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许多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主题集中在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设计是机器人其他部分如控制、视觉、触觉等设计的基础。本文对涉及机器人本体的本科毕业设计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错误的办法。这个工作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行机器人设计,并给相关指导老师把控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一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篇1:

本科毕业设计规范化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摘 要 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建立本科生毕业设计规范化质量监控体系,解决本科生毕业设计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该体系对于其他高等学校及其各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管理及质量监控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毕业设计;规范化;质量监控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在本科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的层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向来重视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在2005—2012年间7次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优秀奖。本文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的实际情况,在对多年的毕业设计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环节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革方案。

1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现状研究

1.1 理工科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2-4]

1)立题过程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在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题目多为指导教师自拟,与生产、科研项目脱钩;更新不及时,历年题目变化不大,致使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往届学生的论文大部分雷同。

2)学生选题过程存在问题。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往往是指导教师先立好题目,然后分配给每名学生,学生不能按照自己意愿及爱好进行毕业设计。此外,毕业设计题目的事先固化往往导致毕业设计内容对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状况。

3)毕业设计过程监控不严格。由于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质量监控体系,会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4)影响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其他因素。例如,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设计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对于保研的学生来说,其第七学期的课程任务较少,可以开展毕业设计的前期研究,若等到最后一个学期才定下毕业设计的题目,就会影响其研究内容的深度;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在最后一个学期还要进行考研复试、面试及找工作等,压缩了毕业设计工作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再如,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等存在漏洞,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致使指导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设计环节缺乏重视,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1.2 国内高校毕业设计环节改革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国内各大高校对本科生实践环节尤其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日益重视,不断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和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严格把关,对毕业设计的过程严格监控,采取措施调动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校、院二级管理的制度建设,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及写作方法模式化、规范化,严格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建设高水平指导教师团队,进行毕业答辩模式、毕业成绩评定改革[5-8]。

2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结合水声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的实际情况及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学院“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阳光心理的创新型人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规范化的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即学院在推进毕业设计环节顺利进行的同时,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学院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补充规定(试行)》《水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保密责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毕业设计各环节能够顺利、规范、有序地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各阶段规范化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2.1 毕业设计前期

在毕业设计环节的前期,学院根据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将教师进行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题。学院鼓励指导教师尽早立题,所有教师需在第七学期期中完成立题论证工作,使保研的学生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为了保证题目的质量,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将分别对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查并给出修改意见。学院指派专门教师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讲座,为学生讲解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毕业设计的时间节点要求。设立开题报告会及二次开题制度,要求学生掌握题目的要求,合理设计毕业设计方案,安排工作时间。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对学生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汇报情况进行记录,重点记载学生各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

2.2 毕业设计中期

为了保证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学院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工作进展。设置中期检查报告会及二次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工作进度进行重点监控,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为学生配备毕业设计手册,要求其以周为单位记录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并定期进行检查。

2.3 毕业设计后期

学院选派专任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写作技巧、文献查阅技巧及论文排版技巧进行专题讲座,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答辩前设立成果演示检查环节,要求学生对毕业设计的软、硬件成果进行演示,保证毕业设计答辩成绩的公平、公正。其中,对于做软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程序编写情况、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测试结果;对于做硬件题目的学生,重点检查其换能器或电路板是否已经制作完成,电路是否通过联调,是否有测试数据结果,等等。

2.4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及答辩环节

学院采取盲评制度对本科生的论文进行评阅,避免了“人情分”,保证了论文的高质量产出。由指导小组组织预答辩,为学生提供答辩锻炼及修改论文的机会。对论文的格式及内容严格把关,实行指导教师、答辩秘书、评阅教师一票否决制,如果论文格式不合格,不允许参加毕业答辩。对论文内容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针对检测结果对答辩成绩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分为保持原有成绩不变、答辩成绩降档和答辩成绩定为不及格。

3 结束语

由改革方案可见,通过构建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严格对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把关和监督,使其有序、规范地进行。同时,全程跟踪化管理也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51-53.

