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精选11篇)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篇1

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到了领导作用。

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运动,体现了民主、科学的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7、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二、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政党,作为全国革命力量的领导核心。

2、中共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4、在组织上确立了正确的领导集体。

5、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中共革命的主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篇2

一、时代背景

日本的崛起是我们了解五四运动前因后果的总线索。中国和日本均为东亚国家, 双方交往由来已久。1868年的“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鲜血液。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走进了世界前列, 中国由于自己的一系列内外原因没有抓住最佳的发展机会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国。日本先后于1895年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 显示了其在东亚的实力。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力猛进, 由原来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重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914年8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 中国政府当时就有意收回青岛, 以避免青岛被日本列为政治目标。关于这个方案“德国公使确曾与中国政府非正式讨论将胶州直接交还中国, 而中国因受日本之恫吓, 而不敢接受”。日本为了取得在华权益提出了令中国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以日德和谈的消息要挟欧美等国, 英美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没有作出强烈反应, 反而与日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地做起了政治交易。最终导致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使得中国反帝情绪高涨。

巴黎和会上, 通过日本对诸国的态度可以看出日本已经具备了在中国为其谋取不法权益的实力。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 俄罗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显示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 也揭示了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密切联系。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前所未有的革命, 对中国意义非常。十月革命胜利消息的到来直接激励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的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 减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打破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让中国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 支援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强化了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联系。作为国际帝国主义的组成部分的俄国资产阶级是十月革命的首要打击对象。十月革命的另一个结果是直接减轻了中国人民的反帝压力在一定程度上, 减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尤其是十月革命后, 苏俄政府对被欺压民族的支持, 使得我们的反帝斗争十分活跃。十月革命后, 虽然中国人民面对的反帝斗争任务依然很艰巨, 但十月革命已经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在革命的道路上不再是孤军奋战, 而是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 中国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马克思的理解, 并且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造了条件。

二、国内背景

政治上:由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所以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是在袁政府的统治下不仅没有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和反而背道而驰, 在袁世凯之后的北洋政府历任统治者, 都是借民国之名来执行其封建统治。北洋政府的这些作为都是接受过“共和”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国无产阶级所不能接受的。北洋政府对待国民的政策是专制, 对外交的政策是卖国求荣, 出卖国家主权。北洋政府的这些懦弱的表现更加刺激了帝国主义的敏感神经, 肆无忌惮地对我中华民族进行侵略。北洋政府的专制无能, 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民族意识正在觉醒的中国民众, 他们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政府。从“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这样的运动口号上可以看出北洋政府的政治表现是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经济上: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农商部奖励规则》等,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第保障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统计, 1914—1920年新增工业公司达272家合计117434500元。重工业如采煤、炼钢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进出口情况也有所改观。国内行业的种类也有所增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动了无产阶级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从1913年到五四之前的短短六年间增加了三倍多。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受到严重压榨和剥削, 所以他们具有其他阶级所不具备的革命坚决性。连年的战乱导致了许多农民无地可耕, 被迫成为工人, 这决定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具备亲密的联系, 是运动和农民阶级结盟的重要前提。工人阶级的这些优良特性决定了其必将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军事上:各军阀争夺地盘带来的连年征战, 军阀肆意加征税捐、田赋, 侵占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 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雪上加霜,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生活的的困苦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思想文化上:北洋政府为巩固其专制统治, 宣传封建理论, 妄图麻痹人民的思想。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了先进的思想, 新思想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倡导民主反对专制。人民对新思想的渴求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

五四运动发动的学、工、商各界运动, 使得北洋政府不得不作出妥协, 拒签了《巴黎合约》, 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其产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

