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教孩子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心去教孩子(共11篇)

用心去教孩子 篇1

一、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助手。

以前上课时,我总以为知识是最重要的,有了渊博的知识外加优秀的口才就是一个好老师了,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如果一个老师的数学很好,但他的学生数学却学不好,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数学老师。这就需要我们怎么去做?怎么做才让学生喜欢?怎样做才能给学生教好一节数学课?首先,课前的情境创设是非常必要的,一堂精彩的课不是满堂灌,不是学生洗耳恭听,教师才华横溢的表演,而是师生情感的零距离碰撞,是师生心与心的交融。教师上课前不要急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创造师生相互信赖的空间。这样,学生一开始是在极度轻松和强吸引力的氛围下参与学习的,轻松并不是散漫,正所谓一切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展开。教师不是主动的去引导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去引导,真正体现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总结,教师的“惰”成就了学生的“勤”。

这些老师的共同点是他们都很耐心的设计课前情境,或嘘寒问暖、或精心提问,或集中进行课前教育,点点滴滴,都能让学生很快走进他们的课堂,让学生如饥似渴的享受学习的快乐。他们设计的课堂,从来没有让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干扰情境,从而影响数学课的教学。

二、图文并茂的教学设计,让数学绽放在生活中。

今天的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让数学充满在生活中,绽放在生活中。让数学为学生的生活而服务。让数学显得朴实而真实。长期以来,我们打基础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有升学压力的教育体制,几乎淹没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深入去研究,如何在体制与现实中寻求统一,走出困境。我们需要的是热闹的课堂,更需要有足够教学味的热闹的课堂,既要有综合性、又要有数学学科性,正像华应龙老师说的“把根留住”一样,还原数学本色。让教师的激情转化为学生的热情。

三、关注学生,营造有掌声、笑声、欢呼声的课堂。

他们的课堂中,激励不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掌声很多,却不是千篇一律的呆板的,这种打破形式化的表扬,发自内心,让表扬显得真实自然,学生的笑声很多,有的是教师的风趣使然,有的是学生学会学懂了的反应,有的是学生发现问题后的自我解嘲。这种真实的课堂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去学习的。学生是在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领略知识,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技能的。这就是专家的课给我最深的影响,我想,如果今后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当中,将是一个质的飞跃。原以为,数学就是数学,它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它单一单凋,但自从这次学习过后,我明白了:数学的背后有广阔的生活舞台,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只要用“心”去教,用真心、恒心、爱心、钻研心、上进心去教,总会把数学教得更好,教得富有诗意,饶有趣味,“数学好玩”,学生也有信心“玩好数学”。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切实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争取早日融入到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潮中。

用心去教孩子 篇2

关键词:养成教育,倾听习惯,教具,交谈,教学活动

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 幼儿才能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倾听。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在集体活动中我发现开展一些活动或者利用某种材料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教具的妙用

教具的妙用不仅使教学充满活力, 而且使教学内容更愉快, 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如果教师忽视教具使用中的小细节, 便有可能使幼儿学习注意力分散, 不利于教学的实施。 那么, 如何才能在幼儿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具, 让教具的出示真正为教学服务呢?

1.把握教具出示的时机

教具的开展和结束往往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 如果注意不到, 就会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我们要充分根据幼儿的认知和思维特点, 利用孩子们在各个不同的精神状态下通过分析出示和使用教具。

(1) 在离散时机中出示教具

离散时机是指活动的一开始, 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放在课上, 此时出示教具, 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一个周一的早上, 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有些枯燥的数学课《图形配对》, 活动要求孩子们掌握正确的配对方法, 由于小班幼儿对于一些基本的圆形, 三角形和方形有了经验所以刚刚度过周末的孩子都有些昏昏欲睡, 课堂里没有一点声音。 我看到后及时出示一个课件, 要求孩子们帮助森林里的小兔子回家, 但是回家的小路上有各个形状的图形, 要求孩子们配对成功了才可以送小兔回家。 孩子们看到要帮助小兔子了, 都很兴奋,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由此可见, 及时出示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目标, 也让幼儿自然地愿意倾听。

(2) 在渴求时机中出示教具

渴求时机是指幼儿的求知欲望正处于顶端时刻, 此时出示教具, 幼儿十分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在小班美术课《彩色的雨滴》中, 幼儿现场都很活跃, 所以教师在讲述绘画要求的时候, 没有很好地倾听, 都在偷偷地看颜料, 跃跃欲试。 教师顺水推舟地把绘画技能要求转化成易懂的儿歌。“红色宝宝, 你好。 亲一口, 抬起头”这首儿歌把拇指点画中的两大要求“点”和“提”都表现出来, 所以幼儿在自己尝试作画的时候都一边念儿歌一边绘画, 最后幼儿作品都完成得很好。

