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所有人物分析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水浒传所有人物分析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水浒传》人物语言的翻译

摘要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不仅要译出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要译出原作的风格。而组成原作风格的要素之一,就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风格。只有译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风格,才能在译作中实现原作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也才能更加准确地再现人物的形象。文章将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就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水浒传》人物语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 《水浒传》 语言风格 主题意义 美学价值

一 文学文体学与文学作品人物语言的翻译

文学文体学是在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在描述语言形式的同时能发掘文学语篇的美学意义。文学文体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文学翻译,能帮助我们理解原作的风格特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遣词造句来达到作品的美学效果和表达主题意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文体特征,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个性化语言是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外在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便可了解人物个性。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文学翻译不仅要译出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要译出原作的风格。而组成原作风格的要素之一就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风格。

要想翻译好人物的语言,首先要透彻地分析人物语言的语体特征。在《小说的风格》一书中,利奇和肖特将那些可能产生风格的语言特征称为风格标记,并将风格标记归为以下4类:句法、语法、修辞以及语境和衔接。Leech和 Short(1981)提出了一套文学作品的语体分析模式,包括4个范畴,即词汇、语法、修辞和语境与衔接。刘宓庆(1990:246)指出,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被我们认识的风格标记。他把风格标记分为“非形式标记”和“形式标记”两类,并提出了3个分析层次;在《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一书中,申丹(1995)根据中英文文学的具体语言特点,从3个层面阐述了文体学在小说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词汇层面、句法分析、言语表达层面;借鉴他们的分类和层次分析方法,我们从词汇、句法和语篇3个层面来分析《水浒传》人物语言的翻译。

二 《水浒传》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及人物形象

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长篇小说。就白话小说而言,《水浒传》被称为“中国一号小说”。《水浒传》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写人艺术的重大突破上。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并且成功地运用了语言艺术,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所处的具体场景和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赋予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风格。在《水浒传》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口吻。只要读到他们的对话,就会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鲁迅先生对《水浒传》的语言艺术评价很高,尤其是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他说:“《水浒》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何士龙,1982:176)。

《水浒传》里有大量的人物对话,通过这些对话,作者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李逵的心粗胆大,耿直爽快;鲁智深的粗中有细,心地刚直;武松的勇武刚强,心思精细;乃至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通过对他们语言的描写,形象逼真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做到千人千面,各有个性。由于出生、教养不同,处境、地位不同,气质、性情不同,这些人物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在翻译中不对此加以体现,就很难将人物形象在译文中重新塑造出来。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就李逵和宋江二人的个性化语言及其翻译进行评析。

三 《水浒传》人物语言翻译和形象再现

在《水浒传》的英译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有3个,即美国女作家赛珍珠(Pearl S.Buck)翻译的七十回全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杰克逊(J.N.Jackson)翻译的七十回节译本Water Margin,以及沙博理(Sidney Shapiro)翻译的Outlaws of the Marsh。其中,沙博理的译本(以下简称沙译)是《水浒传》英译本迄今为止唯一的百回全译本,译文较为准确。现以沙译为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就李逵和宋江个性化语言的翻译和形象再现进行分析。

《水浒传》中有许多李逵和宋江语言生动的对话描写。这些对话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和揭示小说主题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发掘人物对话的特征和美学意义,译者必须首先对原文从词、句、篇三个层面进行文体分析,把握人物语言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注意保留原作的韵味和格调,从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人物语言的风格和精神。请看下面的例子:

李逵便道:“哥哥,兄弟闲了多时,不曾杀得一个人,我便先去走一遭。”宋江道:“兄弟,你去不得。若破阵冲敌,用着你先去。这是做细作的勾当,用你不着。”李逵笑道:“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只兄弟自带了三二百个孩儿们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何需要人先去打听!”宋江喝道:“你这厮休胡说!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李逵走开去了,自说道:“打死几个苍蝇,也何须大惊小怪!”(第四十七回)

Version:“I’ve been idle for a long time,brother,”said Li Kui.“I haven’t killed a single person.Let me go in first.”

