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天堂影评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见天堂影评

听见天堂影评 篇1

电影《听见天堂》描述一群视障的小朋友,虽然先天(或后天)带着残疾,却不向命运低头,也不认为自己的生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股看似天真的信念,让他们做到了连所谓「正常」小朋友都做不到的事,不但让别人对他们刮目相看,甚至还改变了社会……

《听见天堂》是根据意大利著名盲眼电影音效大师──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经历改编而成,故事的主人翁米可在他十岁那年,因为好奇把玩家中猎枪,不慎跌倒误扣扳机而走火,子弹毁了他的视力,从此他的世界不再缤纷多彩,眼前剩下的仅是模糊影像,与茫茫不可知的未来……而一九七○年代的意大利,对于视障学童有着不人道的法律限制,规定他们只能到特殊学校就读,美其名是要训练他们的谋生专长(当编织工人、接线生),实则方便管理,并与外面所谓的正常人隔离起来,不让他们接触任何外界信息。

米可小小的心灵当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他不懂为何被一场意外夺去视力之后,竟然还要被剥夺受教权,得进入跟监狱没两样的特殊学校就读,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外界所说的「不正常」,于是他逃避、反抗一切学校所强迫灌输的教育,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无意间发现了学校的录音机,也幸而他有双与生俱来巧手,让他很快摸索出录音机的功能,并因此爱上了用这个神奇小盒子捕捉各种声音的变换,用它代替双眼领略这个世界。

因为米可并不是天生就眼盲,在他失明之前,还有过一段看得见这个花花世界的岁月,或许也可以说是幸运吧!相较于那些天生就看不见的同学,米可对声音多了一份对视障小孩而言,看似奢求与遥不可及的想象力,也因此他每每都能用录音机创作出让人惊艳的作品,如利用俯拾即是的日常生活用品,靠着拍打、碰撞来临摹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谱出一首极度逼真的「四季交响曲」;甚至还与他的明眼青梅竹马法兰丝,共同编导一出生动的童话广播剧,并吸引其它盲生参与演出。这些平常只能活在黑暗世界的小孩,在声音的世界中,找到了发挥的舞台,此时眼盲已不再是缺陷,反倒让他们更心无旁鹜地尽情发挥想象力揣摩角色,在这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摆脱样版的学校限制,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演出自我,也找回以前从不敢妄想的东西──自信。

听见天堂影评 篇2

青少年电影也被称为“青春电影”、“校园电影”或“成长电影”, 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一种类型电影的好莱坞青少年影片曾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 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少年电影。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电影更是进入了一个高产期。虽然这些电影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 风格也千差万别, 但作为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 它们却也因为通过青少年独特的视角和听觉美感, 折射出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 成为分析青少年形象的电影文本。

在世界各国的电影中, 有一大批青少年视角电影。这些电影以儿童的目光和视点去观察并叙述故事, 以微观的方式切入宏观, 通过一个个局部的细胞, 去探测整个世界的肌体。许多大师级电影人都拍过这样的电影, 在电影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人世, 会有特殊的效果呢?因为这二者之间, 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尖锐的矛盾, 童真的眼睛和苦难的世界, 极端的反差所产生出的艺术效果令人震撼。

在《听见天堂》里, 没有宏大的故事背景, 没有放大的戏剧化的激烈冲突, 有的只是一种看似偶然捕捉的原始态生活, 是永恒不变的关于生命信仰、家庭自然的主题以及简洁、纯净却耐人寻味的结局。青少年眼中的世界不仅真实动人, 更有一种成人所无法拥有的纯洁与渴望。导演就是想通过青少年的视角来诠释与之对立的成人世界。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 八岁的米可因为一起意外而导致双目失明。根据当时意大利的法律, 失明的米可只能去那种由教会主持的盲人学校读书, 他们不被允许进入到普通的学校去就读。盲人学校也并非是真正给像米可这样的盲孩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训练成日后的编织工或者接线生, 从而使他们有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而已。可以说这样的教育完全不顾学生个性上的差异, 它从一开始就歧视这些盲孩, 没把他们当作正常人一样平等看待。因此这样的教育说白了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歧视基础之上的自以为是的所谓救济工程, 它为政府减轻负担, 但却把那些盲孩当作机器。盲童被人们看作只能服从, 不能拥有梦想, 一辈子都要为命运所束缚的一类人。而主人公米可, 虽然他也曾为自己的双目失明而懊丧、愤恨, 但是他却牢牢地握住了梦想, 帮别人, 也是为自己。米可一到盲校就显示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他用从学校偷来的录音机和福音书录音带把下雨声、风声等等模拟出来并且录了下来———他探索到了一个徐徐展开的新世界。

