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包扎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发病年龄亦表现出年轻化趋势[1]。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但是术后使用传统的加压包扎方法常常会影响患者创口的愈合, 极易引起皮下积液、出血, 皮瓣坏死, 上肢淋巴水肿或抬举受限等术后常见并发症[2]。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可高达50%[3], 一旦发生将推迟放化疗等后续治疗, 影响乳腺癌综合治疗效果[4]。因此, 更为科学合理的包扎方法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患者54例, 均为女性, 均不伴有影响创口愈合的不利因素 (如营养不良, 糖尿病等) 。传统对照组26例, 年龄 (47.6±9.2) 岁, 根据乳腺癌TNM国际标准分期:Ⅰa期5例, Ⅱa期10例, Ⅲb期11例;观察组28例, 年龄 (48.2±11.4) 岁, 根据乳腺癌TNM国际标准分期:Ⅰa期6例, Ⅱa期11例, Ⅲb期11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等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54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6例, 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 压力为3.0~6.7Kpa, 5~7 d后持续2 d引流量少于15 mL时拔管;观察组28例, 术后以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后包扎, 压力为120~130 mmHg, 持续负压吸引3 d, 引流量小于40 mL后即可拔管。

1.3 评价指标

皮下积液发生情况, I期愈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 比较不同包扎方式下两组皮下积液发生情况 (表1) , 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均有5例病人产生皮下积液, 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7.9%, 两组间皮下积液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比较不同包扎方式下两组创口愈合情况 (表2) , 对照组26例中I期愈合12例, 延期愈合14例, I期愈合率为46.15%;观察组28例中I期愈合25例, 延期愈合3例, I期愈合率为89.29%, 两组I期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种不同包扎方法虽然在皮下积液发生率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是在I期愈合率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术后使用负压吸引包扎法可以促进创口I期愈合,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有助于放化疗等后续治疗,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 讨论

术后使用传统加压包扎方法, 加压包不能将压力均匀的作用于创面, 且如遇患者肢体活动, 加压部位更是难以控制, 有时甚至导致加压效果适得其反, 不利于皮下积液排出。使用负压吸引包扎方法, 虽然不能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 但是可以使创口内积血和渗出液及时得到引流, 使得皮肤与胸壁软组织贴合紧密, 增加了创口愈合的机会, 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 压力为3.0~6.7 Kpa, 5~7 d后持续2 d引流量少于15 mL时拔管;负压吸引包扎法术后以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后包扎, 压力为120~130 mmHg, 持续负压吸引3 d, 引流量<40 mL后拔管。经临床观察, 采用传统加压包扎法拔管时间约为8~11 d, 而采用负压吸引包扎法一般在术后3~5 d即可拔管。负压吸引包扎法大幅缩短了患者的使用引流管的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使得创口局部受压, 容易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缺血性坏死;采用负压吸引包扎法减小了创口的局部压力, 有利于创口部位的血液循环, 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加压包对胸廓的压力引起的呼吸受限、疼痛、术侧上肢麻木肿胀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 术后使用负压吸引包扎法可以促进创口I期愈合,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有助于放化疗等后续治疗,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此类病人的创口愈合与其年龄、手术方式、伴发病、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 况且使用这一包扎方法不能有效阻止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 因此负压吸引包扎法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值得进一步观察与改进。

摘要:目的 研究与探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负压吸引包扎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4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6例, 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 观察组28例, 术后以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后包扎,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皮下积液发生情况和I期愈合率。结果 对照组26例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 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9.2%;观察组28例中5例发生皮下积液, 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7.9%, 两组间皮下积液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不同包扎方式创口愈合情况比较, 对照组26例中I期愈合12例, 延期愈合14例, I期愈合率为46.15%;观察组28例中I期愈合25例, 延期愈合3例, I期愈合率为89.29%, 两组I期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 术后使用负压吸引包扎法可以促进创口I期愈合,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有助于放化疗等后续治疗,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负压吸引包扎,皮下积液,I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李宝江.乳腺癌预后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3, 1:27-31.

[2] 袁红, 赵启斌, 刘钟钊.首次包扎负压引流在乳腺癌术后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 2007, 15:183.

[3] 马玉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5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1) :2244-2245.

[4] 许冬阳, 王清茂.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6, 15 (4) :100-101.

上一篇:超声QTVI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下一篇: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