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问题(精选10篇)
中国农村仍在继续发展,但与80年代的辉煌相比,今天的情形已经不容乐观。纯农户的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下降乃至出现负增长,不仅表明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遇到困难,更影响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增长。为扭转这种局面,近几年“政策变量”的作用似乎得到加强,但是,政策变量中的“改革内涵”缺乏力度,或者说政策未包涵“政治”,而过多
地集中于对发展的“指导”。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施实效果,必须调整政策,而调整政策的前提是认识的转变。
农民收入提高要靠农业的专业化,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有广大、统一、自由的市场,必须使农民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是被一切成功的农业所证明的规律,中国不会例外。只要有市场在,市场就会在广大的领域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市场发育本身遇到严重障碍,资本市场、劳动市场和土地市场这三大要素市场停止发育,农产品市场甚至有所倒退,农民进入市场的途径是一路红灯,何以谈市场的推动作用?这是农村发展趋于缓慢的病因所在。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阻碍太多,费用太高。这是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问题。
在一切阻碍农民进入市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我国农民“小规模兼业农业”的生产方式,而目前支撑这一生产方式的制度是缺乏财产权保障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问题不是出在“家庭”这一组织,而是出在“承包”这一制度选择所包含的内在缺陷。
小规模兼业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这种农业自身不可能创造很高的收入。首先,这种农业以精耕细作为特点,廉价劳动力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不可能创造出较高的农业工资。其次,农户兼业以季节性打工为主,农民工难以成为具有专业素养的熟练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受到限制。有资料证明,我国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在198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再者,面对大量农业劳动力,国家很难通过财政补贴使他们获得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通常他们会成为向社会提供净收入的纳税人。像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大国,要给农民补贴,让农民的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能承担得起。相反,我们还不得不从那里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农村公共建设也还要农民掏腰包。这样一个现实不改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前景就相当黯淡。第四,小规模兼业农业尽管可以利用科学技术,但成本相对高昂。
小规模兼业农业使普通农民阶层分散弱小,造成普通农民与乡村权势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对称。这是“农民负担”减不下来的根本原因。最近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又开始新一轮农村税费改革,但正如现任安徽省委书记说的那样,关键不在于制度怎么定,而在于怎么执行;如果执行不好,后果更糟。从字面上看,我们现在正要被改掉的税费制度也很不错,但就是没有好效果,难道今后的制度一定有好效果吗?中国的问题常常是“试点”好,“普及”就不好;试点的时候好,试完了就不好。我担心重蹈覆辙。执行不好的原因,便是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内涵的农民与干部们之间的权利不对称&am#0am#0;农民太容易承受负担了,农民缺乏物质条件和组织资源捍卫中央政府政策使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在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下,要农民拥有这样的物质条件和组织资源非常困难。
小规模兼业农业放大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至少增大了中央政府这方面的忧虑,使得粮食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举步维艰。现行粮食流通政策使国家负担沉重,农民似乎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但改起来很难。不论批评这一政策的根据如何,小规模兼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确是粮食市场波动的促成因素之一。
失去财产权保障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阻碍因素。土地承包权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民不可能将土地作为一种财产通过出售来获得进入城市的创业资本。地权不稳定使土地贬值,使土地无以资本化,大大削弱了农民积累资本的能力。进城的农民甚至要通过不停地向家乡政府交纳税费来保留自己的房宅和庭院,否则将彻底一无所有。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80年代推动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但以为这一制度今后还会继续大显身手,是非常幼稚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对于农民由食不果腹转向温饱有余,的确是一剂灵丹妙药,但对于商品农业的发展并非最佳制度选择。承包政策对农业生产所释放的效应早已是强弩之末。以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改革,并不是一次完整的产权变革。我们好像建立了一种新的家庭经营制度,并大力称颂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但家庭经营制度所赖以存在的土地却不由农民支配。这种权利的不配套,已经严重束缚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
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解决小规模兼业农业问题,但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地创造条件。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注入财产权内涵,使承包权固定为财产权。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土地财产权的确立开始的,没有这一步,现代市场经济无从谈起。中国舍此不会找到另一条道路。
近几年中
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为世人所瞩目,但如果把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置于土地产权改革之上,就将犯历史性错误。在没有财产权的人民中间推行民主制度在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财产由权力控制,或者权力的财产化,所能产生的只是寡头政治。我所希望的是在土地财产权改革为先导的情况下,逐步发展乡村民主政治,使中国乡村实现渐进式变革,最终使中国农村社会跳出以往
要说这两个问题十分简单, 确实没有丝毫夸张的因素。一个是关于党的教育方针 (有的文章也称之为国家的教育方针) , 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修改完善的教育方针应该怎样表述”;另一个是关于实施素质教育, 提出的问题是“你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如果说前面的题是“概念”题, 那么后面的题得算“论述”题了。按理说, 作为校长或者有志于当校长的业内骨干, 这都是必须掌握的根本问题。
先说教育方针, 这是学校的指导思想。当然, 在不同时期这个指导思想肯定是不同的。30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为学校指导思想的教育方针也随着形势发展不断完善。党的十六大以后, 教育方针在当年《教育法》规定的基础上, 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明确提出了两个“服务”和两个“结合”, 即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还要“为人民服务”;既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些变化的本质意义, 是对教育性质和教育途径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如今的两个“服务”比起过去的一个“服务”来, 显然更加以人为本。因为“为人民服务”不仅给政府教育定了位, 还为学校教育定了位。首先, 是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 把教育列入公共服务范围, 使教育真正成为“人民”享有的权利。同时, 还要求学校必须明确目标, 让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教育能真正带来“人民”渴求的利益。人能得到充分发展是“人民”的共同需求, 政府给予充分保障更是“人民”的普遍愿望。“教育为人民服务”之所以能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原因就在于没有政府的政策保障, 就很难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所以, “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个指导思想, 凸显出来的正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此外, 如今的两个“结合”比起过去的一个“结合”来, 也显得更加切合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疑是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 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 学校教育更加需要社会实践的支撑, 仅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条教育途径显然是不足的。因此, 加上“社会实践”这条途径,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不仅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而且更能体现我国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根本任务。
教育方针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 不能不说是个再“根本”不过的问题了。但是, 几位应聘者的回答让人找不到“准稿子”, 其中一位居然“扔”出一句“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可以肯定, 这个答案也是他在诸多“选项”中经过了认真“检索”的。假设真的还要以此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 那我们的教育岂不又要倒退五六十年?