[2]朱丽,袁荣鑫.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39-240.

[3]靳治良,朱桂华,杨晋,等.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2):143-145.

[4]王晨.高就业压力背景下毕业设计(论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3(1):51-52.

[5]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等.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1):

110-113.

[6]唐桂英,徐宏,孙咏梅.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2-93.

[7]宁焕生,张有光,刘俊,等.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环节的改进[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4):118-119.

[8]钱旭,吴淼,武晓华.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47-48.

作者:李杨

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篇2:

涉及机器人本体的毕业设计常见错误分析

摘 要 当前许多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主题集中在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设计是机器人其他部分如控制、视觉、触觉等设计的基础。本文对涉及机器人本体的本科毕业设计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错误的办法。这个工作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行机器人设计,并给相关指导老师把控毕业设计质量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机器人 本体设计 本科生

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robot; body design; undergraduates

0 引言

機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机器人已成为高校工科专业关心的热门主题,许多工科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题与机器人有关。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旨在煅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许多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对机器人本体进行设计时,对一些重要的设计方法理解不到位,进行了错误的设计。

1 机器人本体运动学计算分析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包含位置正反解、速度正反解和加速度正反解。运动分析是机器人力学分析、工作空间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因此,只要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涉及机器人本体设计,必然包含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分析的核心是建立位置正反解、速度正反解、加速度正反解的数学模型。许多本科生在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学计算分析时常出现如下错误。

1.1 位置分析中运用解析法和数值法的错误分析

位置求解的本质是求解一组有约束方程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解析法是指从约束方程求解出描述机器人的驱动输入角(线)位移与末端执行器输出位姿之间关系的一个严格的函数表达式。这种函数表达式的重要特征是给出任意的自变量就可以求出其因变量。数值法是指在给定驱动输入位移(或末端执行器输出位姿)条件下对约束方程采用某些数学算法,如数值逼近法、插值法等获得一个近似于真实末端执行器输出位姿(或驱动输入位移)的解。一般而言,位置分析更希望得到解析解,因为有了解析解,后续的运动性能分析、力学性能分析和工作空间分析更加方便,但很多时候只能得到位置分析的数值解。

对于机器人位置分析,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如下:

(1)误判解析解和数值解。根据机器人中的几何限定关系列出约束方程后,仅仅从方程的形式上很难判断出它们是否能被解析法求解。由于有的解析求解过程较为复杂,许多本科生在求解过程遇到困难时就断定没有解析解,但实际上解析解却存在。

(2)把解析法误认为数值法。有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求解机器人本体的位置正解和反解时,有时把平台参数和杆长参数指定为具体数值,能够方便得到求解结果,却称这是数值解。

(3)乱用数学算法方法求得数值解。对于解析解分析过程太过复杂或用现有的数学手段无法得到解析解时,数值解是必然选择。但数值算法有很多,许多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不知该选择那种算法才有效,大多是凭感觉选择。

对于上述错误,本科生在进行相关的毕业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个一般规律:串联机器人位置反解和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一般很难得到解析解,大多数只能通过数学算法得到数值解。其次,应该注意解析法和数值法的内涵区别,只有用了数值逼近、迭加或搜索等算法才能称为数值法。目前较为有效的数值算法是牛顿-拉夫逊方法,其要点是把非线性方程求解过程变成反复地对相应的线性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

1.2 用求导法建立速度和加速度模型的错误分析

如果求出的位置解表达式不复杂,对其直接求导能得到速度模型,对其求二次导就可以得到加速度模型。但当位置解表达式很复杂导致它的导数不能求出时,只能采用别的方法进行速度和加速度模型。

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一般都采用求导法来分析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如确实能求导的他们就列出求导后的结果。如本来不能求导的他们就只列出表示求导的式子,只是形式上完成了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这种做法实质上是错误的。

对于不能用求导法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的机器人,基于螺旋理论的影响系数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求导,能极简单显示表达出机器人本体的正反速度和加速度模型。

