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整改报告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风整改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四风整改报告

关于食品安全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关于食品安全跟踪检查情况的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和《关于跟踪检查食品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积极研究对策,及时整改落实。通过不断努力,《审议意见》和《实施方案》指出的2013年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得到较好的整改或解决,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一)稳步推进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部署要求,全省新一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已基本到位。市级层面,舟山采取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三合一”模式组建市场监管局,其他10个市采取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二合一”模式组建市场监管局;县级层面,65个县(市、区)采取“二合一”模式,25个县(市、区)采取“三合一”模式组建市场监管局。截至目前,10个市、82个县(市、区)出台了市场监管局“三定”方案。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今年以来,省级层面在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责任方面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将予以黄牌警告;对连续两年没有完成任务的,将追究政府领导责任。市、县、乡、村各级也都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的责任落实到底到边。同时,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浙江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了追责事项、程序、情形等。省食安委还配套制定了《浙江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约谈办法》,对约谈情形等作出具体规定。

(三)健全基层责任网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明确了乡镇一级食品安全属地管理的若干具体职责。目前,全省134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已全部成立食安委及其办公室,配备专(兼)职干部2181名,在村(社区)配备市场监管协管员33312名、信息员40498名。各地还结合实际,建立了协管员、信息员报酬机制,2013年度发放报酬补助1461万元;同时,向基层延伸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全省已有近6000名监管干部及协管员用上移动监管信息平台,特别是丽水市、仙居县、富阳市等开通了“食安通”“永安通”“GIS”等富有特色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四)完善监管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省食安办、省农业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协作机制意见》,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的衔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与省农业厅建立了农产品监管协作机制。省法院成立了审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专门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相关案件的立案和审判。今年以来,宁波、温州、湖州、嘉兴、台州等地相继成立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为指导、协调辖区公安机关侦办食品药品领域刑事案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日常监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把好食品安全准入关。启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试点工作,并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初步构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网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开展试运行。在28个县(市、区)开展绿色防控整建制试点,建立8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7个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力度,开展海淡水养殖产品、海捕产品监督抽检达1万余批次。

(二)抓好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一是生产环节。重点强化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自律,规范生产行为。省食安办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实施《浙江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实施《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规定(试行)》,已向社会公布列入黑名单的食品企业300余家。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与分类机制,已有8453家企业实施分类管理。以乳制品、白酒、饮料、蔬菜干制品和食品添加剂5类产品及相应的3000家企业和小作坊为重点,组织开展地产食品“533安全保障行动”,取得积极成效。结合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专项行动,研究建立市场禁入和退市监管机制,淘汰了一批低、小、散的食品作坊。二是流通环节。扎实推进600家市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行为,开展药店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试点工作,并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者先行赔偿和追偿制度。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落实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项措施。三是餐饮服务环节。深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21示范工程”,开展14个示范县(市、区)、110条示范街、299个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进特大型、大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建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肯定并向全国推广。省食安办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浙江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召开全省清真食品监管工作座谈会,落实清真食品监管责任。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和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单位等专项检查,检查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24367家,责令整改5572家,关停小餐饮1296家,查处违法行为167起,培训9339户,培训从业人员27887名。实施全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涉及生产、流通和餐饮自制等各环节28大类、136个食品品种、183个食品细类、3.6万批次抽样。

(三)强化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示范单位创建和“五常法”管理试点,通过示范创建引领行业提升管理水平。在全省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实施电子监管,实行电子监管的比例超过40%。开展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制品、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制品、餐具洗涤剂、压力锅等4类食品相关产品的专项抽查1647批次,合格率为97.3%。

(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强化校园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监管,相继开展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民工子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等专项检查。继续推进“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定点采购)率已达83.9%,A、B等级学校食堂比例达到61.5%,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为57.8%,学校饮用水城镇管网接入率为96.7%,校园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五)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今年,省财政安排市县转移支付资金1700万元(去年为700万元)、省级风险监测资金300万元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有力保障了风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起以疾控机构为主、相关部门技术机构为辅、哨点医院共同参与、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监测样品量逐年快速递增,今年实现了全省每千人口年风险监测样本量达到1件的目标要求。同时,风险监测结果运用得到加强,将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作为百日严打专项行动的重点之一,提高了打击的效果;通过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会商机制,开展风险监测2000余批次,为预警风险和改进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实施专项整治,净化食品市场环境

(一)开展百日严打行动。围绕整治七类重点行为、突出八个重点场所(品种)、开展“八个一批”活动,部署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3.89万人次,约谈违规企业113万家次,公布黑名单企业283家,监督抽检食品8.04万批次,行政立案1.16万起,移送案件162起,破案112起,批捕85人,打掉“黑窝点”“黑作坊”等815个,有效解决部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突出重点热点问题整治。一举破获杭州“广琪”生产销售过期食品案,吊销该公司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封存涉嫌问题原料18732公斤,逮捕犯罪嫌疑人5名。组织对浙江卫视曝光的西湖区九莲庄周边无证小餐饮、小作坊进行联合整治,取缔无证照餐饮店5家,关停30家。约谈“饿了吗”“爱订饭”“美团”“淘点点”等违规网站负责人,并将网络订餐平台登记纳入统一监管范畴。针对海宁等地诺如病毒疫情、宁海问题胶囊事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并组织开展食用明胶专项监督抽检和饮用水专项监督检查。先后破获涉及地沟油、病死猪、毒狗肉、工业盐等一批带有行业潜规则的食品犯罪案件。加强过期食品监管,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肉及肉制品检查执法行动,查处问题肉及肉制品64.1吨,涉案货值246.19万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全省已有2000余家大中型超市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加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全省共销毁或退运不合格进口食品104批次;绍兴市等地开展冷库清查行动,检查大型食品冷冻仓库200多家,查封食品及食品原料20余吨,有力震慑了进口食品违法违规行为。

(三)开展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行动。以农贸市场及其周边自制食品经营门店中从事自制食品的经营户为重点对象,重点整治自制食品来源不明、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脏乱差、使用问题原料、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目前,全省共检查2376家农贸市场的5000多家自制食品经营户,责令整改生产加工场所291个,取缔生产加工场所5个,立案50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

