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音乐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音乐

浅谈在幼儿园中班开展民间音乐教育的尝试

摘 要:民间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开展民间音乐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从环境、选材、活动形式以及活动内容这几方面展开,使幼儿在获得艺术熏陶的同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陶冶幼儿的性情与品格。

关键词:民间音乐;兴趣;形式;内容

一、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因此,营造宽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是开展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日常生活中创设相应环境,让幼儿去看、去听、去摸、去感知

中班幼儿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感知能力显得比较弱,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创设良好的氛围显得非常重要。利用各种时间我让幼儿欣赏一些民间音乐,游戏时会播放一些节奏欢快的民乐作为背景音乐,如《紫竹调》《太阳出来喜洋洋》等,休息时间则会放一些节奏缓慢、稍安静的背景音乐,如《琵琶语》等。

2.营造与民间音乐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新疆民歌《新疆好》音乐欣赏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感受这一民间音乐作品的内涵,我给幼儿欣赏了许多新疆的美丽景色,进而感受和欣赏《新疆好》这首歌曲,听着节奏鲜明又欢快的音乐,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促使幼儿乐于接受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由此看来,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游戏与图谱教学,让幼儿在活泼有趣的音乐中自然地学习民间音乐。

1.游戏教学

游戏是中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民间音乐活动中是有效的选择。如,以中班音乐游戏《龙船调》为例,我们把幼儿分成红、黄、蓝、绿四队,然后一个挨着一个坐下来,伴随着音乐边划边喊:嘿哟嘿哟划龙舟,嘿哟嘿哟划龙舟……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有趣的游戏中,喜欢上这首《龙船调》。

2.图谱教学

图谱是中班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學辅助手段,它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对音乐作品意境完整的印象,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如,音乐欣赏《化蝶》,首先可先让幼儿完整欣赏曲子,然后选取其中节奏鲜明的部分旋律,让幼儿再次倾听,并用绘画的形式画出相应乐句,一只蝴蝶就等于一个乐句。幼儿听着音乐,看着蝴蝶图谱,自然而然地跟着音乐翩翩起舞了。通过游戏与图谱教学这两种有趣、直观的教学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乐曲的理解。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拓宽幼儿音乐视野

1.与主题相结合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在选择音乐欣赏作品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主题背景下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作品来进行学习。

如,在中班主题活动《过新年》中,我结合主题设计了一个综合活动“欢欢喜喜过新年”。活动以春节为主要元素,穿插音乐、舞蹈等,既有音乐欣赏,又有幼儿参与活动,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综合活动。该活动选用江苏民歌《喜洋洋》作为主题音乐,首先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熟悉音乐节奏,然后让幼儿说说新年里人们的活动,如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再以游戏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动手制作春联、鞭炮等物件。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除了音乐方面,还学到了很多其他的知识,幼儿不仅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而且还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2.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幼儿对自己的家乡已经有了感情,但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平时还不善于表达,但乡情却实实在在走进了幼儿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说的“让生活音乐化,让音乐生活化”。民间音乐并不只是体现出其自身单一的音乐知识,对民间文化底蕴、风俗人情能够直接体现出来,具有艺术本质性的意义。

因此,我们积极利用江南本土音乐的特点,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音乐特色,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对幼儿进行熏陶,如:《姑苏行》《太阳出来喜洋洋》《紫竹调》《太湖美》《茉莉花》等等。幼儿感受到家乡音乐的特色美,增加了幼儿对本土音乐的了解,使本土音乐走进每位幼儿的心中。

民间音乐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来自于民间。来源于生活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让我们带着孩子用心去聆听,用情感去体验,让音乐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杨玲.幼儿园民间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几点尝试[J].通俗歌曲,2012(11):24-26.

[2]王亚男.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32-33.