三、历史意义

五四时期, 中国处境内忧外患, 人民群众在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的三重压迫下艰难生活, 造就了有利于五四运动成长的土壤。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大时代主题下, 中国经济一片生机勃勃, 增长势头甚猛,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五四精神的现代意义。理想和信念就像一盏航标灯, 照亮我们的心灵, 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使我们勇敢向前永不退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这些五四运动所确立的新的意识形态具有现代性, 是五四运动现代意义之所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对现代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而且科学的这种决定作用依然在逐渐增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价值和地位是没有其他任何因素可比的。五四运动在中国举起了科学的大旗, 确立了科学的地位, 推进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如果说科学确立了物质技术子系统的现代价值目标, 而民主则是确立了社会学子系统的现代价值目标。人人平等与社会公平公正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一种实现形式就是民主。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从个人生存来看, 民主比科学对人的尊严和价值来得更为直接和重要, 虽然它不像科学那样对人的物质生活起到决定作用, 但是如果离开了民主, 经济市场的发展将会走上歧路, 以这种不健康的经济市场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文化也将是不正常的。从长远来看, 民主对构建现代化社会的结构, 以及对人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必然是意义深远的。五四运动所带来的科学和民主都是现代性的, 五四运动所举的科学、民主这两大旗帜能为我们在现代化的漫长进程中始终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这也是五四运动的现代意义之所在。现在中国状况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危机四伏, 海外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 中国有取代美国成为新一代的世界霸主之势。外有与日本、南海诸国海岛争端之忧, 内有台湾、疆独分子、藏独分子内乱之患。经济方面, 新时代的战争隐于无形, 不再是以真枪实弹的传统战争为主导, 而是以无形的货币战争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的背后又隐藏着诸多危机, 中国加入WTO后, 由于外资大举进入, 民族企业加快了消失的速度。在对外贸易中, 即使是未被外资吞并的中国企业, 在国际分工中也处于低端, 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外商拿走了外贸的九成以上的利润。我们承担了几乎全部的环境污染, 却仅仅得到了不足一成的利润。

五四的先烈们告诉我们, 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挣脱社会主流思想桎梏和探索社会发展方向的决心和勇气, 我们必须看到真实的国情是外部被军事封锁, 内部两极分化严重, 民族工业日趋灭亡, 产业结构不合理, 用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提供原材料, 成为世界的工厂, 民族矛盾日益加剧……我们要关心政治、关心历史, 改变生活状态, 不随大流, 以批判的观点全面地看待当今中国的社会形态, 探索最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力克.启蒙者与爱国者[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2006-7.

[2]杨琥“.五四运动”名称溯源[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2006-6.

[3]鲁萍“.德先生”与“赛先生”之外的关怀[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2006-6.

[4]罗志田.走向“行动的时代”“:问题与主义”争论后的一个倾向[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2005-7.

[5]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人民出版社, 1980.

[6]日本侵华七十年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中国崛起的历史意义 篇3

柏林墙倒塌意味着冷战结束,这是没有异议的,但说得还不完整。笔者要补充一句,那就是,它标志着美国从此成为惟一的超级强国。这个事实迄今为止还没有改变,所以柏林墙倒塌的影响依然在持续。

那么,中国是否在崛起?这不是任何人说了就算的,自己说也不算,因为还要看别人是否感觉到中国在崛起。所以,笔者们首先看一下外部世界是怎么反应的。

笔者曾经多次采访七国集团的峰会,对它的分量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比较一下就更清楚了。简单地说,七国集团虽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但却胜似联合国安理会。这是因为,它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包括货币政策和能源政策。凭什么?当然是凭实力。

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中国。2003年,七国集团在多哈举行半年一次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副财长和副行长首次应邀列席。这是不寻常的事情。俄罗斯是八国集团成员,但一直没有资格出席财长会议;而中国不是成员国,却反而被邀出席;七国集团不只讨论自己的事情,而且还把人民币作为主要话题。

这是为什么?很简单,七国集团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密谋和主宰世界经贸事务。为什么不能?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角之一。主角不上台,戏就唱不起来。实际上,最近几年,在七国集团或者八国集团会议上,中国可谓是“喧宾夺主”,其他七国好像也乐见如此。

再举几个例子,看看外部世界是否承认中国在崛起。第一,最近这些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贸易都出现了巨额逆差,但它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对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反而要依赖中国,把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希望,都寄托在人民币的升值之上。

第二,中美和中欧的贸易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说这不是什么好事,没有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事实本身就能证明中国在崛起。在全世界,有实力、有能力与欧美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是不多的,过去只有日本而已,中国现在已经取代了日本。

