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规划工作方案

2022-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小学规划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中小学规划工作方案

做好水利规划工作的方案探求

【摘要】日常生产生活中水是重要资源,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就是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划的质量严重影响抗旱、防洪抢险、生活用电和用水的问题,所以,水利规划包括采集资料、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应该严格控制和计算相关参数和内容,因此为了保障水利建设的整体质量需要切实做好规划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规划工作的方案。

【关键词】水利规划;方案;内容

规划工作是一种超前预期的基础工作,如果没有完善的规划支撑,就不能构建合理的项目,项目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布局科学性等都不符合设计需求,规划工作属于政府行为,需要密切关注规划的超前性和主动性,从未来需求来不断规划工作,但是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一般都是被动规划,导致水利工程规划中出现一些不足,随着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水利工程,想要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切实做好水利工程规划工作。

一、水利规划基本任务

水利规划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开发水资源、防旱防涝构建的具体工程措施。水利规划实施中的基本任务实际上就是依据国家发展目标、建设方针以及水利部门的相关需求,并且有机结合规划区域中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情况,对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的进行施工布局,提出一种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保护水资源、节约资源、利用资源、防干旱的建设水利工程措施、对策、任务以及管理建议,以此来当作水利工程规划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水资源管理、建设水利工程、运行水利工程的关键。也就是说利用水利规划来构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和目标。依据水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配置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方案,利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实际需求来保障建设的任务、目标、方针等。依据国家市场筹资能力和财务情况来确定建设步骤和规模。

二、水利规划工作的方案和內容

(一)调查研究。水利规划方案的基础就是调查研究,是水利工程规划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程规划基本开发项目和治理目标,规划目标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以便于能够构建满足实际情况的治理目标。依据规划的实际需求利用合理的调查方式来获得准确无误的调查资料,保证能够充分研究调查资料,避免出现错误判断问题,以至于能够为进一步规划工程奠定基础。

(二)统筹兼顾。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依据就是水利规划,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注重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开发以及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时候,需要合理分析国土关系和实际情况,并且也需要了解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权益,尽可能合理协调所有关系,对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处理,实际操作中有效分析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便于为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提供保障和参考。

(三)综合分析。通过分析环境实际发展需求,社会更加注重保护生态资源,所以,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完全符合生态水利、生态环境的需求。从国家角度来说,每年都在不断提高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力度,从而可以发现水利工程建设具备极大的价值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建设水利工程的价值。第一,环境价值。一般来说生态水是大自然服务人类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拥有极大的利用价值,生态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大部分都是依据河流、雨水构成,需要密切联系生态系统[3]。水利规划建设中需要保障能够有效、合理、科学的调控水利项目,并且能够实时储藏、引流等工程,以便于保障具备完整性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开发水利项目的危害性。第二,经济价值。水利工程建设中本来就具备一定经济价值,一般来说都是体现在蓄水发电、灌溉农业等,通过调配转换生态水资源来达到修建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第三,发展价值。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来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调配水资源中损失,就需要提高建设水利工程的速度,及时加注和改造原有水利工程,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建设水利项目。因此,水利工程规划的时候需要综合分析价值,保证在能够满足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来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实际操作中充分分析所有环节和工程模型,以便于获得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案。

(四)掌握规律。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时候就是依据人类想法来对自然进行改造,依据人们对自然的了解来改造和调整规划方案,切实掌握和了解自然灾害规律、地质规律等,以便于能够全面防治和处理自然灾害。

三、水利工程规划的建议

(一)依据需要来规划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经济用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等五个安全。现代化水利规划的时候需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现阶段,不少区域不能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规划方案,不能切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需要及时调整和改造水利规划策略,实现与时俱进水利规划的目的。

(二)健全水利规划工作。从实际发展情况来说,西部区域需要借鉴和学习东部发达区域的经验,现代化发展水利规划的时候需要优化配置水利资源,防御水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依据地区实际情况来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有效解决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

(三)依据经济发展状态规划水利工程。水利规划是具备浓厚特色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需要依据不同气候特征、不同水纹特性、不同经济发展方向来构建不同的水利规划方案。

四、结束语

综上,随着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越来越重视水利资源,对于水环境和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而提高排涝、防洪的作用,水利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解决和改变水环境的关键,以便于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方子杰.水安全战略下水利规划“多规融合”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水利,2014(21):13-17.