编辑 王亚青

作者:金晓燕

第2篇:培养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音乐节奏的内涵,采取恰当有效的具体措施去着力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过程中应“最大化”地满足中班幼儿音乐空间上的自由性、自主性、创造性,以着力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以不断地丰富与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理解力与音乐感悟力,从而有效地整体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

中班幼儿 音乐节奏 实践研究

音乐的生命力在于本身所特有的音乐节奏,音乐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所在。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近年来着力对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在音乐教育中培养中班幼儿节奏感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便是与人的生命最为密切的节奏。人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教师如能从中班幼儿本身所特有的节奏感出发,凭借听音乐以及身体运动为媒介,能有效地唤醒中班幼儿天生所具有的音乐本能。

1.培养中班幼儿的基本的音乐识读能力

音乐是一种全世界流行的符号语言,熟练认知节奏是音乐入门的“基石”,对中班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是对音乐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节奏入手,借助于对节奏语汇的认知与运用,让中班幼儿掌握音乐学习最基本的识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为后续的乐谱识读能力、视唱能力、听辨分析等能力奠定“基石”,中班幼儿可以借助于游戏、借助于童谣、借助于打击乐器,借助于听故事等形式去学习不同的节奏感,以激发中班幼儿识读节奏的兴趣,让中班幼儿掌握音乐基本语言的表达形式,使中班幼儿的基本的识读能力在节奏语汇阅读中得以锤炼。

2.培养中班幼儿音乐的声响记忆力与内心听觉力

音乐的记忆力的建构成分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节奏感的训练,去充分调动中班幼儿多感官参与,以提升中班幼儿获取对音乐的最佳记忆力。同时,音乐又是一门内心听觉的艺术,需要人的大脑对音乐作品的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与感悟认知程度进行积累反映,以进一步提升中班幼儿的内心听觉力。

二、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策略

节奏感的培养是音乐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探究最佳策略去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1.巧妙利用游戏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巧妙利用游戏去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中班在以《年来了》为主题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凭借于词语节奏游戏去引领中班幼儿去认识简单的节奏,从而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链接生活,着力构建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生活是音乐产生的源泉,更是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良好途径,所有音乐节奏感的素材都取决于生活。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用发展的眼光,去引领中班幼儿着力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奇妙的声音,比如,生活中的风雨雷电声,小鸟的鸣叫声等,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将诸如此类的音乐节奏加以整合利用来增强中班幼儿对这些声音素材的合理利用,再构建愉快的游戏活动情境,让中班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构建音乐节奏感,并不断地使中班幼儿加以内化。

3.合理运用动作让中班幼儿感觉节奏感

幼儿的节奏感与动作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结合相关的动作能够有效地增强节奏的感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合理运用相关动作,让中班幼儿以身体为乐器,借助于中班自己的身体动作来有效体验与培养节奏感。比如,中班开展的以《打喷嚏的小老鼠》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让中班幼儿伴随着恰当的音乐做打喷嚏的相关动作。

三、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相关注意点

中班幼儿对音乐已有初步的印象,但对节奏的感知还不能完全内化为自身的音乐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入手去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中班幼儿注重用耳朵倾听,去感知音乐节奏,可以引导中班幼儿利用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节奏,可以引导中班幼兒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训练自己的韵律动作,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当然还可以引导中班幼儿借助于相关的乐器演奏去训练节奏感,同时,可以让中班幼儿结合相关歌词去创编音乐节奏等。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音乐节奏的内涵,采取恰当有效的具体措施去着力培养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中班幼儿音乐节奏感的过程中应“最大化”地满足中班幼儿音乐空间上的自由性、自主性、创造性,着力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不断地丰富与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理解力与音乐感悟力,从而有效地整体提升中班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崔素文.谈在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探索研究中的几点做法【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2)

【2】沈建兰.音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5(3)

【3】郑惠梨,曲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促进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实证研究【J】.北方音乐,2016(13)

【4】张燕飞.试探幼儿园音乐节奏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3)

【5】刘玲玲.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研究【J】.东方教育,2014(3)

【6】张会.浅谈怎样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2)

作者:施晓云

第3篇:“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的研究

摘 要:“幼儿为本”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改革是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下组织与实施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目的在于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在整体教育实施过程中强调对幼儿的尊重。本文在“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阐述了中班音乐欣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旨在通过此做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个体差异性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幼儿为本”;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

