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技法

2023-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作文审题技法

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审题

中考作文指导技法之审题与立意训练

审题是作文习作的第一环,只有明确了写作要求,才能写出合格的文章。实际写作过程中,有很多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环节,拿到题目后,不看要求,马上动笔写作,结果写出的文章偏离了习作要求,功亏一篑。所以,无论是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作文,我们万万不能忽视审题这一环节。

所谓审题,就是审视作文的题目,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主旨,确定体裁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得分点要诀】审清题目,切合题意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审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文题类型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二.审题的方法 (一)紧扣题眼法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如作文题 “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细琐杂事。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起点》《珍宝》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假如世界上没有了书”的“题眼”是“没有”。

作文题:给妈妈(爸爸)一个吻”为题,写一篇文章。细读提示语,细品题眼“吻”字,我们就会知道命题者对中心的暗示:要写自己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精心呵护的回报,要表达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题旨。紧扣题眼法«善意的谎言»«最珍贵的记忆»«读书真好»

弄清人称的限制有些作文题目在人称上规定,审题时要明确它在人称上的限制 。例如《教师,我要告诉您》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教师讲述内容《雷锋就在我身边》这个题目,可用第一人称写,也可用第三人称写,下笔前就要定好用第几人称写再如

《奶奶的微笑》这个题目,审题时就要注意,文题本身就限制了写作此文要用第三人称,间或使用“我”也是做为陪衬出现,贯穿全文的人称应是“奶奶”或“她”。 练习:试分析《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今天真好》《最快乐的时刻》 (二)添加要素法

就是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内容更具体,题意更鲜明。

如“笑声”这个题目,如果不想办法缩小范围或具体化,还真难下笔。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使之成为“笑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 (三)引申题意法

对有些题目,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

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 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可见,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长大的感觉》《起点》《明天》《家》起点,可能是某一阶段生活的启动点,可能是事业中的前进点,可能是生活中的转折点,可能是命运中的机遇点,可能是职业中的更换点,可能是感情中的变化点,也可能是思想中的飞跃点。

如《路》、《雨露润心田》、《白雪》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意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 (四)小题大做法

就是依据题目提供的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写出深刻的文章。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口小、范围有限的小题目,如“教室一角”、 “我的家”等。同学们经常会被这样的小题目困住手脚。对这样的“小”题必须打开思维,管中窥豹,写出大气超凡的文章,要挖掘“小题”中的“大”思想、“深”内涵。如“一份答卷”这样的小题,我们不能只想到考试时的答卷,还要想到生活中的“答卷”:对某次艰苦经历所完成的答卷,在严峻考验面前所做出的表现,在诱惑面前所提交的答卷等。 (五)大题小做法

话题作文开放性和自由度高,我们有些同学很难驾驭,采用“大题小做”,有意识地缩小范围,选择某个小的角度来反映比较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达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效果。如湖南某市一个考题就是让同学围绕“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来写作,有的同学大谈特谈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表现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其结果空洞无物,得分较低;但有一同学用4篇日记连缀起学习生活中的4个片段:睡觉遭受蚊虫、放学下楼拥挤、买饭犹如冲锋、考场胜利而归。文尾又紧扣话题道:“通过初中三年的磨砺,我已经练就了取胜的绝招——吃苦耐劳!我没想到自己与吃苦接触的那些日子,竟然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作者大题小做,把“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大主题化成了小主题“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值得提醒的是,运用“大题小做”法的关键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要“小”,要典型,要与“大题”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选择自己十分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最容易驾驭的小材料。 (六)另求新路法

有些作文题看起来很熟悉,但正由于太熟悉、太容易写,才会掉以轻心,才会容易走向平庸和雷同。对熟悉的题目要抛开常规思维套路,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如以“水”为题写作,有些同学在审题时会走老路,出现了“治理洪

1 水”、“水源污染”等撞车现象,有一位同学在审题时别出心裁,把“水”转换为“泪水”,因为“泪水”也是水家族中的特殊一员,一石洞天开,思维顿时开阔,选材的余地大了,主题也鲜明了。

失分会诊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对半命题“窗外的 ”,有篇作文填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失分会诊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而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中考作文“开端”一题,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原则”

1、熟悉性原则

遵循熟悉性原则,是指材料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比较多的。如 “我深深感受到了 ”,命题者提供的选填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考生应仔细审视这些词语,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感受比较深的补充到题 目上。

2、新颖性原则

新颖性原则,是指材料应当是新鲜的,别人不曾写甚至不会写的。: 如“关爱 ” 命题者提供的选填词语有:“祖国、故乡、生命、自然、集体、亲人、他人„„”有位考生用一个“布娃娃”串联故事,表现了童心的纯洁无瑕,号召人们去倾听、理解、呵护至纯至真的童心,写得十分新颖。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够赢得阅卷者的好感。 半命题作文的选材角度

五个角度: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自然

学生审题选材实践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能张口说话起,我们就开始了语文的学习:跟父母长辈学,跟同学老师学,跟熟人朋友学,跟旁人路人学„„跟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们学:跟课本学,跟报纸学,跟广播学,跟电视学„„跟各种各样的媒体学。从教室到校门外,到处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___,我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横线上可填“名著、锻炼、阅读„„”等词语。学生选材实践:

请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等选材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为“生活因___而精彩”选材。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你所选择的材料。 综合训练

请分别以《__的滋味》 《__令我陶醉》《_______,我成长的伙伴》《我渴望___》《在——面前》《__长大了》《我学会了__》《我生活在__之中》 《我第一次__》 为题,进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填题训练。 例:《不寻常的考试》 提纲:

(一)开头:议论点题,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我经历过两种不寻常的考试。

(二)主体部分:

1.刻苦练功——准备参加芭蕾舞学校招生考试 2.雨夜助人——考试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 3.意外遭遇——途中扭伤了脚 4.考试失败——脚伤造成的结果

(三)结尾:对这件事的看法——舞蹈考试失败了,做人的考试中交了正确答卷。

不寻常的考试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有的是有意识地去参加的考试,也有的是暗暗潜在生活中的、令人难以察觉、但却有着深刻意义的考试。我曾经历过两种这样的考试,两种不寻常的考试。

12岁时,我参加了少年宫舞蹈队。由于我平时很刻苦,所以深得老师喜爱。一次,上海芭蕾舞学校来招生,大家都兴奋极了,那可是令人神往的舞蹈天地呀!

于是,考试前的几天我练功就更勤了,每天穿着一双绑得紧紧的红舞鞋,在练功房里跳着、转着,汗涔涔的练功服不知换了几套。老师也几乎把心血都倾注在我身上。带着自信,我准备迎接那不寻常的考试。

招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练完了功,满头大汗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正下着大雨,路是那么泥泞,仿佛一不小心便会滑倒。迎面走来一个妇女,抱着小孩,挎了一大包东西,撑着伞吃力地走着。雨水溅湿了她的面孔,却掩饰不住那焦虑的神情,好象是送急病的孩子上医院去。该帮她上医院吗?可体力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呀!这不是太自私了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迎上前去,帮她拿包袱、撑伞。

路似乎更艰难了,练完功的疲惫、劳累笼住了我整个身体。突然,脚下一滑,我一下子摔倒了,脚扭了一下。哎呀,会不会伤了脚?但看到那妇女焦虑而又关切的目光,我没有细想,忍着痛送她们到了医院。当我看到那妇女宽慰而感激的笑容时,兴奋、喜悦充满了我的心田„„

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脚竟开始发肿。我不想临阵退却,就带着劳累和伤痛,踏进了考场。优美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我身体却不听使唤,动作硬梆梆的。终于,我失败了,在这场招生考试中失败了!

我咬紧牙根,泪水没有流出。因为我心中无悔。

直到今天,想起这件事,我内心还是那么激动。那场舞蹈考试我是失败了。但临考前晚上所发生的不也是一场考试吗?这是一场做人的考试,一场更不寻常的考试。在这场考试中,我没有失败!并且自信在以后这样的考试中,我也会交出正确的答卷。

第2篇:创新作文--中考作文审题、例文解析及技法(我还是有潜力的)

创新作文——中考作文审题、例文解析及技法

专题一

【试题回放】

2011山东青岛中考作文题目

(二):我还是有潜力的

【写作指导】

我还是有潜力的,“我”是这篇文章的题眼,潜力体现在自己身上。立意为:可以从自己努力的干某一件事,之前虽然遇到过波折,但还是努力地拼搏、不言弃,最终能出色的完成任务,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证明自己是有潜力的或者是通过自己的反省、评价,认识到自己已经能从容面对这一件事了,自己证明自己是有潜力的。也可以写从古至今的那些名人,用他们具体的事例,事例能体现到他们之前跟后来是有一个明显的对比,刚开始是失败的,但后来他们始终坚信自己还是有潜力的,最后成功了。通过他们体会到每个人身上的潜力,论证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围绕我还是有潜力的这个命题,不要偏离中心。

这篇文章比较容易写,基本上是一个思路,要想拿高分,一定要在内容上或者在结构上创新,内容当然要贴近生活,我们可以在写作方式上安排文章的内容,例如用倒叙、设臵悬念、提问的方式巧妙地构思文章的事例。在结构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等,通过这些手法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增加这篇文章整体的美感,而且用这些修辞手法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如果是写议论文,自己可选的材料会比较多,内容可能会比较丰富,因此平时要多积累一些素材,而且议论文重要的是整个思维的逻辑性,文章才会条理分明,平时也要注重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使自己的观点或者思想达到一个深度,这样文章才会有亮点。

【佳作选读Ⅰ】

我还是有潜力的

微风轻拂,绿得刺眼的叶子在贪婪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露。河心荡漾的微波中泛着些许青苔,浮到水面戏水的鱼也是一副安然自若的神态,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中,在蔚蓝的天幕下,在充满汗水的拼搏里,我发现我还是有潜力的。 做完准备活动的我们整齐地站在操场上。只见体育老师手拿秒表一脸坏笑地朝我们走来,他清了清嗓子说了一句:“这节课测跑。希望同学们都能过。”说完眼睛似乎有意无意地向我看了一眼。虽然自己私底下偷偷练过几次,但我依然感到腿在颤抖,我的心仿佛要冲出来似的。要知道一连好几次测跑我都没有过,别人的成绩一都一路上涨,而我呢?那成绩就像水一样永远只向低处流,接连挂了好几次红灯,真是一个惨不忍睹。

枪声打响,站在起跑线上的我才如梦初醒,向前看去同学们一个个都如同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好远。我见状忙奋起直追可还是被落下一大截。“加油!”好友在旁边喊。

朋友的鼓励让我将一次又一次跑不动了,不跑了的想法向下压去,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喘气仿佛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空气中满是尘土与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可是意识终究弥补不了身体素质的差距,下体的僵硬,上体惯性的趋前,一个踉跄自己摔倒在地。几个好友忙跑了过来,膝盖上传来阵阵的疼痛,低头一看,膝盖摔破皮了。将身旁的好友推开,拼一下吧,我告诉我自己,继续向前跑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边吹来一丝清风,扑到面颊上,渗进心里。“好!”我被体育老师惊醒,有些晃动的世界中飘来一句话:“谁说你是体育低能,你还是有潜力的嘛!某某某,赶紧上去扶一下她,到树荫下让她休息休息。”„„

几周后,我漫步在中心路上,好友一路从操场追来,脸上洋溢着微笑,空气中似乎也花香四溢。面对着成绩单上的“优秀”两个字,想起“你还是有潜力的”这句话,我笑了。

1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老师一句“你还是有潜力的”印证了我不擅长跑步,但是努力拼搏还是会成功的潜质。 (思路分析)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采用倒叙的方式,写作者在跑道上的努力,虽有一个小插曲,但还是努力地向前拼搏,拿到自己感到骄傲的成绩。

(技法点津)

1.选用贴近生活的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素材越贴近生活,感觉事例写的越真实,就像在跟朋友分享一份快乐或者是悲伤的事。因此,在写素材时,要写得真切,作为读者是很乐意跟作者分享你心中的想法,也乐意看到这样的事例。

2.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叙事方式。我们写记叙文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我们常用一般是顺叙,如果能够巧用倒叙、插叙这两种方式,也会构成结构上的新颖,增加文章的亮点。

【佳作选读Ⅱ】

我还是有潜力的

老师,我„„”看着老师热切的目光,我硬生生地将“我语言表达不行”几个字咽了回去。“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回去好好准备吧,老师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啊! ”老师笑着拍拍我的肩说道。我只得向老师道了声再见,讪讪地退出了老师的办公室。

听到自己拥有去二中参加直升面试的资格后,我并没有想象中一样欢呼雀跃。回想起那几次由于我的语言表达问题而导致的失败,我反而有些担忧。 “大家好,我是宋艺„„”那是我正在参加学校大队部职务竞选。我的演讲开始还算顺利,可后来由于紧张而错误频出,原本生动的语言显得那样苍白,我说的话也愈发含糊不清了。黯然离场后,台下惋惜的眼神便烙在了我的脑中。那次失败的经历使我怀疑起我是否天生欠缺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次,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行吗?即使再担心,我也不可能一夜变成演讲天才。回到家后,我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便翻出了几份以前的演讲稿,对着镜子练了起来。然而,我的表达能力与当年相比几乎没有什么进步。我气馁地将这篇演讲稿扔到一旁,坐到了椅子上。就这样放弃吗?放弃了,我不会有提高,但是如果坚持下去,还可能迎来最后的胜利。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自己有没有潜力?我捡起演讲稿,重新站到了镜子前,念了起来。“不行,这一遍不够流利。”“这次声音好像太小了。 ”“这次有点进步,再来一遍。 ”„„我一边练着,一边自言自语,然后再次投入地练习。就这样,面试的日子渐渐近了,我却没有先前的忧虑了,挥之不去的紧张也消除了,心了多了一份坦然。

终于,我坐在了面试的考场里,窗外,太阳懒散得不愿将光芒透过云层,残留着余寒的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屋内几名考官都低头做着自己的工作,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仿佛要把这口气吐出来一样大声说道:“老师好,我来自青岛26中,我叫宋艺。 ”只见一位考官轻轻点头说道:“请你陈述一下你解题的思路吧。 ”这时,几位面试老师仿佛想要看穿我一般,一齐将目光聚在我身上,考场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是静谧的,默默等着我的回答。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我飞快地扫了一眼用于演算的纸,略微调整了呼吸,抬起头,迎着考官的目光,开始一字一句地陈述。声音不再含糊,变得有力了起来,也包含了我以前未曾有过的自信,证明坐在考场里的是一个思维清晰、能言善辩的考生。当我回答完后,考官再次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我可以离开了。