(3) 在疑难时机中出示教具

疑难时机是指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是幼儿难以把握的地方, 此时出示教具能帮助幼儿突破难点, 加深理解。

在一次音乐课《网小鱼》中, 它的重难点是:熟悉音乐旋律, 能区分鱼游动、鱼吃食的音乐, 体验活动的快乐和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 边唱边愉快地随音乐做游戏。 在完整学习歌曲后的游戏环节, 可以让大家猜猜歌曲中哪里是小鱼游动, 哪里是小鱼吃食。 幼儿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只说是猜的, 于是教师出示一段小鱼吃食和游动的录像, 让孩子们看完录像后立刻就说出“一会上一会下”是小鱼游动, “摇摇尾巴点点头”是小鱼吃食。 有的真的模仿小鱼游的很远, 并且“小鱼”游得动作都不一样, 活动的重难点一下子就解决。

2.教具的把握

由于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注意力不稳定, 因此在欣赏故事时, 常常不能长时间专注, 不能坚持。 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 从而影响倾听, 因此我们要注意运用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 引起幼儿的注意。 例如在集体生活活动《我是小帮手》中, 为幼儿准备大班哥哥姐姐做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小帮手的录像, 请幼儿说说哥哥姐姐是怎么做小帮手的, 他们在做帮助了别人后, 他们说了些什么? 是怎么说的? 通过观看录像, 幼儿愿意帮助别人, 加深印象。 录像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现场回忆进行角色扮演, 能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这样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 自然也就注意倾听。

二、多与孩子交谈

多给孩子提供自由倾听与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听懂对方说的话, 弄清要了解的情况, 清楚自己说话的时机。 在谈话的过程中, 教师要集中全部注意力认真倾听, 通过目光、微笑、握住孩子的手等方式沟通, 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在耐心地听他说话。 在饭前, 离园前播放一些故事、儿歌或动画片, 让幼儿通过听获取知识、信息, 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

三、利用专门的教学活动

倾听能力的培养除了日常生活的重视和引导之外, 还应采取一些专门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例如:通过一系列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 以及让他们知道不会“倾听”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同时,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事情, 利用幼儿喜欢的事情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引导幼儿安静地倾听老师讲话, 学习按指令行事, 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集体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玩具、鲜艳的图片等吸引幼儿注意老师讲话的内容;对个别幼儿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可通过点名提醒或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等办法, 引导幼儿注意听;对于出现幼儿听不懂意思的情况, 教师应耐心讲解, 放慢速度重复, 从幼儿的反馈了解幼儿的倾听程度, 而后继续下面的内容, 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打下基础。

倾听能力在语言中是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家长同样存在这种倾向。 教师应利用家园栏和宣传资料, 指导家长了解倾听能力的发展水平的目标, 以便家长更好地关注幼儿在听、说过程中的表现。 其实平时一些简单的亲子游戏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建议家长经常和孩子交谈, 听听看孩子们都想说些什么。 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或儿童电视节目, 让孩子把听到的、看到的讲出来。 还可以领孩子学会倾听各种声音, 这种方法不仅不需要特意准备, 而且随时都能玩, 将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一箭双雕。

用心对孩子 篇3

于是,我学着师傅的样子,放低姿态与孩子们相处。比如,和孩子聊天,不是敷衍几句,而是真心地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也乐于和他们分享烦恼与快乐。果然,孩子们对于这种有来有往的聊天特别感兴趣。聊完天后,我会记住孩子们跟我聊过的事情,当某一天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时,我会说到某个孩子曾说起过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老师一直记住他说过的话,很重视他,由此,孩子觉得老师跟他很亲,他也愿意亲近老师。

除了聊天外,和孩子的肢体接触也是门学问。孩子们都渴望获得大人的安慰和赞许,小班孩子尤其看重这一点。所以我经常会通过拥抱、亲吻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安慰和赞许。但是与孩子的肢体接触也不是越多越好,善于利用肢体语言,是教师亲近孩子的另一个途径。如,悠悠参与游戏很积极、主动,我就会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受到高老师喜欢他,使他的情绪更愉悦,行为更积极、主动。