通过想象和美化展现一个令人感到温馨的世界, 是所有有关盲人的电影都会采用的手法, 因而它还不是本片的重点。

“蓝色像什么?像是骑脚踏车时, 风吹在你脸上的感觉, 或是……像海;棕色, 摸摸看, 棕色像是树干, 很粗糙;红色, 像火一样, 像是太阳下山的天空。”

影片在声音和听觉美感方面总能给观众带去意外的惊喜, 感叹米可出众的天赋。他用各种道具模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为一部童话配音。淋浴的声音与大雨相似, 剧烈晃动的大铝盘可以代表雷声, 好朋友普利策顽皮的嘴唇让人想到飞舞的大黄蜂, 可以想到用手指拍打手掌模拟雨滴从绿叶、花朵上滚落下来的声音, 用钢铁厂的声音模拟蛟龙的怒吼。最后, 在每年一次的家长会上, 在米可的带领下同学们用各种模拟出来的声音表演了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所有的家长戴着眼罩跟随他们进行想象力旅行, 并都为此感动不已。孩子们的故事, 那么纯真, 那么纯净的声音, 那么活泼, 那一刻, 他们沉浸在城堡怪兽中的那一刻, 他们是快乐的, 他们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

“有时大人会问什么是正确的事, 他们不一定知道答案, 于是, 我们想尝试点新的东西, 因为我们相信, 没有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想象力和自由。”当愚蠢的人们以他们的方式去定义另外一群人的生活方式时, 这是一种毁灭———电影里, 毁灭的是孩子们的梦想。影片结束时字幕显示:1975年, 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 意大利政府废除了盲人学校, 让盲人能进入一般学校就读———毁灭孩子梦想与天赋的盲校终于走到尽头。

影片由瞎子摸人这个游戏开始, 也由它作为结尾。这种宿命般的开头与结尾在宏大的交响乐中暗示着像米可一样的盲童终于冲破社会偏见的篱笆, 再次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总之, 青少年电影中许多令人叫绝的情节和表达方式, 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影片不是哄小孩子的小把戏, 也不是用敷衍塞责、有口无心的态度地就能够创作出来的, 更不是图解政策给孩子们说大道理的宣传品, 它们有时候是一种高深得需要灵魂介入的艺术。■

摘要:青少年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青少年眼中的世界不仅真实动人, 更有一种成人所无法拥有的纯洁与渴望, 而那些双目失明的孩子则更是鲜明的代表。盲童的心往往是最细腻的, 敏感的听觉以及孩童天生的丰富想像力为自己的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 为了自己的梦想与命运、社会传统做抗争。

关键词:青少年电影,声音,听觉美感

参考文献

《听见天堂》观后感 篇3

无意中打开的一部电影,当时也不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所以,一开始,我以为是印度电影,人物外形有点像,放的是原音+字幕,肯定是听不懂的,但感觉语速有别,直接按暂停搜了一下背景故事。果然,这部励志片,不是印度电影,来自于意大利。是由真实背景故事改编的电影。依托真实原型而进行的创作,毫无凝问最吸引我去观看。

电影没有过多炫亮的特写,也没有风景秀丽的画面,随着故事的娓娓道来,我们从最普通的街道和人物脸上,看到了几位演员内心坚定的声音,相对于邓超主导并主演的《银河补习班》所反复强调的“永不放弃”所不同,该片从头至尾都没有这方面精神粮食的输入,但我却从头到尾都有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感动!

