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2022-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014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2014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一、金融改革启新篇

【背景材料】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2014年1月11日,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探析】

《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使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推动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

《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政府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试题预测】

1.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A。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①②正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诸多因素有关,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一定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③错;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有关,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不能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④错。故选A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不少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财政部表示,2014年将探索更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和手段。

材料二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与财税体制和要素价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1)有人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靠政府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为防范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该观点看到了政府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一面。

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企业本身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优化企业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小微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信心。故这个观点又是片面的。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融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国内国际等多方面的问题以防范风险。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内和国际的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③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金融体制改革涉及财政和货币、银行和企业、国内和国外等方面,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统筹考虑,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防范风险。

二、感动中国树楷模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0日晚上20时,“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于2013年10月启动,经《光明日报》等全国30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以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评定产生。最终,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

《生活与哲学》角度: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感动中国人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人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试题预测】

1.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体现出他们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和无私贡献的美好品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应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答】A。“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①应选;“感动中国人物”都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正确。③是政治生活中的要求,不是哲学方面的启示;④观点本身正确,但不是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从2002年开始,迄今共举办了13届,共评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中国人,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材料二 沈克泉和沈昌健只是普通的农民,却有培育出优质油菜花品种的梦想。35年的科研路,28万元的负债,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都没有让沈克泉、沈昌健放弃心中的梦想。2014年,这对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

【参考答案】(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油菜花父子” 培育出优质油菜品种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油菜花父子”为培育优质油菜品种,辛勤劳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像“油菜花父子”一样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索契冬奥促交流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冬奥会共有88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队参加,是历次冬奥会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索契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98个小项比赛项目。俄罗斯凭借东道主优势力压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时隔20年后重登冬奥会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获得3金、4银、2铜。

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推动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冬奥会为索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冬奥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冬奥会可以展现各国的风土人情、独特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有利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政治生活》角度: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的首次会晤,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达成新的重要共识,这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试题预测】

1.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起到了振兴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作用。这说明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答】A。冬奥会有助于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说明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②错;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③错;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而不是基础, ④错。故选A项。

2.对于索契冬奥会,西方国家显得十分冷淡,而习近平主席在美欧等领导人都不参加的情况下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析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四、习连会晤话梦圆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联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考点探析】

《政治生活》角度:

1.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生活与哲学》角度: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预测】

1.习近平主席从两岸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两岸双方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答】C。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①错;④是认识论角度,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与连战会晤时指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答案】①公民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胜利

第2篇:浅谈《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的编撰

摘 要: 在开卷考试的形式下,编撰《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给学生作为备考材料,对于学生快速准确高效地查找到考题所需的对应材料,更加从容应对考试,考出理想成绩能起到重要作用。编撰科学精炼、深受学生认可期待、富有成效的《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专题遴选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问题准备关注全面性和综合性;答案组织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关键词: 中考时政重热点 专题分析 编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方式实现了突破性变革。近年来,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初中思想品德毕业、升学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卷考试,顾名思义,就是在考场上开卷,允许考生答卷时翻阅书本、查阅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准确地答完试卷。在实践中,由于部分家长、非思品学科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对开卷考试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错误引导,学生普遍对思想品德学科不重视,因此,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比以往闭卷考试成绩还要差。

毫无疑问,在具有选拔意义的毕业、升学考试中考出高分数、拿到好成绩对于考生来说是硬道理,为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夯实知识基础,学会关注时事政治,加强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是思品课老师尤其毕业班老师们的必修课。在毕业班教学实践中,我校历年独立编撰《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以下称《专题分析》)给学生作为备考材料,对于学生快速准确高效地查找到考题所需的对应材料,更加从容应对考试,考出理想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专题分析》以时事政治重点和热点为背景,按照中考可能的命题角度给学生设计基本问题,组织整理答案,跨越教材年级、章节界限,重新组合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参考《专题分析》正确解答绝大部分试题,因此《专题分析》深受历届毕业班学生的认可和期待。下面结合我校毕业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践,就如何编撰科学精炼、富有成效的《专题分析》谈谈体会。