此外,我还和孩子建立了一种类似朋友的友谊。师傅在孩子们心目中宛如妈妈一般温柔贴心,而我的性格比较外向开朗,说话也直来直往,所以我更愿意发挥我直率的性格特点,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比如早上来园时,我会和孩子们“拍开关”,与表现好的孩子击掌,我发现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都很喜欢这类互动方式,所以我平时会比较多地采用击掌鼓励的互动方式,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上学期,师傅就对我说要用心对孩子,那时候我对师傅的话还是一知半解的,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我对“用心对孩子”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面对孩子,教师必须付出真心,以真诚打动孩子,用“心”和他们交往。

用心去爱孩子 篇4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我的心头为之震撼。工作仅仅四个年头,在岁月的流逝中,我似乎也变得平庸了起来,许多关于教育的畅想与激情被时间打磨的无影无踪。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和做法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向他学习。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学习另一个教改的行家李镇西老师的成功秘诀,在他的教学经历中我又重新寻觅到一种贴近现实需要的更具时代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二十一世纪的教学领域中我真的又找到了一位指导的航线,自己心里曾暗暗努力:做老师就要做李镇西这样一位老师。在看了李老师的书籍后,李老师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

一、李镇西是一位纯纯正正的老师。

他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学习后,他有幸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切磋交流,名气越来越大,回到老家他被调动了工作岗位,他被封了官升了职,可惜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学生当中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班主任,做一个纯纯正正的语文老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来”。孔子几千年就说天下人几乎就为名与利,但李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选择了教育就应摒弃名利,清清白白地做一名彻彻底底的教育工作者。

二、李镇西是一位不断地寻找源头活水的教育高人。

在他教学经历中也曾误判了学生,也曾处理不当被领导教训,也曾有许许多多令他极为后悔的事情,但是他走了过来。为什么呢?因为他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给自己的教育生涯注入源头活水。

曾在他的书籍与报告中提到是无意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无意中走进了陶行知。其实我认为这“无意间”体现了李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的寻找对策!

三、李镇西是一位有着强烈自省精神的老师。

在此我们不从专探求“师道尊严”这个话题,而是我们来频度李老师每当一段时间就让他们学生给他提意见,给他纠错。面对一封封尽管感情真挚的意见书,我想李老师当时一定耳热心跳。直到现在我都常想我还是做不到,怕影响自己情绪,怕从此与某位学生结下难解的困惑。总之缺乏李老师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然而到了今天反思已成为工作学习的内驱力之时,我们应该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心与勇气。

开始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只是粗粗的看了几篇,但给我的震动很大。我也抽空仔细看了李老师的一些文章。他那字里行间充满的,都是对学生的爱,是对教育的深入的思考,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

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十分普通的中学老师,但他又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班主任。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教育的最佳时机与途径,并时时对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进行理性的思考。正如查有梁教授所说的,他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提高,从实践中发展。就李老师的本人而言,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他虚心好学。李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他经常向他的学生念《中篇小学选刊》上的文章,他利用中午时间给学生读《红岩》,他向学生推荐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他要求他的一个学生万同抄写《烈火金钢》,他在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问卷调查中写道“对他影响最大的教育论著是《给教师的建议》,对他影响最大的专业著作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可以想象,他读过多少教育专著、他平时有多爱好读书!自己呢?回想自己,刚参加教育工作,很难静下心来读一些书,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工作的日渐“熟练化”,自己已不再那么勤奋的读书了,那种人天生的惰性逐渐占据了我的身体和思想。所以,在教育上就缺少了一种深层的东西。在我们现在这种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信息时代,学习更显重要。

李老师的虚心好学还在于他非常善于向学生学习。如他在和一位学生洪菁的通信中,经常与学生探讨一些问题,“或是交流对电影《红高粱》的看法,或是探讨“该不该入团”的话题,或是交流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评价,或是争论金庸、琼瑶小说的优劣等等”„„这是我所难以做得到的。平时,我们的老师虽然已经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创造的大环境下,但我们有时仍然还坚持着过去的陈旧观念,认为师必比生强,师道尊严。我们的学生在很多方面要比我们这些当老师的眼光远得多,他们接受的新知识、新观点比我们不会少,甚至还要多。可我却不想、不愿向学生学习。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有多高,有多大,学生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问题都得听自己的解释,不允许学生有他们的看法与意见,也从没想过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我自己也曾是这样。虽然现在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与做法,但比起李镇西老师,觉得太不够了。以后,我要充分的向学生学习,多与学生平等交流,促进双向共同发展。