再说素质教育, 这是学校的办学方向。所谓办学方向, 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 如果说得更直白一些, 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如果说得“理论”一些, 就是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行为。其实,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远的不说, 10年以前我们国家就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 党的十七大又对此做了更加深刻的阐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说, 这个“铁定”了的决策, 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是别无选择的。因为在一定意义上, 这是我国教育应对国际挑战、保证科学发展的唯一选择, 这种选择也赋予了学校新的历史使命。
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 同样也是一个再“根本”不过的问题了。但是, 几位应聘者的“论述”也是让人如坠云里雾里。听了半天, 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认识上好像没有太多争议, 实践中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是应该的, 但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不矛盾”, 因为“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人说“上级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可是家长就是看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结果, 这也是一种社会需求”。其中一位应聘者倒也直截了当, 说“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 不抓‘应试’学校如何生存”。这几位应聘者最后的应聘“感言”几乎众口一词:“如果应聘成功, 不会辜负领导期望, 一定会在提高质量上有所作为。”究竟如何拿到“质量”自然不用多说, 明里暗里早就指向了应试教育。
10年来, 素质教育已经由“推进”阶段进入“实施”时期, 但是无论对它“推进”的力度, 还是对它“实施”的状况, 总体评价都不乐观。决策部门、高层领导都曾经若干次使用过相同的强硬措词, 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即“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不能不说与部分人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由此让人想起了身边的一些现象, 正是这种模糊认识的具体反映。你要是提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有人就会站出来说“素质教育也不能不要质量、不要考试”;你要是提出“抓好学校的课外活动”, 有人就会站出来说“素质教育也不是课堂教学加上点儿唱歌、跳舞、画画儿、踢球儿”。这两个“否定”句还真容易让人犯糊涂。如果说这是“白马非马”般的偷换概念, 大概也并不过分, 因为谁也没有说过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要质量、不要考试。特别是考试, 到什么时候也是检测教学质量或监测学习水平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只是应该有一个“度”, 不能总是考试, 更不能成天“排名”。先不论教育本身对学校其他方面的要求, 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也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无“度”炒作考试、无“度”操作考试吧!至于课外活动, 谁也不会否定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不说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意义重大, 就是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调味素”也不能没有。假如连这类最简单易行的活动都取消了, 只剩下上课、作业和考试, 还能算是素质教育吗?思来想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校的工作到底指向哪里。如果是指向基本素质, 那么学校就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这就是素质教育;如果是指向各类考试, 那么学校必然不择手段地为“成绩”的索取“打拼”。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后者, 教师和学生加班加点的办法似乎已成“常规”。听说, 有的学校不仅要挤走“落后生”, 还能“购”进“优秀生”。如此“策略”还真让人意想不到。显然,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确是迥然不同的办学方向。要是用一组数学概念比喻一下, 应试教育绝不属于素质教育的“子集”, 因为素质教育不可能涵盖应试教育的任何要素;素质教育也不会与应试教育存在“交集”, 因为它们也不可能有任何可以相互交叉的要素。一句话, 不同的价值取向, 决定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原本就是两回事。
从国内舆情看,人们显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许多期望。但从各种渠道的信息分析,我认为可能不会有实质性的大的变革举措。因为不管是财税体制改革,还是城镇化改革,抑或是简政放权,都未能触及到或正视一些敏感问题的研究解决。很多要害问题不仅在目前的政府智库及高层智囊未形成一致意见,就是在一些独立的民间智库和独立学者中也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而不同观点与思想之间的碰撞就更少了。
厘清概念
作为独立学者,必须敢于正视和不能回避敏感的现实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国这改革、那改革,归根到底和最为关键的改革,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就是土地制度改革。而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实现土地私有化。
首先,要明确“土地改革”和“土地私有化”两个概念。
什么叫土地改革?目前在我国就是要改变“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现状,实现“国有土地”和“私人所有土地”两种土地产权所有制形式。
什么叫土地私有化?目前在我国就是要把“集体所有土地”变为“私人所有土地”,实现土地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交易权和继承权的高度统一。与此同时,暂不实行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改革。
明确了“土地改革”和“土地私有化”的概念,就为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如此改革,完全是在遵守国家宪法的大原则下的设计思路,既符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又可以当作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坐实改革的英明决策和创新之举。
如果这项改革能够推进和突破,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自由迁徙等问题才会得到很好地解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以上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在提供给关心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学者“疑义相与析”的同时,我认为对目前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澄清,以便为顶层决策和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商榷观点
华生教授是近年来对中国改革研究比较深入和有影响力的学者,其在《中国青年报》上关于“新型城镇化”问题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也基本赞成。他也提出了“城镇化转型必须从土地制度入手”的改革思路。但他在回答:“当前城镇化的症结在于农村人口可以自由流动,但土地却不可自由流动,因而出现了农地入市、集体土地自由流转等建议,从而让农民原先占用的乡村土地和他们需要落户的城市非农土地完成一个转化,以此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时认为“关于这种思路,最低端的建议就是土地私有化。”
文章写到这里我必须原文引用华生教授的一段话:“问题是农地入市,暴涨的只是城郊的土地,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土地就是不值钱的。越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土地价格分化就越严重。我看了资料,现在美国、欧洲的农村土地就是几千元人民币一亩。台湾也有‘土地为粪土,市场是黄金’的说法。而我们进城打工,迁徙到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大多数都是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他们老家的土地是廉价的,永远都不值钱。所以,房地产商拿地总强调‘位置、位置、位置’,北京密云的地和天安门的地能是一个价吗?如果土地私有和自由流转就可以解决农民进城落户问题,世界上土地私有的发展中国家还会有那么多贫民窟吗?”
