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堂的孩子

2022-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去天堂的孩子

用爱去拥抱孩子的心灵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学校是爱的源泉

我们一直怀念斯霞老师。斯老师写在儿童教育大旗上的“童心母爱”,是留给中国教育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永恒主题。在今天。爱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什么呢?

首先。爱是人类存在的理由。爱让人类、让世界充满意义、充满和谐、充满希望。因为:爱连接着信仰、服务和感激。正如一位印度商人写给德兰修女的五句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爱让我们追求纯洁、高尚,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爱是一种力量,正如但丁所说:“爱推动着日月星辰的运行。”爱是神圣的,正如泰戈尔所言:“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正因为此,雪莱认为:“道德教育最大的秘密是爱。”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是重要的元素。孔子提出“仁爱”。认为爱是在“二人”之间即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并提出了“爱心”的信条:恭,即庄重、自尊;宽,即宽厚,对人宽厚,对己严格;信,即诚实、讲信用;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他人。墨子提倡“兼爱”,其核心是孟子所概括的“爱无差等”,关键是“别相恶”,即差别、差等是一切祸害之根源。只有反对等级歧视。才可能“兼相爱”。直至今日,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倡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

再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即使有,教育也可能是低效的。夏丐尊有一段名言:“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只是一些愚蠢的话,他们的智慧就像一只空手套,他们的学问和智慧让美好高尚的思想退化。让所有年轻的花朵腐烂凋谢”,这种“用像给他们的孩子穿衣服的方式来给他们的思想也穿外衣”的教育肯定是无用的。美国丹尼尔·科顿姆的这段话,还在告诉我们,爱不是附加的,教育也不是灌输的。

第四,爱是教师最神圣的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专业发展不只是一个业务范畴的知识、能力等纯专业问题,即使专业也有其核心的要素,那就是教师的人格。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只有从活的人格资源中产生出来,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影响性格。”而人格特征最重要最湿著的标志则是爱。如果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语),那么,教师这本教科书是用爱的方式传达爱的信息。托尔斯泰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教师只要对工作付出爱,对学生付出爱,他就可能成为好教师。教师只要对学生付出父母一样的爱,比那些教完所有的书本却不对他的工作和学生付出爱的教师。更有可能成为出色教师。”他似乎言犹未尽。又补充说:“能将对工作的爱与对学生的爱合并在一起的教师,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总之,教育的灵魂是爱,学校应是爱的源泉。生活在校园里的教师一生都应是一个邀请,邀请自己,邀请别人,一起用爱参与到教育之中来。今天我们怀念斯霞老师,就是要向自己再一次发出邀请,为爱的教育作出最庄严的承诺。

二、师爱的核心与教师立场

教师爱是一种特殊之爱。首先,师爱应该具有母爱的品质,比如,无私,不讲条件,不求回报,全身心的投入。闪现出人性中最珍贵的光辉。教师应像父母一样呵护学生,难怪不少人把教师称作“师父”。其次,师爱又应超越母爱。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及其基本方式途径,也以教书传达爱的教育的目标。追求爱的境界,教书的过程应是以爱的方式育人的过程,爱就在知识的寻找和获取中,于是。爱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师爱面向的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体学生,追求的是爱的公平、教育的公平;师爱更讲科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师爱具有非情境性,情境改变的只是爱的方式,而决不是爱的程度。第三,母爱与师爱又是可以统一的、融合的。斯霞的“母爱”正是母爱与师爱的结合,因而既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又是所担当的教育的天职。这样的爱是一种大爱。说到底。师爱是对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这就带来了教育的立场问题。教育的立场应以儿童为基准。即教育是为了儿童的、依靠儿童的、从儿童出发的。因此,儿童立场应是教育的立场。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师爱的核心是教师站在儿童立场上。以儿童发展为本。

要认识和发现问题。儿童世界是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正如意大利瑞吉欧早期教育家马拉古奇《其实有一百》这首诗所展示的:世界是由一百组成的/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可是成人们却说,不,世界不是由一百组成的,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双手,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们缺少倾听,缺少关怀,缺少理解。认识发现儿童。“爱是惟一的途径。只有爱一个人,才能了解这个人的真正本质。”(弗兰克尔语)不了解儿童就不会爱儿童,不爱儿童就不会了解儿童。就会在“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卢森堡语)

要爱护和保护儿童。儿童最需要保护,保护就是爱,保护就是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一样对待儿童的心灵。保护儿童让儿童有一个安全的空间,这一空间由教育的公正、教师的良知、学生的权利构成。教育的公正是爱的最根本的保障和体现,在教室里,教育的公正来自教师的良知,爱也是教师良知的体现,学生权利的落实正是爱的教育的结果。

