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你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假如没有你

假如没有“文学史”……

在我看来,“文学史”是一门既可爱又可疑的学问。为此,我写过不少文章,质疑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学史”情结(参见《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现代中国》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七年一月版)。从一九八八年追随王瑶先生思考“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算起,我之关注兼及大学课程、著述体例、研究思路、知识体系以及文化商品的“文学史”,至今已有二十年历史。期间,除了先后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研究百年”专题课,先后出版编著《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二年版)、《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五年版)、《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安徽教育出版社二○○七年版)等,还曾和友人合编《文学史》集刊。总括起来,不外是在学术史与教育史的夹缝中,认真思考“文学史”的生存处境及发展前景。

八十年前,郑振铎反省中国的文学研究,撰写《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批评以往中国人的研究从没上过“研究的正轨”;提倡系统的、科学的、“统括全部历史”的文学史著述(见《中国文学研究》,4页,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七年版)。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三);如此夸张而蹩脚的吹捧,今天不可能被接受,更遑论区区“文学史”?反省这种“文学史”迷思,并非基于民族自信心,也不是套用后现代论述,而是教育史与学术史的巨大张力,促使我直面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学教育”这一难题。说到底,有关“文学史”的课程及著述,只是我们进行文学教育的拐杖,并借以逐步进入文学殿堂。如今,教材俨然学问,丫鬟变成了小姐,真是有点伺候不起了。我的目的是,以教学实践为杠杆,撬开大门,从缝隙中窥探文学史建构中的若干问题,反省、质疑、重构世人所熟悉的文学史图像。这里所说的“文学史”,不仅仅是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甚至也不只是学术思路或文化立场,还包含课程与著述、阅读与训练、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校园与市场等。如此立说,即便建树无多,起码提醒学生们,作为课程的“文学史”,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圣。

那么,反过来想,假如没有文学史,我们该如何思考、教学、著述?依我猜测,最直接的效果,很可能是如下几点:

第一,知识破碎,不成体统。不仅具体大学的老师、学生,整个社会的知识结构都如此。唐诗过后是宋词,李杜光芒万丈长,《金瓶梅》影响了《红楼梦》等,这是常识;周氏兄弟思想及文章的差异,古风及律诗的审美特征,这些也都明白。差别在于:世人可能关注作家风格及文章体式,但不太熟悉也不太在意所谓的“时代风貌”——比如明代文学的整体特征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各个侧面。今天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史常识”(即便不含外国文学),很可能比清代的博学鸿儒都丰富。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真能“全史在胸”,纵论古今,从屈原一直讲到鲁迅?请记得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的提醒:“其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去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金明馆丛稿二编》,2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第二,阅读优先,经典第一。从四书五经、《史记》、《文选》,一直到《唐诗三百首》、《古文辞类纂》等,这是以经典及选本为中心的文学教育。这当然很不民主,“赢者通吃”,许多作家作品被遗忘了,文学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也因此无法呈现。这还不算确定经典及编辑选本时可能存在巨大的“利益”与“偏见”。以经典为中心组织阅读,可能导致后人的偏食,以及对整体历史进程的无知。重“讲授”还是重“细读”,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因印刷便利以及学术风气转移,今人说出来及写下来的,比他们的实际水平高;古人则反之。如果说过去是以阅读/理解/承传为中心,现在则以写作/表述/创新为中心。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家教曾感叹:“父亲生我们七个儿子,每个孩子学一门专业,都不及父亲的学问好。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哦。”(参见林伦伦:《<黄际遇先生纪年文集>序言》,载陈景熙、林伦伦编《黄际遇先生纪年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二○○八年版)黄教授的父亲黄际遇先生,抗战中任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主任,可他同时在中文系讲授《历代骈文》课程。这样的奇才,现在不可能出现。可另一方面,学问很好的黄际遇先生,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这就是时代风气的差异。

第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没有清晰的文学史线索,不晓得或不屑于了解何为“整体”、怎么“演进”,哪些是必不可少的“转折”,反而获得了极大的阅读自由。不读汉赋,照样欣赏元曲;不了解《西厢记》,同样喜欢《牡丹亭》,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说,尽可全凭兴趣,选着听,跳着读(参见陈平原:《大学校园里的“文学”》,《渤海大学学报》二○○七年二期)。至于专业研究者,因“术业有专攻”,不能不有很多舍弃。我常感慨,海外汉学家的著述很有深度,但他们对研究范围之外的东西,竟然如此“无知”。这就是差异——同样是博士资格考试,人家要求视野开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我们要求常识丰富,不能千里走单骑。单就文学阅读以及学术探索而言,“个人性”与“片断化”,或许更可行。过分注重“系统性”,必定导致不懂装懂,还有就是以“综述”代替“研究”。

