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的军队

2022-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血性的军队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摘 要】目的:探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最佳的抢救护理测量,并为今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现对笔者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以来参与的2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23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2%。结论:快速恢复患者血量循环,尽快查找病因及治疗病因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关键点,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是比较普遍的临床的危急综合症状,因为不断出血,造成血容量骤降,若不及时抢救将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尽快实施抢救措施及有效的护理是提升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本院急诊室对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5例失血性患者实施抢救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段为18—40岁(平均年龄为31.5岁);2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休克情况,平均出血量大约为1300—3500mL,手术时间大约为1.8—4.2h(平均时间为3.1h)。除了2例由于多脏器损伤致死,其余通过积极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患者都痊愈出院。

2 抢救护理

2.1 做好术前准备 急诊室护理人员在接到手术通知后,立刻通知麻醉医生并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齐全急诊所需的物品、器械等等,确保急诊过程中使用的吸氧设备、呼吸机、麻醉设备和各种监护设备正常运作,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对患者进行护理。

2.2迅速补充血容量 输液补充血容量是抢救休克实施的第一步骤,尤其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必须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最佳方法是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迅速补液,严重外伤由于血液浓缩造成组织间液降低而出现脱水的情况,必须尽快输入晶体液(乳酸钠林格氏液)500~2000mL,然后再输液体或悬浮红细胞,重度休克者晶体和胶体液按照1∶1比例迅速输入[1]。

2.3吸氧 失血性休克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为患者提供吸氧可增加动脉血氧量,可采用鼻导管和鼻塞供氧,氧气流量控制在3—5/min,严重的患者最好采用面罩提供氧气,从而加大吸入氧浓度。

2.4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清除患者口腔及鼻分泌物,留心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奏的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三凹症等症状,若发现患者喉头肿胀严重或昏迷,患者舌头下坠,迅速使用舌钳夹住并在口内插入通气管,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2.5心理护理 失血性休克症状来势汹汹,患者及家属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极易出现恐慌、紧张、焦急的心理情况。护理人员要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积极开导病人,加强沟通,将疾病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仔细讲解每个治疗和护理措施的作用。另外护理人员注意使用恰当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予以安慰,使得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家属以最好的配合态度接受手术及护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最终成功。

2.6观察病情 出血症休克紧急抢救的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数、神志、尿量、四肢末梢微循环、肤色、颈静脉充盈情况等来判定休克程度[2]。及时调整输液量,在输液量、输血量较快的同时需要注意患者对输液、输液有无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敏捷的洞察力和伶俐主动性,手术过程中保持高度注意力,仔细观察患者体质变化,判定要准确,反应快捷,积极配合。

2.7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服药,由于抗休克药物胶东,避免出现致命性错误。因为失血性休克患者循环不佳。吸收困难,为了确保疗效及预防药物性蓄积中毒,禁止使用肌内皮下注射,最好采取静脉给药方式,准确记载输入药物的名称、输入方式、输入速度及病人情况。

2.8积极配合手术 护理人员迅速与手术医生沟通,准备好手术需要的特别物品、器材,准备充分后迅速洗手上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步骤,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及时、准确地递送手术器材、物品,积极配合手术医生。

3 结果

除了2例由于多脏器损伤致死,其余通过积极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患者都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92%。

4 讨论

急诊室主要职能是实施紧急抢救。失血性休克具有急、重、危的特征,若不及时抢救极易出现生命危险,甚至错失抢救时机[3]。急诊室必须建立健全较好的应急机制,抢救患者,不仅要及时有效,更要以不变应万变;不仅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配合。作为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牢固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抢救经验,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仅要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急诊室医生积极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叶丽红,压继红,陈静.创伤性休克126例急诊手术室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141.

[2] 林巧丽.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120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50.

[3] 陳建珍,姚琼珍,石小红,李红芳,黄雪娟,谭爱欢.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2例急救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09,20(01):133—134

作者:封燕

第2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关键词 休克,创伤性 失血性 护理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因失血量大,低血压持续长,可发展为不可逆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护,常常转变为多功能脏器衰竭以致死亡。可见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院自2009年1月份至2010年1月份共接诊了78例病人,经积极抢救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8-65岁,均为健康人受伤,8~18岁7例,19-45岁56例46~65岁15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3例,高空坠落伤13例,斗殴伤25例,挤压伤7例。损伤部位:颅脑损伤37例,血气胸3例,肝脾破裂5例,盆腔损伤3例,四肢损伤20例,骨折10例。其中复合伤35例。

1.2 临床表现神志清楚35例,昏迷43例,均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紫绀,脉搏细弱,呼吸加快,血压≥90/60mmhg10例,≤90/60mmhg68例。

1.3 结果78例病人中,除5例病人外(均为复合伤),入院时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3例经住院手术后均痊愈好转。

2 急救护理

2.1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咽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气浓度以不超过40%为宜,严重低氧血症时,应给予高浓度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比如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等。

2.2维持有效循环,缩短抗休克时间 病人一旦送入抢救室,应使用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进行扩容治疗。采取积极的液体疗法,由于时间性的要求,治疗强调力度,液体速度常很快,液体的选择也倾向于胶体液。快速大量扩容治疗不仅要根据局部丢失的液体量,而且要考虑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循环容量相对不足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的循环容量向组织间的移动。遵循补液原则。监测中心静脉压,其正常值为6—12cmH20,低于6cmH20,则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2cmH20,则表示输入液体量过多,应控制输液速度。

2.3伤口处置应及时对开放性伤口立即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受伤肢体,如发现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应迅速封闭开放性气胸,并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如有内脏翻出,用治疗碗扣住内脏或用纱布覆盖并用绷带包扎固定,并应注意无菌操作。

2.4注意病人病情变化

2.4.1注意观察病人神志:随着休克加重,脑组织供血逐渐下降,休克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全身无力,诉口渴,休克晚期表现为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及昏迷。颅脑损伤者还应注意瞳孔的变化。

2.4.2心电监测:创伤病人病情重,应尽可能给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对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分别进行监测。当心音减弱;收缩压等于或低于70mmhg时;脉搏缓慢,甚至不能触及;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律;血氧饱和度低于90%,表示病情严重,为中重度休克,应备好药品和除颤器。