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是相呼应的,相同的游戏,共同的欢乐,所不同的是被蒙着眼睛抓人的作者,最后是真的瞎了。一把扯下蒙在眼睛里那块布,用力甩掉,张开双臂,往四周撒欢追随伙伴们的一幕,眼里的泪水瞬间涌出来。导演真厉害,临门这一脚,太让人欣喜!并非亲历者,但仅仅作为观影者也深知,那一刻,真的瞎掉的男主角,他已完全接受了命运的不公。上帝关闭的只是表面的门,他心灵的门,是完全开启的,锁匙也让他紧紧握住了。影片中,他的父母相视一笑,可是我却依然记得那个泪流满面的母亲的悲伤。在必须接受法律的规定,把孩子送到盲人学校时,她告诉学校的人该如何照顾他的一幕,那是一种不得不接受的无奈,也许这是影片中更深层的一面,为什么会在受到不幸的时候,有人就可以无情的以“为你好的”面孔直接切断了他应有的权利?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是导演对于当时法律的一种宣判(当时的法律是盲人只能去上盲人学校,接受呆板的教育),也是主人公们所想要去捍卫,去争取的内容。梦想依旧,过程艰辛,但,社会不能由此而定下标签……

男主角很庆幸,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他的鼓励和帮助引导下,最终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成为出色的声音剪接师。

《听见天堂》高中生观后感 篇4

本片取材于意大利一位著名电影音效师的真实故事。剧情简单,说的是主人公米可在十岁时的一场意外,致使双目失明,而后在父母师友的关爱下渐渐挖掘出在电影音效制作方面的天赋。

电影气氛舒缓,善于捕捉细腻的情节。故事人物的每一寸感想,通过意象唯美的画面、和谐的配乐层层剥笋。

“褐色,就如树皮,摸起来有点粗糙。我喜欢蓝色,就像踩着单车时,微风拂过脸颊的感觉……蓝色,也是大海的颜色。”米可憧憬的是心灵的自由。

失明是悲惨的。而这部电影却不用这个去铺开话题,赚取观众的眼泪。童趣是这部电影的基调。因为有爱,就有晴朗的天空,再大的悲哀不过是一时遮蔽的乌云罢了。

这也是本片格调不俗一面,不刻意制造悲伤气氛,让人一哭到底。而是告诉你什么是梦想、勇气和爱。

童趣在整部影片中无处不在,米克一进学校就跟小伙伴打架,和同伴偷偷溜进校长室偷录音带,学黄蜂的嗡嗡叫声,骑单车去剧院“听”电影,组织一群同学进行音频剧的创作……无不让人回忆起生气勃勃的童年。

虽是盲人,可他们那颗心却无比清

朗,他们执着于自己的兴趣,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彼此关爱。不屈服于陈腐的校规。否则,这个世界只可能多了一个编织工,而少了一位电影音效大师。

如我,很多人童年梦想,随着童年的逝去而完全褪色。也许,梦想不在乎大小与时限,而在于热情和勇气,也算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让人感动的是,唐老师付出的关爱。他能够宽容米可的任性,并时时鼓励着他,逐渐使他内心生长出一股力量。

海洋天堂影评 篇5

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

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1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独立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消息,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

3~4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诚日夜焦灼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经过多方打听,历尽周折,王心诚终于找到了一所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却发现大福在这局促单调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顿时失去生气。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他还在这里结识了唯一的朋友,表演杂技的玲玲(桂纶镁饰),大福成了独自在异乡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倾听者。

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诚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他费尽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王心诚最终离开了人世,却已心中无憾,而大福也学会了在海洋馆“上班”。结尾处,大福像从前趴在父亲背上一样,伏在海龟的身上,和他一起游泳,安心而幸福。

