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传统

2023-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五四传统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 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政治秩序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情况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道德革命作为切入点,,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集中批判封建礼教。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认,并不是全盘西化或是全盘反传统的一场思想动,它是在当时所面临的历史背景下所做的一种策略选择。在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和全面的观点,更加深刻地、准确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段,西方文化和学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也借机大量流入中国社会。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动荡局势,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导的中国人民率先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推动了中国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持续高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崇民主和科学两种先进的思想理论,儒家文化所奉行的孔孟之道首当其冲成为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重点。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与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步伐不相一致,必然无法开辟新的历史发展前景,也不能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依靠。但是,五四新文化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自身危机的产物。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思想文化大革新,在对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认识时,要科学地批判和继承,用从五四新文化運动中得到的启示和新的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充分发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当代意义。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来源于传统文化,是其面临危机产生的结果

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的,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形势以及西方文化和学术的大肆入侵,传统文化面临着道德层面、价值信仰方面、政治秩序方面的危机。如何在动荡的局势下破解传统文化深陷危机的局面,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下看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一)传统文化面临道德层面的危机

社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具有缺少流动的特点,与之相伴相应的传统文化必然是基于家庭伦理的一种文化体系。以自给自足为主,所受的教育和文化大多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儒家文化的意识中,社会人群都能够自觉的做到修身养性,把儒家所崇尚的仁义在家庭和国家之中进行扩展,并通过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使个体寻获生命真谛,使“仁爱”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用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实现自觉的礼治社会。19世纪末,在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双重冲击下,儒家所尊崇的伦理道德受到极大冲击。维新派对儒家的“三纲”进行猛烈的抨击,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也受到社会的质疑和挑战。面对尚未彻底破除的君权至上观念,一系列张勋复辟、康有为尊崇孔教的闹剧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深思。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并未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变革而受到触动,尊孔尚儒仍然是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化身,因此急需一场新的文化运动革新统治着人们头脑的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

(二)传统文化面临价值信仰危机

儒家学说崇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以仁学为中心的人生观,在中国发展的数千年的过程中这种观念统治了社会民众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但是这种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观念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而发生改变,使得社会民众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发生颠覆,儒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随之消解,因而使社会民众的价值信仰无处寄存,使人们内心感到仿徨无助。强势入侵的西方文化在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练之后日趋成熟和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和理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者们相信,中国社会民众将在科学和民主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寻找到新的价值信仰。在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先驱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倡思想解放,用民主反对传统文化中等级观念、封建专制思想,倡导人人平等,用科学反对复辟和迷信盲从,挑战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旧的伦理道德。

“民主”和“科学”的提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反抗和斗争意识。“三纲五常”影响之下培养的是人们的顺从性、屈从性、服务性,禁锢于封建统治之下,服务于封建主义制度,为的就是维护封建主义秩序。但是在这种儒家思想叫华夏的人们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情况下,继续维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伦理,就是选择礼让,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使国家处于危亡的出境。相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敢于走在时代的前沿,用于与封建礼教和封建礼数作斗争,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走向创新,是鼓舞人们心中的志气,支撑人们的精神支柱。

(三)传统文化面临政治秩序危机

社会的合理运行需要被社会民众接受的合理性秩序。中国传统的社会时期以家国同构为主要特征,推崇的是儒家的基本伦理规范。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自然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这也直接导致了社会发展受限,社会流通不足,商品经济无法得到充分发展。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存在于独立的区域和狭窄的范围。19世纪末,中国的资本主义出现萌芽,中国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壮大,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传统的社会结构被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取代,儒家的价值观念在人们交往关系得到扩大的现实面前难以发挥基础的统治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道德层面、价值信仰层面和政治秩序层面的危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必然决定了当时的文化教育是比较狭隘的,没有成立规模化教育,并且教育是有阶级性的,不能满足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着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们不仅带给我们坚船利炮的灾难,还带给我们思想文化上的洗礼,使我们在接受文化知识方面步入一个新的高度,人人都倡导能够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拥有知识,增强了对阶级性教育摒弃感,并使一些知识分子对当时的封建制度产生质疑,要求以弘扬民主和科学为己任,已改造社会为目标,积极广泛宣传新思想。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造成传统文化的断层而是批判地继承发扬

学术界针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内涵和实质一直存在争议。其中以牟宗三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彻底反传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把它界定为带有情绪主义的急功近利的行为,使中国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出现断层,直接影响了现代价值观念的失范。萧功秦学者指出充满生机的传统是维持社会自由状态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五四新文化運动全盘西化的做法阻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陷入了不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处境。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并不能代表中国全部的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也仅是与当时社会、革命发展需要所不能适应的儒家“三纲”伦理道德,并且对于西方传播进来的文化是以优秀文化为我所用,用一场思想的解放对传统的文化进行了一次理性的思考。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也不意味着其是彻底西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彻底西化”只是一种策略。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如李大钊指出,“孔子生于专制之社会……故其说确足以代表专制社会之道德,亦确足为专制君主所利用资以为护符也”。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强调必须清算儒家文化中与社会政治化、制度化不相适应的部分,因为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国进行变革十分艰难,除非用“鞭子”抽打否则难以前进。依据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彻底西化”这种抉择推动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框架的突破,有利于传统文化中惰性思想的消散,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型。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认为儒家的思想专制是造成思想僵化和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文化的传播进入到国民性中,尤其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和被偶像化的孔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宣扬的自由意识和个性解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革新,事实上五四运动中的先驱者们在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化的同时,也是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如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代人,其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无不受到中国深厚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水平的转换进程,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启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精神已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宝贵财富,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指导资源,只有实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才能对其不断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曾有以己独尊为中心的观念,使当时社会的民众意识不到即将发生的巨变,在天朝上国的谎言中不愿醒来。这种闭关锁国的思想致使中国社会没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革的步伐,只是依靠深深扎根在头脑中的封建传统思想进行着不触及根本制度的微调。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提出反封建提倡民主、反迷信提倡科学,反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口号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革新的步伐不断创造具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敢于接受来自现代文化价值的挑战。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情况的出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既不能自我否定,在面对以科学和理性为主的西方文化是产生自卑,觉得技不如人,而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落后的观念,也有其传承千年的优秀理念,西方文化虽然先进却也容易忽视人群之间的机制理性。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被动的,单方面强调自身的好坏或是西方文化的优劣,都容易导致转型的失败。

四、总结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内涵和实质的争论有利于准确科学的定义和认识新文化运动,改变认知误区。探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可贵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的、发展的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在应对全球范围内的协作与挑战应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战局中提供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世界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将使中国成为兼具全球性和中国性的现代文明大国。

参考文献:

〔1〕萧功秦.当代中国新保守主义的思想渊源[J].二十世纪,1994:4.