Research on Music Appreciation Activities in Middle Class for Children under the Concept of "Child-oriented"

LI Fen (Shiyang Road Kindergarten,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在幼兒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活动过程与内容设置上,以幼儿现有水平与能力为依据,尊重幼儿,将其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致力于多角度培养幼儿的能力,促使幼儿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欣赏活动的研究

在文献的整理中,发现很多学者都在探索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以幼儿为本教育理念的实施》中,谈及如何在“幼儿为本”教育理念下,更好地创建情境,落实教育行为,尊重幼儿,让其乐学。要提升自身教学的实践能力,充分掌握幼儿发展的程度与学习需求。另外还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有效将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摆正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促使幼儿教育的教学相长。因此,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为幼儿发展提供条件,让其获得好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也就是说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育要倾尽爱心,在尊重、信任幼儿的情况下,为其创建好的学习环境,结合其年龄特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

但很少有幼儿教师真正研究“幼儿为本”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活动,经过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整理,挖掘以“幼儿为本”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有一定要求。第一,音乐欣赏活动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全面发展。第二,虽是幼儿园活动,但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第三,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幼儿教师要开展正面教育。

对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幼儿为本”理念缺失,更多体现在教学目标制定不适理、教学内容选择缺乏科学性、教学设计忽视幼儿的主体性等,不能创建符合幼儿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等,在此需要对活动中的几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从教学问题上分析“幼儿为本”理念下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方法。因此,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为主”的教学研究比较缺失,而教育学者对其的研究多是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很少站在幼儿的角度,所以本文在以“幼儿为本”的背景下,分析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提升活动质量。

2.“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存在的问题

(1)目标的制定与幼儿实际情况不符

以《糖果仙子舞曲》音乐欣赏活动为例,介绍当下幼儿教师制定活动目标出现的问题。设置的具体教学目标为:①让幼儿在乐曲的欣赏中通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出音乐的性质与结构。②在聆听与表演音乐中提升幼儿的音乐想象能力,培养音乐创新思维。③在体验创造中感受音乐表演的快乐。对此活动目标进行分析,虽然幼儿教师制定的目标考虑到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掌握中班幼儿发展的一般趋势与开展音乐欣赏教育的需求。但是,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幼儿园,幼儿存在差异性。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本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将教学目标与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相结合。其实有很多幼儿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幼儿为本”理念,也想到在活动目标的制定中考虑其需求,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有深度挖掘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助其更好地发展。

(2)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不结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指南对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包含下面几点:幼儿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倾听,欣赏音乐作品,还能学习简单知识技能。对周围环境声音的倾听包括教室中的声音、家里的声音、马路上的声音、小区里的声音等。在幼儿欣赏的作品中,中外著名儿童歌曲、器乐曲、音乐童话片段中的声音都来自现实生活,幼儿在倾听音乐作品,掌握音乐内容与了解音乐形式的同时,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并能据此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常见的乐器名称与对应音色等。

以《都睡着了》中班音乐欣赏活动为例,教学内容的组织为:第一,引导幼儿随着《都睡着了》音乐声,轻轻地律动,以此为导入环节。第二,理解与欣赏音乐,让幼儿掌握曲目的旋律。先借助课件讲述故事,助幼儿了解曲目内容。然后反复播放音乐,展示PPT,助幼儿深入理解曲目。引导幼儿边听边用拍手展示律动,进一步感受弱起节奏。最后师幼一起合作随着音乐完成节奏节拍。第三,让幼儿在此自主倾听欣赏音乐,让幼儿通过角色动作表现曲目中的内容。幼儿教师设计的内容比较丰富,但实践教学下来发现幼儿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集中在活动内容中,很多幼儿在多次的欣赏音乐中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以幼儿为本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活动内容要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而歌曲作为幼儿音乐欣赏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在选择欣赏内容的时候,多注重内容的多样性。但因为音乐欣赏活动的次数过多,导致很多幼儿不能在每次的音乐欣赏中都能集中注意力,慢慢会降低对曲目欣赏的兴趣。