要引领和发展儿童。童年永远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当下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遇到了极严峻的挑战:商品化带来的享受主义、娱乐化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给儿童布下的诱惑和陷阱,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的碰撞、核心价值观的模糊。应试教育带来儿童身心发展的畸形……如此种种。都亟须教师去帮助儿童、引领儿童。师爱绝不是放弃教育,更不是放任儿童。斯霞老师说得好:对儿童的严格是爱,溺爱是害。杜威也作了深刻的剖析:“儿童的生活是琐碎和粗糙的,他们总是以自己心目中最突出的东西暂时性地构成了整个宇宙。但那个宇宙是变化的。它的内容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新组合。”“他是一块璞玉,如果放任儿童按照自已无指导的自发性去发展。”那么,“从粗糙的东西发展出来的东西只会是粗糙的东西”。

师爱的最高目的和境界是对童心的开发。儿童最喜欢想象和思考。有位3岁的小朋友常常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探索世界:“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噢,因为它只有一条腿。我有两条腿。太好了!”“天为什么要下雨呢?啊,天空被乌云弄得太脏,得洗一洗了。”“月亮为什么有时胖、有时瘦呢?对了,它有时听妈妈的话,好好吃饭;有时淘气,不好好吃饭。”儿童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世界,他们是“上帝派来的密探”。(蒙台梭利语)所以,童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力就是童心不灭。童心

又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意味着可塑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加拿大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说:“面对儿童就是面对可能性。”教师的爱要承认这种可能性,开发这种可能性,为儿童寻找发展的最好可能,还要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斯霞的母爱面对的是童心,“童心母爱”是对教师爱、教育爱最准确最精炼的概括,点出了儿童立场的实质。

三、师爱的起点方式

1.师爱的起点是对儿童的尊重。

尊重是人性的起点,没有尊重也就无所谓以人为本,无所谓以儿童发展为本。尊重也是教育的成功关键,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学生。”马卡连柯早就作了一个基本判断: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人们用歌曲来表达尊重的意愿:唤醒耳朵应该用歌声,如果不会唱歌也没关系。就让那第一道阳光把耳朵唤醒。唤醒耳朵就是唤醒心灵,那第一道阳光的名字应该叫尊重。

尊重儿童,表现在教育过程的所有方面,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权利。比如,儿童作为人的整体性、差异性、超越性;比如儿童游戏的权利、参与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怀疑批判的权利等。可以说。应试教育最残忍的是对学生人性的抹杀和对儿童权利的剥夺。至今对应试教育还恋恋不舍、紧抱不放、甚至毫无良知地说,应试教育也有存在价值,这是最不道德的、最丧失知识分子良知的、最没有爱的。

尊重儿童还要尊重儿童文化。“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尊重儿童文化应理解儿童的游戏与梦想,应保护儿童的好奇与想象。应顺应儿童的探索天性,推进探索意识的甦醒与生长。有时。你可以不赞同,但你不可以不尊重;你可以不理解,但你不可以不宽容。对当下流行的儿童话语方式、游戏方式,你首先要尊重,然后才可以去进行沟通和引导。其实,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方式。

尊重的难点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爱好学生易。爱后进生难、爱特殊学生难。只有真正爱后进生、特殊学生,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里就需要耐心。卡夫卡说:“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从其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天堂)。”马克思·范梅南更直接地指出:“确实,耐心一直被描述为每一个教师和父母应该具有的美德。”在孩子“尚需更多时日或需要尝试其他办法的时候,不着急,不放弃努力。”面对特殊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时,耐心本身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一种积极的等待。

2.师爱的方式是微小的。

爱绝不是一种浪漫倾向,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爱有自己的方式。德兰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斯霞老师正是常常用微小的方式对待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势,一句赞扬的话。给学生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帮学生把红领巾佩戴端正,为学生削一支铅笔,悄悄走到学生身旁纠正握笔姿势,匆匆来到热水壶旁接过学生手中满溢着的水杯…南师附小的校训“怀大爱、做小事”,非常准确地提炼了教师爱学生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教给学生的,学生怀着爱心从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培养大爱之心。方式的微小不是意义的微小,意义的伟大并不意味着方式的宏大。

3.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师是长大的儿童。

教师是教育者,但好的教师应该不以教育者的形象出现。蒙台梭利对教师有一个重要的定位:“作为教师的儿童。”他认为,“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在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所以。李吉林也极为深刻又形象地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作为教师的儿童”与“长大的儿童”都是说,教师首先是儿童,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向你敞开心灵,你才可能走进儿童的世界。但是要变成儿童,应该让自己后退一步,这是实质性的转变而非形式上的下蹲。不过,教师又不仅仅是儿童,他应该是长大的,惟有如此,儿童才会敬仰和信任你,你才可能引领儿童。我们把教师比作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大使,正是基于对“长大的儿童”的理解。

