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就高兴不起来

2023-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为什么就高兴不起来

你那么年轻,为什么就高兴不起来

你2007年从某高校分配到我们建筑单位,在分支机构从事办公室工作。众所周知,办公室工作除了能写会说,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因为办公室工作说白了就是一管家,吃喝拉撒什么都得管,没有耐心,不能吃苦,不能吃亏,是万万不行的。可你刚刚投身到社会、到单位,还很不适应,因此苦恼、郁闷常常困扰着你就不言而喻了。

今天一大早,你说:“从西北调过来一个小伙子,马上就到分公司了,但是目前租的房子已经住满了,刚好上个星期有一个搬出去了,我跟他商量说,正好能搬到他那里去。不过他给我的回答是:不行。东西没搬完。呵呵,其实我知道他的意思,现在分公司明明这样,单身宿舍是分给他的(两个人一间),他租房分公司也没给钱,所以他有理由不退。”

“那怎么办啊?给点补足,还是„„看来你的条例要修改了哦!”我有点替你担心。

“条例不是我制定滴哦,呵呵!”

“那就跟制订条例的人沟通一下,修改了,下次就好解决了。”

“想当年我也是在客厅睡过一年多的。不过目前正在搞住房补助改革。包干,爱睡皇宫都没人管了,以前还得管他们的床、灯、水电等等,烦得很,关键是素质不高,很难办,电热水器从没谁关过。这些事情让我很郁闷,心情总是好不起来。我也一直在努力,告诉自己不要抱怨,我还专门买了一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前段时间公务员考试败北后,我一个人选择了去青岛,我告诉自己,一定好换种心态,一定要脱胎换骨。”

“现在你就要想,自己这辈子哪里也不去了,就在这里扎根,什么事情你都无论如何要搞定,这样想就不会觉得郁闷了哦,也没什么不能解决的了。”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极力劝导你。

“可是从青岛回来,我每天起床就告诉自己,要高兴地过这一天,但是到办公室不到半个小时,心情就会全无。”

接下来,你继续跟我说。我想你需要倾述,需要发泄,我不打扰你,静静地听你说。

有几件事一直没给你说,那是因为我不想在你面前抱怨。去年年底,我负责协调参加公司工作会晚会的节目参加人。当时我和敏算是凭个人关系调了10个人把节目搞了,当时我们是21号去武汉的,演出时在23号晚上,25号就是大年,我们的演员有25号中午才到家的,但是23号发年终关门奖的时候,我们去武汉的人1个也没发。

我也是24号中午才到家,有些时候想不通,也许你还记得,2008年春节的时候,因为雪灾,我提前2天走了,后面的关门奖也没发。一次也就算了,但是很让人伤心的,平时我做的工作晚上加过很多班,值吗?我很怀疑。

说了,我跟敏两都跟领导争取过好几次,但是没结果。演员私下都跟我们说,以后分公司的活动再不参加了。你说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和大家能好想吗?

其实真不想说太多,因为说得太多,就觉得自己越没用,公司在分支机构办公室系统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我抗不了。就像我读《不抱怨的世界》一样,我希望自己没有抱怨。就跟半年前的事没跟你说一样,我希望它们能烂在肚子里,成为过去。

可是每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扛不过去。

我还是会心态失衡。我对接办公室、党办、宣传、团委、工会、组织、纪检、监察八大块,分公司还有食堂后勤,我不是想说我自己做了多少事,我只是认为我的能力太小了,真得很难应付。当我在加班的时候,其他人在玩游戏。去年五周年庆的那段时间,每天我准备材料等,接近两个星期,我都是晚上2点才下班,但是我白天绝对准时甚至会提前那么一点上班。我从没抱怨过。

但是,别人发关门奖、发奖励的时候,我没有。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鼠目寸光,我也不爱钱,虽然我家里很穷,到现在为止我需要偿还的债务还有大几万,包括我读书时的贷款。我只是觉得,这种奖励方式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我失衡的是,即使我现在忍辱负重,将来博得个一官半职,就跟陈书记一样。但是我觉得陈书记很可怜,五十多了,还得两地分居,也许他们习惯了,但是我认为我习惯不了,陈书记身体不好,经常性的一个人躺在寝室,那种孤独,那种无助„„年收入20来万买个两地分居?不是我想要的,何况还只是我乐观的估计,能不能在50出头的时候有陈书记这个身份还没准的。

实际上我是得了综合症:一份自己并不看好的工作+一种自己本身反感和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内容+一个自己没法沟通的领导+失意时的失恋+家庭多磨难„„

也许很多人认为我悲观,不过我也在努力,不然我不会看《宽容的智慧》,不会看《不抱怨的世界》。

我真的很想知道,我该怎么做?

