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

2022-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

建筑节能改造

扎实推进墙改节能

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墙改节能工作纪实

“十二五”规划强调,建筑业的发展要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我市紧跟“十二五”步伐,深入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抓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的必然选择,绿色节能建筑是生态低碳城市建设之首选,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努力为实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为提升市民住房品质、改善民生不懈努力,也是我市建设领域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途径。

既有建筑改造

惠及广大市民

“十二五”期间,省分配给我市的改造任务是294万平方米。为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我们广泛发动,强化措施,积极筹措资金,目前,全市落实改造项目40个,建筑面积113.44万平方米,其中,三项综合改造67.61万平方米,供热计量及管网平衡改造44.57万平方米,围护结构和供热计量改造1.26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面积66.26万平方米,正在施工面积36.82万平方米。

强化政府主导,完善工作机制。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量大面广,仅靠部门难以推动,为此部门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13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保障工作顺利实施。负责人员认真开展既有建筑能耗调查,以1990年后建筑为重点普查对象,对建筑物建成年代、结构形式、产权归属、供暖方式等内容进行梳理、汇总,建立了既有居住建筑项目信息库,为科学制订改造方案和分配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严格考核奖评,把改造工作列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全年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实行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落实。政策激励是重要推动力。除了财政配套资金,还积极利用好沉淀的新墙材专项基金。激励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推动了工作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全市改造项目累计投资1.6亿元,其中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达到0.67亿元。创新模式是工作开展的新契机,以开发建设单位为主体的改造模式,享受财政配套、资金奖励,几乎不贴钱就可完成改造。 以供热企业为主体的改造模式,供热企业成本逐年从改造后的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效益中回收。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改造模式,资金由财政、单位、个人共同负担。以物业公司为主体的改造模式,资金由财政、个人共同负担。

广泛宣传发动,形成社会共识。从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图纸审查、加强信息公示、严格招投标、加强施工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管。并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集中宣传;还选择经济条件好、有改造积极性的单位,通过宣传册、示意图等形式,宣传奖补政策,提高单位进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培育、宣传、推介典型节能改造小区,先后组织30多个社区、单位进行了现场观摩,请居民谈改造感受和体会,真实生动地展示了节能改造效果。过去几年,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比改造前平均节能32%以上,年节约标煤1.4万吨,减排CO23.6万吨;冬季室温平均提高3-5℃,舒适度显著提高;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后,居民平均节约30%的采暖费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丰收”。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企业参与、用户配合、科学推进”的原则,加快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切实降低建筑能耗。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实现供热降耗、用户节费、社会节能,积极推广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改造任务,为全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做出积极贡献,推动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再上新台阶。

绘制节能蓝图

推行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营造的健康、舒适环境,成为生态低碳城市建设首选。我市紧扣自身职能,以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市政府8月4日印发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内容和权责。随后,市住建局与有关单位联合出台《通知》,确定了我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工作内容和方法措施。

坚持属地管理,部门协作联动。在公共建筑节能工作中,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在上级主管部门监管下,加强宣传引导,做好与本级其他部门的联动,充分调动产权或使用单位的节能改造积极性,做好本辖区公共建筑节能工作。部门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同时,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各部门密切合作。相关单位建立市级公共建筑节能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按月督导、调度。各县(市、区)也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保障本地公共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

对公共建筑进行摸底,全面掌握能耗情况。做好每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对采用集中供热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逐一确认。以大中型商场、宾馆、医院、高校、办公楼、写字楼为重点,摸清能耗状况。确定重点用能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改造。根据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情况,筛选确定节能潜力大、使用单位或产权单位积极性高、实施难度小的公共建筑作为重点用能建筑,逐步实施节能改造。选择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和监测。选择资质合格、技术先进、人才充足的科研、设计单位和高校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对能耗量大、节能潜力大的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建立能耗监测平台和监测系统,开展能耗动态监测,实时跟踪高能耗重点用能建筑能耗信息。