华生教授讲得没错。他讲的城郊与农村土地的对比、台湾土地的例子、密云的地和天安门的地相比较,私有制下土地价格的分化都不过是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即级差地租的存在,而可以商榷的是:他讲的并非是土地私有化。
呼吁改革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目前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农地入市也好,集体土地自由流转也好,都不属于土地私有化改革。这种不解决土地产权到人的确权改革,问题多多,贻害无穷,顶多也是一种伪私有化或伪改革(我曾撰文呼吁停止这种改革)。二是土地私有化只有在解决产权到人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交换、出售和继承的完整统一,才能够体现土地应有的价值,才能够带来长期的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当然,在土地改革确权的初始阶段会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产生不公平现象,但这是改革的成本,是释放制度改革红利“长痛不如短痛”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此只好“两利相权取其重了”。我想华生教授是不能够将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还会产生的问题归咎于土地私有化改革的。至于“世界上土地私有的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贫民窟”也是客观事实,可以通过发展和深化改革逐步得到解决。而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却是:即无房可住的人自己建造“贫民窟”还得不到允许呢?
其次,关于土地私有化改革的研究和讨论必须破题。在我国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很多,但对土地私有化改革的研究还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尤其是主流媒体和官方舆论似乎对此讳莫如深。
目前,我国政府智库所谓的三农问题专家为主的观点是中国目前不宜实行土地私有化,理由似乎只有一条,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旦土地私有化以后,有些农民会把土地换酒喝,造成社会问题或引发社会动乱。而认为应该实行土地私有化的主要学者有秦晖、陈志武、周天勇、江濡山和谢作诗等人。我个人也属于支持土地私有化改革的经济学人。
不过,这只是我孤陋寡闻的不全面了解,可能还有许多支持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人士不为我知。而在上述学者中尤其是知名学者秦晖教授和陈志武教授对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和论证已经非常深入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了。如果能够引起更多的学者和改革决策部门关注就好了。至于能否纳入顶层设计,那还得要看政治家的审时度势和勇气。
(2010-06-10 18:13:06)转载 标签: 方法 教育 解题能力 题目 杂谈 分类:思维导图系统学习法
从10年前第一次给中学生讲解解题开始,我就发现教会解题容易但教会解题思路却很困难,一道题目学生确实是明白了,可是稍微变化一下就又不会解了。
后来,在全国各地讲课的过程中通过和许多优秀的老师交流发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尽量把各种出现过的题型都汇总和整理出来,让同学们尽量多增长见识,以免在中高考中被打个措手不及,但这实际上是一种以有限对无限的办法,认真研究历年的中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都有新的题型出现,仅仅依靠对已经出现过的题型熟悉并不能保证中高考的成功,很多在平时的大考、汇考中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却在中高考中失利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如何才能把解题从对题型的熟悉和记忆的层面,提升到能够自己理清解题思路的层面呢?这是10年来我一直苦苦思索和不断实践的课题,下面就是我的答卷,欢迎全国的中学生朋友、家长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你的“思路清楚”吗?
我们平时说某人很聪明,智商很高的时候,常常用反应快、思路清楚来形容。“思路清楚”,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词语,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思路清楚”和解题能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哈佛大学的校长会把它看得如此重要?