“Not you, brother,”said Song Jiang.“If we needed a shock assault,I’d send you.But this is careful,delicate work.You’re not suitable.”

Li Kui laughed.“That friggin manor.Why trouble yourself?I’ll take two or three hundred of the lads,and we’ll carve our way in and cut all the wretches down.What do you need scouts for?”

“You’re talking rot.Got out of here,and don’t come till I call you.”Li Kui left,muttering to himself:“All that fuss about swatting a few flies.”

Tran:Sidney Shapiro

这是宋江第一次准备攻打祝家庄时和李逵的对话。读过原文之后,李逵的卤莽与率直,宋江的稳重与缜密已是跃然纸上。其性格的差异,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得到充分的展现。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文,我们会发现,沙译保持了原文通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的差异。李逵性格粗卤而且莽撞,其语言也不免粗俗无礼。在这段对话中,他称祝家庄为“鸟庄”,而“鸟”是汉语中的一个鄙俗语。沙博理以“that friggin manor”对译,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特征。相反,宋江凡事思虑周全,工于心计。相比之下,他讲话则更注意方式方法,而且有一定的说服力。从“这是做细作的勾当,用你不着。”和“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宋江作为梁山首领对手下兄弟讲话的那种权威性。沙译用“You’re not suitable.”和“Got out of here,and don’t come till I call you.”来对译,不仅译出了宋江话语中所含的权威性,而且再现了他稳重缜密、考虑周全的性格, 因而成功地再现了人物的形象。然而,沙译将“一壁厢”译为“Got out of here”略显美中不足。据《水浒词典》(胡竹安),“一壁厢”意为“一旁,一方”,因此,此词译作“Go aside ”更为合适。

就句子结构而言,沙译使用了一些简单句来传达原文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比如,李逵说的两句话:“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和“只兄弟自带了三二百个孩儿们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人都砍了,何需要人先去打听!”在沙译中分别译作“That friggin manor.Why trouble yourself?”和“I’ll take two or three hundred of the lads,and we’ll carve our way in and cut all the wretches down.What do you need scouts for?”这里,运用“I’ll take”这样的句型,充分体现出李逵做事不顾前后,大包大揽的“英雄气概”。同样,在翻译宋江的“这是做细作的勾当,用你不着。”时,沙译也使用了两个简单句“But this is careful,delicate work.You’re not suitable.”虽然形式不同,但是译者巧妙地译出了原文的意思,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从而在译文中达到了功能对等的效果。

最后,再来讨论这段文字在更大的语言单位——语篇层面的翻译。以宋江的话为例,作为梁山头领的他在处理事情时,总是沉着冷静,考虑周全,因此他的语言逻辑严密,文雅中透着威严。原文作者用了诸如“若……,用着……”,“且……,叫你便来”等条件状语从句和祈使句,以展示宋江话语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同样,译文用“If…, …I’d…”,“Got out of here,and don’t come till I call you.”等对译,保留了原文人物语言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贯效果。因此,从整体上说,沙译抓住了原作的格调和韵味,成功地再现了人物的语言风格,让读者真切地领略到人物所特有的性格特征。

从以上译例分析可以看出,沙译从整个语篇着眼,从词、句的翻译入手,从总体上把握人物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原文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风格,从而实现了风格翻译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文体对应。

四 结语

文学文体学认为,文学作品是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结合。内容和形式是无法分离的,而且文学的语言形式本身对于作品来说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形式就是文体,就是风格,因此翻译中应当尽可能地把作品的句法结构、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段体现出来,通过“形似”来实现“神似”,达到“形神皆似”的艺术效果。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要体察原语的风格意义,使译文在与原语的对应中力求在风格表现上做到“恰如其分”(appropriateness)(刘宓庆:1998)。这也就是说,译者应该通过语言分析和文学阐释揭示原作的风格特征并在译文中尽量保持原作的美学效果;同时,译者必须使单独的语言表达与文本的整体结构相平衡,从而选择相应的译语语言形式以实现文学翻译中的风格对等。译文只有准确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才能实现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组成原作风格的要素之一,是体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时,译者首先要对原文进行文学文体分析,对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从语义上透彻理解,再结合故事情节和说话人的身份、地位等理解话语的交际功能,最后要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整体把握人物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从语篇着眼,从词、句入手,即从词汇、句法和篇章3个层面来翻译人物的语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中人物的语言风格,从而准确再现人物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Leech,G.H.& Short,M.H.Style in Fiction [M].New York:Longman Inc.1981.

