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回顾党史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党课回顾党史

100句名言回顾党史10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应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建党百年,初心不变。100句名言重温峥嵘岁月。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1927年

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

毛泽东《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人员的讲话》1927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

我们共产党员,是近代历史上最先进的革命者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9年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1944年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948年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毛泽东《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1948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1949年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

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

我们的敌人最害怕我们的团结

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57年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1957年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1957年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1958年

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邓小平《怎样恢复农业生产》1962年

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毛泽东《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63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

一個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的讲话》1982年

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

陈云《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1982年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85年

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

邓小平《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1987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邓小平《同邓垦的谈话》1993年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江泽民《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94年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江泽民《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5年

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江泽民《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

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

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一要不拘一格,二要加强磨炼,三要人才辈出

江泽民《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2000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江泽民《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2000年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

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江泽民《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01年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江泽民《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2001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胡锦涛《群众利益无小事》2003年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胡锦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需要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2005年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执法为民

胡锦涛《准确把握政法工作的性质和职责》2007年

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

在“捧杀”面前不上当,在重大利益上不让步

胡锦涛《对影响我国发展的几个重大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2009年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胡锦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010年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011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习近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2年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年

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

习近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2013年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浪潮,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13年

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2013年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习近平《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2013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的答问,2013年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遠没有休止符

习近平《在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的讲话》2014年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5年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

习近平:二O一七年新年贺词,2016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打铁必须自身硬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

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

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201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

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

第2篇: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势下,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党史重要论述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文献著作出版、研究动态热点涌现、学科建设加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研究热点的聚焦、多学科的介入和党史成果的转化方面,呈现更加显性的研究趋向。在纪念史学“繁荣”的背后,亦不可忽视对于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研究领域的正态分布和研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审视。未来研究创新之路在于:围绕新时代党的历史与理论的新发展,善用“中共党史党建”设为一级学科、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大势,着力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营建党史研究共同体和发挥资政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共党史研究;研究热点;学科建设

2021年是中共党史研究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共党史研究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把握党史学习教育新机遇,紧密围绕党史百年的总结学习教育宣传,推出一系列高质量成果,呈现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本文旨在回顾该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整体状况、动态热点和主要成就,总结其研究趋向和未来着力点。鉴于成果众多和视野所限,本文评述难免挂一漏万,诚请学界批评指正。

一、中共党史文献著作的编辑与出版

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著作的出版数量可观,既有权威文献和政治读物的出版,也有通史、阶段史、专题史论著的问世。

(一)中共党史权威文献读物的编辑出版

为反映党的历史发展和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以及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及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构成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文献,为学界研究阐释百年党史提供文献依据。中宣部组编的《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成为“四史”学习教育的权威读本。

中共党史和文献部门编写出版了一些党史大事记、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反映党的百年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足迹。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各省市区委党史部门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地方卷)集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历史(1949—1978)》(第2卷)、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广东简明历史(1921—2021)》、北京市各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北京市各区历史(1921—2012)》(地方卷)反映地方党史编研成果的进展。

一些早期重要党史人物的年谱、文稿和传记得到整理出版。杨琥编《李大钊年谱》(云南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陈望道手稿集》(上下册)《陈望道文存全编》(全12卷)、武汉市汉阳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主编《萧楚女传》(中共党史出版社),这些著作对于建党初期党史人物生平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二)中共通史和阶段史论著的出版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新形势下,党史著作出版迎来一个高峰,不仅规模可观,而且质量得到提升。无论百年通史论著还是阶段史论著都有值得关注的成果。

中共通史论著在民族复兴的视角下,总结百年大党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代表性的论著,如曲青山著《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李捷著《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谢春涛主编《中国共产党百年百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等,坚持正确党史观,分析党史百年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奋斗进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百年通史论著中,存在两种研究路径:一种是从百年党史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如谢春涛等著《中共党史十二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张志明著《百年大党:走向最强大政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太原著《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方法论》(人民出版社),郝永平、黄相怀等著《伟大梦想与立党兴党强党》(人民出版社)等从党的理论、信仰、组织、自我革命、工作方法等多维度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一种是从部门工作或领域角度书写党史百年,如中组部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宋涛主编《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100年》(当代世界出版社),沈春耀、许安标主编《经国之本: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百年探索》(法律出版社)等是全面回顾和总结党的某一部门工作的百年历程、成就和经验的作品。

在阶段史层面也有一些新著问世。关于党的成立,涉及上海、北京、广东、云南等早期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与“播火”的一些著作問世。杨胜群、李良主编《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北京人民出版社)展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北大红楼为革命起点,共同建党的历史。谢从高著《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民出版社)挖掘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家档案资料,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金冲及著《1927:生死转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使1927年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转折年份之一,并围绕这一年内的重大事件揭示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合力及各派力量的此消彼长。邓美英著《中央苏区政治动员研究(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详尽考察了中央苏区政治动员的方式、过程、效能等。王炳林等著《为什么需要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引论》(中共党史出版社)在党史百年脉络下分析50多种革命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专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的出版物较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迟福林改革研究文选》《逐梦自由贸易港:我在海南的33年》《改革开放建言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言录》汇集迟福林和中国改革开放研究院30年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党史普及读物大量出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欧阳淞主编《写给中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写给小学生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人民出版社),李忠杰著《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识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编著《中共党史知识问答》(人民出版社)、《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第5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曹普主编《“四史”十八讲》(人民出版社)等。这类党史普及读物采用教程、学习问答、地图、歌曲、家书、绘本等多种载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大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三)中共专题史论著的出版

中共经济工作史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在百年党史的视野下,闫茂旭著《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中共党史出版社)、洪银兴等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顾海良等主编《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经济科学出版社)、赵凌云等著《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考察中共经济思想、经济工作的百年变迁和核心要义。闫坤主编《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史:思想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结百年来中共财政思想与实践经验。

聚焦“三农”,关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党史专题史著的一大热点议题。罗平汉著《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史》(人民出版社)总结中共从事农村调查研究的历程与经验。汪三贵等著《消除贫困:中国的承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析中国减贫的成就、原因、意义和方向。郑有贵著《攻坚克难补短板: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之路》(安徽人民出版社)揭示中国破解全面小康“三农”难题的历程和方案。此外,陈锡文、韩俊主编《中国脱贫攻坚的实践与经验》(人民出版社)、张琦主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亦值得重视。

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王炳林等著《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全面分析了学科的定位、发展历程、历史观、基本原则、研究方法、史料问题、学术规范、国际视域等诸多问题;周良书著《党史书谈:阅读与写作的技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文本阅读、学术训练、研究选题、史料运用、立论方式等方面论述中共党史研究方法论,有助于深化党史理论问题的探讨。

