先纳入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计划。

5、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供养服务机构办理,分散供养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按照《珠海市免除户籍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相关规定全免,其余必要丧葬费用按照特困人员6个月基本生活供养标准从基本生活供养资金中核销。

6、提供教育救助

对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特困人员,给予教育救助。(请市教育局补充教育救助的具体措施和标准)

(三)提高集中供养率

优先为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原则上应当为所有生活不能自理且有意愿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供养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服务对象人数和照料护理需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其中直接服务于特困人员的医护及服务人员总数与生活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之比应达到1:10,与生活不能自理的入住特困人员数之比应达到1:3,有条件的供养服务机构应当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

(四)严格认定程序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特困人员认定的申请审批程序与低保对象认定的申请审批程序一致。待广东省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运行后,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还应当在申请人提交申请资料、签署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后的2个工作日内,开展经济状况信息化核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特困人员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定期复核,发现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及时审核并报区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终止供养并予以公示。区民政部门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经济状况核对,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入户调查。

特困供养人员中的未成年人,满16周岁后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在普通高中、中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从毕业当月起,还可继续享受三个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待遇。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作为托底保障制度,是针对最困难,最脆弱群体的救助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事项,坚持“托底供养、属地管理、城乡统筹、适度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切实履职尽责,精心组织实施,加强政策衔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

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其托底保障功能,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履行统筹规划、资金投入、工作条件保障和监督检查责任。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重点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日常管理、能力建设,推动相关标准体系完善和信息化建设,实行特困人员“一人一档案”,提升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要加强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的绩效评价,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发改、财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共同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相关工作。

区(经济功能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统筹做好区域内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为特困人员提供规范、适度的救助供养服务。

(三)确保应保尽保

要摸清全市特困供养人员底数,将分散和集中供养的特困供养人员逐一登记在册,及时录入珠海市民政业务系统并实时更新。要发挥好主动发现机制作用,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经认真审核后全部纳入供养范围,确保不漏一人,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织牢编密特困人员供养安全网。

(四)做好制度衔接

统筹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符合相关条件的特困人员,可同时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等社会福利待遇。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不再适用困境儿童保障政策。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认定条件的,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内,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残疾人,不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五)加强监督管理

要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落实情况列入监督督办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在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因责任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特困人员认定的条件、程序、供养标准以及资金使用等情况,应当及时、全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发现、举报、揭露的问题,要及时据实予以查处并公布处理结果。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 篇3

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工作会议讲话提纲

为迎接全省五保、特困户救助工作大检查,市财政局、民政局11月29日召开了紧急工作会,省政府将于12月2日至12月10日派工作组对全省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两项工作进行明查暗访,为做好这两项工作,经财政局、民政局研究决定,召开这次由财政

所长、民政所长参加的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请认真听讲。[好范文-,找范文请到]

一、市会议精神

会议首先各县市区对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了汇报,其次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陈科长汇报了11月下旬全市互查情况,五保供养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门乡镇已保人员政策落实较好,地保人员落实不好,没有做到应保尽保。

2、资金到位不好。资金到乡镇财政所后,没有及时把资金拨付民政所,有的乡镇财政所直接将五保供养资金交给村,有的在财政所滞留,有的在行政村滞留,没有到五保户手中。

3、五保资金未能实行专户管理,各乡镇、财政、民政没有设立五保资金专户,没有实行专帐管理,资金不能实现封闭运行。

4、部分乡镇民政所证件,资金未发放到位。

农村特困救助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资金落实不好;

(2)、县配套资金未落实;

(3)、操作不规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

1、各级财政、民政部门没有向领导汇报好,没能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2、民政,财政没有配合好。

最后市财政局刘局长做重要讲话,要求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落实好两项资金。

(二)、要掌握政策,弄清底数,落实到位。

05年五保供养资金无法单列,不再是村级经费的一部分,有的乡镇财政所将五保供养资金同村干部工资和村办公经费混在一起,交给行政村是严重错误的,这个政策一定要把握好。五保供养标准是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000元,给地五保是1000元减去土地收益,任何人不得随降低供养标准,五保数字是法定数字,不得随意乱动。有些乡镇财政、民政报一次一个数,并且相差很大,到底什么原因。各乡镇财政所民政所、财政所需要立即设立五保供养资金专户,实行专帐管理,由民政所将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一)弄清底数,凡五保数字不准确的地方,请立即弄清底数,建档建卡,建立台帐。