自然想到两个隐喻:教师的手与教师的笔。波兰作游戏是必要的,但教学以游戏进行,巩固也以游戏进行就不妥了。有一节课由于不当游戏造成的课堂混乱至今想来我仍心寒:学了人的“五官”单词后,教师让学生把分散的五官图拼成一张脸。由于图的比例不同,拼出的脸严重变形,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嬉笑不断,最后课堂也失去了控制。你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哪儿?在那张变异家显克微支这么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觉得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而16世纪的神父克利索托姆则说:“拉着孩子的手走路,就要放慢走路的速度;在教学中必须像保姆用小匙喂孩子吃饭一样,要慢慢地、甚至一点一点地传授知识。”当然,这只温柔的手当遇到儿童被伤害的时候,应该是一只铁拳,否则这可能是“该死的温柔”;当然,教师应当让小孩子自己用小匙吃饭。慢慢地指导他去主动获取知识。

教师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红钢笔,这支笔画下来的符号常常影响孩子的情绪、信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也许你是根据事实来评定的。也许你有可能凭一时的情绪率性而为,但你必须知道。你给的评判会触动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神经。孩子的人生是不能重新开始的,你为他划下的痕迹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有时是无法涂改的。老师啊,警惕自己手中的那支笔。看看划下的是公正还是偏见,是鼓励还是误伤?

手和笔都是教师手中的工具,但它们应当是教师爱的替身和化身,是教师心灵的证据。让教师用手与手中的笔、连同整个心灵去拥抱儿童。于是,爱找到了自己最好的起点和方式。

作者:成尚荣

第2篇:去天堂的孩子

词:川子、卢中强曲:川子

唱:川子

蒲公英花开了随风摆像在召唤着我远方的爱到了漫山遍野

秋风吹花落的季节我的孩子你还没回来

蒲公英花谢了根还在像我思念的泪水流不完到了天近昏黄

再想起花开的年代还有多少遗憾放心间

蒲公英花儿开

蒲公英花儿摆

我的天使在天堂是否开怀你是我一生的爱在这个五月离开

如果还有来生我等待

第3篇:去天堂的路上送一程

编者按: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礼仪风俗习惯,信仰不同,自然葬礼也不一样。但都是同样的祝福,同样的祈祷。问好作者!

人人都说天堂美,我却想知道天堂真的美吗?昨天一位慈爱的老妈妈——朋友的母亲,而且是一位穆斯林的老妈妈,去了那里,我送了一程。

我是汉人,即使是汉人的葬礼我经历过的也很少,最初的印象还是我姥姥去天堂,那时我还小呢,可是我没有害怕,或许是至亲的缘故吧,此刻我都能回忆起来永别前的最后一眼,安详的神态和熟睡时没啥区别。正因为那时候小,对于程序化的东西根本没啥印象。此后陆陆续续着边过其他的,也没有深入其中,作为“当事人”参与的就是我父亲去天堂了,可是当时的我已经吓傻了,看着大家忙忙碌碌,我只记住了我姑姑叮咛我埋葬完毕,坟前必须大哭几声:让父亲听见以便记得回来的路。我照做了,可是时至今日父亲依然没有回来。唉!至于其他细节很难说详细,估计汉人的葬礼也会随着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吧。

而《穆斯林的葬礼》在以前我看那部巨著的时候印象就非常深刻,真正参与也是第一次。下面我就想把我的真实感受记录一下:当我和老公清晨5点多赶到清真寺的时候,已经看见朋友头上戴着孝帽外系长长的孝带站在那里了,因为民族不同,我们很怕做错什么,被告知:只要带上白帽子,依众而行即可,我们忐忑的心情才稍感踏实。

还没踏入清真寺,门口那悲哀的羊咩声就已经灌入耳孔,一声接一声,仿若哭哑了嗓子,声声不绝,是不是也一样感受到了亲人们的哀伤了呢?老公和我都想知道为什么它就那么一直叫呢?从我们进门直到离开几个小时呀!而且叫声又那么触及心灵?但是我们没敢问。