[2]陈雷.抓住新机遇把握新要求推动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13年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水利,2013(3):1-5.

[3]许明祥.浅析湖泊水利规划中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J].人民长江,2014(16):1-4.

作者:龙际俊

第2篇:张庄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方案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依据《河南省中小学办学标准》,在我乡近年来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提出如下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适应我乡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统筹整合全乡教育人才和资产,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有步骤地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标准化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我乡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根据今后5-10年及更长时期的人口流动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和标准,科学布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2、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教育发展全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财力的承受力,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接受程度,逐步推进,成熟一批调整一批。同时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优先进行有危房改造任务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做好一般学校的布局调整。

3、坚持先建后撤的原则。在符合新农村规划的原则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在现有学校特别是条件较好学校的基础上扩建,不搞大拆大建。凡撤并的学校先必须考虑学生学习场所是否已具备条件。

4、坚持全局一盘棋的原则。中小学布局向人口集中的区域调整,会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入学。必要时初中、小学布局规划可打破乡、村界限。

5、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交通情况,人口覆盖状况,允许极少数行程远、交通不方便的小学教学点在一定时间内存在。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一般要求

1、初中布局调整。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使得其子女进城随父母就读,这样造成我乡初中学生逐年减少,根据3万人左右的乡(镇)可办1-2所初中这一要求,我乡原有两所中学撤并为一所。

2、小学布局调整。重点发展乡(镇)中心小学和较大规模小学。成建制小学可就近招收毗邻村的学龄儿童入学,有计划地撤并一批规模小、条件差的成建制小学和教学点。凡保留的成建制小学人口覆盖面应在5000人左右。不足120名学生的小学原则上予以撤并,就近到其他小学就读。考虑低年级学生年龄实际,可在原校暂设教学点,归属邻近成建制小学管理,不再单独立户。农村成建制小学逐步达到12个教学班540人(每班45人)的办学规模。积极筹划实施寄宿制学校项目。

3、幼儿园建设。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园率。结合我乡不就调整规划把富余的校舍改扩建为幼儿园,在此基础上再建设五所公办幼儿园。

四、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工作的流程

1、提出学校布局规划的初步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核。

2、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进行评估论证。

3、中心校向乡政府提出全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由乡政府

2研究批准。

五、加强组织领导

乡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张庄乡学校布局规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中心校,侯宪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六、工作措施

1、搞好宣传发动,做好群众工作。通过板报、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积极宣传布局调整工作,真正让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布局调整、整合资源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为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提高工作效益,积极稳妥实施。合并后的学校要具备规范化的办学条件。今后校安工程要根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重点改造需要保留的学校,对于规划撤并的学校,不再投资建设,为下一轮的调整留有余地。凡新建和扩建的学校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做到“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项目建设均按法定建设程序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应紧密结合实际,稳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要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的发生。

3、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布局调整后,被撤并的中小学资产,由县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各乡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妥善处置。用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处置和占用;未经县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财政国资审核评估,擅自变卖或占用教育资产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有关中学和小学要认真做好撤并中小学校的资产审核、登记和保管工作,有关资产处置方案均须报县教育局、国资局批准后方可执行,资产清理所得资金全部纳入乡中学和中心小学账户核算,专项用于本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和 3

基础设施建设。

第3篇:东营小学规划和班额工作方案[1]

东营小学学校规模和班额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努力消除学校“大班额”现象工作目标,特制定“大班额”消除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消除“大班额”现象。