第三是外部世界对待中国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如何讨厌和瞧不起中国,不论是否希望中国强大,为了自身的利益都要避免得罪中国,都要与中国保持接触,至少在表面上要显得恭敬一点。畏中有敬,敬中有畏,这是面对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国时,一般人都会有的心态。

除了外部世界的反应,中国崛起之势大致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第四大经济体,仅在美、日、德之后,而这个次序很快就要改变;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东亚和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潜力和方向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最后一点值得强调一下。当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被全世界所关注时,那就意味着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彼此的前途已经系在一起。不要忽视这一点,因为其中的含义非同小可。

第二,中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正在形成。首先是周边地区的传统威胁大多已经化解。看一下中国地图,从北到西再到南,就知道中国的安全感空前增强。其次是在全球战略上,中国可以拿来运用的方法越来越多,能够有效牵制战略对手的对华政策,包括安全的、经济的和外交的。再次是中国已开始参与主导国际事务,甚至参与主导全球事务的日程。这样的例子近年来有很多,包括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之内,不能一一列举。

有些人说感受不到中国的崛起,这只能怪自己太麻木。事实上,中国崛起的影响所及,不只是改变了世界的现状,而且更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第一,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在1498年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开创了欧洲文明主宰世界命运的历史。50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附在实力之上的中华文明也在觉醒和复兴,虽然现在影响力依然赢弱,但它的复苏,毕竟终结了欧洲文明唱独角戏的历史。

第二,西方国家过去一直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因为其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都是“异类”,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模式到现在是成功的。保守一点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打破了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模式的历史。

第三,对中国崛起这个现象,世界上所有现成的理论都不能进行完整的解释。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使原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都暴露出来。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篇4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办24所新式学堂,主要为翻译、工程、兵器、通讯、医务等培养新型人才,虽然学堂规模不大,但是依旧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2)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3)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三.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除此以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一系列军用工业生产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篇5

微电子12-1班 钱莹莹 2012213353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4周年纪念日。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其导火索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由于北大学生的主导作用,5月4日也成为了北大的校庆日。

然而,五四运动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又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人会说给我们带来了一天假期,按照国务院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但有关单位执行效果不理想,就拿我来说,我记不得有哪次是因为青年节而放假。但半天假就能阻止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然不能。

先撇开我们书本上的那些,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大道理不说,五四运动把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从保守的束缚和禁锢中拉了出来,才有了今天的各抒己见,才有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些让我们更加自由舒适地享受这现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不受束缚,我们敢于追求真理。

最近一阶段全国都在发起我的中国梦活动,中国梦离不开我们青年一代,离不开有思想的青年一代。封建时期也有青年,但那些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的青年,不是寄希望的一代。五四运动后青年,是爆发后的一代,这样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

总书记说中国梦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急需大量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而这些在旧世界是无法实现的,五四运动释放了革旧迎新的力量。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五四中的那一代,敢于实践,不是把运动的思想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不怕流血牺牲,让空谈主义瞬间不复存在,这也是现实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高三历史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篇6

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参会人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

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

陈云(1905年—1995年)学徒工出身,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遵义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

张闻天(1900年—1976年)又名洛甫,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893年—1976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三届中央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周恩来(1898年—1976年)曾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稼祥(1906年—197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邓发(1906年—1946年)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

刘少奇(1898年—196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长征开始时为红八军团中央代表,黎平会议后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

何克全(1906年—1955年)又名凯丰,共青团中央书记、长征开始时为红九军团中央代表。

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

刘伯承(1892年—1986年)红军总参谋长、军委纵队司令员,遵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李富春(1900—1975年)中央候补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林彪(1907年—1971年)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1899年—1992年)红一军团政治委员。

彭德怀(1898年—1974年)中央候补委员、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1907年—1998年)中央候补委员、红三军团政治委员。

李卓然(1899年—1989年)红五军团政治委员。

遵义会议历史过程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

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责任。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

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意见。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由常委审查通过。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战胜川、滇、黔的敌军,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当时应无常委之说),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至此,遵义会议以后的中央组织整顿工作大体完成。

遵义会议的会议内容

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论“四战四平”的历史意义 篇7

关键词:四战四平,解放战争,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而四平战役就在这种艰难的谈判中打响的,从而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其历史意义可想而知。

