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渐成了审计的主流。对于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以及实务的运用也渐渐成为我国审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国有企业审计法律制度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综合实力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稳定、社会公平、战略实施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国企审计实现了对国企的有效监督,保障了国企的良好有效运行,国企审计法律制度是我国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本文从国企审计入手,着重对国企审计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我国国企审计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国企审计法律建设提供支持。

一、我国国企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双重性领导体制影响审计权威性的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的审计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各级审计机构受本级政府行政管理的同时还要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业务监督和指导。审计机关人事调动权、任免权均在政府领导人员手中,因此在地方国企审计过程中监督作用无法有效落实,使国家审计机关处境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的权威性。

(二)无法发挥公正评价和委托的责任

我国各级审计机构也是隶属于各级政府的一个部门,所以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干扰,使得中央的某些方针政策无法通过审计真正落实。由于审计部门的体制现状,实际的权力监督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对同级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特别是政府领导人。

(三)国企审计规范性法律制度不健全

对审计人员的审计执法规范性行为要求出现空白点,或者出现被审计单位人员拒绝提供审计证据的现象,审计人员能够采取的审计手段、国企审计法律制度方面能够提供的支持缺失。

二、我国国企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及保障

(一)完善国家审计法律体系

进一步加强国家审计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审计法律体系和制约机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国企审计法律体系监管问责机制尚不完善,虽然我国逐年修订的审计法律和相关条款中涉及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内容,但监督管理机制相对松懈,所谓的监督实质上变成了国家审计机关的例行审计、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而国家审计法律体系自我约束在立法层面上的不完善,导致对很多企业经济问题行政监督没有法律依据,监督问责有时候无法可依。

国企员工是国企审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对于国家审计工作的各个细节也有最深切的感受,其应当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但在我国以往的国企审计实践中,国企内部员工的监督权很难发挥作用,一方面与我国的法治现状有关,国企员工本身的法治观念较弱,法治思维缺乏,社会监督作用自然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国家缺乏比较完备的国企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现有的国家审计法律规范多是规章、法规或者其他政策性文件,且这些规范对于企业内部审计自我监督问责的规定部分比较笼统和粗略。监督手段的单一以及监督主体的局限性,都是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的障碍。

(二)完善国企内部审计法律制度

内审制度是解决“委托与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审查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对国企管理者进行控制和监督,严格掌控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从而进行约束。

国企内部审计一般包括审查会计记录、经济业务、财产保管与其他检查等。要加强会计、出纳档案保管以及收入、支出、费用、往来、债权、债务的登统记业务,明确职责和岗位权限,及时发现和预防错误或舞弊行为。

完善授权审批机制,严格特别授权和常规授权的控制,规范国企制度,规范特别授权权限、范围、责任和程序,尤其要严格控制特别授权。

定期对内部自我审计监督体系进行修订,完善企业发展需要,把握企业经营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关键,例如物资采购、产品销售、款项支付、款项回收等,这些环节对企业影响很大,也与审计监督与内部控制正相关。

(三)完善国企外部审计法律制度

国企内审直接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负责,提升其独立性,通过对国企下属子企业负责人和各部门进行审计,可以鞭策国企完善制度。但设置内审部门属于企业高级管理层的职责,且内审很难不被“内部人”操控。

国家各级审计机关设立特派审计机构可以摆脱“内部人”操控,同时可以对“内部人”进行监督,从而发挥内审很难发挥的特别作用。各级审计派出部门归属国家审计机关领导和指导,对各级审计派出机关负责。设立特派审计机构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对国企领导及董事的审计监督,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外部审计提升特派机构审计效率,提升国企审计效率。目前,在中央的部署下,国家审计署在中央企业层面已增设专门审计机构,但覆盖面和力度仍然不足。

强化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应理顺关系、创新体制、改进方法、强化管理,并准确定位职能、规范职责权限、正确履行职责,从而体现“派驻”的优势。

(四)加强国企审计配套法律制度的建设

1.建设国家审计、内部自我审计、外部审计综合协调部门。设立综合协调部门有利于优化国企内外审计资源,规范审计权限。成立综合协调部门可以防止审计范围过宽、审计监督难度大等审计资源不均问题,更加有效地促进国家审计资源的分配。

2.完善国家审计法律体系建设标准。我国现有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阻碍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力度的发挥,审计结果公告是指各级审计机构以出版物方式,向社会公开有关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报告等审计结果性文书所表达内容的公告。这些因素涉及国家现行审计结果。一是改变国家审计制度的目标,包括改变原来的时间限制规定和目标的模糊之处。二是提升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体系的供给,加强传统审计机关“权力”和“义务”概念的转变,增加国家审计部门的自主性,强化责任。三是转变制度变迁主体观念,提升公告的主动性,审计公告不能仅仅公布审计单位的错误和缺点,对国企经营中表現较好的地方也要进行公布。

