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影响的研究综述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化解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梳理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相关文献,以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差距。结果表明,我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研究趋于成熟,但缺乏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产生了正负效应,进而提出对劳动力“流出”、“回流”2方面如何影响现代农业进行深度钻研的理论建议,以期为富民县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富民县;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过渡,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步增多的就业渠道等引力及传统的小农经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成本较高等原因的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至城镇。此现象造成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等问题突出[1]。

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渐达到现代化水平的标准,我国的“三农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政策的引导与推进以及城镇高消费生活的压力等多重原因,浮现“反哺”现象,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城镇转移至农村。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800万人,带动约3000万人就业[2]。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现象成为新的“热潮”,农村“空心化”等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农业及农村的发展获得新机遇。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与“流入”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成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及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重要课题。

富民县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全县辖2个街道,5个镇及75个村(居)委会,494个自然村[3],“十三五”末期,全县农村人口占户籍比重65.1%[4],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富民县以农产品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富民县先后被列为省市生猪、禽蛋、板栗以及优质大米的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基地。“十三五”期间,富民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转移就业2.2万人次[4]。较低的失业率百分点以及转移就业的人口数量足以证明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至城镇已经成为一种政府提倡且常见的趋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富民县政府对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问题也提出一系列帮扶政策,在未来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从城镇向农村回流。如今富民县的现代农业刚刚起步[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与新阶段浮现的“回流”现象势必会对当地的现代农业产生冲击。为研究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运用文献归纳法,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代农业”为关键检索词查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对近10a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多以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这一现象为主要构思点,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城镇回流至农村这一新时代趋势如何影响现代农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学者对这一趋势如何影响现代农业多持积极态度。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对于今后研究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笔者将对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和分析。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至城镇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至城镇不仅是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的源泉,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外大部分学者认为此现象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印度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以及农村妇女工作量的影响研究,分析指出农村男性劳动力转移至发达地区,会使转移家庭对从事农业活动缺乏兴趣[6],将对区域内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学者De Brauw A也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减少农业生产,威胁粮食安全[7]。Wegren以俄罗斯的农业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进而论证出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出农村,熟练工人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粮食生产,从而损害当地在全球食品市场的竞争力[8]。除此之外,也有学者通过对中国农村及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份额进行分析,提出了清晰的见解,即中国的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将会导致农村的劳动力短缺[9],这与中国学者的部分观点不谋而合。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可以得知,大部分国外学者都持消极态度,且观点较集中于劳动力“流出”会导致农业部门及农村劳动力缺乏,也有部分学者提出此“流出”现象会威胁粮食的供给保障。

目前国内探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对现代农业影响的相关理论已至成熟阶段,大部分学者认为此影响为负面效应,刘健勋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使得农村劳动力减少,只能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以替代劳动力在农业中的作用[11],劳动力成本增加。此外,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青壮年转移至城镇使得农业生产部门缺乏人力资本,导致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及“老龄化”现象严重。且当农村劳动力得到工业部门的高回报后容易产生“厌农”思想,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12,13,14,15]。谁来管理农业部门,谁来经营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谁将现代科学技术落到实处与农业相结合成为了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至城镇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问题研究已鞭辟入里,且学者们对于此“流出”趋势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多持消极态度,观点多聚焦于此趋势会造成农业部门劳动力缺乏,出现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等现象。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这一趋势如何影响现代农业为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为今后富民县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极具参考价值。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城镇回流至农村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城乡差距缩小,大部分农民工认为返乡创业获得的报酬比在工业部门就业得到的更高,部分地区城镇生活及就业压力也推动着农民工返乡。回乡照顾父母子女等非经济因素也对农民工回流形成了拉力。农民工的“返乡热潮”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这势必会成为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16,17]。