(四)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整治。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的违法行为、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行为,确保农村食品市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合法、生产经营行为合规、生产经营过程可控,构建安全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环境。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4604人次,检查农村食品经营者28485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3880个(次),监督抽检食品2672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68件,查扣假冒伪劣食品5289.35公斤。

四、发挥各方作用,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一)加强宣传教育。多渠道、多层次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分别组织了针对全省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市场监管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食安办负责人及各类生产经营者的专题培训班。借助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媒体,举办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直通车”“百万食品安全宣传海报进社区”“百名高校学子进百企宣传食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公众开放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省食安办组织编写并出版发行《乡镇(街道)、村居食品安全工作实务手册》,加强对基层食安办和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

(二)鼓励社会和公众参与监督。开展“我执法、你参与,我宣传、你传递,你点题、我检测,你举报、我查处”活动,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共管。组织开展“我在食品安全第一线”活动,邀请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组织开展百名义工进市场找问题活动。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有奖举报制度,今年全省已发放举报奖励资金30余万元。

(三)发挥第三方力量参与监督。积极构建以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为龙头、市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食品安全检测所为基础、各类检测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继续推进县级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已有29个县(市)开展了整合工作,特别是德清县、三门县、临海市等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县级食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有效集中了仪器设备和人才技术资源,提升了县域检验检测能力和效果。全省所有县(市、区)已建成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并免费为公众开放。同时,积极探索利用保险机制保障和倒逼食品质量安全,临安市、富阳市、海盐县、永康市已在餐饮企业、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农产品配送中心、农村家宴等领域,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初步构建起政府、保险机构、企业和消费者多方共赢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仍有不小差距:一是机构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全省还有1个市和8个县(市、区)未正式公布市场监管局“三定”方案,一些地方市场监管所组建、人员培训等工作进展较慢。二是相关机制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农产品准入机制、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尚处在探索研究阶段,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还不健全、排查效率不够高,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社会共治机制建设刚刚起步,行业自我管理作用发挥不够,公众食品安全防范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尚处于提升阶段,乡镇(街道)市场监管所快检能力较为欠缺。四是部分突出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全省性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尚在研究制订之中,无证流动摊贩、无证小餐饮问题仍是日常监管中的难题,进口食品市场亟待规范。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省人大常委会跟踪检查为契机,强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进一步加大整治和监管力度,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全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食品监管制度体系。以食品安全法修订为契机,抓紧我省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订和清理工作。

二是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格落实《浙江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责任约谈制度,定期集中通报全省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情况及典型案例。组织实施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平安浙江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到实处。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信息公开、黑名单公示、飞行检查、诚信建设等制度,不断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首责意识、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总结近年来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围绕食品安全重点领域和监管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全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2014-2017),以食用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进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餐饮具以及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农贸市场等领域为重点,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风险隐患大的突出问题。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拟实施为期三年的进口食品市场整治规范工程,全面整治非法进口食品、假冒进口食品行为,规范进口食品经营活动。

四是进一步推进基层责任网络建设。积极探索构建乡镇(街道)食安办与市场监管所、公安派出所等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派出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强化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协管员、信息员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协管员、信息员报酬补助保障机制,提升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工作积极性。着力推进市场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执法装备配备投入力度,努力把市场监管所打造成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沿哨所”。

五是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省市两级食品安全技术审评、认证检查、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推动检验检测结果共享,减少重复检验检测。加快基层监管站所快检能力建设,切实满足日常监管工作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形成政府检测机构与民间检测力量相互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

六是进一步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筹建省级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在食品安全政策制定、食品安全危害认定等方面的作用。出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逐步推广食品安全责任试点经验,切实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2篇:两部门单独向市人大报告审计整改情况之后

如何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继去年单独听取两个市级部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后,又于近日审议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审查意见的报告。审查意见报告显示,这两个部门已基本完成整改,并且举一反三,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半年前,因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理想,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两个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单独报告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半年后,这两个部门的整改情况如何?近日,重庆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审查意见的报告印发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书面审议。审查意见报告显示:市住房城乡建委审计查出的15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市文化旅游委审计查出的18个问题已整改到位17个,1个需长期推进的问题还在整改中。

两部门单独报告审计整改情况

2020年12月2日,在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市审计局局长郑立伟受市政府委托作了2019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这次会议也听取了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两个部门单独报告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之所以单独报告,源自2020年12月1日施行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决定》,该决定规定,审计查出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部门单位需要单独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过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由审计局代表市政府汇总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现在一些部门走到台前亮相,让他们有了‘压力’。”重庆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称。

“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影响资金使用效益。”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当时在报告时称,2019年主城区停车场设施调查及数据分析项目已完成合同约定服务内容,但尚未组织专家评审,因合同约定项目需通过专家评审后才能支付资金,所以预计2020年12月底才能支付完毕。重庆市城镇房屋主体使用安全智能化监控与预警项目,受机构改革影响,实施进度延迟,正抓紧进行政府采购相关工作。

而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报告称,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主要涉及重点项目的执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公益场馆的产权办理等,比如:重点项目的执行上,资金支付必须按采购结果、合同约定和项目进度进行,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的执行还未完成。

在两部门单独报告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2019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印送市政府、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研究处理。

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也根据《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决定》的规定进行了跟踪监督。

带着压力整改

“市住房城乡建委把推进审议意见落实,作为修补存在不足、健全长效机制、提升治理能力的过程。”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在整改过程中,建立整改落实登记销号制度,全程开展监督问效,以整改落实促重大政策落地、促制度漏洞堵住、促内部规范管理,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对于审议意见提到的“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市住房城乡建委针对2019年主城区停车场设施调查及数据分析项目300万元,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完服务内容,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支付。针对城建档案基础数据建设项目214.76万元,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完服务内容,经验收合格后支付。针对危房动态监测及搬离整治项目323万元,已按照属地实施原则,拨付至中心城区有关各区。针对重庆市城镇房屋主体使用安全智能化监控与预警项目282万元,已通过政府采购确定实施主体并按合同支付。目前问题已完成整改。

