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修改版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1沁园春雪修改版

沁园春雪教案(最终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 雪

教学目标

1.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品味诗人的情怀。

主问题:诗人是怎样通过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展现自己的情怀? 教具学具:课本 学案

教 学 过 程:

出示学习目标

1.能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通过分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品味诗人的情怀。

一、导入

1、导入新课

2、检查订正预习 准备:

惟余莽莽mǎng 成吉思汗hán 分fèn外妖娆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妖娆 竞折腰 风骚 大雕 沁园春 惟余莽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课堂探索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气势。

2.再读诗歌,疏通诗意。(自己完成,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

3、上下阕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准备: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无产阶级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研读赏析

1、诗人的上述情怀是如何展现的?请分析文本,从上、下两阕中分别找出依据(可以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任意角度去分析)。 准备:

⑴修辞:夸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⑵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欲抑先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想象(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⑶用词:千里、万里、望(写出了视野的广阔,体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气魄);舞、驰(化静为动,写出了雪景的壮美);竞(意为竞相争胜,写出了历代英雄对祖国河山的倾倒,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惜、只。

⑷内容意象:冰封、雪飘、长城、大河、山、天公、红妆素裹(通过大气、壮观的景象来抒发豪情,表达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与“今朝”人物相比较的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表现了无产阶级一定会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词的下阕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对这种评价你是怎么理解和认识的? 准备:

用一个“惜”字,委婉批评了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知识弯弓射大雕,为赞扬今朝的风流人物做铺垫。今朝的风流人物在武功与文治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里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和超越古人的自信。这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发言。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思考,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当堂检测

学生当堂完成学案上的【当堂检测】

四、拓展延伸

从《长征》和《忆秦娥》中任选一首,运用你刚才学到的分析诗歌的方法来分析这首诗的情感。 (学生活动)比较阅读,发言展示。

再读诗歌,找出相关内容进行品析。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内交流发言,然后全班展示。

五、布置作业

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章和诗词,这些名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并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请阅读毛泽东诗文名篇,并从中摘抄几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大家分享。 小结:《沁园春 雪》是一首激昂雄浑的诗歌,毛主席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豪情壮志,我想大家一定被这种情感深深感染,接下来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开创出我们自己的精彩!

六、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无产阶级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七、课后反思

课前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我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一段视频,既有画面又有朗读。课上,先提出朗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试着朗读,再交流、点评。接着,让大家看视频,轻声跟着朗读,感受名家朗读的语气语调。然后试着自己读,寻找差距,说说为什么那样朗读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本文思想情感感觉水到渠成,自然顺畅。

第2篇: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导语:《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品才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

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沁园春•雪

二、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1893 —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读这首词两遍,要读得正确,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2.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3.“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

(“望”字重读、语气要激昂豪迈,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4.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

6.师点拨: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是慷慨激昂地读,还是深情地读,同学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四、再读这首词,思考、探究

1.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学:

赏析一词:我认为“ ”一词好,好在„„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 了„„

2.生发言,师合理指导引领。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3)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6)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同学们看,毛泽东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既突出祖国风光的柔美。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毛泽东诗词的美学追求。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5、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6、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我个人认为,主要指毛泽东自己,因为“诗言志”吗?

当时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长征也取得了胜利,对于中国的局势成竹在胸。说是人民大众也有道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代表。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7.请仔细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内涵吗?

好,我们就是毛泽东,让我们微微摇头,微微上扬嘴角,读这几句,读出这几种微妙的感情。 同学们,毛泽东望的岂止是北国风光啊!他望的是祖国的万里河山,他望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他望的是中国美好的未来。

8、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评古为论今作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9、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五、巩固与迁移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六、布置作业:

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雪教案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标虽未对第四学段的现代诗的教学做出明确的表述,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均是歌咏大自然的诗词,属新诗的范畴,是诗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受到启发,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发情志的典范作品。

《沁园春 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作。通过描写雄伟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炉,胸襟开阔,感情奔放,意境恢宏。 3.中招考点

诗歌常考考点: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理解词语。 4.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停留在默写与背诵上。如何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重点句子来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古诗词教与学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学生能说出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说出写景、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3、通过反复品味,学生能说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读出词的韵味和蕴含的感情,初步掌握词的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的方式,能总结出通过各种表达方式表达感情的方法。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学生能说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谁知道雪中飞的广告词?“千里冰中封,万里雪中飞”。大家知道这两句广告词化用了谁的词句?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雪中飞羽绒服依靠化用毛泽东的词句,使产品家喻户晓,产品畅销。由此可以看出诗词的妙处。同学们!今

天我们再来鉴赏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板书题目)。

(二)预习检测

1、文体知识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别体,长短句。

词是古代一种韵文形式,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句子、字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可以唱,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名称叫词牌,如:《浣溪沙》《水调歌头》《如梦令》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题目,写在词牌后面。词一般分为上下阕,上阕一般写景,下阕多为抒情。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以此得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2.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3、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4.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沁园春 莽莽 素裹 妖娆 稍逊 分外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