李老师对学生的确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他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说:“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啊,从他的教育手记《爱心与童心》中,我强烈的感受到他对学生的那一片爱心。对“逆境”学生的关怀,--为农村孩子宁玮吃不上一次三毛钱一份的肉而心痛,硬塞给她五元钱,宁玮高考落榜后外出打工,他对她牵肠挂肚,又是信又是电话寻找她的下落;对“后进”学生的转化,——为万同找“帮助人”,写“家校联系本”,允许万同在课堂上读、抄长篇小说《烈火金钢》,联合各科老师对万同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允许对他降低要求等等;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培养跳级学生杨嵩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树立信心,亲自为他修改竞选班干部的演讲稿,使他顺利当上班干部;还有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等等。这些事例,无不显示出李老师的那颗爱心。而这种对学生的爱,源自他始终保持的一颗童心!他经常跟学生一起游山玩水:他“几乎每年春节都和学生一起度过”;他经常“把一个小组的学生请到家做客:有时是包饺子,有时是煮火锅,有时也正儿八经地做饭吃„„”;他“和学生一起聊天、唱歌、打扑克,闹得天翻地覆”„„这,不是他童心的再现是什么?而正是在这种与学生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动”中,他保持了自己的童心,在这种童心的“熏陶”中升华了爱心。也才有了他对万同、和洪菁、与宁玮、杨嵩、汪兵等等学生的“故事”。他总是说,“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报答学生对我的厚爱?”他认为学生对他的爱,远远超过了自己对学生的爱,所以他在尽一切机会、尽一切力量“回报学生”,他说,他在“还债”,他认为他欠学生的太多!是的,我们的学生是那么的天真无邪,他们对老师的那份情感,的确是纯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对学生?

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是他教育学生的思想基础。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不仅仅是谈话,而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如他与宁玮的交流,就是通过多年、多次的通信来沟通。他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什么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这是他取得教育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用心去教孩子 篇5

一件件事情仿佛还在昨天,可是三年级下学期已经悄悄结束了,这学期过得真是太快了。回头想一想,这半年里自己曾因生病和外出学习耽误了好多天的课程,对他们来说在学习和纪律上有些松懈了,班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这是我工作中的遗憾。但也正是这样时常离开他们,又让我体会到了孩子们对我的真情和依恋。

(一)班级日志

参加工作第一年外出听了任小艾老师的讲座,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为孩子开拓了写班级日志的先例,回到学校以后我就一直有个想法,要在我的班级里开展学生自写班级日志。但由于经验不足又被种种教学琐事困扰,所以一直没有实施。另我欣慰的是在这一学期,我的班级日志工作终于展开了。我自己拿钱在网上订购了实用的空白活页纸和活页夹,拿到之后我一直在想该用什么样的封面来装订我的第一本班级日志呢?最有我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自己手绘了一个封面,封面上是一个女孩站在自己亲手浇灌的花园里,花园里开满了心形花朵,我想我应该就是这个女孩,我用心浇灌我的学生们,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绘图完成之后写上四个大字“班级日志”,想了想我又在下面添上一句话:记录生命,珍藏岁月。这就是我开展班级日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班级日志按名单轮流发给孩子们,每个孩子只有一天的时间来完成属于他自己的日志,第二天他们自己主动传给下一位同学。由于时间有限每个孩子每学期可能只轮到一次,所以每个孩子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他们早早地在心里盘算着,等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去完成。孩子们有的在日志上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有的勾勒自己的梦想,有的写班里面发生的事,他们用笔书写自己最想说的话。班里有个别孩子平时调皮捣蛋不太受大家的待见,但在班级日志上他们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童话般的梦。

(二)出游活动

入学三年以来,我们的这群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集体外出实践活动,他们特别想一起出去走走,通过孩子们的交流和日记,我了解到他们迫切地希望学校能组织一次外出活动,我们年级原本定于四月份的春游计划在孩子们急切期待中破产了,看着孩子们失望的表情,我于心不忍。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应家长们的要求和支持,我们班终于鼓起勇气自发组织了一次绿博园之旅活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有十几个家长自愿陪同为孩子们服务。在嘹亮的歌声和忍不住的叽叽喳喳的欢笑声中,我们踏上了美好旅程。一路上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快乐,看着他们如此开心我也为他们高兴,孩子们一个个向我表达爱意,原来一次活动就能让他们幸福指数倍增。在游玩过程中,十几个家长忙不迭地为孩子们服务、组织纪律。最辛苦的是家委会的妈妈们他们一周前都开始认真筹备了,交通问题,孩子们的饮食,门票消费等等。还有许梦涵的爸爸妈妈也为孩子们带来了好玩的运球游戏、拔河比赛、谁是凶手、撕名牌等活动,他们一个是幼儿园老师,一个是大学老师,在我们的活动中两人完全变成了孩子们的总指挥,看着他们不停地耐心讲解游戏规则,声音沙哑了但依然为孩子们乐此不疲的状态,我感动极了。