入棺前的最后一眼我随着老公也去看了,朋友知道我胆子小(来北京15年从来没敢看过毛主席,害怕),因此对我声明:不去的话没有人会介意,一边站着就行的。说实话:我以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妈妈。可是孩子的品行就是妈妈杰作的写照,一张白纸已经被妈妈点化成所有人称为优秀的人,能为这样成功的好妈妈送一程,我值得,我更是荣幸。平常日子里,孩子的点点滴滴;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的孝顺与否;都会有目共睹。真的别应了那句老话:“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没用,你平时对老人好不好,不光老人心里有数,但凡能见证的,邻居也好,朋友也罢,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杆秤。看着朋友只是默默流泪,没有哭声震天,也是啊,能有这样体贴入微的好孩子就是当妈妈最大的骄傲,人家的爱已经融化于平常日子的细枝末节里了!所有的感动都无以用文字表述,他妈妈心里有数,大家心里有数,我不用排比段落来细数一件又一件,一桩加一桩。我没有那份文采,再说孝心也不是文笔描绘出来的。他的哥哥哭声倒是真的很大,把周围的人们那根脆弱的神经都触动了,哭什么呢?平时疏于看望?金融危机,没有那份钱行孝?时间不充裕,没空?还是妈妈真的走了,没有机会了!真心真爱与哭声大小不成正比例!能够坦然面对生离死别的人,心里无愧,无憾!更是别样的幸福。

跪拜聆听诵经,虽然听不懂,可是我的心真的真的很静,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心灵一尘不染!古老的民族,伟大的少数民族,我崇拜你!

送往“回民公墓”的路很长,穿过了车来车往的闹市,行进有序,每一辆送别的车都开着“双闪”,一方面给仙人指路,一方面提示其他车辆让行,还好:再忙的过路车都礼让着!天堂的路塞车不???

近一个小时后抵达目的地,回民是不火化的,要土葬。老妈妈的爱人在此早已等候多年,天堂里二老是不是已经团聚了呢?公墓因为面积很大,依山而建,墓碑一个紧挨着一个,上上下下,层层叠叠。感官上会有很拥挤的感觉,心里感叹:极乐世界的房屋也是一大困惑吧!

坑已经挖好了,白布裹着的遗体被小心翼翼放入,然后用大理石盖好。在诵经者浑厚的男低音的吟诵中,我们再一次跪拜,第一捧黄土洒下那一刻,被洗礼的是生者的灵魂,这不分种族,更不分民族!

第4篇:天堂的孩子

《天堂的孩子》 观后感

文综组胡斌

很久前就听过这部影片的另一个名字,朴实又简单——《小鞋子》;看过这部影片的那张别致的海报,湛蓝的天空,漂游的金鱼,手拉手的两个孩子的背影。让我想起了一个词:简约主义。对,简单的,脉脉的,但可能是直指人心的感动。再没有看之前,这部影片给我了这样的第一印象。

之前很少接触伊朗的电影,换句话说习惯了好莱坞的光影斑驳的我,似乎对这种“草根文化”有点淡然了。但是,“天堂里的孩子们”拯救了我的默然,呼唤出了隐藏在我心底很长时间的那份性灵。

一双已经破的不堪入目的粉红色的小鞋子,在一双粗糙的手中,一针一线的缝补着。开头的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却给人以压迫的冗长。当鞋匠把缝好的鞋子递给那个叫阿里的小男孩后,我知道了原委:他替妹妹来补那双破旧的已经补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小鞋子,原因,显而易见:贫困的家庭,生病的母亲,只有父亲的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看似破败的家庭。当导演把这些情节都娓娓道来的时候,我的心头涌上了一丝担心,看过太多这样的情节,这样雷同的故事,并不是我缺乏同情。只是这样普通的故事,稍微脱轨便会落入俗套,陷入单纯赚人眼泪的表象漩涡,直到让人麻木。

但是,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让我完全打消了顾虑。不,应该说让我完全陷入了故事当中,没有一点闲暇去考虑别的事情。

阿里在帮大人买菜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那双鞋。他妹妹唯一的鞋子,被捡垃圾的人“收入囊中”。他不敢告诉爸爸,开始我以为是害怕挨打,他也是这样告诫妹妹的:千万不能告诉爸爸,家里没钱给你买鞋的,他知道了你也会挨打的。到后来我才知道,阿里,一个11岁的学习优异的伊朗小男孩,不单单是害怕父亲大发雷霆,他害怕的是忧郁的母亲的眼里再添上一层困苦,他担心浮躁的父亲的头上再添一根白丝。他不想让本来就困难的家里因为他的原因再添上一丝负担。或许小小年纪的他想不到这么具体这么深远这么细腻,但当阿里看着妹妹嗔怪的表情急得已经哭出来的时候,从他天真的面庞和晶莹的泪珠里,我升华出了这一切,提炼出了小孩子的天真善良独特性灵的想法里蕴涵的最天然的特质。