二、学校基本情况

东营小学现是一所学区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教师23人,学生265人。学校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8平方米。

三、消除“大班额”的措施

消除“大班额”是“两基”成果巩固和提高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必须要站在服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控制“大班额”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彻底消除“大班额”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班额控制工作,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1、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校建设,解决校舍紧张问题。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努力扩大学校规模,以缓解学校的压力。

3、是增加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加大校内名师的培养力度,以缓解因学生择校、择师所带来的“大班额”压力。

4、是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入手,化解已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5、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有效地控制“大班额”,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4篇:新民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方案与规划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文明素质。

(1)组织好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先后学习的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对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贡献等进行讨论和学习;重新建立了教师考勤制度,

(2)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和职业修养;如上课管理、不接听手机、不坐着上课等;

(3)抓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工作与其专业发展个人成长相结合,与解决其困难相结合,将压担子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以青年教师岗位成才自我促进会为契机,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及业务提升。

二、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

将德育队伍的建设与培训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由少先队牵头,校长亲自主抓,培训主要有:

(1)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特别还有针对新班主任的工作规程培训。 (2)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培训。 (3)学生心育知识讲座及培训。 (4)德育工作经验交流。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目的,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调主体参与、强调角色体验;抓特色,落实处,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形成以下学生德育工作特色: 全员参与、少队竞争的德育特色; 自我感悟、自我管理的德育特色;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德育特色; 家校配合、和谐育人的德育特色。

1、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达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把枯燥的说教,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学生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时,把握几个特点: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内容具体,强调一个“小”字。 例如:今年利用“向上向善”活动,新生入队仪式上,用许多红领巾拼成了一个大大的国旗,入队时,再从上面一面面取下来,让学生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珍惜红领巾、爱护红领巾的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得以体现;

(2)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发展,贴近当前的政治形势,及时快捷反映当前的改革与时事,讲究一个“近”字。

(3)注意知行统一,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强调角色体验,讲究一个“实”字。例如:结合十月份的感恩教育,让每位学生为父母做一件感动的事。并利用广播站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

2、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

广播站介绍事迹,年终优秀少先队员评选;优秀班集体的评选;优秀辅导员的评选。

3、优化德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认为,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可估量,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1)宣传栏的管理。各班中队阵地建设。优秀学生事迹。结合文明创建,优秀教师事迹。这些都是无声的示范和榜样。 (2)黑板报、墙报、队报,宣传教育阵地。

(3)广播站、德育工作讲评阵地。好人好事、活动信息、校园新闻、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

(4)结合国庆的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经典诵读活动,并评优选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工程。环境布置、诵读活动的推进、与德育工作的接轨。

六、寻找学生德育合力——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家庭熏陶的有机统一。

在实践中,我们的德育工作形成了一种格局:以课内渗透为立足点,以课外延伸为增长点,着力拓展学校德育时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

(1)家访。上门访问和电话访问相结合,作为班主任及学科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考核点之一。

(2)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有些班级根据需要可能开次数不等。家长会上班主任必有对班级班风、学风的讲评及学生行为习惯讲评活动。

(3)家校联系本。家校联系卡,结合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加、扣分制度,并对家长进行家教理念、方法的引导和提示,以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心理,正确看待学生的问题并进行积极引导。

(4)家长开放活动。不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主要有:双语课堂开放、学生活动开放、学校办学理念开放、班级德育工作讲评。

2、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三联动。

(1)寒暑假少先队、德育工作处安排的社区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学雷锋活动等,都是在家长、社区、学校的联合安排下进行的。

3、充分利用校园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熏陶。 (1)家长的资源。家长提供信息,如联系参观远大空调制造基地、参观汽车制造车间等。

(2)参观湖大的重点实验室。科学精神、爱国热情的激发、传统文化的熏陶。

(3)家长来学校讲学,无论是对老师的,还是给学生的讲座,都给人以启迪。

七、今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设想(今后的创新方向):