一、“四战四平”的前夜

我们知道,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向战后时期转变的关键时刻,背景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谈判涉及的重要问题,都是在抗战期间提出的或出现的。谈判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即:中共军队问题、敌后解放区政权问题和两党关系问题。谈判双方的分歧是:我党方面要求国民政府承认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地位,根据抗战需要、抗战成绩及现有军队实数加以整编;要求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为地方政府,承认中共及一切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国民党方面则以军令政令必须统一为由,试图尽量缩减中共军队的数量,拒绝承认解放区政权,并表示只有在中共交出武装和解放区政权的条件下才能给予中共合法地位,逐渐暴露出蒋介石内心“吃掉中共”的真实想法。

在这种斗争的态势下,国共两党各自采取的方针政策,可以说是合乎生存本能的选择的。共产党力争和平,国民党则倾向于使用武力,尽管从力量对比上看,国民党比较强大,共产党相对弱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国民党的颓势已相当明显,因此急于要压住共产党势头,必然选择了战事。中国共产党为了生死存亡的利益,在谈中有着自己的地位,就有了一战四平的“四平解放战”,为自我的生存现实争得了筹码。

二、“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意义

做为政治谈判的筹码,四平的得失,关系到国共双方今后在东北的地位与发展,为阻止国民党军队长驱北进,配合国共两党就东北问题进行的谈判,中共中央决定,力争控制北满地区及中东路全线,要求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主力保卫战略要地四平, 扼住敌人进入北满的门户。由此可以看出,四平保卫战是中共中央从全国战略出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决定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防御作战,四平的得失,关系到我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全局战略的得失,所以说,它的作战价值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防御战。虽然最后东北民主联军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主动撤出四平,并在一个时期内陷入了被动作战的不利局面,但我军在四平保卫战中成功地实现了长远的战略利益,控制了北满地区,为日后的立足和发展,补充兵力,战略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四平保卫战结束后,中共中央指出:四平我军坚守一个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顽强英勇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三、“攻坚战”与“收复战”

1947年的三战四平,既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战场绝无仅有的一次最为残酷的作战,战况之惨烈,举国震惊。它发生于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反攻阶段,为了扩大夏季攻势战果,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守敌,我军决定夺取四平这一国民党军中长路上的重要战略要点,以求东北战局发生更有利于我军的根本性改变。经过半个月的血战,民主联军以伤亡14000人的代价歼敌3万,捣毁了国民党守军数千个号称固若金汤的坚固工事,攻城大半座。因国民党援军逼近四平,为避免不利条件决战,我军再次撤出四平。

四平攻坚战是一次以惨烈战役,双方伤亡应在5万人左右。这次作战虽然失利了,但是对我军的全盘局势并未产生大的影响。而这次攻坚战最大的价值,就是积累了宝贵的城市攻坚战术经验,锻炼了部队的攻坚作战能力,在以后的四平收复战、锦州及天津攻坚战中,我军熟练运用这些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迅速取得了作战胜利。

1948年的四平收复战,发生于东北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阶段,在冬季攻势中,国民党军屡战屡败,被迫集中兵力退守在中长铁路沿线的十几个大中城市中,我军发起四平收复战的战略目的是为了彻底切断固守在中长线长春与沈阳两大城市的国民党军的战略联系。

四平的解放,使我军获得了沈阳以北地区的战场主动权,北满解放区几乎连成一片,为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可靠的保证。

四、“四战四平”的史诗篇章

四次作战的总体规模而言,四战四平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93万余人,其中东北民主联军方面在城区作战中投入兵力32万6千人,外围阻敌打援作战投入兵力36万;国民党方面城区作战投入近16万,外围增援作战投入兵力9万。作战时间共达80多天,其中城区作战48天,外围作战38天。双方伤亡约在10万人左右,其中东北民主联军伤亡约为4万余人。城区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关于外围作战歼敌数字,由于各部队军史资料记载不完全,尚未统计出来。总之,就四战四平的总体综合投入来看,其作战规模在东北战场上仅次于辽沈战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篇8