为了解决只有一只鞋的难题,兄妹俩悄悄达成了一个协议,每天妹妹穿着哥哥的旧球鞋去上课。等放学后,妹妹快速飞奔回家,哥哥换了鞋子再飞奔的去上学„„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兄妹俩在巷子里飞快的进行那熟悉的“交接”动作;阿里穿梭在狭窄的巷子里的瘦弱背影,气喘吁吁的在上课铃响后才无奈的踏进教室的失落神情,被校长抓到后委屈而又难过的哭泣;还有还有,妹妹追着不小心掉入河里随波游走的球鞋时的无助和急迫,她收到哥哥为了安慰她而送她的那支笔时欣喜而开朗的笑容。一个属于两个天真的孩子之间的许诺,串起来的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苦乐酸甜,苦中作乐,酸涩品甜。

导演独具匠心的设计了许多巧妙的特写镜头,他运用的镜头语言就好像一个孩子在观察外部世界那般细致新奇,让那种独特的视角真实可爱的令人击节。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妹妹在考试时的那段情节,已经下课了,她一边答着题一边偷偷望着老师手腕上的手表,这时的镜头没有给出老师的全身,而只有那种让人略感不安和焦躁的在手腕上移回,让我刹那间触到了妹妹同样焦急的心情:哥哥在等着她回去送鞋子呢,现在还又时间吗?

另一个出彩的镜头同样是描述妹妹微妙的感情。站在队伍中间,低头扫视着周围人的鞋子。导演不厌其烦的用慢慢移动的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或者玲珑或者华贵的漂亮的鞋子,最后,镜头回到了自己的脚下,那双又大又旧的破球鞋。几乎不用在回到妹妹的表情,我已经可以尝到她内心的羡慕和无奈失落了。几乎每个人,在童年时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吗,那份孩子的小小的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被敏感的我的记忆瞬间捕捉到了。但是真正高明的,是让我忆起这种感觉的,像个真正的孩子一样表达感情的的导演啊!开始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本片要叫作“天堂的孩子”。此前我曾看过这样一篇同样描述贫穷的文章,题目,却残酷让我不忍读出——贫穷,是一根刺痛的针。文章描述的作者的世界是灰暗的,贫苦的环境和本片相似,但基调却几乎完全不同。

直到看完影片,我才领会了天堂的含义,虽然出身贫苦,但兄妹们却依然会不时的爽朗的开怀的大笑,这是低微的物质生活不能夺走的,也是最珍贵的。他们在刷鞋子时还不忘吹起一个个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泡,哥哥在难得的闲暇时忘情的陪着雇主的小孩玩耍,在秋千上悠悠的晃荡,花园里在爸爸的浇灌下分外红艳的花朵,把骄阳烈日也变的柔和而温馨。真正生活在天堂的孩子们,也不过如此吧。能够如此从容乐观的面对生活的人们,肯定拥有天堂了吧!

从城里打完工后,父亲带着阿里载着胜利的欢愉缓缓的走在林阴道上,注意到他们的对话了吗?

这份工作不错,比以前的工作能赚到钱,以后每个星期日我们都出来干。过不了多久,我们就有钱了。有钱以后,我给你们买很多东西。”

“先给妹妹买双鞋,她的鞋早就破了!”

“你们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一直以来眉头紧缩的父亲这时候也像个孩子般欣喜。

父亲带着阿里的自行车失去控制撞到了树上。坐在旧货车的后舱里头上缠着绷带的父亲无力而迷茫的眼神让人目不忍视。毕竟,生活是现实的。

但现实,也不是灰色的同义词。哥哥报名参加了5公里的长跑比赛,因为第三名的奖品,是让他望眼欲穿的一双鞋子。当他信誓旦旦的向妹妹保证一定会拿到第三名的时候,他们脸上再次绽放了纯真的笑容,那里面包含的是希望,是信任,是孩子们的固执坚持。

没有任何的声音,除了沉重的喘息。每一次都让我的心头一悸,镜头跟随着阿里,他瘦弱的身躯他满头的汗滴他艰难的喘息,最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希望!

这个镜头如此漫长,好像有一万光年!

每次落后时,镜头开始闪回,他脑海里浮现的是妹妹无辜的眼神,自己每天跑步的辛劳,是他和妹妹订立的那个金子般珍贵的诺言。让他超越身体极限,拼了性命冲刺的仅仅是一双鞋啊!不,那里面凝聚的是妹妹的心。

看到这里我觉得心里堵的想用眼泪来释放,曾几何时我以为自己已经遗忘了这样的感觉,不是因为什么所谓的精神什么所谓的浮夸的感动。仅仅是他那份纯真的坚持,就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么样就算累趴下也要坚持的向它靠近。这份坚持,难道只有在孩提时才那么强烈那么无畏那么不可抗拒吗?慢慢长大的我们却在长大中迷失了我们最应该坚持的东西!心痛的不能自已!