(三)特色课堂

我的课堂是灵活多变的,我经常“突发奇想”,借助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比如在学习《练习6》时有一个认识各种各样的花的环节,于是我让岳靓和韩墨一提前两天做准备,这节课由他们来给大家上,因为他们的妈妈都是花艺高手。课堂上两位孩子从妈妈的店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鲜花,还有制作精美的ppt,实物加课件,虽然两人的讲解还稍显稚嫩和胆怯,但这节课所有的孩子听得都格外认真,大家收获颇多。有了这样的资源,我们为何不利用呢?事实证明我的“偷懒”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鲜花人人都爱,在讲《花瓣飘雪》一课时,我又灵机一动,把自己的办公室的一束鲜花拿到教室,把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奖给遵守纪律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结果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没得到的孩子还央求我“给根小草也行啊”,一些得到小花的孩子学着课文里小姑娘的做法要把自己的花送给爸爸妈妈。晚上家长们纷纷在班级群里交流,大家一致赞扬我的新奇课堂,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又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和支持,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四)转学生心里辅导

平时我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转学生,他们在进入一个新环境时通常心理波动较大,需要一个适应期,我们班的四个转学生在刚进入这个大集体时都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于是我经常与他们谈话,聊他们的生活,拉近我们的距离,同时也跟班里一些活泼的孩子单独谈话,请他们多“照顾”一下新同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与家长沟通,我与家长一起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变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几个转学生终于顺利融入我们的大家庭了。

用心去教孩子 篇6

一、呵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读这套书的第一本时, 我就被阿莫纳什维利独特的教学方法所吸引, 被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爱心和宽容所感动。其中有一个“花盆事件”, 给了我莫大的心灵震撼。奥塔尔把花盆打破了, 有孩子来老师这告状, 而奥塔尔则辩解说是别人推了他, 然后他不小心碰到了花盆, 因此他认为不是他的错。我想所有的老师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当时是怎么处理做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弄清楚到底是谁干的”, 然后帮每个参与进来的学生分析他的错误之处,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还美其名曰“心理疏导”。那么这样做是不是收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呢?我看了书后扪心自问, 其实并不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只是当时看来事情已经得到“妥善”的解决而已。我们的做法仅仅是在“补窟窿”, 并不是从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出发的。我们可以简单地设想一下, 一个严苛的老师如何能培养出宽容的学生?“花盆破了, 仙人掌怎么办?”多么巧妙的发问语言, 多么高超的手法, 他的宽容让学生包容了错误, 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 同时也保护了奥塔尔的心灵。

二、为孩子们插上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的翅膀

“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不要读, 你就是个坏教师;如果你的大多数学生都酷爱读, 你就是个好教师;如果你班上的所有孩子都爱读, 并且都嗜读成癖, 你不仅是个好教师, 而且还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培养儿童对阅读的热爱, 就如同为他们插上了一对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的翅膀。因为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 所以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阿莫老师的话语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语言文字的阅读很重要, 对一两个关键词领悟得是否透彻就决定了学生能否很快获得、领悟解题思路或方法。举个例子:23 比8 大多少?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给学生包含三个不同关键词的例题:23 比8 大多少?8 比23 小多少?23 和8 相差多少?像这样, 抓住关键词“比……大”““比……小”“相差”等来理解, 这是比较两个事物或两个数的大小, 它有几种不同的提法, 但是解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都是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其次是数学符号的阅读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 符号的普及发展也相当迅速,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得也是很广泛的, 人们对数字符号越来越依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常遇到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等, 这些是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数学符号, 每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用途, 也是要求学生能理解的。还有就是对数学表格的阅读能力, 在统计和一些数学问题中, 表格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表格, 相关情境及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 这就要求当今的学生必须具备读懂表格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数学阅读能力, 到了高年级, 还有数学公式、数学图示等一系列的阅读能力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最基础最实用的方法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主要“抓住两个结合, 突出一个重点”。所谓两个结合就是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实践与阅读相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就是重点内容要重点训练。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时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维判断是很重要的。理论联系实践是学习进步的不二法门, 在带着问题阅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将阅读的所得应用于实践, 这样相辅相成可以达到1+1>2 的实际效果。

三、做学生心目中的“高大上”