(3)活动过程的设计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音乐教育已经在幼儿园中疏导重视,一日活动也逐渐增加了幼儿的欣赏活动。但如何设计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依旧是教学难点,虽然以幼儿为本活动过程的设置已指明了方向,但实际案例中发现幼儿教师还是会忽视幼儿的主体性。

以《水果恰恰恰》音乐欣赏活动为例,设置的教学过程为:第一,情境导入,借助PPT开设“鸭妈妈的水果店”情境,告诉幼儿鸭妈妈想要开一家水果店,小朋友们能帮助鸭妈妈购入一些不一样的水果吗?请你们轮流告诉鸭妈妈好吗?第二,欣赏活动。先带领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其在音乐开始后,能够用拍手的形式表现前八后四的节奏。然后以“鸭妈妈的水果店开张啦,我们来一起看一看鸭妈妈的店中都有什么水果。”“鸭妈妈的水果小车开得好快,我们一共找到了幾种水果?在找这些水果时我做了一个动作,小朋友们都看见了吗?”引导幼儿学习练习连拍三下手,并能在一节水果车厢后自主拍手。然后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用脚表现音乐节奏。让幼儿在游戏与实践中随着音乐自主创编整个节奏的动作。整个活动分环、分步骤地设置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列出详尽的过程,幼儿教师一直将情境贯穿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但幼儿在整个过程中过度被动,只有少部分幼儿积极参与,更多的幼儿还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总的来说,活动的设置将幼儿主体性这一主旨表现得过于形式化,导致课中幼儿教师过度重视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脱离了音乐主题。

3.“幼儿为本”理念下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的建议

(1)依据幼儿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创建“最近发展区”

中班幼儿音乐欣赏课程活动目标的设置,要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利用最近发展区挖掘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将其详细运用到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实际发展水平就是欣赏能力,潜在发展水平则是在幼儿教师指导、幼幼合作中,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欣赏水平,助幼儿达到潜在学习高度。

如《糖果仙子舞曲》中如果幼儿教师不明确了解幼儿对舞曲的欣赏水平,单单照搬教材教辅中的教学目标,如让幼儿在曲目欣赏中,通过游戏与角色扮演的形式表达音乐的性质与结构。此目标对中班幼儿来说,因其舞曲欣赏经验欠缺,所以难度较大,导致活动中幼儿无事可做,不能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所以此教学目标不能促使幼儿发展。基于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新内容教学的时候,要及时掌握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实施的教学目标,让幼儿真正欣赏音乐曲目。在音乐欣赏活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关键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掌握其最近发展区,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包括年龄差异与个性差异,制定最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能过高与过低,否则会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2)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幼儿生活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多是从幼儿生活进行选择,但这不代表要完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挑选,而是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考虑到要与幼儿生活实际相关,是幼儿感兴趣的,如此选择的音乐才是最适合的。

例如,《三只猴子》案例中,幼儿教师选择的乐曲是关于猴子的,而猴子也是幼儿熟知的形象,曲目中的故事情节围绕三种猴子的行为展开,进一步引导了幼儿与曲目中的内容进行互动,仿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像猴子一样做出调皮的行为。这种联系到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能助幼儿加深对曲目内容的理解,激发活动兴趣。也正因为教师在选择歌曲内容时想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才能让其在活动中更加投入。在音乐中挖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调皮行为。如摔倒、在床上蹦等,感同身受,提升活动效果。另外幼儿教师在选择完欣赏活动内容时还要进行改编,形成更加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因为有的内容即使贴近幼儿生活,但不一定适合教学内容,所以在紧抓幼儿兴趣点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联合性,生成更加适合的活动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是幼儿感兴趣、熟悉的音乐作品,还可以让幼儿建立与经验联系的作品。