在党史人物研究方面,李捷著《中国有个毛泽东》(人民出版社)凭据文献资料分析毛泽东的人生轨迹、思想变化和关键抉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编《生就是奋斗——胡华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人民出版社)、石宏亮编著《胡华学术思想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有助于推进党史学家群体研究。

海外中国研究有几部译著值得关注。日本石川祯浩著、袁广泉译《“红星”——世界是怎样知道毛泽东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从一幅错误的“毛泽东”照片入手,探察外界逐渐认识中国革命领袖的过程,继而考察《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过程与版本流变,反映海外中国图像史研究的趋向。美国周锡瑞著、石岩译《意外的圣地:陕甘革命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通过广泛搜集历史文献、亲历者回忆录和口述访谈等资料,多次实地考察,阐析陕甘革命的发生发展历程。日本石川祯浩著,袁广泉、瞿艳丹译《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增订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根据新材料进一步探讨中共成立的相关史实和发生机制。这些海外研究既吸收中国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也为国内研究提供他山之石的借鉴。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动态与热点

中共党史研究呈现全局进步和热点纷呈并行不悖的态势,不仅有整体史和阶段史研究的新进展,而且在党史研究理论方法、党史人物等专题史方面大有精进,形成一些关注度高的热点。

(一)中共阶段史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研究成果较均衡地分布于建党、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段,组织史、军事史、社会史层面的研究较多,且日益注重在国际背景下的考量,更加关注共产国际、国民党、日本、苏联、美国等中共之外的“他者”方面的比较研究。

中共创建史研究成果突出。《史林》2021年第1期开设“笔谈-1920年代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栏目,推出系列論文:杨奎松的《关于早期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兼谈中共“一大”纲领为何没能联系中国实际》强调要将中共建党前后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加以区分,研究列宁主义的传播和接受史;李里峰的《1920年代与中国革命的概念史研究》指出1920年代对于中国现代基本政治概念的定型和展开、转换等具有重要作用。《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在2021年先后刊发了徐行的《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肇始及其深远影响》、曾庆榴的《混沌初开: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曾长秋的《新民学会先驱是湖南建党活动的中坚力量》、黄爱军的《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中共上海发起组关系考辨》等。此外,关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在华传播史、工人运动、中共一大等专题也涌现出一些新成果。

大革命史研究不断深化。王奇生的《权力机制与联络技术:莫斯科与早期中共》(《民国档案》2021年第2期)从高度集权的体制和通信联络技术角度考察共产国际与中共早期历史发展的复杂关系,明确指出1927年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难辞其咎。刘宗灵、应星的《代际交融与双城摆荡:大革命前后四川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网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6期)通过研究新老两代本地革命者的代际交融与互动路径,分析巴蜀革命重心在成都、重庆双城之间的来回摆荡与位移,探查中共早期革命进程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

抗日战争史持续受到关注,呈现整体史研究和个案实证研究并行的态势。《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设立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及知识体系”栏目推出一组论文,探讨“中国抗战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强调要关注抗日战争的整体史偏向,关注民众声音,并对军事史、区域史和组织形态研究的现状、发展路径等予以考察,对深化抗战史研究起到引领作用。代表性的成果有左玉河的《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的理论思考》(《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指出中共从国内战争转向民族抗战后对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理论关系进行深刻思考,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的重大调整。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于化民的《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国共和谈中的“让”与“不让”——兼及中国共产党谈判策略的阶段性转换》(《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4期)分析中共在国共谈判中的策略。罗平汉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争取》(《廣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1期)分析中共在争取和平民主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采取的具体政策。仲伟民和李叶鹏的《从华北到华东:解放战争前后山东省大区归属的演变》(《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从山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出发,分析山东在中共政治版图中的地域认知变化,反映出正在兴起的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风尚。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外交工作等领域。萧冬连的《计划经济时代影响中共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3期)分析计划经济时代影响中共经济决策及其演变的四个影响因素,丰富了新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型机制的思考向度。游正林的《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形成——“郝建秀工作法”的总结与推广过程及其意义》(《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认为“郝建秀工作法”总结推广不仅是工作经验的技术交流,也是思想改造的过程,促进了合作型劳动关系的形成。

关于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改革,如萧冬连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析》(《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5期)从历史和机制两个角度探讨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原因,阐释了这一重要事件发生的背景;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如陈金龙、章静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视域下的新时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指出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等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共党史研究理论方法的探讨

立足建党百年的重大节点,一些学术期刊开设探讨党史研究理论方法的专栏,一些学者基于各自关注的领域探讨党史研究再出发的问题。郭若平的《百年党史书写:时间、记忆与阐释》(《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从时间、记忆、阐释分析中共党史学利用史学理论的可能性、有效性和有限性。耿化敏的《党史研究前沿及未来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6日)指出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研究、创新百年党史叙事体系、构建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这三大未来党史研究的重大问题。黄道炫的《学习党史要有理解的态度》(《北京大学校报》第1571期)指出学习党史要看到中国共产党的连续性、阶段性、内生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瞿骏的《觅求“真实”与理论反思——对百年中共党史研究的两点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6期)指出觅求“真实”与理论反思不仅是党史研究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任何类型的历史研究都迫切需要推进的任务。

伴随学术史意识的强化,注重他者视角的回顾总结、成果译介和方法运用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党史研究路径。张太原的《从蒋介石日记看中国共产党的优胜之处》(《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3期)指出蒋介石日记真实之意、言外之意、不尽之意、未言之意体现出中共的优胜之处。祁建民的《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报调查及对策》(《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1期)指出虽然日本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广泛的情报调查,但存在认识短板,未能挽回其失败命运。耿化敏、罗健男的《英国学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动态与评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高晓林、黄冰琼的《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认识与评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2期),付正、刘纯一的《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2期),梅长青的《海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认知评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4期)等系统考察研究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王鸿铭的《70年来美国学界中国政治研究的范式转变及其问题》(《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考察美国学界的中国政治研究历经的四次范式转变,并呼吁中国政治研究找回中国共产党,即“以中国共产党为方法”。

中共纪念史研究进一步深化,概念话语研究不断升温。一些涉及建党纪念、五卅纪念、祭黄帝陵活动、国庆纪念等方面的相关成果,推动中共仪式政治研究。一些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党的历史文献中的“消灭私有制”“意识形态”“社会革命”等概念话语符号的研究,丰富了中共思想史研究的维度。相关代表性成果,如陈红娟的《〈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译法演化与诠释转移》(《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2期)考察这一名词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尖锐化”到“去尖锐化”的文本翻译历程,指出尽管“消灭私有制”的译法没有改变,但其诠释重点已经从革命行动的绝对化向具体行动的条件性转移;李放春的《瞿秋白与“领导权”的定名——Hegemony 概念的中国革命旅程(1923—1927)》(《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5期)指出“领导权”这一名词承载的政治思想深刻影响中国革命的历程,瞿秋白在其汉译及传播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窦琦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代号命名与应用》(《党的文献》2021年第5期)分析中共代号的命名方法、应用领域与功能作用。