设立专项激励资金,推动建筑节能广泛应用。在每年的省级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专项资金中列支15%,用于全市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设立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包括城市建设资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各级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沉淀资金。我市委托建筑设计单位制定了节能改造方案,邀请有资质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对建筑外墙、外窗、屋顶、楼梯间隔墙等外围护结构各部位进行保温节能处理,加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节能监测系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应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力求改造投资最优化、节能效果最大化。改造前,我市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采暖空调耗煤量为35公斤标准煤以上。改造后,按照节能30%保守计算,单位面积耗煤量可降至25公斤标准煤以下。改造后的公共建筑每年采暖空调费至少可节省1/3以上,改造所增加的成本可在5年内收回。

公共建筑能耗高,节能潜力大,社会影响广,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是我市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以新建建筑为目标,着力推进和培育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探索和倡导低碳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

第二篇:乌鲁木齐计划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计划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360万平方米,总投资11.34亿元。

从乌鲁木齐市建委了解到,在今年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既有公共建筑8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280万平方米,其中,政府补贴资金5.98亿元,预计可争取国家奖励资金1.54亿元。项目完工后,每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6.12万吨,折合天然气4602万立方米,可节约燃气费用6304万元。

乌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仅能大幅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增加建筑的附加值,提高百姓的居住舒适度。据测算,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在同等供热状态下,建筑平均室温可以提高4到6摄氏度,约4万户百姓可以切实体验到“民生工程”带来的温暖。

从2005年起,乌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4952.56万平方米,其中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630.6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改造3321.96万平方米,累计获得国家奖励资金14.3亿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4。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规模50%节能标准改造的基础上,乌市积极探索高标准节能改造工作,从2008年起,就组织实施了中德合作操场巷小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采用三种方案对原建筑实施改造,使之分别达到50%,65%和大于65%的节能标准;2011年组织完成了南山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楼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改造后建筑节能率达到85.7%,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得到了德国“零排放”超低能耗建筑认证。

尤其是今年,乌市将组织市5中被动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按照德国标准建造西北地区第一个被动式建筑改造项目,建成后建筑采暖能耗仅为15千瓦时/平方米,相当于标煤3.01公斤/平方米或天然气2.4立方米/平方米,改造后建筑节能率可达到90%以上。

今后,乌市将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有意愿进行50%节能标准改造的单位或个人,可由单位或物业公司牵头,动员各住户进行节能改造,落实自筹资金,尽早向建筑所在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这样就有机会纳入乌市节能改造工程计划,享受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有意愿进行高标准节能改造的项目,可向乌市建委申请,并享受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建筑相关资金补贴和优惠政策。

第三篇:区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工作,部署安排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为全面完成2011年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工作目标

任务,下面我就全区建筑节能墙改与供热计量等方面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在相关部门及各市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面超额完成了 “十一五”和年度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目标工作任务。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 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止2010年底,全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率为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比率达99.2%,完成目标任务的104.5%。其中五个地级城市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100%,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实施65%的节能标准,其他地级城市开展65%节能标准的示范工作。全区新增节能建筑1407.9万平方米,建成抗震节能示范农宅 6800套。“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节能建筑4413万平方米,全区累计已建成节能建筑5299万平方米,占全区既有民用建筑总量13777万平方米的38.47%,新增节能潜力78万吨标准煤/年,累计用于新建建筑节能的增量投资约53亿元。

二是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大幅提升。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2号政府令),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标志着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发挥图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关口作用,建立完善建筑节能从设计审查到竣工验收备案全过程闭合监管体系,标志着闭合监管机制形成;建立建筑节能墙改责任考核制度,与五个地级市和18个县(市)建设主管部门签订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考核责任书,组织对全区各市县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帐、年底交账,切实将建筑节能墙改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标志着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强化建筑节能和新墙材应用质量监管,组织建筑节能墙改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筑节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规范建筑节能工程各实施主体的质量行为,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标志全区监督检查成为常态。

三是启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率先实现我区绿色建筑零的突破。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绿色建筑“十二五”专项规划》(报批稿),编制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标准及政策汇编》,成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举办全区绿色建筑培训班,我区13位专家荣获国家绿色建筑评审专家资格证书。“中房—东城人家(一期)工程”经专家评审、我厅审核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被授予**首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二星级称号。标志着我区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已经形成。