2.4.3外周循环情况:休克导致周围静脉及四肢远端静脉收缩萎缩,难以穿刺。急诊护士应具有过硬的穿刺技术,保证静脉通道的开放。

2.4.4尿量:放置导尿管,以便观察和记录尿量,作为调整输液速度的依据。扩容的有效指标是保证每小时的尿量在30ml以上。

2.4.5皮肤、粘膜和肢体温度。

2.5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血容量减少,病情危急,往往需要输血或马上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这就需要在急诊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备皮、抽取血标本、通知相关科室,缩短各项措施的处置时间,使急救畅通无阻,创建生命绿色通道。

2.6转送应掌握病人的转送时机,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对于危急需要立即手术的病人,应一边扩容,在检测生命体征的情况下,一边送入手术室。病人平卧于平车上,头部在前,注意保暖,继续氧气吸入,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应与护士做详细交班,以便急救的继续进行。

3 体会

为了及时准确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科护士应当具有生命的观念,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头脑冷静,主动采取护理措施,确保护理措施稳、准、快、全面执行,提高急救意识及观察能力,做好协调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从而为抢救病人取得时间。

作者:林瑜娜

第3篇:有关缺血性脑卒中护理的探讨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栓性脑梗塞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因此,早期预防,及时诊断,进行系统规范的个体化康复、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1 急性期的特殊护理

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多伴有严重脑缺氧、脑灌流量明显减少。发病后1周内卧床休息,给予低流量吸氧;患者大面积脑梗塞时会发生广泛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甚至发生脑疝,可出现昏迷、瞳孔不等大、呼吸变慢、心律失常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瞳孔及神志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1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有颅内压增高者要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并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了维持膀胱肌肉张力,防止肌肉萎缩,对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后,每3~4小时开放尿管1次,对尿失禁患者,为训练膀胱肌肉张力,开始每隔1~2小时可放尿管1次,逐渐增至3~4小时开放1次,至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2 社会心理障碍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的社会问题主要有社会孤独感、焦虑、抑郁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社会活动减少,家庭功能丧失,活动受限和产生依赖等。护理对策主要是行为、心理护理,适当的社会支持。行为护理根据患者特点而定。应了解患者心理及家庭、社会状况,关心体贴他们,对有抑郁状态者要给予安慰、劝说、诱导和支持,同时适当地给予抗抑郁药治疗。要利用各种方式促使患者倾诉,促进患者间良好的情感交流,争取家属亲友的配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护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过程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 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

当损伤在优势半球的言语中枢就可以引起言语功能障碍。运动性失语患者神志清楚,但不能回答问题,言语障碍影响理解和表达。进行语言训练可增加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医护人员要经营与患者讲话,发病2天后,即可开始语言早期功能训练。早期用单词、短语及用手势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同时分辨失语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失语进行侧重不同训练,并加强口部肌肉练习:鼓腮、吹气、转舌。尽量给患者提出易于回答问题,让患者用“是”,“否”回答。如是運动性失语主要是构音困难,护理时应着重给患者示范口型,面对面地教;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性,护理时要有意识地反复说出有关事物的名称。帮助强化记忆,让家属协助反复练习,坚持不懈。

4 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发病后如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疾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就开始康复训练,肢体早期功能锻炼,分3个阶段:①卧床期为防止关节强直和挛缩,经常进行肢体按摩和肢体被动活动,鼓励患者做主动活动,用健肢帮助患肢锻炼。做翻身、坐起、坐位保持及平衡训练;②指导患者进行坐位、起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穿、脱衣服,使用餐具、转移、步行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③指导患者从实用步行训练为重点,应用减重步态训练器,电动升降活动疗法,上、下肢关节智能训练器等综合康复疗法,并因人而异共同和患者制定一套个体化、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计划。

5 一般康复护理

注意室内外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直接吹风。脑中风患者常伴有消化功能不良症状,合理安排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嘱患者摄入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及含纤维素等的食物,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食用植物油,每日饮水1500~2000ml。做到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保持大小便通畅。在改善脑组织治疗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防止血压骤降的发生。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过速、过低地降压。有睡眠障碍者,睡前减少活动量,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或用热水泡脚有助于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并放好床档,以免发生坠床。

6 结束语

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易引起脑卒中的疾病,避免情绪波动、过度兴奋、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才能有效的预防病情复发。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在语言、肢体运动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达到了康复疗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淑霞,李菲,林岚.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脑卒中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4)

[2]何秀波,宿绍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03)

[3]秦静,卢桂花.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02)

[4]俞琬如.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康复护理[J].河北医学,2000(12)

[5]胡明英,李华.150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04)

[6]孟丹,龙梅.社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6)

[7]方彩平.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4)

[8]左茵,衣宏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J].蛇志.2003(02)

作者:崔冬梅

第4篇:血性的军队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

三军统帅的告诫,普通百姓的关切,指向同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

近30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当年那股虎狼之气

6月20日,一批专家学者汇集“硬骨头六连”,探讨如何培育战斗精神。从“硬六连”的辉煌战绩中,与会者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硬六连”的“硬骨头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决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直至夺取胜利。用一句话来概括:“硬六连”硬在有血性!

提起血性,人民军队创造了无上荣光的历史,人民解放军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

这是一组血肉之躯凝成的数字,读后让我辈肝肠回旋,令敌人胆寒畏惧: 红军长征四路大军牺牲16万多人。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3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人。8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

解放战争我军共牺牲26万人,负伤104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共有18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英勇牺牲。

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死神?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战争是否还需要刺刀见红、贴身肉搏?黄沙滚滚的塞外某演兵场,实兵对抗演练还未结束,“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军人血性”的辩论已经展开。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战斗精神再强也强不过飞机导弹。

” 一批又一批无私无畏的热血儿女在回答、在证明:80后,90后,……新一代官兵是值得放心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毛泽东曾说过:勇敢、不怕死,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每一个革命军人都不应忘了自己的职责,哪怕倒下,也是向前的。

第5篇: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 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 血性,和平年代的呼唤——战斗精神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儿子,你们当兵的现在敢不敢打仗?”“娘,敢!”“那你们能不能打赢?” “娘,能!”