影评*90分钟的海洋天堂,像一部温情细腻缓慢而又充满感情的小说。我以冷眼淡漠的看着前80分钟的一个一个真实的生活细节,毫无动摇,甚至怀疑电影的索然无味,更无一点点感动涌上心头。然而这种感觉,在最后的10分钟内,让近乎无法抑制的泪水给了自己强烈的反击,虽然预料到的结局,却不曾预料到的情感爆发。

一个沉溺于自己世界的孤独症孩子,他开心时的笑脸,真诚的双眼,让人温暖。他幸福时修长的手指晃动在空气中欢快的摇曳,他寒冷时手掌渴望得到的真实的触摸感,他害怕无奈时大声的喊叫,他愤怒委屈时不停抽搐的身体以及在父亲身上留下深深地牙印儿,他失落时靠在麦当劳叔叔身上含在眼中的泪水,他自由时像鱼儿一样在海洋中的无拘无束...这一切都昭示了,他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有各种情感的孩子,只是他不知如何表达,只是他充满了惧怕,所以他选择本能的逃避了世界,逃避了他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留下孤独的自己。该怎么说明他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纷乱的世界中只留下了孤单的自己,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难道他是幸福的?可本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剩下自己又怎样?有那么伟大的父亲的爱,有海中一直陪伴自己的大海龟,有温暖的阳光,又宽广的大海,难道他是不幸的? 影片的最后,看着在父亲坟前蜷缩着身体,有手指触摸温暖的大福时,我是温暖的。在看到大福自己脱衣服,自己上下车,乖乖的把电视上的小狗拿掉,一步一步认认真真的拖地,自己煮蛋的时候,情感在冗长的沉睡之后,盛大的像自己扑来,眼泪无法抑制,也无法叙说真正哭泣的原因,文字的苍白与单薄被自己深深察觉。那些父母亲在琐碎的生活中给的点滴的爱,只有在一个人承受的时候,才会被自己察觉,才会猛然间醒悟,那些深沉,那些无私是多么弥足珍贵。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自私,发现自己的渺小,发现那永远报答不完的深深的亲情。海洋天堂,一个永远有自由,有父亲,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后的归宿,最舒适的栖息港湾。。这爱与孤独的矛盾,让我深陷...*****平心而论,《海洋天堂》的观影过程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缓慢的节奏中夹杂着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辛酸苦辣。一对父子,一场人生,有着生离死别却没有悲天呛地的煽情,却有无论电影拍得如何,观众早已被片中渗透出的平凡的人生和真挚的情感击垮。《海洋天堂》,是献给2010年父亲节的最好礼物。《海洋天堂》改编自真实题材,一个癌症晚期的父亲和自己孤独症儿子故事。电影大纲有点像日剧,通过对特殊人士关爱来带动观众的情绪。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出,这又是一出催泪弹。李连杰的弃武从文原本是电影的一大看点,原本以为在银幕上善于塑造一代宗师的jet会在片中利用煽情来磨练一下自己的演技,但我错了。《海洋天堂》根本没有煽情,李连杰也不像以前猜测的那样“老泪纵横”的打动观众。电影真正依靠的是那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情感来真正的打动观众。

