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精选3篇)

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篇1

当前,珙县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滞后效应逐步凸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大导致由“通胀”转向“通缩”带来的蚕业产业调整期,在底洞镇南桥村、景阳村和白合村,按照桑-蚕-菜-苕-禽-路-沼-水-坝为一体的综合示范模式,连片打造5000亩蚕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工厂化小蚕共育、工厂化集中养蚕、标准化桑园管理、规范化病虫毒统防统治、桑园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蚕业,用先进适用科技设备装备蚕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蚕业,用现代农业要求培育蚕农主体,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蚕业,逐步推进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管理,推动整个蚕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组织方式现代化,创新蚕业产业管理体系

农民发展生产在于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组织,珙县创新发展与管理机制,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的道路,积极推进蚕业生产稳步发展。

(一)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当好“领跑员”。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让龙头企业立足于特色农业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化建设中来,以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为手段,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市场空间,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工贸一体化,带动农业产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同时,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着力构建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合同约束机制、配套服务机制,实行定单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壮大产业基础。

(二)建立专业协会组织,当好“辅导员”。扎实抓好蚕业协会和蚕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健全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路子和方法,组织协会和专合组织同龙头企业签定“订单蚕业合同书”、“互利育苗栽桑合同书”,完善“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利益链接机制,加强企业与农户的联系,组织蚕农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提高桑蚕品质,增加蚕农收益。目前,示范区内蚕农入社1115人,入会1200人,入社入会率达到95%以上,形成了“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扩散效应。

(三)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当好“裁判员”。

用工业思维和理念抓好蚕业产业化经营,把示范区内蚕农分散生产经营的桑园、蚕室、蚕具等生产资源,按照2009中央1号文件关于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精神,采取“支部+协会+专合社联大户”的模式,依照法律、政策、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资源重新优化组合配置,由能人、大户统一集约生产经营,统一管理使用桑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收购运销,统一综合开发,走工厂化养蚕之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化解市场风险,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四)注重经营体制建设,当好“协调员”。

进一步落实育苗载桑、小蚕共育、种药配套等奖补优惠政策,完善以“合同制”、“订单蚕业”为核心的蚕业经营管理体系,稳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加大政策性蚕业保险,把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降到最低程度,确保蚕农放心养蚕、养放心蚕。建立蚕桑生产机制,从县上、乡镇、部门、企业四个层面,建立起政策撬动、群众发动、部门推动、政企联动的“四轮驱动”机制,推进蚕业产业化建设。

二、生产技术科学化,助推蚕业产业提质增效 效益是产业的灵魂,科技是效益的根本。蚕业产业能否持久、健康发展,能否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所坚持,不是党委、政府一厢情愿的行政推动所决定的,而是转向依靠生产技术科学化,靠质量效益决定的。

(一)桑园建设标准化,练好“基本功”。

选择生长期长、生长旺盛、产叶量高、耐剪伐、不嫁接、可多次发条采叶的养蚕的“特优二号”优良品种,新建“一步成园”桑园1000亩,充分发挥规模栽桑提高亩桑产叶量。同时,引进87—1和丰田四号新品种,改良桑树2000亩,使示范区内良桑化程度达95%以上。通过制定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严格技术操作规程,5年内将全县8.6万亩桑树资源逐一改造,做到标准化栽桑、管桑和护桑,力争全县优质桑园面积达到9.5—10万亩,亩产优质桑叶2500公斤。

(二)科学饲养技术化,做好“引路人”。

一是建立工厂化标准共育室,做好共育户的调配整合,实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办法,对共育户进行流动挂牌管理,以优秀共育户、合格共育户、限改共育户三种标牌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工厂化共育,保证小蚕共育三龄达100%,降低小蚕感染病菌的机率,提高小蚕饲养质量,增强小蚕体质。二是每户养蚕农户修建1个5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室外蚕棚,为科学饲养提供硬件保障的同时,全面推广室外蚕棚、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簇等,减轻蚕农的劳动强度。三是引进“蜀黄×川白”彩色茧品种和“苏科×四季”三眠蚕品种,开展天然彩茧养殖试点,打造具有珙县自主知识产权的“僰人”彩茧。四是通过统一桑园机械治虫、统一提供蚕用物资、统一蚕室蚕具消毒,开展以“联村、联社、联大户”为主题的一元化病虫害防治,解决农村养蚕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力量偏弱的问题。

(三)农民培训规范化,当好“职业手”。依托县级业务部门和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结合“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培训农民3700人次,做到关键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普通技术入户率100%。形成了企业为龙头、乡镇茧站技术员为骨干、村社共育户为基础、专合组织到农户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培训出一批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接受新科技能力和不断创新经营理念的职业农民,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和劳动生产率,刺激了规模扩张、集约经营。