走出考场,天空中的阴霾已经散尽。回味刚刚面试的经过,我才发现自己拥有这样的潜力。其实,有时要敢于尝试,才会发现,原来,我还是有潜力的。

【佳作点评】

2 (内容概述)

作者虽然有曾经面试失败的经历,但并没有气馁,而是努力地找错误,改正错误,最后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思路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身上的不足,纠正错误,到真正面试时自己能从容自信地面对。用失败的面试经验和面试成功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作者还是有潜力的这个主题。

(技法点津)

1.情感真挚、细腻。作者能把自己面对失败阴影的与自己是否能鼓起勇气接受新的挑战之间的那种矛盾,通过心理的层层变化,最后心里坦然的接受,而且取得了自信。细腻的情感扣人心弦,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引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2.选材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不同角度的切入,可以避免与大多数学生的选材相同,避免老师视觉疲劳,为文章添加几分新鲜感。

【佳作选读Ⅲ】

我还是有潜力的

蜜蜂羡慕雄鹰能够搏击蓝天自由翱翔,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传播花粉使大自然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沙砾羡慕碧玉青翠欲滴价值可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终能成就平坦大道和万丈高楼;丑小鸭羡慕白天鹅洁白无暇万般美丽,却不知道自己正焕发出独特的风采。

相反,山楂不因苹果的硕大而锁苞,于是为金秋捧出簇簇红果;小溪不因江河的浩瀚而干涸,于是唱出了曲曲欢歌;野花不因牡丹的炫丽而自惭,于是点缀了漫山遍野处处芳香。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当老年的卢梭把孤独的身影留在香榭的金大街,留在枫白树林留在巴黎郊外草丛中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已没有了风采,已完成他的登峰造极的人生而走向天国的花园。没有人去问津这位老人,也无人去探求他那曾倾倒一代人的心底是否还闪着火花,更没有人去留意这位孤独者会留给时代什么东西。然而杰出的并不因为抛弃,埋没而消失,卢梭用他洋溢着生命热血的心灵爆发出了所有潜能,用哲人的思考和想 留下了盖世无双的佳作。所以我说,卢梭是一个真正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智者,因为他知道平静的火山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与卢梭同被认为是“伟大的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早年出身贫寒,蹲过巴士底狱,流放过英伦三岛,挨过政敌加情敌唆使的流氓的棍棒的毒打。然而这一切并未摧毁这个充满自信的人,他胸襟之中盈盈充满了四个字:相信自己。不发则已,一鸣惊人,伏尔泰点燃的是星星之火燎原了整个荒原。他或斡旋于皇室。或韬晦于宗教,时而以《哲学通信》启迪发众,时而以《百科全书》召唤同道,他用智慧、思考、笑声和理性为自由铺展了道路,最后亦实现了“消灭败类”的人生理想。

仰慕山的高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可以塑造生命的高度。 惊叹海的深度,只要挖掘自己的潜力,尽可以开拓灵魂的深度。 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借用卢梭、伏尔泰事例阐明只要坚信自己还是有潜力的,总有一天会发光的。 (写作思路)

由物到人贯穿作者的观点,不管自己的有多么卑微,都不要轻易忽视自己内在的潜力, 3 用排比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技法点津)

1.适当使用修辞手法,让文章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文章中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整体结构层次分明,而且文章很有气势,富有感染力,这也能让议论文更具有说服力。

2. 注重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用事例来阐释的自己的观点,要有条理性,思想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能让读者与你共鸣。文章内容要详略分明,中心要突出。文章的结构与内容的安排,体现作者的思维方式、观点态度,因此要多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增加文章的亮点。

专题二

【试题回放】

2011年长沙中考作文题目:

(二)_____是我的一张名片 要求:(1)以上两题,请任选一题写作。(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写作指导】

明白名片是什么意思,名片是能彰显自己的个性特点,代表一个人的门面,别人能通过这张名片了解你的特点,亮点。立意:可以填“善良、开朗、永不畏惧”这些个性特点作为自己的名片,善良、开朗、永不畏惧这些并不是你自己独有,其他人一样会有这种表现,难点在于你采取什么样的文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写一篇有创意的文章,让老师眼前一新。这些词都是比较抽象的,在写时要注意把这些抽象的转为具体的事物,最好以记叙文的文体或者事例的方式表达,若要写议论文,选用的论据最好是新颖的、有代表性的事例。

也可以填你自己所特有的角色,这个角色就是你自己的名片,比如“才女”“好学生”,在文章中自己充当才女的角色,通过事例证明,彰显自己的风采。这篇作文在题目立意已经吸引老师的眼球,但这种写法对考生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些词是概括自己整个人在别人中的印象,会给人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因此要切记在写文章时不要泛泛而谈,一定要有一个切入点,把这个亮点展现出来,证明自己的“才,好”在哪些方面。

写作文要注意紧扣话题,内容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亮点立意,切忌为追求题目立意新而把握不住自己的文章,导致偏离话题;若写记叙文,最好突出文章的结构新颖这方面,事例要贴近生活,不要夸夸其谈,若写议论文要重点抓住一个点,突显自己的风格。

【佳作选读Ⅰ】

勇攀高峰是我的名片

蝴蝶注定飞不过沧海,但,只要勇敢面对,沧海并非无垠,那前方,即是彼岸。

——题记

我被困住了。

层层银丝将我围困,一缕微淡的阳光透过厚厚的茧渗进来,搅乱了茧内昏暗的光影,我轻轻喘息着,微微移动着„„但动不了。出不去,我出不去了,我充满疑惑:我为什么钻不出这厚厚的茧?重生的羽衣化为狰狞的牢狱,而我,被困于此,一股死亡的气息向我袭来。

困在茧中的蝶,是的,我是蝶——彩虹蝶,但,我却再也见不到春天了。

我知道我会死,因为我怀疑这层茧足足有几米厚,我钻不透它,所以,我必死无疑。一想到我的同伴已在花间翩翩起舞,我的心便滴血般疼痛。“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灵魂回来寻找它自己的”,是吗?我也是花的灵魂吗?那么我的轮回,就是为了今生的誓言吗? 越思考,我的心越痛,我觉得自己的心中也结了一个茧,且越结越大,越结越厚,遮蔽了我的心灵,我看不见„„

我不想这样。 雨„„

4 雨水轻轻撞击茧的声音,再次将我唤醒,我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如泣如诉。 突然,我心中的茧层层展开,对,我要出去,我要起舞,我要完成今生的誓言„„于是,我睁开重燃激情的双眼,我要钻透这层茧。

一天,两天„„

我仍旧没有钻出这层茧,我几次想放弃,我想放弃这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但是,一次又一次,我坚持了下来。

我看到了自己的翅膀,它们如此轻盈。 我冲击着这一层又一层的茧。 我的心已在滴血,那是历尽千辛万苦的血。 我已经伤痕累累。 我仍在坚持„„

我触动到了一层柔软的东西,幻觉一般,我想确定一下,我努力使自己清醒着。这是最后一层,我兴奋起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全然忘记了身体的疼痛。

终于,终于„„我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清新的气息,是的,我终于出来了„„我舞动了一下自己美丽的翅膀,它折射着七彩的阳光。

一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蝴蝶要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才能得到令人羡慕的美丽,人要面对挫折才会体味生活的美好,生活中固然有许多无奈,但更多的却是美丽和精彩„„ 我循声望去,触目的是女孩甜蜜的笑脸;我舞动着翅膀,环绕在女孩身边。我终于成为完美的彩虹蝶,我幸福地微笑着,为生命而舞动着整个春天„„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把自己对待困难的勇气通过描述破茧成蝶的痛苦历程。 (写作思路)

通过破茧成蝶的发生过程体会作者遇到困难心理、态度的变化,利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在结构上,用精简段落的并列,把作者细腻的情感准确、精炼的表达出来。

(技法点津)

1.通过比喻的手法,突显作者“勇攀高峰”的特点。作者巧妙的利用破茧成蝶的事例,把自己当成是“碟”这个角色,间接的反映出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个性特点。这是一种创意的写法,增加老师的印象分。

2.注重内容的结构安排。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能否给予老师整体的美感,就要看文章内容的安排,根据内容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在结构上的创新,也是写作上的一个亮点,如文中的结构自由、灵活,内容有详有略,有张有弛,很容易吸引老师的眼眸。

【佳作选读Ⅱ】

才女是我的名片 湖南长沙一考生

班上能人辈出。一位位高手,便是一张张“名片”。那位“学习名将”,一人考场便威震八方;那位“校园歌手”,一上舞台便星光四射;那位“网络高手”,一进网吧便如鱼得水。悄悄告诉您,我嘛,其实也有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校园才女”。

那一日,轻风摇曳,春暖花开,窗外的树叶映成了一片绿色的世界。巧的是,老师传授的内容也充满着诗情画意。描绘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画面,可讲着讲着,师生一起谈论起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各位高手自然是轮番上场,发表高见,一时间,从“快乐女声”到“非诚勿扰”,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高潮。待大家口干舌燥之时,我上场了。我轻轻地将嘴角往上一扬,带着一丝浅浅笑意说,我不太喜欢浮躁的生活,欣赏的是陶渊明那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的世界。想一想,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心情会是多么地舒畅。几句诗词出口,教室顿时静了下来。那一 5 天起,我便获得了一个美称——“校园才女”。

那一日,秋风强劲,寒气逼人,教室里少了几分往日的热闹。想一想,思品课要调动大家的情绪,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啊?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个性”这个时尚话题,可大家觉得那理论的东西离自己似乎有些遥远。那么冷的天,班上竟然有三五个同学昏昏人睡。老师一看形势不对,动员大家开起了讨论会。这招非常奏效,各位高手又轮番上台开始演讲了。“网络高手”讲着网络的时代意义,“校园歌手”谈着明星的风采,“学习名将”则强调着方法的重要。老师点将,让我发言。不知为何,我一时想起了御手调羹的李白。是啊,我欣赏的是他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个性,以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怀。几句诗词出口,教室里又是掌声一片。老师赞赏地说,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同学纷纷伸出大拇指,羡慕地说:“不愧是校园才女”。

朋友,下次见面时,你会不会也禁不住叫我一声:“才女,你好啊!”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在两次讨论会上,“我”借用诗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我的才气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写作思路)

先通过简洁的例子引出才女是我的名片,接着介绍才女的由来,再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论证我的才气,而且段与段之间环环紧扣,突出主题,特别是作者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突显自己的才。

(技法点睛)

1.拟一个新意的题目。题目也可以说是这一篇作文的名片,题目创新,对老师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引起老师读这篇文章的兴趣,例如题目为“才女是我的名片”要写的范围很大,吸引之处在于怎么把大的范围缩小,写的细,但不要为拟题目而拟题目,只追求题目立意新,导致文章内容与作文题目不符,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2.注意引用事例要能突显文章的主题。写记叙文墨笔更多的是放在叙述,注意不要举一些平平淡淡的事例,既不能突出主题,也没有说服力。在叙述时,事例要简洁,有力,最好能通过文笔彰显自己的写作风采,也是一个亮点。

【佳作选读Ⅲ】

微笑是我名片

濮阳市实验中学初四()班李晓涵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自我认为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感觉很好看。于是我从不吝啬把笑容给每个人,于是乎微笑便成了我的名片。——题记

微笑是我的名片,这张名片透出了我的坚强与倔强。小时候总是爱生病,吃药打针也就成了家常便饭,我不爱吃药,却更偏爱打针。妈妈总会说:“吃药多好啊,为什么要打针啊!”我说我爱打针,可妈妈总不赞同,每当这时,我都会笑着撒娇,那笑里,更多的是倔强。打针又何尝不疼呢?尤其做皮试的时候,可我总会笑着接受,笑里自然也就多了一分坚强。

微笑是我的名片,我用它来面对青春。告别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踏向了驶向青春的列车,我来到了一个名为“青春期”的阶段。有人说,我们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可我觉得,我的态度更趋向于“少年不识愁滋味”。我每天快活得像只小鸟,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哪怕真有烦心事,过那么一天半的也就忘记了。以前的我总会为考试与成绩烦恼,现在想想,也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考试是对我学业掌握情况的测评,而成绩就是对我学业的客观评价。更何况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测评罢了。后天就要进行第一次月考了,我想说的是:“月考,你尽管来吧,我会拿着我的名片迎接你的!”

微笑是我的名片,我拿它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挫折,困难接踵而至。 6 我会做好一切准备迎接它们,因为困难是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它是炼金的烈火,是淘沙的巨浪,是结成珍珠必备的那一颗沙粒。我会牢记“平原中不出骏马,陡崖间方见骐骥;小林中多见寒鸭,山顶端可寻銮凤”这句话,用微笑来面对困难有了这笔财富,人生的目标就不会太远。

微笑是我的名片,它同时也表示我有一个开朗的性格,看到我的名片,不知你是否想与我交朋友,让我也了解一下你的名片?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透过微笑这章名片,用事例表现作者的开朗、倔强的性格特点。 (写作思路)

通过题记的方式引入“微笑是我的名片”这个主题,开篇点题,段落开头点题,用三个例子论证“微笑是我的名片”,体现作者在面临困难时的人生态度。

(技法点津)

1.处理好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关系。在写议论文时,适当的举例论证,适当的道理论证,两者有没有有机结合,是影响文章写作的关键,切记别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或者写的议论文看不到有力的事实论证,使文章显得空洞,不真实。

2.注重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用事例来阐释深刻的道理,要有条理性,段落之间环环相扣,最好用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加强说服力。

专题三

【试题回放】

湖北省

1、2011年荆州作文题目: (1)那一刻,我长大了 (2)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写作指导】

这是写感悟类的文章,“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重点在声音,是指中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总结,和反省,主要是学生内心的想法。因此,这篇文章可以从对自己成长的生活体验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慢慢的长大,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随着自己知识的增长、心智的成熟而不同,自己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些对生命的体会、感悟。也可以从自己对生命成长的关注,这个选材不一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是自己从生活中欣赏与观察的事情,让你突发感触,例如春季的万物复苏,夏季的活力四射,秋季的硕果累累,冬季的一片死寂,这些大自然的变化,选一个自己最有感触的写,要有重点,突出生命声音这个主题,或者通过某一事物的成长,结合自己的成长,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道理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意义上,要有一定的深度,让读者也受到启迪。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像诗句那样优美的题目,对文笔底蕴丰厚的学生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文中优美的文笔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亮点,但写文章要确立文章的主题,扣住主题,避免华而不实。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能把生命拔节的声音具体化,转化为我们看到的、接触到的,从生活中找到感悟,这样选材贴近生活,情感真实,这也是写作中的一个亮点。叙事要简洁明了,思想要深刻,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是老师喜欢看到的文章,会再为文章增加亮点。

【佳作选读Ⅰ】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荆州某考生

晨光熹微,那是太阳升起的声音;姹紫嫣红,那是百花盛开的声音;渐明事理,那便

7 是生命拔节的声音。

——题记

童稚之声——短笛无腔信口吹

童稚时,爸爸常带我去捕鸟捉蛙,捞鱼摸虾,我总是欢呼雀跃,不亦乐乎。“爸爸,我又想吃田鸡肉了!”一天,我冲着爸爸嚷道。“这不简单,今晚,爸爸带着你亲自去捉。”爸爸不屑地回答。晚上,天空落下了黑幕,田野里传来“哇哇”的蛙鸣声。我提着网袋随着爸爸,来到稻田中间的一条沟渠边。我站在堤干上,用电筒照在水面的草萍上寻找目标,爸爸穿着水裤在沟里捕捉„„

次日的餐桌上,我一边品尝着可口的美食,一边大声称赞道:“好吃—— 好吃!”那声音宛若无腔的短笛声,是那么天真无邪!