[2] Shapiro,Sidney.Outlaws of the Mars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0.

[3] Shen Dan.Literary Stylistics and Fictional Translation [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8.

[4] 封宗信:《文学文体学——文学翻译批评的试金石》,《中国翻译》,1999年第5期。

[5] 何士龙:《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水浒争鸣》(第一辑),1982年版。

[6] 胡竹安:《水浒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

[7]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8]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王建君,女,1970—,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段静,女,1981—,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王建君 段 静

第2篇:水浒传人物分析

林冲

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为山寨马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镇守正西旱寨。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受招安后,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打方腊后,在杭州染了风瘫,不能痊愈,被迫留在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追封忠武郎。 特性:勇猛,沉静,冲锋,留情

主要事件: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 、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

正面评价:忠厚老实、武艺高强、善良、临危不乱

反面评价:懦弱隐忍,但最终奋起反抗入伙梁山

宋江

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水浒传》中的宋江 简介

宋江

水浒传》里的宋江,字公明,绰号“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其弟铁扇子宋清,也是梁山108将中之一。因托塔天王 晁盖 等黄泥冈贩卖枣子劫生辰纲之事发,宋江把官军何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及一百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被其母告发,后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做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脸中毒箭而亡,遂做上头把交椅。从此,梁山主题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天下八方节度使并活捉高太尉,梁山也发展到了鼎盛。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 并北上抗辽大获全胜并迫使辽主动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不失一将(指108将)都取得了胜利,立下众多汗马功劳。在方腊一战后,梁山好汉损失惨重,死的死,伤的伤。回到朝廷后,又不幸被奸臣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送了李逵一杯毒酒,因为他知道,当自己死后,什么都会没有,唯有的只剩下一个虚名,而李逵会造反,为兄弟报仇,于是给了李逵一杯毒酒,两人死后。吴用晚上做梦,梦到李逵、宋江手牵手说,我们已经死了。第二天,吴用去了两人托梦给他的一个地方,看到了两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吊死,花荣也来到了,原来他也做了跟吴用一样的梦,两人在宋江的坟墓旁的树一起吊死。

绰号含义:

及时雨:这个绰号很容易字面理解为宋江喜欢为人及时排忧解难,故曰及时雨。

呼保义:这个绰号往往令人感到困惑,只能略推其含义。含义1: 宋代有一个官职叫“保义郎”, 品级不太高,但是很尊贵。皇上微服出行时,让你称呼为“保义郎”。宋江的绰号为“呼保义”,意思是同样可以称呼他为“保义郎”,暗示宋江也可以当皇上,有九五之尊。有这个能力而忠于大宋,更显示宋江的忠心。 含义2:宋江自呼自己保义,表示自己对大宋王朝保持忠义之心。含义3:宋代对揭竿而起的反叛者和啸聚山林的盗贼进行招安也往往授予“保义郎”的名号,《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加宋江为保义郎”。

作为文学形象,宋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复杂、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说他真心待人,他又时时显示虚伪做作;说他义薄云天,他又心机重重城府极深;说他处心积虑谋反,他又对朝廷肝脑涂地;说他为人宽厚,他又时时做下凶残之事。 宋江的性格是在说话人的描述中逐渐丰富起来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引元人陈泰《所安遗集·补遗》中《江南曲序》,云其“童艸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狭”。《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又结合杂剧戏曲的刻划,对其人其事进行了全面“包装”。宋江是《水浒传》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一出场就介绍了宋江的四个绰号,这四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的几个特点: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不是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长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在这一点上他做得到位。第四个是呼保义。这四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土”、“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还有从“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讨好。《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沙弥怀林述语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无用人也。当时若使之为相,虽不敢曰休休一个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观者也。”金圣叹则认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诈”,他也认为“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所以“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但大多数人不喜欢宋江,是因为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军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武松