1、建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像规划学校的发展一样要规划学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德育工作总体思路,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层次性、序列性、针对性等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困难,我们要像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以研究者的姿态来审视、对待德育工作。近一年内,争取在德育方面立一个本校课题。

3、在德育工作形式、方法上进行再创新。 (1)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及方法的研究。 (2)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新民小学

第5篇:馆陶县徐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016-2019年,是馆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教育实现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学校教育发展三年规划,对于大力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区域名校,打造县区域教育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省、市、县“十三五”教育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现制定馆陶县徐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跨越,五年建成全省知名教育强县”的总体目标,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和育人为本的核心要求,立足基本县情,着眼未来发展,对全县三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制定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馆陶县情、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高质量规划。

二、总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科学研究制定全县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是指导未来全县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编制的理念上,要以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在规划编制的内容上,要增强针对性,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在规划编制的程序上,要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从实际出发,科学务实地编制规划。

(二)明确规划期限。全县教育发展三规划期为2016年至2019年,局机关各职能科室要站在全县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拓宽视野,深入调查研究,按照职能分工,对重点工作尽可能的进行定性或量化,分年度设定具体指标,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工作时限,为编制全县教育总体规划提供基础。

(三)坚持统筹兼顾。要将教育发展规划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依据今后五三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人口出生和流动情况,科学规划,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构建现代学校相结合,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幼儿教育相结合,与全县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四)做好规划衔接。要与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专项规划在思路、概念、数据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各专项规划牵头科室要把握好编制工作节奏,严密组织,加强论证,提升质量,形成一个求真务实、特色鲜明的专项规划。相关科室要全力配合,及时提供相关规划内容,并嵌入到专项规划中,确保规划的可行性。

(五)确保规划质量。制定规划,必须切合实际,经得起历史检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新特征,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尊重科学,发扬民主,建立通气会商和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理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佳途径,寻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大共识,使规划充分集中全县人民群众的智慧,更贴近师生、贴近学校、贴近实际,体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

三、规划体系

全县教育规划体系,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两类,其中总体规划由办公室、督导室负责编制,专项规划由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编制,规划至少要体现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和推进计划、达成标识四个部分。具体分工为:

1、学前教育由职成幼教科负责;

2、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由教育科负责;

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由职成幼教科负责;

4、民办教育发展规划由职成幼教科负责;

5、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由教育科负责;

6、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发展规划由人事科负责;

7、教育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发展规划由党办负责;

8、教师培训发展规划由师训科负责;

9、教育法制建设规划由法规科负责;

10、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发展规划由计财科负责;

11、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由仪器站负责;

12、教育质量监测发展规划由教研室负责;

13、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规划由教育科负责;

14、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由发展规划科负责;(主要包括三年重点项目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等)

15、后勤服务发展规划由后勤服务中心负责;

16、党组织建设发展规划由党办负责;

17、教研教改发展规划由教研室负责;

18、安全保障发展规划由法规安全科负责;

19、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及装备建设发展规划由仪器站负责。

四、工作日程

1、5月5日前制定印发馆陶县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1、5月25日前各科室做好制定三年规划前期的调研工作。

2、6月25日前各科室完成所承担的专项发展规划草案。

3、7月15日前各科室自主邀请专家完成对发展规划的论证,主管领导、科室长签字后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上传电子版到GTJYDDS@163.com。

4、7月31日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对各科室规划的集中评审,报局长办公会提出修改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相关科室。

5、8月15日前各科室根据局长办公会修改意见完成规划定稿,主管领导、科室长签字后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上传电子版到GTJYDDS@163.com。

6、8月25日前完成《馆陶县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正本,并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审核,通过后印发至全县。

7、各学区、学校、幼儿园参照此方案制定本单位三年发展规划方案,并依据局要求做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附:馆陶县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二○一六年五月四日