豆蔻之声——羌笛无须怨杨柳

“小红,你今天小学毕业了,看老爸用什么东西犒劳你!”爸爸边说边指着饭桌上那香喷喷的田鸡火锅说。我在离家较远的镇小读书,在„„,爸爸满脸惊讶地望着我说:“哎呀呀——你看你这丫头片子,读了几句书就有知识了,它不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味吗?”我无语,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想起童稚时的故事,那已经变成了遥远的笑谈,我们又何须去埋怨它呢!

花季之声——玉笛叫空阔

“爸爸,我们中学开展‘保护益虫益鸟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本周是宣传周,学校放假回家,你能配合我搞好宣传吗?”我冲着时任生产组长的爸爸说:“我们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花季的我们犹如一只玉笛,吹开保护益虫益鸟辽阔的天空。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倾听童稚的无知,豆蔻的醒悟,花季的明理,这成长的拔节之声宛若一曲笛奏,从无腔到有调,由有调变悠扬,妙音不绝,四处飘扬!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通过小时候爱吃蛙、小学拒绝吃蛙、到中学保护野生动物的成长中的变化,告诉我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写作思路)

从题记太阳升起、花开的声音引出自己生命成长的阶段,从小时候、小学毕业、中学毕业的时间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结尾一段点明主题,总结自己对过去成长经历,把生命拔节的声音比喻成一曲笛奏。 (技法点津)

1.拟文章小标题要别致新颖。文章中的小标题巧妙地带有“笛”一词,与末段中生命拔节的声音比作是“笛”刚好呼应,可见作者的构思巧妙,篇章的整体结构一目了然,中心是突出,紧扣题目。因此,拟个小标题不是什么易事,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但却是拿高分的技巧之一。

2.叙事详略得当。叙事详略得当就比如一本剧本,剧中的出现的内容都是为下文做好铺垫,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不会保留跟剧本主题无关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构思时,要考虑什么是该省略的,什么是该保留的。

【佳作选读Ⅱ】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脆脆的、响亮的,就是生命拔节的声音;稚嫩的、雄浑的,就是生命拔节的声音;甜美的、尖锐的,就是生命拔节的声音。倾听大自然生命拔节的声音,你会发现,这时美妙的。 下雨后的森林,鸟儿在枝头拍拍那沾着水滴的翅膀,水滴滴落在树干上,滴答滴答。茂密的树叶支撑不起硕大的水滴,水滴顺着树叶上的根茎,在空中勾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 8 滴落在草地的石头上,滴答滴答。小草们见到突如其来的水滴,水滴滴落在小草们得身上,又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似乎是鸟儿看着自己儿时稀疏,此刻却丰满的羽毛,呵呵的笑出了声,似乎是树叶们看着自己翠绿的衣服,呵呵地颤抖着身体,洗自己的衣服发出了声。似乎是小草们看着硕大的水珠洒落在它们的手臂上,让它们在草丛中跳舞的欢呼声。脆脆的,响亮的。

下雨前的小溪和下雨后的小溪又是截然不同的。溪水缓缓的流着,石头挡在中间,溪水也就分成了两支,阵阵涟漪扩散开来,不时还有几片树叶俏皮地落在水面上,似乎在嘲笑小溪是不独立的。小溪当然也不甘落后。大风大雨后,它似乎长大了,改头换面了,石头被泥沙不知推向何方,缓慢的,清澈的小溪变成了急湍的,夹杂着泥沙的小溪,它没有发出清脆稚嫩的响声,而是雄浑的,涟漪也变成波浪,小溪在经历了风雨后,自豪的说:“我变高了,变壮了”。稚嫩的,雄浑的。 小雏卷缩在母亲的怀中,睡意朦胧的它终于睁开它圆溜溜的眼睛。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幼小的它不能像它妈妈一样飞翔,只能躺在温暖的窝中,每天都在唱歌,似乎在说:我要长大。转眼间,小雏鹰张开它那有力的翅膀,在天空中翱翔,欢呼。从那甜美的声音变成尖锐的声音,暗示着它的长大。甜美的,尖锐的。 春风抚摸着大地,大自然中隐藏的生命慢慢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让我们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吧!脆脆的,响亮的„„。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作者从小鸟、小草、小溪、小雏这些大自然的事物中找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写作思路)

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写文章,首尾呼应。通过举例子写出生命拔节的六种声音,每例子中都有一个强烈的对比,从未成熟的生命到已经长大成熟的思路构思这篇文章的素材 (技法点津)

1.紧扣主题。首尾呼应、点题,段段扣题,一直强调主题,加深读者对主题的印象,离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当然所选的事例也要符合每段的重点,这样环环相扣,体会作者思维的紧密性。

2.感情细腻、真挚。在写作文时,我们都有对这篇文章主题的一个体会,情感寓于词句中,感情是否细腻、真挚,就看你能不能打动读者的心,与你引起共鸣。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从更深的一个角度向读者倾诉,因此我们要合理安排文章的内容,争取以情感人。

【佳作选读Ⅲ】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你知道年轮迸裂的声音吗?

在我的家乡依稀记得有一颗银杏树。它很粗,需要三四个孩子才能将它围起。这棵银杏树已经有上百个年头,听人说树有年轮,一年一个年轮。如此说来,这树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很大,短粗的枝干分出了许多小枝干,在一个小枝干上又分出了许多树杈,每一个树杈上都垂着绿油油的树叶。远看好似一座楼房屹立当中。现在这树已经伤痕累累,它的枝干上有很多突起的枯皮,何曾想为何会裂纹枯皮?现在得知那是它成长时年轮增加所迸裂的伤痕,这些裂痕枯皮是树发出声音的见证。生命力真强! 你明白蔓藤生长时的声音吗?

在溪流边,往往会看到许多绿绿的植物,或许还叫不出名字来。它们大多是三个一丛五个一伙的生长在一起。它们的茎很长,都匍匐在地,好似一个顽皮的孩子在嬉闹着。它们根须有时会露出土面,呈细长弯曲状纵列对称分布。也有的根须泡在了水里,会看见一群鱼儿在白色的根须周围游来荡去。一天又一天,你会发现蔓藤越来越长,而且茎叶也越来越滑, 9 越来越大。甚至有时不注意,还会被它绊倒在地。何曾想为何会越来越长,现在得知这是它生长的规律,白天吸收阳光,夜晚就迅速生长。这越来越大的茎叶就是蔓藤生长发出的声音的证明。生长速度真快!

你了解野菊盛开的声音吗?

秋天不会忘记一种植物,那就是野菊。它的花瓣厚而密,一层叠着一层,白白的花瓣,花芯又带点淡黄,它的枝干很长,每个枝干的分叉外有几片小小的嫩叶,叶子上还会有些绒毛状的东西。它还会有一丝淡淡的香味,不浓不淡,或许这是它独有的味儿吧。傍晚总会看到几个花骨朵儿,可到了凌晨

四、五点钟时,她的花瓣就怒放了。现在得知这是野菊花生活的习性。这些靓丽的花朵便是野菊花绽放时发出声音的象征。傲霜斗雪,真美!

自然界是由千千万万的声音组成的,时间一天天流逝,动植物就一天天生长,拔节的声音也就一天天越来越清晰。

【佳作点评】

(内容概述)

作者借银杏树年轮迸裂、蔓藤生长、野菊花盛开的声音描述生命拔节的声音。 (写作思路)

作者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结合具体的事物,证明自己对生命拔节的声音的看法。 (技法点津)

1.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布臵文章的结构。文中用设问的手法,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在向读者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对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带着问题读文章,读者很容易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下去。除了用提出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安排整个文章的结构,让文章丰富、多彩。

2.开篇点题,确立题意。开头直接点明题意,带着明确的目的,紧扣命题,直接向读者表明自己的立场,读者可以轻易了解到作者的观点、感悟,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第3篇:中考作文技法之一

中考作文技法之一:学会段首排比

1、

2010福建厦门中考满分作文

请以“打开一扇窗”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打开一扇窗

有一句十分著名的话是这么说的,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现实并不总是这么简单和容易,处于逆境之中无门可走的人们,往往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走出困境迎接希望。因此我认为,打开一扇窗,战胜挫折迎接希望需要自我的不断努力。

打开一扇窗,需要毅力。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父亲想要他成为一名律师,对于儿子的写作梦想不予支持,甚至断了对儿子的经济供给。巴尔扎克无门可走,他只得依靠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开始向报社投稿,却一次又一次地被退回。他没有放弃,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继续创作,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名垂青史。巴尔扎克的那一篇篇退稿见证着他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毅力,铺成台阶让他最终打开了一扇窗,成就了艰辛而又辉煌的人生,由此可见,打开一扇窗需要毅力。

打开一扇窗,需要智慧。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是华裔科学家高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大胆提出了以光作为传送信息的媒介的设想,却遭到了学界的一致否定和打压。在众人的议论、不解与讥笑声中,高锟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研究。他在自己的真觉和丰富知识的指引下,寻找一种没有杂质的玻璃来作为介质。事实证明,他成功了。高锟没有遵循常规思维,而是运用智慧大胆设想,另辟蹊径,克服困难蔑视嘲笑,打开了一扇窗,为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假如高锟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他就不会打开这一扇窗,成为“光纤之父”。

其实还有许多伟人和他们一样通过自身努力打开了一扇窗,像文学家司马迁,残疾人士的楷模海伦·凯勒„„我们青少年虽然年纪尚轻,但也应该学习伟人们战胜挫折过程中的毅力、智慧、勇气、乐观,在生活中学会去为自己打开一扇窗,从而实现理想,成就自己别样的人生!

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难得的成功的考场议论文。构思简单却扎实蕴含议论文写作的要点是此文成功的关键!小作者开篇点出“战胜挫折迎接希望需要自我的不断努力”这一论点;其后,作者在主体部分分段对论点做了进一步论述,论证过程条理清晰,尤其文末“我们青少年„„”又从积极乐观的立意上为本文的构思锦上添花,无愧为一篇考场佳作!、

2010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 乐之门的钥匙„„

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人生多姿多彩,快乐无处不在”。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苍鹰搏击长空,快乐便是那一望无际的天空;游鱼嬉戏,快乐便是那清澈可见的河;大树果实累累;快乐便是每一张经过它身边的微笑脸孔。快乐是幸福的,微笑的,是洋溢着祝福的。

快乐是幸福的。那天,班会课上,模拟成绩单缓缓地滑落在课桌上,我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心里像灌铅似的味道般难过,心里想着如何向父母说明,回到家中,父母问我成绩我无言以对,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拍拍我肩对我说:“屋外星星闪亮是因为它们经过自己与众星的雕磨才成为最闪亮的光点”。我边时才明白、领悟。并永记妈妈给我的话,给我信心鼓起勇气对面中考。妈妈的语言是平淡的,是充满鼓励的,是幸福的。快乐便是幸福,快乐便是妈妈给我的信心。那天,我捡到的快乐的钥匙——平淡的语言。

快乐的是微笑的。是好友吵架后相濡以沫的语言,是内心平定的良药。与小A吵架已有一段时间了,好久没有看到那微笑而熟悉的脸了,我心想着。放学了,一个微笑逢迎而上说:“当心”。原来是小A洋溢着欢乐叫我注意安全。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好友小A相濡以沫的微笑。她的微笑是我快乐的一部分。

快乐是洋溢着祝福的。生病上学后就听到一系列的祝福语。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同学祝福。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开启了我人生的欢乐之门。“人生多姿多彩,快乐无处不在”快乐人生,微笑对待,欢乐之门由我打开。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3 2010年河北唐山市中考满分作文: 来了

压力来了

是否风儿太伤感,吹得白云噙着泪花。

是否雨点太暴躁,打得树叶了无生机。

是否压力太沉重,压得我气喘吁吁„„

初三的生活太过繁重,每天生活在“之乎者也”、ABC的世界里,没有往日“轻罗小扇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光景,面对父母、老师的殷切希望,我顶着万千压力于一身,压力”在我身上“安居乐业了”。但是„„

压力来了,我不怕。因为我明白:漫漫人生路,我总会与压力碰面。鱼儿有压力,才能游弋于大海,经受住惊涛骇浪的洗礼,才会有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雄鹰有压力,才能翱翔于蓝天,经受住风刀霜剑的磨砺,才会有叱咤风云的豪迈;我有压力,才能驰骋于考场,经受住试卷的考验,才会有辉煌的人生。

压力来了,我不惧。因为我知道,面对压力,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大海壮美;面对压力,将登高而止步,就不会看到山巅风光。面对压力,窥生命而怀懦,就体会不到生命之美丽。

压力来了,我不逃。因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与我为伴:秦始皇因为泱泱六国的威胁,才一统天下。航天员因有世事环境和亿万人民的希望和压力,才飞天成功„„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压力,努力奋斗,那么,压力会使我们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学习压力两面刀刃,荣辱成败皆是也。面对压力,总是赤漠飞沙掩白日,拔剑云霄又何妨!

