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心岗位职责

2023-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院前急救中心岗位职责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出2015年3月-2018年5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左心衰;应用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类临床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其表现症状主要有突发性呼吸困难、面色异常、发绀出汗、烦躁,还伴有咳嗽及咳痰为粉红泡沫状,严重时可致脑缺氧及昏迷[1]。该病具有病情病情发展急快、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一般在患者刚开始发病时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出2015年3月-2018年5月80例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急性左心衰竭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均已确诊,并同意配合研究。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为(68.41±3.2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6,7.54±2.15)岁。对两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准备好急救物品;询问患者病情并进行评估,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并遵医嘱用药。

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1)備好急救物品:救护车上准备好急救物品,包括急救药物及急救器械[2]。(2)救护人员:应选择通过院前急救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选出1名急救医师、1名护士、2名担架工及1名司机[3]。(3)急救方式及护理干预:接到急救电话3分钟内出动救护车,在途中通过电话方式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询问病情、发病时间等一般情况,并指导家属为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安抚其情绪。到达出事地点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给予吸氧并构建静脉通道。同时,遵医嘱给药,并告知家属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待患者情况好转后,对其进行转运,转运途中应保持平稳迅速的状态,并继续进行生命体征检测,根据血压情况对其输液速度进行调节。另外,转运途中应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急救准备,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入院流程和院内的相关制度,缓解其心理负担,以提高其抢救及护理的配合度。最后。急救护士应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表上的内容。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及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的时间;抢救成功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及总结。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x±s)说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用(%)说明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院外发生突发性急危重症或事故时,医护人员在院外对其进行现场抢救,并将患者迅速安全的转运至医院救治的一系列流程[4]。急性左心衰具有发病急且快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伴有呼吸困难症状,不能随便移动,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否得到有效地抢救,是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重点,所以院前急救很有必要。临床护理路径是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是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的护理模式,实际上是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整体护理过程,院前急救人员接到求救电话后,只需要15分钟左右便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抢救[5]。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联合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抢救的效率,减少抢救时间。在本院接受救治的大部分急性左心衰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后,均得到成功转运,并在到达急诊科前,呼吸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本次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从接诊至开始抢救、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急性左心衰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后,抢救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综上所述,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素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199-201.

[2]樊芸,李桂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7):207-208.

[3]张静宇,常艳,霍桂霞,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病人的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杂志,2012,(218):318.

[4]魏秀丽,耿俊玲.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13):121-122.

[5]李芸.关于急诊护士对院前急救护理的心理体验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185-186.

作者:柔鲜古丽?亚森

第2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与临床效果,进一步分析院前急救转运及护理的意义,指导临床院前护理实践。结果:通过细致、周密的转运前准备,96例脑卒中患者在院前综合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后,治愈好转92例,死亡4例.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病情凶险危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拓展了护理范畴, 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

脑卒中已是当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我国每年有200多万发生脑卒中[1]。脑卒中有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有效规范的院前护理路径实施非常必要。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我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危重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也一直在探索护理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案,下面就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实施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9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36~80岁,平均58岁,入院后明确诊断发现脑出血58例,脑缺血30例,多发性脑梗死例6例,其它类型2例,并发脑疝8例,合并冠心病36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症15例。从发病到院前急救时间为16min~44min,平均30min。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

1.2临床概述: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表现。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持续发展进步、医疗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院前急救与护理作为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并日益引起医疗护理界的关注,医护人员与患者都意识到就医过程中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急迫性、技术性。

1.3方法:我们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综合性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与措施,具体如下

1.3.1基础准备工作:出车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急救器械、药品及一次性医疗消耗材料按常规出车情况配备。急救护士根据患者疾病种类增加相应医疗器械及药品。

1.3.2院前护理实施:到达现场或患者家中后急救护士应发挥其主动协助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默契配合院前急救医师进行救治工作,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整工作程序,及早开展施救,如快速开放气道、及早建立静脉通道、脑卒中摔倒患者迅速包扎止血等,采取有效方法解除气道堵塞,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昏迷患者舌后坠,为伤病员的救治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并用运动反应估计伤情,按格拉斯哥(GCS)昏迷指数计分法中运动反应(GMR)进行评估,按DRABC程序检查伤情。呼吸<6/min或呼吸>35/min提示呼吸功能障碍,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或行气管插管。注意搬运体位护理,不要采用平卧位搬运,轻症采取平卧位、较重者去枕,头偏向一侧,脑出血者头部抬高30°减轻脑水肿和防止窒息,转送时保护并固定头部,防止头部晃动,引起病情加重。建立静脉通道时采用静脉留置针,固定好穿刺点,防止液体外渗。