通过上面的视频讲解我们明白了,解决这道题目的思维过程其实是分为三个步骤的: ①从题目的关键词出发,②展开联想,③然后把联想出来的相关知识点串起来,就实现了解题。
第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题目的“关键词”。这道题目当中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塑料瓶、子弹、水。
第二、接下来,我们从关键词展开联想了: 关于塑料瓶,中学物理没有什么相关的知识点;
关于子弹,我们会想到极高的速度、极强的穿透力,也许还能想到子弹运行的抛物线轨道,但根据这些好像还是不能得出结论;
然后我们想到水,中学物理中有关于水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水的密度、浮力、压强、光在水中的折射、全反射等等。再进一步往下想,其中密度、浮力、折射、全反射都好像和这道题没什么关系。那么压强呢?可以想到压强的大小、方向……对,方向!这道题目的选项不就是在说瓶子里的水会朝什么方向喷吗?那么水的压强的方向是怎样的呢?物理书上写得很清楚,在同一位置上,水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第三、我们再把前面想到的关键词联结起来,就可以得出一幅完整的图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e1cdc0100jmlh.html
视频传不上来,想看到博客去看吧
子弹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塑料瓶,给瓶子里的水施加了巨大的力量,由于水的压强是向四周传播的,所以,瓶子会向四周炸开。正确答案是B。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可以理解为什么思路清楚对一个人如此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也对我们能否有效的学习和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聪明的大脑,必定是一个思路清晰的大脑,反之亦然。我们的系统学习法,就是帮助大家把这个清晰的学习思路彻底地贯彻到你们的解题当中去。
(二)要想精通解题的“方法”,必须先明白学习的“规律”
前面我们介绍了正确的解题思路,但“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平时良好的知识积累,再好的解题思路也是没有用的。
说到学习的方法,很多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着这样的困惑:“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我好像知道一点点,但是不知道怎么说。就算说出来,别人也很难理解。”2001年的时候,我和2000年的安徽文科状元一块到浙江乐清演讲。2000年高考还是全国统一命题,这个文科状元不仅是安徽省第一,到了北大跟其它省的文科状元一比总分,还是第一。作为一个文科生,居然还拿过物理竞赛全国一等奖,招牌大得吓死人。他走上讲台,侃侃而谈了一个半小时,下边越听越迷糊,最后基本上是被嘘下去的。他自己也很沮丧,下来后向我抱怨说:“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大家怎么都不明白呢?”
我在高中的时候,坐我后边的一个女生老喜欢来叫我给她讲题。我也总是很热心的给她讲,每次讲完之后,她总会用一种发现了外星生物的眼神看着我,问:“这道题我想了两个小时都想不出来,怎么你一拿过去马上就知道怎么做了?”就缠着我要我传授她学习方法,解释一下我为什么会如此聪明。我很不喜欢被那种眼神盯着看,因为这让我感觉自己就像《红楼梦》里面被插了满头花的刘姥姥,而且我也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的问题。就是说,我能够解决这道题目,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解决;我的学习效果似乎很好,但我也不知道这种效果是怎么来的。
她对我的这种回答很不满意,好像我怀里揣着着什么灵丹妙药却不肯拿出来救她这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很多善于学习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怎样提高学习成绩呢?
这是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模式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方法”的层次,也就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比如如何记笔记、如何对待错题,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如何把握文章的核心句子,如何根据题目到文章中找答案等等;
第二个层次,则是“规律”的层面,也就是学习和解题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学习中最核心的东西。一切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都必须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
所以说,要想精通解题的“方法”,必须先明白学习的“规律”。那么学习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呢?请看下面的视频讲解
(三)怎样从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到解题思路
通过上面的视频讲解,我们清楚的看到,解题时理清思路的过程(从题目的关键字出发,逐步展开联想,最后建立题目当中的知识点和答案之间的联系),与我们平时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过程(将单一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我们能够有效的进行系统学习,考试时就能够做到“理清思路、高效解题”。(特别更正:上面视频的例题中电动机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电动机的线圈发热产生的,而不是摩擦损失)
这种学习模式,并不是某位绝代高手闭关修炼写出的武林秘笈,在某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埋了几百年,后来有谁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又把它从土里挖出来,偷偷摸摸的修炼一番,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它只是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学习的知识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当然应该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去学习。
大部分的人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只关心答案。大部分老师的讲解或例题讲解,往往也是主要讲计算过程或答案。但是对整个解题思考过程,往往讲解的并不够清楚细致。只是让我们知道了计算过程,却不知道思考的过程——而这才是解题最重要的方面。这就和我们梳理知识体系一样,如果只看到表面的知识本身,而没有把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就不能够真正的做到彻底理解,也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所以相当大一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答案我能看懂,一看就明白,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我还是不会做,更不要说遇到从没见过的新题目了。
记住:答案 ≠ 计算过程 ≠ 思考过程
所以,最不会学习的人只知道看答案,普通的学生知道看计算过程,唯有真正的学习高手才知道怎么样从题目给出的条件‘想到’计算过程的。
(四)怎样高效的进行系统学习
(五)系统解题法应用实例:怎样写一篇高分作文
系统解题法:把解题从记忆题型的层面,提升到能够自己理清解题思路的层面。
2008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等待实际的老鹰又再回来了,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视频传不上来,到博客去看吧
抓落实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动实践证明,只有围绕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去认真抓落实,使好的规划不能实施,好的政策不能推行,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都将影响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整体大局,损害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需要的是守规矩、干实事、重公议的实干家以积极抓落实的状态扎实干事,才能更好地将每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落到实处,从而避免出现“折扣主义”、“形式主义”、“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让百姓感到华而不实的现象发生。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每一位领导干部,其实不管身居何处,只有把工作落到实处,解决了实际问题后,你才是一个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百姓的好领导、好干部!
