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模表彰大会讲话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在劳模表彰大会讲话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8日)

同志们,朋友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检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向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抗震救灾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抗震救灾期间,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积极提供救援物资、捐助救灾资金、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以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表达真诚同情、提供宝贵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们默哀。

同志们、朋友们!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我们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我们全力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科技支撑、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积极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我们加强政策扶持,全力抓好灾区生产恢复工作,灾区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恢复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依法有序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各项恢复重建工作全面推进,灾区人民正在勇敢地走向新生活。

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义不容辞地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瞬间作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抉择,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多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地奋战在第一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废墟下唱起嘹亮的歌曲,有的机智地搜救同学,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可贵的爱心。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凭着这样的顽强意志,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万6千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线,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千村万户,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7万5千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公路运输、油料保障、电力抢修、恢复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特勤、特警、边防等公安救援队伍和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色盾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多少人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共产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完成了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生命抢救和伤员转运。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深入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生动展现广大军民的英雄事迹,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以及其他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密切协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精神鼓舞。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众人同心就有其利断金的力量,风雨同舟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在极其惨烈的灾难突袭而来之际,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坚定信念。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向前发展。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在同地震灾害的搏斗中,人民子弟兵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又一次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又一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人民军队诞生81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卓越功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人民军队始终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忠实保卫者和建设者。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事实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我们党成立87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作出了最大牺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基业。

抗震救灾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繁荣进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妥善安排孤儿、孤老、孤残生活,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当前,要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要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要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用于受灾群众。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各项法规和综合性配套政策,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和职责,加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要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要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技能和灾害救助能力。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防灾减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显著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放松,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要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各级党组织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困难,关爱他们的健康,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同志们、朋友们!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团结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油,万众一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新华社北京讯,10月9日《人民日报》)

作者:胡锦涛

第2篇: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2009年第二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项工作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巩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紧紧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大事喜事和抗击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急事难事,开展丰富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积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编写出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等专题理论读物,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取得了新成效。

2.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主题宣传活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更加浓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十二五”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广泛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十一五”显著成就,大力宣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政策举措,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成功实践,广大干部群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解决不同利益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进一步形成。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社会共识,营造了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浓厚氛围。

3.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社会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的风尚日益浓厚。抓住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等有利契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文明言行,优化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和公共服务,塑造了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评选“双百”人物和第二批、第三批全国道德模范,推出郭明义、沈浩、杨善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把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加强诚信教育结合起来,全社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完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改进测评方法,把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需求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推动办好一批群众欢迎和受益的好事实事。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动群众参与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行为规范,进一步激发了基层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深入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风尚日益形成。

4.强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青少年成长进步的文化氛围更加积极健康。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并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唱优秀童谣、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追求。加大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的整治力度,坚决查处取缔“黑网吧”,大力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发挥“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开展创办文明网站活动,加快建设绿色公共上网场所,进一步净化了青少年网络空间。

5.着力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网络不断完善。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行业文化建设,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总的看,过去两年多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这些成功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全党全

国工作大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这些经验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一定要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投入保障不足,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政策措施特别是方法手段仍有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二、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奋斗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大人民愿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的很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激励全体人民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2.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也要看到,文化改革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愿望还不完全适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十分繁重而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又要着眼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的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思想道德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道德水平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特别是一些领域商业欺诈、制假贩假等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强烈,对提升公民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的愿望十分迫切。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公民文明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精心设计人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载体,组织引导人们投身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塑造高尚人格,提升文明素质,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育知荣辱、讲文明、扬正气的良好风尚。

4.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维护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承担着宣传、动员、服务群众的使命,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善于运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有效途径和载体,激发群众创造活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存在不少难点和热点问题,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同时,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了解群众意愿,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疏导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重要保障。

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面上,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深入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

1.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抓紧制定颁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體系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魂”,体现到各种创建活动和工作载体之中,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要围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坚持不懈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要紧紧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见贤思齐,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把诚信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针对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道德领域专项教育和治理,强化行业自律,引导公民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根基。

2.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党的十八大将于明年下半年召开,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早作谋划,周密安排,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喜庆热烈、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主题教育,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反映党和国家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充分展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增进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广泛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征文演讲、主题展览、知识竞赛、全民阅读等活动,展示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共创伟业。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教育实践活动,以窗口单位、旅游团组、公共场所为突破口,普及礼仪知识、倡导文明言行,持续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治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净化美化家园、共创生态文明”等重点工程,集中解决人们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创造优良公共秩序。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用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启示人,用党的辉煌成就和奋斗精神鼓舞人,使之成为凝聚民心、坚定信念的政治工程,成为帮助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富民工程,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工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理念,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利他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风气。