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城镇回流至农村对现代农业的影响而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颇少。Arturo通过研究在墨西哥劳动力返乡期间的工作和生产活动,发现在劳动力流出农村前其是农民的身份,当其返乡后带来了3个在转移过程中获得的重要元素即知识、汇款和技术[18]。Murphy通过江西南部的调研数据发现,回流者扮演了信息传递、创业及经济多样化中介的角色,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样化,进一步强调了回流者回到所属农村后对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作用[19]。可见农民返乡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注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动力。

国内学者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影响现代农业进行分析,就正面影响而言。钟甫宁等认为,农民工回流转移至农村,由于其在工业部门从事技术生产类工作,劳动力素质以及人力资源禀赋得到有效提高,回乡后能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此外,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及人才返乡后能够改变农村“人才空心化”的现象,为农产品升级以及结构调整贡献力量,为农村产业化进程提供再生动力,真正推动农业现代化[20,21]。王心蕊提出返乡的回流劳动力成为乡村建设最有力的主体。劳动力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回流的剩余劳动力增强乡村活力[22]。李中建认为,返乡的乡贤可以发挥精英的个人才能,对提升乡村发展和治理水平具有极好的促进作用[23]。任远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平衡的补充机制,促进了城乡的平衡发展[24]。就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而言。金沙等认为,劳动力反向转移会加剧人地矛盾,不仅会造成人口对土地的过度共享[25],也容易出现人地纠纷等现实问题,抑制土地的流转[26]。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至城镇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研究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关于劳动力由城镇转移至农村对现代农业的影响研究虽成为了热点话题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的影响研究多持积极态度,研究结论多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空心化”及“农业边缘化”的问题,提高了文化素质及掌握了先进技能的劳动力回流至农村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化的生产要素,且返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期间开阔了视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更具创新意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前农村与城镇的差距日朘月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回流现象呈井喷式发展。今后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和“流出”2方面对现代农业的影响进行全面探索,且要做到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才能为刚起步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面且具体的参考价值。

2.3 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现状

农业农村的发展历来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应将其摆在谋划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具体可概括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前,基于富民县为具体研究地点的文献大多以富民县的社会发展水平为主要构思点或以具体乡镇为主要立足点,研究年份较早,少部分学者对富民县的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状况提出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中央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农村的重点,亦是目前富民县农业农村研究的薄弱点,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必要性。

就富民县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现状来看,杨春权指出当前富民县农村人口多,基数大,突出特点为当地居民文化素质较低[27],接受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可见县域人力资本积累不够,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就乡村治理情况而言,当地后备人才支撑不足,农村的干部队伍老龄化[5],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导致乡村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富民县的乡村治理能力还处于不足阶段。就生态发展方面,富民县拥有保存完好的田园风光,以及森林覆盖率广的绿水青山,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28],属于适宜居住的良好区域。再观富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赵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背景下提出富民县的农业产业发展不足,且集体经营能力弱,“空壳村”较多[5],不足够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提提供动力。此外,李兴德通过分析富民县农旅融合的现状,指出富民县当前特色农业规模较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以及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滞后3个典型的特点[29]。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富民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农村发展的经验足且潜力大,但受制于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小而全”的观念,以及农业劳动力需求缺口大,人才储备落后等实际情况,当地农业发展并没有向现代化农业实现完美过渡,与国家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发展战略的目标差距甚远。农业劳动者的合理利用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30],当前富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乡村治理问题仍然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就富民县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凤毛麟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化农业进程皆可产生正面与负面效应,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状况,深层次、多角度探究富民县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及流出,以及合理安排后续产生的户籍、就业、社会秩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是促进富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正面效应,对症下药解决富民县“富民不富”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难题。