〔2〕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五四运动文选[C].北京:三联书店,1959.133-134.

〔3〕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1999.418.

〔4〕叶宗宝.论“五四”的思想启蒙及其历史限度[J].兰州学刊,2006(10).

〔5〕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J].重庆:生活书店,1939.17-2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秦晓萌

第2篇:五四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特点有三:一是迅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新道路;二是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新学说;三是迅速展示了密切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学风。正是在上述传统的影响下,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90年来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成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成就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达到了理论思维成熟的高度。90年来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永恒不变的传统,又是今后深化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五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庄福龄(1929—),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 100872)

五四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它给中国传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中国和改变中国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坚持下来。研究五四精神,弘扬五四传统,直接关系到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要深刻、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又是如何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成为中国人民的有力思想武器的,就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特点之一:与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阶段,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时也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新觉醒,也是他们进入思想解放的新时期。历史告诉我们: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学习西方成了一时的风尚,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的迷梦。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那样:“俄国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象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P1470)

五四时期对十月革命感受最深的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随后又迅速扩及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人们从苏维埃政府宣布的废除奴役东方人民的不平等条约中受到鼓舞,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

李大钊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旗手之一,早在五四运动前夕就旗帜鲜明地讴歌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撰写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随后又密切结合革命实践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阶级竞争与互助》、《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等多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他满怀信心地进行宣讲活动,认定“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同李大钊并肩战斗的还有陈独秀、李达和毛泽东等,他们在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虽各有特点,也难免有不同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且,对大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必须也应当突破知识分子的范围,同工人农民相结合。五四运动首先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爆发的,是一个规模宏大、旗帜鲜明的学生运动。伴随着这场运动的是思想文化运动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于改造社会的热烈讨论和探索。仅仅在五四运动后的第一年,各种报纸期刊等出版物就达四百多种,各种进步社团也有三四百个之多。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也在这种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在五四时期文化思想的舞台上。李大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协助《晨报》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撰写《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论文,积极宣传唯物史观,批判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唯心史观。在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在马克思主义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日益密切结合的情况下,五四运动克服了它发展初期的弱点,逐步从局限于知识分子的学生运动发展到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工学商联合的群众运动,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把这一运动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向新的高潮。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又成了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工人阶级的本性和社会地位,他们的阶级利益和愿望,使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成为接受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最坚定的社会阶级。恩格斯在1886年说过:“德国人的理论兴趣,现在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没有对地位、利益的任何顾虑,没有乞求上司庇护的念头。反之,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2](P254)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中国人民的认识也随之逐步提高,从而把五四运动不断引向深入,不断产生丰硕的革命成果。在五四运动初期,主要反对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当时奴颜卖国的北京政府,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随着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斗争就发展成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随着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实际斗争的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应当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一认识又促进了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以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随着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十月革命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则从实际斗争中逐步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应当走列宁开辟的十月革命的道路。历史表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在书斋里、沙龙里,也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和空谈中,而是同革命实践、同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密切结合的。正如毛泽东说过的那样:“我认为五四运动是有广大的群众性的,比起大革命来自然是差些。那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还没有农民参加,只有广大的工人。到大革命,就有农民参加了。土地革命时,参加的农民就广泛多了,但是统一战线不够广。到抗战,农民参加得更广泛了,比大革命时广,比土地革命时也广,同时有了比过去更广大的统一战线。”[3](P404)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传播的这一特点,也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过程中。在中国民主革命这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中,无论是党的路线、方针、策略的制定,群众运动的发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的建设,还是革命战争的组织和指挥,对国内外形势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的分析等等,都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上述各个领域内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这一特点,是正确理解全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关键。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的影响日益扩大和深入人心的过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是群众队伍日益扩大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群众投入到革命中来,参加革命,支持革命,标志着日益强大的革命群众运动在中国的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特点之二:直接学习列宁主义更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从形成到十月革命所经历的70年的发展,既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基础和创建体系的50年,也包括它的伟大的继承者列宁在新时期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20年。在前50年,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两次重大的革命实践,即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有力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把已经建立起来的唯物史观从各个方面加以展开和具体化,使其达到了更为完善、更为系统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从1847年到1852年系统地总结并科学地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也是在两次革命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资本论》的创作,具体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使唯物史观从科学的假设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恩格斯对军事辩证法的研究,不仅从多方面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而且用军事斗争的艺术武装了争取解放的人民群众;特别是恩格斯的晚年著作《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最详尽的阐述,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所达到的上述水平,为被压迫人民提供了一整套进行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也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给正在探索改革中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以科学的理论武器。

在后20年,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作为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许多新贡献。其中,对中国革命有直接意义的,首先是列宁根据俄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俄国共产党的问题,特别是从哲学上,从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上批判修正主义哲学思想,阐明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帝国主义条件下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而只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的结论。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本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其研究方法则是根据具体条件作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而这一理论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革命的前途,使他们能充满信心地发挥高度的主动性去冲击旧世界。最后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比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列宁对社会主义实践所作的哲学概括,吸引着各国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革命者,也直接鼓舞着中国人民走俄国革命的道路。总之,列宁主义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直接继承,而且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这种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不仅可以学到更具体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学到从建党到发动和组织群众再到夺取政权的一整套的革命经验,而且可以学到列宁反对修正主义的新鲜经验,掌握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极为珍贵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十月革命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水平,为中国人民完整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提供了可能。而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因为当时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他们思想的中国人较多的还是一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从资产阶级改良派到资产阶级民主派总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世界观出发来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他们所介绍的往往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节译一些零星的片言只语,而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个人的评述和许多错误、歪曲。当时数量有限的读者,既不可能从中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的本来面貌,更不可能系统地学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为自觉的斗争。中国开始出现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实践,怀有浓厚的兴趣,力求用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观察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从而掀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新篇章。

历史表明,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是经过列宁和他领导的十月革命以及一系列有关著作介绍的。孙中山曾说过,列宁是革命的圣人。[3](P404)毛泽东更是从理论高度概括了列宁主义学说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贡献,这就是:“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我们学的就是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4](P2356)他还极其深刻地就列宁著作所特有的精神风貌说:“列宁的著作,特别是革命时期的著作,生动活泼。他说理,把心交给人,讲真话,不吞吞吐吐,即使和敌人斗争,也是如此。”[4](P2356)