(四)技术推广专业化,干好“服务员”。

为保证蚕农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帮助和扶持,构建五级蚕桑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即公司+技术员+辅导员+小蚕共育户+大蚕户),层层管理,层层培训,强化对蚕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技术指导和服务,为蚕桑生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三、经济效益最大化,延伸蚕业产业发展链条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要增加蚕农收入,就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桑园土地,套种适宜经济作物,提高桑园复种指数,提高亩桑效益,走桑园综合立体开发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完善投入机制,实现齐头并进。

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多方出资”的原则,资金投入上采取“五个一点”,即县乡两级政府投入一点、县级部门投入一点、企业投入一点,农户投入一点,争取上级财政产业化投入一点方式。积极协调县级部门,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保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重点投入、统一实施,综合开发,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加强对蚕农新栽桑、改建新建蚕房、改建新建共育室、推广省力化蚕台和纸板方格簇、桑蚕病统防统治、桑树嫁接改良等的扶持力度和补贴额度。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大户业主政策倾斜力度,积极帮助蚕农、蚕桑业主获得蚕桑生产专项小额信贷,扶持、鼓励了科技人员租用土地发展蚕桑。

(二)增加养蚕批次,提高复种指数。

继续推进多批次发种养,扩大示范规模。在春蚕与夏蚕之间、夏蚕与正秋蚕之间、正秋蚕与晚秋蚕之间分别增加一季蚕,养蚕时间分别与前后季蚕间隔20天左右,将传统的一年四批次养蚕改革为一年七批次养蚕。即:春蚕两批次、夏蚕两批次、正秋蚕两批次,晚秋蚕一批次。力争全县多批次养蚕扩大到6000户,发种量达到1.2万张。

(三)加强综合开发,提高桑园产出。

强化桑园立体综合开发,根据成片桑园栽植规格不同,套种品种不同,分季节在其宽行内实行合理套种,提高每亩桑园产出率。推广桑-蔬菜(主要是套种海椒、蘑芋、黑红苕、大头菜、花生等)模式,由龙头企业提供种子、猪舍、鸡舍改造补助资金,试行桑-鸡或桑-草-养猪模式。同时,成立珙县土特产回收公司,全部回收蚕农产品,化解蚕农发展副业的后顾之忧,确保投入产出效益。

(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

在“栽桑-养蚕-收烘-缫丝”一体化经营上寻求突破,在示范区内创办茧丝加工企业,提高茧丝加工的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实现收烘设施与生产同步发展,做到蚕茧加工全部实现自动化烘茧。同时,开展彩茧深加工,打造“智溢”彩丝品牌,依托丝棉被加工厂,加快研制生产丝棉产品,延伸蚕业产业链条、积极对抗市场风险,拉动整个蚕业发展迈出成熟发展道路。

四、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实现蚕农生活质量提升 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目标,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中心,建设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以蚕桑为主体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实现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一)综合开发增加收入,实现“生活宽裕”。

根据近年来的养蚕水平,蚕农的亩平桑园效益在1800—2200元,处于中等水平,比较效益不明显。通过蚕业科技示范片的建设,加强桑园的综合开发,亩桑园的综合收入可达4000—5000元以上,户平桑园面积在5亩以上的蚕农总收入可达2.5—3万元以上。预计2—3年时间,可实现全县年发种12—14万盒,产茧10—12万担,蚕农售茧收入0.9—1亿元(按平均每担鲜茧900元计),加上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农民蚕桑综合收入1.5—1.8亿元;加上丝绸工业产值,全县蚕业产业综合产值可达2.5—3亿元,实现年财政税收1000万元以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通过强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实现道路交通联产业、水利灌溉联桑田、防灾减灾联基地,使农业综合项目的布局更具有科学性。目前,已实现每户一口沼气池、一条硬化人行便道、一个美化绿化院坝,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环境,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村容改善的双赢。

(三)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实现“乡风文明”。

在示范片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政策和形势宣传、科技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素质,和谐了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形成了奋发向上的民风。同时,鼓励科技能人和种植大户带头创业,农村也将经历一场城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元素的洗礼,在实现城乡就业融合的同时,不断促进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

(四)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实现“民主管理”。

关于提升蚕业产业富民的实践与探索 篇2

一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一) 创新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 实现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专业

密切校企合作, 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 是地方高校谋求自身发展, 实现专业建设与市场接轨,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多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确立了“扎根临沧, 效力滇西;立足云南, 辐射全国;志向东盟, 胸怀全球;本土化与全球化兼容, 民族性与国际性并重, 具有现代性、区域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了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建立了校级和系级两个层面校企合作并行的“双轮驱动”合作体制, 实现了两个层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全面改革。学校层面, 坚持“校企合作董事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行的办学思想, 拓展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之间合作渠道, 搭建学校、地方政府 (园区) 、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 先后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世博集团以及在苏州、南京的世界500强的电子技术企业、云南烟草集团临沧分公司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 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实现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系级层面, 完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建设委员会”, 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各专业主动邀请当地与专业建设有关的部门、行业、产业相关领导、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新增专业论证。会同行业、企业跟踪市场, 适应市场, 努力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新增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 (修) 订、实践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环节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日渐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相整合, 增强办学活力,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