武松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在《金瓶梅》中出现),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武勇非凡,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猛虎,“武松打虎”的事迹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特征:

1、他武艺高强。不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

2、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3、他主张正义,嫉恶如仇。

4、他对腐败政权、贪官污吏认识深刻,不抱幻想。

5、他生活严谨,作风正派。

6、他不贪财、不好色。

7、能体谅贫困群众之苦。

8、他反对宋江“招安”。

性格: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金圣叹评武松,有所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1]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又称鲁提辖,此名因他职位所称。绰号花和尚鲁智深。生活环境是北宋年间。 鲁达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见义勇为、豁达明理、 粗犷豪放、慷慨大方、粗中有细。

(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李逵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黑熊般的一身粗肉,铁牛似得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性格特点

李逵的性格特点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有勇无谋,胆大心细 !

因宋江前些日子,正月十五闹元宵去会李师师,在时间上具备了作案条件,刘太公夫妇连夜的啼哭,声泪俱下控诉“宋江”,故李逵一口认定是宋江所为。因而,李逵径直回到梁山泊,直奔忠义堂,砍倒杏黄旗,扯碎了“替天行道”四个字。又当众痛骂宋江:“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又对柴进道:“若到那里对翻了之时,不怕你柴大官人,是米大官人,也吃我几斧。”李逵疾恶如仇,即便是自己兄弟,只要口是心非,只要是做了对不起民众的事,就要吃他李逵一斧头。当然,宋江自然不会去掳刘太

第3篇:水浒传人物分析

论《水浒传》中三侠

侠之中间义有三,一“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二“赴士之厄困,不爱其躯”,三“既已存亡死生矣,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倘于《水浒传》中三人相较,则三者皆有定论,依次当属李逵,武松,鲁达。

不得不说李逵是《水浒传》中最为耿直忠心的人。不管是当初江州劫法场还是最终落得饮毒身亡,他都一心追随宋江,无怨无悔。从一些小细节都可以看出,李逵本是一个贪酒好赌,生性顽劣之人,但他也为在牢中护得宋江,不再吃酒,早晚服侍宋江左右,寸步不离。在去沂岭带母上梁山的时候,也答应宋江一行人于路上不吃酒,不动粗,不带斧。可见李逵对宋江的一片丹心,即便在死时也愿随兄长淡然饮毒酒,共葬楚州南门蓼儿洼。然李逵性格嗜杀,双斧下又有多少冤魂,他注定做不了“大侠”,何况,他本就是个只有蛮力死脑筋的粗人,因此他也只配做一个忠心耿直的入门侠。

再者武松,武松则是当之无愧的大力行者。自他被发配孟州,受小管营施恩的照顾,也为报恩,替施恩夺回快活林酒店,醉打蒋门神,行他人之方便,但他未杀蒋门神,这也为他日后引来张团练陷害留下祸根。但只记他说从来只打天下这等不道德的人,他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便死也不怕。可见武松之仗义豪情,不管是最后,武松随梁山众好汉南征北战,为行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忠义之名,即断失一臂也未曾有憾。然武松虽未受招安,拒回汴京,于六合寺出家,但他也接受了赏赐。总体来说,武二郎是在别人有困难时,必会伸出援手的忠义之士无疑。