风还在肆虐地吹着,头发有些凌乱,思绪有些呆滞。压力来了,可脚步正不由自主地向前„„

4 2010江苏盐城中考满分作文

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

请以“书香作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书香作伴

在书的世界里,我如鱼得水。书香作伴,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丽;书香作伴,它让我学会了面对生活;书香作伴,它让我遨游于梦的海洋中。

书香作伴,它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丽。在有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渐渐成长,开始懂得品味书中的人生百态,人性美丽。读《红与黑》,使我感受到于连身上那么固执的可爱以及对爱情的勇往直前;读《简爱》,更使我折服于简爱身上属于女性的坚韧与顽强;读《围城》,令我惊异于围城内外,人心的迥异于那“围城外的人拼命追求围城内那灯红酒绿的世界和围城内的人拼命追寻那围城外的自由的氛围”。书犹如一位导师,带我穿越时空去感受先哲们充满坎坷又生趣盎然的生活;书好似一位智者,带我穿越心灵的薄膜去了解当时社会的繁华的思想;书有似一位演讲家,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进。

书香作伴,它让我学会了面对生活。它让一个稚气未脱的我逐渐走向成熟。让我不再孤单,不再悲伤,不再彷徨。去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做自己的人生的座右铭;去把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去把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化为自身的雄心壮志。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学会了面对生活!

书香作伴,它让我遨游于梦的海洋中。在梦中,我与李白,苏轼畅谈诗歌;我与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一起出海;我与鲁滨逊一起冒险闯荡世界。好爽快!醒来后,我又与李清照谈诗,与林黛玉一起品味红楼之梦,与孙悟空同去取西经,与台湾同胞们一同去谴责李登辉,陈水扁书给了我进取的头脑,让我拥有一颗正义向善之心;书让我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积极向上;书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

书香作伴,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让我获得了一份豁达,让我放飞自己的梦想。伴着书香,我走进了梦乡,追随书香,我会抵达理想的殿堂。

古诗词常见意象集释(补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暮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逆境 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 荒凉 偏僻 离恨 /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鹄:理想 追求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秋冬 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玉:高洁 脱俗 簪缨(冠):官位 名望 古代诗人的风格(举例)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总纲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记叙文语言特征:生动、形象、准确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风格: 柔婉 豪放

灵秀

庄严 绮丽

朴实 繁复

凝练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

(一)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例如:《孔乙己》——“孔乙己”。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 主要题型: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第二部分 作文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二、写作步骤

(一)、周密审题。审题是作文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考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在作文基本功较好的情况下,只要文章符合题意,一般能保证二类文的成绩。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辨明文体

可以写成多种文体的考题是比较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

(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如《国庆之夜》涉及时间,《放学路上》涉及了地点,《我家来了客人》涉及到了地点、人物、事件,《家乡变了》涉及到事物的发展和结局。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

(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有的议论文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小事不可小视》、《不要惧怕困难》,判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3)中考考查说明文的情况很少,即使有,一般也对文体有所提示。应用文试题则明确要求写通知、启事、书信等等。

2.要看清题目要求

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

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考生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二、 妥善立意

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对立意的要求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鲜明。文章歌颂什么,批评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二是要正确。中考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议论文要“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三是要力求新颖、深刻。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三、草拟提纲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草拟提纲。就像盖房子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所以说,草拟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

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如: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下面是两篇不同文体作文的写作提纲:

记叙文:《不寻常的考试》(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议论。(2)字数不得少于600。(3)凡涉及校名、人名、地点时,一律用××代替。 提纲:

(一)开头: 议论点题,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我经历过两种不寻常的考试。

(二)主体部分:1.刻苦练功——准备参加芭蕾舞学校招生考试 2.雨夜助人——考试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

3.意外遭遇——途中扭伤了脚 4.考试失败——脚伤造成的结果

(三)结尾: 对这件事的看法——舞蹈考试失败了,做人的考试中交了正确答卷。

议论文 : 《不要拒绝做小事》

提纲:

(一)引论: 引出话题,提出论点——不要拒绝做小事。

(二)本论:

A .阐述论点:1.不要轻视小事,“小事"是“大业"的基础。 (1) 老子的名言——分析 (2) 刘备的话——分析 2.伟大的成就是由点滴努力积累而成

(1) 苏联昆虫家柳比歇夫的事例 (2) 巴甫洛夫的论述 (3) 中国女排的事迹

B .联系实际: 青少年要重视小事

(三)结论:重申论点。

第4篇: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技法分析

淘宝网——搜索“状元课堂”或者“中华家宝”,欢迎领取其他备考学习资料

中考作文语言创新技法分析

1、新瓶装旧酒。

此法就是对旧的材料进行组装、修饰,作文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采,显出无限的意蕴。

示例:古代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子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

简析:文中的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同学们都熟悉,巧妙的语言表达,充满诗请的议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其语言驾驭的能力。

2、褒词贬用。

示例:今日美国已是螃蟹十足了。今天到中东上思想政治课,明天到东亚办人权学习班,刚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热身赛,又跑到印度半岛当裁判。

简析:一个霸气十足的国际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3、巧借俗语。

示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着暧昧关系,全然是为了自己的被窝温暖。换句话说,如果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

简析:日常用语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极尽揶揄嘲讽之能事,用语巧妙,叫人拍案叫绝。

4、旧词新用。

示例: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简析:旧词新用,格调清新,意蕴深厚。

5、古诗词连用整句。

在文中适时引用,形成整句,既展示了考生的文化底蕴,又展示了迷人的灵动风采。示例:如果有人问“春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十”;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排比式整句。

它主要通过修辞的方式来连缀展示。一是内容上排比,增强了丰富的内涵;二是意义上递进,增强了说服力,喧染了气氛,提高了气势。示例: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的,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又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睛。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活泼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昆仑的清风正在你眼前幻成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阳光,灌溉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并在上面牢牢地打上了民族的标签。

7、比喻式整句。

它是运用一系列比喻、用形象、具体、感性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深邃的内涵的语段。示例: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秦皇岛外滔天白浪的打鱼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8、假设式整句。

就是利用假设的句式,利用排比、推理的方式构成相对整齐的句子。主要通过“退一步,

进一步”的方式来完成假设命题的,通过推理、论证,达到自己的目的。

示例:试想,若爱迪生在失败了几次后便轻言放弃,电灯的发明不知将被向后推延多长时间,人类文明又怎能得到如此飞速发展?在工作学习上如此,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难道不也是如此吗?蒲松龄七次赶考均榜上无名,而他并没有给自己唯一的答案,他选择了人生的另一答案,放下功名,铺开笔墨,这样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文章如果语言运用得好,内容也许就会妙笔生花: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叙述事件生动活泼,写景状物绘声绘色。有的同学们也许会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之功啊!”道理上是这样,但在考场上,我们倘若能熟练地掌握一些语言技巧,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运用修辞添魅力。修辞是一项富于实效性的语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比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不失幽默„„这样,文章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笔触。作文时我们应当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富有想像力的特点,学会把修辞恰到好处地引入文中。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我们的家园》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地球的: 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荫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 一篇以《第一次海上观日落》为题的中考作文也有同样漂亮的文字:

“这,是一片银亮的海,仿佛一块巨大的宝石,又像一匹湛蓝的锦缎。夕阳那已不太刺耳的金光倾泻下来,注入万顷碎金铺成一条注河。那一道道金光的波痕,似一双双明亮而又调皮的眼睛,一眨一眨地闪着。”

两段文字都大量地运用比喻,或热情洋溢地写出了森林大海和江河湖泊的美丽可爱,或形象地描绘出了日落时大海美丽而又与众不同的景观,这样和文字,既文采飞扬,情感充沛,自然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

二、善用名言增文彩。名言警句,经过了历代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效。

如写勤奋之类的文章时,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谈理想时,可以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要颂扬人物的品质,你就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在《春》一文中便有这样的话: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在这里,朱自清先生古为今用,生动地绘出了春风拂面时的柔和、飘逸和清新之感。一位同学在作文《生命的宣言》一文中,巧妙地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巧妙地概写出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当鲁迅拿起笔杆“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那灰白的长衫,那不屈的胡须中所揭示的一个伟大的灵魂,他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之路,他无负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命宣言,他在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努力中付出了诚信,得到了他应得的不朽的赞颂和敬仰。

三、巧用幽默出生气。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意到笔随,甚至在稍稍闪出的那么一点点不正经里,文章顿然有了生气。

一位同学在考场作文《我有同学》一文中是就有这样妙趣横生的描写:

鱼二有一张早熟的脸,配上浓浓的胡子,老师见了他,以为是家长,于是赶紧点头哈腰;家长见了他,以为是老师,于是也赶紧点头哈腰。基于这点,哥几个都尊称他为鱼二爷。 这段文字,以漫画的笔调勾画出了同学鱼二可笑的形象,尤其老师、家长为此闹出些笑话更是幽默。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是风趣中跳荡着一丝叛逆,幽默中蕴含一缕真情,捕捉住了浓郁

的生活气息。中考作文《老姐笑话》一文中作者对姐姐的描写也有些夸张:

姐,不算漂亮,主要缘于那一脸的痘痘。她每天对着镜子挤呀挤,时不时发几句感叹:“唉,老了,我老了!”虽说常言道“红颜易逝”,可姐不过才十六岁啊,她闹出来的笑话,这都是有史料考证的:一次,姐走在街上,卖小菜的大叔凑过来说:“大姐,买菜吗?”“买!买!买你个头!你怎么不叫我大妈?”老姐忿忿然的溜出了市场,留下一头雾水的大叔。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确,文章用幽默式的语言写生活、诉真情,引人入胜。

四、活用歌词求情趣。生活中,一些俗语、歌词、顺口溜等,都极富生活情趣。我们灵活地把它们引进作文里,显得很有意思。如写母子亲情的文章,开篇可以由《常回家看看》引出;写自己理想的文章,中间可以倾听一下《少年壮志不言愁》;写见义勇为的事迹,结尾时不妨来一曲气势磅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文字既新颖独特,又含蓄地表露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做到语言推陈出新,我们平时一定要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看报、多练笔。作文时,还要积极尝试,大胆使用一些个性鲜明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等。掌握了这些技法,你会写出充满情趣、充满生活气息的好文章来。

第5篇:中考作文写作技法八招

第一节 推敲词语法

技法讲解

推敲词语法就是寻找准确的文字符号把心想法以生动、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方法。法国19世纪作家福楼拜认为,对表现一个动作或事物来说,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好的作家就最善于找到这个词语。他写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用了近五年的时间推敲每一个字句,可谓不厌其烦、精益求精。中国古代诗人吟诗作赋时更是在推敲词语上殚思竭虑、绞尽脑汁。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曾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诸君若不赏,归卧荒山丘。”可见其在词语推敲上所花费的工夫。

推敲词语的过程犹如一位银匠殚精竭虑地打造一件银器。他必须精密构想、仔细推敲、反复摩擦,哪怕“拈断数茎须”、“熬白一夜头”。他必须分毫不差、杜绝失手,让词语从旧的轮廓中产生出其不意的好模样,使词语焕然一新。

推敲词语法的实质就是锤炼语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词语也是丰富多彩的。一提“看”,可想到的两字词有:观看、瞻仰、俯视、仰望、鸟瞰、环顾;可想到的四字词有:仰之弥高、极目远眺、高瞻远瞩、望眼欲穿。在不同环境下,选用不同的词,表达效果决然不一样。

首先推敲词语的语法功能。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让人一看就明了;动词表示动作,给人动态感,不同的动作要选用不同的词,来突出不同的状态和心理;而形容词多描摹色彩,再现场景,通过颜色的描绘来表现情状的变化,衬托人物的喜怒哀乐。准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你作文中的形象丰满起来、凸现出来,使文字具有音乐美。

其次推敲词语的适用范围。汉语的同义词非常丰富。同义词越多,语言的表现力就越强,可以把文章意思、作者的感情表达得细致、准确、严密,避免语句的单调、重复,使文章生动、活泼。但是同义词越多,越要注意准确选择恰当的同义词。恰当地使用反义词可以给人以对比鲜明的印象,把事物特点表达的更充分。很多词语具有感情色彩,能表达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表示赞美要用褒义词,表示厌恶可用贬义词,但为了灵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既可以“褒词贬用”,也可以“贬词褒用”;可以“大词小用”,也可以“小词大用”„„词语的活用改变了词语的适用范围,增强了词语的表现力,显示出语言的灵动。至于文白相间,古今贯通,更能显示作者知识底蕴的丰厚。

再次推敲词语的表意功能。一要尽量选择形象感强的词语,多用描写句,少用陈述句。二是积累丰富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重复词语,尽可能先择恰当的同义词。三要借助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四要借用、仿用词语。写作中可巧妙借用、仿用古诗词、名言、格言、歌词、流行语、歇后语等。词语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是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浪漫的李白诗,豪放的东坡词,关于民间疾苦的杜甫诗,婉约的李清照词„„无论诗家的、词家的,前人的、今人的,你都可以综合列举、重新调配、再度审美,把它们纳入文中,以充实内容,增加文采。 中考经典 快乐之歌

快乐是什么?大自然一时众说纷纭—— 小鸟说:“自由就是快乐。” 百花说:“开放就是快乐。” 高山说:“向上就是快乐。” 小溪说:“奔流就是快乐。” 春风说:“轻柔就是快乐。” 暴雨说:“尽情就是快乐。”

自由、开放是快乐,向上、奔流也是快乐,轻柔、尽情还是快乐,但它们绝不是快乐本身。 快乐是物我两忘,万物皆不在心中; 快乐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快乐是众志成城,心与力合为一体; 快乐是自然而然,尽识庐山真面目„„

“快乐它往往在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而来。”这是苏格拉底的快乐。“它是一种智慧的寻找,是独辟蹊径者的发现和创造。”这是以林夕为代表的学者型教师的快乐。“能以乐观的态度,在身处逆境时,把苦难变成赏心悦目事。”这是著名作家张晓风的快乐。“快乐是一种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会给你最大的享受。”这是世界文豪莎士比亚的快乐。“吃亏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是解放军战士的快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是共产党人的快乐„„

没有乐观的心情,就没有快乐;没有崇高的目标,就没有快乐;没有顽强的毅力,就没有快乐;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没有快乐„„ 快乐需要追求,不懈的脚步勾画出快乐之轨迹;快乐需要付出,物质和精神的汗水浇灌出快乐之花朵;快乐需要发现,敏锐的目光、灵智的大脑会和机遇之电碰撞出快乐的火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快乐在你过去的追求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快乐在你今天的奋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快乐在你明天的憧憬中„„ 快乐是三伏天的莲花散发的沁人的芳菲; 快乐是三九天的腊梅伸出的春天的鼓槌; 快乐是妈妈轻声的呼唤; 快乐是老师默默的认同; 快乐是家人温馨的牵挂; 快乐是他人无声的赞许; 快乐是自己不息的脚步„„

你追求,所以你快乐;你自信,所以你快乐;你奉献,所以你快乐。只要你快乐,我也快乐,大家都快乐,因为我们都在唱着快乐之歌!

