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地质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资源与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大量矿山的不合理开采,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深圳市是新中国第一个进行改革开放的城市。由于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大量的废弃露天矿山,对全市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产生了极大的破坏。迫切需要系统地开展全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工作,为废物矿山的治理和恢复利用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深圳市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的研究和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露天废弃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对深圳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研究区露天废弃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统计和分析,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采用统计指数法对露天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背景评价;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05)中的规范,选取了6个评价指标,对露天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地质环境背景评价和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的结果相结合,进行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划分为“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四个级别。在最后的评价结果中,本文研究的61座存在地质环境问题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的废弃矿山分别有17、13、18、13座,地质环境问题“严重”、“较严重”的废弃矿山面积占所有矿山面积的71.19%,研究区露天废弃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DD2014-05)中的规范,针对矿区不同区域存在的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将废弃矿山划分为开采边坡、采坑、固体废弃物、工业广场四个评价区域,进行单个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提高评价精度,为矿山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利用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对深圳市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的评价结果显示,开采边坡和工业广场在废弃矿山中普遍存在,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和采坑在废弃矿山中较少存在,但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也比较严重。根据深圳市露天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和单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的结果,并结合深圳市发展规划,从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景观和生态修复,土地资源恢复利用,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措施。

关键词:深圳市;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环境分区;层次分析法

学科专业:地质工程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工程地质

2.2.6 环境地质

第3章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特征

3.1 废弃矿山分布特征

3.2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2.1 地质灾害

3.2.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3.2.3 土地资源破坏

第4章 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 GIS系统的应用

4.3 地质环境背景评价模块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4.3.3 统计指数模型的原理及结果

4.3.4 地质环境背景评价结果

4.4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模块

4.4.1 评价指标的划分

4.4.2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4.4.3 地质环境现状评价结果

4.5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4.5.1 层次分析法模型

4.5.2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确定

4.5.3 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单个废弃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价

5.1 遥感技术的应用

5.2 评价区域划分

5.3 地质环境分区评价方法

5.3.1 评价流程

5.3.2 废弃矿山面积优化

5.3.3 评价方法

5.4 地质环境分区评价结果

5.5 重点矿山评价案例

5.5.1 联发石场

5.5.2 潭头二石场

5.6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

5.6.1 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5.6.2 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

5.6.3 土地资源恢复利用措施

5.6.4 政策制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环境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环保项目财务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