知道吗?当时跟你说第一句话的时候我眼圈红了,差一点就哭了,呵呵,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听你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该怎么劝你。我只是觉得,你那么年轻,不该有这样的心境,你高兴不起来,可能是你想得太多,想法太多,而且都很现实,所以活得太累!其实一个人应该选择好自己的理想,并朝着这个方向奋斗,而不要计较暂时的得失。

第2篇:奥巴马在印度高兴不起来

近来大家是否观察到?自从2008年美国制造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之后,世界各国政要都在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本主义是不是快到尽头,无路可走了?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势头却越来越强劲,生机勃勃。事实上,今天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处境,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早就预料到了的,《资本论》你们读过没有?《政治经济学》总该读过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走出的规律性周期,并且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阻挡,今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将会越来越频繁,对世界经济的毁灭性将会越来越加大。美国现在正在搞的什么“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不正是又在制造着一场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知要可怕多少倍的金融危机吗?

大家想想,如果美国不是到了狗急跳墙的地步,奥巴马会如此低三下四地去印度等国家认远房亲戚、求情讨好吗?美联社不断重复播出的11月9日“奥巴马伸出手,印度总理却没有接”的视频真是让人对这位黑人总统产生了不少怜悯与同情。更加可笑的是,据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当地时间8日晚,在参加印度总统为奥巴马夫妇举行的欢迎晚宴时,米歇尔罕见地以一袭华丽鳞片包身筒裙亮相,在奥巴马高谈阔论之时,媒体却忙于拍摄艳丽丰满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面对夫人“谋杀”了现场不少“胶片”,光芒盖过自己的米歇尔,奥巴马真是悲喜交加。的确,当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这位一向被外界看作丈夫奥巴马的得力助手,每次公开露面,米歇尔都为奥巴马增色不少。但是,这次奥巴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不明白为什么各国媒体不再关注他究竟代表美国讲了些什么?而对他漂亮能干的老婆却如此关注?看来自称要当太平洋总司令的美国总统今后是不能娶漂亮能干的老婆了,尤其是那些不负责任、乱发货币、搅乱世界的总统……

第3篇:如果我是你女/男朋友,为什么就不亲亲你

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每天都跟你说我喜欢你,不为什么就亲亲你;

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做稀奇古怪的东西,逼你当着我的面尝一小口,就一小口;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要你拉着我的手过马路,绝对不会看来往的车辆;

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要你和我一起像小孩子一样,手牵着手晃来晃去,不时地让我转个360度,看你龇着牙骂我坏;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亲自帮你挑衣服,挑手链,挑帅帅的牛仔裤,让每个女孩都羡慕我有个好精神的男朋友;

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笨手笨脚地给你织全羊毛的淡灰色围巾,虽然在开头的几排里你会发现有小洞,但是你也必须鼓励我说比恒源祥的还精致;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要你带我去看悲剧的电影,出来的时候还在哭,我要你哄我说,那只是电影,我们不会那样表白的话的;

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在逛街的时候突然喊饿,然后让你带我去吃火锅,点一大桌的菜,只吃一点就说饱了,看你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可怜样,因为我要你都吃完,嘿嘿,火锅时间最久,我喜欢看你吃东西吃到快撑死的样儿;如果我是你的女朋友,我会在吵架之后就买酒,然后一个人坐在很高的地方看着远方哭;如果是我错,你气得要骂我,多贵的长途我都会打给你,然后静静地乖乖地听你舍不得再教训我的叹气声,我则红着脸咬着嘴唇,暗自庆幸阴谋又得逞;

范文网【】

第4篇:为什么厦门一直发展不起来?

2016年05月11日 09:47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作者:以实玛利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导读:厦门在中国究竟算几流城市?民间流行的论断是这样描述的:“厦门以一个三流城市的底子,挤进了二流城市的行列,却总认为自己应该是一流城市,这就是厦门人的痛苦所在。”

可厦门真的算是没有发展起来么?房价,是城市经营的最好注解。大家用脚投票:如此一个美丽的城市,美好生活的所在,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方……这么多人来了,这么多人在此安家,颐养天年,抚育后代。

发展,从来就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结果。厦门人对现状不满意,收入水平与房价如此的不匹配。我们不禁要问:厦门的未来是什么?厦门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厦门发展的核心思路是什么?“美丽厦门”靠谱么?大兴土木的思路还跟得上时代么?创新,厦门真有比较优势么?