列宁主义学说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经验,这一学说的历史命运自然要引起一切敌对势力的仇视和恐惧,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一切进步人士和中国先进分子的欢迎和重视。早在五四时期,北洋军阀段祺瑞就本能地仇视和妄图扼制列宁思想和著作的传播,他发出所谓的“训令”,说什么过激党列宁一派,注目中国,欲使投入漩涡,曾以支那语之印刷物配布于中国,自应严密查禁等等,随后在1920年又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列为禁书,妄图阻止其传播,扼杀其影响。但是真理的声音是阻挡不了的,列宁的著作在白色恐怖下仍然如雨后春笋般地传播开来。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后期发生的苏东剧变,当今敌对势力不仅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制度,而且把矛头指向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学说,致使社会主义一度走向低潮。同时,这也需要擦亮人们的眼睛,清醒人们的头脑: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同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只有保卫列宁主义,才是真正地保卫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经验是我们必须永远牢记和认真贯彻的。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特点之三: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认识和研究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对社会问题的热烈探索和讨论中进行的。这种情况同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在俄国的传播颇为相似。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社会的重重矛盾和百孔千疮促使人们去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案,着重研究唯物史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是通过批判民粹派的唯心史观、宣传唯物史观而实现的,而真正从俄国的国情出发,从思想上彻底完成这一任务的则是列宁。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是通过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社会生活、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而传播和发展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就是通过讴歌十月革命,走十月革命照耀下的新人生的道路,参加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杜威、胡适的实用主义和改良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传入中国的。如上所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固然有其同欧洲和俄国类似的方面,但在探索改造社会和研究唯物史观方面,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内容。

在探索改造社会方面,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改造社会的思潮也包含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学说和流派。这股庞杂的思潮既有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也有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流派,还有18世纪西方启蒙学派的思想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性、人道主义等等,甚至还有改头换面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想,这些名目繁多、内容各异的思潮,都试图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而这些设想由于各种偏见和局限,最多也不过是一些美好的愿望,而且提出的办法也是软弱无力的,什么“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什么“改造人种”、“儿童教育”、建立新村等等,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触动旧社会的基础,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摆脱旧社会的困境。可见,这种愿望和办法脱离了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脱离了社会的现实矛盾和发展趋向,因而尽管美好和善良,却空洞无力、不切实际、毫无希望。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总是与一定时代的实际任务联系着的。既然改造社会的探索成了五四时期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就不能不被提到突出的地位。唯物史观的研究首先是同当时新思潮的唯心史观针锋相对的。如前所说,新思潮把未来社会设想为一个真善美的“理性王国”,而把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归结为精神和思想的变动、人性的复归等等。这种唯心史观把人们禁锢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脱离实际,脱离政治,在种种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因此,唯物史观的研究恰恰起到了解放思想、正视现实的作用,把社会改造的探索引向正确的道路。例如李大钊在这种情况下连续发表的《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唯物史观的论文,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万能”一类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明白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初步离开了唯心史观的迷魂阵,跨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

唯物史观的研究也是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五四以后李大钊发表的著作中有突出的反映,其他人的一些著作也表现了这种倾向。1919年11月,杨匏庵就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认为:“马氏以唯物史观为经,以革命思想为纬,加之以在英法观察经济状况之所得,遂构成一种以经济的内容为主之世界观,此其所以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也。”与此同时,北京《晨报》副刊还译载了日本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介绍文章。在这种情况下,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运用它来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甚而有一些并不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也“研究”起唯物史观来了。当时,胡汉民就试图用唯物史观来分析中国历史和哲学史上的问题,发表过不少文章。尽管他由此对社会主义作出的解释,如他所宣扬的“阶级退让”的“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完全背道而驰,但是他的介绍和研究在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是有利的。

唯物史观的研究通过五四时期几次争论而更加深入了。五四时期围绕着中国社会的改造问题而展开的争论主要是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和关于无政府主义的争论。这三次较大的争论,一方面突出地反映了外国资产阶级哲学对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突出地位。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是由于美国实验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和他学生胡适力图用实验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而挑起的,应战一方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大钊所凭借的理论武器则是唯物史观。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写道:“依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它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他还强调唯物史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阶级竞争说,认为这一理论如果不予注意,不去运用,“那经济的革命,恐怕永远不能实现,就能实现,也不知迟了多少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是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张东荪为之捧场、他们共同向马克思主义进攻联系在一起的。还击这一挑战的有陈望道、李达、陈独秀、邵力子等人。他们针对罗素、张东荪、梁启超歪曲社会主义的言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和假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宣传了社会革命的思想,把问题与主义的争论继续推向深入。关于无政府主义的争论,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一次重要的斗争。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众多的小资产阶级中有着广泛的基础和市场,同时这种思潮又有较长的历史,并且早在20世纪初的法国和日本就有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活动。这种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诚然,这种思潮在十月革命前,在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十月革命后其主要锋芒则指向革命,指向马克思主义了。无政府主义思潮往往表现为“左”的姿态,表现为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其实质也是反对唯物史观,反对社会主义。因此,这场争论必将使国家与革命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学说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所经历的三次战斗,都还是传播初期同资产阶级思想的交锋。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绝对不会在初次交锋中销声匿迹,而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在初露锋芒时就压倒一切。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得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一贯坚持的面向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得以扩大影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日益被更多的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传播,则是历史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成就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更为宽阔的前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三十年间,是毛泽东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当然,他是经过长期思考、反复实践、理论总结和甘冒风险而提出这一原则的。概括地讲,他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一是经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失败后,创造性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独创性道路。提出这条道路正如列宁说过的,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是任何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的特殊道路。它既不是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也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本本的教条主义论断。毛泽东一不靠地位和权势,二不靠物质力量的优势,三不靠拉帮结派和投机取巧,而是靠踏踏实实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国情,在调查研究上下工夫,为“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根据地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也是靠踏踏实实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扩大影响。实践证明,毛泽东是在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岁月中首先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首先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