(3)活动过程重视幼儿参与,创建多样化活动

对于多数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的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幼儿教师多是组织集体活动,活动形式缺乏多样性,中班幼儿容易被动地接受知识。如《水果恰恰恰》的整个活动都是幼儿教师主导,幼儿一直是被动参与,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基于此为了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优化此问题,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在基础环节、导入环节与结束环节实施分组或者个别交流讨论,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如导入环节幼儿教师可先播放舒缓的音乐,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互动,并留给其自由交流讨论的时间;基础环节可针对幼儿教师提出与幼儿自主讨论后提出的问题,制定个性化教学。谨记无论使用哪种组织活动形式,都要从幼儿自身角度,制定合理、有序的活动环节。另外,对《水果恰恰恰》案例中幼儿教师设计活动环节紧凑,幼儿不能充分放手的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不能主动参与,使得自主性降低。所以幼儿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关注其活动体验,在此才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时候,最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并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价值观体现,唤醒幼儿“主人公”意识,对于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幼儿教师要尽量放手,由其自己完成。另外,音乐欣赏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转变教师单方面教授的形式,尽量减少集体授课。在丰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基础上,可以实施分组教学与个性教学、集体教学有机结合。如在知识讲解示范的环节中可开展集体教学;如果活动中出现音乐讨论时可将学生分组;在回答问题时可依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幼儿的主体性不止在活动形式中呈现,还要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鼓励幼儿多渠道参与,如舞蹈与律动活动中,先带领幼儿掌握音乐,然后鼓励其根据对音乐的感受,做出表现性的动作;还可引入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幼儿教师挑选并引入与音乐旋律与结构相符的音乐作品,助幼儿获取与音乐相同的视觉效果。同样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加理解音乐,可通过打击乐器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被逐渐重视,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幼儿园受教学内容与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少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在此活动的设置中坚持幼儿为本的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问题,并探索对应策略,为幼儿音乐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生武.如何在幼儿园中班音乐节奏活动中进行有效指导[J].学周刊,2020(01).

作者:李芬

第4篇: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打击乐《郊游》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打击乐《郊游》 活动名称:打击乐:郊游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性质与结构,学习用铃鼓、小铃、圆舞板演奏歌曲。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时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熟悉歌曲“郊游”,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2、幼儿座位排列成双马蹄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树叶》,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唱。

二、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这首歌曲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

一、三段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三、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四、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看教师指挥,随乐徒手练习乐器模仿动作。

(2)幼儿分声部随乐徒手练习乐器模仿动作。

五、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在准备活动中,我准备了节奏谱,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学会歌曲,然后在看节奏谱,看看节奏是怎么样的,让孩子看节奏谱拍手。最后我让孩子边唱歌边看节奏谱边拍手。下一次活动再配上小乐器。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出示了节奏谱,孩子们一下子精神起来了,看着节奏谱自己拍起来了,虽然孩子节奏快慢还看不懂,但孩子能看懂什么时候该拍手,什么时候该摇手。(铃鼓挥动)后来经过我讲解后,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节奏,并且把歌声也带动起来,声音很优美,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第5篇: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音乐活动教案《瑶族舞曲》及教学反思

中班打击乐音乐活动教案《瑶族舞曲》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打击乐音乐活动《瑶族舞曲》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尝试用手铃,响板碰铃为《瑶族舞曲》伴奏。

2、迁移手铃舞中的有关线索,在教师的指挥下演奏打击乐。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有序的收放乐器。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马蹄形。

2、各种乐器放在椅子下边。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领着幼儿一起随《瑶族舞曲》的音乐空手打节奏的动作。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瑶族舞曲》(一)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认识乐器及方法,引导幼儿迁移韵侓活动的有关线索,讨论乐器的配器方案。

师:今天赵老师还请来了三位乐器朋友,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小朋友依次来认识并向乐器打招呼)

师:刚刚我们在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想想看这3种乐器中那个乐器是摇着演奏的呢?

小手点击的动作呢?手指眼睛鼻子嘴巴的动作呢?