1.3.3转运监测护理:患者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中,院前急救护士认真负责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变化,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持续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尤其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是否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有脑疝形成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为院内救治赢得时间。

1.3.4入院交接护理:安全送到医院后,与急诊科护士做好病情交接,包括病人的生命四大体征、用药情况,各种引导引流情况、处置措施等,执行完医嘱后及时做好护理记录,为病人到达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1.3.5心理护理:整个院前急救护理过程中,适时与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耐心解释质疑,消除心理担忧焦虑。

1.3.6后期补充措施:交接后对车厢内器械物品进行常规清洁消毒,执行完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后及时补充消耗的一次性医疗用物和药品,为下次任务做好准备。

1.4疗效评估:依据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院前急救护理前后差异,并对患者预后进行统计评定。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 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在当前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增长,65岁以上人群增长更显著。脑卒中病情危急,大多突然发病,将病人早期转运至医院,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可争取早期溶栓机会做好各项先期抢救准备工作也能为病人尽快接受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有研究也表明,脑卒中最初发病的1小时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早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2],而延误就诊时间可加重病情,给入院后治疗带来困难,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可见脑卒中救治成功关键在于时间的问题上。

以往的院前急救存在一些问题与隐患,如急救信息不准确、医院保障不到位、处置措施不正确等等。这一方面加重了患者病情,同时也影响院前急救及护理质量并引发医疗纠纷。我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危重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并探索出护理路径的可行性与规范性,本组脑卒中患者我们进行综合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进行评估、体检后实施初步救护措施,并迅速安全转运。到现场后,就让患者平卧,神志不清呕吐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防误吸引起窒息及肺部感染,对于脑卒中可能发生的抽搐可用牙垫放到患者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为掌握病情并为后期治疗提供信息,应即时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如测量生命体征、采用GCS(格拉斯哥评分法)评估病情、确立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脑卒中患者原则上应尽量减少搬动,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搬动时注意体位与动作,避免使出血加重诱发脑疝形成[3]。转运途中要时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特别要注意有无威胁生命的潜在因素存在,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途中输注特殊药物,一定要严防甘露醇、升压药等药液外渗,为利于脑部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对尚清醒病人采取半坐位,昏迷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稍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此外,在转运途中还应根据病情及时将信息与院方急诊科医师进行交流汇报,从而为后期抢救治疗做好准备。

除上述措施外,在护理路径实施中我们还对GCS>8分者进行心理护理,这是医疗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当前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均需要紧急救助,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防止并发症、促进恢复的重要环节,为使急救护理路径更完善规范,还应加强护士的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力求快速、规范、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实施中还应强化风险意识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

综上,脑卒中患者病情凶险危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拓展了护理范畴, 综合性的急救护理措施能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惠萍;重症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1(10):223-225

[2]杨起;黄雪梅;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 中外健康文摘,2011 18(05):228-229

[3]孙素娟;赵秀娟;刘月欣;张晓玲;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2010,14(01):128-130

作者:杨香

第3篇: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价值研究

目的:

【摘 要】评价在院前救护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价值。从我中心2019年6月-2019年12月出诊院前急救的患者中选择116例展开分析,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包括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58例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58例行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实验组(98.28%)抢救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87.93%),P<0.05;实验组出车反应时间与途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在院前救护中,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可促进抢救满意度及抢救效果的提升,值得采取。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提高;院前救护;价值

【中圖分类号】R473

在急诊医学中,院前急救为重要的内容,更为急诊医学重要环节。院前救护内容主要是给予院外危重症患者一系列的急救措施,包括中途转运、现场处置等,院前急救的效果及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提出在院前救护中采取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并对我中心院前救治的116例患者展开研究,深入评价了具体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对象纳选于2019年6月-2019年12月我中心出诊救治的116例院前急救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分组法。参照组58例中,男女人数比是30:28,年龄上限74岁,下限15岁,平均(44.58±3.48)岁;实验组58例中,男女人数比是31:27,年龄上限72岁,下限17岁,平均(44.39±3.53)岁。两组涉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确定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实验组行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提升救护反应能力。保证中心急救电话24h在线,随时接听120急救电话,迅速获取重要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第一时间内通知急救护理人员出诊,保证一系列活动在3-5分钟内完成,对于重大传染病、灾害事故等,应该第一时间上报中心,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1]。(2)急救物品清点。出诊前由专人负责急救物品的管理,定期对物品进行清点、核查和整理,保证物品的有效期,及时对短缺用品进行补充。完善救护车的维护及保养工作,保证通讯设备正常,以免在急救中出现意外情况[2]。(3)规范现场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快速、准确完成基本检查,步骤包括头、颈、胸腹、脊柱及四肢,自上至下完成检查,尽可能排除外界因素干扰,保证检查评估的准确性,根据结果实施急救。例如实施体位摆放、心肺复苏、开放气道。除颤、止血包扎、建立静脉通道等,尽可能延长最佳治疗时间[3]。(4)规范转运。所有患者均执行“先救后送”的急救原则,护理人员需掌握严格、熟练的搬运技巧,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转运时应对患者及其家属情绪进行安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联系医院告知目前情况以及相关准备工作。

