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根本职工资本发展物流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几年来,中国分销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销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状况下,分销供应链物流成为了分销商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分销商起着为供应链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如今的分销商正从原来简单的经销主体转向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和集成管理商。过去单一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供应链间的竞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顾客根本职工资本发展物流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顾客根本职工资本发展物流论文 篇1:

浅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认识

【摘 要】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足、缺乏现代物流理念,还存在着许多的发展问题。本文就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浅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企业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來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对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他们通常实实在在地进行物流操作。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物流功能。

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1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20 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量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2.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n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3.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市场占有率较低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还不高,许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一系列的物流活动主要还是靠自己企业内部组织来完成,这些就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其在市场中的比重较小。

3.2服务项目不全面

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的规模和实力都比较小,因而其提供的服务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在用同一水平的物流服务来对待不同的顾客或不同的商品,这根本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只能简单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其他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没有全面展开。

3.3营销体系不完善

第三方物流不同于其他商业行为的特点,就是产品本身。其他行业基本上都有成形的产品,在推销时可以供顾客参考,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是没有形状的,因而无法使用传统的营销体系和手段。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导入方式均是货主企业先发布外包信息,再由若干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竞标来确定。这种方式就导致了一个逆反销售的现象,使得原本应该主动寻找客户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成了被动地等待顾客上门。

3.4专业物流人刁缺乏

由于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物流人才缺乏,许多人不知道物流究竟为何物,即使有一定的了解,也只认为它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企业也就缺少了创新的能力和发展的动力,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来管理现代物流,必然使得企业低效运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4.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和思路

4.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三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流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物流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4.2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但从现状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由于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因而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同时,结合转换企业机制,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4.3转换营销策略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尚不成熟的现代物流市场,很多企业尚不熟悉、不習惯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在这个阶段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采用服务营销的策略才能开拓市场和开展营销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选择的服务营销策略及其组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3.1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

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的市场后,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细分市场的规模和竞争情况、客户的服务需求等各种要素确定企业主攻的细分市场,并努力去开拓和占领这一细分市场。

4.3.2服务创新和差异化策略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通过对服务的内容、方式、质量等方面的创新和提高,为顾客提供有创新性的物流服务;差异化是指通过服务创新等手段为客户提供独特的服务。

4.3.3关系营销策略

关系营销策略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全面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利益,全面考虑客户的价值取向,强调对客户的服务承诺和服务质量保障等。采用这一营销策略使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与客户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获得长远的服务业务。

4.4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物流产业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发展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工作。并且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进修和培训方面的工作,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方式,提高物流企业员工的现代物流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企业要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精心设计留住人才的组织环境,并使之高效工作。

总之,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为我国的物流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要在今后的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充分研究市场需求,加强自身建设,应拓宽业务围,充分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建成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信息网,储运网,使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向和流速符合国际标准,更符合客户的要求,提供顾客满意的需求服务,有着良好顾客关系能为顾客营销作出努力,并能与顾客一起共命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才能最终成为真正赢家。

【参考文献】

[1]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二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贸经济,2002,(10).

[2]郭晓帆物流业与海南经济发展[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3]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

[4]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2.

[5]胡健,孔伟第三方物流概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1):128.

[6]马林,张翠华.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6(6):35-36.

作者:蔡佳君

顾客根本职工资本发展物流论文 篇2:

分销:物流制胜

近几年来,中国分销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销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在这种状况下,分销供应链物流成为了分销商发展的重要领域。现代分销商起着为供应链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如今的分销商正从原来简单的经销主体转向全面的综合物流服务和集成管理商。

过去单一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一种网络式的管理,即从原物料供应开始、经过产品制造到销售网路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配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路结构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的管理模式,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内,将正确的产品送到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供应链原理使原来流通网络上企业的物流、资讯流、价值流、技术流的对应走向共生。由于从供应商取得的原物料或服务对企业满足顾客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中占重要地位。

产品要经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路线,才能进入消费者和用户手中。分销便是企业使其产品由生产地点向销售地点运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企业要进行一系列策划。