今天选取一篇旧文《厦门,你将何去何从》,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文中的观点和判断放在今天来看,依然无甚误差。我们先浪漫的回顾过去,再思考今天,展望未来。厦门现在的路,走对了么?

尴尬的特区

1.失之交臂

前些日子,位于高崎的联检大楼终于拆了,现在坐车经过那里,看到的是一片突兀的空白。这座联检大楼,曾经入选为厦门十大标志性建筑,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它的宿命就是成为一堆废铁。它顽强地在那里站立了十几年,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阻碍交通,让人奇怪的倒是它为什么没有更早被拆掉。在我看来这座联检大楼的尴尬经历正是厦门特区命运的象征和隐喻。

当初,建立这座联检大楼的初衷是为了把厦门岛拦截起来,以便于在岛内“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起到类似于深圳封关管理的作用。然而大楼建好以后,中央的政策风向却开始转变了,特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向所有城市扩散,而厦门的“自由港”政策却不了了之。

80年代,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几个圈,厦门有幸成为这几个圈当中的一个。于是昔日的海防前线、边陲小城一跃而成为中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经济特区的身份也吊足了厦门人的胃口。然而历史给厦门的机遇似乎就此到头了,厦门先后几次在关键的节点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在人们的对特区的期待中渐行渐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台湾石化大王王永庆密访大陆,最终拟定了“海沧计划”, 计划在厦门的海沧投资70亿美元,打造一个石化王国。70亿美元在当时不谛是一个天文数字,该计划因此轰动一时。当时海沧的地都平整好了,然而,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海沧计划最终破局流产,转而投向台湾本岛的云林麦寮。(也有一说,海沧本来就是王永庆跟台湾当局谈判的一颗砝码,无从考证)。这是厦门自特区成立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如果“海沧计划”能够实施,厦门的命运是完全有可能为之改写的。然后就是1994年的自由港政策,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的转变,最终以高崎联检大楼赋闲14年被拆除而收场。

2.小器的厦门

然而,比起这些“客观”因素,厦门(乃至整个福建)更为人所诟病的是人的因素,是主政者的故步自封,裹足不前。这种指责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在特区成立之初,厦门拥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却没能大胆地先行先试,导致厦门在起跑线上就慢了一大截,并且从此再也没有机会赶上。犹记得当初厦门经济特区还局限在湖里区一隅的时候,厦门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是一家印尼华人投资的印华地砖厂,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家印华地砖厂仍然默默无闻地挤身于疏港路上一片仓储物流企业之中。 曾经是厦门骄傲的厦华、厦新两家电子企业,上市公司,如今早已当年之勇,成为一对难兄难弟,正在为保住上市公司的资格苦苦挣扎。从90年代开始,一直听到周围的人们在感慨着厦门的保守和封闭,或恨铁不成钢,或心灰意冷;或发诸于言语,或形诸于笔墨,直到今天仍不绝于耳,几成老生常谈。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这些批评和抱怨,在潜意识里都是以一流城市为参照的,同为特区,以深圳为标杆,甚至是和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相提并论。厦门以一个三流城市的底子,挤进了二流城市的行列,却总认为自己应该是一流城市,这就是厦门人的痛苦所在。

通俗点说,就是“小姐的身子丫环的命”,再说得严重点,就是“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事实上当初的四大经济特区,再加上海南,真正成功的只有深圳。其它特区的命运:海南泡沫;珠海始终没有做大;汕头除了假发票,啥也没有。相比之下,厦门的发展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在几个特区中,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人文发展来看,厦门都仅次于深圳。当然,这种差距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差距,这也是人们对厦门的不满之处。骂骂厦门的“小器”、“不思进取”,固然痛快解气煽情,却很少人从厦门的先天条件,地缘关系,城市定位出发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

3.先天不足

在我看来,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毗邻台湾,拥有天然良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被列为经济特区,应该说拥有了一定的“天时”和“地利”,然而,比起深圳特区所拥有的蛇口开发区、封关管理、深易所等高起点的优势,厦门特区尽管也有一些机遇,却都失之交臂。