3.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始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壮大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释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针对群众关心的物价、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积极主动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有效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稳定。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更加关注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平衡心理,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4.紧紧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着力在巩固提高、延伸辐射上下功夫,始终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活力。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推动创建活动由大城市、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沿海、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形成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工作格局。要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要大力加强基层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创的长效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支持和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进一步拓展群众性创建工作的领域,引导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5.紧紧抓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紧迫任务,进一步

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继续深入实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更多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引导企业、社区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开展方便基层群众欣赏和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6.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要牢牢抓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个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崇高理想。要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从幼儿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抓住知行合一、实践养成这个关键,把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与课外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学校日常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完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扎实推进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青少年题材的优秀影视剧创作、舞台艺术生产、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他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要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措施,努力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继续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整治网吧、净化荧屏声频、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等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这次表彰大会,是对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的集中检阅,也是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新起点。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1.提高思想认识,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局面。各级文明委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群众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努力形成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借助统计部门、科研院所等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科学的督促检查、成效测评、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3.大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适应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体制环境、工作手段的新变化和工作对象的新特点,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多用教育引导、以文化人的方法,多用寓教于乐、春风化雨的方式,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先进传播技术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平台,运用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型传播方式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和载体,进一步扩大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影响力。

4.坚持求真务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愿望和要求,及时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进一步密切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各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要持之以恒、注重积累,善于把原则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把目标任务分解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昂首迈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摘自2011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作者:李长春

第3篇: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暨全国电教系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6日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是邓小平同志倡导大力发展电化教育事业30年,也是中央电教馆建馆30年。今天我们来参加纪念邓小平同志倡导发展电化教育30年暨全国电教系统表彰大会,感到非常高兴。在此,我首先代表教育部向全国电教系统先进单位、优秀工作者和中央电教馆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电教系统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国内百业待举、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之中,在恢复高考的基础上又作出了对外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随后,经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由此,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利用现代化手段迅速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决心。

1995年,我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给予扶持。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至此,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纳入了国家法制化轨道。

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电化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校园网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初步建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技术支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000年,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几年来,随着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迅速普及;农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升;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加快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3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党组、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电教系统,建设了一支服务于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中央电教馆和各地电教馆、学校电教机构,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应用指导、多种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推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发展我国电化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电教战线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贡献了你们的智慧和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全部免除学杂费,高等教育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历史关键点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开始。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重在指导实践,突出实践,推动工作,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已经启动,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第一个《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认真组织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其取得实效。要制订好《规划纲要》,规划好未来。

下面,我结合全国电教战线的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积极为制订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

研究制订《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大事,也是涉及国家全局的一件大事。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我们在制订《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电教战线密切相关。因此,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从四个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大局和长远目标,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要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体制和机制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主动地为制订好《规划纲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二、以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亿万农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中小学现

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奠基未来、惠及亿万农村孩子的民心工程,电教战线的同志们要以应用为重点,为巩固和发展这项工程成果尽力,加强“三种模式”应用培训和指导,深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进一步做好技术支持服务,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要重点推进教学光盘应用的普及,提高应用能力和水平。要使广大农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感受现代文明气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2004年就批准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负责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协调,组织资源征集、开发、评审、整合和集成等工作;同时,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很重视。电教系统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希望你们在资源建设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资源的适应性和质量,带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建设工作。教育部及各地要加强资源需求调研,做好资源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开发,重视资源建设力量集成和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要创一流的服务水平,首先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要从深化改革、增强自身活力入手,加大改革和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营造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电教系统的作用,给任务、压担子,同时要为其创造必要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希望电教系统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决策服务,同时要做好为基层、为广大师生的服务。只有服务的文章做好了,电教系统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过去,认真研究现在,积极谋划未来。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为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

第4篇:在全县劳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石建洲

(2011年4月28日)

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奖励为我县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对于激励全县人民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争先创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庆阳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煤炭、石油、绿色农产品和特色文化等优势明显的资源禀赋,深