附:

馆陶县徐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润仲 副组长:冀清周

成 员:李清林 吕俊生 贾谦起 王立平

睢金坤 石华青 石朝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教务处。 主 任:冀清周(兼)

副主任:贾谦起 王立平(兼)

成 员:宋冉冉 李佳怡 冀占功 罗 涛

许同娟 闫桂荣

附件2:

某某县XXXX——XXXX年教育发展规划

(XXXX—XXXX)

为更好实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县“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

一、形势与挑战

XXXX-XX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县教育振兴图强和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和省、市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县提出“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跨越,五年建成全省知名教育强县”的目标,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现代教育需要,为全县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某某县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给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实现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化解学校债务等,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期盼、社会需求相比仍有较大距离;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够平衡;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和师德师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村教育管理和质量亟需提高;民办教育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教师岗位竞聘、绩效考核、人员流动等管理层面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通过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二、总体目标

到XXXX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处于XX前列,初步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建立起完备、科学、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特色鲜明的XX教育品牌。

全县XXXX-XXXX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到XXXX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96%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99%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50%以上;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80%以上;达到省定优秀标准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70%以上;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90%以上;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实际达到省定标准。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在办好中心园的基础上,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兴办公办幼儿园,原则上每XX万人左右建XX所幼儿园,逐步实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到XXXX年,在农村,XX个乡镇和XX个街道办保留中心幼儿园XX所以上,逐步撤并不合格幼儿园XX所以上,新建XX所以上;在城区,撤并幼儿园XX所以上、新建XX所以上。

优化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结构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新建、扩建和撤并一批中小学校。在农村,XX个乡镇和XX个街道办保留初中XX所、中心小学XX所,恢复和新建XX个以上村小和教学点。农村学校“撤、并、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必要时恢复和新建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在城区,撤并小学XX所、搬迁XX所、新建XX所;规划撤并初中XX所、搬迁XX所,新建XX所。合理调整普通高中布局。

(二)实现学前教育普及、规范和提高

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切实履行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创新工作举措,落实幼儿园规划建设、师资培养、经费投入等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按照幼儿园规划和建设要求,落实学前教育公建配套,保证城镇幼儿园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建设并无偿交付政府使用。创新城区幼儿园有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各乡镇政府、街道办要积极开展创建学前教育合格乡镇(街道)活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科学统筹和规划,加大创建力度,全面清理和整顿无证园,确保XXXX年XX月前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幼儿教师待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幼儿园建设、设备添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等。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足额兑现省优质园创建奖励经费。执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证聘用教师工资不低于上一年度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时为符合条件的教职工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在办好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做好办园资格审查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不同层次需求。加强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级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状况。到XXXX年,全县XX%以上幼儿园达省优质园标准。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因材施教,尊重、鼓励个性发展。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解决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健全学业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分层次、分类别考核学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质量监测的评价导向作用。

加大控辍力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力争小学每班XX人以下、初中每班XX人以下。

缩小义务教育城乡与校际差距。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升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教学质量,实行村小和中心小学同等师资、同等考核。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形成稳定的共建、联建机制。

(四)打造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品牌

优化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控制办学规模,逐步将班额控制在XX人以下,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追求精品教育。

深化普通高中内涵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积极关注和应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特别是清华、北大加分政策活动载体。坚持面上发展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抓好课堂质量监控、边缘生转优、教学策略定位和落实,以及体艺特长生的管理等工作,创造更多的升学机会。全县每年高考本二以上达线率XXXX,考取清华、北大学生XX名以上。设立教学质量奖励基金,对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以及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及其任课老师给予重奖。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根据校史、区位、学生及教师结构等特点,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抓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各校要保有X—X门或更多优势课程。到XXXX年,建成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