第四,不循常规,误入“歧途”。这里所说的“歧途”,不含褒贬意味,只是脱离了原有的规范以及原定的发展方向。那样的话,有意无意地,全凭个人兴趣,不时“越界操作”。但这并非就是坏事。最典型的,莫过于《红楼梦》研究;胡适曾讥笑蔡元培校长为代表的索隐派乃“猜笨谜”,可人家乐此不疲,且代有传人。即便在专业范围内,也有很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遵从文学史的嘱咐,步步为营地展开阅读,这就好比修好了渠道再放水,不浪费,少走弯路,但也因此缺少奇思妙想,很难有意外的惊喜。

第五,讲课时注重个人体悟,随意发挥。从晚清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各大学乃至中学,多要求教师自己编写文学史教材,如最近岳麓书社刊行的来裕恂先生一九○九年稿本《中国文学史稿》,那是他在浙江海宁中学堂教书时所撰的。现在讲求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倾向于在某个层次上实现“统编”。这里有意识形态以及商业利益方面的考量,还有就是课堂教学本身的特点。虽有各式教科书,但好大学里的好老师,大都灵活掌握,还能有别具一格的讲授;随着教育部逐步推行硕士生入学“统一考试”,从教材到讲授,各种个性化的表述,将越来越难有立锥之地。因此,得提醒学生,那些面面俱到、八面玲珑的文学史(作为教材只能如此),只是入门的拐杖,并非“文学教育”最佳、更不要说唯一的途径。

第六,著述时固执己见,罔顾学界共识。作为教材的文学史,说到底是个人趣味屈服于集体意志。这里所说的“集体意志”,包括学界共识、听众需求以及商业利益。太个性化的表述,只能局限在特定校园,无法广泛流通。假如你希望教育部推荐以及学界同人认可,那你只能妥协——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等非常成功的教材,都是如此。这一点,只要对比他们的个人著述,你就明白其中的差距。陈西滢嘲笑英国人附庸风雅,没人敢公开说自己不喜欢莎士比亚(参见陈西滢:《听琴》,《凌叔华、陈西滢散文》,25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如果你编文学史教材,确实没有特立独行的权利。你敢说《红楼梦》写得不怎么样,或者说鲁迅不如胡适伟大?反过来,不编教材,你完全可以固执己见,撰写“有特色”且“充满偏见”的个人著述——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了。

当然,这只是假设而已。今日中国学界,不可能退回到诗话、词话、文话的时代。一九○三年引进的作为教学及著述体系的“文学史”,还将继续引领风骚,只是其光环在逐渐退去,功能也在逐渐转变,学者们在腾挪趋避之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与教训、体味与反省。不说遥远的王国维、刘师培、鲁迅、胡适或者国外的勃兰兑斯等,就从我们的老师说起。近日拜读北大出版社刊行的《回顾一次写作—— < 新诗发展概况 > 的前前后后》以及相关笔谈(参见谢冕等著:《回顾一次写作—— < 新诗发展概况 > 的前前后后》,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七年版;《文艺争鸣》二○○八年第二期上赵园、孙绍振、钱理群、刘复生、孙玉石、姜涛、冷霜、洪子诚等人的笔谈),还有《文艺研究》所刊王水照教授的访谈录等(参见侯体健:《为问少年心在否,一篇珠玉是生涯——王水照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二○○八年六期),对上一代学者从事“文学史”的研习、教学、撰述的追忆与反省,可谓感同身受。

受此鼓舞,也想野叟献曝,谈谈我对文学史教学及著述的几点意见。

第一,人文学关注的重点,本来就应该是心灵,可现在我们跟着社会科学跑,越来越关注外在的世界。萨义德晚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回到语文学》,大意是说,现在流行的读书策略有问题,从一些很粗浅的文本阅读,迅速上升到庞大的权力结构论述,他对这个趋向非常担忧。他认为,这么做,相当于“放弃所有人文主义实践的永恒的基础”(参见爱德华·W.萨义德著、朱生坚译:《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71-72页,新星出版社二○○六年版)。也就是说,人文学者的实践,最关键的是语文学。所谓语文学,就是对言词、对修辞的一种耐心的详细的审查,一种终其一生的关注。这是人文学的根基所在。你现在把这个根基丢了,拼命往外在的世界跑,找了很多很多材料,表面上很宏阔,但品位没了,这是今天人文学的困境。所以,他认为人文学的发展途径,最关键的,仍应保持对文辞的关注,这应该是人文学者的基本训练,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基。