2 仿真分析中的错误分析

为了证明已建立的机器人的运动学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往往需要用计算机软件建立机器人的仿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常用来建立机器人仿真模型的软件有Solidworks、UG、Matlab、Adams、Ansys等。只有当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时,数学模型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进一步才能将数学模型用于控制算法中,或用来分析机器人的性能。只有在正确的数学模型上所开展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但是关于仿真分析,一些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中出现了如下错误:

(1)将Matlab计算结果误认为是仿真结果。由于运动学分析中涉及的约束方程一般需要借助Matlab 软件编程求解。在程序中给定输入值可以得到输出值,进一步根据这些值可以绘制出曲线。一些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误认为这些值和曲线就是Matlab仿真得到的。

(2)缺少计算值与仿真值的对比。一些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虽然完成了仿真分析并列出了仿真结果,却没有和计算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

(3)误认为毫米级误差就可以算正确。一些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虽然进行了仿真结果和计算结果的对比,但有的出现了毫米级的误差,就认为这样的误差是可以忽略的,认为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對于上述错误,本科生在进行相关的毕业设计中应该正确认识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和仿真的区别:编写程序求解约束方程是计算而非仿真,Matlab软件中用于机器人本体仿真的模块是SimMechanics。仅仅列出仿真结果和计算结果,而不进行对比分析,那么仿真是没有意义的。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计算和仿真默认的数值精度是10~8毫米,考虑到截断误差和累积误差,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的误差一般是微米级。出现毫米级误差说明计算结果和仿结果是不一致的,需要重新检查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直到误差很小。

3 基于雅克比矩阵进行性能评价的错误分析

早期,关于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串联机器人。雅克比矩阵的条件数被用来评价串联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近几十年,并联机器人取得了蓬勃发展。许多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进行并联机器人的本体设计时,也用雅克比矩阵的条件数来评价其性能。然而, 2006年法国著名机器人专家Merlet 教授论证了不能用条件数来评价含有转动和移动输出的并联机器人。究其原因是有混合输出的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量纲不一致,将导致条件数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2006年后,许多并联机器人的专家开始了新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螺旋理论的力传递指标与运动传递指标。近些年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基本没有用条件数来评价有转动和移动输出的并联机器人。因此,对于毕业设计中涉及有转动和移动输出的并联机器人,用雅克比矩阵的条件数来评价其性能是错误的,建议从力传递性能和运动传递性能指标来进行评价。

4 结论

机器人已成为高校工科专业师生研究的热门主题,许多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多涉及机器人本体设计。本文对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涉及机器人本体运动学计算分析,仿真分析和性能评价中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解决办法。本文的工作有助于本科生正确地进行机器人本体设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付祥,李文忠.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学科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学装备,2011(11).

[2]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

[3] 熊有伦,丁汉,刘恩沧.机器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4] 黄真,赵铁石,赵永生.高等空间机构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6.

[5] Merlet. Jacobian, manipulability, condition number, and accuracy of parallel robots[J].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2006.128(1).

[6] 陈祥,谢福贵,刘辛军.并联机构中运动/力传递功率最大值的评价[J].机械工程学报,2014(3).

作者:曹文熬 杨栋皓 王玉丹

高等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篇3:

贯彻调整精神,改进研究生招生工作

研究生培养工作,从一九七八年恢复以来,今年是第四年了。随着国民经济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研究生工作从今年起进入了一个在调整中发展前进的新阶段。学位制度已开始实施,研究生工作条例将要修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生明年初开始将有四、五年制毕业生,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正在恢复发展,这一切将推动和保证研究生工作的顺利发展。

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加以总结改进。下面就今年的招生工作谈几个问题。

一、需要和可能结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而又稳步地发展数量。

我们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各方面需要比大学毕业生更高一级的人才,需要成千上万的博士、硕士。培养研究生是教育工作的短线,成了当务之急,这一点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据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的调查,本科应届毕业班约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正在准备报考研究生。另据初步统计,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今年计划招收研究生的总数达到一万六千多人。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导师和学生对国家培养研究生具有高度的积极性。