文采点评:本文语言流畅,考生在词语的推敲上下了很多功夫,这符合一类卷语言的要求:准确、生动、传神。其特色之处在于很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也符合加分的要求:语言有独特之处可加1~4分。首先用好动词和形容词,准确地写出了快乐的实质,勾画出考生认识成熟的轨迹。如开头写自然界对快乐的认识,用了“自由”、“开放”、“轻柔”、“尽情”等形容词,与认识者的身份相等,也写出了他们对快乐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结尾运用了“呼唤”、“认同”、“牵挂”、“赞许”等动词,与奉献者的行动相符,也写出了妈妈老师家人等人对快乐的认识。落实在行动上,突出快乐不只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行动。其次,借助修辞手段,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来美化语言。如“快乐是三伏天的莲花散发的沁人的芳菲;快乐是三九天的腊梅伸出的春天的鼓槌”运用比喻把“快乐”比做“芳菲”、“鼓槌”,加上数量词、动词、形容词的多重修饰,在准确的基础上,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至于借助排比,一气呵成,那就属于修辞角度了。 第二节 选用句式法

技法讲解

汉语句子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适当地变换句式,能使行文摇曳多姿,不更好地突出想强调的东西,这就是选用句式法。它是打破语言呆板枯燥、使语言臻于生动,使句意更明解,使语气更流畅,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作文时应如何选用句式呢?

1、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长句字数多、形体长、容量大、结构复杂,但表意严密、准确、细致,能使文章显得条理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物,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紧张激越的情绪或坚决肯定的语气。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能为文章增添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2、骈散并举,生动活泼。骈句是由排比句、对偶句等构成的,它体现了语言的均衡美和对称美,可以加强语势,使语言和谐流畅,强化语言的感染力。散句则由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排列组成,形式参差,错落有致,表意更为自由,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整句和散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3、肯否相间,感情强烈。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意重,语气果断;而否定句的语意轻,语气比较委婉、缓和。主动句被动句可以强调是施动还是被动;肯定句否定句反问句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反问句与陈述句,表达的语意可以相同,但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起强调作用,又能表达强烈感情。结合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

运用选用句式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准确把握。不同的句式表意的特点不同,使用的范围也不同,我们平时要能够准确把握常用的几种句式的特点,这是灵活选用句式的基础。第二,合理选用。要根据语序、语气、语义的一致性,根据句子结构的一致性,根据句子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等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合适的句式。第三,灵活搭配。同一篇文章里可选用几种不同的句式,长短并用、骈散共举,文白相间„„以丰富语言节奏,使文章语言变化多姿,舒卷自如。 中考经典

假如我能反转地球

公元2007年,我站在天台眺望,似乎在寻觅着夜空中的神机,恍惚间,佛从天边出现,佛曰:“夜深人静,施主为何不早点休息?”我说:“佛,您可不可以让我拥有反转地球的法术?”

佛曰:“施主乃大彻大悟之人,也罢。不过,一日后我便将它收回,施主好自为之„„” 一阵清风,佛隐去。

反转地球一 春秋——东晋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琅琅的读书声中,孔夫子踱步而至,他说:“这是我心目中的社会,即为‘大同’。”举目四顾,男耕女织,外户不闭,民风古朴,一片祥和。如果我能将这一刻凝固,带回千万年之后的今天,世界又将会怎样?迷惘之中,我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反转地球二 南朝——北魏

在地球停止的一刹那,我就被眼前的人们吸引住了。几个书生扮相的青年人正在寓情山水。看,那花丛中飞蝶翩翩起舞的身影;听,枝头上早莺嘤嘤成韵的歌喉,让人不由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飞悬的瀑布下,急流冲荡着山间的细石,好鸟相互鸣叫应和,婉转动听。在这山水之间,有一儒生,正在拨动着古琴,悠扬的琴声自是为这景色注入了说不出的韵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他身边一人正出神地吟诵着。是啊,这般美景曾引得无数仁人志士退隐泉林。可如果回到现在,又有几人会抛下功名利禄?摇摇头,我带着三分淡然和七分惆怅离开了这片净土。 反转地球三 唐朝——宋朝

真是再没有更美的景色了。天空中飞鸟流连,池塘中游鱼嬉戏,岸上文梓 楠豫樟郁郁葱忽,清新的树荫下,魏征和唐太宗正在共商国家大计,制订了一系列的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制度。到了贞观九年,处处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回想起如今疮痍满目的地球,我感到了撕心裂肺的痛楚。

反转地球四 梦回现实(天台) 正要举步,佛再次降临。

我刚从山清水秀的世界中走出来,回想着安谧、恬静还有世间纯洁善良的人们,又踏入了物欲横流的今天。难道科技时代的进步,带来的竟是世界倒退吗?我要去理论!我要去追求!可我一人能行吗?

佛(意味深长)曰:“神机的奥秘就在于其不可说,芸芸众生,你既已走过了世纪的轮回,也应有所领悟。法力的有无全在于你的一念之间,至于你该怎样做,全靠你自己定夺。”说完,慢慢随风而去。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站立于天台,我向佛消失的地方望去。孔夫子,你在哪里?大同,过了黄河,就能看到吗?突然,前面飘来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世外桃源”。你的选择,我的奉献„„

文采点评:文章开头运用设问句提出问题,揭示事情的起因,既自然引出下文,又引起读者思考。“反转地球一”部分多用短句,节奏明快,暗示时间变化之大,引用的语句是骈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言与白话结合,语言灵动多样;“反转地球二”部分多用长句,细致地描写了隐士们品酒论诗的悠闲景象,透过长长的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赞美与深深的思索;“反转地球三”部分多用四字句,显得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最后又多用短句,以疑问、感叹的语气来表情达意。总之,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长句和短句相结合的方式,穿插引用了整句和骈句,加上虚构的佛语,句式灵活多变,气势贯通,避免了单调,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各种不好现象的讽刺和批判,对祥和、融洽、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节 比喻增色法

技法讲解

比喻是指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以求使文章生动形象的修辞方式。精妙的比喻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鲜活,化静止为灵动,为文章增色添彩。 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比喻为文章增色呢?

首先,喻体要贴切、准确。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首先要把握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或者是外在的相似,或者是内在的相似,总之要“像”,不“像”的比喻不是好比喻。

其次,喻体要新颖、别致。那些招之即来的比喻,往往也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比喻,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有人说,第一个把姑娘比成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比的是庸才,第三个再这样比的就是蠢材了。我们可不要做这样的“蠢材”,而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出新鲜的、别人没用过的比喻。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故意标新立异,为比喻而比喻,也常常会造成比喻不当、弄巧成拙。

最后,喻体要通俗、形象。我们一般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老舍曾说:“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的联想。”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丰富的生活知识,“然后到写作的时候,才能把不相干的东西联想到一处,而创出顶好的比喻。”这是老舍之所以能创造出精辟恰当、新奇传神的比喻的根本原因所在。他这一成功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作文时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可以在不同位置、不同场合使用比喻。比喻喻景,能令人如临其境,如《济南的冬天》;比喻喻人,能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看戏》;比喻抒情,能使不尽之情融于形象之中,如《春》的结尾运用三个比喻赞美了春天的新、美、力;比喻说理,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论求知》。名篇如此,中考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善用比喻能让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满文生辉。 中考经典

感受幸福 离交卷还有40分钟,刚才阅读的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却仍旧印在我的脑海,像那温馨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像那哲人的话语引人深思。

幸福一如在水一方的伊人,让你刻意追寻;有的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自己走来的路上,而自己却无法享受幸福,恰似“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人,其实幸福如影随形,时刻伴随着你。

每天的早晨,白色的窗帘在随风飘荡,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到你的身上,这时候你翻身下床。打开窗户,看着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享受着早晨清新的空气。这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门的一刹那,妈妈说“路上慢点,放学早点回来”,你是否感受到了妈妈的关爱如影随形,你是否意识到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校园里见到同学那如花的笑容,课堂上听到老师如水的柔情话语,操场上进行着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正生活幸福之中呢?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给你一个甜甜的笑容,有人给你一双有力的大手,有人给你一个胜利的手势,这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中呢?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它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时候它就是一杯热好的牛奶;有时候它就是一句深深的叮咛;有时候它就是一个会意的眼神;有时候它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真实。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简单得像一杯清凉的白开水,朴实得像路边悄悄盛开的小花,普通得像你走路时的身影,但可以温馨得像轻柔的春风。请记住:幸福如一颗种子,撒播在你的心间,只要你愿意,它便会为你开花结果。幸福是口渴时的一杯凉水,饥饿时的一碗热粥,寒冷时的一层暖被,失落时的一言鼓励,伤心时的一句安慰„„

学会感受幸福吧,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敞开自己的心灵,仔细体味,仔细品尝,幸福就像阳光,幸福就像空气,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会享受到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心境。有的人因为身体健康感到幸福;有的人为取得成绩而感到幸福;有的人为自己称心的生活而感到幸福;而有的人甚至为自己经历的苦难而感到幸福——其实,经历过痛苦才能真正懂得幸福的含义,才能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用你那敏感而善良的心去感悟幸福,享受幸福吧!因为幸福就藏在我们的心中。

文采点评:文章从读《提醒幸福》的感受出发,写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幸福的内涵到底如何呢?恰当的比喻,把“幸福”描绘得具体而形象。在文章细致地描绘了幸福的“画面”后,用化虚为实的比喻对“幸福”做了言简意赅而又形象生动的阐释。看,幸福是“阳光”、“牛奶”、“叮咛”、“眼神”、“空气”等,这些词从不同的侧面写出了“幸福”使人温暖快乐充实,既有物质的满足、精神上的鼓励,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有思想上的成熟。幸福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作者的这些比喻就让幸福“色、香、味、形”俱全了,文章的成功多半是靠成功的比喻取得的。 第四节 排比铺陈法

技法讲解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辞格就是排比。文章中如能用排比来铺陈观点,不仅能增强文章方正齐整的形式美、张弛有度的节奏美以及汪洋恣肆、一泻千里的气势美,而且还能增添文章的气韵,使得文章内涵厚重、神采飞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透彻周详;用来叙事,可以叙述得条理分明,细致入微;用来状物,可以把事物刻画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用来抒情,可以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感情充沛。因此有人形象地将排比说成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

使用排比句,从内容上说,一定要多动脑筋,打开思维,确定能够打造排比说成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

使用排比句,从内容上说,一定要多动脑筋,打开思维,确定能够打造排比句的几个“点”,即从不同的角度来铺开,尽可能不雷同。具体运用时应注意这些问题:

一、运用排比,必须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不能单纯追求排比的形式而生拼硬凑。例如:“爱踢足球的他,身体是那样的强壮,那样的健壮,那样的强健,那样的结实。”“强壮”、“健壮”、“强健”、“结实”是一组同义词,硬拼凑成排比形式,没有任何意义。

二、各排比项必须处于一个相对的平行面,不能互相包容。例如:“爷爷辛苦了一年,到头来还是缺这少那,缺吃少穿,缺行少用。”各排比项互相包容,概念混知己,起不到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三、恰当地选择排比性的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例如:“没有一条鱼能离得开水,没有一朵花能离开枝头,没有一个人能离得了社会。”用“没有”作提示语统领三个句子,语意连贯,气势畅达。

排比的构成方式比较灵活,结构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词组的排比,句子的排比和段落的排比等几种形式。

词组的排比,如:“鲁迅是在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2 句子的排比,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用这个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符合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至于段落的排比,其用于叙事,可以使文章语意畅达,层次分明;用于抒情,能收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 中考经典

从此不再迷茫

“时髦的服饰,丰润的容颜,乌黑的头发,靓丽的双眼,这就是青春的美丽吗?”处于青春迷茫中的我不停地追问着自己。这时天空中传为了一个肃穆的声音:“不只是这些,青春还是真正美丽东西。”“那会是什么呢?”我赶忙问道,只听那声音更大了:“由你自己去寻觅、感悟吧!”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寻觅真正青春的旅程。

我飞向蓝天,遇见一只雄鹰,我悄声问它:“潇洒的鹰大哥,告诉我青春是什么,那吗?雄鹰扑腾了一下翅膀,略有所思地说道:“想知道青春是什么,那就和我一起去感受吧!”于是,我随着雄鹰舞动着刚劲的羽翅,时而直击蓝天,在白云间翻飞;时而俯冲大地,在田野上飞翔;时而追击雷电,在风雨中穿梭。哦!我明白了,青春就是去翱翔蓝天,青春就是去搏击流云,青春就是去战胜风雨!“ 我爬上高山,遇见一颗青松,我亲切地问它:“年轻的松树大哥,告诉我青春是什么,好吗?”松树点了点头,便开了口:“想知道青春是什么,那就和我一起去感悟吧!”于是,我与青松一起生活了下来。春天来了,我们抽出新芽,神采焕发;夏天来了,烈日当空,我们岿然不动;秋天来了,霜染红叶,我们硕果累累;冬天来了,严寒盖顶,我们坚韧挺拔。哦!我明白了,青春就是生机活力,青春就是顽强不屈,青春就是汗水收获,青春就是信念坚定!