市文旅委表示,在问题整改过程中,对审计反映的问题逐项跟踪,已完成重庆市旅游资源普查、入境旅游区域市场拓展、广电安播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

对于审计提出的“个别重点专项资金安排不合理”问题,市文旅委向重庆演艺集团下发整改通知,督促重庆演艺集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在整改期间,进一步明确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硬件设备购置,部分用于场地综合服务等,重庆演艺集团项目预算安排经市文旅委审批后实施,按照项目的需求对资金使用进行了细分和落实,由重庆演艺集团下属邦博公司通过第三方代理按程序实施采购,按细分项目采购已全部落实设备、服务采购对象,确定清单和服务方案,800万元已全部履行采购程序,已完成支付的项目126.72万元,其余项目673.28万元已全部完成采购,截至2021年4月底按合同进度已支付288.21万元。

对照审议意见推进后续整改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还表示,在推进审议意见指出问题整改的同时,他们还对照相关意见建议,举一反三,梳理共性问题,查找问题根源,“当下改”与“长远立”并重,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整改过程中,市住房城乡建委制定了《住房城乡建设财政性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委系统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重大项目事前评估、事中运行监管、事后绩效评价以及评价结果与次年预算安排挂钩的闭环管理机制。

為进一步规范资金监管,市住房城乡建委还编制完善了重点项目一级目录和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重点项目资金用途、补助对象、分配方法、执行期限、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等重点环节,同步完善了各类重点项目库,强化资金池与项目池的联动对接,将业务工作进度与资金拨付有效衔接,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而重庆市文旅委在整改过程中也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全面提升绩效,确保部门预算的刚性约束力,比如:坚持“项目申报有目标、项目实施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2020年所有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

“单独报告后,市政府及其财政、审计、住房城乡、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对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处理,对照推进后续整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重庆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相关负责人称,对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相关部门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压实后续整改责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整改效果,将后续整改纳入政务督查督办范围,实行跟踪督促检查、约谈和通报、对账销号、整改“回头看”,把审议意见整改落实与巡视巡察整改、民主生活会整改、“以案四改”结合,并将整改结果纳入市级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将审计整改与预算安排挂钩,形成倒逼机制,提升了整改效果。

重庆市人大财经委也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后续整改问题较复杂、整改难度大等特点,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要推动问题整改,更要注重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一方面,要加强后续整改的推进,系统梳理仍未整改到位问题,对管理类问题、体制机制类问题、暂时无法整改的问题,分类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近期和远期整改目标,确保每个整改事项有安排、有举措、有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政策、制度、机制、标准层面巩固整改成果,力争做到“审计一个单位,规范一个行业;处理一个典型,教育引导全面”。此外,还要加强与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衔接,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与人大财经监督工作重点对接,及时向人大通报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为人大监督提供支撑,形成监督合力。

解码上海红色资源的法治保障

从上海石库门开启的红色历史,为这座初心之城留下丰富红色资源。建党百年之际,上海用一部系统、全面的地方立法为这些红色印记“保驾护航”。5月2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八章五十八条的条例聚焦红色资源的调查认定、传承弘扬、保护管理等。记者梳理出六大“关键词”,解码上海红色资源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 名录制度

中共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中共发起组成立地……红色地标散落上海大街小巷,而红色资源的含义远不止于此。

条例首先对红色资源作出界定: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下列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包括重要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等;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和实物等;具有代表性的其他资源。

那么,上海红色资源有多少?根据上海市最新复核统计,仅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上海解放这段时期内,上海就有各类红色资源612处,包括旧址、遗址497处,纪念设施115处。

要进一步摸清“家底”,条例提出名录制度:“本市建立红色资源名录制度,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红色资源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5月20日举行的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透露,相关单位正从上海纪念场馆、档案馆等馆藏中,精选出民主革命时期的160余份可移动文物和70余份档案文献,将与612处红色地标一起,作为上海市首批红色资源名录,于建党百年之际向社会公布。

关键词 联席会议机制

既要摸清“家底”,也要明确“管家”。条例对文旅、规划、房管、档案等部门在红色资源保护弘扬中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提出建立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联席会议机制。

“红色资源相关主体复杂,如果各方在红色资源的保护弘扬中有不同意见,由联席会议拍板。”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副主任朱杰说。

根据条例,联席会议在党委领导下,以上海市、区两级宣传、党史研究、档案、文化旅游、规划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退役军人事务、教育等部门和机构为主要成员单位。

协调机制背后,是上海对红色资源保护的理念支撑。“保护不是政府出资的‘一次性’工作,而是长期、动态的过程。”朱杰说,保护红色资源,不单单是保护一处地标、一份档案,还要通过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提升周边环境,因此要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共谋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 纪念、保护标识

前不久,上海市公布首批革命历史文物名录,共计1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08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进入第一批名录。

“红色资源中,有不少属于革命历史文物,但也有很多不在此范畴内。”朱杰说,对红色遗址,若无特别说明,市民游客往往不会注意。

因此,条例特别规定,对列入名录的遗址和旧址、纪念设施等分别设置纪念标识、保护标识,其样式由联席会议审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污、损毁纪念或者保护标识。

“承载了我们党苦难辉煌的奋斗历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中还有些大隐于市,不为广大市民所知。”严爱云说,目前,上海市区各部门联手,对没有标识的重要遗址和旧址开展树碑、挂牌工作,希望通过进一步保护利用,让所有这些红色党史“教室”闪亮起来,成为党员干部们重温初心、牢记使命的瞻仰参观地,成为市民群众引以为豪的红色文化打卡地。

关键词 传承弘扬

“在名称上,条例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在名称中体现‘传承弘扬’的地方立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偉介绍,在内容上,“传承弘扬”一章共有十五条,占条例篇幅的四分之一。条例关于传承弘扬的方式多样、主体全面,注重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立法的创新性和引领性。

根据条例,在每年“七一”前后集中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在国庆节、清明节、劳动节、烈士纪念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战役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