现在需要重视的是需要和可能的结合,以及如何保证质量的问题。一九七八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一次招生一万零五百名,比“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五年增长六点二倍。从全国总的来说招生多了一些,有些条件不具备的单位也招了生。结果是质量很不平衡,虽然大部分质量是有保证的,但也有一部分不能保证应有的质量。有的单位因为条件不足,不得不中途停止培养,有的转给别的单位培养,有的送出国外去培养,有的还影响了大学本科的教学,应当引以为戒。一九七九年招生时提出“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是正确的经验总结,对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O年因为新生来源和培养力量的限制,招生数分别”下降为八千二百和三千六百是必要的。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应当在招生工作中一年比一年更好地贯彻。每一个培养研究生的单位,都要瞻前顾后,统筹安排,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硕士、博士。

当前我们国家经济上处于调整时期,近期内教育经费虽有增长,但幅度有限。根据需要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性结合考虑,国家招生计划中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定为国内研究生一万名,比各培养单位的计划总数少六千多名,但比前三年的平均数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五。另外,还计划选拔出国研究生一千五百名。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各个培养单位很好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调整计划,以求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较大、较好的培养效果:第一,培养条件如何?这里包括生活、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写论文的条件,也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条件。对高等学校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科学研究基础。对研究单位来说,一定要注意课程学习要有保.证。条件完全具备的应该先招,适当多招;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宁可准备好了再招;条件显然不具备的,应该停止招。全国五百所培养本科大学生的高等学校中,现在已经有三百一十所,即十分之六的学校招收研究生,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二百多所。目前一般不宜再增加招生单位。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应该提倡,但还缺乏经验,要认真试点。为主的一方面要基本具备培养全过程的条件,防止两不管,半途而废。第二,招生要持续稳步上升,不能大起大落,造成浪费。研究生今年招生和明年招生只隔半年,要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第三,研究生招生数和本科毕业生数要有适当比例。由于四、五年制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断了十几年,今年各方面的需要大大超过毕业生数。研究生招生,大学留助教都要求选优秀毕业生,如果数最过多,就会造成很大矛盾。

二、统筹兼顾国内研究生和出国研究生的选拔工作。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着眼于立足国内,使我国教育制度臻于完善和独立。同时,要利用国外的有利条件,吸取他人之长,補我们的缺门和不足,为我所用。只寄希望于送出国外培养而不注意或忽视把我们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起来,使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立足于国内,那将要犯很大的错误。反过来,只注意培养国内研究,闭关自守,排斥送到国外培养也要犯错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和外国进行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吸取外国之长,洋为中用,这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有计划地派出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也是当前的一件大事。

因此,研究生的培养绝大部分落在国内,少部分到国外;凡是国内能够培养的就不派或少派,缺门和薄弱的学科要有计划地派;派出国的研究生中既有读硕士的又有读博士的,要逐步增加读博士的比重;还要摸索在国内得到硕士学位后到外国直接读博士研究生的渠道;国内研究生和出国预备研究生都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统筹兼顾;国内、国外研究生得硕士,博士的待遇、工资都一样。现在有的研究生盲目地争取转到国外,造成对国内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不良影响,要对他们进行解释、教育,制止不合理的流动。

近几年,许多培养研究生的单位和导师提出,我们目前培养研究生工作一个明显的弱点是一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影响毕业生质量的提高。他们建议,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两年才可以报考研究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见,对许多学科、专业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改革。但现在马上实施还有困难,各方面对自由报考还不易取得一致看法,还需要研究酝酿。教育部根据这个建议,研究以后作出了决定:今年选拔的出国研究生,大部分在初选上以后,要在国内先工作一到两年,取得一定实际经验后再派出去。在这一到两年内,可以派到高等学校、研究单位或其它地方,主要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政治学习和补习外语,期满合格的再送出国学习,工作不好的、不合格的就不派。这样的预备出国的研究生,称之为出国预备研究生。这是一项新工作,具体办法要抓紧商订。