(三)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持续进展

党的领袖人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领袖与建党、党的思想理论、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工作方法论等方面。朱益飞的《毛泽东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思想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探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形成历史、主要内涵、重要作用等。熊华源的《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如何领导克服粮食困难》(《党的文献》2021年第3期)考察周恩来领导粮食工作并克服困难的重要举措。杨胜群的《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开创性贡献》(《党的文献》2021年第4期)论述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开创性、奠基性贡献。余永定的《继承陈云“唯实”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分析陈云经济思想中的“唯实”精神对于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指导作用。

早期党史人物研究主要集中于陈独秀、蔡和森、张太雷、张申府、李大钊、方志敏等人。侯庆斌的《1921年陈独秀在上海被捕事件探赜》(《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6期)对这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予以详细考察,并指出这一案件反映上海法租界出版監管制度客观上为中共建党提供机遇。雷颐的《张申府的困境:在个人与组织之间》(《学术界》2021年第3期)考察建党早期重要人物张申府存在的个人与组织间的强烈矛盾和张力,深化了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心路历程的理解。张树军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人物研究繁荣发展》(《党的文献》2021年第4期)结合“七一”讲话对深化党史人物研究提出思考。

(四)中共党史研究热点回眸

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发挥统领年度研究热点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2021年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关于新的“历史决议”的说明和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集中体现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的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创新性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党史研究创新注入强大动力、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成为观察党史研究热点问题的风向标。特别是围绕习近平“七一”讲话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核心要义,各大期刊纷纷开设研究阐释专栏,党史学界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构成党史研究光谱的热频地带。

中共党史观得到热烈讨论。正确党史观的树立不仅是党史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年度研究的一个关键讨论点。围绕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大论断,学界阐释大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内在关系,讨论正确党史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意义。逄先知的《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7期)阐释了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方法论。李毅的《正本清源,树牢正确党史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4期)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表现形式,提出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本要求。陈金龙的《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求索》2021年第3期)认为中共党史要放在宽广时空背景中才能科学评价,应揭示百年历史的主题主线、阐释百年历史的内在关联、总结百年历史的基本经验。耿化敏的《从“七一”重要讲话科学把握正确党史观》(《人民论坛》2021年第22期)分析这一讲话关于百年党史的初心使命、主题主线、阶段分期和历史经验的创新意义。高长武的《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看待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党的文献》2021 年第4期)指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重在长时段、宽视野、深层次三点。

中共党史叙事体系受到热切关注。围绕党的历史发展和新的“历史决议”的精神,根据百年党史的“一个主题”(实现民族复兴)、“一条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个历史阶段”、“四个伟大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两个相结合”、“四个庄严宣告”、百年奋斗的“五大意义”、历史经验(“十个坚持”)、“历史自信”等新论断,党史学界深入阐释中共党史叙事体系的建构问题。李捷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4期)从如何产生、展开、怎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论证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历史的主题。杨凤城的《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深刻认识党的历史与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7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从中共党史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等系列论文从民族复兴角度解读中共百年。石仲泉的《中共百年历程中不断推进的党的建设》(《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2期)指出中共百年历程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推进自我革命。陈金龙的《百年历史主题与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指出“七一”讲话将实现民族复兴确立为中共百年历史主题,为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提供了坐标和参照。

党史学习教育史和“历史决议”研究形成热潮。杨凤城的《以大历史观统领中共党史教育与教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4期)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贯彻大历史观。齐卫平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几个着力点》(《党的文献》2021年第1期)阐明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重点和思想引领作用。刘杰等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6期)考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及其经验借鉴。陈理的《深刻理解把握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深刻依据、丰富内涵、重点内容和核心要义》(《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6期)反映三个“历史决议”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的趋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成为党史研究的热度话题。伴随上述历史性任务的完成和未来发展的路向,学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并作出前瞻性的理论思考。杨凤城、朱金鹏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通过分析历史事实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项敬尧的《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2期)阐释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学界还探讨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关键路径、制度体系、理论与经验,探讨了共同富裕这一奋斗目标的含义、路径、历史与地位作用,如温铁军等人的《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2期)、郑有贵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孕育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红旗文稿》2021年第7期)、袁红英的《中国共产党减贫实践的百年历程与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0期)、李文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等。

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研究得到集中讨论。围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大问题,学界对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内涵、作用、地位和实践要求予以考察。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课题组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4期),刘建军的《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表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谭献民的《中国共产党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百年征程与基本经验》(《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1年第6期),王易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流变、精髓要义及赓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5期),沈传亮、张成乐的《伟大建党精神:特质、内涵与传承》(《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0期),等等。

三、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加强与改进

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成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2021年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首届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面向广大党史教研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呼吁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史学科建设的“大文章”,开创党史学科发展新局面。5月26日,教育部党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提出党史教育要树立大目标、塑造大先生、善用大课堂、建设大学科、构建大格局、实现大作为,明确要求加快论证设置党史党建一级学科。6月1日,有关部门举行新增“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专家论证会。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共党史党建”被列入法学门类新增的一级学科目录(学科专业代码0307),预示着党史学科迈上加快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新阶段。

把握建党百年的历史契机,中共党史学位点建设得到加强。党史学界赓续传统、推陈出新,通过举办论文竞赛、学术研习营等形式,加强党史人才培养机制建设。2021年5月14—16日,第33届全国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位点会议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7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继续推动党史学位点建设。11月26—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倡议发起并联合浙江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中國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首届高校“中共党史党建英才”学术冬令营,开设“学科建设”“学科前沿”“学科历史”和“学科方法论”的前沿讲座和营员论坛,来自57所院校的102名学生入营研习,推动新形势下高校中共党史党建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推动下,中共党史教研机构得到显著加强。2021年,有关部门开展了党史研究重大问题、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党史党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新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心、系),学科发展平台不断夯实。

党史学界围绕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开展深入的学理探讨。党史学科归属、学科定位、学科历史、学科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探讨热点。《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1期设置“面向新时代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笔谈栏目,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其中,杨凤城的《关于中共党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若干思考》对中共党史学科性质作出历史回顾,提出构建隶属法学门类、以中共党史为基础的新的一级学科,调整现有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开设中共党史必修课的建议。吴志军的《无妨以更广阔的胸怀来认识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兼论学术观念的自我反思意识》提出以“大学科”观念审视党史研究的学科属性、治学理念与学术品质。何志明的《明确归属和淡化边界——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再出发”刍议》主张通过明确学科归属和淡化学科边界,破解新时代党史研究困境。刘雨亭的《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理论的三重意涵及其科学化问题》从“实事求是”“需求弹性”“学科协作”三重维度阐释党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意涵。李金峥的《中共党史回归历史学科的正当性》(《江海学刊》2021年第4期)论证中共党史归属历史学科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宋学勤的《从百年党史看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光明日报》2021年5月26日)从党史历程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分析其对“三大体系”建设的启示。程美东的《论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与党史教育》(《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年第5期)认为党史研究、党史学科发展、党史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耿化敏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大学与学科》2021年第3期)回顾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并对建党百年形势下学科高质量发展与体系化建设提出建议。耿化敏、吕晓莹的《建党百年形势下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关注建党百年形势下高校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上述讨论,有益于思考党史学科的发展方向。