二是以细致的整风和更换思想路线的教育运动进一步深化和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深感共产党人必须丢掉无所作为的保守路线,换取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他面对国内战争向全民抗日转折的形势,认为必须把思想路线提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从哲学上发挥它“一通百通”的普遍功效,为此他利用长征后到达延安这一相对稳定的环境,潜心研究哲学,于1937年先后撰写了两部哲学著作《实践论》与《矛盾论》,从哲学上分别用实践观点和矛盾法则总结和剖析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揭示了从主观主义错误影响下解放出来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路,充分发挥了哲学对时代、对实践、对历史责任的先导作用。从那时起,毛泽东在许多文件和报告中经常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作为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常使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国化的提法等等,并且更为具体地要求全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理解上,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个基本问题或三个主要法宝,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工程的主要项目来研究和建设。可见,毛泽东在抗战初期就已经从哲学高度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普遍性,阐明了这一原则是建党以来一切工作经验中最根本的经验,是共产党人在一切活动中普遍适用的“公式”和必须遵守的指导思想,从而为全党的理论武装、总结历史经验、端正学风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942年在全党普遍进行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这样开展起来的。持续六年之久的整风是一次规模巨大而极为细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运动,整风的结果是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共识和正确抉择。这一共识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这一抉择也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抉择。而共识和抉择的结果,必然是把经过实践验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夺取“换了人间”的伟大胜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对即将来临的新制度、新国家早就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告诫全党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他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中就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重申了以下观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二是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学生,学习和继承他们的思想,对马列主义的运用和发展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是一个国家的经验”,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5](P259-260)对于建国后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要求全党继续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他在《十年总结》中指出:“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6](P198)为此他身体力行,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再次强调“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7](P42)。对于社会主义面临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曲折和挑战,毛泽东总是牢记列宁的教导:“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8](P53),“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9](P168)。他决意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来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设想由来已久,于是,1962年初由党中央直接组织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就应运而生了。这种形式和规模的民主生活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创举,也体现了他把全党的注意力重新引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勇气和博大胸怀。毛泽东的这一举措及会后制定的一系列甄别平反等政策,促进了“文革”前国民经济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好景不长,长期形成的“左倾”错误毕竟根深蒂固,积重难返,而身为全党领袖的毛泽东又已年过古稀,心力交瘁,对于毕生致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也难以作出有力的驾驭和推进,而只能“事与愿违”地陷于悲剧式的“文革”之中了。

重要的是历史不能割断,“文革”的逆流终究阻挡不住毛泽东在长达半个世纪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抹杀不掉毛泽东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深远意义。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集中表现了党依靠自己的力量结束“文革”、拨乱反正、重振社会主义事业的意志和信念。历史就是这样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深远意义的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时期。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推举了邓小平承担这一重任绝非偶然。他长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成员,有治党、治国、治军的丰富经验,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自觉,对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有切身的体会。对于马克思主义,他善于继承传统、敢于坚持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观这一首要问题。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10](P369)同时他又强调:“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10](P291)同样也不能这样要求列宁。他提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10](P291)。对于如何根据现在的情况,邓小平在这里一如既往地以列宁为范例,深刻分析了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从四个方面作出认识和分析的:一是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从俄国所具有而与西欧不同的特点出发;二是进行逻辑分析,寻找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规律;三是从哲学思想,特别是用唯物史观分析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联系和特点,同时应用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俄国国情作出全面的分析;四是从共产主义理想来揭示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寻求实现这一理念的路径。总之学习列宁,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和工具看待,要同社会实践的情况密切结合起来。邓小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多次重申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P63)。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正如党的十七大所评价的那样:“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在一切实践中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当然,改革开放是一个需要代代相承、长期坚持的伟大事业。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经过民主改选、正常换届,三十年来一脉相承、始终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而在理论上发展创新的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述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动活泼、富于创新、前进精神的结果,也是继邓小平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三十年来,我们的党在创造性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的“十个结合”,而其中列为第一条的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又说:“把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承了五四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革命传统、活跃于2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最新成果的问世,重振了人们在苏东剧变后对社会主义失掉的信心,有力地批驳了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大失败的谬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正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谐的实践改变了人们对新中国形象的误解和疑惧,中国也正在力求办好国内事务的基础上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以自己的实力宣告了她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而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迎挑战、善于统筹协调、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唯一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维护的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为我们今后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需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永远坚持下去的伟大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经90年的沧桑巨变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了。无数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为它的探索、思考、实践和形成,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智慧,才换来今天的成果。让我们通过纪念五四90周年和建国60周年,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大工程、大事业、大课题、大思路学习好,研究好,落实好,进一步把这条必由之路开辟为更宽广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列宁全集(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列宁全集(第2版,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俞 晖】

作者:庄福龄

第3篇:五四纪念与五四精神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推动了五四精神的传播。五四纪念的文本方式、套议方式、社会实践方式以及纪念设施等是五四精神的传播途径;五四纪念的周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政治性特征使得五四精神影响深远;同时,五四纪念使得五四运动得到阐释、五四符号得到传播、五四精神得到弘扬,而五四纪念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提升了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了五四以新内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五四精神

中国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开始发表演说或撰写文章进行五四纪念,要求青年学生继承五四遗产,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后来,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五四纪念就成了革命动员、教育民众以及迎合现实之需,得到深入发展。五四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名词后来有了一种比其最初的内涵更广的意义”。因此,五四纪念意义远大于事件的本身,“‘纪念五四’的提出,是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认识的一种提升,并且是借助这种纪念来推进当前事业的一种努力”。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就是这样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正是年復一年的纪念活动,使得五四精神得以延续;也正因有了五四纪念,五四焰火才得以生生不息,指明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活动方向。

一、五四纪念的方式:五四精神的传播途径

五四纪念推动了五四精神的传播,纪念方式则成了五四精神传播的主要途径。纵观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史,纪念方式可谓形式多样:各有千秋,但最主要的是组织动员方式和文本宣传方式这两种。文本宣传方式的纪念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新闻出版、学术界及网络来进行各种文本形式的纪念。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影视、网络也成了纪念的一个重要舞台。组织动员方式的纪念主要是通过纪念单位组织各种活动来进行纪念,即组织各类会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本文以此把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方式分为文本方式的纪念、会议方式的纪念、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的纪念以及建立纪念设施等四种主要方式。

(一)文本方式的纪念

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一个最重要方式就是文本纪念,五四纪念也不例外。文本纪念主要指的是各种文本形式的纪念读物。五四文本纪念是对五四纪念的一种表达、认同和展望,主要表现为纪念图书的出版发行与报纸杂志及网络的纪念文章、纪念社论、纪念专栏、纪念专号、纪念特刊等。