蛇年春节,一位大校军官回四川老家看望母亲,这是他们母子俩的一次对话。这位军官对记者说,当时母亲听完他的回答舒心地笑了,母亲的笑容让他难以忘怀。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

三军统帅的告诫,普通百姓的关切,指向同一个时代课题:革命军人要有血性,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

■时代背景 和平年代

近30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当年那股虎狼之气

6月20日,一批专家学者汇集“硬骨头六连”,探讨如何培育战斗精神。从“硬六连”的辉煌战绩中,与会者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硬六连”的“硬骨头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决不低头,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直至夺取胜利。用一句话来概括:“硬六连”硬在有血性!

提起血性,人民军队创造了无上荣光的历史,人民解放军谱写了无可匹敌的传奇。

这是一组血肉之躯凝成的数字,读后让我辈肝肠回旋,令敌人胆寒畏惧: 红军长征四路大军牺牲16万多人。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营以上干部就达432人,其中师以上干部80多人。8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

解放战争我军共牺牲26万人,负伤104万人。

抗美援朝战争,共有18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英勇牺牲。

血性是什么?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们——

是不怕死,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血战湘江时,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师参谋长胡震请缨上阵指挥,人刚到阵地,就传来阵亡的消息。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是靠一股劲,一股气,杀出一条血路来。南昌起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天堑腊子口,首战平型关……哪一仗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哪一个英雄不是气吞山河笑傲死神?是天大的困难不言苦。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是大爱无言,不计个人名利,只为民族国家。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对国家的发展异常珍贵,却容易滋长军队的和平积习。“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时代背景 军事变革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潮起潮落,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信息化战争是否还需要刺刀见红、贴身肉搏?黄沙滚滚的塞外某演兵场,实兵对抗演练还未结束,“现代战争还需不需要军人血性”的辩论已经展开。有人认为:信息化战争“发现即摧毁”,战斗精神再强也强不过飞机导弹。

果真如此吗?军事专家总爱引用北洋水师惨败的教训警告世人,当时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八强”,但训练时“打死靶”,当然“百发百中”,自己作秀自己喝彩。黄海大战呈胶着状态时,管带方伯谦、吴敬荣带舰临阵脱逃,慌乱中又撞坏了己方一舰,胜负天平马上倾向日方。贪生怕死,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北洋水师留下千古骂名。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经过一番争论,决定继续保留刺刀,他们认为,刺刀仍是军人最后一种作战手段。事实上,刺刀对于军人的意义早已不止作战手段这样简单。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同样是在北洋水师曾经练兵的古战场,记者见识了某海防团一连官兵习练刺杀的虎胆虎威。今年年初,副连长张茂春走马上任,这位曾在国际特种兵比武中勇夺桂冠的一等功臣,根据多年参加特种兵集训的经验体会,提议恢复刺杀操训练。第一堂课,他首先让一名虎背熊腰的排长出列:“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上来刺倒我。”只用一个回合,他就把排长挑翻在地,让官兵瞠目结舌。如今,这样的捉对厮杀,几乎每天都在一连上演,在战士逼视对方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团跳跃的火焰。

“夫战,勇气也”。 战斗力从来都是以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为支撑的。信息化战场的真正英雄应该是“信息精英+钢铁硬汉”。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练胆先强心。某海域,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允强带队进行海上超低空训练。大纲对飞行最低高度有一个上下限的区间段,刘允强直接取下限,飞机像箭头一样直扑海面。有的飞行员不敢降低太多高度,刘允强就一次次飞在最前头,让大家咬着他的“尾巴”飞。有人担心“太危险了”, 刘允强的回答是:“没见过血的狼不咬人,越危险的地方越能锤炼血性胆气。”

济南军区扎实抓好我军根本职能教育,深入开展“战功、战将、战例、战斗故事”和“战友情、战斗力”教育活动,引导官兵用“明天走向战场,你准备好了吗”反思自己,让打仗观念融入血液。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永远是胜利的刀锋。 ■时代背景 社会环境

值观多元的一代需要补“钙”,战斗精神培育要突出练勇气、强血性

2013年盛夏,征兵工作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一些地区征兵办的同志反映,近年来应征青年选择服役地区和兵种部队的“个性化”要求增多,“挑选去向”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提出如果不是“理想的去向”,宁愿选择放弃。

“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对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心里只有“个人设计”的人,是难以为国家、为民族自觉牺牲奉献的。正因如此,练勇气、强血性的战斗精神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发源地之一,他们结合学党史、学军史、学部队战斗史,广泛开展“读王杰日记、讲王杰故事、记王杰格言、做王杰传人”活动,大力培育“四股劲”,炼就阳刚之气。一是生死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劲,二是强敌面前硬得起来的狠劲,三是困难面前挺得过来的韧劲,四是任务面前拿得下来的犟劲。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记者在广州军区某旅看到一本特殊的花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这支部队组建以来在训练中牺牲的11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旅里每年都要派人看望慰问他们的家人。

国人的敬重、社会的关爱、组织的优待、亲人的理解,对官兵血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道孚灭火15勇士,孟祥斌、陈大桂、高铁成、沈星、谢国江……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个铁血军人,一次次感动中国,同时又让官兵们感到从军光荣、奉献无悔、牺牲值得。

■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

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归根到底,战场上少流血才是最大的爱 某部今年新兵思想调查显示,84%的表示入伍前“没有想过打仗”,47%的认为“当兵是一种谋生手段”。一些部队领导反映,现在的青年官兵大都没有受过大的苦累挫折,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增多,大学生干部、士兵大批进入军营,他们入伍前倍受呵护,心理相对脆弱。有的新兵身板弱、不皮实,有个别的见血就晕、一晒就倒。有的一线带兵人谈到,近些年,基层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有的干部宁愿战士考核成绩差一点,也不敢严格施训,担心发生训练伤不好交代。

“娇骄二气重的部队,任何时候都打不了胜仗。”率舰队执行第十二批亚丁湾护航任务归来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政委翟永远介绍说,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确保官兵在战场上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胜利,用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爱兵如子与慈不掌兵并不矛盾,从严要求就是对官兵最大的爱。