销售渠道策划是怎样合理选择、设计和管理销售渠道。即指怎样合理选择、设计和管理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所经过的路线和通道(简称“通路”)。

渠道结构

销售渠道策划首先就是要对销售渠道的结构进行策划。这是合理设计与管理销售渠道的前提条件。销售渠道的结构策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销售渠道的程度结构。现代营销过程中,商品销售渠道的模式很多,一般按渠道中是否有中间环节和中间环节的多少的不同来划分为不同位数的销售渠道。

在消费者市场,企业面对的最终顾客是家庭和个人,即是最终消费者。一般策划有以下几种长度不同的销售渠道可供选择:

——生产者-消费者。即企业自己派人推销,或以邮购、电话购货等形式销售本企业的产品。这种类型的渠道由生产者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没有任何中间商的介入,是最直接、最简单和最短的销售渠道。

——生产者-零售者-消费者。即由企业直接向零售商供货,零售商再把商品转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被消费品和选购品的企业所采用。

——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种模式是消费品分销渠道中的传统模式。

——生产者-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许多企业为了大批量销售产品,通常通过代理商,由他们把产品转卖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出售给消费者。

——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一些大企业为了销售特定产品或进入特定的市场,常需经代理商、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手中。

销售渠道的宽度结构。销售渠道除了长度问题外,还有宽度问题,即根据企业在同一层次上并列使用的中间商的多少,企业的销售分宽渠道和窄渠道。

宽渠道是指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很多,分销面很广,一般日用品都通过宽渠道销售,

由多家批发商转售给更多的零售商进行分售。这种分销渠道能够大量的销售产品,与消费者接触面广。

窄渠道是指企业使用同类的中间商很少,分销面窄.甚至一个地区只由一家中间商经销。窄渠道一般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产品或较贵重的耐用消费品。

宽渠道的宽度的选择及策划,与企业的营销目标和分销战略有关。通常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策略:

——密集型分销。即尽可能通过较多的中间商销售产品,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或快速进入新市场,使众多的消费者和用户随时随地能够买到这些产品。

——选择型分销。即在同一目标市场上,依据一定的标准选择少数中间商经销其产品,而不是允许所有合作意向的中间商都参与经销。这种战略的重心是维护企业、产品的形象和声誉,建立和巩固市场地位。

——独家型分销。即企业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只选择一家批发商或零售商经销其产品。通常双方订有协议,中间商不得经营其竞争者的产品,企业也不得向其他中间商供应其产品。这一策略的目的是控制市场,彼此得到对方更积极的配合,强化产品形象并获得较高的毛利。

现代销售渠道的系统结构。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化和企业对销售渠道认识的加深,销售渠道模式出现了如下特点及类型:

——销售渠道的纵向联合。又称垂直销售系统.是指用一定的方式将分销渠道中的各个环节的成员联合起来.寻取共同目标下的协调行动,以促进分销活动整体效益的提高。这种纵向联合的分销渠道大致有三种形式:

第一,公司式。即由一家公司拥有和统一管理若干工厂,批发机构和零售机构,控制销售渠道的若干层次,甚至整个销售渠道,综合经营生产。批发、零售业务。

第二,管理式。即通过渠道中一个规模和实力较大的成员来协调整个产销通路的渠道系统,品牌产品的制造商较能取得批发商的合作与支持。例如柯达、吉利、宝洁等公司可能博得其中间商在产品陈列、展示、促销和价格政策方面的异乎寻常的合作。

第三,合作式。即不同层次的独立的制造商和中间商,以合同为基础建立的联营形式。包括:批发商自愿连锁店:零售商合作社;特许专卖机构,如制造商组织的零售商特许专卖系统,制造商组织的批发商特许专卖系统,服务公司组织的零售商特许专卖机构。