3、教师用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空手练习。

师:现在你们的小椅子下边都有一个正在睡觉的小乐器,现在请你轻轻地看看,不要吵醒她,看完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坐好。

师:我现在来问一问这边的孩子你们是什么乐器,哦,那你们就是碰铃队(依次总结乐器队)

师:现在让我们念着儿歌空手练习一遍。

师:这次让我们跟着音乐空手练习一遍好吗?

4、教师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并根据幼儿演奏的具体情况做出总结。

师:刚刚你们表演的非常好,现在请你拿乐器来演奏,但是在拿乐器之前我来考考你,请看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准备动作)那我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请你们轻轻拿起乐器做准备动作好吗?(练习几次拿乐器)

师:听音乐练习一遍。(结束乐器放在小腿上),那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听音乐做第二次演奏)

5、亲子音乐游戏

师:今天赵老师还带来了另一种乐器,如果你想见识一下的话,现在请把乐器轻轻地刚到前边的筐子里回到自己的位置做好,我请他出来。

师:(出示乐器)你们认识他吗?对,他就是口琴,今天他也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师:刚刚我们在点点摇的时候除了用手摇,你觉得还可以用哪里摇呢?谁来试一试?

现在请你起立把椅子放两边我们一起跟着小提琴来玩一玩点点摇。

师:除了点点摇可以怎么玩?哦,也可以转。

师: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小伙伴面对面站好听音乐准备。

师: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呢?请你去邀请你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一起跳舞吧!

教学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

本文扩展阅读:舞曲是电子音乐的一种载体,指的是电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没关系的。

第6篇:幼儿园音乐教案:打击乐《鸽子》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6/8拍乐曲的强弱节奏,并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2、创编鸽子飞翔、唱歌等模仿动作随音乐表演。

3、了解信鸽的特点,加深爱鸽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人手一件。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邮递员叔叔》。

1)齐唱歌曲。

2)边唱边做即兴表演。

2、谈话:“会送信的鸽子”。

1)知道“信鸽”的特点。

2)探索鸽子“飞翔”、“唱歌”的模仿动作。

3、欣赏歌曲。

1)感受音乐的节拍,以及歌词内容。

2)随着音乐做“鸽子飞、鸽子唱歌”的模仿动作。

4、掌握乐曲整体节奏结构。

1)用拍手表现①②④⑤⑥小节的强拍。用摇铃鼓动作表现鸽子“出发”和“回来”,两手食指相碰表示鸽子的“咕咕”叫声。

2)完整地随音乐做节奏动作。

5、分声部练习。

1)根据教师的指挥做动作。

2)练习摇铃鼓动作,然后再分声部练习。

6、打击乐器演奏。

7、复习歌曲《盖房子》。

第7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买菜(音乐)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买菜(音乐) 买菜(音乐)“一课三议”

活动名称 买菜(音乐)

日期0

4、

11、

执教者 周 洁

参加人员 吴丽娟、李英、王芳、陈卫锋、李桂芹

活动情况记载

李桂芹:可以布置一个菜场,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能够大胆的表述;

陈卫锋:图谱可以准备成可以替换的,这样对歌曲进行创编时,就可以更换图谱了;

吴丽娟:可以设计一个节奏谱,一句一行,让幼儿一看就知道音乐有几句。

王芳:课前让家长带领小朋友去菜场观看买菜;

李英:在导入部分可以做一些韵律,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 1 )次讨论

第一稿

买菜(中班音乐)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

2、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菜场的布置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韵律活动;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舞蹈,幼儿观看教师去菜场买菜

2、说说老师买了什么菜

3、说一说菜是什么样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词,幼儿跟随教师清唱歌曲;

5、幼儿齐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1、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1)用轻轻的声音演唱

(2)听琴声到最后一句话时,声音渐轻

2、说说歌曲里的菜

3、创编一句歌词

鼓励和别人编的不一样的[1][2][3][4]下一页

幼儿

4、创编二句歌词

5、将幼儿创编的歌曲演唱一遍

结束: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要求:在音乐结束后做出各种不同的滑稽动作,不能重复。