在山涧,小溪轻轻吟唱:“雨季呀,快点到来,我要流淌,我要向前!”她用歌声告诉我,青春就是载歌载舞,奔腾不息。 在田间,禾苗轻轻摇摆:“丰收呀,快点到来,我要付出,我要播种!”她用微笑告诉我,青春就是充实自我,奉献所有。 在原野,花木轻轻拂动:“春天呀,快点到来,我要饱满,我要开花!”她用芳香告诉我,青春就是繁花似锦,朝气蓬发。 啊,在我的这段旅程中,我终于明白了青春真正美丽的所在。是的,从此,我对青春将不再迷茫!

文采点评:写作时恰当地使用排比铺陈法,能使文章有一种别样的美。本文就是一个例证。文章开头用了一组词语排比,充分地写出了自己面对青春时困惑迷茫的心理;之后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寻求青春为线索,从蓝天、高山、山涧、田间、原野等方面设置相同段落,构成了排比段,使青春的内涵在一气呵成中给人留下整体印象,使得文章节奏明快,张驰有序。总之,无论是在段落中还是在段与段之间,都可以找得到排比的语句,这些灵活多变的语句成了本文的一大亮点,它使得文章气势充沛,并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美丽青春的赞美之情。

第五节 旁征博引法

技法讲解

“旁征博引法”又叫“引用法”,就是在作文时灵活引用古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箴言谚语,典型故事、有代表性的看法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来为文章增色添彩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旁征博引法,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现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更显魅力。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笑貌千钧任翕张”引用我们都会,关键是我们引用要恰当,要能在合适的地方用恰当的引用来为自己的文章服务。只要是生活、学习的有心人,我们就可以发现写作时可供引用的素材是很多的。那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那传播面广、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的流行语俗语谚语;那缤纷绚烂、意蕴悠远的诗词;那语言明快、具有丰富内涵和饱满情感的歌词;那具有想象力、折射社会现象的神话传说哲理故事哪永不过时令人百读不厌的经典名著情节;那平常学习的课文中的故事、美句等等,都是我们写作时引用的对象。

一篇文章中,可引用的地方是很多的。用作标题,深刻题目;用作题记,先声夺人;用在开头,引题自然;用作论据,雄辩服人;用于文中,彰显文采;用在结尾,余味绵延。引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接引用,就是在文章中直接抄录诗文原句,这是最常见的引用形式;可以交融引用,就是将引用的内容和自己的叙述语言融为一体;可以概述引用,就是不把人物事件的详细经过写出来,而是抽取最有效的信息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可以仿制引用,就是取用引用对象的形式或仿制其部分内容;可以翻新引用,就是根据需要,对要引用的句子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意思、感情色彩发生较大变化,形变意也变。

旁征博引,是写作时一种令人羡慕的境界。要恰当地引用,首先当然是重视积累,最好把平时学习时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名人故事,成语典故,经典名句、诗句等,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脑海中,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其次要正确理解原句,引用要准确贴切,特别是在化用和翻新名句时,一定要慎重,要化得妙,翻得巧,不能乱化用乱翻新;最后在作文中要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最恰当的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引用,让引用成为整篇文章中的颗颗珍珠,从而让你的文章熠熠生辉,照亮阅卷老师的眼眸。

中考经典

树枝·理想·心中歌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给我那一截截树枝,我将为了理想上下而求索。 ——题记

理想是一首永恒的歌,我多想扬起歌喉把它唱响,可惜我没有音乐细胞,也无名师指点,我为之梦想,为之悲哀,为之惆怅。无意中从报刊看到《心底的那截树枝》的故事,我的心怦然而动„„

有一种小鸟,它可以用一截树枝支持丰自己的生命,它是那么的弱小,那样不禁风雨,然而它却可以凭借一截小小的树枝,成功地飞越浩瀚无边的太平洋!

小鸟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飞越太平洋的信念;老鹰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搏击长空的勇气;小草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染绿大地的志向;小溪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一往无前的毅力;腊梅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散发清香的追求„„

面对着具有温馨提示事的方格试卷,我罗列着拥有过的“那截树枝”——

“孩子,两眼平视,双脚匀蹬。”父亲指点我学骑自行车。一次,两次,摔倒,爬起,如今我不仅学会了骑自行车,还会了驾驶摩托,至于上网聊天上台演讲,当堂作文,那更不在话下了。原来我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就是勇气,一个生活的勇士,是敢于在别人之前迈出第一步的;禁不起波浪的鱼儿永远不能跃出水面;只会躲在安乐窝中的雏鹰终究无法在茫茫的天际中任意翱翔。

“××,你背一下《水滴石穿的故事》好吗?”四年级时沉默寡言的我好不容易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背完了课文。“不错,可要坚持哟!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相信你也能飞上蓝天。”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毅力是成功的基石,有了毅力,就有了飞向成功的翅膀;有了毅力,就有了喜迎明日朝阳的希望。一如梅花,香自苦寒;一如宝剑,锋出磨砺;宛如小草,春风吹又生;宛如燕子,秋去春又回。太阳每天都会升起,风儿每时都不停息,有了毅力,八年抗战终于赶跑了日寇;有了毅力,常败将军威灵顿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

我思索着,寻找着,到底哪个才是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呢?世界处富比尔·盖茨放弃了大学深造,在软件领域独树一帜,学会放弃莫非是他理想中的“那截树枝”?雷锋时时为他人着想,从小事做起,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立足现实莫非是他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呢?还有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岳飞“重整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原来,理想因人而异,因时因地有别,实现理想靠什么呢?是勇气,是毅力,是选择,是心中有我有他人,更有祖国和世界。朋友们,为了你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努力,努力,再努力!

文采点评:运用旁征博引法,化辊人的语言为自己的文采。如题记中化用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下半句,突出了自己追求理想批准书。开头引述寓方,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既抓住了要领,又引出了话题。中间引述了父亲和老师的话,突出了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师长所起的巨大作用。结尾暗引诗词名句,为揭示哲理增色,同时增强了文化底蕴。语言朴实形象,生活化,情感化,诗意化,既得益于旁征博引法,也是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果。文章妙语多多,行文中多有精彩之笔,从中可看出考生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第六节 情景再现法

技法讲解

情景再现法就是我们的直接生活情景或来源于书籍、诗文等间接生活经验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脑海里像电影那样,形成连续的画面,这画面带有我们的感受、态度、感情,这时的“情景”是在原来的“画面”基础产生的评价体验的“映象”。把这个“映象”由叙述或描写的笔法展现出来,就是情景再现法。 情景再现有三个关键点:感受、想象、表达。感受是基础,想象是桥梁,表达是实现。换句话说,我们要掌握情景再现这一表达技巧,需要具备三种能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下面是三种能力的详细讲解。

一、积极丰富的感受力。感受是由理解到表达的桥梁。感受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各种感知觉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才能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展现出鲜明而富有主观情感的生活情景。

二、精确具体的想象力。展现生活情景必须具体精确。在注重形象感受的同时,还不可忽略逻辑感受。材料是想象的原型,要做到形象、有血有肉,就必须具体,把握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要注意细节上的精确。

三、表现力是指熟练运用情景再现法的能力。

第一步,设身处地。要把书本中所叙述、描述的一切,作为亲身所见、亲耳所闻的亲身经历,产生“我就在”的感觉,通过深入感受获得理性认知。

第二步,触景生情。当某种生活图象在脑海里浮现时,我们一定要做出积极的反应,也就是说一个具体的“景”,马上引起我们具体的“情”。

第三步,理清头绪。我们头脑里连续的活动画面开头是什么?接下去是怎么变化的?以后会怎样发展?结果是怎样?哪里是重点的特定镜头?哪里是远景?全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心中有数,要有自己的主观评价,不可走过场,也不可陷进去。

第四步,“现身说法”。既然“我”就在材料情景中,那么,把这一情景再现的过程描述出来,成为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只要符合主题的统率,就能打造出精美的文章。 中考经典

带着微笑出发

夜悄无声息地从屋檐滑落,眼前是一杯茶,透过烟气,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微笑,然而夜是孤寂的,无法驱走我的愁思。

一、仰望银杏

突然回忆起一个夏日,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漫无目的地在那条小路上,仰望一棵粗壮的银杏,翠绿的叶儿像一片小小的扇子,在枝头颤动,叶片上还闪着亮光,一阵微风从耳边掠过,我仿佛还听到树叶在枝头窃窃私语。要不是树干粗壮虬曲,要不是树枝苍劲有力,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它竟然是一株已近百年的古树。

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我仿佛看到在无数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风是怎样在肆虐地扯着他的枝干,雨又是怎样无情的溅打他的叶片,然而古老的银杏始终面带微笑挺了过来,成为了参天大树。阳光照射在树叶上,我退后一步,阳光把我的影子挤得很短,树影却将我的思绪拉得很长。我仿佛听到银杏的言语:带着微笑出发吧,孩子。

二、昙花吐香

还是一个夜晚,是在门前的花坛里,我看到了昙花的美丽,那晶莹的花瓣,像是少女的纱裙在月光下在晚风里翩翩起舞。那花,玲珑剔透,那香,四处弥漫,沁人心脾。那美,让你惊羡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昙花还未等你说出一句惊羡的话,她就要萎谢了。曾经以为昙花是懦弱的,是悲观的,她只是在无人察觉的夜晚悄悄绽放, 3 是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信心吧。然而她的绽放足以证明她是不需要喝彩的。她将自己一生积蓄的美拼尽在这一刻绽放。那般从容,那般美丽。

只因她带着微笑出发,有微笑支撑她的信念,有微笑鼓足她的勇气,即使生命旅途短暂,但有微笑陪伴出发,足矣。

人生旅途就是这样,有漫长也有短暂,有挫折也有收获。无论别人如何怀疑你的梦想,无论遭受怎样的困难与不幸,请像古银杏与昙花一样,带着微笑出发。

文采点评:小作者描绘了两幅场景,一是银杏树在阳光下微笑着生长,描写形象,作者由此想到了它百年间如何战胜风雨,认识到人应“带着微笑出发”。一是昙花在晚风里翩翩起舞,猝然开放,散发清香的情景,作者重在描写感触,评论昙花,揭示了它开得从容,开得悄无声息,说明了它即使生命旅途短暂,但有微笑陪伴出发,足矣,给人联想和启迪。最后借助两个场景展开议论,找出其共同点,阐发生活的哲理,有力地突出了主题,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第七节 浓墨重彩法

技法讲解

浓墨重彩的意思是指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浓墨重彩法就是在文章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物、自然环境作细致的描摹,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睹其物的感觉和体验。巧妙运用浓墨重彩法,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或凸现人物品质,或强调事物特征,或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要表达的对象更加鲜明清晰,倍增感染力量;也能使文章具有一种厚重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浓墨重彩法其实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用得好,就会显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的语言魅力。在写作上,无论是写人物,叙事件,还是描景物,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写人物,典型的像乐府民歌《陌上桑》,作者为了表现主人公罗敷之美,对行者、耕者、锄者、使君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从而烘托出了罗敷的绰约风姿;如叙事件,典型的像《口技》,作者为了展现口技艺人精湛的技艺,对宾客的神态、动作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烘托出口技艺人的表演已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之境界;如描景物,典型的像《小石潭记》,作者为了强调潭水的清澈,对鱼的数量、情态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从侧面烘托出了水的清澈、透明。

那么,在文章中如何使用浓墨重彩法呢? 首先,浓墨重彩要有明确的目的。描写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也不是为了给文章增加一些装饰,而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浓墨重彩要么表现主题,要么推动情节发展,要么表现人物性格等,总之,必须是为文章服务的,否则就不用。

其次,浓墨重彩要善于捕捉对象的特征。描写,不可过滥,也不可泛泛,要突出有代表性的方面,用少量的笔墨再现事物的神韵。

再次,浓墨重彩要见微知著。该精雕细刻的地方要不厌其烦,要笔酣墨饱,写深写透。

最后,浓墨重彩要融入情感。要伴随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以便使读者能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梦绕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襟衩布裙的女子,素午采桑于绿水之阳;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踏着水车剥着菱角;我是茅檐青草旁的那个白发老妇,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我因江南而自豪。因为这里有……

小 桥

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那历久弥坚的永存是柔情的坚强在鼎立。你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明艳欢笑,多少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流 水

江南的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人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人 家

朴素的江南人有着浪漫的幻想。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浣衣的姿势,哼着浣衣的小曲,在夕阳里温柔地笑。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东南妩媚,雌了男儿”,对却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让我们掬泪共戚。前一页的篇章已随着音符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篇章由我们来为你抒写辉煌。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泛舟江堵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我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江南,我因你而自豪。

技法实例 (一)善用修辞放异彩 ◆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有骤然翻起跳跃着的水花,也有波澜起伏的大浪。

要感受这海的心声,那就应该去倾听。倾听是一缕清风,它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倾听是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开不败的花,它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和信任。闲暇之际,独步山间树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鸟儿的歌唱,昆虫的啼叫,小泉的呜咽,山风的呼啸……倾听是春天刚发芽的嫩草,充满活力与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和希望之火。倾听犹如炙热的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愉悦轻松的感觉。当你失落时,一声清脆的鸟啼能给你安慰;悲伤时,一阵清风能为你开解;彷徨时,一泓清泉能给你帮助……倾听在呼唤,我们需要倾听。朋友,难道我们不应牵起倾听之手,去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吗? (一考生《倾听在心底永驻》节选)

文采点评:是散文还是诗?文章的彩得益于语言有文采,要使语言有文采,最好像本段这样善用修辞放异彩。倾听是一种什么形象?正面是难以描写,那就像《老山界》中半夜醒来的情景来描写声响吧!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把倾听比作“清风”、“流星”、“花朵”、“嫩草”、“凉风”,在细致的描写中,突出倾听能带给人信心、希望、信任,可消除烦恼、忧愁、悲伤和彷徨,显得生动形象。在描写倾听的对象时,运用拟人手法,显得亲切自然。为了突出倾听的意义,作者以“当……时,……能给你……”的句式列举了三种情形,突出无处不需要倾听。最后文末的反诘强调了倾听对我们的重要性:“朋友,难道我们不应牵起倾听之手,去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吗?”使我们不禁迷恋倾听!总之,大量排比句式得心应手地运用,以及恰当比喻的生动效果,增强了本文的语言魅力,不愧为考场满分作文片段!