- 123456789 -

第5篇:在电力劳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新疆电力公司在这里隆重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自治区总工会向荣获新疆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的十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辛勤工作并作出贡献的广大电力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疆电力公司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新疆电力为新疆”的服务宗旨,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大力发展电源建设和城乡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全疆联网工程,全面理顺县乡两级电力管理体制,强化优质服务,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安全可靠供电水平大幅度提高,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疆电力事业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胸怀全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为新疆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贡献,他们是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中坚,是各族电力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电力行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新疆电力事业也在经历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也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样,需要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需要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劳动模范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广大劳模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昭示着我们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凝结着劳动模范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铭刻着劳动模范的时代精神和崇高品格。”我们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弘扬他们的忘我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弘扬他们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实精神,弘扬他们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并切实关心劳模,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新风。

要在各族职工广泛开展向劳动模范学习学习活动,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协社会的高度,促进职工自身的全面发展。要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群众意识,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不断提高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依法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进取,勤奋工作,为自治区电力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6篇:在矿区劳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大会,对在2011——2012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对于激励全区人民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希望全区广大干部职工都能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转型跨越发展和“三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弘扬劳模精神,切实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天受表彰的 名劳模是全曲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劳模精神代表着时代的要求,体现着时代的主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重要力量和导向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宣传部门要对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进行重点采写报道,使劳模事迹家喻户晓。全区上下都要以劳模为榜样,立足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劳模,努力争当劳模,切实把劳模精神变成争创一流业绩的强大动力。

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责任意识缺乏,在岗不尽责、在位不作为、干事不认真,是影响工作质量效率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干工作才会有激情,做事情才能够成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吃透区情、吃透政策、吃透形势,进一步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广大干部职工和劳动群众要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倍加珍惜当前良好的发展形势,紧紧围绕阳煤集团发展需要和居民群众生活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努力寻求突破,切实增强推进“三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在解放思想中求突破。以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引导全区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增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坚决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增强直面矛盾、敢为人先的意识,切实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只要是对矿区项事业有利、让老百姓受益的事,就应大胆地干;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和改善民生,

就应想方设法去干,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三区建设”进程。

二要在加快发展中显身手。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对全省各县区竞相发展的态势,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对于我们矿区来说,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区干部群众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发展总部经济、培育第三产业、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矿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争当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三要在构建和谐中作表率。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努力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礼让宽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要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办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稳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三、竭力真抓实干,切实增强构建和谐矿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要做好创新社会管理这篇大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探索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实现途径,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积极主动参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方面创新。各级工会组织要紧紧抓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重点,更加注重和谐企业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一是要强化创建活动,打造互利共赢平台,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充分调动企业与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提升企业参与率。二是要强化工资协商,协调职工利益关系,努力推进协议合同的有效落实。三是强化争议调处,疏通职工利益诉求,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从源头上、政策上、宏观上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四是要强化工会组建,维护职工团结统一,大力推进区域、行业联合职工之家创建活动,推动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正确把握安全与发展的辨证关系。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十项制度,实行安全生产挂牌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全程制度约束、责任不留盲区、监管不留死角。要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高度关注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重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同志们,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塑造精神,劳动无尚光荣。我们的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让我们以劳模为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创优争先,以更加辛勤的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预祝大家节日愉快!

第7篇:在劳模表彰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各位劳模、同志们:

牛去虎来添瑞气,斗转星移又一年。

年末岁首,正是各单位盘点上一年,谋划新一年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9年度劳模表彰大会,回顾总结2009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刚才,毕书记代表办事处党委、办事处作了全面总结和安排的工作报告,报告从九个方面,简要总结了2009年,用八个部分详尽地安排部署了2010年的全面工作。这个大会报告,就是我们北城2010年的施政大纲。新的一年里,我们全处上下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报告提出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去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已经过去了的2009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保持了8.7%的经济增长,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许许多多的欧美发达国家都办不到的,2009年,我们北城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工作中,同样,圆满完成了任务,工作可圈可点,促进了全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站在新年新起点上,我们应当明白,在我国经济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的2010年,我们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新的一年,北城如何发展,是我们大家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我在毕书记报告 1

的基础上补充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今天的大会有两层意义:一是总结上一年;二是安排新一年。新的一年怎么干是大会的重点,我们全体与会同志,一定要保持一个清楚的头脑,认识到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的形势,认识到今年目标、任务的份量,认识和理解到党委、办事处工作安排的精神实质,以及对你自己村、自己单位的具体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大会报告的精神上来,要树立应对复杂形势,保持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要做好攻难碰硬打硬仗的思想准备。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2010年,是北城办事处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一年,我们确定的完成8项指标、建设八大工程、办好八件实事、抓好九方面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紧密结合北城实际,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发展综合性方案,方案考虑了各村(居)委的不同实际,明确了不同的目标任务,这些不同的任务要迅速落实到不同的人头,各村(居)委在学习讨论报告中,要集中研究有关你本村(居)委的目标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头和办事处党政领导工作责任制一并施行,形成一个目标,两级责任。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面对目标任务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我们的许多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少思想超前,敢想敢干、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对照昆山、余杭的干部,我们许多同志确实需要好好洗洗脑了,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这是我们同先进地区、先进单位最根本的差距,解决不好这个差