阿莫老师特别看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在学生时代也会因为跟任课老师的亲疏而影响我们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 我们要积极尝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做到“三心”。首先要专心, 要集中精神, 神情专注。为表示自己正注意倾听, 要多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 要用你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达出你的赞许与肯定, 切忌随意打断学生和随意插话, 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倾听, 你很欣赏他们的发言。二要虚心。三人行必有我师, 即使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也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切忌急躁地在学生还没有充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的时候就轻易表态, 也不要挑剔批评。要虚怀若谷, 学会包容。三要耐心。对学生的不同想法, 对学生激烈的争论, 要耐心倾听。有些孩子表达能力欠缺, 话说不清楚, 说得不连贯, 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教师耐住性子, 积极地鼓励他们, 使他们意识到老师重视他的想法、观点, 他们的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只要老师真情投入, 用“心”倾听, 就能实现心与心的互动, 聆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样的老师也是受学生尊敬与青睐的教育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你的威信与提升你的人格素养。

“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 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唧唧喳喳声爱得入迷, 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这是阿莫老师的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它不仅激励着教师, 也激励着所有对于教育事业感兴趣的人, 要像阿莫老师那样用心与学生交流, 用心去体悟教育问题, 用心去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摘要:曾经, 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一个老师就像园丁, 辛勤培育每朵花, 让牡丹雍容, 让百合恬静, 让菊花高洁。现在, 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只要以花的形式存在着, 无论是否能开花、装点花园, 园丁都要细致地爱着它们, 这是花儿的权利, 更是园丁的责任。

用心呵护最美的孩子 篇7

教育之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召唤。每个孩子都是最美的,都希望在教育的天地里开出最美的花朵。而唯有最美的教育,才能给予他们肥沃的土壤,才能给予他们最有力的呵护。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时刻感受着与品尝着他们所透露出的天真、顽皮、可爱和善良。我知道,这是他们最美的一面。面对他们,我时时注意用我小心翼翼的言行去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微妙接触。

善良

小江是我们年级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时常不服从管理,爱和老师顶嘴,待人爱搭不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于他,我可以说是“黔驴技穷”。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

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午间,值日学生跑未告诉我:小江的手被同学用石头砸了。我一听,急了,跑到教室一看,小江正坐在座位上,耷拉着头,脏兮兮的小脸上还挂着几滴泪痕。

“哪儿受伤了?”他伸出了那只受伤的小手,同样的脏兮兮,我仔细地察看了一下,还好,只是手指擦破了点皮,不严重。我轻轻地拉着他的手,拿出纸巾,一边清理伤口,一边生气地问:“谁干的?”

小江不回答,旁边的同学连忙爆料:“我知道。”

于是,我大声吼道:“去把他叫未,赔礼道歉才行。”

没想到,小江一下子把手缩了回去,连连说了好几遍:“他不是故意的,他不是故意的……”

那一刻,我发现他的眼神特别清、特别亮。

我知道,“教育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坚持”,也更需要小心地呵护。

平等

小志是个随班就读的残疾孩子,他先天性发育不良,智力水平和动作协调能力都很低。

每年学校艺术节合唱比赛工作开始了。全班同学在我的带领下进行着刻苦的练习,为了增加演出的效果,我们还编排了好几个整齐的动作。可小志唱歌时吐字不清、严重跑调不说,嗓门还特别大,更糟糕的是,他的动作比其他同学慢一拍,站在队伍中间,那真是相当的刺眼。

怎么办呢?一想到比赛的结果,我开始在心里打“小算盘”:正式比赛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不让他参加?

没想到我刚提出来和班干部们商量,却被他们一个个否决了。这个说,小志最认真,每次唱歌脸都涨得通红;那个说,小志最投入,排练的时候累得满头大汗;还有更多的说,这是全班合唱,是集体项目,小志是我们班的一员,没有理由抛弃他……

到了比赛那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到学校的却是小志,唯一一个在家化好妆的也是他。

虽然,我们这支队伍,没能在比赛中获得最好的成绩,但我并不遗憾,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

自信

小高是今年春季刚刚转学未的一个小女孩。

记得她刚未的那天,我上的是《白杨》一文。学到课文最后一段,我问:“爸爸在沉思什么?大家能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想法吗?”不少孩子先后汇报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有的表达不够准确,但多数的意思还是比较接近我的预设。

正当我准备顺理成章地小结时,小高却高高地举起了稚嫩的小手,我叫了她,她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

她看了看我,我马上投去鼓励的眼神。

她随后的回答,从容淡定,声音响亮,理解别致,完全不像瘦小的她。“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语惊四座”……我真不知用哪个词未形容才会更好。

小高就这样抢了我的台词,替我做了总结。教室里静极了,大家都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她,随即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

我也激动地说:“小高,你的表现令老师刮目相看。难怪人们都说‘浓缩是精华’哩!”