一个企业岗位落实制度再规范化、科学化,没有按规定执行也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着这些通病:(1)部门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相互之间出现扯皮、推诿现象;(2)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工作难度加大;(3)出现问题无人“买单”。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不是说完善奖惩制度就万事大吉。如一个官司,不是法院判决生效了,就能获得公正、公平,关键是看后期这个生效的判决有无客观执行条件。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企业落实岗位职责需要与权利相统一,职、责、权、利四项是每个工作岗位不可或缺的因素,责任落实到人,就必须放权到人。有责无权,承担了工作职责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力,造成工作难以取得成效的尴尬;相反有权无责,对工作没有尽职尽责,得过且过,导致权力被荒废或滥用。因此,建立岗位落实责任制,必须使科室的每一个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相应的权力。
(2)考核与奖惩相结合,考核应当作为奖惩的基本依据,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岗位履职情况,能全面、客观、公正的奖励优秀职工,惩罚差的职工,激励他们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一个企业能和谐健康的发展,企业内部定是分工明确,奖罚分明,符合贡献与报酬相对的原则,使职工心理平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3)岗位职责与培训相接轨,首先企业领导要重视,培训要赶时代,夯实基础才能长治久安。针对现今企业职工老龄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普及问题,企业应投入资金、利用青年人力、活用时间,制定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培训规划。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和工作职责有计划地进行定期培训,使职工热爱本职、增强责任感,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构筑企业新文化。
解决秸秆焚烧不能光挥“板子”
据统计,多年来尽管国家多次出台法规禁止各地焚烧秸秆,但由于秸秆回收利用成本偏高,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这大量的秸秆之中,约有20%左右被遗弃或焚烧处理,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针对这些情况,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应对,某些地方甚至出台了“即刻起,发现一起,曝光一起,问责一起,如再发现一把火,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地免职”的“史上最严”禁烧令。
可是不管对农民挥多少“板子”,也还是走不出“年年喊禁烧,年年还要严防死守”的怪圈。谁都知道秸秆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可是“农民费了很大劲把秸秆打了捆,堆在地头却没人要。”全国政协委员温香彩认为,光堵不疏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的办法再好,如果在农民那行不通,也算不上好办法。
“不能把板子打在农民身上”,孙宝启委员说,焚烧造成污染不是农民有意为之,这只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政府应该多作为,多承担责任。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政府在禁烧的“堵”上不断加码,但是从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而言,“疏”的道路却并不畅通。对于频繁出现的秸秆焚烧事件,不能光靠一个“禁”字来解决,应该提倡“疏堵结合”,即为秸秆找一个好去处,变废为宝。
尚勋武委员表示,虽然地方政府都在倡导秸秆还田,但还田之后播种出苗可能更难,农民还要多掏钱处理,又减产又增资,农民自然不愿意。从农民的角度看,要解决禁烧问题,就要使秸秆值钱,还要使秸秆能够很经济地从地里移出。
应疏通出路把秸秆变成“真金”
“秸秆焚烧”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一种社会现象,治理焚烧秸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从思想上、技术上、补贴上做文章,有步骤地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是不是比强制命令更有效?
相关人士认为,如果秸秆焚烧一时难以禁绝,其实也可以不选择烧,选择其他的方式来综合利用秸秆,来降低焚烧带来的危害。同时真正理解农民群众的现实困难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解决,在尽量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农民群众之急、之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
江利平委员建议,政府调整惠农补贴政策,应把农机秸秆粉碎还田补贴纳入其中,按“谁还田、补给谁”的原则,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温香彩委员也表示,政府弥补制度和规定衔接方面的缺失,扶持秸秆利用产业,建立田头管理、收后收集、专人清运、定点堆放、集中处理、综合利用的一条龙管理机制,让农民在综合利用方面的获利远远大于一烧了之。
此外,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让秸秆利用形成循环产业链,变废为宝,农户和企业实现双赢,如饲料化利用、肥料还田、稻秆造纸、气化集中供气、生物质发电等。只有让农户认识到秸秆的潜在价值,让农民清楚的知道收集秸秆可以卖给企业进行综合利用获得利益,就不会把“宝贝”当成垃圾烧了。同时,政府也就不用严防死管,也可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从防止“秸秆焚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更多利民利国之事!
北京:变被动为主动确保秸秆100%综合利用
根据环保部“三夏”期间秸秆焚烧遥感监测日报,截至6月30日,北京市“三夏”期间农作物秸秆焚烧零火点。
针对“三夏”期间易发生小麦秸秆焚烧问题,北京市农业局高度重视,疏堵结合做好“三夏”期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全程机械化作业确保了全市小麦秸秆全部综合利用。“三夏”生产期间,全市共投入作业拖拉机3517台,小麦联合收获机637台,秸秆粉碎机和打捆机634台,玉米播种机1155台,机具保障充足且准备充分,实现了小麦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或收集打捆、玉米机播“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小麦秸秆100%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同时,市农业局落实禁烧联合工作机制,联合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夏”秸秆禁烧联合执法督查,并对平谷区、房山区进行了秸秆禁烧专项检查。
蚌埠: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今夏,安徽省蚌埠市抓住秸秆综合化利用这个关键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化解了秸秆回收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据统计,蚌埠市今夏产生小麦秸秆169万吨,其中还田利用87万吨,半量还田利用14万吨,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53万吨,其中20万吨用于发电,14万吨用于生产饲料,6万吨用于制作基料,4万吨堆肥,9万吨用于制作燃料,利用率达31.4%。蚌埠市田地里无一处着火点,91.1%的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为更好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蚌埠市也采取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于合作社等购买秸秆粉碎机、打捆机等专业机械的,政府会优先给予相应额度补贴;对于利用秸秆进行高温堆肥、制作燃料、发电等的企业,对于参与秸秆收购的经纪人,政府也会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不让企业亏损。
关键词:固其根本;自我否定;超越自我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泉源。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固的根本是什么?要浚的泉源是什么?是计算法则?是运算定律?还是……
560+440÷20×36
=1000÷20×36
=50×36
=1800
在教学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后,一个班有不少学生都出现这样的错误,该班教师说:“这样的题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从来没有出错,学完简便运算后,学生反而不会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于是和一个学生交流,了解情況。
师:看到这个算式(560+440÷20×36)你首先想什么?