——销售渠道的横向联合。又称水平式渠道系统,是由两家公司联合开发共同的渠道系统。这些公司或因资本、生产技术,营销资源不足,无力单独开拓市场机会,或因不愿意承担风险,或因看到和其他公司联合可实现最佳协同效益,而组成水平渠道系统。他们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合作也可以组成一家新公司,如皮尔斯堡公司和克拉夫特食品公司签订一项协议,由前者制造冷冻生面团产品并负责广告宣传业务,后者则应用其专门技术组织营销,将这些产品分销到商店。

——多渠道销售系统。即对同一或不同的分市场,采用多条渠道的分销体系。随着顾客分市场和可能产生的渠道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多渠道分销方式。如通用电气公司不但经由独立零售商。而且还直接向建筑承包商销售大型家电产品。又如近几年国内的软饮料行业,同一品牌的产品罐装和瓶装的通过传统的营销渠道销售,而桶装的则通过使用专用的饮料分装机在大街小巷销售,更好地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网络销售系统,这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渠道系统,也是对传统商业销售运作的一次革命。企业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发布商品及服务信息,接受消费者或用户的网上订单,然后由自己的配送中心或直接由制造商通过上门或邮寄,例如网络书店,网络花店,网络药店等。

在实际策划中应多角度考虑销售渠道的模式结构,根据产品与企业情况,选择最佳的渠道。

设计销售渠道的中心问题是确定达到目标市场的最佳途径。因此它是企业销售渠道策划的重中之重。在策划中首先必须分析影响销售渠道设计的因素,其次是建立实际销售渠道的目标和程序,然后确定相应的销售渠道策略。

不少生产厂商已经发现联合分销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分销商有不同类型,企业形象、声誉和市场影响力也有很大差别,而且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和采购政策,要找到合适的分销商并不容易。分销渠道拓展,成为企业经营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联合分销商不是为了一笔买卖,而是要“结亲”——商品分销的战略伙伴或合作者,在分销渠道中形成相对应的社会分工或引起分销渠道结构的重组。这种分销渠道结构通常能够影响到分销成本,影响到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能否及时、准确地转移到消费者手上。也影响到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心目中的产品定位。选择分销商的重要性使不少企业感到压力。那么如何选择分销商呢?

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说明了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明确选择分销商的目标和原则,并且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了解每一个将被选择的分销商的情况,是选择分销商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明确目标是选择分销商的前提之一。这里有两个层次的目标要加以区分:第一个层次为基本目标,即选择中间商。建立分销渠道要达到什么分销效果;第二个层次为手段目标,即要建立怎样的分销渠道,它在实现第一层次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建立分销渠道的目标明确之后,这些目标就被转换成选择分销商的原则,成为指导分销商选择工作的纲领。一般来说,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把分销渠道延伸至目标市场原则。这是建立分销渠道的基本目标,也是选择分销商的基本原则。企业选择分销商.建立分销渠道,就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目标市场.让那些需要企业产品的最终用户或消费者能够就近、方便地购买.随意消费。根据这个原则,分销管理人员应当注意所选择的分销商是否在目标市场拥有其分销通路(如是否有分店、子公司。会员单位或忠诚的二级分销商),是否在那里拥有销售场所(如店铺、营业机构)。

分工合作原则。即所选择的中间商应当在经营方向和专业能力方面符合所建立的分销渠道功能的要求。尤其在建立短分销渠道时,需要对中间商的经营特点及其能够承担的分销功能严格掌握。一般来说,专业性的连锁销售公司对于那些价值高、技术性强、品牌吸引力大、售后服务较多的商品,具有较强的分销能力。各种中小百货商店、杂货商店在经营便利品、中低档次的选购品方面力量很强。只有那些在经营方向和专业能力方面符合所建分销渠道要求的分销商,才能承担相应的分销功能,组成一条完整的分销通路。

树立形象的原则。在一个具体的局部市场上,显然应当选择那些目标消费者或二级分销商愿意光顾甚至愿意在那里出较高价格购买商品的分销商。这样的分销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具有较好的形象,能够烘托并帮助建立品牌形象。