这导致了厦门特区的前十年,几乎是无所作为的十年。这十年的差距,决定了厦门的发展命运,尽管其后,厦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然而随着中国开放政策的遍地开花,经济特区实际上只剩下象征性意义,厦门再也没有象深圳那样超常规发展的机会了。今天回首这段历史,当然有很多值得反思甚至扼腕叹息的地方,然而如果仅仅一味地归因于“保守”,恐怕不免失之于偏颇。

当时中央设立的经济特区,在经济上几乎都是“不毛之地”,实际上就是当成一个试验品,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会影响大局。因此深圳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异数。经济特区只是为成功提供一种可能,而不是成功的必然,对厦门亦然。在我看来,厦门经济特区发展不尽人意,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先天不足。与深圳特区乃至长三角、珠三角其它发达城市相比,厦门先天有以下不足:

4.地缘优势,荡然无存 深圳靠近香港,厦门靠近台湾,看似相同的地缘条件,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深圳和香港之间,有陆路通道相连,可以保证人流物流畅通无阻。而厦门和台湾之间,隔着一道台湾海峡,“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台湾和福建的直接往来。而政治上的“海峡”更使得两岸长期以来无法直接“三通”,必须绕道香港,这样,厦门的地缘优势事实上荡然无存。落户厦门的台资企业,多是一些中小企业。而当台资真正大举登陆的时候,他们却弃厦门福建,直奔长三角、珠三角而去,全然不顾闽台之间的“法缘、商缘、文缘、地缘、血缘”关系。可以说,厦门经济特区从设立之日起,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对台优势的初衷。

5.区位尴尬,难有做为

从全国一盘棋的经济格局来说,厦门处于环勃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北中南经济三极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地位尴尬,经济辐射范围有限,只能及于本省的闽南、闽西,勉强延伸到江西省,还要和广东、上海争夺,而且直到本世纪初,只有一条出省铁路。因此以厦门的区位条件,充其量只有成为地区性经济中心的潜力。

6.地域狭小,产业无链

打开福建地图,你会发现厦门在福建九地市中,面积小得可笑。事实上,厦门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面积最小(1565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的一个(常住人口243万)。这个面积比起香港、新加坡并不算小,然而在内地仍然需要数量积累的经济模式下,面积的狭小使得厦门少了很多工业布局的回旋余地。从大环境来看,福建地区属于丘陵地带,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对于农业来说是如此,对于工业又何尝不是。层层山岭将沿海地带与内陆地区分隔开来,福建空有天然良港,却无足够的经济腹地,与珠江水系串联起来的珠三角城市群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长三角)。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地域空间的限制,使得福建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是众多外资企业无法在福建扎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海西当前何去何从

1.希望与挑战

就在特区光环逐渐消褪,人们习惯于厦门平庸的时候,厦门却在90年代中期悄然崛起了。在新任市长的推动下,1993年开始了厦禾路的拓宽改造。这是自特区成立以来,厦门主城区的第一项重要的市政建设,它奠定了今日厦门市区的基本格局。

以此为标志,厦门展开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筼筜湖的整治和开发,白鹭州公园的建成,环岛路,高崎机场新候机楼、会展中心、城市绿化。整个厦门变高变大了。同时,厦门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全国性的荣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文明城市。一时之间,厦门在全国声名鹊起,中央媒体甚至组团到厦门做专题报导。 这十年不但奠定了厦门的城市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了厦门的城市性格和文化心理。美丽,清洁而又不失现代化的厦门,激发起了厦门市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形成了温文尔雅,文明礼貌的市民性格。可以说这十年是厦门最好的十年。在城市建设取得突破的同时,厦门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方面也颇有斩获。先后引进了柯达、戴尔、泰古飞机等重量级企业。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长年保持在全国第七名左右的位置,厦门空港的客流量和货流量也保持在前国前十的位置。

然而,命运似乎又跟厦门开了一次玩笑。就在厦门的声誉达到高峰的时候,远华大案爆发了,厦门几乎从文明的楷模变成了腐败的黑典型,一时间弄得灰头土脸,死气沉沉。其后几年在经济上虽然还保持着快速增长,但逐渐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趋势。当初花了大力气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柯达,无论怎么转型,也赶不上数码时代的步伐,逐渐成了昨日黄花;而厦门产值第一大户戴尔则身在曹营心在汉,频频产生外迁上海的传言。至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则不用多说,仅从厦门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5%就可见一斑。