生:加法结合律。学生的回答不可思议,这道题怎么可能想到加法结合律呢?加法结合律不是要三个数相加吗?这不是太牵强了吗?
师:这道题有哪些运算?
生:加法分配……不是,这是运算律。(学生有点紧张。)
师:我们学过了哪几种运算?(我笑着问他。)
这时,又一个学生交作业,他是这样做的。
560+440÷20×36
=(560+440)÷20×36
=1000÷20×36
=50×36
=1800
一个没有添小括号,一个添上小括号,方法一样。很显然,他们有相同的思考。
师:你可以告诉我这道题有几种运算吗?
生:加法、除法、乘法。(先前的学生点点头。)
师:算式中有加法、除法、乘法而没有括号,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除法。(很明显,学生知道运算顺序。)
师:那你为什么要先算加法呢?
生:560+440=1000,好计算。(原来如此,学习简算不就是要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这里不能先算加法呢?学生并没有真正明白。)
学生为什么在没有学习简算时不会出错,而是在学习简算后就出错了。根本原因在哪里?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简算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误认为怎样算起来简便就怎样算,不需要考虑计算顺序。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没有彻底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特殊形式,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可以用除法计算。学生能说,未必真的明白、理解,尤其是除法,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对算式的意义分析。560+440÷20×36,是把440平均分成20份,得到一份,再算这样的36份是多少,(560+440)÷20×36,是把560+440的和平均分成20份,得到一份,再算这样的36份是多少,这就是为什么乘除法是二级运算,加减法一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必须要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学生这样思考没有错,关键是作为教师的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郑毓信先生说过: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自我否定”就是让学生产生内在的观念冲突,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否定”的两组算式:
560+440÷20(560+440)÷20
560+440×36 (560+440)×36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辨、验证、归纳、总结后,得出第一个算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而第二个算式不能。
孩子带着满意的笑容开始做题,老师因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笑了。
在教学中,学生出错是理所当然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准孩子出错的原因,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产生观念冲突,在思辨中不断进步。
古人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语中的,点明了消除学生出错的根本方法,即学生理解了相关概念,才能正确分析,否定错误,超越自我。
在10月全乡机关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我积极通过作风整顿理论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树立好的工作形象。通过学习,按照乡党委领导工作部署,对照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相关文件,找准各自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对症下药,锐意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自身工作。通过对照检查,我感到自己存在理论学习不深入、工作作风不扎实、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等问题。作为服务于群众的一名乡镇基层人员,一定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强化组织纪律性,确保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一、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我们党一贯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十二届二中全会、十三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四中全会、十五届六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都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专门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作风不实,不但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头人,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各级领导干部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势必影响和谐的干群关系,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二、围绕“五个突破”,积极推进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通过动员部署阶段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围绕“发展、为民、创新、实干”的要求去做,力求在“三用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上实现新突破、在“开拓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群众”上实现新突破、在“求真务实”上实现新突破、在“清正廉洁”上实现新突破,为实现我镇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在“三用心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要是克服官僚主义,不盲目决策,不劳命伤财,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多为群众所想,多关心群众疾苦。
2、是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虚报浮夸,不加重群众负担,不侵害群众利益。要通过作风整顿,真抓实干,了解实情、体察疾苦,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我镇干部作风总体上是好的,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照上级的要求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与“发展、为民、创新、实干”的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着力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上有新的突破。
二)、要不断学习,着力在“开拓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自己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在行动上符合工作的规范;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原则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一个优秀的干部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所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而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做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必须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才能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强化服务意识,着力在“服务群众”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服务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地为农村和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出任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之前,熊跃辉就曾担任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这些年,随着我国环境问题逐渐突出,正是国家环境督查体制改进与督查力度提升明显的关键时期。
治霾须先理清“源清单”
《瞭望东方周刊》:你从华北督查中心主任转任科技标准司司长之后,多次讲到要从科技角度重新梳理治霾思路。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对治霾的意义?