一、专题遴选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

时事政治是一段时期国内国际发生的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事政治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时代的脉搏。近几年来的《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和《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思想品德)》中的命题原则都要求:中考命题要体现思想性,“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近年来的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十分注重对时政重热点的考查,试题以近一年来的时事重点或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试题从形式上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规律和特点。“题在书外”即思想品德试题与时事政治重热点的结合相当紧密,不涉及时事政治材料的试卷几乎没有。因此,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复习和备考务必特别关注并着力解决时政重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整合,编撰《专题分析》是着力解决时政重点、热点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

编撰《专题分析》,首先要在专题遴选上下工夫,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事件种类繁多、纷繁复杂。我们给学生编撰《专题分析》不能漫无目的,到处撒网,怎样在琳琅满目的时事政治材料中遴选确定最有针对性的重点热点问题,需要思想品德学科老师下一番工夫。在专题遴选上要尤其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

首先,尤其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近几年来的泉州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尤其是非选择题,相当一部分都会选择一年来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关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反响强烈、最具鲜明时代特征的时事政治事件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设计,如2008年试题中的“抗震救灾”,2009年试题中的“改革开放30年”、“金融危机、海西建设”,2010年试题中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试题中的“十二五规划”,2012年试题中的“雷锋逝世50周年”、“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2013年试题中的“钓鱼岛争端”、“中国梦”,2014年试题中的“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上述试题无一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其次,关注时事政治的长效性。所谓“长效性”,指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影响上的深远性,是具有长效性的时事政治事件,反映的往往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中考年年浓墨重彩大做文章的高频区域。如思想道德建设及诚信和责任、青少年健康成长、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是近年来持续引起强烈反响、社会持续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对于不具有长效性的时事热点,可做冷处理。

当然,在时政重热点专题的选题中,还应注意“以我为主”和“贴近学生”。“以我为主”,就是专题遴选要重点关注国内热点,重点关注国际上与我国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对于与我国没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则做冷处理。“贴近学生”则在专题遴选上不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范围,必须是初中学生普遍关注或者应该给予关注的热点,必须是初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的热点,必须与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较为合理的结合点。最后,时政重热点的遴选还应关注专题的确定性。中考试题必须保证科学性,特别政治学科的试题。中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政治上比较敏感,中央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有广泛争论的问题;发展不够充分,尚处在试验观察阶段的问题是不太可能进入中考试卷的。

二、问题准备关注全面性和综合性

思想品德学科试题一般围绕某个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综合型”、“实践题”五个角度设问。“是什么”角度的题目包括: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体现(符合)什么观点?列举等;“为什么”角度的题目包括:为什么?说明原因(理由)、重要性(意义)、必要性、对某个问题加以分析等;“怎样做”角度的题目包括:包含国家或个人怎样做?提建议(对策)、出谋划策(献计献策)、采取什么举措应对等;“综合型”角度的题目包括:谈理解、认识、看法、感受(感想)、体会,谈启示、警示,评析、辨析,时事点评等;实践题包括:主题(标题、报名),标语(口号),活动方案(活动形式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步骤设计,黑板报(手抄报)栏目设计,倡议书,建议书,承诺书,发言提纲等。在五个角度的试题中,“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问题指向单一,答案往往可以根据教材单一的知识点做出明确的回答,实践题学生一般可以根据现有生活经验言之有物,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而综合型题目则需要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多个角度做出回答,需要学生对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实现教材知识与时事政治事件的联系与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则相对较难。为此,老师在编撰《专题分析》时,要围绕某一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综合型”、“实践题”五个角度思考试题可能的命题方向,并按五个角度全面而有规律地给学生做出问题准备。尤其要重视“综合型”的挖掘和设计,尽量避免因《专题分析》的疏漏造成严重失分。

例如,在《2014届毕业班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中,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题下给学生准备了以下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3.列举一年来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

4.列举教材中哪些观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5.为什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或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6.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7.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的理解。(认识、评析、点评)

9.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10.我国(国家、社会)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在国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学校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促使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请你就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倡议(从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角度)