四、中共党史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基于上述,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呈现一些更加显性的研究特征:

第一,党的创新理论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历来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构成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根本遵循。该年度习近平关于党史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是统筹规划中共党史研究方向的科学指引,为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供新课题。其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孕育着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因子,成为党史学界年度研究阐释的重点。从“七一”讲话、新的“历史决议”等党史文本的研究阐释中,从实现民族复兴的党史主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树立正确党史观等重大论断的解读分析中,可见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党史研究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发挥着在研究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二,中共党史研究服务现实的功能更加强化。与其他年份相比而言,该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在建党百年的重大节点上呈现极强的纪念史学色彩。可以说,庆祝建党百年的元素深度浸入党史研究的视角选择、议题设置、材料发掘、课题遴选、成果产出、知识传播、学术评价等学术生产流程的全链条。这从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热点更加聚焦于百年党史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伟大精神与历史经验中可见一斑。适应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现实需求,党史研究将更加强调资政育人、服务现实的功能,纪念史学因此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影响将更加持续、长久。

第三,中共党史研究多学科介入的现实更加常态化。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强调明确学科边界和加强专业化建设,同时主张开放研究领地,倡议跨学科研究。在实践中,多学科的介入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已是常态化的现实。在庆祝建党百年的语境下,各学科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关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构建,運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广义上的包括历史、理论、现实等多种维度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研究。在前述的众多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到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作品。

第四,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更加强劲。该年度中共党史的总结、研究、学习、教育和宣传更加显性地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方向而言,主要体现在:一是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即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成果供给;二是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公共知识产品,即主要面向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普及党史知识,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推动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从党史通俗作品出版的年度高峰来看,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大众化、通俗化的转化颇有成效。

相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学术创新的现实要求,党史学界既要充分肯定研究成就、增强学科自信,亦要警惕纪念史学繁荣背后的隐忧。笔者以为,有三个问题不可忽视:

其一,中共党史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的匹配度。建党百年之际,中共党史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既不乏精品力作,也有赝品劣作。在出版物中,一些应景式作品充斥其中,存在一哄而上、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无论是史料、史实、史观相一致的高深研究之作,还是用学术讲政治、用历史讲理论、用故事讲道理的通俗普及之作,对于中共党史研究者的专业能力、文字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都是相当之高的。注重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严格提质控量的要求,提升研究作品的品质,值得学界高度重视。

其二,中共党史研究布局的平衡性。一项研究领域的正态分布,包含宏观、中观与微观,通史、断代与专题,历史、理论与实践等多层面研究的动态平衡。就成果分布来看,既有一些现象级的研究热点,也有一些“冷锅冷灶”。研究者需要理智对待当前中共党史研究的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的周期波动,既要建立学术营盘,守住“根据地”,坐好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深耕细作出精品;又能根据主流、远观预流,把握时代脉搏,洞悉学术潮流,开拓研究新领地,开创研究新天地。面对“热问题”,应有“冷思考”。针对“卡脖子”“卡嗓子”的“短板”地带,应有持续的研究热情和精力投入。这就要求学界对于新材料新领域新课题新成果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勇于在重大的结构性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课题上下功夫、做文章、出成果。

其三,中共党史研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学科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中共党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和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从该年度研究成果的作者队伍情况来看,抓好党史研究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刻不容缓。因此,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是实现中共党史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只有具备通识性眼光,并在某一阶段、某一领域造诣精深的党史大家不断涌现,青年俊才层出不穷,党史研究方能具有长久发展的人才基础。这就要求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优、作风正的中共党史研究队伍。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中共党史研究创新之路或在于:

第一,把新时代党的历史与理论的创新发展作为研究轴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创造和理论创新,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先导和前提。中共党史研究聚焦新时代,自当进一步把研究重心转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这就要求研究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理论的创新发展,坚持党史“姓党”原则,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坚持资政育人功能定位,加强对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诠释,响应时代发展、人民向往的吁求,形成具有新时代鲜明标识性意义的精品成果。

第二,善用“中共党史党建”设为一级学科、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大势。一项研究事业的兴盛,是一个时代大发展大变革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为中共党史研究大繁荣大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加速落地实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大势下,党史研究者应当善用历史和现实赋予的“学科红利”,在新的一级学科架构下筑牢党史学科根基,在党史“必修课”基础上扩展党史研究领域,不断推动中共党史研究呈现新气象。

第三,着力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营建党史研究共同体和发挥资政育人功能。首先,党史研究是中共党史学科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要。求真求实是党史研究的基础和底色,信史正史是党史研究的首要目标。未来中共党史研究的首要立足点就在于深化党史研究,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其次,学术共同体是中共党史研究者的精神家园。一个学科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意味着一个基于共同的研究对象、遵守原则一致的学术规范、采择相通的理论方法的“学术社群”的营建。中共党史研究的大发展,要求解决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通过一级学科的政策供给和落地机制,推动中共党史研究队伍高质量发展。再者,资政育人是中共党史研究承载的学科功能。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是中共党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标识。未来的中共党史研究需要进一步擦亮资政育人的学科底色,切实发挥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功能。

[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郭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吕晓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作者:耿化敏 郭蕊 吕晓莹

第3篇:研究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在当今新时代发展中,针对党史党建理论研究要给予更多重视,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党史党建能够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将自身价值与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已经进入到新时代发展中,新时代要做到新气象、新作为,自十九大会议召开以来,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党建理论研究,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新时代当的建设工作,以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起到良好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史党建也会发生一定转变。研究内容不断增多,同时研究深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推动我国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

1、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分析

1.1党建研究分析

对于党建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

(1)党建研究成果在近几年得到显著增长,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关键词检索“党建”“习近平党建思想”相较于去年同期得到增长,而且在各个出版社有关党建的丛书也逐渐更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建学科地位不断提升,人们也给予党建更多关注度。同时也说明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在我国具有良好指导作用,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2)有关党建不同领域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深化。有关新时代发展下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新任务等具体问题得以深化,并且形成很多不同重要观点,例如,在政治建设中要将党的领导凸显出来;在思想建设中要体现出理想信念;作风建设需要全面体现反腐机制。