爱惜战士的生命,是带兵人的天职。血性不是冲动、蛮干,我军历来强调“以正合,以奇胜”,努力做到英勇与善战相统

一、敢打与必胜相一致、敢战与慎战相结合。未来战场,指挥员仍然要珍视战士的生命,把伤亡降到最低。 今年芦山抗震救灾,成都军区某师副师长张建就面临这样一次考验。地震当晚,张建率小分队连夜挺进宝兴县城。每到塌方路段,都是他和干部在前面探路,战士们拉开间距,快速通过。“18个兵都是90后,最小的战士是95年的,我必须把他们安全地带回来。”张建回忆说。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点一滴的长期培养和艰难困苦的反复锻炼形成的。

1996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总政治部统一制作6位英模画像,印发全军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这6位英模是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后来又增加了李向群、杨业功。8位英烈,精忠报国,为国捐躯,世人景仰,我军楷模。从他们身上,新时代军人找到了军人终极问题的答案:“我是谁”“为了谁”“我该怎么做”。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战斗文化催生战斗精神。许多部队基层文化军味战味浓,营区建设战备打仗功能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激励作用不可替代。有的官兵说:每次观看《上甘岭》《甲午海战》《亮剑》这些爱国主义影视剧,就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有一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血气在胸中奔涌。

“三栖精兵”何祥美,是个“用子弹说话”的狙击手。他接受考核成百上千次,次次优秀。他的军旅格言是“要当个好兵,最舒服的日子永远在昨天。”

“铁甲精兵”贾元友,大漠射击,一弹穿双靶;千米之外,4弹钻一孔;先后取得通信、驾驶、射击三大坦克专业的特级资格。贾元友最喜欢说的话是:“战场上只有第一,第二就意味着死亡。”

一批又一批无私无畏的热血儿女在回答、在证明:80后,90后,……新一代官兵是值得放心的,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毛泽东曾说过:勇敢、不怕死,是军人最基本的素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每一个革命军人都不应忘了自己的职责,哪怕倒下,也是向前的。

第6篇:血性是怎么来的:美国军队为何少有“塌方式腐败”?

2001年,我到美国国防大学讲学,那几年间,凡是赴美访问的中国军事代表团,几乎无人不厌恶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中国处处长,那是一个典型的小人。

不管你提什么要求,他都趾高气扬地推诿。但在领导面前,又诚惶诚恐,一副生怕惊扰主人的样子。那种谨小慎微与平日里的耀武扬威,简直判若两人。

这个人,按照中国话说就是典型的“两面人”和“马屁精”。 美军就没有小人吗?一样有。关键看你有没有一个机制,能够防止这样的小人得势。

例如,美军《军人手册》所规定的美军礼节禁忌:不要当面赞颂领导:

“当面直接赞颂长官或者上级是庸俗的,无论你对上级多么钦佩,当面赞颂都有阿谀奉承嫌疑,容易引起误解。” 《军人手册》规定,如果你对上级非常佩服,非常尊重,请用以下三种方式表达: 第一,对上司施以标准军礼; 第二,认真执行上级指示;

第三,尽职尽责,提高本单位战斗力。

这不是规矩吗?规矩绝不仅仅是不许请客喝酒,不许拉帮结伙。美军把不许当面赞颂领导也立为规矩,就是为了防止阿谀奉承的小人得势。

美军中央司令部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在海湾战争中战绩不俗,很多人预测他将会出任陆军参谋长一职,但海湾战争一结束他就退休了,为什么?施瓦茨科普夫因为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讨厌他,认为他人品有问题。

一本相关书籍中描述:在飞往沙特首都历时15小时的航班上,乘客们排队上洗手间,切尼看见一位少校替施瓦茨科普夫排队,快到时喊一声“将军!”施瓦茨科普夫才慢慢腾腾地站起来,插到前面进洗手间。

同一架飞机上的另一件事也被切尼看到了:一名上校双膝跪在机舱内的地板上,用手把施瓦茨科普夫的制服整理平整。 就因为这两件事,切尼认为他人品不行,不能出任陆军参谋长。

我们可能觉得上洗手间找人排队和让人代为整理军装这类事不足挂齿,但他们觉得这是涉及个人品质的事情。 所以说,任何军队都有朝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位高权重的高级军官,但如何用规矩把这些人管住,是从严治军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那么美国人是通过哪些规矩来“从严治军”的? NO.1 美军的预算制度

我们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美方已作了预算:来时宴请一次,走时宴请一次,中间要请客吃饭则没有预算,只能AA制。 我们到昆特克尔的陆战队大学参观,时任研究中心主任克罗夫上校很热情,招待我们在军官俱乐部品尝鹿肉。那片丘陵山地梅花鹿非常多,经常有鹿被汽车撞死。

我还真以为对方请客,见他们一桌坐了将近10个人,心想美军陪同吃饭的人也不少啊。哪想吃到最后,坐主人位置的格罗夫掏出个计算器,“叭叭叭”算了一下,然后宣布“每人11.5美元”。

我赶紧问同事:“带钱没有?”他说带了,我们立即各自把钱掏出来数好,跟他们一样放在桌上。

在此过程中,陪同的美军军官们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儿不自然,反倒是我们颇觉不好意思。这就是美式请客,因为没有列入预算。

全世界军费开支最大的这支军队,却“没钱”请人吃饭。 当时是1997年,美军的标准化供应——即固定划拨的经费已经占到全部军费的97%以上,机动经费只有2%多一点。钱管得很死,没有多大机动空间。

回国后我们了解到,当时我军标准化供应的固定划拨军费还不到60%,这意味着有将近40%多的经费是机动经费。 再后来又了解到:我们一个大军区三分之二的经费来自固定划拨,剩下的三分之一完全靠自己协调,这里潜藏着腐败滋生的重大隐患。

这几年,军队查处的一些腐败问题都是怎么发生的?一个又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倒下,他们是如何变质的?当车子、房子、票子、位子、土地资产等问题对我们这支军队产生严重干扰时,还有多少精力去养育军人的血性和灵魂?NO.2 美军的军产管理

我们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结束时,走前结算单身军官宿舍的房费,发现整个国防大学连开发票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专门派一辆面包车,40分钟车程,把我们拉到迈耶尔堡(华盛顿军区所在地)结账。

我很奇怪也不满意,问:"为什么非到这里结账?在国防大学结账不行吗?" 管财务的文职老太太一头白发,告诉我说:国防大学所在的麦克奈尔堡,地皮、房屋都是华盛顿军区管辖的军产,国防大学没有权力进行任何财务结算。