3.加强国企审计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减少国家审计的无意差错,提升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能力。二是加大公告后续整改力度。三是提升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关注度。四是提升公告理解程度。

三、结语

国企审计体制和法律制度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有企业审计的实施是在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下进行的,国企审计能否充分发挥揭示差错和弊端、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作用,关键就是国企审计法律制度是否健全,也就是在审计过程中能否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依法依规审计。因此,国企审计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是我国法律在审计领域走向深入的重要实践,对于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监督审计管理体制,做强做大国有经济,夯实我党执政的经济公有制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法治化进程中,国企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设是一大趋势。

作者:郇伟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2:

探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逐渐成了审计的主流。对于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以及实务的运用也渐渐成为我国审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主要探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下:完善内部审计的社会环境;巩固和保障内部审计的地位,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加强对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指导;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拓宽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和范围。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问题;对策

现代审计已由原来的财务鉴证向现在的管理鉴证发展,这种发展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经营环境中的各类风险更是无处不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足够的认识,要严格审计程序,强化责任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增加了其价值,也有助于规划企业的未来。实行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实行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只有科学、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保驾护航,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经营环境的改变,内部审计的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

内部审计是指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专职的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以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活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治理并不完善,整个社会对审计还不够重视。目前许多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主要是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而被动地服从,积极性不高,机构人员东拼西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检查,因中央下了文件,所以他们腾出一块地方,挂起一块牌子,表面已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而实际上,这些机构有名无实,或企业本身并无创建发展内部审计的动机,领导也不够重视,审计部门成了老弱病退的休养处,又由于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及有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某些企业就利用了我国社会主义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补充和具有鉴证职能的特点,内部审计成了企业偷税、漏税、违法经营的保护伞,主管领导和财务人员考虑到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违反审计有关的法律制度,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有的甚至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与财务收支有关的会计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本应由内部审计来执行监督管理、评价、鉴证的职能,而在实际中往往被财务部门替代,这就是我国内审的现状。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的社会环境还不够完善

由于社会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同时缺少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并且有的部门认为内部审计是对其工作的不信任,因而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还没有认识到它有增加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他们把内部审计当作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从心理上排斥内部审计。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看,大多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主要在税利上做文章,多数领导追求短期效益,只在人力、设备上下功夫,因而,他们本身就缺乏创建内部审计的动机。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限,审计人员的地位得不到保障

内部审计既非国家审计的产物,又非其延续。它只不过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职能中分解出来的职能之一,只隶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范围,而不能超越。而在我国,国家期望借助内审弥补国家审计力量的不足。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内部审计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之下,但业务上受上一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调动、奖惩,应事先与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商定”,即所谓“双重领导”。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这种领导界限是模糊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同时为利益格局不一致的经济主体(国家和企业)服务,显然是人为地把内部审计人员抛向了两难的尴尬境地。另外,根据政策规定“对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计时,若发现有重大事项,可向此审计单位的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反映”,因此单位必会有意无意地去削弱自己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利。使内审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职能,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内审发育不良。

3.审计方法和技术不能适合内部审计需要

目前的审计人员对财务审计的方法比较熟悉,但这些方法却不能满足内部审计的实际需要。内部审计要根据具体的审计事项,灵活选择多种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将财务审计方法和现代内部控制、决策方法有机结合,将审计与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此外,在我国,审计人员仍然停留于传统的手工查账的这一事后审计方法,审计手段的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

4.内审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普遍不高

从主观上讲,因为目前很多所谓的兼职内审人员,其实是企业“凑合”配设的财会人员或其他人员,他们不会在自己的审计业务能力上下功夫,因此开展审计工作时不能有效全面地了解企业内部整个业务决策运作的情况,也无法真正地对企业的管理全过程提出他们的意见。从客观上讲,一是专业审计人员匮乏,国家审计机构尚且存在专业人员力量的不足,何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二是国家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往往停留在形式上,仅满足于机构的设置及工作的开展,对健全机制、提高内审工作成效很少顾及到。

5.内部审计的审查范围受到限制

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往往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这就使内部审计也属于财务性质并由财务部门主管领导,尽管政府多次下令将财务与审计分立,但最终也基本上是同班人马,当需要应付检查时分为两个部门,平时则合二为一。这就是内部审计变为财务审计的自审过程,其公正性受到极大影响,审计范围也仅仅局限于财务审计,并未发挥内部审计的应有职能。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新的形势下,对内部审计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内部审计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职责,重新恢复和界定内审应有的职责和地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完善内部审计的社会环境