共同愿望和共同抱负原则。联合分销商进行商品分销,不单是对生产厂商、对消费者有利,对分销商也有利。分销渠道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的利益来自于成员之间的彼此合作和共同的利益创造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讲联合分销进行商品分销就是把彼此之间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只有所有成员具有共同愿望、共同抱负,具有合作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建立一个有效运转的分销渠道,在选择分销商时,要注意分析有关分销商分销合作的意愿、与其它渠道成员的合作关系,以便选择到良好的合作者。

上述原则是从实现建立分销渠道的目标来提出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着建立商品分销系统、厂商共同合作。共享繁荣的要求。按照这些原则来选择分销商,将可以保证所建立的分销渠道成员的素质和合作质量,提高分销渠道的运行效率。这些原则也是分销渠道成员达成合作协议的基础。

在具体选择分销商之前,要根据上述原则对各个可选择的分销商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大量的资料应当来自于企业的市场调查而不是对方的自我介绍。尤其是对于长期合作伙伴,必须彻底弄清楚他是谁、他是如何经营的、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不了解分销商,就谈不上选择。

物流增效

产品由企业到达顾客手中,不仅要通过所有权的转移,而且要经过运输。储存、装卸。配送、信息处理、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构成了企业销售系统的物流系统。当今,物流已成为第三利润源。因此,物流系统的策划,对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实力,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的职能,就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而且还包括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所伴随的信息的传播。它以企业销售预测为开端,在此基础上来制定生产计划和存货水平。生产计划规定采购部门必须订购的原料,并作为原材料存人仓库。原料再转变成制成品。而制成品存货是顾客订购与企业制造活动的连接点。顾客订购使制成品的存货水平降低,而制造活动则使之上升。产品经过装配线、包装、厂内仓储、装运处理。出厂运输、厂外仓储.最终送到顾客手中。

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存货仓储、网络、信息等的协调以及材料搬运和包装等活动来实现的。

包装。分销包装和运输。这里指的是运输包装,其目的是保护商品,便于运输储存。实体分销中,商品的包装材料、包装形式要与分销过程中运输。仓储、装卸等环节相应。

运输。是指生产企业向商品购买者发运商品的活动过程。运输决策包括两方面:其一,根据所运商品对运输时间与运输条件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等。其二,决定发运的批量、时间以及最经济的运输路线等。

仓储。是指生产企业利用仓库储存产品,仓储决策包括是否使用仓库;若使用仓库,则决定自建还是租赁;若自建仓库,则须考虑选址。设计仓库的类型、结构、规模等问题。

搬运装卸。商品要运输,仓储就必然要搬运装卸。其内容包括商品的装上卸下,移动、分类、堆码,搬运操作中要动用各种机械设备及相应的人力。在商品实体分销过程中,搬运装卸的次数、质量,都会影响到产品成品。

存货控制。存活控制包括决定和记录商品的存放地点、储存结构、合理储存量和顾客需要的发货量及发货时间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储存量的大小。企业一方面要力求减少库存,节省费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足够的库存水平以保证在顾客需要时能及时组织发货。

订单处理。订单处理包括接收、查核、记录、整理、汇集订单和准备发运等工作。生产企业收到顾客订单后.应先检查订单是否正确,然后按订单要求的品种。规格、数量、准确发货给顾

上述六方面的作业结合起来形成“物流系统组合”,从而成为分销策划的一个需要组织部分。

策划物流系统设计时,必须有效地利用数据。具体说,策划物流系统化时,要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货物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来看待,依靠缩短其间路线,作业的合理化、现代化等手段,谋求降低总成本。

仓库系统的设计。仓库设计包括仓库选址、数量和类型。

(1)仓库选址。选择仓库地址时主要考虑仓库位置与每个顾客的间距,及其所需运输总量。既要方便,及时给每个顾客运送货物,又要设法使运费降到最低。

(2)仓库数量。生产企业的仓库数量多,分散于各地,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供货要求,可降低运输费用。但仓库多,支付的租赁费、仓库设施的投资费用也大。所以,决定仓库数量时,应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3)仓库类型。首先考虑是自建还是租赁。自建仓库可更适合本企业的特点需要,但建库投资较大。租赁仓库不需投资,支付租金,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增减,较为灵活,但不一定完全适合企业的特点需要。其次考虑仓库的类型、规模。单层仓库可降低搬运费,但地基面积大,土地投资费较高。多层仓库的搬运费较高,但土地投资较低。