熊跃辉:科技治理是一个抓“牛鼻子”的措施。简单说,就是利用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使得排污产业、企业减少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如果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污染物就减少了。
从科学的角度说,雾霾治理的目标简单而明确,那就是主要控制煤炭的消耗。我国现在的煤炭产量约40亿吨,仅有少部分出口,大量是国内消耗。煤炭的开采、运输、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PM2.5、PM10,也就是构成雾霾的主要成分。所以,治霾首要是 “控煤”。
“控煤”首先是减少消耗,但强行削减煤炭产量和消耗量,需要考虑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力。比如,我国电力事业的60%~70%要消耗煤炭,而现阶段火电还占据极大比重。煤炭、石化能源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不可能在总量上一下子减得太多。
北京现在年消耗2000多万吨煤,到2017年得减少到1300万吨;河北省煤炭消耗是3亿多吨,到2017年要削减4000万吨。这仍然是有限的,就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炭、石化能源利用的清洁程度和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瞭望东方周刊》:说到科技治霾,首先就需要搞清雾霾的科学成因。
熊跃辉:霾的形成是很清楚的,三个要件:静稳天气,80%以上的空气湿度,以及一定时空内的颗粒污染物浓度。难度是如何准确搞清污染物的来源、成分,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
各地情况还存在不同。比如,北京雾霾的来源与廊坊、保定、石家庄的雾霾来源未必是一样的。
环保部2013年10月出台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首先就是对污染物的“源解析”,理出“源清单”。打比方说,机动车尾气贡献了多少、燃煤电厂贡献了多少、工地扬尘贡献了多少,等等。如果不能从科学角度尽快摸清雾霾来源,治霾就没有针对性。
《瞭望东方周刊》:当前“源解析”存在技术难度吗?
熊跃辉:环保部主要是推动出台“源解析”的方法和标准,然后各地依据方法实地检测,拉出“源清单”。检测的技术难度很高。
就全国范围来说,雾霾治理也不仅是治理PM2.5、PM10。华北、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污染物确实是颗粒物PM2.5、PM10,但在珠三角地区,主要污染物就不仅是颗粒物了,还有臭氧。
根据2012年国务院最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臭氧也是六项必须评价的空气指标之一,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PM2.5。
PM2.5相对还好治,真正做到控制燃烧、提高油品质量就行,但是臭氧很难治。臭氧的主要来源是VOC(注:指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有1000多种,涉及印刷、油墨、涂料、家具喷涂、汽油挥发、餐饮油烟等等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大多是无组织排放,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不见摸不着。所以,VOC的治理难度就更大。
《瞭望东方周刊》:大众都在关注雾霾,对这个问题好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
熊跃辉:这方面的差距更大,人们看得见雾霾,看不见臭氧。对VOC的治理,可以说现在是“老百姓缺认识、政府缺重视、监管部门缺标准、缺检测方法”。臭氧的治理也是我们当前“清洁空气研究计划”的主攻方向,如果现在不加强认识,过两年跟现在面临的雾霾问题将是一样的。
河北200多家钢铁企业只有几家达标
《瞭望东方周刊》:针对雾霾治理和污染物排放,国家和环保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靠什么去落实?
熊跃辉:最重要的手段是严格标准。标准是根据当前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来设定的。比如,有的行业污染不是很严重,那么可能根据三分之二的企业能达到的水平来制定标准;有的行业产能过剩,划线就会严一些。一方面,通过标准来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标准逼迫企业、产业实现技术进步。
比如说钢铁,我们要求钢铁烧结机机头的粉尘排放是40毫克/每立方米,机尾是20毫克/每立方米。但是,据估计,大概有五分之四的钢铁企业如果不加大技术进步和改造,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尤其是河北现在的200多家钢铁企业,估计只有几家能在严格污染管理的条件下达标。
通过严格标准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这是很多国家都用过且奏效的手段。国家标准是技术法规,是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的红线,越过红线就是违法,这是具有强制性的。
《瞭望东方周刊》:标准早已制定,但执行似乎一直都存在问题?
熊跃辉: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不缺标准,缺的是执行不到位。
这有几种表现:一种是选择性执行,国家要考核的指标就执行。比如,地方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这几项考核标准上就认真抓,说到底是为了给国家交差、交数据。
另一种是根本不执行。比如钢铁业,我们曾经排查发现,不要说现在收严以后的标准,就是过去的老标准,也有70%的企业达不到。现在我国的钢铁企业大多是违法而上,挣的就是牺牲环境的钱。
比如,生产一吨钢花在执行环保标准和污染治理上的成本,大约要一百元,但我国一吨钢的利润最低时还不够买一瓶矿泉水。钢铁企业要达到环保要求,必然亏得一塌糊涂。所以,环保标准在一些地方可有可无,有的地方政府还把执行环保标准视为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瞭望东方周刊》:像河北等一些省市,钢铁是地方的经济支柱,怎么能做到依靠地方政府去监管钢铁产业污染?
熊跃辉: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对一些地方政府来说,一是不管,一是不让你管。一家钢铁企业一年能给一个县贡献几个亿,他会去管?他能让你去管?
本来,除了国家制定环保标准外,地方是有权制定地方标准的,但我们梳理发现,有三分之一强的省、市、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没有一项对应的地方环保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照顾全国的情况,无法针对某些地方特殊、突出的环境问题,这就要求地方通过地方标准,针对这些特殊的环境问题提出要求。问题是,有的地方不但没有地方标准,甚至连国家标准都不想执行。
《瞭望东方周刊》:针对这些情况,环保部怎么去推动问题解决?