第二,在我看来,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问题出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背后确有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味,此处不赘),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快感、审美趣味与思维能力。文学教育的关键,在“读本”而不在“教科书”,是在导师引导下的阅读、讨论、探究,而不是看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表演——教科书及老师的表演越精彩,越容易被记忆与模仿,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限制(从思考、提问到表达)。背教科书长大的一代,学术上很难自立。到过欧美的,都惊叹其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之“放任自流”,可人家照样出人才。像咱们这么苦读,还不怎么“伟大”,实在有点冤。我再三强调,对于中文系学生来说,课堂及教科书远不是全部;课余的自由阅读及独立思考,方才是养成人材的关键。

第三,读惯/写惯文学史的学者们,一出手就是居高临下的“教训”——以传授知识为己任,而很少平心静气地探讨问题。其实,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分析史学,有个意料不到的好处——那就是超越“抄袭”或“变相抄袭”这一可能存在的陷阱。时下流行且容易获奖的通史类写作,或成于众人之手,属于拼盘性质;或学力不足,只好多有借鉴。而作为教材的文学史,不便处处加注,一不小心,就是学术犯规。今天监管不严格,大家习以为常;日后回过头来看,很多大部头的书,都有此类问题。之所以主张专题研究,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趋避”,免得他日后悔莫及。

第四,区分课堂讲授与书斋阅读,也区分教科书编写与专业著述——目前的状态是该深的深不了,该浅的浅不下去。深入浅出,很不容易,我推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三联书店的“三联精选”以及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那都是前辈学者所为,今天的教授,能做得到吗?至于专业著述,需要“彻底解决”的意志与能力。这是我编英文版《文学研究前沿》(每年大约选文三十篇)时的最大感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思想极为活跃,著述相当丰富,但让人拍案叫绝的好论文并不多。不全是数字化管理的压力,还有本学科的特点:过于鲜明的启蒙意识与社会感慨,立意高而规范少,缺乏就某一话题深入研究,以求“彻底解决”的意志与能力。当然,追踪当代文学进程的批评家,与关注历史演进的史学家之间,本就应该有区隔;我说的主要是后者。

第五,成功的文学史研究,必须兼及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个人趣味、精神境界。这四者,在我看来,缺一不可。“个人趣味”与“精神境界”,意思显豁,学者多有体会,不必多言。反而是前两者,必须说两句。“技术含量”指的是专业技能,那是入门手艺,业余爱好者也有贡献(如报纸上的专栏文章及电视上的“百家讲坛”),但不可同日而语。为何连“劳动强度”也算在内?你用什么资料,花多少力气,下多大功夫,内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劳动量大的,不一定是好论文;但没有一定的劳动强度,凭小聪明写出来的,不会有大的贡献。

二○○八年九月三十日初稿,十月六日修订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作者:陈平原

第2篇:假如世界没有你,

它将会怎样,

我不敢想象。

春天没有你的时候,花儿已不再芳香,

鸟儿已不会歌唱;

夏天没有你的时候,

仿佛迷失了太阳,

每天都是孤寂

世界将会变得冰凉;

秋天没有你的时候,

即便收获一切,

也没人与我分享;

冬天没有你的时候

那可叫我怎

么办,

迷失的日子显得如此的漫长。

假如世界没有你,

我将会怎样,

我无法想象。

年少时,

谁来哺育我,教我茁壮成长;

年老时,

谁来陪伴我,漫步于河边看夕阳。

失落时,

谁来给我勇气,指引我走向阳光;

功成时,

谁来给我提醒,叫我别太张狂。

为何即便天再明亮,

我也感到世界是悲伤;

为何即便风景这边独好,

在我眼中也是凄凉。

为何?

我大声诘问世界:

原来

世界没有了你,它已经走样!