3探索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新体系。学校一方面与凤庆滇红集团、正大集团昆明区、双江县教育局实施订单培养人才, 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三赢”。另一方面, 又紧紧抓住临沧市作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举办地的机遇, 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公办民助的实体学院——“亚洲微电影学院”。凭借与依靠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影响力, 依托学校和联合主办单位雄厚的师资优势, 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 建设汇集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拍摄、制作、营销策划为一体的亚洲微电影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 打造校企、校政合作联盟教育体系, 加快学校开放办学步伐。最后, 学校结合云南航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与成都东星航空有限公司和云南华西航空旅游专修学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办学, 联合培养航空服务人员。

(二) 加快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专业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桥梁与纽带,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1构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按照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 制定了“工学结合”“双证制”和“三证制”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零距离对接, 基本实现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2构建“工学结合、分层递进”的课程体系。我们按照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递进层次, 首先确定各专业的就业岗位 (岗位群) 及其支撑课程、实践活动和应获取的资格证书, 明确核心工作岗位 (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学习内容、知识与能力、考核办法等。然后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 由浅入深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技能拓展和强化模块, 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职业岗位需求融入到教学中, 将教学与生产融合, 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3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一是推行“边教边学, 边学边练, 边练边做”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二是推行师生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 使师生互动与问题探讨有机结合, 将教师授课、实践操作、探讨交流融为一体。三是倡导教室功能转变和教学环境延伸, 做到“三个课堂” (理论课堂、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 结合,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4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确立“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现考核的全面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 凭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地方高校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不仅要抓好专业建设,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较强教研和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 学校通过“引、送、带、鼓、炼、赛”等多种途径, 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引”, 加大对有企业 (行业) 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职称、强岗位能力的中小学教师、行业技师或专家等的引进力度。“送”, 送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顶岗锻炼、出国研修, 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带”, 通过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校外职业技能专家与校内实践教学教师之间“一对一”指导的方式, 帮助青年教师和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尽快成长、尽快熟知专业实践教学。“鼓”, 学校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和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 对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 学校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等方面均给予倾斜。“炼”, 学校出台文件, 对教师的暑期社会实践锻炼作了明确规定———副高 (含副高) 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讲师每年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1天;助教和见习期教师每年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30天, 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的行业能力。“赛”, 通过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职业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

(四) 凭借职业技能培训与科学研究,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强烈地促进着大学使命与功能的创新, 并且推动着大学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服务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学校依托“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区”、“云南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86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临沧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临沧市体育项目裁判员培训基地”等, 组织各类技能培训和考试;凭借学校专业优势, 组织新农村辅导、下岗工人业务培训、农民种植养植技术培训等, 提高区域从业人员能力。凭借“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沧调研工作站、“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点一级学科调研基地”, 开展佤族传统民间文化、南美乡拉祜族民间传统文化、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临翔区碗窑村民间传统土窑等传统文化、传统工艺项目的研究, 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凭借学校小语种专业建设和小语种专业师资团队, 组建教师翻译团队, 在当地重大外事活动中担任翻译, 为当地“服务沿边开发开放, 推窗向洋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效

(一) 学生职业岗位 (岗位群) 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基于职业岗位 (岗位群) 的课程体系的设计, 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度进一步提高,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 密切结合,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与职业岗位 (岗位群) 职业能力需求进一步吻合。人才培养过程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 使学生的学习置身于“工作过程”中, 使校园学习与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考核有机结合, 学生学习兴趣大增且学习成效显著。目前, 学校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三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 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呈现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态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毕业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特岗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人才选拔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 年终毕业率从2007年的87.1%提升到2013年98.6%, 上升了11.5个百分点。各专业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同时, 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二) 服务行业企业能力快速提升

近年来, 学校协助临沧市教育局完成了临沧市“国培计划”———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小学教师培训, 共计培训约3000余人次。组织临沧市各级各类人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约12000余人次, 组织秘书资格培训、鉴定, 茶艺师资格培训、鉴定, 导游资格培训、鉴定等4000余人次。为临沧市卫生系统组织人机对话考试服务2000余人次, 为临沧市金融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考试服务1000余人次。先后培训鉴定高中级茶艺师145人次, 高中级评茶员45人次。培训田径、篮球、排球裁判190人, 社会体育指导员95人。与临沧甘蔗综合试验站一起, 在耿马县新和村开展了“保水剂与全膜覆盖在甘蔗栽培中的抗旱效果”初试培训。使甘蔗产量明显提高———旱坡地全膜区和保水区每亩产量均达到6吨以上, 较对照区增产75%以上;水田全膜区和保水区的产量高达9吨以上, 较对照区增产46.5%以上。

