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精选8篇)
【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急救护理措施,如止血、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调节体温等。结果 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结论 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关键词】急救护理措施;失血性休克;效果
First aid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hemorrhagic
shock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mergency nursing measures were applied in hemorrhagic shock effect.Method We selected 40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as research object,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asures,Such as bleeding,establish vein channel,maintain respiratory tract unobstructed,regul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Result 40 cases of hemorrhagic shock patients were rescued successfully,and cured.Conclusion Give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first-aid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dition,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Key word】First aid and nursing measures;Hemorrhagic shock;Effect 前言
失血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多由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等原因引起。临床症状为血液呈现浓缩、肺动脉楔压降低、外周静脉充勇、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和血清钠增高等。其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我院根据4患者不同的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女性,22例男性;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46.53±2.2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2~5小时,平均(3.26±1.11)小时;5例异位妊娠所致,8例脾破裂所致,12例多发骨折所致,15颅脑损伤所致。[2]
[1]1.2护理方法
1.2.1止血和建立静脉通道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询问其致伤原因,明确出血点。并采集血标本,尽快采取止血措施,明确治疗方案。同时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作输液,另一条用作扩张血容量。可先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毫升。若检查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则无需输血,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下的患者,应尽快适量输血,密切贯彻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1.2.2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要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内和呼吸道内的血液、痰液、呕吐物以及分泌物。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戴有假牙患者可将其假牙取出,舌后坠患者则用舌钳夹将舌头取出。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并检测动脉血气,以便了解其缺氧程度。遵医嘱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氧气浓度为40%~50%,氧气流量为每分钟6~8毫升。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后,再给予患者吸氧。1.2.3调节体温
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可给予其持续的腋温或肛温监测。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时的体温偏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保暖。可液体放在40~45的温水中加热10分钟,利用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加盖暖被或毛毯,以防止散热。切忌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通电保暖物品进行保暖,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发生。同时,给予患者输血前可将库存血复温后再输入。1.2.4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护理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若患者下肢供血不足,则应降低患者下肢。若患者头部有创伤,有渗出液及昏迷现象时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咳嗽和咳痰,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a-糜蛋白酶,以防止肺部感染。1.2.5心理护理
患者在护理期间会产生焦躁、烦闷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亲切的言语、和蔼的态度、精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主动关心和照顾其日常生活,通过安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或向患者举例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6疼痛护理
进行手术止血的患者术后伤口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在24小时内疼痛感最为强烈。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或止痛药,避免其出现躁动等现象。同时可引导患者对疼痛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当按摩和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可采用持续小剂量泵静脉镇痛药物治疗。2.结果
进行急救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3.讨论