(五)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建设

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合作特色。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企业与职校共建新模式。通过财政投入、税费减免等措施,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形成具有某某县职教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到XXXX年建成XX个校企共建专业、XX个校外实训基地。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形成地方专业特色。围绕绿色能源、绿色板材、绿色纺织、绿色食品、绿色装备、绿色照明“六大百亿级绿色产业”,重点建设XXXX、XXXX、XXXX、XXXX等专业群,加大涉农专业建设。到XXXX年,建成特色鲜明、与地方产业配套的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XX个省级品牌专业、XX个省级特色专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职教服务品牌。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全面建设 “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课程”课程体系,大力开展以三产服务业为主体的社会培训,促进职业学校课程与职业标准融通、教育考核标准与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衔接。实现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相对接,努力提升职业学校服务质量。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某某县职教品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启动某某县中专二期工程建设,把某某县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成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面推进各类基地建设,创建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XX个,创新创业基地XX个。完善招生政策,普职比达X:X。

(六)支持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民办学校奖补政策。

健全民办教育监管与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学校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理顺泗阳中学办学体制和机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办学质量提升提档。整合公办民办学校办学资源,共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严格执行年审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退出机制,强化风险预警与干预.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保证优先安排教育的投入,落实国家、省提出的XXXX年起国家政策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X%的目标,确保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采用“XXXX”(编报年度预算建议数和下达年度预算控制数,编报预算草案和批复下达预算)的程序认真编制中小学年初预算,逐年提高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标准;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完善高中阶段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化解基本建设债务;加大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帮助民办学校融通办学资金,解决民办学校和某某中学教师“三险一金”问题。

继续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提取教育资金,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县教育局根据年度收入预算和规定用途提出年度安排计划和具体使用方案,商县财政部门同意后全额用于教育事业。

采取切实措施,分期分批化解教育债务。将债务从学校中剥离出来,由政府承担,从XXXX年X月起,每年按照X:X:X的比例,累计用X年时间将教育债务化解完毕。加强学校重大支出预算和财务管理,减少和避免新的债务发生。

(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前提条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专门规定,严厉整治有偿家教行为,严肃处理体罚和变相体罚等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强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在职培训。实行每X年一周期不少于XXX学时的教师和校(园)长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规范教师和校(园)长的任职资格,严格准入制度。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交流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保障。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围绕三年内培育出人民教育家X人,特级教师和省级名师XX人,市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XXX名的目标,制定出台《名师培养、管理与考评细则》,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勇于创新的名师队伍。按学段学科成立某某县名师工作室,每年为每个名师工作室补助教科研经费XX万元。

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为公办幼儿园按“两教一保”的标准配齐配足保教人员,逐步使全县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比例达到XX%以上,逐年增加男性幼儿教师数量。

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每年按照X%的比例安排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课教师顶岗实践。推进职业学校教师引进制度改革,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用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到XXXX年,外聘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XX%以上。

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片、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到XXXX年,教科研人员研究生学历达XX%以上。鼓励教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实现课题研究数量的逐年增长、层次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建立、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全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绩效工资制等一系列制度,对学校富余人员采用竞争上岗、内部转岗、培训待岗、提前退岗、分流离岗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盘活人力资源,实行“教师退出”制度,畅通教师进出渠道。落实特级教师和名教师的津贴政策,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激励制度,鼓励教师钻研业务,精通教学,提升自我。完善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按学期发放,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效优酬。科学合理设置教师岗位,实行教师职称与岗位评聘分离制度。适时进行新教师招聘,解决队伍更替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教师选聘、调动、借用工作。

(三)大力提升教学教研工作

细化落实“教学六认真”,实行“三级备课制”。学校领导蹲点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严格执行一课时一教案,各级教干带头上课。规定并监控作业量,强化课外与节假日学生学习的指导,家校配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建立和实施学生阅读工程规划,全面提升各学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强化教研室的职能,努力提高教研员队伍自身素养,让每位教研员在本学科具有引领、研究、培训、指导等专业发展能力。教研室要充分利用泗阳教育资源,完善学科资源库建设,构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段一体”的教学资源体系。以教研室为责任主体成立各学科 “名师工作室”,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联片教研活动,指导全县学科教学与教研工作。