大新中心幼儿园“一课三议”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买菜(音乐)

日期 0

4、

11、

执教者周 洁

参加人员吴丽娟、李英、王芳、陈卫锋、李桂芹

活动情况记载 李桂芹:教师可以随乐做买菜的动作;

吴丽娟:在让幼儿感知音乐时,要指导幼儿分清每一个乐句,加强幼儿音乐的节奏感,以便在表演时能较快的转换动作。

李英:这首歌曲很有节奏性,可以先跟图谱学念儿歌;

王芳:在让幼儿整体表演时,可以先集体表演一遍,然后分组表演;

陈卫锋:在活动中,可以丰富一些常用的词汇,比如长又长呀、圆鼓鼓呀等,让幼儿感知。

第( 2 )次讨论

第二稿

买菜(中班音乐)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

2、尝试创编歌曲买菜,体验改编歌词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菜场的布置

三、活动设计:

(一)、导入:韵律活动;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舞蹈,

第8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蚂蚁搬豆

作者:冯青 浦晓军 来源: 上传时间:2010-05-26 20:41:54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蚂蚁搬豆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蚂蚁搬豆

设计意图

在组织过《走路》这节歌唱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走路产生了兴趣:课间与自主性游戏时都会时不时地模仿小乌龟、小兔、小鸭等小动物秀上一回。为了有效地把“迎合孩子兴趣点”与“拓宽孩子知识面”融为一体,我以《不倒翁诙谐曲(AAB结构)》为材,设计了“蚂蚁搬豆”这一韵律活动,让孩子们在老师预设的情境游戏中,体验到音乐表演以及邀请舞游戏的乐趣,同时提高AAB结构合拍动作的能力,为幼儿的自主性表演增添活力。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旋律,运用创编的动作参与表演。 2.随乐曲合拍地做蚂蚁走路、打招呼等动作。

3.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和与同伴交流,享受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蚂蚁头饰(头箍与毛根条自制而成),图谱,记号笔,音乐《蚂蚁搬豆》(原曲为《不倒翁诙谐曲》)。

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的特征和生活习惯有初步的了解。 环境空间:幼儿围坐成半圆形或马蹄形。 活动过程

1.出示“神笔”,师画小蚂蚁,引出主题。

(1)师:瞧,今天老师又带来了神笔。看,这次它能变出什么小动物?(师当场画小蚂蚁。) 师:我们和小蚂蚁打个招呼吧!在幼儿随意打招呼后,师尝试启发幼儿用这样的节奏进行打招呼。(拍拍拍拍拍,嗨,你好。) (自我评析: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主要节奏前置,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2)借助提问与表述,巩固幼儿对小蚂蚁特征的认识

师:小朋友喜欢小蚂蚁吗?那谁来说说小蚂蚁长得什么样?幼儿表述后师简要总结。(六条腿、一对触角,头,身体,尾部。) 师:小蚂蚁长得那么可爱,怪不得小朋友都喜欢。现在,我们也把自己变成小蚂蚁吧(提示幼儿戴上头饰)。

(自我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帮助幼儿重温蚂蚁的特征与习性。) 2.创设情境,感受乐曲,自主表演 (1)创编、表演蚂蚁走路、打招呼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都变成了可爱的小蚂蚁,老师就来做你们的蚂蚁妈妈吧。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吧!呀,我们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然后师将幼儿动作巧妙组合,形成固定节奏。) 集体练习蚂蚁走路动作(跑跳步)(走走走走走走)。

师:哟,这不是我们的好朋友红蚂蚁吗?孩子们,打个招呼吧!怎么打呢? (个别演示,后优化组合: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 继续向前走,看见小花,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 继续向前走,看见小树,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 继续向前走,看见小蜗牛,打招呼。(走走走走走走,嗨,你好!) (自我评析:这里借助情境创设,看见小花、小蜗牛等,使走路与打招呼练习变得有趣味性。) 师:我们走得有点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一下吧! 师:我们刚才来的时候,都看见谁啦?随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师幼一起理解图谱。 师:休息好了,宝宝们,我们把刚才的打招呼游戏连起来表演一下吧! (走走走走走走,打招呼。) 师:宝宝们,配上音乐一定会更好玩儿!我们先听听看,再来试试看。 播放音乐(幼儿听,师随图谱指示)。