目前,我国失血性休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抢救措施是否及时和准确是失血性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急救护理措施是在各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况实施针对性、高效的急救护理,严密实施的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最终形成良好的护理循环,以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及家属精神负担的目的[4-5][3]。
我院给予所有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并痊愈出院。由此可见,给予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将死亡率降到最低,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其中剖宫产10例, 阴道自然顺产20例。年龄20~35岁。阴道分娩中出现宫缩乏力现象的有15例, 阴道开裂的有5例, 胎盘粘连的有10例。剖宫产中出现宫缩乏力的有13例, 胎盘植入的有6例。
1.2护理急救的措施
1.2.1 患者在入院的时候, 医护人员在接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张, 自乱阵脚。应该要及时的向把患者送来的急救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特征。做到心中有一个大概的认知。然后定下明确的治疗方案[1]。把患者安置好, 应该立即给予急救措施, 帮助患者测量血压、呼吸、体温、心率跳等各方面的身体指标。与此同时, 应该要尽快通知住院部的医师们, 与他们进行沟通协商, 尽快帮助患者安排进行急救手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接诊期间, 应该要让患者进行仰卧, 把患者的头和下肢全部抬升到20°~30°。
1.2.2 医护人员在施救的过程当中, 应该立刻帮助失血性休克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静脉的作用是帮助患者尽快止血, 另外一条的作用是努力借助各种措施来帮助患者扩充体内的血容量[2]。避免患者因为失血过多, 同时要给患者注射抗生素改善体内酸中毒的现象, 尽量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同时, 医护人员要及时留意患者的尿量, 失血性休克会让患者体内的血液量迅速较少以及肾血液发生异常的现象。当失血性休克的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 患者体内的尿量也会慢慢的恢复正常。当患者的尿液量>30 m L/h, 预示着患者的尿液状态趋于良好。如果患者出现表面肌肤湿冷, 面部脸色发白, 身体脉压下降等状况的时候, 则患者很有可能出现严重休克问题。此时,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 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如果确诊为严重休克, 应该立即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设备, 对患者进行急救[3]。最后, 医护人员应该要对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首先要帮助患者做好口腔的护理清洁, 避免因口腔不净而导致感染。其次是帮助患者做好表面皮肤的清洁, 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 帮助患者进行按摩, 避免发生褥疮。
2 结果
对30例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的措施后, 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率都为100%, 见表1。
3 讨论
3.1 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发生休克的时候, 全身的血液量会迅速减少, 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护理急救的措施, 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 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因此, 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医护人员一定要镇定, 凭借多年的救治经验帮助患者进行诊断, 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
3.2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救助的过程当中, 对于用药的选择一定要非常的谨慎, 而且要对症下药。所用的药物应该是效果和安全性俱佳的[4]。同时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 每当遇到有此类患者送入医院的时候, 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抢救, 提高救治速度和救治的质量。
3.3在救治的过程当中, 要对患者的身体各项体征进行观察, 改善患者体内的电解质换乱状况, 帮助患者平衡体内的酸碱度。观察患者的皮肤有无任何的变化等等。并且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在施救的过程当中, 医护人员一定要非常的小心和谨慎, 避免伤及其他器官。
3.4 急救完成过后, 医护人员还应该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各种身体指标进行观察和留意, 观察他们是否有无任何并发症的出现, 一旦发现问题, 应该要向患者的主治医师进行报告,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5]。在后期的护理过程中, 护士人员在对待患者上要耐心, 给予患者留下平易近人的印象, 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要, 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后期指导。综合上述可以知道。在妇产科中, 失血性休克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 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应该要充分引起重视,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 立即采取护理急救措施帮助患者进行急救。实践证明, 这种急救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各种急救措施。方法 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对所有3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急救措施, 均全部恢复健康, 顺利出院。结论 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护理的急救措施, 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梁萍.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7) :216-217.
[2]卞朝华, 尤艳, 李东姝.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5 (8) :160.
[3]龚俊芬.对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5) :148-149.
[4]汤月玲.对8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6) :109-110.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首先对病人做初步的急救护理,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原则。同时向病