对各学段学校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测试和考核体系,加大奖罚力度,有力促进教学教研工作开展。

(四)切实规范招生秩序和学籍管理

合理制定各类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切实解决部分学校超过办学能力盲目扩大办学规模问题,对违反招生计划学校实行严厉的管控措施。规范招生秩序,严厉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完善公办学校施教区划分,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实行最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严禁代办学籍,严防优生外流。

(五)继续加快教育装备建设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学校、便利全体师生教与学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全县各中小学。到XXXX年,XX%的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服务全体学生和市民的综合性学习网站,完善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到XXXX年,建成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和面向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依据《某某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加大财政对教育装备的投入,确保生均设备值逐年提高。除了保障设备更新的专项资金外,每年安排足额经费用于教育装备的常规性耗材补充(小学不低于每生XX元,中学不低于每生XX元)。到XXXX年,全县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达到省Ⅱ类以上标准,其中XX%以上的小学、初中和XX%以上的高中达省Ⅰ类标准。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校舍安全工程,重点加强农村教学点和民办学校校舍加固工程,注重工程的必要性审查、高品位规划和精品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学生食宿条件,确保建设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六)进一步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建设纯净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根据学生的生长和年龄特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好地发展素质,发挥特长。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监管和综合整治力度,保障学生上下学和出行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6篇: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 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 - 1 -

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

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处理好需求与调整、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按照到2013年重点建设1所寄宿制初中和寄宿制小学(寄宿率达到 50%)。届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校舍建设达标、配套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配置齐全、食宿条件明显改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的标准,彻底消除校舍不安全因素和办法效益低下的现象。

四、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还要注重以下几项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办好乡中心小学、村级完全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批教学点。对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建设和改造力度,尽快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对规划撤并但暂时不能撤并的学校要加强管理,在保证其办学条件、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不再新增基本建设投入。

2、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原则。

要综合考虑当地地理环境、人口变化、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等因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把校舍建设与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3、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

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以集中办学为方向,综合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沿革的因素,制订布局调整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具体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原则上低年级学生应就近入学。同时,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避免出现由于调整撤并校点所造成学校班额过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条件全面紧张的问题;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暂不调整,先易后难进行撤并校点。

(三)布局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我学区布局调整目标:通过布局调整,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撤并部分分散且布局不合理的村级教学点。具体目标规划:

小学规划

现有小学7所(西李小学、汝林小学、东白小学、张树小学、胡洼小学、庙后小学、姚王小学)。布局调整将改扩建张树小学、撤并胡洼小学、庙后小学,将新建校舍2500平方米,以及配套设施(设备)等等;总需资金400万元。

五、布局调整的分阶段实施

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面调查,摸清底数(2009年11月5日至

2010年11月15日)。重点摸清小学(教学点)的校舍、学生人数、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校舍情况、校园占地面积等情况。

第二阶段:科学安排,分步推进(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按照村级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对部分具备撤并条件教学点进行合理撤并。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对撤并(或准备撤并)教学点所并入的学校,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进行规划建设。先易后难,逐步分阶段撤并,对撤并条件成熟的先撤并。采用标准化建设、寄宿制示范学校先行,示范带动全面的方式。

第7篇:小学学校整体规划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

我校(大新庄中心小学)始建于1940年。位于大新庄二村,是一所六年制非寄宿制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072㎡,校舍总面积1048平方米,在校学生699人,共18个教学班,在职教师26人。这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我校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覆盖面积大,学生来源广,服务范围大。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打造有农村特色的学校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好评。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以保证校舍安全,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为首要,以师生为主体,以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

三、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活泼、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以教师为本,尊重个性差异,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以养成教育为基础,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让教师在幸福中享受工作。