社会开放方面,除规定具备开放条件的红色旧址、红色遗址、纪念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费或者优惠向社会公众开放外,还鼓励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将所有或者保管的红色资源,向社会开放或者公布。

“弘扬红色文化要借助社会各方的力量,比如,不少学校内或有红色遗址遗迹、或留有红色档案资料,条例也鼓励他们将这些红色资源对社会开放,增加辐射面。”朱杰说。

关键词 文创开发

“这一条款很戳中要点,我们感受度很高。”上海市静安区文史馆馆长朱润所说的条款,是条例中有关文创开发的内容:鼓励利用红色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将取得的收入用于加强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藏品征集、继续投入开发等。

目前,不少红色纪念场馆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在进行文创开发时,往往都遇到收支去向的矛盾。

“近年来,相关文博单位的文创都做得很好,我们也从观众反馈中感受到,大家来到红色场馆,也希望能带走一些纪念品,红色文创很有市场需求。”朱润说,此次条例鼓励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并且规定了所得收入应用的范围,对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很有帮助。

关键词 长三角协作

今年年初,“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开展。展览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局、档案馆联合主办,长三角地区20余家档案局、档案馆拿出各自的馆藏珍档,合力打造出上海市档案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展览。

传播红色历史,长三角区域协作是应有之义。从理论研究到馆际交流,从文艺作品创作到红色旅游推广,上海就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立法,也特别对长三角区域协作作出规定。

“条例制定过程中,长三角协作专章的内容得到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人大及相关部门的认可。”朱杰说,目前,长三角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正在推进,例如,红色旅游专线正在陆续推出,红色展览的巡展联展也在进行中。

来源:新华社

链接

重庆部分红色资源

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与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毗邻,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

歌乐山烈士陵园: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设在国民党“军统”特务重庆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旧址、1949年“一一·二七”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1954年修建了烈士公墓和烈士纪念塔。1963年修建陈列大厅,对公众开放。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为了纪念刘伯承元帅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被评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城区西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国防教育基地。

杨闇公故里:楊闇公故里景区由杨闇公旧居、杨闇公陵园、杨尚昆旧居、杨尚昆陵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氏民居五个景点组成,是重庆市六个红色景区暨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赵世炎故居:赵世炎是中共早期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故居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为了纪念红四方面军解放城口后成立城口县苏维埃政权,在苏维埃政权遗址上建立纪念性公园。该公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重庆市红色旅游经典景点。

酉阳南腰界:酉阳南腰界红色旅游景区保存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红军会师纪念亭、红军烈士墓景点共56处,其中,红三军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了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而勇于献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而修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作者:陈敏

第3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的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

根据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的安排,现将2004年以来生态省建设和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年来生态环保执法检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

2003年,我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以建设生态省为龙头、以环境污染整治为突破口、以稳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新阶段。这一年,省委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省政府制定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紧接着,2004年,省政府全面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打响了一场环境保护的攻坚战。

省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支持、依法监督政府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跟踪督查。每年,省人大常委会以及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领导都亲自带队,深入环保工作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广大企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及时向政府通报检查督查情况,提出审议意见。连续四年的执法检查和督查,与“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相伴相随,形成强大的声势,取得明显的成效。这四年的执法检查和督查,是对各级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行政责任的最有力支持,是各级政府对照检查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的机遇动力,是全社会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的坚强后盾。

四年来,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环保执法检查和督查,全力以赴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这项执法检查。每年,省政府都下发文件,对有关工作同步作出部署,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每年都认真回顾总结检查上一年度的执法检查整改情况,如实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每年都根据执法检查和督查的反馈情况,梳理出各地存在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或环保工作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治;每年都逐条对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把这些意见及时转化为政府工作的部署或相关政策文件,并认真抓好督查落实。各级政府全力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一系列执法检查意见和审议意见的过程。四年来,各级政府所做的工作、取得的基本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保障,环保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市县各级普遍成立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和环境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统筹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及时研究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强化法规政策保障。环保地方立法进程明显加快,2004年以来,共制定或修订15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20多个综合性文件和专项政策文件,相继就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加强钱塘江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搬迁转产关闭、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重点监管区整治、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等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省级财政生态环保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加大,2004年达8.86亿元,2005年达18.39亿元,2006年达23.04亿元,今年预算安排29.08亿元。其中,为支持欠发达县市加快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省财政安排4.1亿元专项资金;为支持覆盖全省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省财政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为支持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整治,省财政每年安排2500万元专项资金;为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省财政安排9675万元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资金安排全部实行“以奖代补”,带动市县投入更多的环保专项资金。四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省委、省政府每年向所有市、县(市、区)下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实施严格考核。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各类评优创先活动中,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现在,全省上下已经初步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法制保障、政策推动、科技支撑的生态环保工作格局。

(二)开拓创新,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我省开始实拖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工业循环经济“4121”工程,相继实施了125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已累计投资80多亿元。循环型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对14个开发区(园区)实施生态化改造。我省即将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二是着力推进“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是本届省政府实施的“五大百亿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四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其中,生态保护和公益林投资14.5亿元,城市绿地投资43.4亿元,万里清水河道投资220.5亿元,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投资60.6亿元。三是加走生态补偿力度。省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2004年、2005年先后两次听取省政府专题报告,有力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达50.88亿元,2005年达62.9亿元,去年达73.73亿元。2005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6年,又出台《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钱塘江源头地区10个县(市、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今年,根据省政府的部署,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面向全省的生态补偿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四是生态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已累计创建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3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86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41个省级生态乡镇。去年,安吉县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广泛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包括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饭店在内的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蔚然成风,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克难攻坚,“811”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明显。

一是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取得突破。省政府突出抓了钱塘江、鳌江、杭嘉湖太湖运河水系,分别制定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每年下达工作任务书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经过努力,今年1~8月,钱塘江流域1~3类水质断面比例达68.8%,比2004年同期提高19.9个百分点,其中,市界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79.2%;鳌江流域的重点是平阳水头制革基地污染整治,去年11月,当地政府下决心实行全面停产整治,制革转鼓数已从3300多只削减到469