最后,这最数侠义之人当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不仅是路见不平救金家父女,拳打镇关西,更是拔刀相助刘太公,大闹桃花村,更是出手搭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但凡有他鲁达行处,他必是见一个帮一个,并且他做这些仁义之事,也不求好处,即使最后宋江以功名相劝邀他还俗入官,他也皆为拒绝,宁在六合寺中看破红尘,在江湖的浪潮里回归至臻,不可谓是深藏身与名。况且从一些细节都可看出鲁达的与众不同,他在救人之时都是倾尽全力,把他人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他知道小厮会追捕金家父女便守着店门等他们走远再离开,他知道随行公人会害林冲便一路相送至沧州边再离开,不管是仗义疏财,还是为人舍己,他都做到了真正的侠义,这也是他不同于前两人之处,并且在文章中也看得出作者对他的偏爱,使得鲁达这一人物形象更有深意。

故三人皆为不同程度上的侠士。按程度区分,则李逵为入门侠,武松为中级侠,鲁达为高级侠,仅此而已。

电电一班季慧敏

第4篇: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分析

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宋江作为小说《水浒传》中一哥,稳坐水泊梁山的头把交椅,水浒传宋江的故事有很多,最出名的有两个,一是还道村收三卷天书,二是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讲到宋江不听晃盖劝执意下山要去救家中老父,被官兵围堵,只得奔入还道村里来,寻路躲避,进了一座古,在玄女庙神橱里躲避。赵能等两次进庙搜捕不得,原是九天玄女庇佑。九天玄女称他为宋星主并用酒、枣相待宋江,又赐三卷天书,赠四句诗。后来宋江在回梁山的途中,被官兵包围,幸亏李逵相救,才脱离危险。

三打祝家庄,则是一个比较经典水浒传宋江的故事了,这个可能是《水浒传》之中,情节最跌宕起伏的部分了。祝家庄本是一个家族式的黑帮集团,因为瞧不起水泊梁山一群人,得罪了梁上的人马,被宋江领兵攻打。

宋江的第一次攻打祝家庄的时候,由于地形不熟,导致梁山大军吃了一个大亏,好几名大将都被抓。就连宋江本人都差点被地形给绕的出不来,幸亏事情报工作的石秀问出了识别盘陀路的方法,带宋江走出迷宫。首战失利的宋江知道,如果自己就这样回去,肯定会收到山上兄弟的轻视,自己的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可能都会不保。

于是,宋江聚集剩下的残兵败将,再加上水泊梁山的援军,准备第二次攻打祝家庄。等待宋江的不是大胜,而是一场惨烈的大败。有了扈三娘带领的扈家庄的帮忙,祝家庄再一次大胜梁山。但是梁山这边抓住了扈家庄的扈三娘,逼迫扈家庄退出祝家庄的联盟。

此时,祝家庄的两大盟友李家庄和扈家庄都已经分离出去了,宋江在祝家庄之内安排内奸,从内部瓦解了祝家庄的防线,这才成功打下祝家庄。

以上就是水浒传宋江的故事之中的两个。 水浒传宋江人物分析

宋江虽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但是作者施耐庵似乎不怎么喜欢这个主人公,正如《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对于曹操的讨厌一样。我们通过对《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分析,就能看出,水浒传中的宋江的确是不受作者待见的人物。

首先,我们从宋江的外貌描写来看。《水浒传》中对于宋江外貌的描写是这样的:“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前面的这个部分是很正常的英雄人物形象的描写。但是我们细读就会发现,丹凤眼,卧蚕眉这两个特征,似乎是很多演义小说之中,对于英雄的形象描写所用的词。《水浒传》之中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面部特征的描写,就连那些不入流的人物,如时迁和白胜,我们看过之后都能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可是反观老大宋江,却没有什么印象,这里的宋江就像是一篇堆砌辞藻的文章,没有实际的东西。

其次,我们再从宋江的身材来说,水浒之中的原话是“身躯六尺”,六尺身高在古代人之中,和侏儒五尺仅仅只有一尺之差,这说明宋江是一个身材矮小之辈。在结合宋江的外貌,一个浓眉大眼,唇方口正的大汉却只有区区六尺身高,这样的形象让我们想起了动漫之中Q版的人物形象,细想一下是有点滑稽的。

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作者对宋江的人物性格塑造。宋江对每个加入山寨的人,都会假意谦让,要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宋江明知自己的地位在梁山不可动摇,却还要假意谦让,这是不是有点虚情假意?

