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方法:抽取2018级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班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1:

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究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和前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学本科1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上课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传统课堂教学和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并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同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后共计回收190份有效问卷,实验组对于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各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也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学满意度较高,在教学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外科护理学 微课 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The Influenc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class

o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Surgical Nursing

DENG Haiyan, WU Xiaolian, HE Wenxia, HE Lifang, HUANG Hongyu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微课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其以5~10min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载体,视频在教学前由专业教师进行录制,具有时间较短、主题相关性强、针对价值较高等特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的教学中。[1]“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包含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专业性较强,为提高有效教学效果,探究有效教学方法也是目前教学研究重点。相关研究也指出在传统教学中加以微课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于各项知识的掌握,应用研究价值较高。[2]本研究尝试将“微课”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把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到本科“外科护理学”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完成该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评价,并探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应用价值和前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级护理学本科1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经过公开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入学,随机分班,因该校采取大班教学制,以抽签形式决定1-2班大班为对照组,3-4大班为实验组;对照组97人,年龄17-22岁(19.56€?.29)岁;实验组93人,年龄17-24岁(20.19€?.37)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基础课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较小(P>0.05),对比价值较高。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内容。针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部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加以实施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微课学习平台:组建微课学习交流群,教师作为群管理员负责发布学习任务,包括微课视频、教学案例、学习问题、情景模拟资料、章节重难点内容,并设置相关问题和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相关资料,教师在微课学习期间负责在线答疑;成立微课学习小组,组长对于同学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收集,并汇报给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解决。

理论教学:根据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前,全体教学组教师对该课程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将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录制成5~10min的微课视频,根据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尽可能降低知识点难度。将学习任务提前发放与教学平台,实施签到观看制,学生可根据书本、课件来学习微课视频并完成作业,若有疑问可随时在线询问教师,并将问题汇集,在课堂教学时重点进行讲解。

实验教学:在实训操作教学前,将操作示范教学微课视频和课件发布于教学平台,视频内容以操作步骤演示和操作注意事项为主,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步骤,以助于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

1.3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考试成绩:在教学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水平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核由授课教师进行出卷,总分100分;操作考核以《外科护理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为参考进行评估,具体包括外科洗手法、闭式引流护理、T管护理、换药护理等,总分100分。

教学满意度:教学结束后,使用自制的教学方法满意度调查量表评定满意度,共四项内容,分别为提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和延伸课堂知识。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22.0对190名学生的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眘)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或%表示,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比

详见表1。

2.2 两组同学对于教学方法满意度对比

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微课教学也作为一项新型有效教学方法被逐渐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应用前景也较为优质。传统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是一种教和学关系简单的模式理论知识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授课并布置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教学则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操作。[3]虽然传统教学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学生在课前预习较少,课上可能出现未完全听懂,而又很少询问老师,学生学习和掌握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掌握能力了解较为困难,只有通过进行考试才能一定程度有所了解。[4]而应用微课教学,教师可根据即将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发布微课视频、课件、习题等,可促进学生课前预习,在微课学习时若有疑问可随时暂停并提出疑问,教师可进行答疑,并汇总学生出现的问题,有助于针对性改变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重在启发诱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外科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化,以一种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方式如“微课”、视频等来辅助护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这将很大程度上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将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积极调动本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记忆,培养其自我探究能力,有助于其主动学习理论和操作,极大促进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该模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提升其主观学习能动性,帮助其拓展知识层面,同时可促进教学效率提升。[5]

本研究教学评估数据也显示,实验组同学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学成绩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后共计回收190份有效量表分析,实验组对于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各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對照组,综合满意度也显著较高(P<0.05)。对于实验组学生实施微课探究式教学后发现,在课堂教学前进行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预习理论知识和熟悉实践操作,在微课学习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在线答疑可有效解决问题,并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进行备课,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生微课学习中可提高其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及热情,以提高学生对于外科护理知识和操作的掌握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在教学中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通信作者:黄红玉

项目基金: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7] 452序号455: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本科《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静.微课教学在医学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2):67-68.

[2] 刘金凤,李娜,李燕,宋洁.微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7):3240-3242.