1.3观察指标

抢救满意度:我中心以院前救护特点内容为依据制定满意度问卷表,于研究结束后为患者发放,调查对于救护工作的满意情况,包括不满意(评分不足50分)、一般满意(评分51-84分)与非常满意(评分超过85分)。

抢救效果:记录两组的出车反应时间与途中时间,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资料采取例数及百分比进行表示,即“[n/(%)]”,组间比较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t”为检验方式,将P<0.05视为数据存在研究价值。

2结果

2.1抢救满意度分析

评价两组抢救满意度数据可发现,组间抢救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对此进行了具体统计。

2.2抢救效果评价

经查看抢救记录情况发现,实验组和参照组间的出车反应时间与途中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据如表2。

3 讨论

因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命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如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成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中心在原有的急救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各项救护工作的管理,以整体医疗环境为目标,稳定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相应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建设了更为科学、系统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体系[4]。

在急诊医学中,院前急救为第一节点,其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情况。现代医学数据显示,严重创伤患者发病的10分钟内为白金时间,猝死患者发病4分钟内为最佳抢救时间,事故挽救的黄金时间为1h,为避免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延误抢救可能,应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尽可能保证患者安全。通过应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高效、合理、迅速完成相关急救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抢救效果[5]。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准确、迅速的对接诊患者作出评估与判断,有利于提高抢救满意度与效果,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丽霞.研究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于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297-298.

[2]张淑梅.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201-202.

[3]李建芳,周新.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52+57.

[4]彭慧影.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30-31.

[5]郑丹蓓,许润珍,黄红霞.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5-78.

作者:张睿 李娜

第4篇:院前急救护理岗位职责

院前急救站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 须持证上岗,具备良好的素质,高尚的医德,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对患者有高度的责任感。

二、 接到出诊通知后,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特点,迅速准备好有关抢救药品及器材,1分钟内(夜间2分钟内)随救护车出诊赶赴指定地点。

三、 准备好各项急救所需用品、器材、辅料,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而准确的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四、 坚守岗位、严格查对制度,用要做到“三清一复核”(听清、问清、看清、与医生复核),配合抢救患者,动作迅速敏捷准确抢救后清理现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主动报告医生。

五、 遇大批受伤和中毒者时,配合医师做好伤情分级及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抢救。

六、 配合医生及时书写急救病历,做到内容真实完整,时间记录准确。

七、 出诊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充救护车上的急救药品及器材,并做好救护车那抢救器材的维护。

八、 定时检查车内的仪器、物品、药品,保证完好充足无过期,定种类、定数量。各种物品要用后立即补充。

九、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负责车内及医疗器械消毒工作。遇有传染病时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第5篇: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职责

1、在急救站护士长带领下,认真执行院前急救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师完成急救护理工作。

2、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按时随车出诊

3、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急救意识,对伤病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工作,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各项护理技术,掌握仪器设备、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配合医师抢救伤病员,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严格执行医嘱,用药做到“三清一复核”(听清、问清、看清,与医生复核)。抢救后迅速清理现场,一切用弃药械及包装物经核对后带回,不得遗弃于现场,并及时做好记录。

5、协助搬运伤病员,做好转运途中伤病员的固定及急救护理工作,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协助医师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6、突发公共事件或遇大批受伤或中毒者时,服从现场领导指挥,协助医师做好检伤分类工作和对危重伤病员进行抢救。

7、抢救结束后,负责统计所有医疗物品消耗,并做好收费相关工作。

8、负责本车组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氧气等的保管、领取、查对、交接,负责车上毒麻药品管理;保证车载仪器设备性能良好、电量充足、氧气足量,药品齐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车内各种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定期消毒。