与些同时,国内沿海一批与厦门环境相似的城市如大连、青岛、烟台、威海、宁波等相继崛起,它们在环境上不逊于厦门,而经济活力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厦门虽然还不至于落伍,但已经风光不再。

如果说以上现象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话,那么2007年的PX事件却是厦门的一次主动选择。人们更多的是从公民社会和环保的角度看待这个事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件事情在经济上的影响和意义。政府一方面早早的就将海沧规划为石化工业区和港区,另一方面却又在海沧大量地批售土地开发商品房,正是这种一鸡三吃的矛盾做法,为PX事件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这件事也使厦门在地域空间上的局促暴露无遗,如果是在一个大城市,这两者本来是有可能兼顾的。从某种角度来说,PX事件可以解读为厦门房地产业和石化产业之间的博弈。最终人民用脚投票(不是跑路而是散步),促使政府下决心叫停PX项目。这个号称能给厦门带来800亿GDP的项目(厦门2007年GDP为1375亿)的迁移,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迁移,而是意味着整个产业链的外迁,意味着规划已久的作为厦门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工业突然之间淡出厦门了。厦门人在为PX的胜利而额首相庆的时候,却忘了思考用什么去填补这个空白。

2.海西当前,何去何从

就这样,厦门逐渐习惯了“泯然众人矣”的城市角色,如果不是“海西”政策横空出世的话。在大三通盼了十几年狼还迟迟不来之后,随着国民党马英九“冻蒜”,两岸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困扰福建发展几十年的死结,一朝变成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党中央高调宣布了海西战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到了与长三角珠三角同样的战略位高度。两岸的经济整合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厦门又一次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但是,看看海西的相关消息,我们却很难对厦门感到乐观。福州:正在积极筹划建设“海峡金融街”,以此作为承接对台离岸金融业务的平台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闽候:青口投资区的“福建戴姆勒汽车”将正式投产,当地生产的奔驰车将批量生产上市。青口汽车城正逐渐成为海峡西岸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

福清:“海峡快捷走廊”将建成,届时从福清直航台北,单程只需2.5小时。

泉州:台商投资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相关部门核准,面积由原来规划的56平方公里调整到116平方公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

厦门你在干嘛呢?!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海西”并不是为厦门量身订造的特区政策。海西这块大饼,必将引起区域内各城市的激烈争夺,特别是那些经济后发地区,一定会利用自己在土地、成本上的优势来吸引台资。

十几年特区的积淀,给厦门带来了“龙头”的光环,但是厦门行政资源比不上福州,经济活力比不上泉州,农业合作潜力比不上漳州,厦门当这个龙头,颇有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之感。在未来海西最有地缘优势的两岸班轮对开直航上,厦门也没有什么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看:台北、新竹VS莆田、福清;台中VS厦门;高雄、台南VS漳州、潮汕,相比于台北、高雄一北一南两大都市,厦门所对应的台中市只能算是中等城市,经济带动能力有限。在海西城市群的竞争中,厦门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定位,不要说什么龙头,被边缘化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3.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有一种声音说厦门应该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当然很好,厦门也应该发展金融、服务业。但是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城市是依靠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取得成功的。在一个还没有充分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片面强调金融、服务业无疑是一种陷阱,其后果就是产业的空洞化、泡沫化,海南、珠海、印度阿三就是前车之鉴。没有先进发达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我认为厦门在制造业上可以重点发展的有光电产业、电子、机械、航空、造船业、IT动漫产业、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尤其是应该重点吸收台湾的半导体晶圆产业。 中央的海西政策,更多的是一种概念性规划,至于怎么争取政策,如何对接台湾,就要靠各地各显神通了。值得庆幸的是,在前两年的“金戈铁马,狂飙突进”之下,厦门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下子多了两条出岛桥梁,另一条最重要的出岛通道翔安隧道也通车在即;环东海域的开发大大拓展了厦门的城市和产业空间。而即将建成的龙厦、福厦、厦深铁路,把厦门从终点站变成了枢纽站。

比起“龙头”的虚名,这些再加上原有的海港、空港优势,才是厦门最宝贵的财富和城市竞争的本钱。厦门应该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在“海西”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中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在多年之后,才不会再次抱憾:曾经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