(二)画面定格震人心◆他站立着,一动不动,只有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江边,一轮残月缓缓地下沉。这个吟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如今也醉了吗?为何任凭秋风刮过他布满皱纹的双颊,任凭浪头拍打他为民奔波疾呼的双脚,任凭余晖刺痛他看透朝野浑浊的双眼?他静静地转身,望着远处的国都:“别了,祖国!”一切消失在不息的江水之中。告别之美,美在“上下求索”的真诚与执著,美在精神的纯洁与崇高。 (一考生《告别之美》节选) 文采点评:画面定格是突然固定或有意延缓人物的动作.使读者产生心灵震撼的一种描写方法。在这个画面中,作者对屈原采用了定格法.对定格的画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既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还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三)细节描绘显真情◆春天来了。饭前午后,桑园成了我们的娱乐园。或坐或立,或躺或半倚着桑树,哼唱着跑了调的歌谣。动情之时,便向着蔚蓝的天空尽情引吭高歌,比一比谁的嗓门最响最亮,不时惊飞了枝头的鸟;倒是那些花蝴蝶不怕嗓门走调,还来凑热闹,在丛丛簇簇的野花中和人挑衅捉迷藏。伙伴们一时性起,跳起来,钻过去,前腿弓,后腿蹬,左手攥,右手捉,一不留神,它便钻出掌心,逃之天天(选自文晋散文)

文采点评:选段采用细节描写,细腻入微,有伙伴之间尽情的玩耍,如“便向着蔚蓝的天空尽情引吭高歌,比一比谁的嗓门最响最亮”:也有花蝴蝶与人的嬉戏,如“在丛丛簇簇的野花中和人挑衅捉迷藏”等,一个个细节,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活学活用 请你以“秋”为话题,运用浓墨重彩法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体裁不限,自拟题目,600字左右。

秋 云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可看水中腾雾;你要住在崖下,可观石上生云;你要住在林间,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吟……

倘是雨天,也只是雨毛毛呀毛毛雨,那淅淅沥沥的清琴丽韵声中,眼见那秋草湿得沉重,眼见那落叶流金溢彩,眼见那苍苔上的地软肥圆鼓胀,你就感叹在如今的浮躁世界之外,居然有这样一方清心宁神的净土,实在是人们的福分。

这里的雨说停就停。路也不泥泞,山道也不滑脚,偶有一石如杌,你可以稍停坐上去,不用衬什么手绢,那石质只是凉爽;看山谷起了雾,先是一丝一缕,从鸣若佩环的潭边,从别墅楼宇的红瓦顶上,从松林晚照的亮隙间,从老枯肥硕的草窝子里,拉丝一般,纺线一般,抽穗一般,织锦一般,那雾的条条绺绺就弥接起来,在屋顶盘旋,在树梢缠绕,如透薄的丝织品,人就疑心是七仙女在晾晒她新裁的天帛;可一眨眼的工夫,这些淡的薄的雾气就蒸腾起来,在低空,粘连,凝聚,浓缩,成白生生的一团棉,一团面,旋转着上升,边沿也越来越光滑,就出落成一朵漂亮的云;沟边,崖边,林边,一团一朵的云就这么生长着,升腾着,从你的脚下升到高空去,在湛蓝的天幕上排列、行走,演绎高秋的万千景象。

你的心一时空阔起来,胸中可以撑船,脑中可以盛山,你认定这一趟不虚此行。哞然一声牛叫,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儿上的风景,你自己也成了风景,你的乌发红裙早被摄人对面山上的长镜头,你一个人的休闲成全了那些创作者。当他的作品给万千欣赏者带来美丽与喜悦的时候,你的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又完成了另一重意义。

文采点评:开篇一组排比句,有力地烘托了山谷的奇幻胜景。接着作者采用了特写的手法,将镜头聚焦在秋雨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雨声中的秋草、落叶和苍苔。然后.作者对秋雨后产生的秋云更是浓墨重彩地刻画.把秋云的万千景象演绎得精彩绝伦,有如仙境。细致入微的观察,独特细腻的感受,浓墨重彩的描写,成就了这么一篇美文。

第6篇:中考作文技法系列讲座1---szhyu11

技法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方法(《中考作文技法》)

(一)应试作文的审题步骤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序幕,是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重要的一环。 有经验的考生,应将审题过程分作四步走完。 1.扫视

快速扫读文题,以明体裁,找重点,求范围。扫读的内容为:

①看文题的类型——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要求自由拟题;看是材料作文、条件作文,还是想象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

②看文题的内容——是记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说明;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是写文,还是写信„„

③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④看文题的多少——是一个题,还是两个题;是独立的两个题,还是一材两题。 2.品析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重点:

①理解完整命题的含义,明确重点,确立中心。

②分析半命题的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之后再进行“完形填空 ”。 ③阅读文题中的材料,从提炼观点、改写续写、其它用途三个角度判定其作用。 ④体味材料的含义,初步提炼观点。

⑤观察文题中的图画,品析含义,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 ⑥品读话题作文的材料与要求,确定自己的作文内容。 3.补读

审读构成文题的其它因素,着重查看: ①文章体裁和字数的要求。

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方面的要求。 ③关于材料处理的要求。 ④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 ⑤其它特别的要求。 4.深究

①对看不懂的材料再从头读过,仔细推敲。 ②细读文题中的解释、举例、说明与提示,看其中隐含有哪些对写作构思有用的信息。 ③研究文题前后附加的成段的语言文字,看其中是否隐含有对文题写作构思的一些暗示。

以上四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步的“品析”。品析文题时,速度不妨放慢一点,时间不妨拉长一点,以确保真正地理解题义。为了理解的准确,除了从字面意义上直接体味之外,还可以运用如下两种方法:

①增删。或在文题中增加字词,或从文题中减少字词,从增删之后变化中体会文题的表达重点,从而强化对文题的理解。

②对比,将卷面上的文题与平时见过的或考前训练过的文题进行对比,从中体会到大的差别或细微差别,以防止草率套用原先熟悉的材料。

以上四步,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操作上是揉为一体的,只不过是审题中要注意的四个侧面,我们在考场上一定要为自己负责,细心审慎地“步步到堂”。

[练习]

1.在“真

”这个文题中,“”可用什么内容来代替,横线上可以填进那些上应的内容?用这个文题进行作文应该扣住哪个字?

2.读下面中考作文题,然后答题: 以“冬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以冬夜中的人、事为主要叙写内容;以景物描写作必要的渲染烘托;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

①题目中哪一句话对作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提示? ②题目中哪一句话对提高作文的档次进行了提示?

3.在中考作文题“可敬天下父母心——记家长对我期望的二三事”中:

①文题的表述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②题目中暗示的文章主题是

③题目中表示文体色彩的一个词是

④我们作文时应扣住文题中的

4.下面是一个很长的中考作文题,你读一读,审一审。看你发现了哪些对作文有用的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作文:

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父母爱孩子,真有点近乎溺爱。只要求孩子读书、升学,至于待人接物、劳动、生活等等都置之脑后了。特别是家务劳动,都由父母包了下来。小到洗一块手绢,一双袜子,都是妈妈代劳,这是不利于培养下一代的。我的父母却不然,他们严格要求我会生活,爱劳动,不怕吃苦,勤奋、节约,对我的缺点从不迁就。所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 以“我学会了自己走路”或“这样要求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其中代替父母或老师,正式写文章时将它代进去。本文也可以取材于所见所闻,但要用第一人称写。

(提示:1.“”可指任何一个人,横线上可填任何一种性质的特点或行为;“”可指任何一件物品,横线上可填任何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可指任何一件事,横线上可填任何一种对事的评价用这个文题进行作文应该扣住“真”字2.①以冬夜的人、事为主要叙写内容。②以景物描写作必要的渲染烘托3.是生动的、直露的②可敬天下父母心③记④期望二三事4.审题中发现:①“学会了走路”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②文题中的材料是暗示要写别人对“我”严格要求和“我”自己的努力③作文时不一定要写自己的父母④作文的内容也可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

(二)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在这简短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指令性与指导性兼容的信息。若不细细咀嚼、领会就匆忙着笔,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作文应试中,不可不仔细研读文题的“要求”。

文题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交代

每个文题之后必有此项内容。综合起来看,大致包括如下若干方面: ①书写的要求; ②字数的限定; ③取材的范围; ④表述的对象; ⑤文体的类别; ⑥拟题的方式; ⑦写作的禁忌; ⑧违规的处理。

这方方面面的“要求”,具有明晰的、干脆的指令性,只能遵从,不能违反,否则会影响得分。如某地中考作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中,有如下的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②以记叙为主,不能用书信的格式。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④字迹清楚,标点占格,卷面整洁。⑤全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内容不具体者,要扣分;不写记叙文的,要扣分;写成书信了的,要扣分;写了真名的,要扣分;书写不整洁的,要扣分;字数超过限制的,也要扣分。倘若粗心大意,或以为这些规定只是小事一桩,也许就会糊里糊涂地丢分。

2.解释

这较多地用于半命题作文、拟题有特别要求的作文、记叙对象可以变换的作文以及文体不限的作文。拟题者往往用一两句话进行解释或例说,以指导考生对作文题准确把握,灵活处理。如中考作文题“我和××”的要求中说道:题中的××可写人和物,如妈妈、老师、同学、猫、花、邮票、足球等。此解释意在给考生开拓思维空间,告诉我们要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中撷取材料。又如中考题“一个我最〖CD#8〗的人”,要求“要用一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面貌,要有生动的描写”,这是在告诉考生如何组织材料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较高的分数。再如文题“我帮妈妈做家务”中,其“注意一”为:也可以帮爸爸、帮爷爷、帮奶奶做家务。此解释既点示文题中的叙述对象可以改变,又暗示“帮”的对象是自己家中的一位长辈,而不是几位或者其它。

3.提示

主要用于较为强调写法的作文。命题者用很简炼的语言,通过文题的要求,或提示写法,或指导构思。考生对此多加品味领悟,必有好处。

它们之中,有的提示比较直露,如中考题“微笑”,要求写成记叙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或接触过的人,在记叙中适当穿插抒情或议论。这个要求直接指导怎样取材,提醒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的提示则比较含蓄,有“暗示”作用。如中考题“家庭的乐事”,要求以“乐”字贯穿全文,写一篇反映家庭生活之乐的记叙文。这个要求既明示“乐”是文章的线索,又暗示要记的不只是一件乐事,而是几件乐事。又如中考题“这是真的吗”,要求中说“可以加副标题”,这即是暗示考生利用副标题将写作对象具体化,使写作集中目标,集中力量。

由以上所述,我们知道,在中考作文时,一定不要淡漠了对文题“要求”的审读。 [练习]

1.说明你怎样掌握下面文题中的“要求”。 题目:我在父母心目中

要求:通过记叙二三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家长对你的期望,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点明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表明自己的看法。字数600左右。

2.下面文题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

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一件事来表现中心。③要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④不少于600字。 3.下面文题括号中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例如:妈妈、老师、叔叔、伙伴、邻居等),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字数600—900,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个字扣一分。

(提示:1.①用两三件事写父母,②文中一定要穿插议论2.①只能记叙一件事,②要有描写、议论和抒情,③要注意保密3.仅起举例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求写这些内容。)

(三)认真品味文题的“导语”

除了材料作文,在一般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之前,有时也会出现一段较长的文字。它们不是据以作文的材料,也不是进行限定的条件,而是语言优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导语,非常类似于语文课中教师设计的“开讲语”。作为文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既然“导语”作为某些文题的组成部分出现,那么就必然有其独到的作用。品味“导语”的语言,揣摩其蕴含的意图,也就成为审读中考作文题的必要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文题,分别领会“导语”的基本作用。题中打浪纹号的部分,即为我们所说的文题“导语”。

文题一

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

此导语中含了一组排比句,暗示了这篇考场作文立意的某些侧面,并用省略号暗示考生去进行发散联想。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是:〖ZZ6〗点示立意角度,〖ZZ6〗开拓写作思路。通过抒写“笑声”可以表现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侧面呢?你可以写“友情在加深”或“学业在长进”,可以写“困难被克服”或“隔阂被消除”,还可以写自己由此而联想到的某个方面。文题的“导语”用“友情在加深”这组排比句,既激发考生多角度地选材,又指点了考生立意的具体侧面,隐含的内容相当丰富。

文题二

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以“我在春天里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导语”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发写作情感,创设写作情景。其优美的语言,能调动考生的回忆,铺设作文情感的基调;一句“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设置了特定的写作情景;“想”和“做”则暗示在写作中如何选材,选什么材。

文题三

同学们,近来全国都在开展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家都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请以“给同学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从中受到的教育,以互相鼓励。

此导语的作用是:显示写作背景,强调把握主题。考生要写自己受到的教育,不能离开“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考生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离不开“牢记中华民族受欺凌的苦难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背景和主题,通过导语巧妙地表达出来。

文题四

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田垄、公园、运动场、图书馆、电影院、舞厅、教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等等,我们也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的。请以“我从

走过”为题,先将题目填写完整,然后写一篇有叙有议的文章,以叙为主。

此“导语”的作用是:提示选材范围,指点行文布局。其罗列的“许多地方”,意在让考生展开联想,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表达的“地方”,以便顺利成文。“所见所闻所感”一语极为巧妙,暗示出写这篇“有叙有议”的文章应该如何布局:先写所见,穿插所闻,然后表达所感。

以上“导语”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基本作用”。而实际上,上述每个导语都不仅仅只有一个“基本作用”,只有认真阅读,揣摩品味,才有可能对其隐含的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所以,我们在遇到有“导语”的文章时,一定要对其多读几遍。

[练习]

1.说说下面文题导语中最关键的一个句子是什么?

文题“我懂得了珍惜„„”下面这样一段“导语”:“当青春微笑着向你走来的时候,生活也时时给你教益。有那么一次,它让你懂得了应该珍惜什么。请用上面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简析下面导语在文题中的作用。

文题:生活中难免发生些不如意的事,如自己的愿望、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考试成绩不好或是有错误受到了家长的指责、批评;或是受到误解、委屈等。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受磨练,从而重新奋起。许多有成就的人是都是这样,但也有人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请以“在错误、挫折面前”为题,写一篇记叙、议论结合的不于500字的作文。

3.下面文题中的导语暗示了什么?