首先就是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还缺乏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内部审计要科学、深入地开展,必须在法律法规范畴内进行,根据在内审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内部审计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降低工作中的随意性、主观性,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树立审计权威,从而让社会对内部审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就是要转变领导对内审的认识,逐步消除对内审工作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领导干部的思想要实现由“要我审”到“我要审”的转变,实现由被动地接受审计人员的审计到主动请审计人员审计的转变。

2.巩固和保障内部审计的地位,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不应受国家审计的干预,国家审计机关应把重点放在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监督上,组织经验交流,提高人员素质。形式上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取得相应的绩效,应让企业出于自发而设置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应帮助企业培养内审人才,内审应有自己独特的地位,独立的方法,对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审查和评价,实施对系统的再控制,促进管理部门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自觉设立的内审部门,应单独设置,配置专职人员,并由企业最高领导层直接领导。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实时审计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具备超然独立性,给予内审部门足够的权限,使其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形成企业、内审和国家审计“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从而巩固内审的地位,使内审事业不断发展。

3.加强对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我国审计机关应加强业务指导,尤其是在内部审计领域。一方面,要转变内审工作的指导模式,从抓内审面的扩大逐步转移到点面结合上来。另一方面,要转化其工作作风,努力为内审工作做实事。强化内审宣传、学习培训、总结交流,促进内审进一步发展。再者,内部审计协会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重视研究和指导,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式。还要加强对审计取证方法的指导,减少审计的盲目性,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4.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要求各个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若要在如此激烈的世界竞争环境下早日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对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借助各种力量转换企业管理人员的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重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审人员应苦练内功,更新知识。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审计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严格审计程序,制定明确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强化责任感。三是要采取短期轮训、以审代训和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5.拓宽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域和范围

随着外部经济条件的转变,内审要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和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选择审计重点,在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内控制度评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中,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审的永恒主题贯穿始终。我们应当认识到,现行内审已超越了财务审计的范畴,审计人员也不能再局限于来自财会部门,还应聘请各种行业的其他高级人才加入到审计行列,如工程技术人员、法律人员、外语人员等,最后,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有利于在审计过程中集思广益,发挥团队群体优势,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从纯监督转到重服务上来,并把审计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单纯的财务审计转向对人、财、物的综合效益审计上来,要全面、公正评价、鉴证、控制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以满足企业内在需要,挖掘企业的潜力,保证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广秀.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杨志强.浅谈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0,(2).

[3]王以宝.企业管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月刊,2004,(4).

[4]沈统飞.目前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财会,2003,(5).

[5]陈耘.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3).

作者:王联品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3: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企业研发支出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要了解企业有关研发支出的会计信息,更要了解企业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我国的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本文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开发费用会计确认中存在的问题

(一)准确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难度较高。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需将研发过程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以便分别进行核算。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只是单纯给出了研究与开发的定义,并没有对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进行详细列举,会计人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哪些属于研究活动,哪些属于开发活动,且各个企业在实务中的情况千差万别,错误划分的风险较大,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二)采用有条件的资本化不易进行会计操作。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会计准则所规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财务人员对新技术本身及新产品的市场前景了解有限,根据会计准则中的资本化条件来判断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可能与实际不符。再加上我国高素质财务人员短缺,要准确判定开发阶段中有关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难度较高。

(三)企业可能利用会计准则给予的自主性操控利润。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不同划分及开发阶段中有关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企业都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信息予以判断。会计准则给予了企业一定的自主性,企业可自行决定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决定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是否资本化及进行多大程度的资本化,这就使得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特定目的(比如进行纳税筹划或者便于业绩的优化)来调节损益和资产,从而达到对利润的调节。虽然我国审计部门每年都会对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进行审计,但是该审计是为了对企业进行经费补贴和税收优惠而进行的,只要求保证研发支出金额的真实性,不需要审查对资本化、费用化的划分是否合理。在会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企业也就很难做到自觉的规范化处理。

(四)会计与税法所指的研究开发活动有差别。根据2008年发布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有关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指的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因此,税法的研究开发活动并不包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这与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存在差异。