今年国内研究生招生数量很大,出国预备研究生的选拔数量也不小。为了统筹兼顾,决定,试行两者结合进行,一次考试,委托一些国内研究生的招生单位代选出国预备研究生。这是一个新的尝试,矛盾会不少,需要各有关招生单位共同努力,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

三、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招收研究生要有利于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这些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有些新情况和不同的议论,因此需要重新加以强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一步步加以改进,做得更好。为了贯彻这一精神,今年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要做几点改进:第一,为了要求新生的基础更广、更扎实一点,考试门数增加为五至六门,即除了政治、外语外,业务课考试三至四门。另外,招生目录不再开列参考书。第二,考点要适当集中。前几年考点设在县一级,全国共设了三千个。今年招生主要对象是高等学校本科的应届毕业生,学校主要在大中城市,因此各省的考点一般要集中到地区一级,约为几百个考点,以减少工作量,加强管理。第三,录取要德、智、体全面衡量,不能只看一次考试成绩,还要参考大学的学习成绩,以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还要进行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这样在录取一个考生时,不仅可以从德、智、体几方面衡量,而且还可以综合考虑考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的学校还希望考生所在学校和教师有推荐信,可以在某些学校进行试点。第四,录取权要下放。今年教育部对录取标准将只拟一个比较原则的意见,各招.生单位(学校或研究单位)据以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决定是否录取。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招生办公室有检查、监督的责任和权力。今年命题的指导思想应明确: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优秀生方能得到及格以上的成绩,并且注意拉开成绩,便于挑选。第五,国内研究生也可.搞几个试点,仿照出国预备研究生的作法,招收后先工作一至二年,以保证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正确处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独立学习阶段的关系,使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既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还要有利于促进大学本科的教学。

我国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一个独立阶段,不是研究生的预备阶段。大学毕业生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被选当研究生继续深造,绝大多数毕业后就要走,上我國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岗位。研究生招生固然要选拔优秀的新生,但还必须有利于促进本科教学,而决不能影响和冲击本科教学计划。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解决。第一,高等学校首先要把本科的教学搞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防止不适当地过早过多地把高水平的教学力量转移到研究生工作,以致削弱本科教学,降低本科质量。第二,关于非毕业班学生报考研究生问题。一九七八、七九两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允许在校的大学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结果报考学生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几门课,往往放弃了许多本科的课程学习,偶尔考取研究生后,还得回过头来补习大学阶段的课程,造成基础不实,知识面过窄的情况。权衡得失、利弊,虽然也录取了个别优秀学生,但冲击了本科正常教学,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都十分不利。去年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规定,在校大学生不能报考。总的来说,这一规定是正确的,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极个别经过自修确具有本科毕业水平的优秀学生也关了门。大学、中学、小学都允许学生跳班,不少学校在试验学分制,这是合理的改进,因此规定不应过死。所以今年仍然规定高等学校本科非应届毕业班的在校生不能报考,但对极个别确实优秀的学生,通过自习学完了大学本科的课程,可以提前毕业的,要开一点门,允许报考,但要经过学校严格审核。第三,今年考试门数适当增加,录取时德、智、体全面衡量,要参考平时成绩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些改进肯定也将对本科教学起积极促进作用。

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改革和改进,本身就是调整工作的一部分,除了要考虑到有利于促进本科的教学外,还应该考虑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节省开支,逐步建立和制定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比较完整的招生制度和办法。

总起来看,今年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规模比过去几年大,质量要求更高,国内、外研究生的招考选拔结合在一起比较复杂,一些变动和改进将带来新的矛盾。但各方面对研究生工作的電视、关心是我们做好今年工作的最大有利条件。整个招生工作有待于各级主管部门加强领导,认真研究,做过细的工作,逐步摸索总结经验,稳步前进。

(本文系黄辛白同志在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作者:黄辛白

上一篇:中学生英语演讲技巧下一篇:演讲比赛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