[3] 师云玲.论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208-210.

[4] 付显华,张俊玲,李瑞清.翻转课堂联合TBL教学在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73-75.

[5] 周雯婷,翁姝娟.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108-109.

作者:邓海艳 吴晓莲 何汶霞 贺丽芳 黄红玉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2:

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实施策略。方法:抽取2018级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班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88.3±9.3)分、实践考核成绩(89.9±5.6)分,对照组理论成绩(72.0±6.5)分、实践考核成绩(73.2±3.3)分,P<0.05;观察组课程评价中内容学习(31.3±4.2)分、行为学习(30.5±2.9)分、个人领会(30.2±2.5)分、课程价值(28.9±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即反转式教学,其主张通过对当前教学内容的颠倒与内化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直接改变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率[1]。为探究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本文研究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抽取2018级护理本科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班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名,男13名,女37名,学生年龄在19~22岁之间,平均年龄(20.4±0.4)岁;对照组50名,男16名,女34名,学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20.7±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二)研究方法

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主要方法如下:(1)课前阶段。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本门课的教学重难点,并将其制作成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例如,教师可将“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与装置”等知识制作成微课放到班级群,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记录下不懂的知识点。(2)课堂阶段。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后,在上课阶段,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5人。组织学生开展组内学习,进行小组成员内部的学习交流,小组成员通过看视频、查资料以及组内讨论等方式,将实践课程录制成五分钟的微课。教师组织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讲解和评价,最后将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微课上传到资料库中,更好地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3)课后阶段。上课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资料库中的微课知识,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2.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严格按照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开始讲课,主要以授受制教学模式为主,学生观看电教片+教师示范+学生回示范以及教师点评的方式开展。

(三)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期末考核成绩

主要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理论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统一出题,统一阅卷。实践考核以临床案例操作的方式开展,以抽签的方式选择操作案例。理论与实践考核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

2.比较两组课程评价情况

選择CVI课程评价问卷量表评估两组成员对于课程的评价情况,该问卷主要包括内容学习、行为学习、个人领会和课程价值四个部分,每部分9个条目,选择四级评分法,总分在9~36分之间,分数越高,提示课程评价越好。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成绩(88.3±9.3)分、实践考核成绩(89.9±5.6)分,对照组理论成绩(72.0±6.5)分、实践考核成绩(73.2±3.3)分,P<0.05,见表1。

(二)两组课程评价情况比较

观察组课程评价中内容学习(31.3±4.2)分、行为学习(30.5±2.9)分、个人领会(30.2±2.5)分、课程价值(28.9±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选择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临床护理学的进步,近年来,探究式教学、合作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2]。

翻转课堂被译为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在翻转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各知识点上,从而形成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录制成微课等方式发送到资料库中,便于学生学习、查找资料。上课结束后,学生可以自己规划学习的节奏、内容和方式。在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鼓励者,通过协作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促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翻转课程属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与探究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主动、灵活地学习,旨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文研究中,我们给予观察组学生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前阶段的应用,对于学生尤其是外科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课前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后续的学习效果。通过使用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习得教学重点、知识难点。学生可以观看教师的微课,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查阅资料,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直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格局和模式,促进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并将知识内化安排到课堂上,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第二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翻转课堂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通过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已明确了知识重点、难点,在课堂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积极引导组间以及组内学生的交流,这能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阶段是课后阶段的使用,课后翻转课堂的应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利用碎片化时间,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课后练习环节,翻转课堂的应用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教学重难点,保证教学效果。通过将以上三个教学阶段整合应用,可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习得过程,学生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段学习和巩固知识点,从而有效提升学习质量。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理论成绩(88.3±9.3)分、实践考核成绩(89.9±5.6)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课程评价中内容学习(31.3±4.2)分、行为学习(30.5±2.9)分、个人领会(30.2±2.5)分、课程价值(28.9±4.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直接证实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张双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乳腺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3],对乳腺外科实习护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发现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基于翻转课堂的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一些有待克服的问题,例如,观看教学视频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大量使用翻转课堂或每门学科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学生时间被挤压的问题将是非常突出的;同时,利用视频进行自学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部分成绩稍差的学生自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再者,外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必须进行一定的训练量和反复练习才能真正习得知识,而翻转课堂强调探索、创新和合作,对重复性练习不够重视。

因此,笔者应指出,翻转课堂确有其强大的优势,但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其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并不断思考完善翻转课堂的方法,以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左燕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急诊科实习生护理查房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6):161-164.