五四图书就是与五四历史有关的研究著作、五四历史人物的文集、选集、年谱等文献资料、五四经历者的口述回忆录等。五四纪念文章是每年的五四纪念时,党的重要领导人、五四经历者、一般学者、社会名流甚至普通民众通过不同的方式发表的与五四相关的文章。纪念社论是中国共产党发表自己主张的一种表达,是对于各种较大节日纪念日纪念的一个传统。纪念专号、纪念特刊、纪念专栏等都属于报纸杂志网络在进行纪念活动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除了一些党报党刊的纪念专号、纪念专栏等外,其他报纸杂志特别是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也会在五四纪念时出纪念专栏或纪念文章、评论等。学术界一直是五四纪念中一股重要力量。每年五四纪念日,学术界都会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来对五四进行各种诠释,挖掘各种五四纪念资源及五四的学术,和政治意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改进及网络的普及,网络的纪念活动日渐成熟,每年五四纪念时,网络中的纪念专题由于不受版面、色彩图像的限制,比报纸杂志要丰富和精彩得多,现已成了纪念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纪念方式。跟文本纪念相关的,还有一种非常值得一提的,就是发行五四纪念邮票。

(二)会议方式的纪念

由于五四纪念是以青年为主体的集体性活动,所以群体性的大会、座谈会、表彰会、研讨会、联欢会、报告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在五四纪念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是五四纪念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会议形式纪念是中共五四纪念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早在1921年5月4日,女学界联合会在女高师大礼堂开会,纪念五四运动二周年。李大钊出席并发表演说。翌年五四,李大钊又出席在北京高师举行的纪念五四三周年大会并发表了演说。这种通过召开纪念会来进行演说是早期五四纪念的一种主要方式。1950年团中央在纪念五四的通知中就指出,“‘五四’纪念日应尽可能地召开青年群众大会,举行庆祝游行,并可举行座谈会、讲演、展览会或联欢会等”。1979年4月2日,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共青团组织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举行纪念会、报告会或座谈会,也可以召开表彰新长征突击手大会”,同时,“可以举行时事报告会、科技讲演会、理论研讨会”。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议形式的纪念在五四纪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一次纪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织活动,也是组织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三)社会实践活动方式的纪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中,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则成了五四时广大青年们的一项重要纪念项目。1939年4月5日,中央青委在关于大后方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各青年团体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依据当地的可能,配合抗战团体劳动群众团体组织各种劳动服务与社会服务等等”。民主革命时期五四纪念所开展的社会活动受到当时革命环境影响,活动空间有限。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四纪念或节日纪念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在内容和规模上都是民主革命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了基层青年团组织的一项纪念惯例。由于各个时期时代内容不同,因而其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有别,但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则大同小异,即都是通过基层团组织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有益社会有益青年自身发展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广大青镶来说了通过五四纪念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五四纪念最有意义的最值得回忆的事情,让社会实践活动参加者亲身体验到五四纪念的意义和乐趣。

(四)建立纪念设施

建立纪念设施是进行永久纪念的一种。这种纪念方式一般体现在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或发生地的纪念活动上。如2001年在紧挨旧北大“红楼”的五四大街路口旁的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中修建了一座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五四运动纪念墙,来进行五四运动的永久性纪念。通过修建一些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或设施来纪念五四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提醒了人们的五四记忆,强化了人们的五四意识,灌输了人们的五四精神。

除了建立一些实体的纪念设施外,还开辟了网络世界中虚拟的纪念设施栏目。如2004年,为纪念五四运动八十五周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网上“五四运动纪念馆”于5月4日正式开通。网上纪念馆通过丰富翔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网上的五四运动纪

念馆,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是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网上基地。

二、五四纪念的特征:五四精神的影响

五四纪所具有的周期性、时代性、多样性及政治性,是五四精神发展延续的前提,正是因为五四纪念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得五四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五四纪念的周期性

早在1220年的5月4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周恩来等就开始对五四运动公开发表文章或演说进行周年纪念。1924年,5月1日,李大钊在《北大经济学会半月刊》第二十四期发表《这一周》一文,介绍了5月第一周的四个纪念日,指出了“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的中国青年节”,这可算是最早把五四纪念日作为中国青年节的倡议。中共中央最早关于五四纪念的文件是1924年4月19日的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与宣传》,但之后并未形成规模纪念。直到1939年3月,“西北青救……提议‘五四’定为青年节”,随后,“中央青委决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并于本年五四号召全国各地举行拥护中国青年节的运动”。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眾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五四’至今已有二十年,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这件事含着一个重要的意义。”自此,中国共产党每年都举行各种正式性五四纪念活动。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样五四青年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日。1950年4月,团中央决定以5月4日同时作为青年团成立的纪念日。此后每年的五四纪念有了多重意义,即既是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团的纪念日,又是中国的青年节。

总之,中国共产党年年都纪念五四,中国青年年年都从纪念五四中想起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五四是中国青年盛大的节日,正是在这生生不息的五四纪念中,人们总能想起新生,想起青春,想起进步,想起复兴。”年年的纪念表明:中国青年将会把五四辉煌耀眼的光荣传统坚持到底。

(二)五四纪念的时代性

在中国政治传统中,政治上的纪念活动往往和当下工作密不可分,甚至可以通过其纪念主旨、内容和规格来推测后续动作。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虽每次都在强调要继承五四优良传统:弘扬五四精神,但每次纪念活动都深深地刻着时代的烙印。1930年4月15日,共青团中央在《关于“五三”“五四”及“五七”纪念的宣传大纲》中就明确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才能消除‘五三’、‘五七’的耻恨,才能完成‘五四’的使命!”反映了五四纪念与当时苏维埃革命紧密相连。抗日战争时期,五四纪念所弘扬的主题也一直围绕抗战而展开。一旦抗战结束了,五四纪念又会与党的当前任务有关。我们也很容易得出解放战争时期五四纪念的主题和任务了。

建国后,革命开始让位于建设,建设新中国成了建国初期的中心任务。然则,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使得建国以后很长时间党的中心围绕“阶级斗争”而展开,政治运动成了国内政治生活的常态,五四纪念也没幸免。纠缠在各种政治运动之中。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又重新发生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五四纪念活动也是围绕着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展开的。总之,通过历年的五四纪念活动,我们可以得出,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内容与五四精神结合起来,不断赋予五四精神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新的历史高度,这是五四纪念永不褪色的根本前提。