(二)要明确责任,资金不到位是财政部门责任,资金到位,没发到户是民政部门的责任。

(三)3天内将两项资金全部发放到位,(12月2日前)

二、我县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工作要求

1、五保供养底数不清,有些乡镇报五保数字报一次一个一样,有时差别很大。要求底数不清的乡镇财政民政两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澄清底子,建立台帐,建立档案,报审批表一式两份,由县民政局审批,五保数字以今年8月份财政局农税办统计数字为准。

2、未能做到应保尽保,有的乡镇把没地五保保起来,给地五保没保。

3、未能设立五保资金专户,各乡镇财政所一定要将五保资金按照县农税办里核定数字,如数拨付给民政所,在民政所设立专户,坚决纠正将五保资金交给村里发放的错误行为。

4、五保户,特困户证件,发放到位。上次市民政局检查发现,有个别乡镇仍在使用老五保证。特困救助证,五保证款未发的,要求12月5日前一定将五保证,包括地保的五保证、特困户证款发放到位,否则,省政府明查暗访谁出问题谁负责任,资金不到位由财政所负责,资金到位,五保证(包括地保)、款不发,由民政所负责。

5、特困户救助工作一定要严格操作,按程序办事、证、款一定要由民政所直接发放到户,不准交给行政村代发。以免资金在行政村滞留,甚至挪用。特困户审批表没上交县民政局的抓紧时间上交,以规范操作。

6、县财政局,民政局将组成督查组,对两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五保供养对象寄养协议书 篇4

甲方:人民政府

乙方:村民委员会

丙方:扶养人

丁方:五保对象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妥善解决五保对象的衣、食、住、医、葬等问题,经甲、乙、丙、丁四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丙方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愿意对丁方衣、食、住、医、葬(未成年人的教育)等方面进行照料和扶养,丁方也愿意由丙方照料和扶养,丙方尽其所能保证其基本生活。

二、甲方每季度按规定标准发放丁方生活经费,对丁方生活中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三、丁方的承包地由丙方耕种,丁方逝世后,乙方不得收回另行承包他人,仍由丙方耕种受益,待土地承包期满统一调整土地时方可调整。乙方要对丁方生活进行探访,及时处理丙方和丁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协调甲方解决丁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

四、丁方住房出现破漏损毁时,由丙方负责修缮,所需费用五保对象无力承担的,由甲方负责协调解决;房屋损毁

严重无法居住的,由乙方负责进行重新安置。丁方逝世后,房屋及其它财产归丙方所有。

五、丁方逝世后,本着厚养薄葬的原则,甲、乙方要配

合丙方处理好丧葬等事宜,甲方筹措必要的丧葬费用,乙方

也要给予必要的资助,帮助丙方埋葬。

六、如出现特殊情况和未尽事宜,由甲、乙、丙、丁四

方协商解决。

七、丙方对丁方尽心尽力扶养,表现突出的甲、乙方可

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八、甲、乙、丙、丁四方必须遵守以上各项条款。

九、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丁各一份,报县民

政局一份备案。

十、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人民政府签字:

乙方:村民委员会签字:

丙方:扶养人签字:

丁方:五保对象签字: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 篇5

甲方: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村抚(扶)养人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乡(镇)__________村特困对象___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乡(镇)

村村民委员会 丁方:__________乡(镇)民政所

为了逐步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全面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对象生活,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达成特困供养协议如下:

一、甲方负责乙方的吃、住、穿、医、葬五方面的保障,对乙方日常生活给予照顾,使乙方吃饱穿暖,住房安全。有病得到及时治疗,并负责照顾老年人的后事。

二、甲方应将乙方特困救助金用于其生活,对于国家、集体及社会志愿者、捐助人给予乙方的资助或帮扶款物,甲方应保证乙方享用。

三、乙方的责任田由甲方负责耕种,保证乙方的口粮充足。

四、甲方对乙方的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财产享有继承权,在完成特困对象责任后,其继承权方可生效。

五、丙方负责监督甲方对乙方的供养质量,若发现甲方不尽供养责任,及时予以批评教育,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罚款等处罚。

六、丁方负责对甲方和丙方监察,确保特困供养政策的落实,并负责报县民政局备案。

七、其它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此协议一式五份,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名或盖章)

乙方:(签名或盖章)

丙方:(盖章)

丁方:(盖章)

【特困供养监护协议书】推荐阅读:

上一篇:绿色施工施工方案下一篇:读《陶行知文集》心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