9、爱护医疗急救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按规定报修,并及时补充更换出诊所用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0、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以伤病员为中心,加强业务学习,及时总结抢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供优质服务。

第6篇:院前急救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急救站主任职责

1.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负责急救站的全面工作。

2.负责急救站人员的工作安排,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急救站急救质量。

3.认真贯彻执行中心制订的工作计划,定期组织检查,及时向中心领导汇报。

4.认真执行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急救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差错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中心。

5.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必须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亲临现场参与指挥抢救。

6.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护士长职责

1.在急救站主任的领导下,指导本科护理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和排班工作。

2.负责急救站护理人员工作排班,制定护理工作计划,检查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及时总结经验。

3.督促检查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院前抢救工作及医嘱执行情况。

4.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驾驶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训练,提高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 6.督促检查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应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及时补充、更换。

7.督促医、护、驾做好救护车内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保持车内外清洁、整齐和有效的工作环境。

急救站医师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2.在急救单元中实行医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3.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操作常规,积极妥善处理好院前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医师要将病情、治疗方案、转送医院及时告知病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转送中做好途中监护工作。

4.患者转送至医院急诊科后泌须与当班医务人员交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写好院前急救病历,严格遵守病案管理。

5.遇重大抢救和灾难事件应及时向中心(站)领导报告。 6.保障设备完好,提高使用率,及时补充药品和器材,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按常规进行器械与车厢消毒。

7.严格遵守物价规定,合理收费。

8.遵守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忠于职守,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急救站护士工作职责

一、接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提前15分钟接班。

二、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后进行医疗机械的查点和药品的补充,确保急救物品及急救药品的数量和质量。

三、接诊护士到达当地医院后,需和患儿家属沟通,按照有关规定的出诊交纳转运费用。

四、在转运途中,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对患者做出相应处理。

五、在转运过程中,着装整齐、态度和蔼、措辞得当,不得说笑和说一些有损于医院的言语,严防纠纷事故的发生。

六、到达医院后,接诊护士开出相关治疗费用,并陪同患儿家属于门诊收费室交纳住院押金。

七、整理急救箱物品,及时补充急救箱内物品及药品。

调度员职责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和执行医疗规章制度。 2.做好交接班工作,检查、测试通讯设备。

3.接到急救呼救信息后,问明地址,判断病情及现场情况,合理派出救护车及医护人员,做好记录。

4.遇到重大灾害事故呼救时,首先问明情况(如: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种类、伤亡人数和程度、联系人及电话等),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和急救车辆,同时报告中心领导或值接领导。

5.做好通信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工作,发生故障时,向领导报告,立即采取措施,保证通讯畅通。

6.急救通讯设备不得用于非急救通讯。

7.调度人员在工作之际,仪表端庄,举止文明,努力提高调度、指挥、协调能力,做好调度和指挥工作。

急救站驾驶员职责

1、积极参加学习,服从分配,听从指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掌握所驾驶车辆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驾驶水平。

3、服从120调度指挥,无派车单严禁出车,更不准私自出车和执行120任务期间绕道办私事。

4、执行任务时密切配合、协助急救医师,安全完成急救任务。

5、掌握使用GPS、电台和警报器,以及车载设备,负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6、严格按规定收费,栏目清楚,字迹工整,收费发票存根与医疗收据一并上交。

7、做好接班前的车辆检查,认真保养车辆。

8、保持车辆整洁干净,随车物品固定牢固。

9、上班期间严禁饮酒,未执行急救任务时不得乱用警报器,着装整齐,按规定穿工作服,佩带工作牌,以保持急救单元整体形象。

10、下班时锁好车辆门窗,严防随车物品丢失。

急救员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

2.认真接受院前急救常识的培训,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3.医务人员指挥,完成患者的搬运、转送工作。 4.保持工作服及担架清洁卫生。

5.正确搬运患者,保证患者搬运途中安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第7篇:院前急救多发伤急救流程

多发性创伤(肠外溢合并右胫腓骨骨折)的包扎、固定与搬运流程 1.术者:观察周围环境(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确定安全后走向患者右侧,跪于患者身旁,诉:“我是医生,为您急救,不要紧张,请您配合,您怎么不舒服?” 患者讲诉病情。

2.术者检查受伤部位后,面向助手,介绍病情,“患者因车祸致伤,自觉下腹部、右小腿疼痛,检查腹部可见肠外溢,右小腿活动受限、可见畸形。请按多发伤处理!” 术者观察患者双上肢,诉:“患者双上肢无疼痛、无畸形”,展开患者双臂,暴露腹部伤口(同时口诉:“暴露腹部伤口”)。