距问题,就迈不开前进步伐,我们要求每个村(居)委的主干第一步把思想解放到王何北村的程度,全处18个村(居)委都能像王何北村一样,大刀阔斧地招商引资,盘活资源,我们就能够从总体上迈出一大步。

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新年伊始,高平市委召开了四届五次全会,谢克敏书记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政府转职能,干部转作风”的具体要求,对于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我们不仅仅要善于谋事,还要有能力做事,要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不落空,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干部作风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处、村两级干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导,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的老黄牛精神,以完善处村干部工作考核和思想作风教育两方面双管齐下,促进处、村干部的作风转变,促进干部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农户解决问题,促进班子成员团结共事,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五、迈好第一步,抓好当前工作

新春伊始,我们早安排、早部署就是要抢抓一个“早”字,迈好新年度的第一步,2010年已经在不经意间过去了一个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早”字起好步,认真做好当前工作。

1、要认真学习贯彻本次大会报告的精神,认真组织两委班子广大党员开会讨论、研究,制定完善2010年工作的计划、措施,工作责任制。

2、要抓好本村(居)委的社会稳定,年尽月到,一些小矛

盾在一年中长成了大问题,我们要求各村(居)委要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审视自己村的一切问题,贴着身子去解决,把各类矛盾纠纷消化在萌芽之中,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文明、喜庆、祥和、安定的春节。

3、要抓好节日期间的森林防火,私采滥挖的监管,过年过节不忘安全,节日期间的干部值班要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认真,负责决不允许出现离岗、脱岗,无人值班、信息不通的现象,凡在节日期间因玩忽职守造成的各类事故、事件,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

2010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我们希望今天与会的全体同志,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贯彻落实大会要求,早谋划、早安排、鼓实劲、抓落实、真抓实干,负重赶超,去夺取2010年工作的新胜利,为东城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8篇:在电力公司劳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新疆电力公司在这里隆重召开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自治区总工会向荣获新疆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的十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辛勤工作并作出贡献的广大电力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

,在自治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疆电力公司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新疆电力为新疆”的服务宗旨,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大力发展电源建设和城乡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全疆联网工程,全面理顺县乡两级电力管理体制,强化优质服务,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安全可靠供电水平大幅度提高,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疆电力事业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胸怀全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为新疆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提出贡献,他们是电力行业改革发展的中坚,是各族电力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电力行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新疆电力事业也在经历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也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样,需要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需要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劳动模范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广大劳模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昭示着我们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凝结着劳动模范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铭刻着劳动模范的时代精神和崇高品格。”我们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弘扬他们的忘我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弘扬他们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实精神,弘扬他们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并切实关心劳模,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新风。

要在各族职工广泛开展向劳动模范学习学习活动,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协社会的高度,促进职工自身的全面发展。要努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群众意识,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不断提高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依法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进取,勤奋工作,为自治区电力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9篇:在全县三级干部暨劳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2月14日)

裴 少 飞

同志们:

这次大会,是我县有史以来范围最广和规模最大的千人大会,也是我们挺进全国百强、誓夺三晋第一的动员大会和誓师大会。

会上,我们对过去两年来在全县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这些先进典型,是近两年来全县上下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助推我县大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各条战线加快转型、敢于突破,引领全县大跨越的先锋队和领头雁。在此,我代表县四套班子向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县干部群众以及关心、支持长治县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文兵同志围绕十一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冲刺全国百强”的决定,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必须坚持不懈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思想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多高,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深,长治县的发展速度就会有多快。因此,县委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上好解放思想必修课,做好解放思想必考题。