人及家属等周边人员询问病史,包括:致病原因、发病的速度及主要表现。边询问边迅速体检:生命体征、有无高热、畏寒或肢端冰冷、发绀,有无创口疼痛及创伤部位等。
休克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是0.5,表示血容量正常。如指数为1,表示丢失血容量20%~30%,如指数>1,表示丢失血容量30%~50%。评估休克指数,对指导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很有参考价值。
血压:血压值的改变,尤其在创伤性休克时,也可作为评价失血量的一个简易指标。当收缩压低于正常的20%,约在90mmHg时,失血量约占全身血容量的20%,为轻度休克。如收缩压低于正常20%~40%,约70mmHg,或低于40%即<70mmHg时,失血量分别为30%~40%,分别为中度和重度休克。
脉搏:可清楚地扣触桡动脉触不到,仅能扣击股动脉、颈动脉搏动时,血压在60mmHg左右。
意识状态:直接反映中枢神经的血流灌注量和缺氧程度。当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昏迷时,表示从轻到重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不足。
皮肤、肢体温度、浅静脉状态:是判断微循环血液灌注情况的直观指标。口唇与甲床色泽灰白、发绀,表示缺氧缺血。指压甲床后松开,毛细血管再度充盈时间>20秒,说明微循环血流量瘀滞、灌注不足。在温暖环境中,测量末梢肢端温度与肛温差>4℃,说明有循环衰竭。浅静脉萎缩,说明血容量锐减。胸前、腹部皮肤[LL]有出血点、瘀血斑或注射部位渗血不止,可能是DIC早期表现。
急救护理
松解病人的领扣、衣裤,使病人平卧,头腿各抬高30°,立即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并在以后每2~5分钟重复1次,直至平稳。
止血、止痛、包扎:①止血:在创伤中主要因大出血引起休克,首先要控制出血量,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②止痛:疼痛可引起休克,在必要时可注射杜冷丁50~100mg,但应注意该药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有严重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呼吸困难者慎用。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有效循环血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静脉选择近心端穿刺。对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一般选用1条静脉用作扩容,给予少量生理盐水,以便输血或输入平衡液,还可输入一定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等,另1条则可及时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视血压变化调节滴数、用药剂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及异物。遇有喉头水肿或昏迷患者舌后坠,可用舌钳拉出。必要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改善缺氧状态。
放置导尿管。尿量的监测是护理工作中观察、判断肾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如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说明肾脏血液灌注不足,提示有休克。如抢救治疗后每小时尿量恢复至30ml时,为休克缓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严格认真监测尿量极为重要。
上述急救措施应迅速及时地进行,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原则,待病情允许,应立即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转运途中监护:①给予持续生命体征监护。②给氧治疗和保持呼吸道畅通。③维持静脉通路和持续的药物治疗。④保持病人平卧、保暖,尽量不移动病人,以免加重创伤或休克程度。⑤转运时不要给病人喝任何饮料或食物。如病人口干唇裂,可用湿纱布湿润。⑥对已用的急救措施和用药要详细记录,以利于与接收医院医师交接。
药监局:便秘药“泽马可”全面停用
已受理退货
京华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使用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在治疗中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即日起各地要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替加色罗各类制剂,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收回。
替加色罗主要用于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缓解症状的短期治疗。瑞士诺华公司最近一项临床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服用泽马可的11 614例患者中,有1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占0.11%;在7031例安慰剂对照组中,仅有1例发生。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一些本身已存在心血管疾病或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中。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称,我国共收到替加色罗的不良反应报告98例,涉及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有:心动过速1例,低血压1例,心慌2例。目前,我国尚未发生使用替加色罗引起的缺血[LL]性心血管病例。
近期,美国、加拿大等国暂停了替加色罗的市场销售。国家药监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品种国内外监测、研究资料进行评价和论证认为,目前对于部分患者来说,使用该药的风险大于利益。因此,国家药监局决定暂停替加色罗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追访厂商
时间:2015年11月26号 地点:西院区医生办公室
内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查房
参加人员:吴钰、张琳婧、张明霞、付廷美、郭雪、孙微珑、李本丽、邓李建、许乐 主持人:许乐 内容:
-、病例汇报
3床,李立,男,40岁,患者左侧腰背部刀刺伤半小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志模糊,以“左肾刀刺伤失血性休克”收住急诊科。
二、入院查体
T35℃
P140次/分
R32次/分
BP0/0 mmHg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左肾下级裂伤,腰大肌到脊椎旁动脉见有鲜红色动脉血喷出。诊断:左肾刀刺伤失血性休克。
三、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
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3、疼痛
与创伤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活动受限有关
5、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有关
6、知识缺乏
与认知有限有关
四、护理措施
1、首先取休克位:头抬高15º,脚抬高30º,仰卧位。
2、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及时、足量的,输液输血来补充血容量。
3、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尤其是脉搏的变化最早出现。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手术止血:常规皮试、备皮,持续吸氧,心电监测,保暖。