四是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我区“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任务。按照《关于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分三批下达了全区2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及配套资金,在各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208万平方米,占改造任务的104%,2010年完成改造任务58万平方米,银川市改造任务量大,完成效果好,质量高,速度快;**县做到应改尽改,完成改造面积51平方米,改造面积占全县既有建筑总量的95%以上。改造过程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改造效果好,群众满意,由动员住户改到住户要求改。通过改造节约了供热成本和住户采暖费,提高了供热效率和热费收缴率。

是积极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起草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方案》,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民用建筑能耗调查统计工作,固原、**等市县已完成建筑节能及能

耗信息统计调查。

(二)抢抓机遇,创新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宁政发[2009]75号)文件精神,由我厅代拟,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了《**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10-2020)》,制定印发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管理办法》,编制发布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二是实行强制配建机制。从2010年1月1日起,在五个设区市城区12层以下住宅、宾馆、公寓、宿舍等有热水需求、具备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统一配建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实现太阳能建筑应用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全面推动我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应用。截止2010年底,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三是示范市县、示范项目重点推进。我区中卫农村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惠农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列为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银川市、海原县被住房和城乡建部、财政部确定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四是自治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2010年自治区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划拨6000万元,支持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年内两厅联合组织了两批区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对银川一中、**中学、**高级中学、彭阳县城太阳能路灯、**学校和医院等8个列入第一批示范工程的项目给予3105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对两个列入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分别给予600万**500万元的奖励,有效推动我区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健康发展。

(三)以节能、节地节材、利废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

一是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产品、工艺和设备。支持新墙材企业重点研发节能自保温或复合保温的煤矸石烧结制品,形成与结构同寿命自保温或复合节能保温新墙材体系。成立课题组,对“煤矸石页岩自保温砌块”、 CL新型节能抗震结构体系、HS系列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JT砖自保温结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并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示范工程基础上,编制发布地方标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切实做好节能抗震新型墙材和结构体系推广应用的项目筹备。**中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已形成20万m3产能,在石嘴山市汉唐庭院住宅小区进行试点应用;**奥伯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和**东方建材厂研制的(复合保温)烧结多孔砖,已形成250万块标砖产能,已在贺兰县宝庆花园住宅小区试点应用。

二是支持建材企业更新改造和技术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粉煤灰、硫石膏、工业废渣等,发展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和蒸养制品以及南部山区高孔洞率、高质量的粘土类墙材制品。2010年改造和新上砖、砌块、板材3种类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线8条。节能保温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已经逐步走上自动化,新型墙材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区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复合节能保温砌块以及烧结蒸养制品等各类新型墙体材料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各种结构体系民用建筑工程应用。

三是完善制度,培育新型节能建筑体系,加**型墙材规模化推广应用。制定印发《**回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宁建(科)发[2010]第35号)、《关于发布**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产品目录的通知》(宁建发[2010]第9号),成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 建立我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评审专家库,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经组织评审,将ASA外墙复合保温板等11个项目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将**市阳光骄子C、D区二期等3个工程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举办石嘴山市汉唐庭院“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节能体系”应用现场观摩会,通过示范观摩,引领和带动优质节能自保温结构体系的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

四是新墙材应用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新墙材产量达到19.2亿块标砖,完成目标任务的106.7%;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比例达到64%,完成目标任务的107%;节约标煤11.9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利用工业废物230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减少CO2排放29.7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35%。“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新墙材产量75.82亿块标砖,节约土地12510.9亩,节约标煤49.2万吨,利用工业废物860万吨,减少CO2排放104.3万吨。

(四)扎实推进城镇供热计量改革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供热计量改革推进力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意见》(宁政办发[2010]47号文件),同时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印发了《关于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宁建城发[2010]16号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回族自治区城市供热条例》(草案)已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大审议。2010年10月-11月,自治区政府督查室联合我厅对五个地级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2010年底,结合“明珠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活动考核验收,对全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通过督促考核,各地供热计量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供热计量培训,召开供热计量产品推介会,落实开发商和供热企业主体责任,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大幅度增加,为全区开展供热计量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从2010年1月1日起,竣工验收的新建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调控装置。截止2010年底,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达508.73万平方米,银川市还对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竣工的307.75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5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