再次播放,幼儿随乐曲逐步合拍地做蚂蚁走路、打招呼动作(二到三遍)。

(自我评析:图谱的运用,目的是帮助幼儿清楚地区分与掌握A段音乐的四个乐句,为合拍练习降低难度。) (2)发现豆子,创编表演蚂蚁传递信息的动作。 师:宝宝们,又有点累了,我们坐下来喝点水吧! 师:哟,宝宝别动,妈妈发现那边有个东西。哦,原来是颗大豆子,比妈妈的身体都要大好多倍。妈妈来试试看,能不能搬起来?(师示范,搬不起。) 师:妈妈搬不起来,怎么办?(请别的蚂蚁来帮忙)那我们怎么告诉其他蚂蚁呢?(用触角传递信息,碰碰身体、屁股、触角、肩膀„„) 听音乐来一次(将消息告诉别的同伴)(走走走走走走、碰触角;走走走走走走,碰碰肩:走走走走走走,碰碰手;走走走走走走,碰身体。) 出示图谱,听音乐完整演示一次(传递信息)。

(自我评析:这是A段音乐的重放。设计蚂蚁传递信息这一游戏情节的目的是: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学习合拍地表演。另外,借助图谱使幼儿对乐曲理解的难度降低。) (3)创编、表演搬豆动作

师:这么大的豆子我们该怎么搬呢?(幼儿演示,然后师请幼儿听音乐演示:或联手推、或联手抬„„) 出示图谱,幼儿完整表演。

(自我评析:这是B段音乐。图谱的运用,使幼儿一下子区分出A、B两段音乐的不同,这也为蚂蚁搬豆动作的创编增加了想象的空间。) 3.完整表演,并尝试进行邀请舞游戏

师:豆子终于搬到家里了,我们都累了,休息一下吧!(幼儿回座位)宝宝们,今天我们去公园玩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遇到好朋友,打招呼:豆子搬不动,告诉伙伴;最后大家一起把豆子抬回家。) 师:听着音乐,我们来完整地表演吧(整体练习一到二遍)。

师: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A段第一遍音乐个别表演,A段第二遍音乐进行邀请游戏(一请

二、二请

四、四请

八、八请十六);B段音乐联手搬豆,直至搬回家(表演游戏二到三遍)。

(自我评析:为了让活动价值的递进性得以体现,这一环节尝试让个别幼儿进行邀请舞表演,一请二,二请四„„这样的邀请游戏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4.休息感悟,分享快乐

师:宝宝们,今天发生的故事,你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师总结:对啊,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团结合作,就一定能战胜它。就象今天,所有的蚂蚁宝宝都齐心协力,就把一颗大豆子搬回了家!刚才搬豆有点累了,让我们为好朋友捶捶肩、捶捶背吧! 师接到电话:蚂蚁奶奶又发现了一条大虫子,我们一起去帮忙吧(蚂蚁搬豆的音乐起,师幼边做动作边出场)。

(自我评析:通过相互合作捶背的方式,让相互团结、合作的行动自然传递;最后一个巧妙的电话,再次激起孩子的兴趣,使活动处于意犹未尽之中。) 活动反思

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明确指明:“艺术教育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倾向。”“要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使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活动降格为机械的训练,从而丧失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设计蚂蚁搬豆这个韵律活动时,就有效迎合孩子的兴趣,将“蚂蚁走路”、“打招呼”、“搬豆”等动作融于老师自我创作的故事中,借助预设的游戏情节,增加了韵律活动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因为开心,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深刻;因为深刻,所以有效”的课堂优质效果! 编辑:cicy

第9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馒头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活动准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 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上一篇:九年级氧气教案下一篇:如何书写课题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