假如世界没有你,

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我无力想象。

幸好,你仍在我身旁

这一切都是我无知的想象

第3篇:假如没有你(范文)

假如没有你,我就没有可思念的人,生活一定没滋没味;假如没有你,这一生就不会再有爱的感受,“爱”字就会在心里抹掉;假如没有你,就没有一个能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互提醒的人,工作一定会漏洞百出;假如没有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就没有倾诉的对象,更没人安慰;假如没有你„„

还好,工作中有你,我觉得有爱在身边,生活中想你,觉得我有我牵挂的人。只因时光匆匆,爱之后还得经历分离,从此心中除了克服思念还多了挂牵,盼着重逢却担心改变。假如改变了,没有你了,我得重新适应,这过程定万分痛苦。想想走过的日子,爱你还真不容易,正因为太在乎,才在意明天的一切。

虽然不曾拥有,但真不想放手,假如离别后的重逢,真的没了你,或者有你却不是现在的你,我将会怎样?会像一只断了翅的小鸟,再也回不到蓝天的怀抱;像一条水洼里的小鱼,再也感受不到深水的情怀。历尽沧桑的心,再次受到了巨痛,是否还能抬头面对将来的一切。

没了工作,等于没有了你,工作时最起码一天见你一两面,虽然短暂,但很知足,如今这点小小的满足也没有了。当再次拥有工作,是否再有这样的满足?真的舍不得你,真的放不下你,真的爱了,虽然也痛过,犹豫过,但是最终都证明忘不了你,但愿你心中有我的一点点位置,分给我一点点爱,因为假如没有你„„

第4篇:思想汇报之怀念小平--假如没有你

本文关键字:

思想汇报之怀念小平--假如没有你

小平,你好。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从来都没有见过你,你也不可能认识我,我只想在你诞辰100周年之际,说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里话。

假如没有你,我的奶奶可能活不到现在。她总是忘不了在那缺吃少穿的日子里,为了让她6个孩子能够吃饱,自己常常默默的忍饥挨饿;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几元钱的学费需要东家借,西家凑。但现在,一切都变的令她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了,连孙子辈的都参加了工作,衣食无忧;政府考虑到她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作,还每月定期发给她生活保障补助金,每次她拿到手,总感叹的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这样啊”。奶奶,你现在就是好好保养身体,安享你的晚年吧!小平,我替我奶奶感谢你!

假如没有你,我父亲可能一辈子就碌碌无为的过去了。父亲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本科生,少啊!但是,在他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二十年里,他只能和其他工人一样每天做着重复的体力劳动。是小平同志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才使我父亲得以重新焕发了青春,走上了他早就应该从事的岗位。小平,我替我父亲感谢你!

假如没有你,我可能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更没有机会在这互联网上徜徉。高考是个独木桥,不管如何,从这根独木桥上走过来的千万学子将记住你,因为是你给了一代人机会,给了这一代人超越他们父辈的机会。小平,我由衷的感谢你!

假如没有你,香港、澳门不会这么平稳顺利的回归祖国。港澳同胞在外风雨飘零百年,最终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期待“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能够在祖国的宝岛得到实现,我们期望,所有的炎黄子孙能够在一面旗帜下建设我们的家园。

假如没有你,国家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繁荣富强。如果二十多年来,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我们都不敢想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还会多走多少弯路,浪费多少机遇。我相信,我想中国绝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些年来的道路是正确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才会真心诚意的拥护你;只有国家的经济繁荣了,实力增强了,在世界上,中国才会得到他应有的尊重。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只能默默的对你说声:“小平,你一路走好!因为有了你,中国得到了改变,全中国的百姓不会忘记,他们都记得那个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第5篇: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设计

上津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并学习应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收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灰尘随处可见,我们都很熟悉它。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可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的危害)

2、师引:在同学们的发言中,老是听出了灰尘是个不受欢迎的家伙,难怪古往今来人们总是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灰尘的旅行》有这么一段话。

课件出示:

3、师:是的,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那么,假如没有灰尘(补充课题),人类和自然将会怎样?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听同学没这么说,没有灰尘的世界是多么美好。那么,灰尘究竟对我们有没有好处?请大家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一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3、检查字音。

朝(zhāo)晖 直径(jìng) 削弱(xuē)散射(sǎn)

较(jiào)短 单调(diào)

尘埃(āi)

调(tiáo)节气候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并用“——”画出写灰尘特点的句子,用“﹏”画出写灰尘作用的句子。

2、同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小)

师: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

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请大家读一读,尤其注意这两个数字。

这些数字的确让我们感受到灰尘的小。不过,这些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几乎很少接触到。因此我们也很难想象到到底怎样的微小。你还从文中哪里感受到她的小?