关键词:乡土历史;实践活动;网络资源

乡土,它是人们生长和居住的地方,是一个人最先认识并与之有强烈情感与认同的地方。所谓乡土史,也称“地方史,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空间范围内人的活动的历史,是相对全国的历史而言”。乡土历史作为乡土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乡土历史教育落实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更好地落实乡土历史教育,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乡土历史教学所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对乡土历史秉承一个客观的态度,不能因为夹杂个人感情而对本土历史进行美化,或一味地“说好话”“不揭短”,这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特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二,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乡土历史教育很难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乡土历史的教育仍以一个模糊的课程穿插于其他课程,就历史科目而言,教师在穿插乡土历史时应注意以现行教材为主,乡土历史为辅,明确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忌就乡土历史讲乡土历史,偏离教学的初衷。

第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不能将历史考察搞成简单的旅游活动,实践结束要有一个相关的成果反馈和相应的评价机制。

二、实践乡土历史教育的途径

1.教师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

要落实乡土历史教育,教师首先在观念上必须做出改变。乡土史作为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爱乡、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也要深入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并在教学活动中践行新课改的理念。我们要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及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与教师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承担这一任务的能力,不仅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有组织活动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就专业知识而言:作为一名称职的历史教师,应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就组织活动能力上:包括如何进行学生之间的分组,任务的分配,如何积极引导、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等。一般来说,历史课外活动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激发兴趣,自主参与的原则;积极开放,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材施教,培养特长的原則。”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在结束实践活动后安全返回。

3.在历史课堂上穿插讲解乡土历史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上乡土历史很难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乡土历史的教育仍以一个模糊的课程穿插于其他课程。在历史课堂上,现行的“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也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而要消除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这种脱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史的融入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黏合剂。

教师可以通过在平时课堂中,将乡土历史教育与历史教材的很好结合这种方式来落实乡土历史教学。如在课堂的导课、举例中穿插乡土历史,目的是要学生在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我们常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并感到愉快,他才能使学习兴趣变成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才能达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以致欲罢不能的境界,才能学好所学的课程。”乡土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他们更容易去借此理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与此同时真正地对学生进行乡土历史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下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家爱国之情。

4.以乡土历史为内容开辟第二课堂

受课时的限制,可以利用正常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如开辟第二课堂:进行乡土历史的交流会或知识竞赛进行相关的板报设计展览,通过邀请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调查访问等。以此来锻炼学生对于资料搜集、整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讲到岳麓版教材的必修二第四单元“经济腾飞与社会巨变”,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自己家庭或社区在近几十年内的快速变化,可以从多反面进行调查:吃穿住行,最后可以将调查结果通过板报的方式用文字、图像等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变化深切感受到我国在建国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历史,进行实地考察参观,也不失为一种进行乡土历史教育的方式,而且更为直接具体。因为遗迹、文物等都是历史直接形象的遗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通常来说:“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考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面去,使这教科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予删削与补充。”通过亲自观察、亲身体验的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触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写出小论文,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甚至可以提出有效策略,这对于学生以及当地的长远发展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也使得历史可真正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感,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使命感。

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从电教到现在的网络利用,越来越方便师生获取新的知识。学生作为新生代力量,对于网络多媒体的兴趣和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一般的教师,作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点优势,鼓励学生比如制作一个介绍自己家乡或某个历史遗迹的PPT或视频,或说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建立一个相关网站,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布到该网站,做到资源共享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挥学生特长,帮助他们建立成就感,同时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多途径摄取知识,成为一个会学习、主动学习的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乡土历史教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历史感悟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的积极意义,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历史,进一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历史情感,更加优化历史课堂,带给学生以现实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初中历史乡土史材料的挖掘和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7).