(三)五四纪念的多样性

从五四纪念方式来看,纪念方式的多样性是五四纪念多样性的突出表现。各种形式的五四纪念使得纪念活动异彩纷呈。当然。五四纪念的多样性,还表现为纪念组织的多样性、纪念主题的多样性、纪念内容的多样性、纪念主体的多样性等。纪念组织的多样性,也可说是纪念的层次性。每年的五四纪念,有中央一级的各种纪念活动,有地方一级的各种纪念活动,同时也有基层单位的各种纪念活动,这样,不同层级的纪念活动使得五四纪念活动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色。纪念主题的多样性并不代表五四纪念没有统一的主题。虽然每年的五四纪念都在强调要弘扬五四精神,但在这个大的主题指导下,各种纪念活动又有各自的小的主题。正是有了各自的小,主题才使得五四纪念更为具体更为现实,从而做到五四纪念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纪念内容的多样性则表现为纪念的侧重点不同。有的五四纪念是对于五四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五四纪念是对于五四事件的纪念,有的则是对于五四某一思想的纪念,有的则强调学生运动,有的则突出青年运动等,纪念内容取决于纪念的意图,纪念目的的差异使得五四纪念在内容上出现多样性。正是五四纪念的方式、组织、主题、内容等都表现出的差异性,使得五四纪念活动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四)五四纪念的政治性

青年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中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因共产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总指挥,青年运动必须在共产党指导之下,是无疑的。五四纪念不只是青年运动的一个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政治活动。那些曾在五四运动中起过作用的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已经认识到这个运动的政治意义,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该党的活动即是“五四”精神的发扬。1925年5月3日,瞿秋自在《向导》上发表了《五四纪念与民族革命运动》一文,指出:“社会上对于五四有两种认识:或认他只是一个学术运动的纪念,或认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所谓‘思想革命’的高潮时期”,“然而单认五四是学生爱国运动及思想革命的纪念,未免减少了五四之政治上的意义”。瞿秋白所强调的五四运动政治性就是五四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因此,在革命年代,五四纪念处处体现其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倾向。抗日战争时期,五四纪念就是号召全国青年进行抗战。建国初期,五四纪念的青年政治活动得到广泛开展,之后成了发动金国青年的一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革时期的五四纪念。改革开放以后i五四纪念成了团结全国青年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动员,成了青年人新时期庆祝自己节日弘扬五四精神的一次契机。但无论五四纪念怎么发展,都改变不了它是党领导下的一项青年工作,改变不了它的党性,更改变不了五四纪念的政治性。

三、五四纪念的效果:五四精神的弘扬

(一)五四纪念使五四运动得到阐释

五四运动一开始是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后来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象征中国青年革命风貌的五四精神。后者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正确阐释而得来的。每年的五四纪念,是进行五四阐释的最佳时机。对于五四的阐释,国民党人、社会中间分子以及中国共产党人都作了不同的解释。形成如今的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要得自于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的历史阐释。李大钊最早提出要给予五四运动以更多更深层的意

义。“我盼望中国学生界,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依人类自由的精神扑灭一切强权,使正义、人道,一天比一天的昌明于全世界,不要把他看狭小了,把他仅仅看作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瞿秋白也很早就发表文章指出五四纪念不能仅仅看作是学术纪念和新文化的纪念,而是有更多的政治纪念意义在里面。在1932年他又发表了《五四与新的文化革命》一文,指出:“无产阶级决不放弃五四的宝贵的遗产。五四的遗产是什么?是对于封建残余的极端的痛恨,是对于帝国主义的反抗,是主张科学和民权。”对于五四运动解读最好最成功的要算毛泽东,1939年5月4日,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毛泽东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毛泽东同时认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正是五四运动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使其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革命运动,也使得毛泽东给予了五四运动很高的评价,认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

其实,对于五四的不同纪念和阐释,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进行的没有硝烟_的战争,“五四遗产都成了双方争夺和重新解释的革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一直想占有和独吞五四纪念资源,其目的就是通过对五四纪念来拉拢全国进步青年。然而,“当国共实现了命运不佳的合作使国家得到统一后,国民党领导人对‘五四’所提倡的改革最终采取了传统和保守主义的态度”。这也是国民党没有抓住全国进步青年的根本所在。而中国共产党则从广大青年根本利益出发,最早提出把五四作为中国青年节并付诸行动,同时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民主科学精神和五四爱国主义传统,从而得到了全国广大进步青年的赞同和拥护。正是通过对五四的正确阐释,使得五四精神代代相传,不断使得五四精神呈现新面貌、增添新内容、激励新一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更好地领导全国青年继承了五四的遗产。

(二)五四纪念使五四符号得到传播

五四纪念日有着深层内涵和价值,凝聚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传播着一种思想理念,引导着广大青年的行为模式,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是青年的积极向上的象征。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政治仪式,传播一些共同的文化符号或象征符号,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样的活动中确认了意识形态认同,确认了与其他人共享的观念和信仰,各种思想观念得以整合,意识形态得以重塑,文化得以传承。“政治仪式具有重要的功能,它可为个人提供政治方向和属于一个更大共同体的感觉”,五四纪念活动传播着五四象征符号,正是这些五四符号引导着全国广大青年健康成长。“精神力量依附各种有影响的象征符号——事物或观念——这些象征符号反过来又使重要的社会事实具体化。”被简化和被普遍化的象征符号所产生的作用总是继续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五四这两个字,是所有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们胸前的徽章。于是,就有永远‘五四’,永遠的被‘五四’导引和感召着的永远前进的青年。”五四运动,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象征,它象征着息息不断的民主火炬;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象征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五四的象征就是新青年的象征。

(三)五四纪念使五四精神得到弘扬

在中国的条件下,近几十年来,随着纪念五四的活动不断与旧价值观和思维习惯进行斗争,五四给人们的启示已经越来越清楚。五四运动之后,“政党和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之间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它们的纲领和政策中也更多地强调社会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意识得到增强”,这是五四带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则成了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自然少不了对五四精神的探索和弘扬。1924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第十三号通告《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宣传》中指出:“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这种五四精神就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五四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所面临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和新的历史觉醒中,去推进五四运动提出来的、还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这就是纪念五四的当代意义。共青团中央宣传部1959年3月31日发表的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宣传提纲中要求:“在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国各族青年必须发扬‘五四’先辈的反帝爱国精神,努力巩固党的领导和国内各族人民的团结,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突击作用和先锋作用,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广大青年在改革的浪潮中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更是需要五四精神的引导和鼓舞。作为“五四”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是今日中国青年所最需要的精神支柱。正如胡锦涛所说:“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要想五四纪念对参加者起作用,要想通过五四纪念活动来说服他们,那么,就不能仅仅把他们带入五四的历史场景,而是要他们在这样的历史场景中掌握其精神要领。在纪念活动中通过心理暗示与精神导引,增强广大青年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在五四纪念活动中弘扬五四精神之目的。