(3)党建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前沿问题能够得以聚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2018年党建研究热点内容发生一定转变,一般情况下会集中在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系研究等方面中。也就是说,有关党建研究的内容逐渐增多,这对于我国社会发展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4)学术活动不断完善。很多活动在社会发展中广泛举办,比如,全国党建研究会非专委会活动、高校党建师资培训班活动,这对于党建学科的发展与研究能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2党史研究分析

对于党史研究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1)党史研究中的重点是改革开放史。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当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理论界,都开始加强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与分析[1]。促使很多出版社针对改革开放史开放很多专业研究丛书,在不同领域开展不同主题学术会议,比如,在全国高校范围、社科院系统、其他研究机构等,这使得论文、著作取得较多优秀成果。

(2)有关党史任务以及党史时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增多。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意识、爱党意识不断强化,因此,会围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不同学术活动。针对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历史任务,在党史界举办纪念学术会议,并且进行一系列学术成果发表,这对于党史研究能够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3)很多党史文献被不断提出与发展。有关部门出版很多不同文选册集,比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推动新时代党史研究文献的更好发展,为未来党史文献研究提供保障。

2、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展望

对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史党建理论展望,具体分析如下:

(1)党建方面。在党建内容研究中,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落实,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政治建设问题、思想建设问题、纪律建设问题等,此类问题也是党建研究的重点与关键。在未来党建理论研究中,要将党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凸显出来,从当前党建研究工作的开展中不难看出,很多部门与工作人员都会参与到党建研究工作中,并且也能够取得相应成果,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实现成果的转化,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对于党建研究的学术性与实践性要给予更多重視与关注,基于此,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好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工作,确保研究成果等内容可以经受实践的考验。除此之外,对于学科党建、工作党建、学术党建、理论党建要进行全面区分,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要有正确认识,对于不同党建本质、特点与作用要有全面认识与了解。

(2)党史研究。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作用要有全面认识,意识到这一主义属于党史研究中的一个“毒瘤”,在党史研究工作的落实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问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对中,有着相应的方式与方法[3]。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无的放矢等情况出现。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的产生以及动机等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这样才能从理论方面对其进行批判。在法律行政手段选择过程中,要做到出手就可以攻击其要害部位,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的大本营能够被攻破。从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与了解中可以意识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际上属于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在此背景下,针对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心理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等要进行合理应用,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能够被更好打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史党建理论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该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重视程度。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内涵、体系方法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要打破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忧患意识,在此基础上,创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样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促使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贾姝.新时代背景下的党史教育前景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3):48-51.

[2]裴泽庆,杨志远.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70年发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5):1-13.

[3]李阎.陈云党建思想的特点、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2):126-131.

作者:蒋荣浩

第4篇:回顾党史党课讲稿

尊敬的老红军、老阿姨,各位党员、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根据所总支的安排,今天下午,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中国共产党党史。我知道,大家对中共党史并不陌生,因此,下午的党课,没有详细的大家已经知晓的历史篇章,只有我近一个月的时间收集的历史图片、珍贵影像资料和附有时代气息的歌曲,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一些历史瞬间,以此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周年。

下午的课,我分三卷来给大家来讲,时间大概一个多小时,但愿这堂课对大家再学党史有所启发和帮助,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中共一大会址。 出席大会的共有15人,他们是湖南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以及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举行。这是南湖红船。 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这是他们的照片。

2、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这是大会的会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除了曾参加了一大的代表张国焘、李达、王尽美外,还有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等。 这是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图片。

3、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这是中共三大会址。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这是大会代表步出会场。

4、中共四大: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这是大会遗址。

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这是中共四大宣言和决议案。

5、中共五大: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这是五大会址。

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半个月的非常时刻召开的,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这是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共产党人的照片。

6、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二时,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和贺龙等领导的起义部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这是八一南昌起义旧址和第一枪雕塑。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幅油画反映了会师时的情景。这张照片是井冈山会师后的毛泽东。

8、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 “银色别墅”秘密召开,这也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这是六大会址。

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这是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十大政纲。

9、红军反“围剿”战争:

1930年10月至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兵力,先后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这是红军反围剿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1933年周恩来与一方面军部分领导人合影。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前四次“围剿”均取得了胜利。这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时的照片。

10、二万五千里长征、遵义会议:

由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这是战斗最惨烈的湘江战役遗址—界首渡口。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是遵义会议会址。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长征途中的毛泽东以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

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用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这是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

11、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八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平型关战役是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与日军经过一天的激战,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这是我骑兵部队和平型关战役旧址。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夜,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由于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这是八路军破坏日军铁路。这是缴获的日军坦克。

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2、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这是七大会场。

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党的政治路线。这是毛泽东、朱德在七大主席台上。

13、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这里简单介绍三大战役中的四个瞬间。

这张照片是辽沈战役胜利后,庆祝全东北解放游行时的场景。 这张照片是淮海战役胜利后,颁发给参战人员的纪念章。 这是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某部解放天津后的合影。 这张有标志性意义的照片,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伪总统府。

14、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请看当时的盛况。 第二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1、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政府应朝鲜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赴朝进行的战争。这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仗,这是当时志愿军战斗时的景象。

抗美援朝期间,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列举不尽,这里选了邱少云、黄继光两位作代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张照片是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阵地上欢呼胜利。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美国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这是彭德怀司令员签订朝鲜停战协议。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2、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从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财产、复查总结和动员生产等步骤。 这张照片中的横幅上写着“实现耕者有其田”。

这张是地主当众跪下,贫下中农纷纷控诉地主罪行。 这是农民焚烧地主的土地契约书。 这是分配地主土地财产。

3、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这是八大会址。 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等。这是大会主席台。

4、大跃进运动:

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是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

这张游行队伍中打着的标语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这张宣传画左上角题词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卫星田”。

到1960年冬, “大跃进”运动被停止。

5、文化大革命: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这是《五.一六通知》。

这是广州日报刊登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决定》。 这张合成的照片是毛主席接见红卫兵。

文革发明的“喷气式”飞机批斗,是“史无前例”年代的创造。

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规定:“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6、中共九大: 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主席台。

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

这是林彪在中共九大作政治报告。

7、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乘飞机外逃叛国,在蒙古国温都尔汗草原上机毁人亡。

这是林彪乘座的256号专机坠毁后的残骸。

8、中共十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大会继承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和指导方针,王洪文当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四人帮”,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了加强。 这是在主席台上的毛泽东、周恩来、王洪文。

9、周恩来逝世: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请看当时的纪录片。

10、毛泽东逝世:

在周恩来总理去世不久,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又与世长辞。请接着看中央的公告。

11、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报》登载“四人帮”炮制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伪造所谓“按既定方针办”的毛主席临终嘱咐,图谋执掌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这是当时的报纸。

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根本上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首都群众庆祝粉碎四人帮游行。

12、中共十一大:

中共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大会会场。

华国锋同志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叶剑英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为大会致闭幕词。 这是人民日报刊登的大会新闻公报。

13、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即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是人民日报刊登的《学好文件抓住纲》,正式提出“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去。这是华国锋同志。 第三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xxxx1)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是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全会上讲话 这是大会代表举手表决。

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是新时期开始的标志。 这是会议公报。

2、中美建交: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这是邓小平在招待会上祝酒。

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邓小平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致辞。

3、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大会会场。 这是邓小平同志致开幕词。

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

4、中共十三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大会会场。

会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这是大会代表进行举手表决。

5、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会场。 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这是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左起):胡锦涛、李瑞环、李鹏、江泽民、乔石、朱镕基、刘华清。

6、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请看纪录片《香港回归》。

7、中共十五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会场。 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8、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请看纪录片《澳门回归》。

9、中共十六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xxxx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大会会场。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十六大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是: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10、载人航天:

xxxx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点火发射。 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这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11、中共十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xxxx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大会会场。 大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

12、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xxxx年8月8日20时开幕,xxxx年8月24日闭幕,主办城市是中国北京。这是开幕式五星红旗飘扬在鸟巢。 参赛国家及地区204个,参赛运动员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比赛项目,这是会徽。

本届奥运会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这是中国代表队入场。他们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

13、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国xx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xxxx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会徽和吉祥物“海宝”。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这是“中国馆”。

14、庆祝建党96周年:

为庆祝建党96周年,我所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组织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组织老红军、老阿姨及离退休人员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 向老红军、老阿姨及离退休人员赠送纪念建党96周年瓷盘。

在七一前夕,我所二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评为先进党支部,这是二支部书记赵治安领取奖牌;机关支部宣传委员邹辉,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这是他上台领奖时的照片。

我们还组织小区的老干部进行钓鱼活动,这是活动时的照片。

另外,我所还与市慈善总会组织的志愿者一起清除南站大院的垃圾。 这是所领导班子上门走访慰问老红军邹理智。

这是我们今天组织党员群众上中共党史内容的党课。

还有,近期我们还将分别在南站和小区大院播放电影《建党伟业》。 明天就是建党96周年纪念日,在这里我代表所总支向在座的党员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下午的课就讲到这里。

第5篇: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讲稿——回顾党旗的故事坚守初心使命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扁舟”成长为“一艘巨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悠悠长夜下终于亮起了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党旗的由来

旗帜是形象,旗帜是方向。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这面以红色为底色,左上角缀有金黄色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图案的旗帜,伴随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

1921年夏日的一天,在古城嘉兴烟雨迷蒙的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崭新政党。初创时,正值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年轻的共产党人还来不及周全地考虑作为一个政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旗帜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一定要有鲜红的颜色,一定要体现建党宗旨和党的性质,一定要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共和国的建党方向一致。1922年,党的“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自然要与列宁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保持一致。于是,各地党组织各自模仿联共(布)党旗的式样自己制作,但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为了表示出“我们要高高举起共产党旗子”的鲜明立场,起义筹备阶段首先要设计、制作一面崭新的旗帜。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位曾经赴海外留学的年轻人何长工。他曾经在苏联见过共产国际和布尔什维克的旗帜,那个带有镰刀和斧头的图案就是共产党的标志。这是一面鲜红色的旗帜,旗帜中央缝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心是象征工农的镰刀和斧头图案,紧靠旗杆有一条10厘米宽的空白,上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子虽然参照了苏联旗帜的样式,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看起来十分威武。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亮出自己的旗帜,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也是人民军队的旗帜,更是标志着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旗帜。身处暴动前线的毛泽东看到这面旗帜,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通告14号——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要坚决勇敢地树立工农革命的大旗……建立工农政权。”“一律废除青天白日旗,改使红旗,以斧、镰为标志与国际旗同。”这应该是党的领导机关第一次做出的关于党的旗帜的正式决定。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火如荼,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全面独立地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194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了包括党旗样式在内的一系列决议。确定了党旗样式:保留象征工农联盟的镰刀锤头,去掉旗帜上的五角星,旗底色为红色。”

1945年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抗战的伟大胜利,即将隆重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了迎接“七大”的召开,为了让作为中国共产党标志的党旗更加完善,更加充分地反映大多数共产党员的心声,有关部门组成了“党旗党歌委员会”,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征集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在短短的征集时限里,230多种党旗图样汇集到委员会。组织者为了便于大家更公正、客观地评判,专门举办了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的展览。

应征作品大部分来自基层,有的是用红纸剪贴,有的是用颜料上色,纸张粗糙,工具简陋,有些色彩已因岁月的磨蚀而变得模糊。但透过一幅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质朴笔触,人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那些普通党员热爱党的一颗颗赤诚之心。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并没有迎来期盼已久的和平生活,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又把中国重新带入到烽火硝烟之中。

1949年,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会场主席台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中央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画像左右是两面展开的十分醒目的红旗,旗面上缀有镰刀和锤头,中间还庄重地写着“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

关于党旗式样及其规范化问题,中央一直很慎重,曾多次提出并逐步形成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1949年6月15日,中央宣传部曾发出“关于党旗问题的通知”,指出:“中共党旗过去无正式规定,现正在拟制中;在未颁布前各地不要自行公布党旗格式尺寸及解释。”1950年,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曾委托钟灵等专家设计了三个党旗的图案,但始终没有选定。

1951年,即将迎来建党三十周年,各地纷纷询问党旗式样问题,中央办公厅曾就此事请示中央,中央领导同志意见,此事需经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此过渡时期,只能沿旧例,仍用“红旗左上角缀以锤头镰刀”的样式,此外并无其他具体规定。6月17日,中央发出通知,“在党中央未正式规定出党旗的统一式样以前,在党的三十周年纪念时,各地仍可按旧例,一律采用左上角缀以黄色镰锤图案的红旗,旗上不另加中国共产党字样或其他记号。”

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尊严,使党旗党徽的制作和使用更加规范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党徽党旗制度逐步得到健全。1996年9月,经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规定》共12条,对党旗党徽的性质、式样、规格、制作和使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并附有党旗党徽的标准图案和制法说明。至此,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终于有了统一而明确的规范。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第一次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分别对党徽图案、党旗图案和党徽党旗的性质以及制作和使用做了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党章》郑重地列入这一章内容,对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增强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档案馆馆藏中涉及党旗内容的档案从未公布过。2009年,馆内设立特藏室,将馆藏精品集中展示,但仅限对内开放,其中就有1945年开展的党旗征集活动的内容。那些大小不一、图案各异的应征作品,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201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央档案馆将珍藏于本馆的有关党旗文献进行重新梳理,采用全文扫描影印的形式,汇编成《中国共产党党旗档案》一书,对社会进行一次相对完整的公布,真实地还原历史,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党旗的衍变脉络。这些档案中,尤以1945年举办的党旗图案征集展览材料更完整一些,透过那些张贴在粗糙毛边纸上的应征作品,可以看出人们对党的热爱和满腔的热情。

