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一节导学案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第二单元第一节导学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练习题(二)

1.贞观之治时期,《起居注》中描写的唐太宗完全是一代明君的形象,而对玄武门之变的情况则轻描淡写;同时,魏征负责编写的《隋书》中详细记载了隋炀帝的暴政以及隋末的动乱。据此可以推断( )

A.官修史书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

B.唐朝君臣全面否定了隋朝的制度

C.谏言政治无法有效制约君主专制

D.唐太宗有意塑造理想的君主政治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可见,钱穆强调( )

A.专制统治的必要性B.唐代政治的合理性

C.地方政府的独立性D.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3.“选举专重门第,不重才能;中正徇私舞弊,趋炎附势,贪图贿赂,定品不实……使得选举腐败,世风颓毁。”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

A.世袭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4.“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材料认为科举制( )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抑制了士族门阀势力

5.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与察举制的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6.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此处的机构应是( )

A.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

7.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 )

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C.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滥用

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

8.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与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9.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10.下面是有关两税法的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 )

A.改变征税标准B.扩大纳税面

C.增加政府收入D.取消丁税

11.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兩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2.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较多,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13.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的评论:“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

A.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1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B.以德治国

C.公平竞争D.学而优则仕

15.诗人左思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实行( )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6.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 )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17.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 )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

C.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18.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扬州、越州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19.《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因时因地制宜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D.重农抑商

20.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改善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局面。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1.贞观年间,唐太宗指定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参与政事堂会议。以后又出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种做法( )

A.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B.加强了三省长官的职权

C.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22.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竞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

A.“三教合归儒”现象出现

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

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

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

23.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執《小品》《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 )

A.南朝人热衷于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24.史载,东晋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6.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8.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0.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31.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32.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33.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交纳贡赋。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已经是官僚政治

B.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

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

34.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由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

A.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35.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

A.职位世袭B.建立武装的职权

C.行政管理的职权D.设置官员的职权

36.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A.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對待思想流派态度变化莫测

D.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37.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不断升级,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思想的官学化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38.三国时期,家庭教育兴盛。王昶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主张“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39.《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这反映了商朝末期( )

A.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宗法制已经正式确立

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40.《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等材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41.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些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42.“秦始皇称皇帝,同时又称‘天子’。‘皇帝’观中有神性,但突出的是理性、创造性和社会的至上性;‘天子’称号无疑更多的是神性。”对秦朝皇帝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

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民本思想

43.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家学说作为察举的内容,二是规定以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作为取士的标准。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朝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4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45.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

A.“大一统”的主张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学说

46.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

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47.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48.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造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

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

C.科学研究指导农业生产

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

49.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这些地方主要居住着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商胡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50.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以此为鉴,唐太宗采取了( )

A.互利互惠的对外政策

B.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C.为国理财的经济政策

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

51.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 )

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C.说明唐朝科举资格审查严格

D.其目的是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

52.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一般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而后以“敕旨:依奏”的形式批准实施。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C.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的权力

D.增加了权臣专政乱政的风险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人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命令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又命令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经济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的经济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 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實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

54.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5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2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是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后来中亚、西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

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的。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所以丝绸之路并不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献策。

56.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分别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B 8.B 9.B 10.D 11.C 12.C

13.C 14.C 15.C 16.A 17.B 18.B 19.A 20.B 21.A 22.B 23.C

24.B 25.D 26.D 27.C 28.D 29.D 30.D 31.C 32.C 33.B 34.D

35.C 36.A 37.A 38.B 39.D 40.D 41.B 42.A 43.D 44.A 45.C

46.A 47.C 48.D 49.C 50.B 51.C 52.B

53.(1)手段:秦朝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加强监管、人口迁徙、征发徭役等措施抑制商业;汉朝则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抑商,主要表现为改革币制、政府垄断经营、任用商人为官等。