3 评述与展望

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就研究趋势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已经鞭辟入里。新时代的政策引导、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城市生活的压力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回流现象愈发显著,而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如何影响现代农业的理论仍在探索。富民县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与新时代国家政策的总要求相差较远,因此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影响现代农业对当地的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研究结论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产生了正负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对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多持消极态度,观点较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会造成农业部门劳动力短缺,形成农村“空心化”和“农业边缘化”等负面效应,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多持积极态度,研究多集中于“回流”后的劳动力带来的技术、知识资金等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现代化生产要素,以及返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期间提高了文化素质,开阔了视野,回乡后进行农业生产更具有创新意识,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现代农业影响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也应随之更新,因此应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开展并细分研究。着重研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深层机制和内在因素,分别探讨流入、流出2种劳动力转移方式对流入地、流出地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近年来,富民县政府及相关单位逐步推进落实“促进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工作,在此政策背景下,未来笔者将试图从劳动力“流出”和“回流”2方面,结合富民县农业及农村的发展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做出分析阐述,并且将其对现代农业的影响进一步细化分析,并将研究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回流劳动力对富民现代农业进程增值提效上,以期为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可持续的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参考及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思宇.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2] 韩朝阳.返乡创业者改变中国乡村面貌[N].四川农村日报,2019-08-14(08).

[3] 富民县地方志办公室编.2017富民年鉴[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4] 富民县政府网.(云南省)2021年富民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http://www.ahmhxc.com/gongzuobaogao/21670.html.2021-05-16/2021-08-20.

[5] 赵春,李兴德.富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措·问题·策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20(04):122-126.

[6] Bhandari G,Reddy B V C.Impact of out-migration on agriculture and women work load:An economic analysis of hilly regions of uttarakhand,india[J].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5,70(3):395-404.

[7] De Brauw A.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rural production[J].Bio-Based and Applied Economics,2017,6(3):229-242.

[8] Wegren S K.Human capital and russia′s agricultural future[J].Post-Communist Economies,2014,26(4):537-554.

[9] Molero-Simarro R.IS CHINA REACHING THE LEWIS TURNING POINT?AGRICULTURAL PRICES,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HE LABOUR SHARE[J].The Journal of Australian Political Economy,2017,78:48-86.

[10] 李秀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4):174.

[11] 刘健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

[12] 金建江.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基于对浙江海宁地区农村的调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65-68.

[13] 狄前防.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农业负面影响的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7.

[14] 周美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农业,2021(08):75.

[15] 李师师,杨洋,夏钦,吴云霞.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广义资本深化的中介作用[J].北方农业学报,2020,48(02):126-134.

[16] 周慧.农村迁移劳动力为什么选择回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6):165,167.

[17] 文丰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回流与治理[J].农村经济,2021(05):1-10.

[18] Arturo Franco Gaona,Artemio Cruz León,Benito Ramírez Valverde.RETURNED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F THE MORELIA-QUERÉNDARO VALLEY,MICHOACÁN,MÉXICO[J].Ra Ximhai,2014,10(1).

[19] Mccormick B .Retur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Geographical Inequality:The Case of Egypt[J].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cs,2003.

[20] 王亚楠,向晶,钟甫宁.劳动力回流、老龄化与“刘易斯转折点”[J].农业经济问题,2020(12):4-16.

[21] 蒋玲,方婷.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J].山西农经,2019(02):19-20,22.

[22] 王心蕊.旅游导向下的劳动力回流与乡村振兴[N].社会科学报,2021-07-29(002).

[23] 李中建.积极引导劳动力回流助力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12):36-37.

[24] 任远,施闻.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回流效应[J].人口研究,2017,41(02):71-83.

[25] 金沙.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6] 康姣姣,闫周府,吴方卫.农村劳动力回流、就业选择与农地转出——基于千村调查的经验研究[J].南方经济,2021(07):72-86.

[27] 杨春权.对富民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考[J].实践与跨越,2016(02):110-114.

[28] 段斌.富民县旅游业SWOT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1):69-70.

[29] 李兴德.富民县农旅融合发展前景探讨[J].实践与跨越,2019(02):91-96.

[30] 张星民.浅析城市近郊农业用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路径——以云南省富民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16):22,71.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应用现状论文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稽核工作论文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