最后,再从宋江的结局来看,宋江是被高俅毒死的,他在临死之前,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无辜的李逵,为的就是怕李逵在他死后造反,坏了梁山好汉的名声。其实,梁山好汉的反贼名声,早就在百姓之中传开了,百姓都知道他们在造反,那么又何来名声一说?他所考虑的是自己死后,不想被扣上一个反贼的名字。

所以,通过对《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不受作者待见的人物。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虽然《水浒传》只是一本小说,有不少杜撰虚构的情节,但它里面有许多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北宋末年,的确有宋江此人,他也是在梁山水泊开始农民起义。

梁山泊位于山东,因为黄河的几次缺口泛滥和周围的湖泊汇成一片,从不知名的小湖泊变得有八百里的广阔水域。因为北宋末年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十分严重,尤其是在蔡京、高俅等贪官把持朝政之后,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苛税,许多农民都纷纷破产。梁山泊周围的这些

农民就逃难到了这里,此外,这里还有当地的渔民以及被官府通缉的逃犯,没多少年梁山泊上的人就越来越多,宋江就是其中一个。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梁山泊正式起义,加上自己有三十六个头领。而逼着他们起义的导火线,是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把整个梁山泊收归国有,所以在这里生活的、打鱼的、采莲藕的都要交税。起义后不久,宋江等人就离开梁山泊,转战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朝廷知道后就下令抓捕镇压,之后又想要招安,可是都没有成功。直到1121年,宋江率军乘船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因为海州知州张叔夜已经派人打探到了情报,所以设下了伏兵。五月,在宋江等人登岸时遭到了官兵的埋伏,不仅被死死包围,船只也被焚烧,断去了退路。走投无路之下,宋江只能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第5篇:《水浒传》之林冲人物分析

我眼中的林冲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一个活生生的武将形象跃然于纸上——林冲。我眼中的林冲是一个英雄人物,他重情,重义,明是非黑白但他也有隐忍,随遇而安的一面。

林冲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从高衙内的出现后,他的人生步步跌入低谷,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

林冲在与高衙内相遇后,又被设计而误入白虎堂,使得高太尉给他按了一个“故入节堂”而要置他于死地,幸亏孙佛儿从旁开脱,保得一命发配沧州。发配途中,不仅受到薛、董二人的的虐待,还差点死于野猪林,幸得鲁达相救。鲁智深本想杀掉薛、董二人,林冲却保下二人性命,深明大义,知道是高太尉指示暗杀林冲,这点足够现他明是非黑白,深明大义!从他对鲁达的话中还可以看出,林冲是个知恩图报的英雄人物。

他的人生一跌再跌,但他从未怨过任何人,也从未对高太尉有半点不敬,而只是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发配沧州,一直安分守己。发配前,他与妻子离别并立下休书,不原因自己而耽误妻子的青春年华。林冲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人物。

到达沧州时,偶遇旧知李小二,从李小二的话中可以看出林冲对其曾经伸出援手,充满侠义的解救了李小二“官司”之难。林冲人生的转折点还是源于高太尉的打压,一直以来林冲都是隐忍的生活,如果不是高俅一步一步设计紧逼林冲,他也不会有

往后的新形象,也不会雪夜上梁山,走上官逼民反的道路。林冲在这之前,他安分守己的仔细地看守草料场,通过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得出林冲他想做好他的职责——好好看守草料场,他也随遇而安的生活。林冲雪夜外出,回到草料场时,发现茅草房已被大雪压倒,他仔细的检查火种,确保茅屋不会着火才跑到寺庙安身。躲在寺内无意间听到了陆虞候被高太尉派到草料场来密谋杀了林冲,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林冲心中的堆积已久的矛盾心情犹如一把大火,熊熊燃烧起来,气急之下杀了陆虞候等三人,开始了新的人生,新的逃亡,无奈上了梁山。