13.请你就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出倡议。

三、答案组织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思想品德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规律和特点,要求我们在中考复习备考和《专题分析》编撰中,一方面要特别重视“题在书外”,即特别关注时事政治重热点的遴选,关注课本知识与时政重热点的联系与整合,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理在书中”,即在答案组织整理上特别注意回归教材,运用教材知识、学科语言分析解决时事政治重热点和现实生活问题。答案组织要特别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答案组织的规范性首先应该体现为语言表述的科学和规范。通过对学生考试过程中的失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少同学的失分在于答案口语化,缺乏学科语言和规范的表述方式。例如,在围绕“诚信”谈理解的试题中,学生答案如“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会被人鄙视、数落”,“人不讲诚信就要倒霉”,“国家要无信则就会败”等;在回答“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意义”的试题中,不少同学没能使用“有利于……”,“是……的需要(要求)”,“对……有重要意义”等规范化的表述,存在缺乏学科语言和规范表述方式的问题。

答案组织的规范性,还应该体现为逻辑思路的完整和清晰。学生在回答综合型试题时,往往不能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步骤依次从多个层次展开作答,如“评析题”,按要求学生应依次从三个层次作答:①评价判断——对背景材料提供的行为或现象进行定性,从心理、道德或法律角度做出评价判断;②分析原因,说明理由——运用教材知识,对背景材料提供的现象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出分析;③指出正确做法——从背景材料的行为或现象引申出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启示。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大篇幅包抄,要么没有评价,要么没有分析,要么没有做法,导致失分。为此,我们在编撰《专题分析》时,在答案组织上要特别关注答题步骤的全面完整和答题逻辑的清晰规范。

除此之外,我们在答案组织上还应加强语言推敲,力求答案语言精确简洁、简单明了。从近年来福建省尤其是泉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及评分要求来看,对阅读量、答题量都做出了控制,参考答案的题量不大,答案要点简洁明确。考试中相当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答案拖泥带水、杂乱无章,没有分段或标出序号,没有做到要点式答题,容易造成失分。为此,我们在编撰《专题分析》时,组织答案时应在语言推敲上下一番工夫。

参考文献:

[1]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福建省普教室,2013.

[2]201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思想品德).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

作者:梁世强

第3篇:2014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二感动十年温暖中国

【热点材料链接】

热点材料一:2012年1月16日电(记者许雪毅)以“我们的感动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16日在北京举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0位草根英雄以自己的爱心和壮举,被近千万网民“顶起”,从无数感动人物中脱颖而出,登上了璀璨舞台。

热点材料二:2012年2月3日晚,CCTV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揭晓,分别是朱光亚 两弹元勋、吴菊萍 最美妈妈、张平宜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杨善洲一生奉献给人民的好、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吴孟超 人民医学家、刘伟 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孟佩杰 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胡忠 谢晓君夫妇 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说明考点链接】

考点1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运用)

考点2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运用)

考点3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理解)

考点4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运用) 考点5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识记)

考点6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识记)

考点7努力做诚实的人(运用)

考点8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运用)

考点19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识记)

考点20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理解)

考点21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识记)

考点22增强责任意识(运用)

考点23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运用)

考点2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运用) 考点81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用)

【教材知识链接】

关键词索引 教材知识速查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心环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

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

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建设的根本任务

承担社会责任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

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

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应该向胡忠、阿里

木等先模人物那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

个负责任的公民。

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回报。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与收

获的回报是统一的。没有只有代价而没有回报的责任,也没有只有回报

而没有代价的责任。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

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负

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

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

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

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

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

自尊自信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自立自强的精神、

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

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维护国家的

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当国

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

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优、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

们义不辞的责任。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和人生

力量的源泉;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

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

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生命的价值 角色与责任 承担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的回报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理想

【考场设问链接】

1、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2)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2、他们感动中国的原因:

(1)热爱祖国;(2)敬业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使命;(4)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6)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7)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3.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有什么意义?