生产企业在进行企业仓储决策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控制的简捷而自动化的仓储系统将逐渐代替以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为主的仓储形式。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大公司已实现了仓储自动化。

运输系统的设计。在运输系统的设计中,必须根据产品和市场情况将产品及时、准确、安全地运往目的地。

在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目前所使用的运输方式,一般可以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种,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速度、成本。便利性、运载能力等方面的比较见表2。

由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受各自所要求的条件的限制,所以,一般只靠一种运输方式很难完成产品的运输任务。因此,在实际的运输方式选择中,多采取两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结合使用。如使用铁路和公路联运,水路和公路联运.或水路、铁路。公路联运等。集装箱技术的发展,也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联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库存系统设计。企业在库存设计中,一般是从增加存货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因存货增加可能增加的销售额和利润额两方面综合考虑。企业的库存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订货点,二是确定订货量的大小。

订货点是指重新开始订货时的存货水平。即当库存量减少到这一水平时,就必须重新订货,以补充库存。在决定订货点时,还应考虑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通常实际订货点比理论订货点要稍高些,以保证有一个安全库存量,保证不因库存量的不足而造成交货延误。但是,也不能为追求安全库存量而无限制地提高订货点。因为提高订货点,就意味着提高存货成本。因此,订货点的确定仍是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权衡来决定的。

在订货点的确定中,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的长短,二是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对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一般是比较容易确定的,而对于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则需要认真进行市场研究才能确定。

配送系统的设计。配送系统,也称配送中心、购物中心,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经营设施。策划配送系统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配送模式的定位。目前情况,中国大致有4种模式:第一,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即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内部各部门、厂、店的物品供应——配送。它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典型的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第二.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主要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实施设备(库存、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承担其他生产性企业在该区域内市场开拓、产品营销而开展的纯服务性的配送。第三,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即通过与上家(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下家(零售店铺)形成较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生产、加工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将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店铺。第四,共同配送模式。即配送经营企业间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协议关系。美国的“沃尔玛”。日本的“7—11”等公司的商品配送业务大多都是委托社会物流企业承担,或与专业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社会物流企业合作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例如,麦当劳公司所拥有的当今零售市场中最复杂。最先进的配销系统也是由专业化配销公司代理的。麦当劳所用的东西,从可口可乐到洗手液.从薯条到牛肉都由配送中心负责,是麦当劳公司与供应商、配送代理商真正建立了共存共荣的关系。

配送中心的设置。配送中心主要有采购、配送和其他辅助功能。下面以典型的商业系统配送中心——连锁店配送中心——为例,阐述策划配送中心的设计及流程。

第一,首先考虑的是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和配置数量。日本家庭连锁店的物流半径确定为30千米,也就是说,各连锁分店可在30千米以内的配送中心进货。在半径30千米的圈内,设70个店铺,一个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有4-5辆车根据总部的送货单送货,一辆车一次可为10-15个店铺送货,若装车合理.送货则更方便,经济效益可得以充分体现。

第二,必须配备必要的现代化设施。配送中心和各分店都应具有总店提供的计算机终端,实现电脑网络化。通过现代化电脑网络的POS、EOS等系统、不但可提高订货与收货的精确性.提高销售能力,降低库存,节省人力,还可以及时收集、掌握各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决策。

第三,为实现配货的自动化,配送中心还必须普遍建立条形码自动扫描系统。运用条形码,就可利用电脑控制、进行配货、检验等工作。配送中心一般设有采购部、储运部、开发部、计划部等专门组织协调和管理,全权组织进货,负责商品的统一定价,办理发货业务,组织店内资金的合理使用,制定并实施职工培训计划,组织各项业务指标的落实,负责发展主营店的前期准备工作等。