三是积极落实供热计量收费政策。银川市率先制定出台了两部制供热计量价格并制定了具体的计量收费办法,从2010年采暖季开始,对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建筑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并认真做好计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制定和完善我区供热计量收费政策提供数据和支持。石嘴山市、**市、固原市、中卫市、**县等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正在制定或报批。

2010年是建设领域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此,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自治区财政厅、经信委、发改、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建设系统支持和帮助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顾2010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建筑节能和墙材机构尚需完善。部分市县未设立独立的建筑节能墙改工作机构,有的虽然设立机构,但工作人员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尚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管理工作需要;二是部分市、县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和返还政策执行不力,墙改基金的收缴率、使用率不高,墙材基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的机制尚未健全,墙改专项基金的调节功能和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对供热计量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供热计量改革步伐较慢,节能建筑即不节能也不节费的“怪圈”,未能突破,制约和影响着5000余万平方米节能建筑潜在节能量的考核和显现:一边是用户开窗散热,以便是供热企业容量有限、增容缺钱,末端用户暖气不热收费困难;四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激励政策不配套,市场机制还未形成,投融资渠道不畅;五是节能保温技术和材料体系单一,目前还是以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为主,存在防火和耐候性隐患。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2011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将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提升能力建设为为突破口,以完善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提升建筑品质、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的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目标。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墙材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全面实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为全区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底: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96%以上;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95%以上;石嘴山市、**市、中卫市三个地级市规划区内开展建筑节能65%标准的示范试点建设,启动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完成178万平方米非节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全部实施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18.5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2%以上;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全年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实现节能23万吨标准煤,节约土地3052.8亩,节约标煤11.47万吨,利用工业废物220万吨,减少CO2排放57.5万吨;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应装尽装,供热计量收费五个地级城市全覆盖。

到2015年: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50%标准的比率为100%;五个地级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100%。其中银川市2011年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3年,石嘴山、**市和中卫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5年,固原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各县城镇规划区(城关镇)范围内进行节能65%标准示范试点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节能75%的试点示范工作;争取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安排的非节能适宜改造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任务,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及既有居住节能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完成区、市两级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31.5亿标块,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全面完成县级规划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山区乡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稳步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在自来水普及的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供应和太阳房技术。

(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全面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严把“三个关口”:设计图审关,竣工验收备案关,工程交付使用关;落实 “三项制度”:节能监督检查制度,能耗信息公示制度,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制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及所属质量监督、节能墙改、图纸审查机构,要强化监管,切实履职,严格落实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确保全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到位率96%,五个设区市100%达标。

(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认真总结评估“十一五”期间我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主要经验,完成 “十一五”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国家验收。各地要尽早安排布置“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力争2011年内完成17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争取1-2个市县列入国家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大力推进既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政府办公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计量收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验收的工程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建设单位负责补装供热计量和室内温度调控设施。

(五) 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力度,五个设区市年内供热计量收费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热企实施、社会监督”的原则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限时出台热计量收费政策。我厅会同物价部门督促未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市县要尽快出台供热价格和收费办法, 2011年—2012年采暖期前,五个地级城市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民用建筑必须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新建、既改、公建)。二是加**建及既改建筑建筑供热计量调控装置同步安装的监管,确保安装到位,责任到位,收费到位。三是落实责任,设计不到位找图审;竣工验收不到位找质量监督、节能机构;交付使用不到位找权属登记主管部门。安装责任是开发商(建设单位),费用计入工程成本,选型、实施、维护责任是供热单位。

(六)积极推进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和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搭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平台,对典型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启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改造,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并及时报送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盘清建筑能耗家底。

(七)全力推进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一是扩大强推范围。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范围,在经济条件和太阳能资源较好的贺兰、永宁、**、**、青铜峡等县城(县级市)规划区内,12层及以下,具备太阳能热水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应用系统,不断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加大建筑用能结构调整;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要求,会同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做好2011年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申报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升申报质量,力争我区整体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重点地区,2-3个城市(或县)和3-5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示范县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三是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认真做好我区8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个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的监督实施和验收工作;四是加大技术标准支撑。区标办、节能墙改办、新技术协会做好重点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技术研究,指导各地扩大示范规模,提升示范工程技术含量和辐射带动效应。