第一,要在快速发展中提升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县当前的主要问题仍是解决发展不足的问题。实现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两年,我们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卓著成效,但从思想层面来看,我们的认识水平还远远滞后于发展水平。去年年初,我们提出了40亿元财政收入的目标,有些干部信心不足,持怀疑态度,认为是不是目标定得太大了,步伐太快了。但实际的发展结果是完成了50个亿,最后省里平衡,统计口径为47.3亿元。完成50个亿,说明我们具备了这个发展能力;退出3.3个亿,是我们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具有全局意识。今年,我们确定了新的目标,可以肯定地讲,我们完成70个亿毫无悬念,争取完成80个亿,常委会研究今年的目标就是“保七争八”。“挺进全国百强、誓夺三晋第一”,不再是遥不可及,空穴来风。有这个底气,是基于我县快速发展的基础,基于大家不断提升的理念。我多次讲过,长治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版图面积虽小,却有着极强的承载能力。我们的祖先们实现了从游牧到农耕的历史转折,开创了原始交易的先河。我们的祖辈们,敢闯敢试,创新打拼,创造了“万里荫城、日进斗金、麻乡铁府”的奇迹,以及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天下潞商”精神。发展,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始终坚守、矢志不渝的信念,也是小地方创造大奇迹的根本所在。县委提出“两年冲刺进百强,打造山西第一县”的目标,既是对先人这种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扬,也是让后辈们值得骄傲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要在对外开放中创新思维。我们要冲出山西,与全国县域发展最快的地区比高低,就必须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必须不断创新思维。我们看问题,想问题,发展产业,寻求市场,已经不能单单放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来考虑,而应该扩大视野,放眼全球。大家知道,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发展不足;但我国经济化危为“机”,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创新思维,以新思想引领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中,我们要瞄准世界前沿,抓住领先技术寻求国外市场的契机,引进行业领先的企业和项目。在企业发展上,抓住高新技术和高就业的“两高”方向,发展中小型企业,解决科技创新和农民增收的难题。在经济类型上,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养老经济和城市经济。在对外开放上,要继续扩大合作与交流,不断强化“四个对接”,“四个对接”就是与全国的对接,与世界的对接。在规划理念上,要引入低碳智慧理念,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实现低碳节能发展。我们只有不断认识、理解这些新的思想,才能合着时代的节拍,追上快速发展的脚步,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

第三,要在综改试验中先行先试。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突破旧有规则的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开拓创新中走出的新路子、创造的新成就,无一不是敢想敢干、先行先试的结果。全省综改试验、扩权强县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大胆突破,大胆创新。只要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只要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用活用好。“敢想敢干”,就是突破常规思维,走出传统定势,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先行先试”,就是超越目前条件限制、规则约束,先走一步、先行试验。之所以要“先行”,就是在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趟出一条新路,就是干别人不曾干过的事;之所以要“先试”,是因为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存在争议和问题时,还一下子拿不出成熟的配套办法,需要在探索试验中求突破,迈出新步子。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败,有一百个想法不如干一件实事。“先行先试”是转型综改试验的灵魂,我们长治县的干部群众必须树立“敢破敢立”和“敢闯敢冒敢试”的开拓精神,走出等、靠思想,尤其是在解决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方面,要克服等待观望的消极思想,敢于担当、勇于试验。

二、必须始终坚持“四个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得更好、发展得更快,必须有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切合实际的战略和思路。2009年,我们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县情实际、回应群众期盼,提出了“四个发展”的战略思路。这一思路,凝聚了全县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并在近两年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实践证明,“四个发展”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发展性,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坚持“四个发展”上,我想强调两点。

一是坚持“四个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两年多来,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四个发展”战略思路不动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大踏步,一年一个大飞跃, GDP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50亿元和47亿元,比2009年翻了两番,稳居全市第一,跨入全省四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远远超出了原先的设想。同时,我们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也就是更加关注民生,让我们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从2009年开始,我们先后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率先开通了县城免费公交;率先建立起城乡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了全县低保对象应保尽保;率先实施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障全覆盖;率先实现高中免费教育,等等。这一项项经济指标的攀升和一件件的民心实事引起的强烈反响,充分说明了“四个发展”战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省委“转型跨越发展”在我县的具体体现,解决了我们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得到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认可。可以说,坚持“四个发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转型跨越。

二是坚持“四个发展”必须加快发展。追赶型发展是我们内陆县区科学发展的不二选择。“四个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是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也是加快发展的过程。“冲刺全国百强”是我们推进“四个发展”中提出的阶段性目标,从现在发展的形势来看,这个目标两年完全可以实现。是不是我们进了百强之后,就不再提新的目标了,当然不是。只有率先,才能加快;只有率先,才能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才能争先进位。当今世界,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我们去看邹平发展,召开章丘会议,就是想提档加速,到发达地区寻找更高标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四个发展”不动摇,赶超标兵,甩开追兵,不断开创我县转型跨越的新局面。