阿里用最后的力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他的父亲,老师,记者,当所有的人都把他捧着欢呼雀跃的时候,阿里却气喘吁吁的问道:“是第三名吗?”

站在领奖台上,举着冠军的奖杯,阿里满脸的泪水,人人都以为那是胜利的激动。阿里却在表情黯淡的抽泣,抽泣的悲伤是因为他心中希望破灭,是因为违背了和妹妹的诺言啊! 还好,我看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还好,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堂里。当父亲从商店里出来拿着两双鞋子的时候,我感到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也许人心真的本善,即使有多残酷的经历,还是希望心中的美好实现,毕竟,这个世界的永恒不多。

还为自己的失误耿耿于怀的阿里脱下那双被他磨破的球鞋,把被磨烂的脚伸到了池塘里泡着。

这是影片最后的神来之笔,镜头再次变成了特写,而这次是在柔和的晕蓝的池水里一双小脚,柔和的音乐中,一抹亮色突然映入眼帘。一群金黄的金鱼游到了周围,在徘徊,在嬉戏,在灵动的摇摆着精致的身躯。

其实,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忧郁的蓝色中突然跃入的一抹亮色,让人惊喜,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让人浮想联翩„„

2010- 11 - 3

第5篇:<送给天堂的孩子>

你们刚刚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在你们还没有完全听清楚老师念的第一个英语单词,顷刻间房屋轰然倒塌,黑暗变成了你们全部的视野。在这个美丽的五月,鲜花盛开的季节,

孩子呀,在你们如诗如画的花季,

你们走了,没有来得及叫一声爸爸妈妈。还记得昨天吗――-那是母亲节,

妈妈还受到你的短信祝福,

你向妈妈报告单元测验的优异成绩。

可是,晃然间便成了隔世。

刚强伟岸的父亲和柔慈爱的妈妈,

他们相互搀扶着,

跌跌撞撞来到学校,

在黑暗中他们颤抖着手,

用手电筒的微光依次照向一个个幼小的身躯,在夜晚的冷风中,

你们没有长成的身体越发柔弱。

冰冷的水泥墙挤压在你们的头顶上,

鲜血染红了墙砖。

爸爸和妈妈一个个辨认下去,

还没有看到塑料布下的头,

妈妈就断定那个穿粉色丝袜的就是他们的女儿,因为露出的袜边上有妈妈亲手缝上的丝线。那个穿蓝色运动服的男孩,

曾经是校篮球队的主力,

曾经俊朗的笑脸被铁丝穿过,

昨天他还告诉妈妈他的偶像是姚明。

孩子,你冷吗?

让妈妈在你的身下垫上些报纸!

孩子,你怕吧,

让爸爸再牵一次你的手!

你们静静地躺在了你们曾经在课间嬉戏玩耍的地方,却听不到妈妈的呼唤。

妈妈襁褓中的婴儿呀,

妈妈给你们哺乳沐浴,

请老师教你们弹琴画画;

可你们还没有来得及体味世间的繁华,

没有感受到人间的喧嚣繁冗,就悄悄地走了。300朵灿烂的鲜花呀!

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夭折在了一片废墟瓦砾中。孩子们,天堂走好!

第6篇:天堂的孩子 影评

电影里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这种氛围的成功营造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这种氛围的成功营造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视角

一方面是导演本人以儿童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阿里和妹妹萨拉的生活,摄影机仿佛只是暗处的一双眼睛,在偷偷窥视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一切自然如水。 阿里和萨拉的语言,思维和行为都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同阿里和妹妹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也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同时,导演对阿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他在片子里所关注的、所展现的是那些贫穷或者别的在善良的大人和孩子身上都夺不走的东西,是一种闪光的人性。在片中,贫穷不是一种异常苦难的象征,影片并非为了展示这种贫瘠的苦难,而是为了让这种简单朴实的生活中人性的光辉更为熠熠闪光。

在阿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善良的尊重,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把失望留给阿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阿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阿里最深处的疼爱。

对自身文化加以赞美

第二,影片对自身文化进行了充分肯定和赞美。 伊朗是一个长久经历战火的国家,然而他们并没有在电影中辛酸地描述这些悲苦与创伤,伊斯兰教中那种对生活苦难隐忍对抗的顽强精神和伊朗民族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影片没有沉溺在感伤和悲观的论调中,而是执著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阿里生活的街区贫穷而落后,买一双鞋都可能给家里带来负担。但整个街区非常干净,人也很常干净。再看城市,高楼林立,树木丛生,小阿里跟着父亲出去干活赚钱,有钱人家一幢幢豪华的别墅,都充分说明伊朗是一个富裕的国家。电影强烈对照出贫富间的天壤之别,但影片通过兄妹的童稚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让人感受到贫困生活中仍存在着金钱买不到的希望与温暖。贫困是一种不幸,但那些贫困的人们,却不曾因贫困而丢失善良、宽容和感恩以及相互之间的温情。