厦门的“小”,曾经让很多热爱厦门的人痛心疾首。但是时至今日,以厦门的现实条件,假如没有重大的政策机遇,厦门要实现爆发式的超常规发展,可能性已是很小。即便如此,我们也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城市的规模并不是女人的胸围,越大越好。法谚有云:小就是好。

对于厦门,较为现实的定位是:不强求做大,但一定要做强。有一些支柱产业上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某些城市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人民安居乐业。事实上,厦门面临的最现实的威胁,不是做大做小的问题,而是产业空洞化。如果有一天,厦门在“金融业、服务业”的炒作忽悠下,出现房价飞涨,而实体经济没有发展,人民收入低下的情况,这才是最坏的结果。

人们曾经戏言,厦门适合养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厦门只能是适合富人养老。国内许多城市都喊出过“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豪言壮语,有志气当然是好事,但不管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最终都是为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城市的存在才有意义,无论是对于厦门,还是对于其它城市都是如此。

来源:有窝网

第5篇:《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读书报告

任课老师:于金 学生姓名:吴辰

学生专业:大禹学院水文水资源专业 学生学号:1119010210 学生联系电话:1565162082

2《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读书报告

吴辰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摘要: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管理的清谈性质的书。从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中国组织存在的问题。第一篇主要解决组织中国人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企业组织能力模型。第二篇从学科背景来看组织问题,包括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第三篇探讨了组织失败的三个案例,涵盖了国家层面的、传统层面的以及海外华人的组织失败。最后得出结论:国家、企业的竞争力最终来自文化,来自共同的信念。

关键词:管理,组织,文化,竞争力

正文:

在老师给的许多书中,我选择了这本《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进行阅读。这本书最初吸引我是因为它的名字,我平时挺大大咧咧的,对于一些事情尤其是有关中国制度、文化、改革或者管理等这些“大事”总是秉承一种我是小小平民不需要管这么多的态度,但事实上我的骨子里愤青的因子挺多的,所以当初选择这本书是觉得我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愤青的本质对书中所提及的现象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抨击。但是显然这本书让我觉得有些失望,或许就像作者所说的,“这是一部清谈性质的书”,采用的就是简单随意的随笔形式,初读并非如它的书名一般犀利。说实话,我曾经两度弃读,因为感觉读了没什么大的感想,只是觉得自己把这些文字读到脑中了,但是并没有读进心里,所以有点索然无味。在我第三次把它拿起来重新品读的时候,似乎有些不一样的感受了,或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书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华吧。

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对本书中一些小片段的简单看法吧。

我读每一部书之前总喜欢把序和导言好好看看,我觉得那是作者自己对于这部书一个最简单的总结与概括。万科董事长为本书写的序让我深有感触。他提到的“万科之道”,即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做责任不做放任,也许是万科取得成功最本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许多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不能再突破向前,我认为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所采用的管理理

念有问题。若是多一些与“万科之道”类似的发展逻辑,或许就会多一些像万科这样成功的大型企业了。其实组织的本质在于人群的凝聚,也就是领导的模式。改变领导的模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也就会完全不同了。

在第一篇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出:“解决中国人合作问题和组织危机,离不开制度和文化这两种最基本的组织方式。”首先是制度方面,作者简介清晰的诠释了科层制这样一个概念:科层制是一种正式化、理性化、规范化的组织方式,是社会学巨擘韦伯创立的社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它主要包括9个特征:第一,专业化,组织各个部门清晰的任务和分工。就这点来说,有些企业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于各个部门分工明确而相互之间却毫无联系。企业是一个大型的组织,就像一颗汲取营养的树一样,各个部分虽然各司其职,但是也要相互配合才能成功吸取到养分。而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似乎整个企业被强行分成了几块,每个小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小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职能,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也是这些企业一直滞留在这样规模无法再继续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二,等级制,组织中统一的指挥链。这一点容易引起人的误解,这里所说的等级制是基于在企业中职位的高低,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无论你是最基层的小员工还是某个部门的主管。但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许多中国企业是做的非常不好的。中国人就有这么一种特质,所处的位置高了,眼界也就高了,颇有“狗眼看人低”的味道。之前上课时老师也说了,你和他都是员工的时候可能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一旦其中有一人成为了领导人,也许昔日的情谊便都不在了。其实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在于整个集体共同的努力,而集体的凝聚也得建立在相互平等尊重之上,所以中国企业难于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规则体系,用以统一和协调组织,保证组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这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企业确实要有自己特有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员工,但是这和我们在学校的学习和工作颇有类似,我觉得企业的规则体系能够约束员工该认真工作的时候绝不马虎偷懒保质保量保效率的完成任务,那么该休息该玩的时候就能够让他们放松。另外我觉得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设立奖惩措施,组织公费旅游等等。要知道,一个企业的发展人心才是关键所在。