三、必须合力打造一支团结拼搏的创业团队。

挺进全国百强、誓夺三晋第一,必须有一支能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的创业团队。全县上下就是一个大团队,在座的各位必须牢牢树立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勇挑重担、不辱使命、永不言败,成为大团队中的一个个精锐之师。

一是合力打造抓落实的县乡干部团队。县乡干部是我县事业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看到,许多县乡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干出了突出成绩。但也要看到,有一些同志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干事创业的劲头不够足,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工作作风不够实。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重品行、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提拔一批为冲刺全国百强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大胆起用一批敢闯敢试、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转型跨越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执行力不强、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干部。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才会越来越强,战斗力才会越来越强。

二是合力打造干实事的农村干部团队。农村“两委”干部是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骨干。在座的各位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有老同志,也有新面孔,大家在这次换届中经过层层选举就任,成为群众信任的“领头雁”。因此,大家一定要认清使命,牢记重托,围绕群众的所思所愿,认真抓好农业发展的大事,着力解决农村稳定的难事,切实办好为民造福的实事。今后,全县农村支部都要按照县委的要求,落实好“新党员”工程,把有思想、有魄力、有能力、有知识、有作为的优秀青年吸纳到党组织,不断为我们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真正把我们农村干部团队打造成一支以“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和群众贴心人”为主体的新型农村干部团队。

三要合力打造创大业的企业家团队。企业家是支撑全县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企业家才能将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志变为实际行为,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只有企业家才能有效地聚合各类社会资源,向人类提供有效供给,向国家提供税收,为社会解决就业。近两年来,我县企业家大力发扬“不畏艰辛、敢冒风险、放眼天下、逐利四海”的潞商精神,为我县转型跨越做了突出的贡献。今后,在发展壮大企业家队伍方面,我们要坚持“保、教、奖”的三字原则:“保”,就是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企业家轻松创业;“教”,就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分期、分批培训企业家,不断为企业家充电,开阔视野,引领潮流;“奖”,就是奖励有贡献的企业家,重奖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我们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要将优秀企业家吸纳进来,使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受尊重。要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开展学习交流,激励企业家谋发展、重实干、比贡献,真正把我们的企业家团队打造成冲刺百强的主力军、转型跨越发展的顶梁柱。

四、必须下大气力创优环境。

创优环境的力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要想问鼎山西第一,就必须创造全省一流的发展环境。近几年,我县的创业环境总体上有了很大改善,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依然有些部门、有些单位全局观念不强,权力意识作怪,同样的政策、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项目和投资条件,其他县市都能办,到了这里就不能办,跑了三趟、五趟都不行,吃了三顿、五顿都不办,很简单的事情也要过“五关”、斩“六将”,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县形象。扪心自问,你们愧对我县的发展,愧对咱们的父老乡亲,良心何在。可以说,顽症不除,客商难留;环境不优,发展无望。从现在起,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力度,大力查处阻碍发展的人和事,消除中层“梗阻”、基层“板结”现象。

一是要着力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扶持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我县要实现大发展、新跨越、冲百强、夺第一的目标,就必须着力打造我县特色的政策品牌。对我们而言,就是要牢牢抓住综改试验的绝佳机遇,极限挖掘各项政策的“含金量”,打破机制障碍,跟进政策创新,使我县成为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汇集“洼地”。每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按照党代会报告的要求,一项一项来对应,一件一件抓落实。

二要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环境。创优环境是转型之要、利民之举。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创优环境就是抓项目、抓创优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行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最大限度地变管制为开放,变审批为服务,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坚决杜绝部门之间工作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切实做到“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帮助,你受益我保护”,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三要切实形成创优环境建设的整体合力。创优环境不只是领导的事,不只是一个部门的事,是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讲“四个对接”,不仅仅是科技、产业要对接,发展环境也要对接,要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参照,特别是广东、山东、江苏等地的经验。这些地方只所以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有关。我们到过章丘的政务大厅,大家的印象应该非常深刻。创优环境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一链脱节,全盘皆输。我们一定要对所有部门条规来一次彻底整顿,切实把审批减到位,环节压到位,把我县打造成全省审批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县,为我县冲刺百强提供强力支撑。

同志们,冲刺全国百强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开拓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坚决打赢冲刺全国百强这场硬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以昂扬奋进的姿态挺进全国百强,誓夺三晋第一,以更加突出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上一篇:劳动仲裁程序下一篇:农业执法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