目的:秦朝的目的是摧毁六国的经济基础,增强秦朝的经济实力,维护秦朝的统治;汉朝的目的则是打击商人势力的膨胀,增强政府财政收入,支持对外用兵。

(2)富商们在秦朝受到暂时的压制后,随着秦朝的灭亡迅速复兴;汉朝政府虽进行垄断经营,但社会上仍然是务农者少而经商者多。

54.(1)制度:察举制。

标准:德行、才学、明法、意志谋略、孝悌。

(2)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中正官独揽人才的选拔与评判权;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公平公正;逐步放宽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

(4)选拔标准从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55.興起原因:境外尤其是罗马对中国丝绸的需求;汉朝打败匈奴,张骞通西域,保障了交通安全;丝绸利润高,适合长途贩运。

衰败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西北交通受阻;阿拉伯人掌握航海技术,东南海运畅通。

献策:坚持国家之间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加强国际协作,建立和谐、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

56.(1)民本思潮:儒家。专制主义:法家。

(2)原因: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大一统时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国家将学与仕相结合。

影响: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作者:李林

第2篇: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导学案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二课时导学案(八年级地理)

设计者:陈博文审核人:李荣荣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教学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在世界中求发展。

难点:在世界中求发展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问答题

(1)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2)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3)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4)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二、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

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下列话题仅供参考),采用你喜欢的表达形式(或日记、或短文、或散文、或诗歌等)说明自己的看法。(1)从我家看祖国的发展。(2)WTO与我们的生活。

(3)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

四、系统总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五、巩固练习:做《综合能力训练》相关题目。

六、学习感悟:

第3篇:八年级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 Page 1 of 2

南校区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 Page 2 of 2

第4篇:高一历史专题二第三节导学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导学案

教学目的:进一步了解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

认识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基本过程;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地位及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①重点: 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体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②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边学边练:……‚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选自歌曲《松花江上》

在2005年9月3日,中央电视台胜利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揭开晚会序幕的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逃难的场景,歌曲则是《松花江上》,请问作者的用意何在?(提示:松花江在哪?)

一、抗战爆发的原因(结合练习册知识梳理回答) 结合教材及相关图片思考:

①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② 日军这一时期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分别有哪些?

③结合课文插图,你认为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日军侵华的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二、抗日战争的进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都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阅读教材并思考:

①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1931—1937年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了哪些英勇的斗争?结果如何?从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结合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这一子目进行归纳)

②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是指什么?这一“新的长城”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能形成?有何意义? (温馨提示:新长城指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在抗日战场上,我们是怎样“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最终的结果如何?

(提示:归纳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这一子目概括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会战和共产党地和战场的战役)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1945年重庆一次酒会,席间一位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你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子目回答)

②你能从抗日战争过程中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哪些高尚的品格?

③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④材料一:(“三巨头”评中国战场的作用)

A、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B、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C、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材料二:

D、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 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

E、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结合以上材料及教材所提供的相关史实,请你说说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斯战争的关系。

第5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2

必修2政治生活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2)执笔人周迎红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复习(2)

[核心基础知识识记]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

的原则

2、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有利于加强,提高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

4、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包括、、。

5、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权力运用的好

7、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

一靠二靠。发挥人民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

加强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就是要坚持用。

8、我国行政体系外部监督包括。

9、政府接收监督,才能更好地

才能

才能

10、政府的威信

[课堂检测]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下列做法中,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国务院下放和取消133项行政审批事项②某省民政厅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③某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 ④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议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09年颁行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实施问责。这一举措表明()

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已建立完整的行政监督体系

C.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

5、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面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A.检察机关的监督B.监察机关的监督C.检查机关的监督D.权力机关的监督

6、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2008-2012年,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总数达到2 497项,占原有审批项目的69.3%。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的建立:

①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社会发展②使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获得了法律依据

③加强了行政监督力度,丰富了行政监督形式④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部门权力的运行