晨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状时,台下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会经久不息;在家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掌;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一个道理,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以“掌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有掌声响起时的场景和心理描写,还要具体写出如何赢得掌声的过程。

4.下面的文题中有“导语”吗? 题目:照片

提示:“照片”,反映出我们经历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摄下了我们走过的路,记载着我们的幸福、欢乐、怀念、骄傲、悲痛、懊悔、艰辛、稚拙„„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写600—700字 。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代替。

5.下面的导语中暗示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题目:我在努力生活是需要认真、需要努力的。一个人的志趣、情感、追求、理想、毅力、为人、工作态度、奋进精神、自立能力„„等等,都会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表现出来。请用上面的文题,或叙说一个故事,或连缀几个生活的片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某种感悟,表现你为了健康成长而正在进行着努力。文中若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提示:1.是“有那么一次”,它是在暗示如何选材。出题者暗示考生写好一次经历,写好一件事情,考生应当在记叙一次经历或者一个事件中阐发自己懂得了应该珍惜什么,而不能去写几次经历;凡写几次的,肯定“吃力不讨好”,因为此类文章不合题意2.此“导语”在构思方面这样暗示我们:一是在取材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二是在叙述或议论中要注意将“重新奋起”与“一蹶不振”相对照;三是在议论中可以运用“许多有成就的人”的一些例子;四是文章的主题应是青年人必须学会正确对待错误和挫折3.这个导语很长,暗示了如何选材,还暗示了可以写自己得到掌声,可以写别人得到掌声,也可以将“掌声”虚化,写自己为得到某种心灵上的启迪而感到高兴、自豪4.这个文题将导语直接用“提示”语表达出来,点示了选材的角度,这样对考生更有利一些5.选材构思主题。)

(四)冷静排除文题的干扰

考场作文题中必须安排一点干扰因素。但于考生来说,这却是影响考场作文质量的不利因素。如果碰上稍偏、稍怪、稍难的题,考生的情绪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为了应对考场上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考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有冷静的排除文题中干扰因素的技能。

一般来讲,中考作文题中可能出现如下干扰因素,对这些干扰因素,也有相应的排除方法。 1.题意难解 如文题“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又如文题“在重兴学雷锋之风的日子里”。此类作文题在断句、读词上会使一部分同学感到为难。如对“重兴”一词,基础差、心理紧张的同学也许会因为理解不出“再次兴起”的意思而导致作文全篇覆没。

排除此类干扰的方法是,先凭借语感读题,初步把握文题的含义,再从语言习惯的角度去理解,最后运用语法知识去反复分析。如上述第一题,通过这几步,就可以确定应将题目理解为“告诉你/我的一件新鲜事”。

2.要求难达

如某地文题,写作要求就写了近200字,共六条,其中还规定“用脸色的描写表现心理变化”等。此类文题条件“苛刻”,不达到所限制的要求不能算优秀作文,容易让一部分同学难以动笔。

排除此类干扰的办法是顺应文题的要求,按规定办事,先认真快速拟好草稿,对照其要求修改,逐一落实,然后定稿。

3.材料难找

如某地中考为命题作文,题目是“这种做法应该提倡”,要求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又如某地文题为“机遇”。此类文题给考生造成的困难较大。前者的困难在于需要考生自己去找“做法”来议论,许多考生无法先陈述一种好的“做法”。后者则是部分考生未曾体验过或认识上不去。面对这样的考题,考生首先要冷静,力戒慌乱、焦急,然后展开联想,从自己经历过的、听过的、看过的、读过的、交谈过的诸多方面的内容中选出一个点,尽量靠近文题,扣住文题,构思成文。

4.体裁难定

如某地文题“生日”,可以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又如某地文题“伸出友谊的手”,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这类题体裁灵活,要求宽松,能适应不同同学的需要。然而它们也给考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考生需要考虑写哪种文体顺手、好得分,在酌定文体时就费了不少时间,有的同学写到途中写不下去,又调头重写。

应对此类文题的方法,一是把握住自己的心理流向,保持冷静;二是注意把握住阅读文题的最初感受,它往往反映作文构思的最佳选择;三是确定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体,中途不要再换。

5.观点难出

如某地材料作文题,说的是某一富翁看到别人住在好看的三层楼上,也要工匠给他盖出第三层楼,但不要盖第

一、二层楼。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据此写篇议论文。此材料寓义丰富,但考生绝大多数只提出“要打好基础”的观点,考场作文主题雷同。

排除此类干扰的方法是研读材料,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努力地提炼出若干种观点,然后特别考虑自己拿出的第一个观点是否与别人相同,小心地删去几个观点,最后确有把握地确定一个观点。

6.有劲难使 如某地材料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了一张详细的个人履历表,要求按照此表写一份“人物小传”。这个题完全避免了猜题押题,可以使所有的考生的“考前准备”排不上用场。但由于“小传”的平实性,也会使一部分优秀的考生无法施展自己的写作技能。

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得考虑如何在构思上去进行突破,力求用全新的结构模式完成全文的写作,其次就是要注意语言表达,要在平实的基础之上做到生动与准确。

另外,还有两题选

一、一材多作以及题型太新太活等因素,都可能给考生一定的写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中考作文复习中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一些抗干扰训练。[练习]下面所选的都是中考作文题。它们难吗?如果你有难处,该如何排除它呢?

1.在竞争的热潮中

2.我最爱唱的歌。要求结合歌词内容,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3.以“友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4.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文学名著。要求介绍的必须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可以从内容梗概、艺术特点、文学地位及影响方面去介绍。介绍的必须是一本文学著,不能是一篇文章。 5.读下面一段文章,以“留在我心中的歌”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

感人的歌声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深处,像在记忆里摄下声音的影片一样。

6.读下面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想法,从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写一篇议论性短文:

古代有一个人卖马,在市场上一连站了三天,无人问津。此人就去见以识马闻名的伯乐,愿出一天工钱,请伯乐绕着他的马转转看看,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伯乐照着他的要求做了以后,马价一下子就涨了10倍。

7.题目:从名人的谦虚所想到的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1.难在从“热潮”中来表现一个“竞争”的故事,学生难得有这方面的丰富材料2. 这个题目,在很大的范围内,不能保证说每一个考生都有一支“最爱唱的歌”,如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同学,就可能是这样。所以这个题目对一批考生显得很不公平3.这是宽泛而熟悉的用滥了的文题,不难,但也许会给以考生编造说假及套用范文的机会4.这个题太难了,只有少数考生能得分5.这个题的“难”与第2个题的一样,它还有容易让考生“走题”的干扰性——如果不读或不注意读文题中的那一段话,也许就有同学用“留在我心中的歌”的比喻义来写文章——写到其他“有意义”的事上去了6.这个题难在不大好提炼出观点7.这个题比较偏,也比较难,它从知识面上让考难生以应对。第一,也许考生对名人的事迹了解不多,对名人谦虚的事迹了解会更少,第二,由于平时较少注意这些内容,所以表述起来有困难。)(五)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传统的中考作文题型至今还在以严肃的面目“坚守岗位”,没有多大变化。但从中考作文题的创新和发展来看,现在很多文题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文题中往往安排了活泼生动、情感动人的文字。它们之中,隐含着丰富的信息,要想中考作文获得优秀成绩,不可忽视对它们的认真审读。

每一个中考作文题,不论其题型如何,都有周密具体的写作要求。这些写作要求透露出来的,有很多是“警告性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考生防止“技术犯规”,保护考生“少失分”。这些“警告性信息”告诉我们:

1.要注意保密

由于中考作文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所以中考作文卷中最容易透露考生的真实姓名、校名,或者让人从真实的地名中猜测到校名。这样就容易导致作文阅卷中的抬分或压分现象的出现,使中考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竞争的公平性、严肃性,甚至造成阅卷工作的混乱。因此,中考作文题在要求中随时注意提醒考生对此予以充分的注意,作了甚为详尽、严格的要求。

其表述的形式主要为:

1.简单表述。如: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2.复杂表述。如: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名称和有关人名(包括本人、家长、亲属、老师、同学等)。

3.指令式表述。如:凡涉及真实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代替。考生如果忽略了这些规定中所隐含的“扣分”信息,往往会在不经意之中丢失了宝贵的分数,甚为可惜。于是有些出卷人干脆把问题挑明,如:文中如需出现人名、校名,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有的措词则更加严厉。如: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姓名、必要时可用代替,否则试卷作废。

还有的措词简直就是严重警告。如:文中不得暴露自己所在的地区和学校,否则给零分。 这可能是在众多的“不保密”的试卷面前所采取的“惩前毖后”的措施吧。

2.要注意字数

不按要求中的字数去完成考场作文,也要受到“扣分”的“处罚”,好多考生不了解这一点,或者在写不出的时候马虎了事,结果篇幅不够;或者希望得到好的评价而尽情展示,超过规定的字数,糊里糊涂被扣了分还不知道,这也是很可惜的。

一般来讲,中考作文题中对字数的要求有如下几种表述。

(1)“左右式”。如“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文章”等。这一“左”一“右”的含义就是500字以上、700字以下的文章不会扣“字数分”,如果是小作文,则“左右”的幅度不能超过50字。 (2)“不少于”式。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等。这“不少于”的含义就是“要超过”,超过的字数,大作文可在100字以内,小作文可在50字以内。

与“不少于”相对,还有一种“不超过”、“以内”式的表述,字数的限定可按上例类推。 (3)“之间”式。如“字数在400—500之间”、“字数在400—600之间”、“写一篇

四、五百字的议论文”等。这时考场作文的字数一定要按规定办。

(4)综合式。如“字数500字左右,但不得少于400字”等,这也应该按规定办。

中考作文之所以限定字数,首先是为了公平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为了阅卷的方便。字数的限定合乎初中生的表达能力,所以每个考生都应该注意这个要求。

3.要注意表达方式的选用

文题要求中对表达方式的限定也很严格。考生若不注意对此方面的规定,起码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失误,一是没有综合地使用表达方式,二是写错文体。这方面的扣分将大大超过因字数不合要求的扣分,考生将蒙受“重大损失”。所以,要千万注意准确选用表达方式。

对于表达方式,文题中有两种“要求”。 一为“硬要求”。

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如: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有适当的议论。 如:要运用描写的方法。

如: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前三例要求很明确、很单纯。第四例要求也很明确,但要求的层次高一些,如果考生不以叙述为主且适当穿插或抒情、或议论、或描写,那么作文质量永远上不了第一类,充其量也只能在二类作文中徘徊。

二为“软要求”。

如文题“我为此而自豪”:“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又如文题“友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此类要求十分宽松,考生可以任意选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式抒写内容、表达情感。考生要结合个人实际水平或特长,扬长避短,以稳妥为要,作出最佳选择。

4.要注意选材、构思

有些文题对选材、构思也提出了要求。不要小看或忽略了它们,否则也会得到“扣分”的结果。此类“要求”主要分两类。

一类是选材要求。

如“选择一两件平凡小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如“围绕中心选择一两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如“选取两件事,围绕一个中心”等。 前二者允许选“一两件事”,最好依此行文;后一题规定“选取两件事”,可千万不要来点创造性,去写三件、四件事。

一类是构思要求。

如“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如“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称,以信为线索,写一篇五六百字的记叙文”如“按照书信格式写”,如“以日记的形式写”等。

既然文题中进行了这此限制,考生就不必去违背,要想到这些要求中隐含着的警示。

另外,有的文题的要求对规范地书写、标点占格、如何拟题、如何把文题补充完整、如何运用文题所提供的材料、图画等,也都作了说明,考生在读题时均应予以注意。

同时,我们还应知道一些关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方面的信息。

下面是对一些地方2001年中考作文评分扣分或加分的“标准”的介绍,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知己知彼”,争取加到一些分,也可以避免无端地丢失分数。当然,这样的信息对于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也是很重要的。

如:给考生加分,主要有如下一些规定:

内容或表达有创意者可酌情加1—3分,加满3分为止。(山西省)

文章基本切合话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3—4分。 (安徽省)

书写工整、规范、文面整洁的,加1—3分。(江苏连云港市)

内容有新意,可加1—5分,加到“内容项”满分为止;语言流畅,可加1—5分,加到“语言项”满分为止;结构巧妙,可加1—3分,加到“结构项”满分为止;卷面非常整洁,可加1—2分,加到作文满分为止。(北京西城区)

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40分为止。(1)感情真挚(2)立意新颖(3)构思巧妙(4)语言有特色。(河南省)

而扣掉考生的分数,则显得严厉一些、细致一些: 缺少文题,扣3分。(山西省);缺少标题扣2分。(温州市) (要求自己拟题而)不拟题者扣3分。(甘肃省)

书写、标点不规范、字体潦草的,酌情扣除1—3分。(山西省) 书写不规、涂抹严重的,扣1—3分。(甘肃省)

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每2个扣1分,扣至5分为止。同一个错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吉林省)

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南京市) 全文一逗到底或没有标点的扣2分。(北京西城区) 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安徽省)

字数不足部分,每50字扣1分,扣分不超过4分。(北京昌平区)

(作文80分),不足300字的,48分以下;不足400字的,64分以下;不足500字的每少20字扣2分。(大连市)

作文中如果出现镇(乡)、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真实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北京昌平区) 文章中出现了真实校名和真实姓名者,降一等级给分。(四川眉山)

(在命题作文中)凡自命另外的文题进行作文且内容完全不是本试卷文题所要求的,给10分以下的分数。(湖北荆州市)

凡作文只写开头、结尾,而在中间充塞其它内容诸如课文语段的,给10分以下的分数。(湖北荆州市)

作文内容完全不符合题意的,只能在7分以下给分。(贵州铜仁地区) [练习]

1.举例说明下面文题中隐含着哪些“扣分”的信息。 题目:我有一双

的手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选用恰当的词,把题目填写完整。②叙事中要细致地写手的动作,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③在叙述的基础上,要恰当地运用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文字要通顺,全文不得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写出县(区)、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2.说说下面的文题中隐含着哪些对考生有利的信息。

憧憬未来,展示未来,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在奔向未来的脚步声中,她的轮廓我们已隐约可见。请以上述内容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的题目中必须嵌进“未来”二字。②文章叙写的对象必须是“我”“、我们”。③字数600—800。

(提示:1.①字数不够要扣分②写出了真实名字要扣分③没有描写、议论要扣分④语言不简明连贯要扣分⑤没有突出对“手”的描叙要扣分2.①文章的主题很明显②文章的题目也很好拟,如“走向未来的一步”③由于是自拟题目,所以选材自由④对“记叙文”三个字没有进行限制,也可以写成想象作文,如“这就是未来的我”⑤对字数的要求比较宽松。)

上一篇:讲严立心得体会专题下一篇:学生外出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