党旗引领我前进

从我呱呱落地咿呀学语起,我的耳边常常听大人们念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时,我还小,不懂什么是共产党。自从我上了学,才渐渐懂得了什么是党,更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也明白了党对我们的无私奉献。是的,党就像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使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那些红色的记忆,是我们永恒的丰碑:一声声一句句的誓言,是我们心中的颂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党旗的光辉,祖国的荣耀。生动地像世界宣告中华名族的伟大。

100的峥嵘岁月,100年的风雨征程,100年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100年崛起了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极开拓,勇于献身,领导着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前端,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前仆后继的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前线,以无比的热情和智慧谱写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曲又一曲凯歌。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

党的十九届五次全会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笔者以为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呼唤新担当。

审视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满!十九届五次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但是审视新征程,我国仍处在成长上升期,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特别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始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新挑战。

牢记新使命,我们一往无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首过往,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华丽转变;展望未来,我们又将用新的辉煌谱写华章。“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作为中国梦这艘巨轮上的一名“弄潮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趋利避害,一往无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奋斗足迹。

扛起新担当,我们责无旁贷!俗话说“担当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提倡的担当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对责任的呐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对担当的领悟。同的时代,对于担当有不一样的表达,但是他们却殊途同归,都有一样激励着无数人,用铁肩担道义,扛起时代给予的责任,前赴后继,奋勇前行!

我们党的事业能够取得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着深厚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人民情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面对新的征程,各级党员干部要饱含情怀带头干、团结各方一起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第6篇:回顾党史、展望未来

[摘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在举国欢庆的同时,我们回顾党的历史与成就,从党的成功与挫折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既欢庆党的成功,也正视党的挫折。不断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新时代下,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知识,深刻对党的认识,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在生活中起到先进带头的作用,为国家,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一切。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奋斗终身!

关键词:九十周年 党的历史 吸取经验与教训 进取开拓 共建祖国未来

一、回顾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回顾历史,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九十载,今年是她老人家的九十岁生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风雨,顶着枪林弹雨,建立了新中国。从1921年党的创立,经过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直至如今,我们的党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也取得了无数次的成功。在那些无数次的挫折与成功中,我们的党日益成长壮大,不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最终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时代新纪元。为中国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说到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主席——毛泽东同志。说毛泽东同志伟大,是指他指挥了无数的战争,带领我们的先辈共同创立了新中国。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是个平凡的中国人民的儿子。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如果说毛泽东同志是新中国的开创者,那么,邓小平同志就是发展新中国的总设计者。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取得革命的胜利,再到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这一路走来真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我们的党也取得了累累的战果!然而,我们的党并没有松懈,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打跑了帝国主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邓小平同志大胆的革新,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时,我们骄傲----我们的中国人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带领我们不断的摸索、前进。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一直走到现在。邓小平同志不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我们的党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告诉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科学发展观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更加坚信,我们的党,呕心沥血,只是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我们的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是一脉相承,又是不断的拓展。把我们中国十几亿人口,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我们紧紧地围绕在党的

身边。

目前,我们的党已经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七千多万人。我们的队伍不断的扩大,我们的国家也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党内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不正之风的确存在,贪污腐败接连发生,关于党员的传闻也日益增多。然而,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腐败。这实属自然中的正常现象,我相信,

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

所以,作为生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要谨记历史,学习先辈们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其发扬光大,并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推动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党不断向前。回顾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二、对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贫瘠。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经济衰败的态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做出将党的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政策顺利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洗刷百年耻辱,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重要成果。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我们党清醒的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党不断开拓,寻找新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兴国为已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吸纳各种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我们党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使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

三、自我认识及对目前状况的看法

虽然,目前我们的党员中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对于七千多万党员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说,这些只是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党。国内外的敌对分子以及反华势力也是不断的制造谣言,对中国不轨。宣传一些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多党制比中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好等等,企图分裂我们。然而,我始终相信,哪个党都不是万能的。资本主义好,但它同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像经济大危机。最重要的是,它不适合中国,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合。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能听信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散布的谣言,更不能妄自菲薄,认为资本主义就是比我们社会主义强。我相信,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我还想说,请不要在国家出现了某些问题的时候一味地谴责国家,谴责共产党。因为国家和共产党都不是神,都会犯错误,我们要团结一致解决问题,共同致力于建设国家,发展国家,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共创美好幸福

的生活,这才是硬道理。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共党员,我自知自身的素质还需要提高,专业知识仍需不断学习与巩固。但我对党的忠诚和信心十分坚定。我会在大学里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我也希望我们党今后在做党员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严格,如党校培训,入党的审核,党员对党的知识的学习等。而我们的党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党员,心中要装着集体,装着人民。我们的每一位党员的素质提高了,我们的党整体就提高了。只有加强了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我们的党才能越走越稳,越走

越远。

我始终相信我们党是一盏导航灯,引领着我们不断向前,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我也坚信,我会不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一定会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作者:张洁

第7篇:8月入党思想汇报: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敬爱的党组织:

这一周的党课蔡xx老师为我们讲授《党性修养和争取入党》以及观看党史专题片。因为假期补课而导致上周日晚上的党课无法照常上课,老实说,有些不习惯,才知道原来我已经习惯了每周接受党校的培养,正是因为党课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精神价值。

作为一名教信学院的学生,不仅是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时刻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因为2009年是建国6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所以这几年来有不少关于建党或建国,抗战的电影或电视剧。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莫非是三部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为什么会提到这三部影片?因为下午在党课上观看的党史专题片让我不时联想到之前所看过的这几部电影。但是党史专题片的纪实性比前三者强很多,信息量也比较大。从建党之前一直到二〇一〇年,让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认真的回顾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最初建党的时候有多艰苦,从专题片,从《建党伟业》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包括毛泽东等十几名党员千辛万苦躲避着敌人和特务,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湖边的小船中召开第一次中国共产党会议。这已经表明是一个伟大胜利的开始。然而,正如专题片中所说,“没有哪次重大的历史灾难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国这段历史是中国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党的事业创建的时期,也是最为艰苦和困难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进步的中国人民,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勇敢,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努力,谱写了一段激昂豪迈的壮丽篇章,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危难的时刻,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勇气,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能够奇迹一般的取得革命的胜利,最本质的原因自然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站在了历史的进步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永不放弃的,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既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里,也同时具有了那个革命时期特有的时代内涵。最能够代表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的事件就是长征。当中国共产党从长征中最危险的覆灭边缘神话般地挺过去以后,几万红军的精神之火必将势不可挡地燃遍全中国。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喜欢字里行间中透漏出来的气势,“万里千山只等闲”,红军都是最勇敢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能从一无所有,在物质上和人力和和敌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差距下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就是依靠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国歌中唱的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这就是从经济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国家。在刚开始改革开放时那样的国内经济状况之下,这无疑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经济长征。我的家乡是汕头,作为经济特区之一,正是因为邓小平在南海画了一个圈,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会在九十年代发展迅速。虽然现在不及深圳等其他经济特区繁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外地求学的学子毕业之后肯回去建设家乡,汕头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座优秀的海滨城市。