(三) 专业建设成效凸显

在校企共建专业的过程中, 经过一系列改革, 逐步形成并树立了“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专业服务产业”的专业建设理念, 使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和应用缅甸语专业获得了中央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和矿物加工技术专业获得了云南省财政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的项目支持。培育了良好的服务产业的能力。校校深度合作完成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项目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 项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校企、校校共建的茶叶栽培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等6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校企、校校合作出版了特色教材10余部, 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

三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反思

提高专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是地方高校谋求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的根本。而高校要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不仅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走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 还应加大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培养培训力度, 加大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力度, 借助高校的教研服务平台, 为地方提供技能支持、技术服务和决策咨询等, 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后, 还应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 还应积极开展如:团队素质训练、模拟职业面试、技术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渗透企业文化元素的新活动, 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近并达到职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如上种种, 学校正在探索与实践, 与期对同类院校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鲁岳林.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 .

靠产业提升促进富民增收力 篇3

——建好村级班子,解决“有人员无引领”的问题。为抓村党支部建设,县委组织部对村党组织书记实行统筹管理,下派干部到村任职,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村两委干部的能力素质。同时,全面建立起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1+10”长效机制,大力实施“项目党建”“产业党建”“移民党建”,努力建设“富民型”党组织。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寻找脱贫途径,引导村民发展产业,起到组织牵引、党员示范、联动致富的“链式效益”。比如,五丰村党支部针对村民不愿改变传统养殖模式、不敢大胆尝试承担市场风险等心理,采取村干部任职承诺、联组包户,党员大户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方式,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发展肉牛,取得明显成效。

——选准发展路径,解决“有资源无产业”的问题。筠连县始终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实施“11115”工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5 ·20”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畜则畜,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比如,春风村为喀斯特地貌,群众一直在寻求产业致富的路子,先后种植火葱、海椒、番茄、雪梨,均以失败告终。经专家考察论证,最终选定李子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势利导推动农家乐发展,同时发展花卉、茶叶和林下经济,“一组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2014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7138元。

——用好用活政策,解决“有资金无效用”的问题。为更好发挥扶贫资金效用,筠连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创新推行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农办、财政、发改3部门牵头,其他涉农部门联动的“1+3+X”财政资金整合机制,整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连片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集中打捆使用,并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加“三农”信贷资金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强化合作互助,解决“有人力无活力”的问题。筠连县积极出租、转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建立健全“大龙头+小龙头+农户”“公司+业主+农户”等基地联建产业化经营模式,使生产者、销售者、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合作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比如,春风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出资金、技术并负责管理,发展花木和林下养殖,收益五五分成,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形成公司与农户的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创新社会服务,解决“有动力无能力”的问题。近年来,筠连县推进公共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促进公共服务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将县级财政按项目资金的1%安排培训经费,结合产业发展,加强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735示范工程”,探索突出“志”字,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创新社会服务,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有效解决了“有动力无能力”问题。

做好产业扶贫“五结合”

——瞄准贫困群体,实现产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相结合。产业扶贫规划总体要以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为中心,以培育发展优势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为基础。一是要坚持扶贫宗旨。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三是要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相结合。

——改革扶持方式,实现思想引导与物化补助相结合。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培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心气和志气。同时,大力弘扬“春风精神”,采取提升先进村、带动中间村、转化后进村的方式同步推进。二是提升能力素质。治贫先治愚,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素质和能力是根本的治贫之策。三是落实物化补助。针对贫困户资金筹措困难,产业发展缺少必要的周转资金的现状,乡镇政府要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积极向县政府争取物化补助,县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贫困村争取物化补助。

——利用各类资金,实现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合。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扶贫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二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实施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农业产业保险的范围。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旅游企业、商贸服务企业。

——壮大产业基础,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相结合。一是扩大产业基地。围绕“5·20”产业,打造万亩红茶示范基地、百花茶园、金色茶园、苦丁之乡和业兴、宜游的综合开发示范茶园基地;建设3个1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带和布局18个0.5万头以上的示范区;打造第二個“蜀南竹海”“万亩亿元”高效立体林业示范片、春风果乡和高坎梯田万亩生态林竹区;打造鲁班山片区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打造4个现代烤烟示范基地和烤烟与蔬菜(青蒿)轮作示范区。二是加强品牌打造。加大对“筠连红茶”“筠连苦丁茶”“乌蒙肉牛”等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力度,帮助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三是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促进批发商、代理商和经纪人的组织化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利用淘宝网、天猫、京东等第三方销售平台开展网络营销,鼓励通过增设直销店、连锁店、品牌加盟店等,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和规模。

上一篇:《向画家学构图》教案下一篇:《论语》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