熊跃辉:不久前,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的主持下,部长专题会刚刚通过《关于加强地方标准的指导性意见》,目的就是积极争取各省级政府制定配套的严格的地方标准。部里的想法是,在当前国家标准没法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强化地方标准来解决一些地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此外,环保部还自2013年3月开始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省区市的47个地级以上城市,涉及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纳入特别排放限值。
这47个城市的火电行业要达到这个特别条款标准,问题不大。问题最大的是钢铁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要求钢铁烧结机的机头达到40毫克每立方米,机尾要达到20毫克每立方米。这个标准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执行,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算只有10个月的时间了。
按照这个标准,80%以上的河北钢铁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需要改造脱硫、除尘等生产环节。这个改造完成,从动工的这天开始到结束,保守估计也要8个月时间,并且需要停产进行。
问题是,现在来看,河北还没有几个企业动手的。很显然,到2015年1月1日,他们要不就是违法干了,要不就得停了。
《瞭望东方周刊》:环保部是否在抓紧推动他们执行?
熊跃辉:环保部一直在严格要求,近期还要做一些评估,提醒地方政府迅速行动。
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交叉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环保标准执行不力是否因为惩处力度不够?
熊跃辉:我当了五年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标准执行不力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刺激企业去完善工艺设施,达到标准排放。
在打击非法排污等问题上,现行法律比较疲软,《环境保护法》20多年都未曾修改。很多人大代表跟我说,我等《环境保护法》修改都等到水黑了,等到一代人的头发白了。20多年前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现在看来显然微不足道。
举个例子,非法排污是按照排污费的三到五倍来处罚,如果平时交3000元排污费,假设排污十天,这没多少钱,对企业来说处罚不痛不痒。而且,环境执法部门处罚手段极为单一。以前就是单纯停留在行政处罚上,事实上,如果要制裁一个违法企业,需要刑事处罚、民事处罚等多种手段。
从国外来看,民事追究是很重要的手段。但在我们国家,追究民事处罚现阶段仍然相当难。首先是取证难,比如说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没有规定可以给老百姓看,可以给你拿去打官司,甚至有的地方还以保护企业为由不让老百姓看。老百姓拿不到证据,他自己去监测又有严格规定,如果不是科学取样也没有用。
关于刑事责任,2013年6月“两高”对《刑法》338条作出司法解释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可操作性才大大增强。过去追究刑事责任是以“后果定罪”,如造成多少人伤亡、多少耕地失耕等,才能追究刑事责任,问题是现实中环境后果评估极为困难。去年“两高”作出司法解释后,转变为“行为入罪”,只要你有危害环境的行为,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入罪门槛降低以后,我感觉到效果大不一样。过去我带队下去督查,他们根本不怕你,甚至有的还盼着你去处罚。因为他只要被罚过,就等于拿到了“免死金牌”,监管部门就再没辙了。
《瞭望东方周刊》:从环境督查的角度来说,地方省市的督查职责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熊跃辉:地方执法的问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不敢为”,过去考核干部的主要手段就是看GDP的增长,至于老百姓的健康、环保等等指标都是没有约束性的。所以,很多地方政府不让环境管理部门去企业检查。我们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要进园区企业检查,说不行,要有纪委批准。这些“土政策”完全凌驾于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之上。
还有一种是客观上“不能为”,我国很多基层环保部门缺人才、缺能力、缺技术设备的问题极为突出。我曾经问一个县的环保局,他们十年没有进过一个科班出身的环保人才。很多时候下去督查,走一路能抓出一路的问题,但是有的地方环保队伍长年累月在那儿都找不出问题。何况,很多地方企业也在绞尽脑汁跟你对抗、造假,让你轻易监测不出来。
《瞭望东方周刊》:这些问题在地方很普遍吗?有人据此提出对环保执法队伍进行“垂直管理”,有无必要?
熊跃辉:这些问题特别突出。当然,还有“不作为”的情况。在执法中,见风使舵,讨好某些企业、领导,对当地的政绩工程、首长工程,对有些和领导沾亲带故的企业,网开一面,从以往来看,这种“行政干预、地方保护”是很普遍的。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强调科学发展观,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越来越严,政策越来越具体,地方领导干部和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这种明目张胆的地方保护主义确实越来越少了。
现在来看,我觉得直管没有必要了。这有三方面的理由:第一,法律已经规定环境保护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把队伍收上去了,哪儿来人干活呢?第二,收上去是治标不是治本,治本要加强对地方环境质量的约束性考核,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三,国家层面应该是侧重宏观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加强考核,来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制定标准、改进管理机制,市场的手段呢?
熊跃辉:市场的问题也是管理的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交叉。这在机动车领域体现得比较明显,针对机动车减排,车、油、路是三位一体的,有好车、没好油,有好油、没好路,都是白搭。
比如柴油有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前者的含硫率比后者标准严格,但我们督查发现有的高速路上还是可以加到普通柴油。这块儿谁去管?我们管不到加油,交通部门也没法管,对车主来说,加车用柴油还是普通柴油对其没啥区别,后者还更便宜。因此,协同管理是个关键问题。
再比如新车要进行型式核准,但我们接到过举报,有的车企送检的是符合“国五”排放标准的车,但市场卖的却是“国三”的车。
《瞭望东方周刊》:从环境管理体制来看,过去主要侧重“总量排放”控制,未来对外界关注较多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否会有推进?
熊跃辉:客观上,“总量减排制度”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新的形势下确实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我概括了一下,现在的环境保护是“不缺技术缺良心、不缺标准缺执行、不缺口号缺机制”。
【根本问题】推荐阅读:
根本性创新10-0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11-24
根本的词语解释及造句12-11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12-04
政治纪律是党的根本纪律07-16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07-28
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09-18
推广普通话最根本的原因11-30
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的根本需求06-05
振兴东北资源型工业基地的根本对策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