课件出示: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庞然大勿,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①师: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灰尘的细小)

②师;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肉眼能看到的)拿看得到的

1 灰尘和谁比?(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大的灰尘直径几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尘直径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一千倍)一千比一,大的灰尘自然是“庞然大物”了。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比较)

③师: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师:(小结)这段话介绍了灰尘的大小。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2)灰尘的作用。

①填空: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他。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

②师:灰尘的作用真不小!下面请同学从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这个句式来说说灰尘的作用,并想想课文是怎么说明灰尘这一段的。

4.师: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读一读,说一说,你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强调了灰尘的作用大,但强调的角度不同。三个句子都用了假设的说明方法)

师:(小结)是的,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成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可文学到这里,你对灰尘有什么新的认识,想说点什么

5、补充课外资料: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作用外,你还知道灰尘有哪些作用? 才(学生自由说,之后教师讲《一粒灰尘能怎么样?》

6、师:灰尘的作用真神奇,难怪作者在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为什么要用叹号?是讨厌灰尘吗?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句。

7、师:那么,作者的开头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

8、师:是啊!小小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这叫什么?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两面性,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9、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懂得:要正确认识它,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鸟粪、电视、网络„„)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推荐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细菌世界历险记》。

5、推荐中外的科普名著,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发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6、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 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假 设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第6篇:假如没有母爱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报答。

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

是母爱,如桔梗花的花语――真诚不变的爱。

它如同一件再破烂不堪的棉衣,与你共同闯过冬天的严寒,不管是讥笑,嘲讽。

它如同一把陈旧的油纸伞,伴你行过夏日的骄阳与酷暑。无论多久,都不破损丝毫,失去其中的作用。

它是蚕儿蜕变的躯壳,它是小袋鼠幼儿时的育儿袋。是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是创造生命的上帝或是造物主。

自幼与母亲共同生活的我早已忘记平平凡凡却幸福的一家三口。在我的记忆中仅存着母亲与我的滴滴时光。可以说母爱伴我成长。

四千个朝朝暮暮,母亲都在我身边,是我形影不离炙热,永远不改变的红颜知己。苦闷时我们共同承担,欢乐时我们共同分享。

每天夜里,妈妈都脚步极其轻微的来到我身边,用温热,包含深情,孕育着爱的嘴唇亲亲我那在妈妈眼中永远长不大的脸颊。时而把我不慎蹬开的被子给我盖上。而我却在心灵中感激着母亲,把四千多份感激存于心中牢牢锁在“母爱”宝盒里。

母爱如源源不断的流水挥洒着随性激昂的浪花。虽是柔嫩的泉水却拥有大海的宽广,波澜,澎湃。每一滴溅器的浪花都是母爱的一丝丝流露。它之所以是泉水而不是大海正在与泉水有甜甜的味道,那是爱的伟味道。

“天凉了,多穿些衣服”,“多吃点”“学习有没有不懂的,我帮帮你。”“苦闷的心情到妈妈着宣泄!”“病好些了吗?”这些话你是否注意过?我想早被丢到垃圾箱了吧。为什么不去珍藏起来,这可是母爱的流露呀!

假如世界没有了母爱,你会在苦楚时欢乐起来吗?假如世界没有了母爱,你会在遇到困难时坚强的走下去吗?你会„„在成功的度过吗?

若不是母爱,你会吗?

第7篇:假如没有灰尘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喜欢灰尘吗?为什么?看到“灰尘”一词,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读一读,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在小组内和同学讨论,完成表格。

2、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 。(小)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

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灰尘的细小、极小、微小)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大的灰尘直径是小的灰尘直径的多少倍?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这段话介绍了灰尘的大小。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2)灰尘的作用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真不小!

4、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读一读,说一说,你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是的,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成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

(3)课文学到这里,你对灰尘有什么新的认识,能不能用“正因为有了灰尘„„”的句式来夸夸灰尘?

看到深沉的晚霞,你会夸赞——正因为有了灰尘„„ 看到闲云迷雾,你会说——正因为有了灰尘„„

看到长虹贯日,你会说——正因为有了灰尘„„

5、灰尘的作用真神奇,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是讨厌灰尘吗?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句。

6、那么,作者开头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进行比较。

8、是啊!小小的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这叫什么?(事物的两面性)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两面性,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来什么道理?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能不能举例说明。 如电视、网络、蛇毒等。

五、作业练笔

板书:

12、假如没有灰尘

事物都有两面性

上一篇:当前维稳工作形势分析下一篇:防震减灾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