其实要感动一个人并不需要山盟海誓、悲天呛地的煽情,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那熟悉的背影,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电影也是一样。平凡的生活并不代表着平庸。就像结尾处,父亲王心诚最终撒手人寰,而电影却没有展现父亲弥留之际对残障儿子的挂念以及儿子对已故父亲的真情流露,反而直接略过这一段,直接表现父亲亡后儿子的生活。单凭这一点就能看出,电影没用廉价煽情方式,反而更加的贴近生活,也更加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文章饰演的大福,很大程度上算是中国的“雨人”,后者在达斯汀·霍夫曼的演绎下早已成为影史佳话。在这里并不是那文章这个角色和雨人相比,只是两者在同为孤独症的情况下,共同展现了特殊人士那种特有生活方式,也让我们走入了孤独症的世界。儿子在日常固定方式的生活以及对父亲的依赖,种种细节都牢牢的抓住了观众,让我们对这个生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物更多了一分同情。由于这个人物无需承担《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贯彻始终的核心作用,只需担负起电影的感情的起点,对于专业演员的文章来说饰演自闭患者不是难处。更加令人揪心的是李连杰饰演的父亲,身染重疾却不忘自己孤独症的儿子,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以及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照料,从小失去父爱的李连杰采用质朴的表演,把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展现的淋漓尽致。片中其与高大的儿子并肩在阶梯上缓慢行走的背影让人动容,他们脸上都面带着微笑,而观众此时却体会出那种淡淡的忧伤。父亲这个角色是观众感情出发的点,李连杰这次表演说不上转型,但在其身上一点也见不到昔日武者的影子,反而岁月的雕琢在老李脸上留下的道道痕迹,一颦一笑更像一个极具亲和力的父亲。

《疾走天堂》影评 篇6

其实看完就两个字:颓废!如果非要再多加两个字:矫情!整个片子显得很极端,很残忍,却又浪漫。

影片一直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天堂

以前看过一部梦境一样的电影《罗拉快跑》,最后罗拉选择了最美好的结局。然而《天堂》却截然不同。一个是快跑,一个是疾走,她们究竟为了什么?因为爱?还是为了心底的那一份纯真的渴望!

相爱没有禁忌,警察与犯人在监狱相识。警察开始做周密计划帮助心上人。和你爱的人之间互相信任。弟弟信任并帮助警察哥哥,哥哥信任弟弟说的女犯人是个好人,之前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正义的恨可以执行——女老师最终枪杀了毒品交易的幕后老板。警察的父亲从前也是警察,他赶去给儿子送钱,对于儿子为爱所做的一切毫不干涉,只无言地帮助他,让他自己去追寻生命。多么伟大的亲情。没有斥责,只有无条件的信任支持。女犯人的朋友收留他们躲藏。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这些人都是正面的,他们不被外部秩序左右,他们为爱生死。

这是一个抽象的电影,年轻的警官爱上年长他的女犯,越狱成功后在异国小镇行走,最后在朋友家被警察围困时竟然一起奔向刚刚停下无人看守的直升飞机驾机升向高空。

彻底的爱和纯粹的自由……

这是不存在的天堂,但确实令人深深向往。

现实秩序被描绘成荒谬的、彻底被黑暗控制的一团假象。杀掉掌控现实社会的坏蛋,逃离,与亲爱的人一起飞向天际……男女主角逃亡时那种从容与世无争的淡定。无视了一切人间的丑态,眼中只有浓烈的爱情,两人赤裸相拥,依偎在树下,现实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最终,两人乘坐直升机消失在了空中,是上了天堂还是怎样无从知晓

海洋天堂影评完成篇 篇7

影视文学鉴赏

《海洋天堂》

学院:水建院

姓名:代菲菲

学号:09061156

4海洋天堂——亲情的天堂

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雨人》这部电影,这是一部讲述自闭症与亲情的电影,获得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等4项大奖和第39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电影,但他让我想到了我国的关于自闭症的电影,他的名字是《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讲述的是一位患有肝癌晚期的名叫王心城的47岁的父亲和他的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生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的无法独立生活的21岁的名叫大福的儿子的故事。故事的简介是这样的: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消息,在一次意外中丧生,王心城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城的心头大事,甚至于他想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经过多方打听,历尽周折,王心城终于找到了一所能够接收大福的机构,却发现大福在这局促单调的环境中,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顿时生气。大福生性爱水,每天在父亲工作的海洋馆里畅游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在这里他还结识了唯一的朋友,表演杂技的玲玲,大福成了独自在异乡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倾听者。为了大福能够快乐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爱的海洋馆,王心城为自己制订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教会大福在海洋馆“上班”。他费尽心力地教大