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鳌江水质开始有所好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冶太”部署,杭嘉湖太湖运河水系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飞云江、瓯江、甬江、曹娥江、椒江水环境保护也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甬江流域余姚江经过整治,已由5类水恢复为3类水。

二是16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年内将全部“摘帽”。对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实行限期整治,是“811”行动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这些年我省环保工作的一项创新。2004年,省政府划定11个省级重点监管区,之后,根据各地出现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又相继增加5个准重点监管区,也按照重点监管区整治的标准要求,实行限期整治。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重点监管区调查研究,督促指导整治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会同重点监管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一区一策”的要求,逐个制定专项整治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强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报、一季一督查,并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今年以来,对尚未达标摘帽的9个重点监管区,省政府确定由省级9个部门负责人带队,实行包干蹲点督查,每月赴现场督促指导整治工作。目前,16个重点监管区,8个已经达标“摘帽”,3个已经通过省整治办现场验收待省政府批准“摘帽”,另外5个也将在10月底之前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加快推进。围绕“811”行动确定的9个重点行业(化工、医药、制革、印染、味精、水泥、冶炼、造纸、固废拆解)、573家重点企业,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整治规划,制定了环境污染整治企业搬迁转产关闭改造的扶持政策。2004年以来,共完成限期治理项目3988个,关停并转企业3969家。全省造纸行业制浆生产线已全部关闭,一级物化处理设施普遍进行了二级生化改造。印染行业普遍实行技术更新、废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和污水集中处理,废水达标率明显提高。作为全省氨氮排放第一大户的味精行业已完成全行业污染整治,污染最重的发酵工段已基本淘汰,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升级,已经实现全行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标排放,削减氨氮排放量75.1%。水泥行业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已拆除机立窑688台,机立窑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90%下降到目前的5%,剩余的17台年内也将全部拆除。固废拆解业通过规范整治,全面实现园区化改造。化工、医药、制革、冶炼等行业污染治理,也结合重点监管区整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是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全面展开。2004年,省政府在部署“811”行动时就明确提出,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2005年,省政府在嘉兴召开全省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现场会。2006年,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提出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2004年以来,已累计完成12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建成生态养殖小区451个,禁养区养殖场已全部关停转迁;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02万亩,建立31个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基本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形成了平原农村“户三包、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山区农村“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新建、改建992座乡镇垃圾中转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已达53%。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108.5万立方米,已有17623个自然村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累计整治农村河道已超过1万公里。加快推进农村绿化,已创建1615个“绿化示范村”。到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10303个环境整治村、1181个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任务。

五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以来,全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84万吨、新增配套管网8840公里,到去年底,全省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曰处理能力达523万吨,配套管网总长26847公里,污水处理率达57.2%。其中,“811”行动确定的2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内都将建成并投入运行。去年以来,以钱塘江流域、太湖流域为重点,开始加快推进中心镇、重点工业镇、生态敏感区多镇、直接面江临湖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为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地加快建立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全省69个市、县(市),已有67个开征污水处理费,永嘉、磐安两县也将在年内到位。目前,全省平均收费水平达0.77元/吨,其中杭嘉湖地区达1.09元/吨。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的意见》,省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多次“飞行监测”,采取限期治理、区域限批、媒体曝光等强力措施,督促污水处理厂加快设施和工艺改造。与此同时,城乡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全省县以上城市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0378吨,无害化处理率达81.8%已建成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IO座,年处置能力达9.5万吨;已建成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7座,年处置能力达2.7万吨。

(四)全力以赴,污染减排初见成效。

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十一五”减排指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1%。这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和全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即使GDP增幅下降一些,也要下铁的决心,用铁的手腕,确保完成减排任务。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把污染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检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尺,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减排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减排指标后,省政府及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我省的污染减排指标。及时将减排指标分解下达给各市、县(市、区),各地将减排指标逐项落实到各重点排污单位。各地政府与所有有减排任务的单位都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各重点排污单位都制定了分年度减排实施方案和应急方案。

二是强化政策措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从源头上实现污染减排;以“811”环境污染整治为依托,加快推进现有污染源减排;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燃煤机组改造提升为重点,落实各项工程减排措施。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出台了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污染减排的政策意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探索排污绩效考核和排污权交易,进一步形成促进污染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是强化基础工作。适应国家污染减排的考核机制,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建立了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重点排污单位的

污染物排放“三量”(增量、减量、变量)实行动态管理。在全面建成6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0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今年,将全面完成1452家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装置的建设和改造任务,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即将基本形成。

四是严格责任追究。污染减排指标同步纳入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根据污染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对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建设项目审批、省级专项资金补助、企业上市推荐、各类达标创优评选中采取严厉的制约措施。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去年,全省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4.05%,减幅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4位。

(五)重拳出击,环境执法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持续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连续五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4年以来,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先后开展了“清洁饮水源、喝上放心水”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2006年以来,每季度开展“百厂千次飞行监测”。今年5月,组织开展了以促进减排为主题的“红五月”环保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燃煤电厂、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情况和省人大常委会历年执法检查督查中发现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情况。2004年以来,全省办结环境行政处罚案件30201件,处罚额达6.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积极预防处置环境污染纠纷和突发环境事件。按照见之于早、化之于小、处之于稳的要求,积极推进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到去年底,全省已设立乡镇环保派出机构125个,在化解基层环境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环保部门积极完善信访调处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近年来,全省环境信访满意率都在96%以上。2005年,在及时妥善处置几起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后,省政府迅速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全面排查处置工作,之后垒省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我省化工、医药企业众多,许多企业毗邻城市和江河,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任务十分艰巨。省政府对此始终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浙江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设必需的应急设施,强化应急物资、技术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去年,省政府专门组织在建德市开展了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