我这才明白:原来华盛顿军区并不担负卫戍首都或防卫周边的任务,它只是管理华盛顿地区美军的全部军产。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职责,军产归华盛顿军区管辖的军事单位,从五角大楼到各个军事机关和基地,想通过炒作地皮、出租房屋、开宾馆、开饭店、开商店赚钱赢利,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房屋地产等固定资产与你完全无关,你没有任何资格、也不具备任何法人权力能够卖地、租屋。

2006年8月,我参加中美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乘坐北海舰队的军舰靠泊夏威夷,停在珍珠港内。珍珠港港湾巨大,非常漂亮,唯有水上飞机码头锈迹斑斑、破烂不堪,因为水上飞机已经被美军废弃了。

即便如此,其太平洋舰队也无权使用码头搞联合开发或军民共建,只能荒废在那里。也就是说,即使这块区域已经不能用于军事用途了,仍然是不可变更的军产。

美军绝不仅仅是武器装备先进和信息化程度高,它设立并严格遵守的这些制度更值得我们注意并学习。他们通过对人、财、物管理权限的周密设计,堵塞漏洞,实现制衡。NO.3 美军的用人制度 一是岗位轮换。

美军的岗位轮换非常普遍,在一个岗位任职,两年三年就轮换,顶多四年。

1997年,我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2001年又去讲学,仅仅间隔两年多时间,机关人员和教员几乎换光。除去几位资深的文职人员,其他人都不认识了。

他们有一个理论:如果一件事情熟悉到人闭着眼睛都能去干,人剩下的就全是惰性、没有创造力了。越对事情不太了解、不很熟悉,工作就越小心戒惧,在这种状态下反而成效更高、更富创造性。

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数年甚至小半辈子,在美军看来简直不可想象,制度上也不允许。 美国军官告诉我们,他们军旅生涯的关键词就是“move”(调动)。

通过不断的“move”,实现人员的普遍轮换,不但能保持军人的职业新鲜感,保持军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有效防止惰性和腐败,防止一个军官在一个单位长期经营,上下级之间产生人身依附关系。

他们为什么很难出现所谓“塌方式腐败”,军官定期轮换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说,军官任用轮换制度,是一项防止腐败、保持军人血性的有效机制。美韩联合军演现场 二是军官的晋升。

1997年,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到五角大楼参观,陆军部曾提供过这样一个范例:

当年要提升1978年西点军校毕业生,由陆军中校提升陆军上校,首先是计算机筛选,把在海外各总部服役的军官挑选出来,在太平洋总部、大西洋总部、欧洲总部、中央总部、南方总部服役的,计算机自动就把你排在前面了。 然后再在第一线服役人员中筛选:有没有进入过危险地带?进入危险地带后有没有接触敌对火力?与对方发生交火行为后有没有受过战伤?

他们的军官提拔顺序,最高一层是在前方受过战伤的,第二层是接触过敌对火力的,第三层是进入过危险地带的,第四层是在前方总部服役的。

至于在后方五角大楼或参谋长联席会议服役的,就被排到最后一层了。分层完毕,再在各个不同层次中分别进行"德才表现"考核。对他们来说,军官的经历永远排在第一位,学历、年龄不可能成为首要因素。

美军院校学员分配时有这样一种现象:被分配到一线服役的欢欣鼓舞,被分配到五角大楼或参谋长联席会议服役的反而一脸苦相,要求干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到一线去。

所以,美军内部就出现了“西点好战”现象:西点毕业生想去危险地带听枪响,想去打仗。不是说他们就不惜命。他们也惜命,但就是想丰富自己的从军经历。即便是为了尽快提拔、想当将军,也得到前方去。这也是利益驱动。 我们的军校毕业生的选择为何大多与他们相反,都想到北京,都想进总部?因为我们的军官,越有总部经历、越在领导身边工作越有提拔机会,这也是利益驱动。

关键看一支军队的利益导向。美军的机制告诉你:军人利益最大化之点永远在前方,你的经历可能被主官忘记,但不会被计算机档案忘记,不会被晋升排序忘记。三是多种激励。 美军各种补贴名目繁多:海外驻防津贴、危险职务津贴、敌对火力津贴、紧急危险津贴、特别职务津贴、家庭分居津贴、掌握外语津贴等。

美军上校服役30年、中校服役28年、少校服役20~22年必须退役,退役金自己计算。如一名上校退役,30年服役期间最高收入的三年平均年薪的75%,就是你的退役金。 最初看见这样的条文,我认为是不必要的繁琐,是典型的文牍主义。什么叫"30年服役期间最高收入的三年"?不就是最后那三年吗?资格最老,收入肯定最高。但他们说不是。 给我举了一例:某陆军上校退役,退役金按照他以上尉身份在越南战场服役时计算。这位上校当时的军衔虽然是上尉,但那三年他的平均年薪最高。

所以他们的军官退役时军衔虽然一样,退役金却五花八门,差别很大。上过战场的军官退役了,拿的退役金也远比一直待在后方的多得多。

通过包括晋升选拔和物质激励在内的全套机制,以实现军人职业的普遍公平,以此养护和培育军人的血性。这就是美国军队。

第7篇:军人的“血性”哪里来

习主席曾多次指出,军人还得有血性。何谓“血性”,顾名思义指的是愱恶如仇,敢当敢为,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气质和品质。

翻开我军的成长史,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它的真正含义。

那就是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那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的责任和担当。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那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敢让高山低头、敢令河水改道的雄才大略。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7时,短短的4天又8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战后刘伯承跺着脚说: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

那就是大爱无言,为祖国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价值取向。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历来不乏“血性”之师。“有血性”已经成为我军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毛泽东曾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我国已30多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着当年那股“血性”?答案不容乐观。当你走进军营,总能听到个别军人把以人为本和严格管理对立起来,把满足正当需求与强化自我约束相提并论,把关爱身心健康与降低训练标准画上等号。有的甚至错误认为:“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凡此种种,如果任其下去,军人身上的“血性”没了,“骄娇二气”盛了;敢打仗打胜仗的勇气没了,畏缩不前的懦夫多了。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发人深思。