福自己坐公交车去海洋馆,在海洋馆擦地。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独,他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扮成海龟,陪着大福游泳。他告诉大福自己将会变成海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王心城最终离开了人世,却已心中无憾,而大福也学会在海洋馆“上班”。结尾处,大福像从前趴在父亲背上一样,伏在海龟的身上,和他一起游泳,安心而幸福„„

故事到此结束,但生活不会结束,父爱不会结束,我们的情感也不会结束。故事是完美的,也不是完美。完美的是儿子终于能自己生活了,不用父亲时刻在身边了,但真的不在身边了么?不是。不完美的是,父亲离开了这个人世间,永远的离开了让他牵肠挂肚了一辈子的儿子,但真的离开了么?没有。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很大,因为看见电影中的父亲,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小时候的我很是不听话,尤其是吃饭这方面。我不喜欢按时吃饭,也不喜欢按顿吃饭。每次都是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要不然就是喜欢就多吃不喜欢就不吃,也就是因为如此,我的爸爸就要每次在吃饭的时候都是盯着我,看我不吃饭就要说教一番,那个时候的我还要和爸爸拌嘴呢。现在长大了,想想父亲也是为我好。从这件小事上我发现,其实天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疼爱自己的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点的委屈,更何况是故事中的儿子,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委屈而是将来的生活。

电影的开始:汪洋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

听见天堂影评 篇8

没有哪一个热爱电影的人,会公然宣称自己不喜欢《天堂电影院》。也再也没有哪一部片子,可以像这部1988年的经典之作一样,以电影的方式致敬电影。它是托纳托雷“回家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部。它连系着童年,连系着梦想,连系着乡愁,也连系着爱。

曾经听一个电影放映员开玩笑地说:你们在大银幕前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片子,我们都已经看到麻木了。事实上,“放电影”这项职业,远远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浪漫。在《天堂电影院》里,放映员的工作,就是在一个逼仄凌乱的房间里,剪胶片,放拷贝,写日志。阿尔弗雷多用纸片挡住删减的镜头,而多多偷偷地将散落的胶片揣进衣兜。这就是故事的开端,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友情。

在这个小镇上,人们的娱乐活动是极其有限的,除了买彩票,就是看电影。阿尔弗雷多从十岁入行,一直干到垂垂老矣。而多多则是他的童年投影,老人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他容忍多多在放映室里胡闹,大度地将剪下的胶片送给孩子当做礼物。他搬来凳子让多多站在上面,给他打开新世界的窗户,让他进入那个神奇的光影世界。

电影是一种公共艺术,它引起的是群体的共鸣。而电影放映员,则是那个永远躲在幕后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放映员掌控着人们的情绪。正如片中阿尔弗雷多所说:“听到满屋子人们谈笑嘻闹的声音,自己也跟着快乐,听到他们的声音令我愉快,仿佛自己就是快乐的制造者,令他们忘记烦恼。”

所以,当天堂电影院再也无法容纳更多观众的时候,老人将放映机转向窗口,在广场的房子上投下光影。众人欢呼着涌向这突如其来的露天放映,而此刻的阿尔弗雷多,俨然已经成为了造物主一般的存在。

火灾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多多正式担任放映员的契机——尽管代价是阿尔弗雷多的失明。从黑白默片到彩色电影,多多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爱情,他用8毫米摄影机拍下心仪女孩的一举一动。而静静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即使双目不能视物,也能够一语道破天机。

这就是从长年累月的电影放映生涯中得到的经验。这项职业或许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它可以令从事者的内心变得敏锐善感。阿尔弗雷多发现了多多的天赋,他不希望这个孩子像自己一样,终生困守在这个小小的放映室里。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幸福的星辰。天天待在这个小镇上,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事物永远不会改变,会变得比我更盲目。然后你离开,一年、两年,当你回来时,一切都改变了。你与这土地的联系已断,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属于你的也不复存在。”

如果多多一直从事放映员的工作,那么他与身份悬殊的伊莲娜之间的爱情,注定有始无终。在西西里岛的蔚蓝海边,老人对青年说:出去闯荡吧,永远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我不要在这里跟你谈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