6、术后观察有无出血、裂开、渗液、腹胀,体温及休克恢复情况。
五、效果评价
1、心排血量增加
2、呼吸困难减轻
3、焦虑减轻
4、患者皮肤完整未破损
5、患者对疾病知识及健康教育有损了解
六、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形态改变。
2、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志模糊
出血导致体液不足,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量改变。
3、疼痛
创伤所引起。
七、治疗
1、输入等渗盐水、平衡液: 在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毫升的等渗盐水、平衡液。一般失血:补液=1:3-4 必要时加压输血、血浆、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及时纠正酸中毒。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2、利尿药:遵医嘱速尿20mg静脉注射
3、止血药:立止血1KU肌肉注射
4、抗感染:常规做青霉素皮试,使用抗感染药物。
八、本次查房的难点
1、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2、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九、讨论
1、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回答: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冷、神志淡漠、脉搏细弱、呼吸急促。
2、失血性休克的输液原则? 回答: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十、总结
一、急救措施
1、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
(1)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敷料或消毒棉垫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填塞入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但不影响其远端血运为宜,同时应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以减轻出血量。
(2)气压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的方法不能止血时。将上肢抬高2小时,使血液回流。局部垫上松软敷料或毛巾布料,其上止血带环绕肢体缠扎两周勒紧,以不出血为止;但要及时记录开始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60分钟松开5分钟,以防肢体缺血性坏死。
2、快速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上肢静脉或深静脉臵管,确保液体快速进入体内。重度休克时应在10-30分钟内输入2000ml液体以扩容,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液等,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然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血浆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
3、立即采血、配血,通知血库备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4、休克卧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防止膈肌及腹腔器官上移,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
。
。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给予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L/min,给氧浓度40-50%,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6、严密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各项生命体征一次,随时调整补液速度及氧流量以防发生肺水肿及氧中毒。
7、留臵导尿,妥善固定,准确记录出入量。
8、妥善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适当镇痛,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利于防止休克、便于患者的搬运。
9、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应用。先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一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一次,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严防药物外渗。血压平稳后,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二、严密观察病情
1、神志、表情与瞳孔的观察:神志和表情反映脑组织的血液灌流情况和缺氧程度及大脑皮质功能状态,是判断休克分期的首要临床指征,休克早期,患者神志清楚、紧张、兴奋或烦躁、焦虑,瞳孔无明显改变。随着休克加重,表现为表情淡漠,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双侧瞳孔也可出现放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根据神志、表情与瞳孔 的变化,可对病情作出初步的判断。
2、皮肤、粘膜与肢体温度:显示外周微循环的血流状态。休克发生时,患者表现为口渴,眼睑、口唇、面色及肢端皮肤发白、发凉,甲床由红转为苍白,体温低于35C。休克进一步加重,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瘀斑,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肤色改变往往出现在血压、脉搏变化之前,恢复往往在后。皮肤转暖、转红润,提示病情好转。
3、脉搏、血压、脉压差和呼吸:脉搏、血压和脉压差代表心脏搏出血的压力和外周血管的阻力,血压是反映休克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每15-30分钟测定一次,收缩压小于90mmHg,脉压小于20mmHg应考虑休克存在。注意休克早期血压可能不下降反而升高,应提高警惕,一般收缩压下降不明显,舒张压略升,脉压差减小;休克晚期,收缩压明显下降,有时测不出。休克初期,脉搏细速多发生在血压下降之前,常在120次/分以上;休克晚期,脉搏极其微细缓慢,甚至不能扪及。当出现呼吸加快、变浅或不规律,鼻翼煽动,提示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反之,则提示病情好转。
5、尿量、尿质和尿比重:尿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肾脏血液灌流情况,间接提示全身血容量充足与否。观察每小时尿量,尿量<20ml∕h,少尿或无尿、血尿,尿量减少提示血容量不足还须考虑有无肾衰竭。尿量达30ml/h以上表示循环状态好转。休克早期尿液呈生理性浓缩状态,比重高于正
。常值;休克晚并肾功能衰竭时尿比重低而固定;恢复期注意多尿期尿液稀释的变化。警惕水电解质紊乱。
6、中心静脉压及周围表浅静脉充盈变化:中心静脉压显示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下降表示静脉回心血量不足,上升表示补液量过快或心功能损害。浅静脉瘪陷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充盈提示病情好转。
三、生活护理
1、一般护理:保持患者清洁、舒适,床单干净整洁、床上无碎屑,身上无异味。