当前,虽然我们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军人的“血性”不能丢。当然,军人的“血性”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说有就有。那么,当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从哪里来?除了继承和发扬我军一脉相传的“血性”基因外,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思想教育中要树立“霸气”。战争与和平历来都是对立的统一,害怕战争抑或逃避战争,绝不能避免战争。只有培养和塑造官兵“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霸气,才能增强官兵敢打必胜的高度自信。

在军事训练中养成高昂的“士气”。气可鼓不可泄,和平时期必须继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以实战为背景从难从严训练,瞄准强敌恶敌卧薪尝胆,彻底丢掉“骄娇二气”,这样官兵才能个个虎虎生威,部队才能所向披靡。

在联合演训中凸显“杀气”。要聚焦战斗力标准,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贴近实战锻造精兵强将,瞄准未来砥砺雄狮劲旅,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之师。

第8篇: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是要威武,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习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明确,对于我们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军人的牺牲献身精神,时刻保持“三个高度警惕”,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历史追思中把握我军血性的本质内涵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是胜利的基因。历来被兵家所推崇。孙武提出“夺气”、“攻心”为上,左宗棠认为“打仗以胆气为贵”,刘伯承元帅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这些都是军人崇尚血性的表现。如果我们把军人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那锋利的剑刃。充盈了血性的军人,剑气逼人令敌胆寒,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而丧失了血性的军人,如同卷刃之剑,挥之易折斩而不断。回顾我军86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正是靠着军人的血性支撑着我军从小到大、以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一是铁心向党的忠贞气节。我军是党一手缔造和领导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这支军队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血性本质。战争年代,无论是直面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还是抵御重兵围剿的狂轰乱炸,无论是深入敌后卓绝抗战,还是千里跃进绝地反击,无论是保家卫国抗美援朝越,还是捍卫尊严边境御苏修,我军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党、紧跟党、依靠党,党之所指、我之所向,闻令则行、听禁即止,时刻做到“我听党的话、枪听我的话”。正因为如此,在革命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官兵才能固守信仰、坚守立场,张国焘投奔国民党时,连一个警卫员也没能带走;企图叛逃国外的林彪,连一兵一卒也未能调动;“四人帮”和**“精英”们在失败的时候,都哀叹没有抓住军队。建军86年来,没有任何一个野心家、阴谋家能够利用军队达到个人目的,更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被策反、被拉走。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军铁心跟党走的忠贞信念。

二是牺牲奉献的赤诚情怀。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我们这支军队植根沃士、汲取营养的立军之本、血性之源。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与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当年攻克上海,不住民房不扰民,席地而卧,天当房、地当床,展示了我军秋毫无犯、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形象……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看到解放军露宿街头的照片后,不无感慨地说:“我这才明白了,有这种睡水泥路面精神的军队为什么能够打败经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数百万大军。”老山战斗打响时,举国上下四化建设正热火朝天,后方人民“安居乐业,人心思富”,然而我们许多战士却在前线“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军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连死都不怕?这种被美军称之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就是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激发出中国军人无私奉献的血性豪气,进而突破了人性的弱点,突破了求生的本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是狭路亮剑的果敢品质。将士有血性,战场有胜算。面对强敌,我军官兵始终以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战无不胜的斗志,臵生死于度外,塑造了让敌军胆寒的血性!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衣着单薄的21万志愿军官兵克服零下40多度的极寒环境,血战17个昼夜,歼灭了经历过太平洋血战的美军机械化部队1.8万人,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中越自卫反击战,面对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经历20年和平的解放军,仍然凭着军人的血性和牺牲精神,占老街、克凉山,在越南的领土纵横驰骋,赢得世界“第一陆军”的美誉。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股狭路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中国军人才战胜了在武器装备和技术上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四是气吞山河的豪迈霸气。不为任何敌人所征服而要征服一切敌人,不为任何困难压倒而要压倒一切困难,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血性体现。长征途中,红军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到4人献出生命,可就在这样一条路上,红军官兵吃着野菜、嚼着草根,一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包围,最终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湘赣边界的罗宵山脉转移到陕北的黄土高原。在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都有这样的场面,在优势装备敌军面前,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与敌抢占制高点,我军官兵不断跋涉跨越,昼夜兼程,一日行军200余里,创下了脚板子赛过敌人车轮子的壮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历史证明,英雄的中国军人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二、不为浮云遮望眼——在现实拷问中厘清我军血性的挑战质疑

打开时下的网络,点击周边热点话题,我们会发现,总有极个别网民打着“爱国”的旗号,枉顾事实、说三道四,借题发挥、发泄不满,甚至将矛头直指军队,炒作涉军信息,调侃军事训练,贬低军人形象,指责军人懒散娇惯有余、严信忠勇不足,进而对官兵“能打仗、敢打仗、打胜仗”的血性品质心存疑惑。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呢?让我们在拷问中探究一二。

拷问之一:身受“三多”思想文化的渲染渗透,官兵坚守信仰的血性灵魂是否动摇缺失?近些年,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烈碰撞。受“三多”思想文化的影响渗透,官兵思想出现了一些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热衷于对个别消极负面社会现象评头论足,而对社会上宣扬的正能量视而不见;有的对领导苦口婆心的正面引导不以为然,而对一些歪歪理、愤青话却深信不疑;有的对政治理论学习热情不高,而对网络冲浪聊天乐此不疲,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对我们年轻官兵思想影响无疑具有极大的侵蚀性。但是透过“三多”带来的喧嚣杂音、躁动思潮,我们更应欣慰地看到官兵始终不渝的政治定力。面对国内“三股势力”的干扰破坏,官兵旗臶鲜明地予以坚决抵制;面对日本、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的肆意挑衅,官兵虽然义愤填膺,但始终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与之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面对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渗透侵蚀,官兵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让其分化西化图谋在中国军人面前彻底失效;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官兵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号令,一声令下,紧急驰援,毫不含糊。我认为,在这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官兵表现出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纪律才是其思想的本质和主流。因此,从根本上看,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斗争,官兵的信念之基不是在软化、崩塌,而是变得更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拷问之二:身怀“三利”目标动机的追求取向,官兵舍生取义的血性担当是否淡化退却?受现实社会和兵员结构影响,不少官兵怀揣着功利、夹裹着势利、携带着私利步入军营,遇事爱打自己的小算盘、处事常算自己的小九九。有的为了入个党、立个功,明里争、暗里抢,甚至到处托人说情、打招呼;有的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没达到要求还“使性子”、“耍态度”,如此等等。让人难免心生疑窦,利益面前,年轻一代还有没有“拿得起放得下”、“能舍弃敢担当”的军人血性?然而当灾难来临,官兵用舍我其谁的顽强作风,矗立起军人永不磨灭的血性丰碑。 98抗洪,面对决堤、溃坝,一排排年轻的官兵义无反顾地跳入湍急的洪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一座座冲不垮的钢铁堤坝,践行着“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铮铮誓言。汶川、雅安抗震,天塌地陷、河阻路断,数十万抗震大军冒着频繁的余震,向震中艰难挺进,叫响了“就是倒下也要倒向灾区的方向”。我们基地在参加国际维和、抗震医疗救治、应急支援保障中,广大参战官兵主动请缨、积极参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彰显了战略后方基地部队的风采。洪水肆虐时,军人冲锋在前;地震发生时,军人奋勇向前……灾难的到来,人们不仅见证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更见证了新一代军人的成长和成熟。谁又能说他们身上彰显的不是舍生取义的血性豪情呢?