(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抓手,继续完善我区绿色建筑评价配套标准及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绿色建筑“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技术集成、政策引导和成果推广力度,加快绿色建材产业、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适宜性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评审工作,大力发展二星级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促进我区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九)抓大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大力扶持和鼓励新墙材企业建设上规模、上档次、满足50%以上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墙材项目。通过大项目建设,消纳宁东重化工基地以及各大电厂产生的上千万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保障措施和关键要求

(一)对于新建建筑,重点是执行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关键是严把许可备案关口。积极做好《**建筑节能条例》(草案)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力争使其列入2012年人大立法计划。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确定的基本法律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强化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监管措施。切实把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竣工验收备案和交付使用“三个关口”,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图纸不得通过设计审查,不得通过设计审查备案,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温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坚决不予通过节能专项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交易手续。确保100%满足结构抗震安全、环保节能强标的建筑交给用户使用。

(二)建立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协调管理和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信、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继续坚持建筑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考核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手段,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市县和部门实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追究责任和行政问责。

(三)创新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体制和机制。一是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激励政策,扶持专业节能公司,培育节能市场;二是鼓励供热企业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建筑节能投融资市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节能改造,拓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墙改基金支持既有建筑节能节能改造的力度。

(四)严格落实供热计量改革各方实施主体责任。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的实施主体和收费主体,要认真落实供热计量改革政策,完成各项供热计量改革任务,切实担负起供热计量设备选型、实施和运行维护的义务,并参与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经工程验收合格符合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必须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不得再按面积计价收费,拒不实施按用热量计价收费的,用户可按建筑面积收费价格的70%缴纳采暖费;新建民用建筑、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和实施供热计量改造的民用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新建建筑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的,不得投入使用,擅自交付使用的,应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对建设(开发)单位予以处罚,供热单位可不予供热;供热单位不能如期提供供热计量设备的选型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建设单位有权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计量和温控设施进行安装,供热单位不得拒绝正常供热,必须按热计量实施收费。

凡完不成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任务的地区,不得申报国家及自治区园林城市、人居环境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凡是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装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不得受理鲁班奖、住宅性能认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广厦奖、西夏杯优质工程等奖项的评选。对已获得上述奖项、称号的市、县(区)和建筑项目将进行复查督办,要求限期整改达标,未整改达标的,一律不予通过复查。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能力建设。继续推动建设领域科技进步,以国家和自治区示范项目为依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新突破。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我区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地方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技术支持。加大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型房屋结构体系的研发力度。推广适用我区农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农房建筑技术。研究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开展农村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带动和指导农村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的健康发展。

同志们: 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区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各项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携手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全面完成全区2011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书籍

1.《既有建筑改造年鉴》 (已出版2010年版、2011年版、2012年版) 编著:既有建筑改造年鉴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

(已出版2010年版、2011年版、2012年版、2013年版) 编著: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研究》 (博士论丛) 作者:刘玉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 简要介绍:推行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是推行建筑节能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存在投资额大、收益率低以及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特点,导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一直难以大规模开展。基于上述背景,本书采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文献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外部性效益、经济激励机制、经济激励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经济激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经济激励现状。 第3章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第4章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 第5章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机制研究。 第6章 国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第7章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论。

4.《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作者:刘月莉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内容涵盖从典型示范项目推广到城市级大范围节能改造,可为我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提出科学建议。通过唐山、乌鲁木齐等北方地区4个城市和北京地区既有农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示范,总结了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政策和管理经验,可为在全国广泛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基础数据的调查提供参考,为全国大规模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节能的意义,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既有居住建筑调查方法,综合改造节能潜力及经济性分析,节能改造技术措施,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5.《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百问》

