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危重病人临床应用舒适护理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讨论ICU危重症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价值意义。方法将我院ICU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各59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的干预结局。结果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指标水平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不良情绪指标水平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与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ICU;不良情绪;护理质量;危重症;疗效

ICU患者病情特殊,长时间的治疗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与致病因素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体疗效提升[1]。舒适护理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环境干预等方面入手,满足患者需求同时,调节患者情绪,使其达到最佳治疗身心状态,逐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ICU患者在护理治疗等方面的优势是常规护理不能比拟的[2]。我院采取舒适护理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8例ICU危重症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精神意识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年龄平均(55.3±4.2)岁;男性30例,女性29例。研究组年龄平均(56.5±4.6)岁;女性28例,男性3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日常巡视、病情监测与营养支持等。

1.2.2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观察评估患者表情与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等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掌握艺术沟通方法,教会患者如何运用心理暗示或注意力转移等方面自我调节心理。或是通过音乐等方法放松身心。

2)健康教育。每次查房时利用观看试听材料或通过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疾病危险因素、药物注意事项等知识内容,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纠正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做好解疑答惑与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3)环境干预。控制病房温度适度,定时通风消毒,减少家属探视,预防交叉感染。营造舒适安静住院环境,减少噪音与强光刺激。患者间隔开以提供私人空间。营造良好物理环境,检查各引流管与辅料等情况,根据患者睡眠习惯,睡前喝杯热牛奶或阅读等方法促进睡眠。

4)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寻找疼痛相关因素,利用转移疗法或音乐疗法等提高疼痛阈值。必要时给予药物镇痛疗法。

5)体位护理。帮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如心肺疾病患者取端坐位,在头部与下肢、背部等支撑点垫海绵垫,防止患者下滑或产生疲劳,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压疮等并发症。翻身动作要轻,保持皮肤干燥,清扫床铺以减少杂屑摩擦皮肤[3]。

6)饮食护理。加大营养评估力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提供饮食干预措施。病情允许情况下提供高蛋白、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必要时协助进餐。插鼻胃管患者讲解鼻饲注意事项,检查胃管通畅度,观察喂食结果[4]。评估患者大小便情况,提供排便训练等个体化护理措施。对无需严格控制水分的患者,为确保排尿功能正常,要求摄入液体2000~3000mL/d以稀释尿液,避免出现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等情况。更换尿袋等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并发症情况出现[5]。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参照SDS与SAS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评定标准如下:0~39分为心理健康,4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7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80~10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2)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情感功能。采取百分计,<70分表示有情感障碍。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1.0软件,以(x-±s)表示的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表示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情绪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指标水平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不良情绪指标水平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护理质量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ICU是综合治疗与护理场所,护理工作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6]。ICU护理人员面对危重症患者,为减少护患纠纷,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当加大患者评估力度,明确掌握舒适护理要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配合度,调整身心状态,提高整体疗效[7]。在舒适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各司其职,严格履行规章制度,尽可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完善奖惩与培训等机制,确保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切实将舒适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8]。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但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圣培,张丽霞,陈小丽,等.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1):156-157.

[2]孙亚玲,于海艳.舒适护理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和舒适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772-4773.

[3]尹璇.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1):114-116.

[4]唐海霞,赵春红,王鲜颖,等.护士复苏团队在ICU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7):2397-2399.

[5]叶优花,刘芳.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校医,2019,33(2):120-122,125.

[6]钟瑶.护理行为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69-71.

[7]冯小丽.在ICU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关怀理念的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4):102-103.

[8]陶愈艳.护理关怀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78-79.

上一篇:基于新课改背景的小学数学组合学习模式下一篇:构建新医学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课程整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