拷问之三:身处“三片”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官兵坚毅果敢的血性品格是否弱化消逝?大家常讲现在官兵的主体“80后”、“90后”是“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新一代。成长在“三片”优越环境的他们,被宠得多了“个性”,少了“血性”; 被惯得多了“惰性”,少了“活性”;被捧得多了“任性”,少了“理性”。以至于有人质疑:他们柔弱的肩膀还能扛起军人重担吗?面对质疑,这些被人们贴上“个性”、“任性”标签的80、90后,用他们的坚毅果敢给出响亮的回答。黄陂综合仓库的女子叉车班,成立之初, 10名女大学生士兵抱着“男兵能做的事情,我们女兵也一定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的信念,叫响了“精兵不分男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口号,克服诸多生理不便,战烈日斗酷暑,历风雨经考验,练就了精湛的叉车操作技能,多次向军委总部首长和地方领导演示汇报,广受赞誉,被誉为绽放在叉车上的“十朵金花”,今年她们又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教导大队女战士何潇,2011年在基地“两全两大”比武竞赛“女兵五项全能”比赛中,不慎重重摔倒,锁骨裂断、刺穿皮肤,但坚信“比武场就是战场,只能往前冲,不能当逃兵”的她,却顽强爬起来,凭着毅力完成所有比赛项目。由于这次意外,使原本夺魁呼声很高的何潇与奖牌失之交臂,但她的坚韧、顽强却赢得了同场竞技者的敬佩,解放军报头版头条以“你的坚强让我刮目相看”报道了何潇的事迹。柔弱外表下蕴藏着坚强的意志,艰难困苦磨不灭追求卓越的信念,新时期官兵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胜任使命、担当重任的能力。

通过以上拷问探究,和平时期,虽然没有血火交融的战场厮杀,但在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我军官兵很好地继承了战争年代的血性传统,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和平年代里,中国军人依然血性十足。”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军人的血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为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还必须经过军营的艰苦磨练。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践磨砺中激荡我军血性的张扬勃发

铸剑先铸气,练兵先练胆。贯彻习主席“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要求每名军人自觉锤炼血性,在构筑强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中,卫我中华,扬我国威!

一要用坚定的信仰培植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忠”。忠诚的信仰是军队血性的灵魂,只有为了捍卫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军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高昂的战斗热情,将生死臵之度外,英勇作战,所向披靡。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对此,我们要树牢忠诚于党的精神支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搞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而战”这个根本问题,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奉献在哪里。

二要用严格的训练锤炼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勇”。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长期坚持养成的,不是战场上的“专利”,而是融合在平时各种行动之中。有些同志认为,信息化条件下的非接触作战中,军人血性的价值已不再重要。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世界一流军队美俄的做法:俄罗斯远东部队规定,士兵冬季要用雪擦身、赤臂滑雪、在严寒中露营;美军规定,新兵每周训练6天半,每天训练12小时,早晨4点半起床,午饭在训练场吃。他们尚且如此,我们何敢懈怠。我们基地部队作为总部战略支援保障的“拳头”部队,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总体目标,三项建设任务”的要求,在野外驻训、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等支援保障任务中,着力锤炼官兵敢打仗、打硬仗的顽强战斗精神和“有苦不言苦,吃苦不叫苦”的血性品质。

三要用严明的纪律磨砺军人血性。军人的血性来自于“严”。这种“严”体现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上,体现在紧密团结,严守纪律上。毛主席强调:坚持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只有用纪律来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一致,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和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和磨砺军人血性。要强化大局意识。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执行战争任务的军人,必须要有胸怀全局、顾全大局的观念,为了战术、战役、战略的需要,而做出暂时的、局部的,甚至个人的利益牺牲,而不能因小失大、因利而失势。要强化条令意识。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部队,切实把军人血性培育融入到严守条令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落实到坚持一日生活制度的每项要求之中,使官兵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军人应有的气质,养成守纪如铁的严明纪律观念。要强化执行意识。兵法有云:“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际,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就是强调在战争的准备、发起执行的不同阶段,军人要舍弃对亲情、家庭和自身安危的顾忌,戒除儿女情长,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在这方面,尤其要树牢军纪如山、军中无戏言的观念,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坚决做到执行命令决不含糊,服从领导决不犹豫,落实指示决不走样。

同志们,机遇与挑战并存,信任与责任同在!让我们在火热军营的千锤百炼中,培育军人的血性豪情,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胆气、“遏则必止、战则必胜”的底气,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驱邪,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对手胆寒的血性军人!更好地担承起建设“四个基地”、履行“双重任务”的使命责任!