林冲——一个英雄,一个充满狭义的却又隐忍,逆来顺受的官逼民反的人物形象。

第6篇:《水浒传》人物分析之武松

一、外貌描写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pí xiū)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浑身上下有千百万斤神力。

二、主要情节

1、井阳冈打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

梁山好汉武松在回清河县探望哥哥的途中,在阳谷县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出去一大害,被称为打虎英雄,被知县推举为步兵都头。

2、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

3、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

4、大闹飞云浦【第 三十 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武松在孟州因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在荒僻之地飞云浦因公人受师傅蒋门神指示要害武松,武松立于桥头假意观望,两名提刀的公人刚要从背后下手,却被武松一脚一个踢入河中。另两个公人扭头就跑,武松扭断木枷,冲过去将二人擒住。原来,这几个人就是蒋门神的手下,此次武松受诬,完全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武松闻言大怒,将四人斩杀后,折回孟州,血溅鸳鸯楼.

5、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

武松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就给引荐到张都监处。张公给武松敬爱有加,武松誓愿报效其。一天夜里武松听闻张家有贼人,便前去拿贼,不想是套。反给诬陷成贼,受到二次流放。途经飞云浦,遭人暗算,均不敌武松,反给问出是蒋门神等的奸计。遂武松杀回张都监家,直杀到后花园鸳鸯楼,男女老少一个不留。杀完,逃出城去,投奔张青。

6、除恶蜈蚣岭【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

武松离开了那十字坡后,到了蜈蚣岭,见着一座坟庵有道人勾搭妇人。他见不得要杀那道人。他敲门不成又用石子打,有道童走出来喝他,武松杀了道童。道人大怒,跳出来与他缠斗。两个斗了十数合,那道人被武松卖个破绽,让道人砍来;却被武松一戒刀砍了头。武松让庵里的妇人出来,问她个缘故。原来那妇人竟是被掳来的,妇人为谢他,请吃了些肉酒。武松毁了尸,就走了。

三、性格形象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和杀死王婆后去了官府自首)、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四、关于武松打虎的简介

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 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 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 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 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 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 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

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 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 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 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 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 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 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 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我认为,武松这个人是我们的英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第7篇:《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攻读经史,胸怀大志,身在公门,精明练达,深通谋略,有仗义疏财,广结江湖好汉,具有领袖的气质和才干。但他忠孝思想根深蒂固,想封妻荫子,青史传名,以致带领梁山义军招安,起义失败

情节:宋公明放天王,宋江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宋江智取无为军,宋江三打祝家庄,宋江大破连环马,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宋江三败高太尉。

林冲: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忍无可忍没有退路时才坚决反抗。他的性格发展历程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坚决反抗

情节: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武松: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杀人后留名“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情节:井冈山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鲁智深:疾恶如仇,粗中有细,勇而有智,豁达明理

情节:鲁提辖拳打镇西关,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罐寺,花和尚拔倒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浙江坐化。

吴用:下层知识分子,视野开阔,头脑灵活,梁山泊军师。能谋善断,是梁山义军的首脑核心和梁山事务的决策者,对梁山的起义起奠基作用,对梁山的发展期壮大作用,是智慧的化身。

情节:吴用智取生辰纲,吴学究双用连环计,吴用使时迁盗甲,吴用智赚玉麒麟。

李逵: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反抗精神最彻底

情节:黑旋风沥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探穴救柴进,李逵元夜闹东京,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杨志:武艺出众,有家传的忠勇,生性老实,不向恶势力低头,有仕途思想

情节: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燕青:心细,忠心,义气,理智,英俊,心灵机智,勇力过人 情节:燕青智扑擎天柱,燕青月夜遭遇道君。

石秀: 有一身好武艺,爱打抱不平,重情重义,敢作敢为,勇悍机智,人称拼命三郎

情节:石秀智杀裴如海,劫法场石秀跳楼 。 刘唐:直爽莽撞,没有心计

情节 :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智夺生辰纲。

上一篇: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一篇:部编年级语文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