二、研究开发费用会计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费用全部以当期损益形式摊销,不符合客观性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研究的定义是:“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作为研发活动前期的调查活动,无形资产开发结果有如下三种可能:第一,经研究证明无形资产开发的成本大于预期收益,此时不再开发。企业将研究费用归为管理决策的成本,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按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这种处理方法是合理的。第二,研发活动进行较长时间后由于其他企业研发成功或其他原因致使开发后不能带来预期收益或者开发未成功。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研发支出都按当期损益处理,计入管理费用,这样会导致企业当期利润锐减,特别是成本大的研发活动,可能扭曲财务信息。第三,研究结果证明技术开发可行并且开发成功后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此时研究费用作为无形资产开发的基础,仍然以当期损益形式摊销,由于没有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会使各期摊销的费用减少,从而虚增企业利润。第二和第三种情况都没有真实反映企业各期的经营成果,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客观性原则。

(二)历史成本计量结果欠缺相关性。对于企业内部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其投入和产出是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然而,研发项目一旦开发成功,其成果中凝聚着智力因素,往往能使资产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所以,研发的投入相对于未来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即研发经费的投入与产出存在很强的乘数效应。企业以历史成本对研发成果计价,以少量的工资费用和实体资产消耗计量一项资产,不能体现企业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此一来,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资产将背离资产本身价值,使与研发相关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

(三)跨年度的开发支出未做减值测试。由于研究开发项目多数是跨年度进行的,因此年末时企业账务中可能存在大量资本化支出,但这些研发支出是否仍存在等量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可能与多家企业同时进行某种相同或者类似的关键技术,一旦有企业率先获得研究成果,其他企业的研发支出可能就迅速贬值;同时,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是需要特别管理和保护的特殊资产,一旦管理或保护不善有可能导致其快速贬值。所以,企业应不断了解自己研究的项目在市场上的地位,以确定该项目的投入是否发生贬值。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未规定与之相关的减值测试,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三、对解决我国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的建议

(一)明确研究与开发相关定义。为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准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对研究与开发的定义作进一步解释,如在其定义后详细列示哪些活动属于研究活动,哪些活动属于开发活动,以使财务人员能准确将活动归类,提高研究开发费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加强财务人员与研发人员配合,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因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判断开发阶段有关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财务人员可以要求研发人员给出相关的建议,合理归类各项研究开发费用,以确定哪些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可以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并要研发人员、市场调研人员积极配合,及时有效沟通研究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市场前景,避免因财务人员对技术和市场的不了解而不能合理判断有关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同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从而使其高效准确的进行会计处理。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防止企业操控利润。完善内部监管可要求对研究开发费用的原始数据详细记录并保留完整,建立研发支出归集、划分的工作程序。国家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部门在审计时要关注企业是否合理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以及进行资本化的支出是否合理,一旦发现企业为操控利润而不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则用法律加以处罚。

(四)调整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国家为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税法中规定由此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与新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税法也应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和进步,建议对研究开发活动的定义和会计保持一致。

(五)区分研究与开发的经济本质,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将所有研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研发活动进行到中后期或者无形资产开发成功的研发活动是不妥的。应判别研究与开发的经济本质,用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研究开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宣告失败的开发活动,由于时间长且成本大,采用全额费用法使得当期利润的波动过于剧烈时,可以考虑列作待摊费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分期摊销,并在会计报表中如实披露该项目的有关内容、失败成本处理方法及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等,以便有关方面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于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可以采用全额资本法,将研发费用全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六)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研发成果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能体现企业资产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技术的发展本身已能够确保企业相对可靠地计量研究与开发支出,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中企业也能较准确的知道研发成果后续的市场价值,所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可行的。在考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为使企业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可以先将公允价值计量在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试点,或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混合的方式进行,等环境成熟时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七)设立“研发支出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由于很多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时间长、成本高的特点,研发项目的开发一般跨年度,然而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同类技术或者对技术的管理、保护不善,使得研发项目不再具有之前的市场价值,引起其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这样就需要企业设立“研发支出减值准备”会计科目,解决企业跨年度的研发项目减值问题。现行的对研究开发项目后续减值处理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有一定的期限,在相应的年限进行摊销,另一种是不予摊销,只是在后续期间进行减值测试。我国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符合资本化的研发支出每期重估,并在期末计提研发支出减值准备。这种办法建立了研发成本与无形资产之间的联系,使得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保持一致性,又能将企业信息传递给市场。

参考文献:

1.黄永忠,高俊华.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9).

2.贾璐.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现状及披露问题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0,(4).

3.冯小军.企业研发支出的归集与控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0,(3).

4.李蓓蕾.我国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变化与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5.张清宏.对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博弈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0,(3).

作者:杨波

上一篇:市新华书店工作总结下一篇:县农委四五普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