(二)总体目标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重视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心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美化校容校貌,搞好环境保护,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校舍工程总体目标及工程建设具体规划

(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现有的校舍、办公条件、教学设备,远远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校舍安全排查鉴定情况,结合学校发展前景,特制定学校校舍工程总体目标及改建规划:

1、学校礼堂,学校礼堂需要进行拆除;

2、图书阅览室需要进行改造加固。;

3、学校厕所不能满足需要,应进行改造。我们将对上述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改造年份为2011年。

(二)学校文化氛围建设

以“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我校计划开学初围绕我校办校理念、思想等进行文化环境建设,对校园内墙壁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三)校园绿化建设

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的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踊路两侧的屋后的树木为主,搭配花坛草花。目前针对各班教室前花坛存在的问题计划开学进行整理,统一布局各班前的花坛内的花草,并明确责任人。 通过科学规划,分期有序的实施,大新庄中心小学将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学,使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理想场所。

小学学校整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师生为主体,以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创建和积淀厚重的校园文化,营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促师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逐步形成具有六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建设目标:构建以师生为主体,具有时代特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形成具有六中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环境建设,校内陈设与布置,绿化美化工作等,进一步突出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与行为。

(二)广泛宣传六中精神、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歌,使其人人皆知,让"崇尚先进、争创一流"的黄小精神,"团结勤奋、文明求实"的校风,"乐学勤思、刻苦创优"的学风,"严谨求精、创新奉献"的教风,变成师生的自觉行动。

(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文明守纪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并形成系列。

(五)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愿望的融合,使校园充满和谐。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师生可持续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师生的身心需要,重视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充分发挥和培育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

(二)导向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弘扬主流文化。

(三)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将育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的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四)实践生原则。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实践,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在参与、体验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全面性等特点,需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并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

(六)创造性原则。社会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也会随之而变化,并体现出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坚持时代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在形式上开拓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按照“清新、高雅、和谐、开放”的原则,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让校园充满艺术性、教育性,体现出山区独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1、优化学校 人文环境

(1)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2)树立学校品牌形象,加强师生品牌教育,规范学校校旗、校徽、校标的制作和使用,引导师生时刻牢记六中精神和校训,人人会唱校歌,让黄猫小学精神、校训、校歌以及校内的各种雕塑、提示牌,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3)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创建黄猫小学校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实物展示,全面反映学校的办学历程,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4)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学习榜样、立志成才、报效祖国。(5)精神设计,认真组织学校每一次重大节庆活动,充分发挥和挖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活动的教育功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2、加强学校人文景观建设

(1)认真抓好绿化美化工作,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2)认真贯彻落实《班级环境建设标准》,积极开展班级环境建设示范班的创设活动,使班级环境、校园环境优美整洁,令人赏心悦目。(3)在校内公共场所设置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教育氛围。(4)建立校园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3、加强学校文化设施建设

(1)按照有关规定,设计和建设教学、体育、科技、文艺、图书馆、阅览室等活动场所,逐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需的场所。(2)加强校内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站、宣传橱窗等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弘扬“排难创新,勇争一流”的黄小人精神,帮助全体树立共同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崇尚先进、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2、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指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团结、勤奋、文明、求实”的校风,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3、培育良好的教风,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创建“严谨、求精、创新、奉献”的良好教风,为学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原动力。

4、继续培育“乐学、勤思、刻苦、创优”的学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乐于探究、刻苦勤奋、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上好每一节,完成好每一项作业。

5、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快乐和谐的良好班风。

6、精心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1)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2)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办好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深受学生喜欢的节日,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与爱好。

(三)大力推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1、坚持和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推行校务公开,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

3、进一步修定和完善学校部门规章,并将其汇编成册,作为处理学校内部工作的依据。

4、建立落实《中小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配套规章,创建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强化学生遵规守纪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在人、财、物等方面逐步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上一篇:电工考试试题下一篇:看生命线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