“不准回来,不准想起我们,不准回头,不准写信。”

多多忠实地遵守了承诺。三十年过去了,历史就像尘封的拷贝一样,卷曲成隐密的姿态,只有记忆在蒙太奇中跌宕起伏,直至在某一个夜晚成为无法入眠的理由。阿尔弗雷多死了,功成名就的多多再一次回到故乡。他按下门铃,苍老的母亲急匆匆地跑去开门。已经织到一半的毛衣被扯开了,毛线沿着它的轨迹,恢复成原始的模样。

即使多多早已挣脱了这个小镇的禁锢,他仍然要被那根线所牵引着,回到这个记忆的起点。他的一生与电影息息相关,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总要以某种形式归来,重新梳理自己的轨迹。《天堂电影院》的故事背景与战争相关,但却被刻意淡化。它更偏重于强调电影的发展,以及个体的成长。

这部电影的构图方式古典而庄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称式的画面,像是一部活动的叙事史诗,一页一页地沿着中心线翻开。而天堂电影院,永远都以仰拍的角度呈现在观众面前。它是这个小镇的乌托邦,是超越了信仰的伊甸园。直至最后被拆毁,在小镇所有居民的注视之下崩塌,它也仍然高高在上,像是一度被崇拜过的神明的面孔,永远留在业已斑驳的记忆中。

伊莲娜宛如一段胶片,被阿尔弗雷德以谎言的形式从多多的人生中删除。而影片前半段留下的所有伏笔,在最后一刻如潮水般涌来。一片黑暗的放映室中,那些被小心收藏起来的爱与美好,再次亮彻如昼。两鬓斑白的多多坐在观众席上,眼含泪水,面带微笑。

无论是为情所困的放映员,还是名声显著的大导演,对多多而言,他对电影事业的痴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三十年后的他找回了自己的童年,也找回了那些被剪掉的人生。这是环形叙事的神来之笔,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天堂电影院》的导演剪辑版中,加入了多多与伊莲娜重逢的情节,毫无疑问这是为了与结局相呼应——其实就算不再见面又如何呢?爱从未消失,多多在放映室里注视着自己当年拍摄的少女,或许还会记起自己第一次的青涩表白。

在教堂的告解室里,在那扇与放映室一样的小窗户里,男孩对女孩说:你真美。多多老了,伊莲娜也老了,只有电影永远年轻,像是空荡荡广场上的一个惊艳回眸。你永远记得它,可终于还是无法拥有。

“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多了。”

可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电影。而爱,爱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我们以为已经错过的一切,其实只是未曾相遇。而当你再度与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发现,原来遗憾也是一种完美,原来悲剧也是一桩深情。

以下是小伙伴发来的影评:

@大胡子

片子八几年的,不过完全看得懂,战争夺去了toto的爸爸,幼年的toto却迷上了放映机,影片从牧师审片开始,以放电影的toto的一生为角度,展现了那一个年代意大利的社会风貌。

老放映员对toto实为师徒却情同父子,从幼年的打骂管教到维护关爱,直到人生规划,明显有父亲式的感情和独断。toto钦佩和尊敬他这位虽然文化低却如上帝般洞悉一切的老师。

片子里细节如此多,随便拿出一个人物都有可以说非常喜戏剧化而又显得真实的点。比如表现审片的牧师从黑白片时代的专权到彩色片时的敢怒而不少看,toto在与领取了阵亡通知书的母亲回家路上还不忘偷看乱世佳人的海报,影管在教训打飞机的少年后自己也对大银幕上的女子裸体有了反应,壮年的toto见到艾费多留给他的吻戏接片之后理解了老艾的用心从而饱含热泪。

我们也像戏里的观众一样,被逗的哄堂或者潸然,导演的脑海里,应该早早也就有了这样的画面了吧。有了这样中计的感觉,我总想扭过头来看看背后呢。

上一篇:关心客户短信下一篇:个人对照检查材料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