萨拉发现同校的小女孩穿着的就是她丢失的鞋子时,跟着她找到她家,并且告诉了阿里。当阿里带着萨拉来到那个小女孩家,看到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瞎子。于是他们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想法。萨拉奔跑着回来让阿里换鞋去上学的路上,鞋子不小心掉入了水沟,她追赶着捞鞋子,结果鞋子卡在她够不到的地方,她蹲在水沟边哭着,一位老爷爷过来帮她把鞋子捞了起来。当诵经的声音回荡在清真寺的时候,阿里的父亲为真主的恩泽而失声啜泣。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伊朗人民的善良品质和对伊斯兰文化的虔诚信仰。

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伊斯兰信仰的虔诚和知足,阿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阿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和音乐作为底衬。阿里没有为缺少鞋子没有更多的钱而伤心抱怨,他只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执著地奔跑,跑向自己平淡真实的生活。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

温情的关怀深入人心

第三,影片的众多细节表现让这种温情的关怀深入人心。 阿里把妹妹的鞋子不慎丢失了的当晚,电视广告中的鞋子让兄妹俩的心里是怎样的不是滋味;妹妹第一天穿哥哥的大球鞋出门时眼里分明有晶莹的泪花;阿里班里的同学邀他去足球比赛,他忍受着同学的异样眼光拒绝了,因为妹妹还要穿他的球鞋;妹妹课上考试,为了早点赶回去跟哥哥换鞋匆忙添好了答案早早交了卷子;爸爸负责帮教会准备糖,家里没糖了却也绝不自己食用它;妈妈虽然自己有病在身也不忘叫阿里送汤去关心隔壁卧病在床的邻居;夜晚的屋子里,爸爸和妈妈为生计发愁时,阿里睁着的那双大眼睛时多么惹人心疼;鞋子丢了之后,阿里对抱怨他,吵着要把事情告诉妈妈的妹妹说:“我不怕

爸爸打我,你就算告诉他他也没钱给你买鞋,他得去借钱。我以为你会明白!”兄妹俩在家里的地毯上写作业时,两个小孩子偷偷地在作业本上的交流。阿里因为成绩优秀所得的金笔送给妹妹作为小小的“贿赂”;两个小小的身影每次急急地在巷子****换鞋子;阿里和妹妹洗鞋,玩肥皂泡的那种顽皮而纯真的样子……

这些零散的影像如同微弱的火苗,在记忆深处闪着温暖的火光。

两个小演员的出色表现

最后,电影的成功更离不开扮演阿里和妹妹萨拉的两个小演员的出色表现。 影片中的两个孩子,看起来全无表演的痕迹。哥哥是个总有些忧郁神情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灵动以外,好像还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隐逸其间。妹妹是个可爱懂事的小女孩

天堂的孩子

,美丽的大眼睛,快乐的时候会有极为纯真可爱的笑容。

就算被主任惩罚不许上学,阿里也不说出他迟到的真正原因,就算得了冠军也不会高兴,而对着照相机流泪。小孩子是最倔强的,也是独立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大事情,有自己哭和笑的原因。萨拉哭的时候很安静,咬着嘴唇,两行泪往下流;阿里哭的时候眉毛会弯下来,大眼睛里水汪汪的,有孩子特有的委屈和恐惧。这样的哭一点都不煽情,但却让人深受感染。他们一起洗鞋吹泡泡的时候在笑,阿里把老师奖的笔送给妹妹时,萨拉从生气到微笑的表情真的像个天使,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

导演马吉迪说:“文化比政治更重要,希望电影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疑虑和误解,改变他人对伊朗的想法。”我想,《天堂的小孩》已经让导演实现了这个愿望。

生活常常是痛苦的,它会让我们的脚上磨出好多血泡。可是当你把脚伸进池塘,金鱼会游过来,在你的脚边摆动它们美丽的金色尾巴,吐着透明晶亮的气泡……电影的结尾,我看清爸爸往自行车上塞了一双新鞋。是的,今天我完完全全地相信了这个来自伊朗的童话,相信我的金鱼,我的美好,都会向我游过来。

在我们的一生里,能有几次生活在这样的感动中?又能几次遇到几位阿里和萨拉这样带给我们震撼的人?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编辑本段剧评

这就是伊朗电影《小鞋子》。二十世纪末,伊朗电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代的人文意识而在国际影坛引起注目。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把西方电影意识和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的最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这部电影都被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看待,这是一种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

天堂的孩子

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是这种分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极其完美动人。