四、五四纪念的意义: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如何通过五四历史记忆来教育广大青年以及推动青年运动如何正确开展下去,从而发挥出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五四纪念保存了五四记忆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纪念日成为人们形成群众认同与集体记忆不可缺少的载体。五四纪念保存了五四记忆。每年的五四纪念活动都不忘对于五四历史的重述,纪念内容上很多都是当事人的回忆、五四时期历史人物介绍、五四历史场景的回望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种五四纪念文本里都会有对过去历史的描述和总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复述了五四的历史记忆。早在1920年5月4日,周恩来在其日记中指出,“今天是五四纪念,回想去年今天学潮突起,引得这一年来的学潮起伏,有无穷的感触”,“将来的希望,尤隐隐约约在各人脑中颤动不已”。1925年5月3日,瞿秋白发表纪念五四文章指出,“五月四日这一天,当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纪念日,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五四纪念

日是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事件进行记忆的时间符号,它凝聚着特定的文化和政治内涵,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识。正是这个时间符号,在国家社会文化建构中具有重要功能,甚至成为国家传输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

(二)五四纪念教育了广大青年

每年的五四纪念活动,是教育广大青年一次最佳契机。1940年3月8日,中央青委在关于第二届中国青年节纪念中要求:“积极开展文化教育运动,使消灭文盲普及教育提高青年文化成为各青年组织的基本任务,并规定每年青年节举行识字大测验。”1979年4月2日,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共青团组织发出通知,将在青年中开展纪念活动,通知指出:“通过五四纪念活动,进一步推动各行各业青年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提高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把青年组织到学习中去。”五四纪念活动是青年进行学习活动的一次提示,也是学习活动的一次良机,更是学习活动的一次动员。正如2007年的五四,胡锦涛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要求全国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同时,五四纪念日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要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因此,五四纪念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充分挖掘五四纪念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五四纪念的—个重要任务。

(三)五四纪念推动了青年工作的正确开展

列宁曾经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中国共产党每年的五四纪念活动会出现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活动方略,之所以这样是与当时政治形势及政治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之初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运动,强调的是反帝反封建。后来逐渐强调青年的革命运动以及抗日救國运动,之后就是反帝反蒋运动。革命是民主革命时期五四纪念的一个主题,这个时期的五四纪念最主要任务就是为了革命的需要。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活动更多体现在青年运动上。因而,五四纪念是青年工作的一项活动,是对全国青年整顿、规范、整合和改造的一次最佳时机。改革开放以来的五四纪念则突出强调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其目的就是为了民族的振兴。因而,纪念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然而,由于时代发展条件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有别,因此导致了不同时期的五四纪念活动中所体现的青年工作的差异性。

我们今天要继承“五四”的事业,但我们如果不能超越“五四”,也继承不了“五四”。时下正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的纪念,五四纪念的任务除了与之前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和之后的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有总结历史经验的相同之处外,还有着五四纪念自身的独特意义,那就是如何通过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来弘扬五四精神,通过五四精神来指明青年活动的方向,完成五四所赋予我们的历史和时代任务,这也正是五四纪念的当代意义。因此,五四纪念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五四纪念活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不断赋予五四纪念以新的内涵,增强时代性,使得五四精神更好地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责任编辑 王 慧

作者:胡国胜

第4篇:发扬五四传统

发扬五四传统,争做时代青年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送走过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了无数英杰。

忆往昔,按卷沉思,竟难忘那燕园的红墙;竟难忘那十月的潮思;竟难忘“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竞相奔走,击博耳鼓的阵阵呼声。风云为之含悲,草木为之变色,泰山为之震动。

9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五四运动的纪念碑前。回望那个壮怀激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时代潮头的年轻的身影,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五四以后一代代青年高举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时光白驹过隙,静听时代的脉搏,五四精神的熊熊烈火仍在中国一代代青年的心中燃烧着、喷薄着。前仆后继的中国青年踏着时代的鼓点,紧追着时代的步伐,昂首向前、英雄倍出。昨天的雷峰、李向群,今天的邵云环、许兴虎、朱颖,他们都是怀着对祖国、对人民满腔的情和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不正是 “五四”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吗?

“五四”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是一种精神,表现出青年人对我们民族炽热的爱,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表现着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面对新世纪,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回顾发扬“五四”精神,认真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

第5篇:继承五四传统

“继承五四传统,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文艺汇演

五月,是孕育希望的季节,五月,是放飞希望的季节,五月,是展示青春风采的季节。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展示我校青年学生的风貌,丰富校园文化,校团委决定举办“继承五四传统,构建和谐校园”文艺汇演。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 活动主题:

“继承五四传统,构建和谐校园”

二 活动时间:

2013年4月27日晚7点

三 活动地点:

学校礼堂

四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五 节目形式

节目形式不限,歌伴舞、小合唱、校本剧、舞蹈、独唱(要有伴奏)、戏剧、小品、曲艺、相声等等皆可。

六 组织安排时间:

初次节目审查:2013年4月17日与4月18日

二次节目审查:2013年4月22日与4月25日并确立参演节目名单

彩排:2013年4月26日

备注:如有特殊改动将提前通知各班干部及演员

七 节目标准

1、节目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歌颂校园新风尚。

2、形式新颖,富于时代感,有创新意识。

3、精神面貌佳,表演生动活泼,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4、台风自然大方,整体效果好。

5、上下场迅速,准备充分,服装、道具符合节目要求。

八 活动要求

1、每班各报1到2个节目参评。

2、节目单请于4月16日交团委,需用伴奏带或VCD请提

前送老师处试音。

3、各班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班级节目顺利开展。

九 宣传工作

1、由宣传部完成,横幅、海报的的内容。

2、联系学校广播站对本次晚会进行报道。

3、在4月26日之前完成横幅、海报的张贴。

4、邀请学校领导参加观看演出

成都市育华职业学校团委

2013年3月29日

第6篇:传承“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

10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组织生活会 主题:传承“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