由于我的鼓励,小高更加的自信。

自信、乐观、开朗、向上的小高,也感染了身边的许多孩子。

我很庆幸在课堂上给予了呵护,才创造了这么好的一个氛围。

每个孩子都是初春的幼苗,他们的心灵也如含苞的花骨朵儿,他们往往经不起哪怕一丝一毫的冲击。只有用心地呵护,他们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

教育心得之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篇8

案例描述:

早上,妈妈陪着舒畅玩了一会儿桌面玩具后,准备离开,还没到教室门口,舒畅就跑过去扑到妈妈怀里,她抬起头,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妈妈,妈妈……”轻声地纠缠着什么,妈妈连连点头,嘴里也叨咕着。我迎了上去,舒畅住了口,手却抓得更紧了,试图拉着妈妈往回走。“舒畅,为什么哭呀?”舒畅看了我一眼,显得更着急了,近乎哀求地缠着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要回去,嗯……嗯……”妈妈惟恐老师批评她,连忙说:“高老师,我们到楼下去一趟,待会儿再上来。”说着,带着舒畅下楼去了。“唉……”我无奈地轻叹了口气。

分析:

舒畅是个内向偏于孤僻的孩子,据小班老师反映,她在小班时是哭得较“韧”的几个孩子,小班第一学期快近尾声时,才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可是已经是大班了,而且开学也已两个星期,依旧每天来园时要哭,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我曾经分析过舒畅的个性,她的先天气质偏于抑郁质,心理表现为敏感,畏缩,孤僻。但从她的行为,语言,思维各方面分析,却有其特殊性:舒畅的自理能力较弱,比如中午吃饭,饭菜都放在桌上了,她却用手支着头,一脸不高兴地看着饭碗,要是我们要求她:“舒畅,都上中班了,已经是大孩子了,要自己吃饭了”她就别过脸,一滴一滴开始掉眼泪了。问她怎么了,不是“菜我不要吃”就是“太多了,我吃不光”但只要老师提出:“舒畅,老师来喂你。”她就张大嘴,一口一口地把饭菜都吃光了,在家里就更不用说了。她对美工活动和计算活动兴趣不高,经常犯难地说“我不会。”完成得也很慢。但是舒畅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得很好,口齿清楚伶俐,表达流畅,思维有序,回答问题正确,想象能力也丰富。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舒畅的先天气质虽然偏于抑郁质,但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是“弱型”的,相反是属于“强型”中的“活泼型”这一类型。造成舒畅种种行为性格问题的,是后天教育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是性格对气质起了制约作用,即性格形成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了某些气质特点。仔细分析舒畅的家庭情况:她自幼是妈妈带大的,最亲最依赖是妈妈,妈妈是个尽心尽责的保姆,但在教育上,却不能象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要求她,只是一味依着她,任何事一手包办,所以造成大脑思维发达,动作行为迟缓,性格自尊又相对孤僻的现状。

策略:

如何使舒畅的性格变得开朗,主动活泼起来,需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首先确定采取的教育手段是以鼓励为主,但不能纵容,要求她做的,必须去做,至于做的结果,不管如何都应得到老师的表扬,以滋长她的自信,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别的孩子愿意主动找她玩。对于孩子的家长,多与他们交流,解释如何对孩子适度的放手,给其适当的锻炼机会,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等等。其次,应创造条件,培养合群意识。隔了几天,舒畅带了顶红色毛线帽来幼儿园,依旧不太高兴,我迎上去,笑咪咪地说:“哟,今天舒畅带了顶小红帽吗,真漂亮!”这两天孩子们正在听《小红帽》的故事,舒畅听了,嘴角不由地往上一翘,整张小嘴脸得意起来。“戴这么漂亮的小红帽,可是不会哭的噢,来,跟妈妈再见,我们给小朋友看看去”舒畅忘了哭的事,高兴地走到一堆女孩子面前。连着几天,舒畅都带着小红帽来幼儿园,即使有时候控制不住眼泪,也别过脸去,不让我看到,我再一夸她,一会儿就好了。