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2013年1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百问》主要收录了如何进行分户热计量收费;新风系统、为什么要采用住宅新风系统;什么是住宅新风系统、安装住宅新风系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住宅新风系统有哪些类型和特点、安装和使用住宅新风系统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内容。 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 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2年3月1日)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情况调查、居民工作、节能改造设计、节能改造项目费用、节能改造施工、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等。 7.《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 编著:薛志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在对国内外公共建筑节能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和能耗调查结果分析,给出了我国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并结合108个无成本/低成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诊断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与特点。

全书共分五章,对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与改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节能型物业管理、节能诊断方法和步骤、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措施与改造实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

8.《系统•适宜•平衡•既有建筑改造•北方采暖地区篇: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方法与实践》

编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1月1日) 简要介绍:《系统·适宜·平衡·既有建筑改造·北方采暖地区篇: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方法与实践》共分八章,对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方法和思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现状分析、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政策与模式分析、规划编制框架和方法、城市现状调查分析方法和案例、规划的依据和思路、规划的主要内容、投融资分析、效益和风险分析等。

9.《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暨中法湖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机制研究》 作者:李德炳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版 (2010年7月1日) 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建立融资机制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等。 10.《中国既有建设改造政策与市场化运作》 编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7月1日) 简要介绍:本书对国内外既有建筑改造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既有建筑综合改造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既有建筑改造激励与监管机制、投融资模式的制定与建立,对既有建筑的合理使用与科学维护管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对既有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既有建筑改造政策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11.《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分为实例集

1、

2、

3、4) 作者:李朝旭、王清勤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09年7月1日) 技术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 编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2月1日) 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主要修订的技术内容是:将规程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规定了在制定节能改造方案前对供暖空调能耗、室内热环境、围护结构、供暖系统进行现状调查和诊断;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内容、重点以及技术要求;规定了热源、室外管网、室内系统以及热计量的改造要求。 2.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 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04-01 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理解与应用》(按JGJ 123-2012) 作者:滕延京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3年5月1日) 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新版规范修订的原则、内容、依据及适用范围,本规范及其他规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使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新规范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4.《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作者:徐福泉,赵基达,李东彬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第1版 (2013年1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针对我国大量既有建筑全性不足的现状,系统分析总结了既有住宅与公共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包含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加固工程实例及试验研究等多方面内容。针对具体加固技术,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构造措施、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加固构造详图等,同时,针对部分加固技术,提出相应试验研究报告。 5.《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加固技术指南集》 作者:李东彬,葛学礼,徐福泉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第1版 (2013年4月1日) 简要介绍:本书包括绪论、既有村镇住宅结构现状、既有村镇住宅结构维修加固技术指南、既有村镇住宅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指南、既有村镇住宅结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指南、村镇灾后受损住宅快速评估指南等内容。 6.《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指南》 作者:王清勤、唐曹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2年11月1日) 简要介绍:本书分安全篇、节水节能篇、功能改造篇、材料篇四个部分。 7.《既有建筑评定改造技术指南》 作者:邸小坛、陶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建筑评定改造技术指南》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系列丛书之一。课题组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既有建筑管理法规、技术标准的调查,结合我国国情,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既有建筑管理的政策建议,同时总结既有建筑在维护、改造等环节的技术内容,编制相关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 8.《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手册》 作者:王玉岭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0年7月1日) 简要介绍:《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手册》共分五章,针对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基础、古建筑等各种结构形式,从加固、改造施工的角度,全面介绍了各种加固方法所需的特色材料及性能,施工工艺与操作要点,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

9.《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集成》 编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涉及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中国建筑节能路径探索:涂逢祥文选》 作者:涂逢祥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2月1日) 简要介绍:《中国建筑节能路径探索——涂逢祥论文选》收录了涂逢祥先生30多年从事建筑节能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总结,本书对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疏离。书中既有对我国建筑节能环境条件的分析,又有对国内外建筑节能的考察分析报告;既有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路径,又有建筑节能政策的进展。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过去的工作,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建筑节能》 (系列丛书,建筑节能

35、

36、37…50) 作者:涂逢祥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要内容:能源战略与政策,建筑节能检测,建筑节能计算软件,节能窗技术,建筑节能进展。