如今,革命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我们不再有以前那种生死存亡的局面了,但中国共产党的长征精神与革命历程是能真正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历久弥新,将是中华民族挺立在世界民族巅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民族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我们民族的。我们不时的回顾历史,耳濡目染,正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最好的契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先生精辟的句子道出了理想之于我辈的意义。其实不只是对人,对政党抑或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理想都是不可或缺的。理想就是精神支柱,理想就是指路明灯,理想就是思想武器,理想就是力量源泉。

第8篇:8月入党思想汇报:回顾党史 展望未来

8月入党思想汇报:回顾党史展望未来

敬爱的党组织:

这一周的党课蔡xx老师为我们讲授《党性修养和争取入党》以及观看党史专题片。因为假期补课而导致上周日晚上的党课无法照常上课,老实说,有些不习惯,才知道原来我已经习惯了每周接受党校的培养,正是因为党课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精神价值。

作为一名教信学院的学生,不仅是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时刻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社会发展趋势。因为XX年是建国60周年,XX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所以这几年来有不少关于建党或建国,抗战的电影或电视剧。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莫非是三部反映中国历史发展的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为什么会提到这三部影片?因为下午在党课上观看的党史专题片让我不时联想到之前所看过的这几部电影。但是党史专题片的纪实性比前三者强很多,信息量也比较大。从建党之前一直到二〇一〇年,让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认真的回顾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最初建党的时候有多艰苦,从专题片,从《建党伟业》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包括毛泽东等十几名党员千辛万苦躲避着敌人和特务,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在湖边的小船中召开第一次中国共产党会议。这已经表明是一个伟大胜利的开始。然而,正如专题片中所说,“没有哪次重大的历史灾难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国这段历史是中国革命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党的事业创建的时期,也是最为艰苦和困难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进步的中国人民,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勇敢,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努力,谱写了一段激昂豪迈的壮丽篇章,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为危难的时刻,在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以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勇气,毅然决然的走上了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能够奇迹一般的取得革命的胜利,最本质的原因自然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站在了历史的进步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永不放弃的,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既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里,也同时具有了那个革命时期特有的时代内涵。最能够代表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的事件就是长征。当中国共产党从长征中最危险的覆灭边缘神话般地挺过去以后,几万红军的精神之火必将势不可挡地燃遍全中国。从小受到家人的影响,对毛主席的诗词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喜欢字里行间中透漏出来的气势,“万里千山只等闲”,红军都是最勇敢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能从一无所有,在物质上和人力和和敌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差距下取得一次次的胜利,就是依靠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正如国歌中唱的一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又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这就是从经济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国家。在刚开始改革开放时那样的国内经济状况之下,这无疑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经济长征。我的家乡是汕头,作为经济特区之一,正是因为邓小平在南海画了一个圈,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才会在九十年代发展迅速。虽然现在不及深圳等其他经济特区繁荣,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外地求学的学子毕业之后肯回去建设家乡,汕头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座优秀的海滨城市。

如今,革命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我们不再有以前那种生死存亡的局面了,但中国共产党的长征精神与革命历程是能真正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历久弥新,将是中华民族挺立在世界民族巅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民族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我们民族的。我们不时的回顾历史,耳濡目染,正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最好的契机。“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先生精辟的句子道出了理想之于我辈的意义。其实不只是对人,对政党抑或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理想都是不可或缺的。理想就是精神支柱,理想就是指路明灯,理想就是思想武器,理想就是力量源泉。

第9篇:党课讲稿 回顾历史

回顾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尕玛才让

(2016年6月20日)

根据县委的部署和要求,今天我给大家讲一堂党课,主题是回顾历史,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与大家一起交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当下我国的社会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国家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公民的自豪感、民族感不断增强,我们为国家骄傲,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感到自豪。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很大,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很多国家经济都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包括欧美强国,而我们的经济增长指数一直是正增长,目前虽然没有以前的高达10-12%的增长指标,但也保持7-8% 的增长系数。而这个7-8%的指标是我国取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后做到的。保民生、稳增长、调结构等国家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减政放权极大的释放了经济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得益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导向。

一、回顾党的光荣历史,增强对党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诞生之时,只有党员50多人,而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水深火热、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和强大的反动统治政权,经过共产党人28年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屹立在世界东方。95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执政能力更加坚强,执政成果更加丰硕,执政理念更加成熟,执政地位更加稳固。这个巨大变化和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欣欣向荣,科技发展,奥运会举办,建设硕果累累,令世界瞩目。

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展示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中国的今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回顾党的光荣、伟大的历史,深切缅怀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我们应该以成为一名执政党的共产党人而光荣、自豪和神圣。我们广大党员要切实增强荣誉感,增强党的观念、党员观念、党章观念、责任观念和使命观念,履行入党誓言,“一诺千金”,以坚强的党性修养、高尚的人格情操、良好的精神状态、旺盛的工作斗志,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勤奋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二、重温学习党章 永葆党的先进性。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好。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标准,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抓好党章的学习贯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章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政党章程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大法”,是政党内部关系及组织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是所有成员必须信守的行动准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政党的章程除了具有凝聚内部这个意义之外,对于外部来说还是一种形象。因此有人说党章是认识和了解这个政党最具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文件,是评估这个党以及它的活动的重要依据之一。总书记指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我们党的章程作为最根本的党规,凝结了党长期以来宝贵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调整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党章的学习贯彻。在历次党代会上,党中央都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反复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实践证明,学习好党章,是维护党规党法前提。党员不学好党章,不可能自觉地贯彻和遵守好党章。

党章既然是每个党员的行为准则,我们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章也不能是机械的,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要把学习党章的过程,作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要围绕坚定理想信念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以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因此,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从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因此,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含糊、不动摇。

(二)围绕经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为己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按照党章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不搞急功近利,要人人争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排头兵。

(三)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展现先进性。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每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切实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围绕党的作风建设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争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模范。

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作风问题不解决,党章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就落不到实处。每个党员必须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反对贪图享受、奢侈浪费。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尽心尽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

(五)围绕从严治党、廉洁自律贯彻党章,每个党员要做严守党的纪律、拒腐防变的模范。

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章明确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当前,党员队伍中不学党章、不讲党性、不守党纪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党组织执行纪律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明党的纪律。每个党员都要在严格自律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改造。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重,要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法治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上一篇: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镇人才工作总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