[2]方伟君.乡土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

[3]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静,李晓凤,姚岚.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孟思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6]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篇9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篇10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首先加强官制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是因为: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的手里;要巩固统治,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构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始臵进士科,进士科的设臵,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制度是选士制度的重大进步,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

中国考试在世界上占有特别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在中国考试史上,最重要的是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人文活动的首要内容,科举的影响既广且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还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

国、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响是指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除了被东亚国家所效法以外,科举制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更主要体现在被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有资料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学习西文、西艺、西政,现代许多制度都是学习西方的产物。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目中,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英国人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当西方人知道遥远的东方帝国竟然有这么一种奇妙的文官制度时,不禁产生出特殊的兴趣并大加赞誉,进而仿效。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

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朝为田舍郎”可能“暮登天子堂”,这种将相本无种、茅屋出公卿的官员选任办法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考试选才的公平客观性又可以排除人情关系对官员任用的困扰,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进而借鉴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决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篇11

首先,《决定》确立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有着很大的不同。建国之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立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强调人的素质与政治的内在关联。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进行战略调整,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上。因此,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改革文件,开篇就指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由此,发展教育不仅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更成为国家处理教育发展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其次,《决定》奠定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30年来,我国教育在发展战略目标地位上,坚持把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核心与关键。义务教育在坚持普及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教育教育发展的这一态势与格局,与《决定》提出的开创性的改革密不可分。这一发展格局,其内在的指导思想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此,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就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普及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再次,《决定》确立了我国30年来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无论是立足于解决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是立足于解决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从而实现我国教育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决定》开创性地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两种带有宏观性的举措,确立了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的思路。针对当时教育管理、教育结构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从此,教育改革开始真正迈进世界化和未来化之道,“教育改革”亦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词汇。

《决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改革文献,不断地启示我们,教育发展是硬道理,而改革则是实现发展的根本手段和途径。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解决时代的教育问题,没有可遵循的模式和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时代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通过改革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教育发展,这是《决定》给我们提供的启示之一。重温《决定》让我们感受到,关涉总体性和战略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从国家层面入手,借助于国家的力量,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和系统思考。特别是对有关国家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上,在教育的宏观结构调整与管理上,都必须要有正确而科学的顶层设计。不仅如此,即使是解决那些涉及区域性、地方性乃至部门性的教育问题,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全面而系统地规划改革的思路和举措,都是不可回避的前提。

向历史学习,是人类行动趋于理性的基本策略,也是当下人们进行有效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育改革,亦如同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一样,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改革实践的分析与反思,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更好地以历史为鉴,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1985年,国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序幕。由此,我国教育开始了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朝着深入和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作为一项历史性改革文献的《决定》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发掘其认识论价值。

从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出发来并以历史的和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决定》,则我们就会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育改革的行动是非教育改革的内容这一特定问题上。这一特定问题表现在,一国的宏观教育改革,其统一要求与国家内部地区差异之间会产生冲突,这个冲突关系怎么处理?教育改革的方案、策略和举措,究竟应该单纯从理论之维出发来设计和规划,还是需要从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出来?教育改革的方案设计本身的合理性以及通过改革对此合理性的判断,有可能带来的教育改革本身的偏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决定》不仅对30多年前的那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问题、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举措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对通过直接描述的方式,对涉及教育改革自身的三个问题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问答。《决定》指出,“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尊重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政方针必须集中统一,具体办法应该灵活多样,决不可一哄而起,强制推行。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涉及全局和广大范围的改革措施,要经上级批准。”必须要看到,在已有的有关《决定》的研究文献中,这个有关教育改革自身逻辑的论述,并没有受到研究者应有的关注。表面上看,这个论述只是给出了有关教育改革的推进策略,然而隐含其中的,则是党对教育改革自身逻辑以及人类社会实践逻辑的认识。首先,教育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意味着社会大规模的集体行动,须建立对事实的认识基础之上。其次,人类社会总面临统一与多样的矛盾与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和冲突,《决定》提出“大政方针必须集中统一,具体办法应该灵活多样”的原则要求,在“方针”和“方法”之间作出相应的区分。再次,人类社会大规模行动总面临社会风险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决定》提出“改革既要坚决,又要谨慎,注重试验”的要求,将试验和改革举措的有机地结合。

考察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我们很难见到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因而也难以见到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取得如此的成就。《决定》告诉我们,卓有的教育改革须根据教育改革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提出有关推进策略。通过改革试点,进而全面推广;既有宏观的统一要求,又有微观的灵活机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决定》为世界教育改革提供的历史经验,也是《决定》为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的启示。

上一篇:广东乡镇公务员真题下一篇:醉酒驾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