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廉政防控总体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工会廉政防控总体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总工会廉政防控总体方案1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方案》(利办发〔2012〕20号)精神,结合我会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推动全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范围

全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范围包括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各部室。

三、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准备工作(2012年5月下旬)

1、组织领导。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县总工会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会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其组成如下:

2、宣传发动。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会议,进行广泛思想发动,促使全会干部明确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提高风险责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扎实推进阶段(2012年6-12月)

1、依法清权确权(6月初—7月上旬)。根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全面清理、逐项确认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摸清职权底数,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针对每一项职权,优化运行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经研究确定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报经县法制办、编办审核备案后,在单位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单位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职权进行清理、规范,明确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内部监督。

2、查找廉政风险点(2012年7月中旬—8月中旬)。围绕规范权利运行,通过自己找、群众评、组织审等方式,深入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查找中应区别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岗位三个层次。

3、评定风险等级(2012年8月下旬)。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对每一个廉政风险点逐一评估。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审定后,将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防范措施登记汇总,建立廉政风险点目录,并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和单位内部的监督。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4、制定防控措施(2012年9月份)。针对廉政风险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规定、政府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制定“一对一”的防控措施,特别要突出对高等级风险的防控。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规定和分权、示权、控权等方式来规范权力运行;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优化业务流程,确保程序规范;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抓好制度落实。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有一个风险点,就要有一个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二是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做到具体管用、切实可行;三是防控措施制定后,要制定岗位权力行使风险防控一览表。

5、做出廉政承诺(2012年10月上旬)。结合各自的思想实际和岗位特点,按照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做出切实可行的廉政承诺,纳入廉政风险防控汇总表中,并认真践行承诺,自觉接受监督。

6、规范行政裁量权(2012年10月中旬—10月底)。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重点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给付、政府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对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围绕“三重一大”事项,健全议事规则和工作规则,规范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决策权限、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领域的裁量权基准制度,综合考评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科学划分裁量阶次,制定具体裁量标准和实施细则,避免执行的随意性。

7、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贯穿始终)。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公开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对过政府网站、公报、公开栏、办事指南和新闻媒体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裁量权基准。通过单位内部网络、内部公开栏等途径,公开内部职权行使情况、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特别要公开干部任用、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情况。

8、实施预警处置(贯彻始终)。对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置,切实整改到位。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该立案查处的要及时立案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的员责任。

9、加强科技防控(贯穿始终)。利用电子政务设施,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将廉政风险和公开资源配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整合开发内网、外网和专网资源,构建权力运行综合监控网络平台,推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廉政风险监控网络有序连接、资源共享。通过构建网络监控与传统监督的对接机制,开展网上受理举报投诉、网上效能监察网上民主评议、网上绩效考核,逐步实现公共权力网上运行、网上监督。

10、实行动态管理(贯穿始终)。以年度为周期或依托项目管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新要求,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调整、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有关职责权限的变更、防近期措施落实的效果以及反腐倡廉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控。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1月上旬—12月底)

1.做好工作总结(2012年11月份)。各部室要对一年来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与建议,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并将书面总结和成果资料按时间要求报县总工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搞好迎接检查验收(2012年12月份)。县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办公室,按既定计划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检查验收之后,实行动态调整,持续督查指导,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部室要高度重视,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二)突出重点。要重点突出单位内部人、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廉政风险,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工作流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总工会廉政防控总体方案2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监〔2012〕107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根据县纪委、县监察局《关于印发<县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松纪〔2013〕17号)要求,县卫生局决定在卫生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建设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建设,探索符合卫生部门和岗位特点的廉政风险防控办法,把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标准规范促巩固深化、以重点突破促创新提高、以典型示范促整体提升,不断提高卫生系统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切实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二、示范点确定

在巩固去年“全覆盖”成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和动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建立一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

1、县卫生局机关作为全县防控工作示范点10个重点单位之一,县中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防控工作示范点,进行廉政风险重点防控规范化建设。

2、其他未列入示范点建设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根据实际,完善和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通过典型示范提升工作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三、工作步骤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建设从7月20日起至11月30日结束,共分为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20日至8月5日)。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员和工作时限,并于8月10日前报县卫生局监察室。召开动员会,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详细解读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基本做法,统一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抓好任务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8月6日至9月30日)。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回头看”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分析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流程改造,规范权力配置、权力运行监督、风险预警管理,形成较为完整的风险防控机制。

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梳理科室(单位)和岗位职责。要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职能“三定”方案,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进一步对科室(单位)职责和岗位权力事项自下而上进行清理规范,逐项审核确定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和责任主体。去年没有梳理的要重新梳理,梳理不完全的要修改完善,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修订完善业务工作流程图。各科室(单位)在梳理职责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工作职责及权力运行,制定或修订完善业务工作流程图,切实做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程序化。

3.重新排查廉政风险。根据科室(单位)、岗位职责及业务工作流程图,对科室(单位)和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再次的排查,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界定风险的等级。

4.健全完善防控措施。科室(单位)、岗位针对查找的风险点及表现形式,重新修定或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措施,写明防控措施的相关制度依据。

5.整理汇编成册。根据自查、修改完善、调整充实的结果。将科室岗位职责、个人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图、风险防控一览表等资料,以科室(单位)为单位整理汇编成册备案形成完整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于2013年9月25日前上报县卫生局监察室。

(三)完善提高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

各示范单位要认真总结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教育工作,精心编制和不断完善职权目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制度规范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经验,并在11月25日前将总结材料上报至县卫生局监察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惩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二)做好结合。根据卫生行业、岗位特点,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分类指导,分层管理,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融入具体业务工作和管理流程之中,实现与各项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积极创新。积极探索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增强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示范点工作的创新性列入年度惩防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讲求实效。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提炼和总结示范点建设中的新经验和好做法,科学把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规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工作实效性,不断提高卫生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上一篇:全市冬季防火工作方案下一篇:旅游业清剿火患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