3. 术者下达按多发伤处理的命令后,助手答:“是”。一助走向患者左侧,将物品从急救箱中拿出,将生理盐水及无菌辅料交于术者,测血压,屈健肢。二助将脊柱板置于患者右侧后,牵引伤肢。术者按无菌原则取大块敷料,用生理盐水加湿后,覆盖伤口,要求将内脏脱出物覆盖完整。

4.用三角巾做环形圈,大小以能将脱出物环套为宜,一助选择大小合适的治疗碗,消毒碗口,扣于环形圈上,不能压突出物。

5.与一助配合用三角巾宽带将治疗碗固定于腹部,一助于患者左侧打结,打结处垫敷料,同时,术者将三角巾底边叠边后(约一寸宽,底边向上,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术者将患者右侧的三角巾底角绕过患者腰部后交与一助,一助在左侧打结,术者同时在会阴部放置大块敷料,整理三角巾后,将顶角由两腿间拉向患者左侧,由一助于两底1

角连接处打结。期间一助汇报血压、心率。 6.术者进行全身检查:

(1)头面部:头顶、前额、颧骨、鼻骨、下颌骨、双侧瞳孔、口腔、双耳;

(2)颈部:颈后部、气管; (3)胸部:锁骨、胸骨、肋骨; (4)上腹部发现有肠外溢,已作包扎;

(5)双上肢:包括双侧桡动脉及末梢循环,检查完后将患者双手放于上腹部;

(6)放平左下肢后检查骨盆;

(7)左下肢及右大腿,包括双侧足背动脉。 注:各部位检查完毕,汇报有无外伤、出血。

7.一助打结并汇报血压、心率后,将约束带固定于脊柱板上,准备夹板。

8.术者查体结束,诉:“准备固定”;放置五条带状三角巾:骨折断端两侧、膝部、足踝部、股骨中段。

1) 双下肢并拢,空虚处加棉垫填实,患肢外侧放置夹板,膝、踝处加棉垫保护

2) 先固定踝部(足踝处用“8”字固定),再固定膝关节,然后行断端两侧固定,最后固定股骨中段。趾端外露,检查末梢循环。 9.术者诉:“准备搬运”,二助右前臂放于患者颈后部,左前臂放于患者腰部;一助右前臂放于患者臀部,左前臂放于患者小腿后方;两助2

手均手心向上,术者手心向下分别与两助手左手、右手十字相扣,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一、二起”,将患者抬起,术者再喊“

一、二起”,两助手将左腿抬起后,将患者放于腿上,确认稳定后术者松开手并检查患者背部(诉:背部及脊柱无压痛、无出血),将担架移至患者下方合适位置,术者再次与助手扣手(手法同上),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一、二放”,将患者平稳放于担架上,用约束带固定,胸部两条(相互交叉),膝部一条,平形固定于对侧,松紧适宜。

10.术者至患者头部右侧,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两助手分别至患者头部左侧及足部,靠担架一侧腿跪地,术者诉:“准备转运”,确认稳定后,术者喊:“

一、二起”三人同时起立,向评委汇报:“操作完毕”。

3

第8篇:院前急救体会

院前急救的一点体会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作为抢救病人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下面就所参加的院前急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体会。

1 院前急救医生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医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医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医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医生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我们出诊就要搬运患者,如果身体条件较差,那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 出诊前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们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 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那些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病人。

3 院前急救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例如:有毒气体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无毒气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止血、骨折肢体先易后难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等,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

4 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置后,将患者安全转运医院

在转运过程,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注意搬运时病人的体位,体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5 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病例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 对患者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时会考虑使用的量的问题,病例记录会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数据信息,病例文件也会成为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我们要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院前急救,从出诊至病人接回医院,护士要认真按整体护理所要求的护理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快速,安全地将病人送至相应的临床科室,进一步诊疗。这就是我对院前急救工作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龙雨峰

2011/3/3

第9篇: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院前急救设施配备,加强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大型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

四、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由急诊科主任负责救护车设施策划和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行车路线、病情或受伤情况,要求呼救者提供联系电话(且不要随意使用该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并立即通知出 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或就近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强调对症治疗。

①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除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有生命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出诊医护人员必须守护在车厢内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不得坐在驾驶室内。

③为避免突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 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 或头低足高位。

④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继发损伤或加重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继发、加重颈髓损伤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对交通事故及其他灾害事故,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 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值守或总值班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上一篇: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下一篇:骨伤科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