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安徽省太和县公安局曾因治安拘留争议被诉上法庭,公安局长主动出庭,并要求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旁听。从行政诉讼开始时的怕当被告、怕出庭和怕败诉,到今天的理性面对诉讼,主要说明了()

A.各级政府机关增强了依法行政意识B.各级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

C.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成为公正司法的主体D.行政机关有司法机关的保护

8.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①保证权为民所用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读漫画《某公务员的上班8小时》。消除这一现象,关键是要() 来@#^A.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B.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C.提高政府的权威D.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2.对“阳光工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体现②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③政府推行“阳光工程”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增强

④“阳光工程”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根据某市施行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政府决策承办单位向市政府报送重大行政决策备选方案时,市政府法制部门要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予提请市政府决策会议审议。这表明()

①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环节 ②政府没有法律授权不得行使权力

③政府法制部门形成对决策部门的制衡 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须经过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两亩多西红柿,后象征性地给了万某200元的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

(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途径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13年3月全国两会后,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提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是新一届政府向社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新一届国务院领导集体着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的具体举措。5个多月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约法三章”,取得了初步成效。

虽然从目前情况看,“约法三章”在各地区、各部门总体得到了较好落实,但违规现象仍未完全杜绝。今后,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对贯彻落实“约法三章”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和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予以严肃查处,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

探究思考

15、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约法三章”?结合所学知识为更好地落实“约法三章”提出建议。

近年来,由拆迁而引发的一些事件将社会的关注点聚焦到政府如何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上来。2010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16、据此有人认为,政府行使好权力为人民服务在于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分)

来源

14、(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举报维权;通过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权。

15、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约法三章,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依法行政。约法三章,能够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府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约法三章,能够促进和强化公众对政府的监督。

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和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制。

16、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4分)

(2)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因此,政府还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认真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民监督。(4分)

第6篇: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课时

《桥边的老人》学案

学习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即“冰山”理论)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学习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学习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 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见《教参》)

3、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4、初步了解“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

5、自读这两篇文章,体验内容,初步认识作品的主旨。

课堂合作交流: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 “我”是谁?你是如何知道的?

(二)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总结:

(三)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有限视觉和全知视觉的区别是什么?

讨论后总结:

(四)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芙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减法”。

二、让我们在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那些地方是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阅读、寻找、讨论)

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讨论点:

(一)阅读从““你从哪儿来?”我问他。”到“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交流后总结:

(二)阅读从“你没家?”我问,到“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语段

交流后总结: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问: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讨论、交流:

(三)阅读从“没家,”老人说,到“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语段

1、先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交流:

2、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交流:

(四)“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讨论、交流:

三、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讨论、交流:

四. 课后作业:

以“那天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叙述力求简洁且有丰富的内蕴。 (注意“冰山“理论)

五. 阅读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叙述的“减法”(简洁):含蓄深远

第二课时

《墙上的斑点》学案

一、初步阅读小说: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

(二)“我”是谁? (讨论、交流):

(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 (讨论):

二、体验小说内容: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二)这是一篇反传统的小说,它抛弃了传统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以她对墙上的斑点猜测为主要内容,这正表现了伍尔芙的小说理论: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 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 ,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三)课文中作者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

阅读后交流:

三、分析小说叙述的繁简,获得小说的蕴含的思想,从而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一)对斑点六次猜测的叙述是简洁的还是繁复的?

(二)请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繁复? 找出相关原文来佐证自己的结论。 回忆 :

联想 :

联想 :

感受:

梦幻 :

情绪 :

内心独白:

(三)总结: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 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

四. 课后作业:

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尽量用到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等方法,使叙述繁复。

板书设计

叙述角度:第一人称 全知视角

叙述的“加法”(繁复):描写回忆

自由联想

意识流

抒写感受

描述梦幻

直露情绪

内心独白

第三课时

《话题:叙述角度》学案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 ,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 5

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

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 6

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

《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 《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上一篇:电气焊安全操作培训下一篇:广西区情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