当今中国外部经营环境的迅速变化使得分销商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在这种状况下,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变革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而这种变革应当注意如下两点:一是传统的分销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把自身定位在商品分销和获取买卖差价的分销商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要想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取得发展,必须实现对生产商的经营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经营业绩,并且有效地管理整个分销供应链,即向综合物流与服务集成商方向发展,才能有分销商的未来,这种综合性的服务集成主要表现在促进产品有效、低成本的分销;有效地沟通和反映及时的市场信息;提供全面的物流职能(包括库存、分拣、配送、流通加工、订单处理等)以及能为生产商柔性化经营提供全面的分销解决方案;二是分销物流与供应链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硬件的建设,更是软件和流程的建设。目前,有很多的企业认为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和供应链,必然需要大规模地投资于先进的物流设施,似乎没有现代化、世界一流的设备和硬件就不能成为现代化的物流。对此.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是有失偏颇的,一个现代化分销物流的根本特点应表现在高度现代化的流程设计、流程管理,以及运作活动的有效设计上,这种软性的建设往往要比硬件的建设更为重要,此外,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物流如何与外部企业中的相关环节有机相连、做到相互协调,以促进协调供应链发展也决定了分销物流的效率,所有这些是目前中国发展分销物流过程中应当充分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郭轶群 吴 斌

顾客根本职工资本发展物流论文 篇3:

试论第三方物流对现代生产企业的影响

摘要:未来现代生产企业的竞争点是物流,寻找适合企业的第三物流运作是企业发展物流的方向。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由于这种特殊性,研究仓储物流对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从适合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研究,探讨仓储物流对企业物流的影响和作用,以此建立适应于现代生产企业的现代物流。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仓储物流;物流一体化;综合物流代理

一、引言

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必须以可靠和高效的物流运作为保证,采取有效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业务流程(包括产品开发、制造、分销等)对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物流在这些业务流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许多生产企业在质量、销售、生产规模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伴随着物流过程的资金流动情况则进行事后核算,不能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有效的控制。据统计,一个生产企业的流动资本中物资流动所占资金比重高达60%-70%,假设一个生产企业每年采购物资为2.5亿元,按这些物资在企业中一年只流动一次计算,如果使库存减少0.5%,一年就可减少资金占用125万元;如果流动时间减少一天,企业就会少占用资金68.5万元;如果采购环节的价格发生1%的偏差,就会增加成本250万元。可见物流环节的任何一个地方稍作优化,降低成本都是十分可观的,物流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资流通企业为主体,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意识、作风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致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制约了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希望从适合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研究,探讨仓储物流对企业物流的影响和作用,以此建立适应于现代生产企业的现代物流。

二、从物流一体化到第三方物流

(一)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功能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

物流功能一体化是指随着物流观念的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并逐渐独立出来,共同构成物流系统,协调运作,实行综合物流管理,还没有认识到企业间物流协调的重要性。目前,我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该阶段。

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美、英、德等国物流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这一阶段。在这些国家里供应链管理的观念被普遍接受,成为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利剑。

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日本为了满足全球化经济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出面制定和实施物流措施,积极促进宏观物流一体化时代的到来。

(二)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商品或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协调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商品或劳务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实际上,这个概念就是我国物流理论界经常提到的物流社会化、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时被称为合同物流。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较为发达的阶段,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时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有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以及相应的物流代理公司出现,发展很快。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整个社会物流意识渐渐确立,物流一体化就正在进入第三个层次。上述层次结构可以从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物流发展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中得到验证。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模式

(一)综合物流代理模式的提出

第三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即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从第一方、第二方企业,即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方看,开展综合物流代理模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走出目前的困境,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更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强调“时效性”,其核心在于服务、产品、信息、决策反馈的及时性。这些都必须以强有力的物流能力作为保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必然要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开拓跨国经营,对国际物流业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从第三方物流的供给方,即物流企业或物流代理企业的角度看,开展综合物流代理模式,具有一定现实性和迫切性。从目前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分析,物流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供给数量大于实际能力,但是物流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物流网络资源丰富,但是利用和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物流管理者;行业内普遍的不景气、资产闲置等。所以应尽快探索和研究有效的管理运作方式,一方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闲置物流设施、设备,解决人员下岗问题。