三是挂牌督办的48个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较好解决。2004年以来,根据历年执法检查和督查的反馈情况,省政府先后梳理出48个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对其中的区域性污染问题,如富阳造纸行业、建德化工行业、苍南小褪色业、永康金属表面处理业、浦江印染造纸水晶行业,先后列入省级环保准重点监管区实行重点整治。对其中的点源污染问题,由当地政府负责,分别采取限期治理或改造、转产、搬迁、关闭等措施,限期解决问题。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督促当地政府落实资金、落实责任主体,加快治污减排工程建设。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明确由省环保局直接督办,依法严厉查处。各地各有关部门都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狠抓执法整改的落实。目前,48个问题中,36个已经完成整改,另有5个问题(衢江沈家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富阳造纸行业污染整治、台州医化行业结构性污染治理、湖州南浔旧馆镇有机玻璃加工企业废气治理、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向江河弃渣)即将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改,另有7个问题(温州市和部分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嘉兴养殖污染整治、湖州矿山治理、德清新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台州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临海川南原料药基地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丽水部分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都在抓紧推进之中。

经过这几年的全力攻坚,“811”行动确定的“两个基本、两个率先”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全省环境质量初步实现转折性改善。今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56.8%,达到3类以上水质的为63.3%,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10.1和11.2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去年1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位居全国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3年以来,我省的生态环保工作无论是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都是空前的,取得的成效也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客观地看,浙江用仅占全国1.06%的土地,承载了占全国3.79%的人口,产出了占全国7.47%的GDP,国土开发强度特别大,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负荷特别高,而且,城镇和产业又集中布局在占全省面积20%左右的平原地区、江河中下游地区。这样的生产力布局,决定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可以说,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省的环保工作仍处于攻坚阶段。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特别是对照连续四年的环保执法检查和跟踪督查,我们也感到,制约我省生态环保工作的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三个历史性转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在具体建设项目和环境污染企业转产搬迁关闭等结构性调整决策中,还时不时出现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的倾向,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仍有一些同志错误地认为“先污染、后治理是普遍规律”,表现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全过程控制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应有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一些“低小散”产业集中、结构性污染突出地区的少数干部对污染整治还存在畏难情绪,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地区、重要生态保护区所在地区的少数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埋怨情绪。这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直接制约了生态环保工作的推进。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建设模式转变依然滞后于建设生态省和治污减排的要求。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去年,全省造纸、化学、水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等6大高污染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8%,今年1~8月,这6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8.4%,高于同期工业平均增幅4.3个百分点,治污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去年,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7.83%;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1年到2006年仅提高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

仍然滞后;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有机化、无害化程度仍然偏低,种植业化肥农药、养殖业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负荷居高不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任务十分艰巨。从城乡建设来看,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规模、轻内涵,重形象、轻功能,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明显滞后,部分污水处理厂出水7K质不能实现稳定达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问题突出,广大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还十分繁重。

(三)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环保工作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功能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各项规划、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仍处于起步阶段;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职责还不尽明晰,机制还亟待完善,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环保工作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地方环保法规规章和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亟待增强刚性和可操作性,运用司法手段保障环境执法、追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机制有待健全,环境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主的环保法制意识亟待增强。

(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亟待完善。现有的排污费收费标准、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以及相关资源性收费标准总体上仍然偏低,难以实现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导致企业排污“有利可图”;环境准入把关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运用价格、税收、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环境保护方面,政策举措还不多,更没有形成合力;运用市场机制,实行环境容量资源有偿使用、推行排污权交易,仍然处在试点探索阶段,亟待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

(五)环保系统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这几年,各级环保部门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和污染减排的同时,自身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但是,基于历史的原因,环保部门无论在机构队伍建设、环境监管网络建设、执法装备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都显得相对薄弱,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环保攻坚任务;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意识还不强,从战略上把握环境保护工作、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从制度上规范环境管理的成效还不够明显;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特别是污染源基础信息收集、排污总量统计、环境监测、环境容量测算、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中长期战略研究等都亟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个月,省政府召开“811”环境污染整治百日攻坚动员大会,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奋战一百天,按时全面完成“811”行动计划,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与此同时,省政府已经部署省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研究筹划“811”新三年行动计划。省政府将认真对照今年环保执法跟踪督查的情况,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制定好这个行动计划,努力把我省生态环保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初步考虑,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以环境优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确立科学的政绩观,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同步”。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和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引导督促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是硬任务的观念,切实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前一后、一重一轻的状况。二是实行环境保护分区管理,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重点是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编制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开发强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别实行重点准入、优化准入、限制准入、禁止准入的不同的环境管理政策,优化产业布局,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三是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污染。重点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减少污染物排放,努力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四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排污主体自觉治污减排。重点是理顺资源价格体系,适当提高排污费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积极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市场交易,加大违法排污惩处力度,激发企业治污减排的内在压力和动力。

(二)继续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重点仍然是八大水系和平原河网的水污染防治。继续巩固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建立健全跨行政区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监管制度,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和辐射污染防治。二是继续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中心镇、重点工业镇、生态敏感区乡镇和直接面江临湖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工业固废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抓好城市环境整治,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深入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培育生态文化,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三)继续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一是进一步落实工程措施保证减排。重点是污水处理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治污减排技术。二是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减排。严格执行排污标准,制定实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全面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生态化改造。三是进一步运用政策杠杆引导减排。重点是实施促进治污减排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治污减排任务。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保障减排。重点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减排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污染减排的全过程监管,形成严厉的制约和制裁机制。

(四)继续强化环境法治,推动环境保护走上依法治理的轨道。一是抓紧完善地方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地方环保立法工作,加快推进政府环保规章建设,力争再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上位法紧密衔接、比较完备的地方环境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二是强化环保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环保执法机构,保障执法经费,加强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保系统内部稽查机制。三是继续强化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企业主的环保法制培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环保法制普及宣传教育,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增强全民环保法制意识。要鼓励公众参与,完善环境违法举报制度,支持社会各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四是继续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执法行动。针对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计划地开展部门联动的环保执法行动,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对政府工作的直接支持和推动。省政府将以这次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为动力,在前些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动员组织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环境更加优美”的战略要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4篇:“四风”整改报告