2、安全护理:意识障碍患者应加床档,以免发生坠床。输液肢体夹板固定。如有拔除身上的仪器或留臵管的可能,应加以适当的约束。
3、病房环境安静,减少搬动,以免加重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4、调高室温,增加盖被,液体加温至37C,但肢体局部不加温。
四、心理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发病快慢。
2、评估换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情况。
3、评估患者伴何种并发症。
4、全面检查,防止误诊和漏诊。
(二)护理诊断/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体液不足、循环血量减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异常或呼吸形态改变有关。
3、体温过低:与外周组织血流减少、大量输入低温库存血有关。
4、感染:与免疫力低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
(三)、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病情变化,如休克早期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而休克晚期患者则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模糊和昏迷等。
2、注意血压和脉压差的变化。
3、仔细监测和记录尿量的变化。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搬运中应维持呼吸功能,尽可能避免颠簸和体位剧烈的变化。
6、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四)、健康指导
1、保持休克卧位,即仰卧中凹位。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失血性休克病人33例, 男24例, 女9例;年龄18岁~55岁, 以青壮年多见;肝脾破裂13例, 多发利刃刺伤6例, 胸部外伤3例, 消化道出血6例, 宫外孕破裂出血5例。
2 急救与护理
2.1 合理安置
立即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限制探视人员, 避免过多地搬动病人。取平卧位, 头和躯干抬高10°~20°, 下肢抬高20°~30°, 以增加回心血量, 利于呼吸循环功能恢复和颅内静脉回流。
2.2 迅速扩充血容量
尽早、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提高心输出量、改善组织灌注的根本措施[1]。常取大静脉, 如上肢的正中静脉, 下肢的大隐静脉, 用套管针建立至少2条静脉通路, 其中1条可测中心静脉压。首先输入晶体液, 因严重创伤不但丢失全血, 而且使血液浓缩, 此时先输晶体液比输全血或胶体液更为适宜。掌握输液速度, 注意晶体液、胶体液输入的比例, 在大量输入非胶体液后, 血浆被稀释, 胶体渗透压下降, 加上肺组织疏松等解剖特点, 容易发生肺水肿, 所以输液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尿量及心肺情况, 防止并发症发生。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
失血性休克均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氧, 吸氧能改善缺氧状态, 纠正缺氧对机体的危害, 同时在吸氧过程中要加强呼吸道管理, 及时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呕吐物, 以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4 纠正酸中毒
由于组织缺氧, 体内的乳酸、丙酮酸蓄积, 休克常伴有不同程度酸中毒, 视病情补给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 。但也不能一味强调纠正酸中毒, 因为酸性环境能增加氧与血红蛋白的解离, 从而增加氧向组织释放, 对复苏有利, 目前对酸碱失衡的处理多主张“宁酸勿碱”。只有在pH<7.20时, 才静脉输注碳酸氢钠0.5 mmol/kg~1.0 mmol/kg, 以后依血气分析结果调整药量。注意碱性药物应在明确代谢性酸中毒和保证通气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否则会导致二氧化碳 (CO2) 潴留而加重酸中毒。
2.5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辅助升高血压, 但必须首先补充血容量, 然后才可用小剂量血管收缩剂, 使血压升高, 而且必须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 并根据血压的变化适当调节药物的浓度和滴速, 应5 min~10 min测量血压1次, 血压平稳并且全身情况好转后改为15 min~30 min测量1次, 并按药物的浓度和剂量计算输液速度。
2.6 去除休克病因
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不止、宫外孕出血者, 休克症状稍有缓解, 应及早手术治疗, 重症病人应采取边抗休克边手术止血[2]。
2.7 一般护理
2.7.1 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意识、瞳孔变化, 应用监护仪, 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动脉血氧饱和度, 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在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 休克时脉搏变弱、变快, >120/min, 其变化多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 故常作为判断休克的体征之一。休克晚期心功能障碍时, 脉搏可变为慢而细。除观察脉率外, 脉搏是否有力也很重要, 有时血压较低, 但脉搏可触及, 说明微循环灌注尚可或休克好转。脉搏不齐, 通常提示心肌损害。如血压升高大于90/60 mmHg (1 mmHg=0.133 kPa) , 心率减慢到<100/min时, 可减慢输液速度。通常认为收缩压<90 mmHg, 脉压<20 mmHg是休克存在的表现;血压回升, 脉压增大则是休克好转的征象。
2.7.2 观察尿量
尿量的变化常反应肾灌流的情况, 尿量减少一半是休克的早期表现之一, 当尿量少于20 mL/h, 提示肾血流灌注不足, 应加速补液, 休克好转时尿量可恢复, 如每小时尿量达30 mL以上, 表示循环状态良好。尿少通常是早期休克和休克复苏不完全的表现。尿量少于17 mL/h应警惕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可能。
2.7.3 注意观察微循环的改变
皮肤、黏膜的温度、色泽、湿度是体表灌注情况的标志。皮肤转暖、红润表示休克好转;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出冷汗、脉压进一步缩小, 是休克加重的征象。
2.7.4 注意保暖
由于休克导致外周组织灌流减少, 多数病人有体温低、畏寒。低温影响血流速度, 增加血液的黏稠度, 对微循环不利。因此要注意保暖, 防止病人受寒。
2.7.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休克时常采取许多侵袭性的措施, 如导尿、插中心静脉压导管、气管内插管等, 这些都是潜在的感染源, 在进行此类操作时, 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防止感染。
摘要:总结33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包括合理安置、迅速扩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去除休克病因等。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抢救,组织灌注,血管活性药物
参考文献
[1]陈秀华, 张雪梅, 侯芳.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 2004, 18 (8C) :1503.