3.《能源管理与节能: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导论》 作者:白玮,龙惟定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内容简介: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涉及管理、财务、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环境、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缺少相关的参考资料与图书。《能源管理与节能: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导论》从建筑能耗统计与预测、建筑能源审计、建筑系统测试与诊断、能源服务项目的融资等方面,对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述。另外,书中对系统调试、运行管理、建筑能耗的计量与管理、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建筑节能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以使从事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的技术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利于顺利开展工作。

第五篇: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实施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

京政发(2011)32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

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实施意见》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方针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提高既有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能力,提升使用品质,市政府决定实施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以下简称“综合改造”)。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对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本市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设防未达到现行规范标准的既有房屋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价值评估,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一)排查鉴定对象。

1.1980年以前建成的城镇房屋建筑。

2.规划保留村庄的农村住宅

3.1980年至2002年期间建成的学校、幼儿园、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实施方式。

1.经鉴定不符合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且经评估具有加固价值的,由区县政府组织实施责任主体进行综合改造工作。

2.经鉴定不符合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且评估不具有加固价值的,经房屋建筑所有权人同意后,由区县政府组织责任主体按计划予以拆除,并做好搬迁安置工作。

3.经鉴定符合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由区县政府建立档案、汇总信息。

二、确定主体

(一)直管公房,房屋建筑管理单位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

(二)单位自管公房,房屋建筑产权单位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

(三)已售公有住宅,原售房单位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原售房单位灭失的,现接管单位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无接管单位的,由房屋所在地区县政府责任组织实施。

(四)其他私有房屋建筑,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房屋建筑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权属不明的,实际占有人是综合改造工程的实施责任主体。

房屋建筑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应当依法配合综合改造工作。

三、落实责任

成立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住房城乡建设委主任担任,成员由中直管理局、国管局、驻京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有关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市政市容委、市农委、市水务局、市商务委、市卫生局、市审计局、市国资委、市质监局、是安全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地震局、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电力公司、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市自来水集团、市排水集团以及各区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综合改造相关工作。(见附件)

各区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综合改造工作的组织是适合监督管理,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四、规范程序

综合改造工作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改造、标本兼治、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实施流程。

1.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价值评估。由区县政府组织开展此项工作。抗震鉴定机构出具抗震见到你个和加固价值评估报告后,区县政府应当及时建立档案并将鉴定、评估结果书面通知实施责任主体。

2.提出综合改造申请。实施责任主体应当根据鉴定、评估结果,ijishi向区县政府提出综合改造申请。属于已售公有住宅的,实施责任主体应当依法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后,方可提出综合改造申请。

3.编制综合改造计划。区县政府于每年9月15日前将下一的综合改造计划上报领导小组,经审批后纳入重点建设工程。

4.确定综合改造计划方案。被确定为当年改造的房屋建筑,其实施责任主体应当及时组织工程设计,并将综合改造设计反感报规划部门审定。综合改造设计方案中应包含节能、供热计量温控系统以及附属设施改造内容。符合规划条件并经批准后,可以适当增加房屋建筑使用面积,相关费用由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承担。农村住宅综合改造设计方案由区县政府组织制定。

5.实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责任主体应当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施工,区县政府应当做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农村住宅综合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二)

1.城镇房屋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价值评估总做在2011年6月起订,2012年底前完成,综合改造工作2011年8月启动,2015年底前完成。

2.农村住宅。抗震鉴定和加固价值评估工作在2012年启动,2012年底前完成,综合改造工作在2013年启动,2020年底前完成。

五、加强保障

(一)资金保障。

1.综合改造实验研究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2.本市城镇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加固价值评估费用,由市财政承担,驻京中央单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外省、区、市单位,境外机构产权的城镇房屋建筑抗震鉴定、加固价值评估费用,由实施责任主体承担。

3.综合改造费用由实施责任主体承担。实施责任主体经认定属于本市低收入家庭的,由区县财政予以全额或差额补助,本市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已售公有住宅的抗震加固费用,由市财政予以定额补助,区县财政予以相应补贴。

对于规划保留村庄的农村住宅,鉴定、评估以及综合改造费用的不住标准另行制定。

(二)政策保障。

1.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各区县政府、各实施责任主体要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综合改造的途径。城镇住宅在优结构基础条件满足,符合规划条件并经批准的前提下,可探索通过增曾等方式筹集改造资金。已售公有住宅附属设施改造所需资金,可以按照改造性质使用房改售房款、专项维修资金和个人公积金。