时间:2011年5月4日

地点:主教练,305

策划人:张萌萌

记录人:赵乾坤

参加人数:63

传承“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

内容:

一,5月4日下午邀请我校著名心理教授来参加我们晚会启动仪式开展系列活动,首先我们活动是心里游戏。例如:

1:背靠背

.同学们分成两组,背靠着背围坐在一起,比赛看那一组能同时站起来而且用时最快就那一组赢。

2:椅子渡河

用两张椅子轮流传送来渡河的接力赛

全员分成三队地板上各画出一条起点和终点线,中间当渡河。各队派出二人以传递椅子的方式前进,到达对岸后放下一位。另一位再回到起点,以同样的方式把下一位队员运过去。如果脚着地,全部对员都要重新做起。最快渡河的一队获胜。

3,组织“五月的鲜花”演讲比赛

二,5月5日组织同学在学校大门集合去敬老院和福利院进行义务劳动

1同学们自愿分组有的打扫卫生,有的组进行文艺演出,有的洗衣叠被同学们各尽其能干的事热火朝天,一天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和老人合影留念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脸。

2晚上在主教楼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回忆英雄的感人事迹 3老师和同学们做活动结束宣言。

在生活中,我们并非要为发扬爱国主义而做出一场哄哄烈烈的爱国行动,我们应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和谐做贡献。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就像的学生资自愿服务西部一样,去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爱国行动。同时在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遵守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也是一种爱国主义行为。

所以,就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发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一起为爱国主义精神而奋斗,付诸行动!让五四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永垂不朽!

第7篇:继承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

广大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青年的爱国壮举,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命名表彰镇第二届“十佳”青年,我代表镇团委在此向广大青年朋友表示节日祝贺,向荣获表彰的团员青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从而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回顾中国青年80多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就是要继承五四光荣传统,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创新精神。中国青年从来就有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五四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既是中国青年的光荣传统,又是时代的要求,当历史的长河又一次流淌到新世纪的地平线,当代中国青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只有提高青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形成国家创新体系。

发扬创新精神,就是要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并将其付诸于实践。理想是人们知难而进,走向成功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动力。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容易。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前人没有的业绩,就更不容易。没有坚定的理想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就难以最终成就创新的事业。而创新不是沙上建塔,而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学习是创新的源头。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取得工作权利靠学习,工作做出成绩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被时代抛弃。但是,创新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知识开创事业,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朋友要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并积极实践。

青年朋友们,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青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的光荣,我们相信在新的蓝图里,中国青年也一定不会辜负人民的厚望,一定会继续勇往直前,谱写青年运动的新篇章,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的光荣。

最后,我用xx同志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希望你们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的人。

第8篇:发扬五四精神 弘扬爱国传统

五月令人向往,值得赞美。上世纪之初,1919年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以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具有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中国青年在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中,努力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汲取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五四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当前,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放在世界格局中观察,把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决不辜负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期待。

五四精神,本质上是青年的精神,我们的精神。宏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求我们青年一代在新时期下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宏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发展的栋梁,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没有青年的发展就不会有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理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五四精神的传递和发扬有待于我们青年一代不断地赋予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自由、民主、科学的信念,珍惜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提问:

(1)同学们对五四运动史实的认识?

(2)同学们认为五四精神的当代历史意义是什么?

(3)同学们谈谈应该怎样在学习生活中发扬继承五四精神?

院团委组织部2012年5月(编)

第9篇:为了使青年继承的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为了使青年继承的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月四日是中国的青年节。它来源于中国一九一九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正当主张,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不法权益又被列强窃授于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和以民主科学反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的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不朽的精神 伟大的起点---五四运动简介

中央党史研究室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队伍到东交民巷使馆区请愿未果,就前往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是北洋政府与日本具体交涉的亲日派官僚。当时,曹已吓得躲了起来,愤怒的学生就将在曹宅的章宗祥痛打一顿,并放火焚烧了曹宅。这时,大批军警赶到,当场逮捕了32名学生。在广大学生针锋相对的斗争下,在各界的强烈声援下,被捕学生很快被释放了,但运动的目的并未实现。5月19日,北京大中学校2.5万多人举行总罢课,

并进行大规模的爱国运动。6月

3、

4、5日,更多的学生走向街头,抗议军阀政府的倒行逆施,800多名学生被捕入狱,当局甚至用北大校舍作临时监狱来关押学生。

骇人听闻的六三大拘捕激起全国各地更强烈的反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国有20多个省区,100多个大中城市卷入到这场如火如荼的洪流之中,尤以上海爆发的硕婺W畲蟆?月5日,上海工人自动举行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以日商内外棉第

三、

四、五纱厂工人带头,全市六七万工人罢工。同时,上海商人也举行了罢市。一些地方的工人、商人积极响应,推动了斗争的发展。迅猛扩大的斗争形势给反动当局以极大压力。6月7日,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下令撤销了曹、章、陆的职务。但是,6月17日,北京政府又电令中国代表,同意在和约上签字。为此,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抗争,拒绝和约签字的呼声如潮,全国各地发往巴黎抗议签字的电报就达7000余份,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和约签字仪式。

卖国贼被罢黜,和约被拒签,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1917年,陈独秀到北大任教,编辑部也迁往北京。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都积极参与到运动之中来,特别是采用白话文后,每期杂志的发行量从1000余份激增到一万五六千份,影响迅速扩大。新文化运动其基本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大批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为后来爆发的群众爱国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五四爱国运动,则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后一年内,全国各地新创办的鼓吹新思潮的期刊达400余种,新成立的进步社团达三四百个,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起点而载入史册。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青年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增加对祖国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增强国家观念,尊重自己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继续奋斗;以主人翁的精神,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青年节,俗你“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民国8年(1919)“五•四”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的节日。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是日为中国青年节。此后,潮汕各地的机关、团体、学校、厂矿及农村中的青年,在共青团和青联等组织的带领下,举行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或公益活动。“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五月四日是中国的青年节。它来源于中国一九一九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正当主张,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不法权益又被列强窃授于日本,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举行游行示威,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和以民主科学反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的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团歌

词:胡宏伟

曲:雷雨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团歌词:胡宏伟

曲:雷雨声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上一篇:普外科感染性疾病诊疗下一篇:学生评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