最感人的是电影里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在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在哈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哈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导演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使你有时产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的幻觉。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而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无疑都是一种启迪。

当然,电影的成功更离不开扮演哈里的小演员的出色表现。他的那双丰富的大眼睛俨然已经成为伊朗电影的一个经典性标志。

关于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影响我把它作为世界一流的电影来看待。至少,它可以伸直腰骄傲地对好莱坞电影说:对于真正的电影来说,那些炫目的特技实在不算什么。

第7篇:《小鞋子》(《天堂的孩子》)影评

贫穷赐予的天堂

——《小鞋子》影评

没有浪漫迷情的巴黎街头,没有光影斑驳的纽约高楼,没有壮阔或是别致的自然风光——故事发生在富庶而又贫穷的中东土地,伊朗。印象里的伊朗,大约是狂热的朝拜的教徒们,永不停息的战火,和不知是福是祸的石油资源,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和人们,可以摆脱一切纷争杂乱,拥有最返璞归真的模样。

影片开头聚焦于一双熟练地缝补着鞋子的手,动作干净利落,却给人以压迫的冗长感。序幕完毕,主人公小男孩阿里取走了这双不知被缝补了多少次的小鞋子,却在回家途中丢失了,妹妹莎拉失去了唯一的鞋子,两个孩子为了不让足够操劳的父母烦心,利用上下学时间的不同共穿一双球鞋,阿里为了弥补过失也在不停的找着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大概是故事的主线,很简单朴实。

两个孩子,一双鞋,已铺好了所有情节的背景,为了一次许诺,他们奔波于破旧曲折的小巷,各自承受着却又不语。阿里总是为此迟到,以至于被教导主任以开除威胁而无法解释原因;莎拉总是为同学们拥有漂亮精致的鞋子而自卑于自己的破旧球鞋,一个单纯的孩子对于渴望却得不到的东西的微妙感情,对旁人的羡慕与内心的失落,甚至无需表情特写,都能被真切的感受到。当观众差不多忘记了那双丢失的鞋子的时候,它却忽然出现了——在一个同莎拉一起读书的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脚上,莎拉急切的想要要回鞋子,她带着阿里找到了那个女孩的家,原以为问题可以解决,可当那个女孩的盲人父亲出门,在女儿的引领下困难的走去工作的时候,两个孩子必然是震惊的,也许立刻的,没有一丝顾虑的就打消了所有拿回鞋子的念头,相对一望,彼此心意便已明了。这便是孩子的世界,他们甚至可以不在乎别人拿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他们看得见每一个人的难处。也许贫穷过早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重量,但正因承受着,他们拥有了对世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的悲悯之心,学会了理解与体谅。

可反映里面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的又绝不止于此。印象深刻的是莎拉由于鞋子的不合脚而不慎将一只鞋掉入水流中的情节,原本就瘦小的她拖着一只鞋随着水沟跑了很久,甚至冒着跌倒的危险几次俯身去捞,最后蹲在水沟旁无助的哭泣。也许我们会认为她大概失去那只鞋子了,可巧妙之处在于导演总能让人快要失去希望的时候安排一个带来希望的人。旁边店铺的大叔发现了哭泣的莎拉,很关切的俯下身子询问她,最后用工具帮莎拉捞回了卡在桥底的鞋子。很平凡的小插曲,却让人暖心,那些同样受着贫困的压迫的人们,在生活的夹缝里从来都没有忘记扶起身边跌倒的同行者。

同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和阿里一样家境拮据,有的过着穷人难以想象的优越生活:与阿里一家互赠汤饭的高太太,为阿里说情的老师,看起来严厉实质上很善良的体育老师,富人区别墅里的小男孩和他的祖父……

原以为在这样多的好心人的期待下,也许故事会有一个该有的结局,比如阿里拿到季军拥有了一双新球鞋,或者阿里的父亲赚到了许多钱从此再不受贫穷之苦,可并没有如此。影片结束的时候,阿里将起了泡的双脚放进游着鱼儿的水里,阿里的父亲推着的单车篓子里有两双为孩子们买的新鞋,戛然而止。初次考虑这个结局总觉得不够圆满,好像事情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贫困依旧是贫困,可再细想,其实这是最好的结局,既然阿里一家从来没有因为贫穷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又何必在乎是否有所改变?

贫困不需要人们给予廉价的同情,虚假的救济,而需要我们正视和尊重,甚至对自己所做的反省,也许我们在生活的奔波中摆脱了贫穷,却渐渐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忘掉了自己本来的样子,而像阿里家一样的穷人们,纵使挣扎着生活,却不会失去善心与单纯——远远比财富重要的东西,由此相伴,即是天堂。

上一篇:志愿填报与专业选择下一篇:如何做好中层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