“四风”活动自查整改报告

运检公司张锦荣结合公司开展“四风”自查活动要求我严格对照认真梳理,查找自身存在问题,有效推进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活动,下面我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行自查整改。

一、个人作风基本情况

对比公司要求查找的几个重点进行自查,自己以为我个人整体上还做得比较好。

整体上能满足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一是在工作中尽可能克服形式主义,脚踏实地地工作,在工作中和同事们团结合作。二是认真弄好团结,反对官僚主义,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我一直把弄好团结作为我个人工作的重要要求之一,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团结的话不说,维护集体的形象。三是在平时的工作作风上,能阔别享乐主义思想,勤奋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投进到工作中往,并且十分留意工作纪律。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就养成了不迟到、不早退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做事,没有擅自脱岗。四是自我能抑制奢糜之风,避免铺张浪费。

但是,与党组织要求和不断发展的情势相比,个人身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各个方面也存在着薄弱环节,有待

于进一步改进和进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在理论思想学习上,固然能自觉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先进思想,但是存在着思考问题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的毛病,理论和实践不能深进的结合。

2、工作作风上,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有点拖拉。

(二)官僚主义方面

办事急躁、不慎重,眼光短浅,从早到晚,繁忙忙碌,一年到头,辛辛劳苦;但是工作计划不明确,有点盲目单干,不辨方向。犯了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错误。

(三)享乐主义方面

杜决了享乐主义方面的主要问题,但满足于现状,沉醉于已获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少新动力。

(四)奢糜之风方面

这一方面,个人自我能抑制奢糜之风,避免铺张浪费,但偶然会浪费。

三、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基础。

进步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树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进改造。从实际动身,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进步工作成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主人翁和公仆意识,建立忘我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把维护集体和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为职工忘我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寻求融入党的事业当中,和党组织保持一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名;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权利、金钱、名利,在生活上艰苦朴素,节约勤俭,不奢侈浪费,不寻求享受;在工作作风上,要深进实际,联系群众,聆听群众意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忙群众之所需,同群众生死与共;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熟悉所酿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

(三)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在金钱利益眼前经得起考验,做到自制、自励、自洁,果断反对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果断抵制歪门邪道,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与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带头建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四)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主观能动性,创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使工作成效不断进步。

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首创工作新局面。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进一步强化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多作贡献。

第5篇:学校“四风”整改报告

三月十七日下午,我校在联区会议室召开各中心校校长和班主任等会议,集中摆查各校“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其它方面的不足。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做到:找问题,细总结;多反思,定计划;早实施,快转变。

一、形式主义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考虑眼前多,谋划长远少。忙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2)关注过程多,注重实效少。习惯以文件、会议来布置落实工作,说过了等于做过了,做过了等于做好了,检查督办力度不够,跟踪问效不够扎实。(3)按部就班多,与时俱进少。习惯于按部就班根据常规开展工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与时俱进开展研究,寻找解决的对策和方法。(4)关注上级多,倾听一线少。在开展工作时,存在“对上负责”的思想,习惯性地把“完成上级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深入教学一线不够,不太注重倾听一线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要。

二、官僚主义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偏重管理多,主动服务少。在做出决策、设计制度、开展工作时,习惯性地偏重于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的意识不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主动服务较少。(2)立足局部多,考虑全局少。开展工作过程中,过分看重个人或者部门利益,彼此间主动沟通协调较少,合作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3)关注利益多,担责奉献少。存在责任界定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面对遇到矛盾,特别是困难、棘手的问题时,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担当意识和不求回报、全心付出的奉献精神。

三、享乐主义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安于现状多,勇于开拓少。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导致部分工作、制度与实际需求脱节。(2)看重得失多,坚持原则少。在工作中不

注意方式方法,怕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习惯于明哲保身。在管理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表扬多,批评少。

四、奢靡之风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讲求排场多,节俭意识少。在办公办会、公务接待方面,有追求排场的思想;在使用专项建设经费方面,缺乏精打细算的思想。同时,在实施一些专项奖励方面,标准还不够统一,执行不够规范。日常工作生活中,还存在浪费水、电、纸等现象。

五、改进办法: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把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有计划的安排理论学习时间,做到一学期至少读三本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教育教学书籍,写二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管理心得。不断充实大脑,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推进全校课程改革。以课堂研究成果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是把学生主动推向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引领,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督促。

3.进一步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在完成日常工作事务的基础上,多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听评课,与教师和学生加强交流,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为改进工作掌握真实材料。

各位领导,在我的工作中可能还有我未能发现的缺点,诚挚的希望对我提出批评,让我更加明确改进的目标,找准前进的方向。

第6篇:学校“四风”整改报告

青海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 “四风”自查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青海大学党委的相关会议精神及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作如下工作自查报告:

一、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莫延德 余 芳

成员:封海宁 马慎蛟 任萍 唐晓玲 何宁芳 崔雪梅 马燕茹

二、组织学习

1、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会议文件精神。

2、深入学习“四风”

(1)形式主义 (2)官僚主义 (3)享乐主义 (4)奢靡之风

三、存在不足

(一)、形式主义

1、考虑眼前多,谋划长远还不够。

绝大数老师忙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总是认为是领导的事情。

2、按部就班多,与时俱进少。

习惯于按部就班根据常规开展工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与时俱进开展研究,寻找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3、关注上级多,工作失效不理想

在开展工作时,部分领导、教师存在“对上负责”的思想,习惯性地把“完成上级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

(二)、官僚主义

1、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 创新意识不够强 学校部分教师存在满足于老经验、老办法,习惯于老一套教学模式,创新意识不强。

2、制度执行度不强。

存在责任界定不明、职责不清的情况,面对遇到矛盾、棘手的问题时,缺乏工作力度。

(三)、享乐主义

1、安于现状多,勇于开拓少。

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导致部分工作、制度与实际需求脱节。

2、看重得失多,坚持原则少。

在工作中不注意方式方法,怕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习惯于明哲保身。在管理方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表扬多,批评少。

(四)、奢靡之风

日常工作生活中,还存在浪费水、电、纸等现象。

四、改进办法: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把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有计划的安排理论学习时间。不断充实大脑,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2.推进全校课程改革。以课堂研究成果统领全校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是把学生主动推向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引领,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督促。