答: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4.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

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

5、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6、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答: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

答:主题班会,主题:“„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 ②自由发言,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洪战辉先进事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 ④为„开展爱心捐助

(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2)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应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不断发扬和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向钱伟长那样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贡献力量。

(4)学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5)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志坚强的崇高品格。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获奖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8.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你准备怎样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题型高效速查】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就是2011“感动中国”的人物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夫妇。据此回答1—2题

1.胡忠、谢晓君夫妇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A)

①他不图名利,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②他甘于清贫、帮困助弱的崇高思想境界 ③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④他们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从胡忠、谢晓君夫妇身上我们可以看出(D )Xkb1.com

①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②他们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杰出代表③新时期仍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感动中国》节目寻找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利于(B)

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确保社会生活实现绝对公平和永远正义 ③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1)心灵感悟:通过阿里木烤羊肉串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的事迹,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阿里木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他自愿在承担起资助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畅所欲言:阿里木被评为2011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公德,唤起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

(3)问题观察: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缺乏责任的现象?

答案: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迟到早退、不爱护公物、好逸恶劳、挥霍浪费等。

(4)自我提高:为提升自己思想和行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答案:具体到行动上,我要以阿里木为榜样,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奉献社会,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培养独立意识,从洗自己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把学习的本职工作做好!

5.《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十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某校九年级(3)班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围绕“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有感于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请你谈谈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若出现下列情形也可: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2)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案: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3)你认为自己应该主动培养和锻炼哪些素质,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 答案: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4篇: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四)

————打击恐怖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一、时政背景材料

1.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公安干警当场击毙5名暴徒,其余暴徒仍在围捕中。

2、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坚决将其嚣张气焰打下去。要精心做好受伤和遇难群众的救治、善后工作。要深刻认识反恐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强化底线思维,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指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和有关部门同志连夜赶赴云南指导处置工作,看望受伤群众和遇难人员亲属。

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处置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抓紧追捕和坚决严惩暴徒,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治安防控措施,做好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防范工作。

二、学科知识链接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两道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三、中考命题预测

1.暴力恐怖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答案: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

2.在昆明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3.暴力恐怖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答案:(1)不可能得逞。

(2)因为:

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通过暴力恐怖进行疆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因此,疆独 1

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4.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答案:(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 五一长假除了旅游 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 美容养颜 家庭家务 加班须知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

(4)我国各民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5)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6.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7.国家加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案:(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3)实施“援藏工程”;

(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

(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9.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答案:(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热点专题训练 分析说明题

1.材料一:2014年3月1日晚上,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

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暴力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滥杀无辜、手段凶残,可谓丧心病狂、灭绝人性。

材料二:云南昆明这起暴力恐怖事件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阴阳怪气、逻辑混乱,甚至别有用心地挑拨离间。这些媒体一向在反恐问题上叫得最响,但在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上的群体性失明与乱语令人气愤。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答:上述材料说明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2)对于材料二中的民众的表现,请发表你的看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1)面对“疆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反华行径,全球华人表现出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忠实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2)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备考演练】

一、选择题

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各族干部携手抵制不法分子的暴行、相互救各族兄弟,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各族受伤民众,广大市民踊跃献血挽救伤者生命„„正像一位被救群众所说的:“袭击我的是七个人,但从头到尾帮助我的远远超过七八个人。”这充分说明(B)

A.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已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C.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D.敌对势力的分裂行径不得人心,其阴谋必然落空

二、非选择题

2.小敏的思想品德课老师在班会上介绍了下面两则时事新闻:

新闻一: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市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截至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这起事件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是敌对势力内外勾结策动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制造分裂。 阅读上述新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的本质是什么?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和新疆自治区政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了暴力犯罪事件,维护了昆明的政治社会稳定。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此次事件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其目的是挑起事端,制造暴力事件,搞分裂,干扰发展。

②说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们党和政府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⑵请你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句话发表看法。

答:①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益所在,也是每个公民的崇高责任。乌鲁木齐“7.5”事件后,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患难相助,13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反对分裂,正是这种民族情深和国家意识的集中体现。

③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才会有百姓的幸福安宁、社会的发展进步。

⑶班会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号召大家为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作贡献。那么,我们青少年到底能为此做些什么呢?小敏拟写了一份倡议书,请你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面对“疆独”分子的猖狂行径,我们的爱国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的行动。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应做到:

答案:

①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 坚持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

作斗争。

③保守国家秘密,提高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等等。

第5篇: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

一、时政热点

1、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

3、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考题预测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信念。

(2).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3)在生活中做到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等。