第四,非个人化与职业化的作风。其实我觉得这点的关键在于你是怎样处理公事与私事上的人情世故的。很多人喜欢把公私混为一谈,我却是很不赞同的。对于工作上的失误,我觉得并不能因为私人关系的好坏而差别对待,但这就是一种交际手段问题了,领导者要在公事的处理上尽可能做到大公无私又要在私底下与员工搞好关系,真的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第五,基于能力而不是个人好恶的任命。这点要求的是管理者摒弃特殊主义。

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现象,如走后门,送礼求升职等等。但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根据领导者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决定工作的分配或是职位的任命,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一定是失败的。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尤其多,家里有关系的人不论自身本领如何,总能靠着关系进入不错的企业,然后每天无所事事吃着公家的饭领着与自己能力不相符合的薪水。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企业才会慢慢没落甚至倒闭。

第六,基于能力或资历的提拔。这与第五点是差不多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七,排他性,成员在该组织中的工作是他们唯一重要的职业。如是,无论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应该以企业的工作为重中之重,这样企业才能有活力和发展的潜力。

第八,公私领域的界限。这点与第

五、第六皆有类似,无非是公私分明之说。 第九,科层制的血液:书面记录。这点就要求企业将各种规则、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指标以及组织内达成的所有协议等等均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这些事情已经得到控制与解决,是一个企业所应当学会的。

另外一点是文化。起初我觉得挺困惑的,不明白为什么文化也是最基本的组织方式之一,看完作者的阐释之后就完全明白了。文化其实是对制度不足之处的补正,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重点在于解决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问题。。简而言之,企业的文化是基于预设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产生制度,约束行为。好的企业文化,万源归一,十个字: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企业文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了。

总的来说,制度与文化,是企业组织中都需要的两个方面。沙因定义的企业文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适应环境,二是内部团结。

就我个人的观点,适应环境这方面最终起到解决效果的还是从企业文化衍生出来的管理制度。制度偏硬,能够给组织中的成员提供一个规范的指引,但环境总是在变化的,新的情形总在不断发生,而制度很多都只能是针对曾经出现的情况确定规范,而且规范的确定,也不是时时都能够做的。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总有新的情况出现是制度没有规定的。但是其根源依旧是企业文化,因此沙因的定义我也很赞同。

另一方面,文化偏软,对组织中的成员只是提供一个思想性的指引而未提供具体的指导,具体的行为需要成员根据文化和当时的情境自己去做判断。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为了补正制度的不足之处,在正式制度的基础上,依靠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灵活机动、迅速、有效地解决正式组织无法有效解决的一些问题。从强调制度的组织方式,向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推进,可以逐渐增加信任;但反过来,

从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向强调制度的管理方式推进,就可能会破坏公司的信任文化。所以向强调文化的组织方式推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

第三篇作者列举了几个古代组织失败的案例,个人觉得像在看故事,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可能我对作者的意图并未了解透彻吧。

最后,关于这本书,我还想说说几个自己的观点。

第一,虽然本书作者已经说了这是一部清谈性质的书,但是整部书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这也是我之前读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第二,不可否认这部书关于企业制度与文化的论证是很有深度的,而且强调了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但是这部书旨在指出问题却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人一种泛泛而谈的感觉。

第三,在论述的每一个章节上的讲述比较好,偏向于学院派的做法,将一个主题分成几种类型,再论述每种类型情形下是怎样。而在具体到每个主题的论述上,有的也存在没有真正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而不回答。

第四,前面两部分内容还是写得还比较好,但是第三篇关于中国组织失败的三个案例,以我浅陋的理解确实不知道作者意欲为何,因为开篇不就已经从甲午战争等的失败来讲了么,为何要特意分一篇来写这些呢?

最后,这只是我自己对于本书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老师给予解惑与指教!谢谢!

参考文献:

[1]肖知兴《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8

[2]百度百科

上一篇:争先创优活动自查报告下一篇:演讲比赛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