【关键词】急救护理干预;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臨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88-02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的增多,发生率有了逐年升高的趋势,输卵管妊娠变得越来越常见,其所占比例已达95%左右。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有异位妊娠等,当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时,腹腔内会大量出血[ 1]。如果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急救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2]。我院自2011.10~2013.02收治了80位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抢救手术治疗, 患者转危为安, 均痊愈出院。现就急救和护理过程浅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0人,年龄最大45岁,最小27岁,平均34.29岁;23例为首次妊娠,27例为2次以上人流术后妊娠,30例带有不同节育器妊;其中,输卵管妊娠为68例,宫角妊娠为12例,并且发生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早期、中期、晚期分别为15例、49例、16例,80为患者全部抢救成功。
1.2 护理及急救过程
1.2.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本组80位患者对手术和疾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恐惧,这也是因为病人对未知病情的不熟悉而导致的情况[ 1]。所以,首先对病人进行耐心全面的心理工作,包括安抚心态,解释病情,给予病人及其家属希望,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解除恐惧感,树立自信心;使患者家属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戒备,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医患矛盾,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过程。
1.2.2 密切关注病人身体状况及其发展 本组80位患者在异位妊娠后,由于短时间内腹腔大量出血而导致了80位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休克,出血量最多为2000mL,最少为750mL,平均为1347.59mL。大部分患者脸色苍白,四肢不湿,表情淡漠并伴有局部抽搐,心跳变慢,脉搏细数,尿量短时间内减少,血压呈不间断性下降。
1.3 治疗和护理方法
1.3.1 迅速补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减少有效恢复血液循环容量的时间。通常做法是利用静脉置留针建立2条及其以上的静脉通道[2],使组织的灌注量增多,血容量扩容更快。同时尽快注射或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聚明胶肽注射液、平衡液、血浆、浓缩红细胞和止血药等。如果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如四肢阙冷,血压过低或脸色苍白等情况时,表示患者需要更多的血液循环量,需要加快输液速度和输血速度,同时还需要防止患者的自闭症状,因为输注过多会引发肺部水肿。如果患者发生寒战时,说明患者血容量不足,并且体温偏低,需要一定的保暖,如提高室温、加棉被等。
1.3.2 保持患者呼吸畅通 为防止患者呕吐物进入呼吸道,所以患者头部一定要偏向一侧并且保持平卧,同时告知患者不能进食,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条不紊,动作迅速,在医生的治疗过程中及时配合。在抢救的过程中做好术前准备,更衣、插尿管置留、备皮、术前用药都要尽快准备好并送往手术室。
1.3.3 心理观察及护理 一般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且病情危及生命,常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休克、晕厥或剧痛等[ 3],对于这些不可预测的变化,患者往往会感到没有安全感,在某些时刻,手术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手术探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查清出血位置,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和纠正休克。鉴于情况严重,护理人员有义务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和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告知术后仍然有50%的几率受孕,列举治疗后仍然能生育的实例,消除患者的恐惧以及自卑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对异位妊娠实施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走出心理暗示,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其自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避免时间浪费。
1.3.4 术后护理
1.3.4.1补充体液 造成体液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手术过程中的大量失血、禁食、机体摄入不住等。医护人员需要在每隔30分钟左右对患者测一次血压,评估患者的皮肤胎心和体温;按医嘱暗示补充血液和液体,防止输液和输血后的反应,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
1.3.4.2 密切观察病情发展 为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做一下工作:每30分钟测血压和脉搏一次;遵医嘱用药,如止血剂等;在腹部放置沙袋,放置8小时后用磁疗腹带加压止血;观察阴道是否出血、手术刀口是否渗血。
1.3.4.3 疼痛护理 本组80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发生原因可能是由于腹腔内出血刺激腹膜,手术切口疼痛等。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保持体位舒适,指导病人放松缓解疼痛,评估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如有情况出血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2 讨论和体会
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发病极快,病情发展迅速[ 4],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可能危急病人生命[ 3-4]。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技能和心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面对任何技术要求,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抢救时机,具有敏捷的思维,迅速的动作,能够及时主动配合医生,保证输液畅通,血容量供应充足。并且能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解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和自卑心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工作,手术尽快进行,及时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 陆国凤,夏土艳,陈向坤 6 5 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第31卷2007年第7期.
[2]徐兰波,韩建芬 异位妊娠急诊手术的护理[J]浙江预防医学,2008 ,16.(9) :74
[3]杜静茹. 异位妊娠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 (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