2、怎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1)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3)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的精神状态。(4)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5)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3、你参加了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答.(1)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参加“做诚信学习”签名活动、向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等。

(2)收获: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

(3)体会: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得升;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我们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无私奉献;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成才报国。

5、我国举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6、要让社会凝聚更多的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答、国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典型积极宣传并予以奖励;社会: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对一些体现正能量的行为及时予以报道宣传;公民:要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7、要让校园凝聚更多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文娱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五星级班集体、六星级学生的评比活动;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学生:刻苦学习,尊敬老

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8、2013年9月26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列举你所了解的本次当选的道德模范,并简介其事迹以及所体现的精神或品质。

答、例如:全国助人为乐模范何玥,精神品质:勤学学习、追求上进;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助人为乐等。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丽莉。她被赞为“最美教师”。精神品质: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勤奋敬业、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罗阳,精神品质:热爱航空,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态度。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顽强奋斗、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陈斌强,精神品质:心怀感恩、大孝尊亲的孝子精神;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等。

9、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开展道德模范等形式各样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道德报告会。(4)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第6篇:2013-2014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四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3年6月26日早晨,新疆鄯善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造成24人遇害。暴徒手持大刀沿街砍杀,袭击当地派出所和政府机构,放火焚烧警车。这种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暴行,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能容忍的。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材料二:2013年7月27日上午,新疆大型主题美术活动“大美天山·新疆中国画全国行”开幕式在河南省美术馆举行。作为此次“大美天山·新疆中国画全国行”的重要一站,既是一次展示之旅,也是一次学习交流之旅,更是一次感恩回馈之旅。这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是新疆各族美术家立足新疆,以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向内地观众展示“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材料三: 2013年上半年,西藏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态势良好。据初步核算,上半年,西藏实现生产总值329.59亿元,同比增长12.0%,比去年上半年高0.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61亿元,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17.18亿元,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0.92亿元,增长14.9%。 【中考预测】

1、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①这是一起由境内“三股势力”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②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权。给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⑦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企图把新疆从祖因的怀抱中分裂出去。

2、暴力犯罪事件为什么会遭到社会各界群众、海内外华人华侨强烈谴责? ①暴力犯罪事件严重侵害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④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行为不得人心;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果断平息暴力恐怖事件并从重从快处置事件的犯罪分子说明了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的基本方略 ④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的途径来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经济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援藏工程”;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等.)(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如:在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一定比例;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国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如:各民族均可使用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 “新疆班”等) 7.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则。⑦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④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④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尊重、保护、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8.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晨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⑦党和固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大力支持等.

9.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等.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10.为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样做?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积极拥护、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11、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开展活动有:①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②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③传唱民族团结歌曲;④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

1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见语: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②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⑤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⑥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心相连、血相通。

13.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应该如何做?①积极拥护我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积极宣传“一国两制”对台方针政策;⑦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第7篇: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七:依法治国 高调反腐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七:

依法治国 高调反腐

一、时政热点2013年8月22-26日,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济南中院通过官方微博对庭审情况进行了直播。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薄熙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中纪委监察部开通举报网站,反腐机制不断创新。一年来,刘铁男、蒋洁敏、李东生等省部级领导干部因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

2013年12月4日是全国第13个法制宣传日。今年也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第三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1周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热点解读

1、反腐倡廉的意义。反腐倡廉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反腐倡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腐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影响党群关系;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政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公平正义。

3、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原因: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反腐败是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需要;当今国家,国家机关干部的腐败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有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已经明目张胆,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共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反腐败,在今天当然要依法惩腐、治腐。反腐败当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只有提高这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道德水平不是嘴上说文件上写,只对他人要求道德,更重要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身道德践行,要听其言,更应观其行。反腐败,要有监督机制,更要能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加强监督,让党员领导的言行,在群众监督的阳光下运行。

5、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议:加强对党员干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广开渠道,保障公民监督权。

6、中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举报、揭发他们的权利。具体的办法有: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行使权利,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法的。

三、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4、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

5、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可以督促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可以为人民谋利,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

6、我们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7、公民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以事实为依据,有正确的善恶是非观念、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9、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享有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0、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 1 -