3.进一步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学校领导在完成日常工作事务的基础上,多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听评课,与教师和学生加强交流,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4.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不怕得罪人,将用制度管理人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第7篇:整治“四风”活动自查整改报告

——县疾控中心主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吉安市纪委《关于认真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深入推进整治“四风”活动的通知》,按照县纪委统一部署,认真检查个人存在的“四风”问题要求,我个人近期重点学习了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和作风问题的决定》、“八项规定”等有关文件。 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刻苦钻研精神不强。一是缺乏“挤”劲和“韧”劲,总感到工作忙碌,没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

2、工作作风不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够。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

3、创新意识不强。认为把本单位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4、群众意识不强。虽然经常和职工进行交谈,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对职工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总认为自己是专业技术领导,只要能把本单位的疾控工作干好,按时完成上级的目标任务,政治学习不是很重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有时,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有限。理论上的成熟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只有在理论上分清是非,才能做到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2、进取意识不够强。认为工作能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求冒尖争第一,但求稳有进,中等偏上就行。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单位不出乱子,职工安心工作,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更高目标坚定地走下去,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3、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三、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生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作风上,要深入实际,联系职工,倾听职工意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忙职工之所需,同职工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3、要进一步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带头贯彻和落实上级党政各项决策和部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将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围绕全县的疾控工作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疾控工作新局面。

2013年10月30日

第8篇: “四风”问题自查自纠整改报告

根据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实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我校开展了多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本人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巨大危害性,剖析自己在“四风”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工作上努力做到事必躬亲。但是,与党组织要求和不断发展的形势相比,个人身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各个方面也存在着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个人自查存在的问题

“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按照“照镜子”的要求,对照党章和改进作风的有关要求,进行“四风”问题对照剖析,挖掘思想根源,自己工作、学习、生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造形式主义 1.政治学习方面的形式主义

一直以来,没有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政治业务学习较少,造成对新教法、新学法、新教学理念的认识与掌握还不够。

2.工作方面的形式主义

工作中常立足于完成任务,满足于按部就班,领导交待的事及时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事务繁多可能会存在忘记现象。有时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畏首畏尾。工作效率不够好。

(二)警惕官僚主义

1、与同事谈心交流较少,没有真正了解同事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时对同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就给与一定的答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现象。

2、宗旨意识不够强、群众意识不够强,在工作中难免存在“我说的是对的”思想,有时候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完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宗旨。

(三)避免享乐主义

1、离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但仍开车上下班,既不环保也不健康。

2、有时存在怕麻烦,怕吃苦的情况。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开拓创新不足,有时安于现状,不思改进。

3、在学校就餐招待中,没有顾及餐标情况,有时难免出现餐标略高,给单位造成一定负担,虽然合情但不合理。

(四)杜绝奢靡之风

1、本人素来勤俭朴素,反对奢侈浪费,讲排场、摆阔气、搞表面文章,但在工作上,由于自己深入实际不够,造成学校后勤工作方面有时存在人力、物力方面不必要的浪费。

2、公务接待中,虽然厉行节约,但和“光盘”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仍存在“好面子”的浪费现象.

3、随着个人工资的逐年增加,日常生活支配能力的提高,个人消费观念也受到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思想冲击。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应该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帮助更需要的人。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关键是如何改正。本人今后改进工作努力前行的主要措施是:

1、要加强政治学习,系统掌握政治理论,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

2、深入师生实际,关心师生思想和生活,把师生的利益摆在首位,想师生之所想,帮师生这所需。

3、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摒弃“船到码头人到岸”的思想,工作一天就要尽最大努力干好一天,要无愧于师生。

4、创新工作方法,办事要雷厉风行,立竿见影,不能拖沓。

5、提高工作成效,花大力气,费大功夫,想周全,干到底,出实效。遇事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尽力把事情办好,让师生满意。

总之,通过自查自纠,牢牢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个根本方法,才能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来一次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集中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振奋精神,加倍努力,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9篇:关于“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纠正“四风”问题,努力在全分局上下形成改作风、转作风的新习惯、新常态,我分局针对“四风”突出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将相关问题落实整改,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重点

重点是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围绕解决“四风”存在的问题,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生死存亡的高度领会“四风”问题整改的重要意义,坚决按照中央要求,不耍花样、不搞变通、不存侥幸,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检查方法

(一)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局党组带头主动增强“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认真总结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新区和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署要求等方面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成员之间既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又要进行诚恳的相互批评。每个党员都要参加所在党支部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

(二)开展读书教育活动,局里订阅报刊杂志,局里领导干部外出学习的资料通过复制装订成册,分发到各科室和基层所,方便干部职工学习和阅读;健全和规范学习制度,明确学习时间,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同时,引导和鼓励个人制定年度学习阅读计划,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增强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以求真务实、快速高效作为工作方式的重要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切实抵制“四风”危害。围绕廉洁自律,监督检查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制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完善会议、培训、活动经费管理办法,完善健全机关用车、公务支出等制度。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我分局抓住“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这一目标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做到“四摆四敢”,即摆思想、摆作风、摆工作、摆措施,敢揭短亮丑、敢剖析根源、敢挖思想深处、敢触问题实质。通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真正达到“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目的。

通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进一步领会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坚持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群众期盼学,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能力保证。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拒腐防变,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在反对形式主义方面,要继续抓好各类会议、文件、评比表彰活动的清理和规范。实行会议经费和会议数量双重控制,集中治理文山会海。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重点放在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执行力上,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落实工作进度。要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切实维护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执法的统一规范。在反对享乐主义方面,主要解决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求享受的问题,着力解决干部职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在反对奢靡之风方面,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改善工作基础、提升业务技能、强化优质服务上。

抓好“四风”问题整治,要联系实际、分层分类解决重点问题,确保整治工作不留“死角”,特别是要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上下联动抓好整改。盯住“四风”抓整改,持续用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才能为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上一篇: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下一篇:写给高端客户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