[2]吕琴,王燕妮.基于案例分析的翻转课堂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3):71-73.

[3]张双.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乳腺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7):144-146.

編辑 鲁翠红

作者:李宁

探究式教学护理学论文 篇3:

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如何探索一条以培养具有 扎实护理专 业知识,娴熟护理操作技能,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护理人才的新 路,一直是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熟练的操 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教学的探讨和改革,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改革教学方法

1.1 基础和临床有目的的相互渗透

对于护理学基础实践课教学,采用基础和临床有目的 相互渗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理解。让学生接触患者,与患者交流,在实践中培养 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出学习 的内容及目的。采用模拟场景、模拟患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患者身上反复练习,从 而达到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1.2 灵活应用示教,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示教作为一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是保证基础护 理实践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灵活地把握示教时机,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实 践技能的掌握。在学习操作前进行示教,可以使学生对新操作的程序、要领、操作手法及整 个操作规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操作,并逐步熟练操作的程序 ,掌握要领。在进行分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错误适时进行纠 正,练习结束后,教师可进行总结。总结和概括学生们在操作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一步 分析难点和重点,提出对策,使学生从示教中得到启迪,纠正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3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实践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统一的操作程序和要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受到限制,可 以选取某些实验内容(如移动与搬运),只讲原则,不讲具体做法,鼓励学生根据护理操作 原则,本着省时、省力、患者舒适和安全的原则,自己设计操作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 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病案教学法

设计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主线设计教案,确立教学目标。课前展示教学目 标,课间提出问题-设疑,思考-分析,判断-提出护理措施,引导学生把自己置于临床实践 的特定环境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1.5 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法

在学生中选出“护士”和“患者”,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 生的专业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不同角色的真实感受。

1.6 反馈讨论训练法

练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按操作程序完成每一步操作,通过操作及观察他 人的动作获得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讨论彼此的操作手法、操作的规范性、操作的 效果及省时省力原则,最后由老师总结讨论结果,依据最佳程序反复组织训练,不断地提高 操作的熟练程度。

1.7 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护理学基础》的操作训练主要是针对每一项护理操作基 本技能的训练,而学生进入临床一线后主要是技能的综合应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 实际操作训练过程中采取单科训练,逐一解决每一项操作;护生对基本操作熟悉后再举例设 定相关的情景,让护生模拟感受到患者目前的各种状态,结合所给病例认真思考后明确此时 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教学效果评价

2.1 学生评价

发放自制学生问卷调查表120份给参加临床实习半年的学生,收回112份。95%学生认为护理学基础实践课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后提高了对护理操作的学习兴趣;92%的 学 生认为操作技能提高快; 9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95%的学生认为加强了理 论 与实践的联系;而且到临床后可以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因操作熟练获带教老师好评;同时 在操作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2.2 实习医院教师评价

发放自制见习教师问卷调查表50份给实习医院带教老师,收回48 份。带教老师95%认为学生理论知识扎实;92%认为学生操作熟练;94%认为学生沟通能力 较强;90%认为学生工作主动,学习积极;92%认为学生适应临床工作能力强;仪表端庄,着装 整洁;接受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为主线”教学模 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引入课堂,突出了教学 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双师型”教 师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2],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教师,不但要有丰富扎 实的科学理论 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及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护理学基础 》实践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 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袁义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 004,39(5):361-362.

[2] 陈立红,张海燕. 双师型师资在护理高职教学中的优势探讨[J]. 中国 护理管理,2005,5(1):60-61.

(收稿日期: 2008-09-02)

[责任编辑 王慧瑾 高莉丽]

作者:陈盛智 张萍萍 赵 嘉

上一篇:财政工作规划下一篇:药品回扣医药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