三、典型例题

1、2013年夏秋,中央派出20个巡视组,分两轮对20个地区和部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巡视。2013年9月和2014年2月,中纪委相继公布了两轮巡视结果。巡视发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子女经商提供便利”、“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等问题层出不穷,用人不当不规范则是各地通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这有利于严肃党风党纪,保持党的先进性B.这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C.这有利于抵制不良之风,实现社会和谐D.这有利于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2、2013年9月2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开通后,将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中央纪委监察部重大部署、重要会议、重要通报及查办的重大案件等。另外,网站将接受网络信访举报。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12388网络举报版块,方便群众顺畅、安全地举报监督。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反腐倡廉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B. 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C. 网络监督有利于反腐倡廉

D. 公民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2013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

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A.腐败现象很难消除

B.我国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C.严惩腐败只能依靠法律D.领导干部出现腐败行为在所难免

4、右边漫画说明 (C)

A. 网络举报已成为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渠道

B.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C. 网络舆论日益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

D.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5、香港《大公报》以《网络问政增信心》报道说:总理与网民的网上对谈,被媒体赋予了“网络问政”之名。或许网络问政的形式下,体察、纾解民意,提振、汇聚民心显得更加重要。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问政”(D )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②能彻底杜绝违法乱纪现象③有利于政府提高决策水平④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依法办事A.①②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在2013年的历史记忆里,反腐败将注定清晰而深刻。十八大以来的13个月内,两名中央委员,16名省部级官员“落马”,近2万名公职人员被处理。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到整顿“会所歪风”,2013年年末,中央又发布反腐5年规划,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新格局悄然呈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民众对反腐败的信心不断增强。

党和政府严厉惩处腐败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答、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

7、“网络监督”、政府“微博问政”有何重要重要意义?答:①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有利于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腐败和权力被滥用;③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人民办实事;④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等等。

8、请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创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①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③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9、公民利用微博等网络形式表达意见应注意什么?

答:①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语言文明;②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污辱诽谤他人;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㈩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1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先进性;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等等。

11、反腐倡廉,执政为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和监督防御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处理贪污腐败分子;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媒体积极发挥新闻监督作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反腐败观念;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和揭发检举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

12、近年来我国有多名省部级高官被判刑说明什么?

答、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法律是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⑤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⑥公民要学法、守法、护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3、公民网络反腐时就注意哪些问题?

答: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举报时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必要时要出示相关证据,不得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不得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

14、依法反腐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密切党群联系;有利于正党风、顺民意,聚党心、得民心;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等。

15、开展法制宣传有何重大意义?

答、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利于普遍提高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明显增强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6、为响应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法制宣传?

答、通过微博、微信等,开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贴文征集活动;组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法制宣传志愿者等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讲一堂宪法课;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召开一次“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等。

17、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哪些?答:①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②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④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18、怎样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做到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9、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①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法律常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勇做法律的宣传者、践行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学会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20、材料一:高层密集表态,措辞严厉罕见,十八大以来中央已6次公开提反腐。上至副部级官员李春城,下至深圳“20亿身家”村官,一批“老虎”、“苍蝇”先后被打倒。此轮持续3个月的反腐风暴势头正劲。十八大后,各级党委、政府及司法机关已经宣布了至少15名厅级以上干部落马、12名厅级以上干部免职的信息,其余级别官员数量更多。

材料二: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薄谷开来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薄谷开来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薄熙来因涉嫌犯罪,2012年10月26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罢免了薄熙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说道理】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2)【谈启示】薄熙来和薄谷开来案件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3)【做宣传】请你围绕材料

一、二,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活动标语。(4)【下决心】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答:(1)我们党和国家加大反腐力度,积极进行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 现代法治社会中,法律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公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平台;表明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要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等。(答出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如:坚持依法治国,严防腐败滋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等。(围绕主题,语言精炼,言之有理即可)。(4)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②做法律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学会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监督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勇于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切实可行,言之有理即可)。