怎样解决舒畅吃饭难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平常抓住机会,多赏识孩子。这天,舒畅又支着头,撅着嘴,看着饭碗,我故意说“我们舒畅呀,最能干了,小班的小朋友才不会自己吃饭呢,舒畅一定会自己把饭菜吃完的。吃完了,给高老师看看,奖励她五角星。”舒畅果然吃了起来,可是她不爱吃,过了一会儿,趁我去收拾饭桌的时候,悄悄地把饭菜倒在锅里了,然后兴冲冲地拿着空碗,对我说:“高老师,我吃光了。”我还真以为她自己吃完了呢,吃惊地摸着她的头,笑咪咪地说:“哟,舒畅真厉害,吃得这么快呀!”旁边的小朋友叫了起来:“没有,她把饭菜倒掉了。”“啊?”这下,我忍住笑了,“舒畅,你把饭菜倒掉了,那今天可没有五角星奖励喽,不过,要是明天,你能把饭菜吃完,一定会得到五角星的。”舒畅点了点头。第二天吃饭前,我及时提醒了她,果然,她吃完了,也得到了奖励。孩子良好行为的出现,如果及时得到肯定,再次出现或多次出现时,持续给予不同形式的正强化,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能收获一种命运。可以说,我们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态度、教育措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体会与反思: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提出“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且进一步认为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则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我国曾因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当前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中,既要防止单纯重视幼儿身体健康,也要防止片面强调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儿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

在我们带班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与众不同或表现为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幼儿,比如象舒畅这样的孩子。而《纲要》要求应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影响孩子或者说是进行早期干预,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健康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实施策略,比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即寓学于乐,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体会到来自成人对他的肯定,这样自然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反复、巩固。又如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觉,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关注幼儿的表现,实施指导策略。再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用心去教孩子 篇9

“关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初三家长在这一关键时期要学会运用„无声的语言‟去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更紧张。”苏女士认为,这一时期孩子的情绪往往不稳定,“有时会很沉默,这时就不要去打扰他;而有的时候又会滔滔不绝。如果他有兴趣和你聊天,你就陪他聊天,让孩子放松。”

“信心”——相信孩子是最好的“多看孩子身上的优点,鼓励孩子,孩子就能不断树立起自信心,也就会自觉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苏女士也常常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赞他的老师:“你的老师是最好的!”“这些老师水平确实不同!”这些话会让孩子不由自主地产生自豪感,相信老师、尊敬老师,上课也就会很乐意认真听讲,积极跟上老师的节奏。苏女士发现这个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听课认真了,作业也就做得好,学习更积极主动,老师发现他很努力,也就更愿意帮助他。”

“耐心”——固定时间和孩子交流

孩子初三那年,苏女士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抽出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帮助孩子解决困扰,让孩子觉得家长值得信赖,乐于与家长交流。”苏女士建议家长们尽量保证按时回家,“如果很晚回家往往就错过与孩子交流的最佳时间,久而久之形成定势,孩子就不愿再和家长交流了。”

“千万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苏女士坦言她曾犯过类似的错误,这会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很大伤害,尤其是在冲刺阶段,应当用平和的态度肯定孩子的进步。

“精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用心启迪孩子的音乐细胞 篇10

【关键词】音乐细胞 用心启迪 自我表现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对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

一、用心启迪,自我认识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例如在《打花巴掌》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玩过拍手游戏吗?谁来表演一下?”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纷纷举表演,他们有的同桌拍、有的前后拍、我又说:“我们今天边拍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

二、 情感深入,自我表现

音乐通过生动感人的旋律来塑造形象,抒发感情。具体生动的形象能使学生生理、心理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例如〈〈乌鸦妈妈爱娃娃〉〉是一首二拍子歌曲,曲调优美抒情,描写了小乌雅爱自己的妈妈,给妈妈捉小虫吃小朋友的美好心灵。旋律很简单,我充分运用我校多媒体制作的优势,设计了三幅动画:1、妈妈给小乌鸦捉虫吃2、小乌鸦给妈妈捉虫吃3、妈妈和小乌鸦相亲相爱,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再配上旁白、声响,这样,声音形象结合,使学生主体地、直接地接受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感染与熏陶。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实际,感受体验音乐 

学习音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才會让他们产生共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音乐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因此,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自主动的去探寻、领悟、体验。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导入的设计,补充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

比如《洗手绢》一课:本课的主题就是“爱劳动”所以,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每个环节我都体现“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这一主题。劳动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洗碗、抹桌子、扫地……”学生对这些非常熟悉,所以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老师不用过多的语言描述他们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尽情的感受体验音乐。

音乐细胞并不是特殊的什么东西,只是我们对孩子音乐感悟能力……这方面的代名词。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我们不但要发现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更应该让孩子去喜爱音乐。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进行艺术表现。也要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现以“知识本位”到以“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用心去教孩子 篇11

一、个案情况介绍

魏驰浩,他从小跟爷爷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工作特别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16年9月29日——10月31日。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爷爷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塞衣服,他不会塞,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魏驰浩爷爷讲,魏驰浩的爸爸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爷爷帮忙,爷爷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魏驰浩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他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魏驰浩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魏驰浩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赛裤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六、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魏驰浩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塞裤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上一篇:扔沙包作文300字下一篇:问题整改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