2.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在符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前提下,建华综合改造工程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间。

3.改革抗震鉴定工作模式。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抗震鉴定工作,明确设计、房屋安全鉴定、检测单位的协同工作程序,加大鉴定工作力度,以效益比的方式界定整体加固与拆除的评估界限。

4.实行合格承包人名制度。为保证综合改造工程质量,参与综合改造的监测、房屋安全鉴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行合格承包人名制度、市、区县政府出资并依法应当招标的项目,各实施责任主体应当在合格承包人名录中依法选定工程参与单位。

附件:

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按比例落实综合改造资金计划,制定综合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

市教委:组织开展方针减灾教育,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的组织协调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对阻碍综合改造工作的单位和人员依法实施处罚,对综合改造工程中相关责任主体履行2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监察局:负责对综合改造工作富有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监察。

市国土局:负责综合改造工程设计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使用政策的制定,研究符合增曾改造条件住宅的相关土地政策。

市规划局:负责办理综合改造工程规划审批手续,对负责综合改造工作的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研究符合增层改造条件住宅的相关规划政策。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知道各区县政府和卫生、教育、商务系统开展综合改造工作,对负责综合改造工程的检测、鉴定、施工、监理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制定本市综合改造技术标准、规范和排查鉴定、加固工作指南,对综合改造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综合改造过程中增加面积部分的产权登记相关政策。

市市政市容委:负责按照计划,对老旧小区的配套市政管线、环境实施同步整治。

市农委:做好农村住宅综合改造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工作。

市水务局:负责研究制定综合改造工程中供水,排水管线的改造方案、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市商务委:负责制定人员密集的商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医院综合改造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市审计局:负责研究制定综合改造专项审计工作方法,组织对综合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市国资委:负责督促市属国有企业开展综合改造工作。

市质监局:负责依法对综合改造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工业制成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进行监督检查。

是安全监管局:负责依法对综合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管,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职责。

市城管执法局:依法对纳入改造范围的依托房屋建筑外墙违章搭建的裙房等违章建筑进行查处。

市地震局:负责向各区县提供已掌握的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活动分布情况,配合市教委看展综合改造工程中的教育工作。

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定制综合改造工程中通信线路和设施的改造方案、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知道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北京市电力公司:负责综合改造工程中用电线路和电力设施的改造工作,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市燃气集团:负责综合改造工程中供热线路的改造工作,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市自来水集团:负责综合改造工程中供水管线的改造工作,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市排水集团:负责综合改造工程中排水管线的改造工作,做好综合改造工程实施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各区县政府: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综合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负责落实综合改造配套资金和不可预见费用,组织落实每栋房屋建筑鉴定、加固与拆除方案,对没有综合改造价值、需要拆除的住宅,做好搬迁安置工作,组织项目检测、鉴定、设计、招标、施工、监理、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负责协调推进本行政区域内驻京中央单位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外省、区、市单位,境外机构产权房屋建筑的综合改造工作,监督并督促工程进展,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第六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申请书

平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按照平政发【2011】52号文《平原县2011-2013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现申请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节能改造。

一、建筑基本概况

建筑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建造年代:_______________结构形式:________________层数:_______________屋顶形式:平顶【】 起脊有楼板【】 起脊无楼板【】有无地下室车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有外窗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墙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外窗及供热计量改造完成情况

⑴外窗改造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未完成外窗改造,需承诺于什么时间完成)

⑵供热计量改造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未完成供热计量改造,需承诺于什么时间完成,包括安装热计量表)

三、工程协调

为顺利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我单位承诺:在节能改造施工过程中,积极协调住户做好空调外挂机拆卸(施工如有需要)、管线保护或迁移、屋面太阳能拆卸、墙面保温、屋面保温、防水的成品保护,避免人为破坏等工作,积极配合施工单位,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达到合格工程,顺利通过市、省级验收。

特此申请

申请单位(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监督工作要点下一篇:见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