21、聚焦中国法治进程——公审薄熙来

2013年8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2013年9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10月25日,薄熙来案二审在济南宣判,山东高院裁定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对薄熙来的公开审判,注定将在中国法治史留下浓重的一笔。济南中院运用微博新媒体进行几乎全景式的播报,让外界得以直观了解案件审理的进程和细节。通过新媒体的传递,外界惊讶于中国司法透明的进步,也必将助推中国司法审判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1)依法宣判薄熙来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们党和国家依法惩治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③法不可违、违法必究;④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⑦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⑧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2)薄熙来案件给领导干部哪些启示?答、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④时刻警醒拒腐防变,带头遵纪守法,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⑤坚持廉洁自律,把反腐倡廉当作政治必修课来认真对待;⑥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3)结合材料谈谈公审薄熙来的过程给我们哪些启示?答、①一切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③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集体、他人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④国家要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公民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

(4)薄熙来案件给我们中学生哪些启示?

答、自觉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

22、材料一2014年1月23日,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了反腐败的“三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说,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透露出中央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方向和基调。而在此前一天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材料二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4年2月24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向安徽省反馈巡视情况。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马铁山代表巡视组作反馈,省委书记张宝顺主持会议并讲话。马铁山指出,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干部工作路线,促进了全省各项工作的开展。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在房地产开发和选人用人等方面以权谋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易发多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等。

材料三2014年2月18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马年第一位被查的省部级官员。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谈看法】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

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哪些观点?

(2) 【做宣传】反腐败,无疑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国家政务焦点,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活动标语。(3) 【下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答、(1) 表明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每个公民要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等。(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坚持依法治国,严防腐败滋生等。(围绕主题,语言精炼,言之有理即可)

(3)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②做法律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学会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监督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勇于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切实可行,言之有理即可)

第8篇: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时政热点

1、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3、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热点解读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三、教材与热点的结合

1、文化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每一个民族的繁荣,每一个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文化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4、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的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培养民族文化素养是我们青少年的必修课。

5、当代中华儿女需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又博彩世界各民族之众长,才能建设起中华民族活力喷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共有精神家园。

6、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征加以丰富和发展。

7、中华文化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

8、中华文化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具体内容: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得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

10、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丰富内涵与中华民族之间有着血肉联系。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但是,我们的民族非但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退缩、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和困难的不竭精神力量。

11、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2、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1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15、我们应该先进人物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6、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自立自强的精神,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直面挫折、磨砺意志、自立自强、与人为善的优秀品德。

四、命题思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看似单一的热点问题,其实涵盖了道德、法律、国情中多方面内容,可以从各个方面综合命题,以下略举几例:

1.就“和谐”的话题,可从社会公平,公民道德方面思考,亦可以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或者综合起来多角度命题。

2.就“民主”的话题,可涉及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公民的建议监督权等。

3.以“理想”为话题,可考查共同理想的内容,在考查共同理想的同时,以理想的实现为桥梁从国家和公民角度出发可综合考查多面的内容(比如:要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战略?营造“和谐”社会,对我们个人有什么要求?等),另外将“理想”的实现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命题也是一种思路。(比如:要实现共同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或者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实现共同理想有什么意义?也可以具体细分为多个小题,等)

4.以“法治”为主题,可综合考查法律的特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将法律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公民各项权利,以法律来促进环保,维护社会公正等内容纳入其中综合命题。

5.以“精神的力量”为主题,可以涵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平正义,中华传统美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命题。可以结合典型人物事例,从树典型的意义,典型人物的精神,如何学习典型等角度思考命题。

6.从某一小点出发,进而考查多方面内容,映射一定社会主题。比如以诚信内容为起点命题,再把诚信纳入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进而延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社会主题。

五、相关试题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艰辛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抗战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 C ) 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④需要青少年继承和发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 ( B ) ①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确立我国在世界的霸主地位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③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④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要实现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B )

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推进文化创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魁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D)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近年来,我国每两年评选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至今已有162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在新时期评选表彰和宣传学习道德模范( B )

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6、“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D )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B )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B )

①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求遵循古训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是( D )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0、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研制核潜艇的30多年间,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1957年到1986年,他没有回过广东老家。当他30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早已从一个青年变成花甲老人,母亲也已93岁高龄。这说明( D )

①实现强国梦有时需要付出代价②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来面对一切可能遇到的困难③承担责任必然要付出亲情,乃至生命的代价④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在家办个小课堂教自己的儿子,并收留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这个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她( D )