从综合物流代理模式看,该模式的管理思路就是充分利用社会上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人才,运用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提供多样化的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物流企业完全可以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固定资产的再投资,采用委托代理的形式、以经验和技术,满足物流市场的要求。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和推广综合物流代理,能够解决我国物流业存在的困境,具有低成本扩张的基础,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

(二)综合物流代理的开展

国际著名的专门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有:美国的联邦快递,1995年营业额达到125亿美元;日本的佐川急便,1995年营业额达到57亿美元。国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近年来,各公司的营业额均在亿元以上,营业范围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其实,上述公司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综合物流代理运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尤其是一些与外方合资或合作的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国外公司在物流管理经验、人才、技术观念和理论上的优势,率先进行综合物流代理运作。

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综合物流代理运作不断尝试,如中国储运总公司、天地快运、EMS等。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资流通企业为主体,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意识、作风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致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制约了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实现仓储物流业与第三方物流融合成为了综合物流代理运作模式的新课题。

四、仓储物流业与第三方物流融合

(一)对仓储物流业认识的几种误区

仓储物流业是流通领域的骨干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仓储物流业的形势令人担忧,发展严重滞后,很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仓储物流业的正确认识。回顾近二十年的情况便不难发现,在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人们对仓储物流业在认识上陷入了“仓储过时论”、“仓储无用论”、“仓储高耗论”、“仓储取消论”等误区,从而在实践上迟滞了发展进程,因此,重振仓储物流业开展第三方物流必须彻底转变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认识问题,尽快摆脱误区。

(二)仓储物流业的影响和作用

认为仓储物流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过时”了,“无用”了等等,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无知的,也是客观事实相悖离的。

首先,从理论上看,仓储物流业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密切相联且成正比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品细分化,一个产品可以营销全国及全世界,这就是一个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仓储物流业的功能在于调节、缩短这个距离。只要商品经济还在运转,只要社会化大生产还在进行,仓储物流业就会照样存在下去,并且还会随着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其规模将越来越大,其现代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其次,从客观事实看,不可否认,我国仓储物流业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例外,确实是伴随计划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起来的。但由此就得出仓储物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时了的论点是错误的,是违背客观事实的。当前我国仓储物流业虽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仓储批发销售额仍比零售额多便可足以证明这一点,仓储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仓储物流业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仓储物流业,充分发挥了我们的长处,为拓展第三方物流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库房设备开展加工包装、物资配送,形成比较系统的第三方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上功能性物流企业密切合作,开展综合物流代理,形成一个社会上有规模、有实力、有信誉的物流企业。

五、结论

从仓储物流企业走出误区,利用丰富的库场设施及管理经验,形成第三方物流,到探索适合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资源外,管理上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创新管理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

第一,资金上的制约。企业要创新管理,势必引进一些软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是否有实力、有魄力进行大胆尝试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第二,体制更新的制约。新的管理思想、特别是诸如MRP-II、ERP的引进,必然对原来的管理思路造成很大冲击。管理方式的改进往往伴随着机构设置、人员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由于原有体制已运行多年并形成了固定模式,在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中,业务的交接、流程的控制、人员的搭配等各方面问题必然是千头万绪、不易理清。

第三,知识结构的制约。由于引进了新观念、新知识,致使一部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消极怠慢的抵触情绪。

第四,人为的制约。由于人员的优化重组和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使一些人丧失原有的地位,也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阻力。但是,面临的困难再多,遇到的阻力再大,只要企业领导下定决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将创新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就一定能受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泰.现代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2、郝聚民.第三方物流[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忠林.浅谈快速货运业切入现代物流的途径[J].交通企业管理,2002(9).

4、杨绍鹏.传统中小运输企业如何向现代综合物流企业转型[J].中国流通与采购,2002(17).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人文系)

作者:李 佳

上一篇:总工会环境综治工作方案下一篇:劳动监察专项行动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