第9篇:灵魂有血性的男人

《灵魂有血性的男人》徐利伟•著

15~父爱如山 (下) --徐利伟

岁月成长了我,却苍老了他们,如果时间可以停留,请停留在此时,留在这里,请一直在这里。以前我总是抱怨时间过于漫长,,而今天看来,曾经认为无比漫长的时间,不过是人生旅途上略微长的瞬间,父爱在利伟的生命里,犹如一道光,不高傲,不张扬,不刺眼,不泯灭,一直存在灵魂最深处的地方。

父亲中风七年来,父亲回归婴儿般的状态,我经常带着父亲锻炼走路,犹如父亲陪伴幼时的我姗姗学步的自己。我强忍悲伤,我无法诉说,生怕被看出来。父亲在闹我陪着父亲在笑,这是曾经为我,遮挡烈日,吹散忧伤,抚慰我脆弱的心灵,给我无限力量的父亲。父亲对我来说就是天空中的一片海,海的那一边是我将要回归的彼岸。我的内心无数次撕心裂肺的对父亲呐喊,爸爸求你一定要坚强,求你一定要争气,不要让利伟此生留下遗憾,我是您最疼爱的孩子,您一定不能被病魔击倒,一定要坚强的走起来! 此时的我有悲伤,有难过,有内疚,却也有无限的渴望,有一种无法诉说的情怀。此时我的父亲已经,无法动弹,我仍然固执地坚信,父亲一定会为我坚强地站起来。

曾经父亲是我心中伟岸的山,可以撑起一片天,我仍然坚持每天不停地给父亲做催眠训练,我第一次扶着父亲走了30米。我用坚定的信念,温柔的语言,对爸爸说:儿子一定要让你站起来!我告诉父亲我会扶着他,别怕苦,别怕疼,就像小时候你教我走路一样。每天这样,扶着父亲,一遍一遍的练习,扶着父亲每走一步,我都对老天无数次的祈求,就这样坚持着。 也许是因为爱的力量,父亲的生命因此有了新的提示,父亲在我潜意识的催眠状态下,不断的坐着康复训练,我在一次尝试松手的一刹那,他居然走了30米。此时好像忽略了世界的所有,只能听见我一个人站在原地,身体不停发出颤抖的声音,我喜出望外。而父亲一直相信是儿子在扶着他,此刻我才知道,曾经,关于爱,关于时间,生命种种的感知,我曾经给予父亲的爱,太少太少。而父亲却让我感知了爱的力量是那样的伟大,是父亲验证了,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这份力量,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中风后又摔断腿的老人,怀抱爱的力量,从新迈开了人生艰难的第一步。种种情绪覆盖着我自己,而这种始料未及,就像天空给予的神秘人,悄悄地来到身边,带着突然却又似曾相识的感受,不停地撞击我的内心,我无法言语,喜极而泣! 在此时微风掠过缝隙的岁月,仿佛岁月打开了我的心结,死神正在慢慢放开父亲的喉咙,仿佛,不忍心让父亲与我过要的,诉说再见,不忍诉说离别。父亲忽明忽暗的面孔,或惊喜,或麻木,我看看父亲,在抬头看看天,仿佛天空中全部都是美丽的焰火。那一刻我的悲伤消失的丝毫不剩,只有快乐,只有满足,只有内心空白的感觉被阳光照满。

我看着爸爸,看着妈妈,他们的眼睛湿润着,他们一定跟我一样想了很多很多,我们都在此刻,生命的感知,察觉到了爱的伟大。父亲让我创造了生命中最伟大的奇迹,在此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唯有爱的信念,才是最伟大的力量,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

在父亲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父亲坚信,儿子就是他的靠山和力量,父亲终于迈开了人生这艰难的一小步,但你可知道这是利伟历史上的一大步。 这就是爱的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你相信这股伟大的力量吗?无论你信与不信,我信,因为它发生在利伟的身上。父亲在这与病魔斗争的这七年,曾经无数人认为父亲熬不过去年,而如今父亲因为爱的信念,为儿子而活的信念,他坚强的活下去,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我无数次的祈求老天,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一定要让父亲目睹儿子成功之日,不要让父亲的生命留下遗憾,不要用这样残忍的方式让我追悔莫及!

曾经父亲的一句话,利伟你要争气,爸爸妈妈为你受尽委屈,如今这句话还是如雷贯耳,穿透我火热的胸膛,我不断鞭策自己,这成为我奋斗的理由和动力。 而我却也非常清楚,有一天也会明白,生死是一份最过于残忍的来不及,它不由我们控制,不分高低贵贱,在它面前,我们都太过于渺小和卑微。我也将无法弥补,无法猜透,它来便来,它走便走,我无法阻挡,也无法分清,也许到那时我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

亲人离开用残忍的话讲,是我们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是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为这样的事情发生,提前做好准备,而当亲人的肉体散尽魂飞魄散之时,命运一定会用这样残忍的方式告诉你,再生命中的过往来来回回,没有例外,无论你如何悲伤,你都无法留住已经逝去的生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梦里与之相遇,所以我清楚的知道,陪伴父亲的现在对我而言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因为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与死神谈判,我只有珍惜!

就像每次我给父亲挖耳朵,因为我知道我挖的不是爸爸的耳朵,是爸爸的期许;我剪的不是爸爸的指甲,是爸爸的思念!其实能帮爸爸剪指甲,幸福的人不是爸爸,那一定是我!因为我还有机会为他做!如果现在父亲可以拿起扫把打到我的身上,我一定不会有年轻时的叛逆,我会幸福的流出爱的泪水!每次为父亲做这些,都意味着我还可以陪伴着中风7年的老父亲!有时我希望希望永远可以这样!即便我清楚我无能让时光停留!

上天已对我不薄,我已算幸运,我无法阻挡这一天的到来,那请给我一点时间,让它慢一点,再慢一点,我不知道我还可以陪伴父亲多少日子,但我知道,只要活着,父亲就一定不会屈服,就会勇敢地跟命运抗争,就会与病魔战斗到底,我相信爱的力量,相信信念的力量,如果我本身不是奇迹,就用这股伟大的力量竭尽全力,不顾一切的创造奇迹吧!我坚信父亲与我都坚信,爱的奇迹会不断发生! 都说人生中不能错过的两种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最爱你的人。此刻我感受着回归故乡的心情,因为那里有深爱我的爹娘,我愿坐着回家的车陪伴最爱我的人,父亲走下人生最艰难的第一步时,我看着爸爸说,爸爸别哭,爸爸回答,不哭,于是我们都流下了眼泪!我祈祷岁月长留,愿老天赐福,愿父亲好人一生平安,长命百岁,我愿意仰望父爱遥远的山顶,坚守那份利伟的信仰!

上一篇:学校情况简介下一篇:销售部月份工作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