①对儿子无私的母爱及她对其他残疾孩子的大爱②对名利的执着追求③为让儿子及其他残疾儿童受到教育的坚定信念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被誉为“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说明了( A )

①面对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②要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③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品德高尚的人④人的伟大在于清贫、简单,对一切无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为了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创编《文化强国》简报的活动。这份简报共分三大板块,每一板块都有尚未完成的内容,请你协助编辑补充完善。

答、板块一: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板块二: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力量,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挥全民族精神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板块三: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14、怎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1)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3)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4)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5)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15、你参加了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答.(1)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参加“做诚信学习”签名活动、向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等。

(2)收获: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

(3)体会: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得升;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16、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动人事迹,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设计活动的主题。

(2)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3)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召开主题班会、办黑板报、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

(3)国家: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

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17、我们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无私奉献;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成才报国。

18、我国举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19、什么是正能量?释放社会正能量有何意义?

答、正能量,原是天文学上的专用名词,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能量为负。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能称为正能量。

对个人的意义:有利于传递积极的心态,使人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有利于释放不良情绪,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充分展现人们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优良品质;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对社会的意义: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20、正能量为什么能够流行? 答、①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③因为正能量代表了民众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期盼。④同时还因为“负能量”大量存在,并正在吞噬抵消“正能量”的作用,人们更热切地期待正能量发挥作用。⑤正能量”价值,能够促使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并能为每个人带来好运。⑥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风尚;⑧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

21、要让社会凝聚更多的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答、国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典型积极宣传并予以奖励;社会: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对一些体现正能量的行为及时予以报道宣传;公民:要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22、请你设计两条正能量的宣传标语。

汇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释放正能量,奉献社会;传递正能量,建设美丽校园;释放正能量,实现人生梦想等。

23、请你谈谈和谐校园中进行凝聚正能量活动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弘扬校园正气,倡导文明向上、健康和谐的风尚;②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③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④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⑤有利于学生综合文明素养的培养等等。

24、要让校园凝聚更多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文娱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五星级班集体、六星级学生的评比活动;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学生:刻苦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25、2013年9月26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列举你所了解的本次当选的道德模范,并简介其事迹以及所体现的精神或品质。 答、例如:全国助人为乐模范何玥:何玥即将小学毕业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小何玥死后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精神品质:勤学学习、追求上进;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助人为乐等。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丽莉: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和学生刚出校门,一辆失控客车猛冲过来。她奋力把孩子们推开,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她被赞为“最美教师”。精神品质: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勤奋敬业、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罗阳:歼-15研制现场行政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精神品质:热爱航空,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态度。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顽强奋斗、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陈斌强: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在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后。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精神品质:心怀感恩、大孝尊亲的孝子精神;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等。

26、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的必要性有哪些?

答、现状:当今社会,部分公民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重要性: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意义: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有利于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有利于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见贤思齐、争先创优;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等。

27、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答、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有利于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有利于激励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28、请你设计几句公益广告。

答、学习模范人物,做四有公民;感受先进人物事迹,立志成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感动”让人无法忘记;只要人人都多一份责任与奉献,世界就多几许感动与和谐;“感动”让人间充满阳光等。

29、道德模范评选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或观点? 答、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③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④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30、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说明了什么?

答、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增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评选的道德模范都是实实在在是我们身边最平凡的普通人,而他们的不平凡之处,正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变得冷漠与麻木的高尚道德情操。

31、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开展道德模范等形式各样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道德报告会。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鼓励多推出一些文艺精品书籍、优秀影视剧和音像制品,并优惠或免费向大中小学生发行,引导广大青少年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加大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强力推进打击网络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整治网吧、净化荧屏声频、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专项行动,净化文化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性。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奖励评价机制建设等。

32、当选的道德模范人物身上共同体现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精神;敢于面对挫折,自强不息的精神;助人为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情系祖国、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敢于创新、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不畏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品质。

33、你准备如何向道德模范人物学习?

答、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作为选择成才的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习他们自立自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崇高品质等。

上一篇:部门廉政建设自查报告下一篇:华为公司企业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