(三)新课讲解

(四)当堂训练

1、毛泽东,字 ,我国伟大的政治家、 、 、 和诗人。“沁园春·雪”的体裁是 ,也称 。一般分为上下两 (也称片)。

2、“沁园春”是 名,“雪”是 。

3、《沁园春·雪》上阕写景,融入 之情,下阕评论历史上卓有成就的五位帝王,抒发了颂扬 之情。

4、这首词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 。

5、“略输文采”指的历史人物是 ;“稍逊风骚”指的是 ;“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

6、这首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五)课堂总结

在毛泽东的诗词里,有蓬勃的青春气息,有婉丽的爱情悲欢;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有宏图惊世界,有腊梅傲雪霜;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读懂了它,便读懂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读懂了它,便读懂了20世纪的悲欢离合。同学们,只要你踏上诗路,你便会吮吸到香甜的文化之蜜,你的人生也将变得摇曳多姿! (六)作业

写一篇有关“雪”的描写性文字,表达对雪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第3篇:1、沁园春雪_导学案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预习准备

1、背景了解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

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园春() 莽莽.() 分.外() 妖娆. ()稍逊.() 今朝.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借此读懂全诗

惟余:莽莽:

大河:顿:

须:妖娆:

折腰:惜:

输、逊:文采、风骚:一代天骄:俱往矣:风流人物: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4、上阕以,饱含着作者

5、下阕以的表达方式为主,纵论了了。

(二)理解分析

6、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它描写出、的景象。

7、“望”字统领的内容有:

8、“惟余”强调“顿失”表明。

9、“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描绘出子,化静为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10、文中虚写的景象是 这句话的效果是。

1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

12、“惜”字统领的内容是

13、作者用“惜”字的目的是

14、本文的主旨句是

三课堂检测

15、本词上阕写景,融入了颂扬之情。

16、对北方雪景的描写逼真传神,其中既有静景描写,如”,

又有动景描写,如“”,还有化静为动的,如“”。这样动静结合的作用是

17、“莽莽”“滔滔”都用叠词,作用是

18、作者评价五位帝王时的语气有何不同?四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两首小诗,回答问题。

(一)

(二) 墙角的花,空中的鸟, 你孤芳自赏时,何必和笼中的同伴争噪呢? 天地便小了。你自有你的天地。

19、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20、选择其中一首,作简要评析。

21、选择其中一首诗进行仿写。

第4篇: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毛泽东)

设计者:吴小平

导入: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略) 他是谁?(毛泽东)(出示图片)

他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还是一位书法家、诗人。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他的诗词《沁园春·雪》,(板书)从课题上看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首先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齐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出“分外、妖娆”等词语,会解释“折腰、惟余莽莽”等词语。

2、通过示例,品味本文精练、准确、具有表现力的词语。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目标的学习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情况)预习的很充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分外(

)

妖娆 (

)

数风流人物 (

)

稍逊 (

)

还看(

)

成吉思汗(

)

2、解释词语。(三位同学每人两个)

折腰:

惟余莽莽:

风骚:

红装素裹: 妖娆:

风流人物: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大意。(小组代表发言)

(看来大家都准备的非常充分,为自己鼓鼓掌,加油!)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我们就从诵读入手,来领会全诗,听一听演讲家侯希平老师的朗诵。听后说一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感受的诗词。

(侯老先生通过读,就让你体会到这首诗词的大气、磅礴,那么我们是否也能把这首诗词的意境通过读带给大家呢?老师相信我们能做到,一起试试。) 要求:注意把握好重音、节奏、语调、语速。(巡视并指导)

在巡视的过程中,有同学读得有青出于蓝胜而于蓝的势头,你就与大家分享你朗读的秘诀吧

二、指导朗读,赏析语言

1、你喜欢哪一句?你认为应该怎样读?结合诗词呈现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请选读词句,仿照示例,说说这样读的原因。

我认为

一句应该

读,原因是

2、本文的句子精练、准确,富有表现力。仿照示例,赏析下面的句子,并再找出一个加以赏析。

句式:我喜欢

一句,本句通过

修辞(手法、一字)写出了

示例:我喜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本句用“只识”一词传神的刻画出成吉思汗擅长武功而文学才华不足的形象。

(1)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三、归纳总结体会本词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的特点。 把词的上下两片的意思归纳出来。

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片: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四、拓展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1925年他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他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这样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作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想一想:

(1)谁主沉浮? (2)

五、小结:

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片: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全词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已经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尤其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同学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十几年后,你们也会成为新时代的主宰者,会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让我们满怀豪情,齐读《沁园春·雪》

板书:

沁园春 雪

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片: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说明:运用课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由于本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历史背景又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并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学资源,以此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所表达的豪情壮志。 教法上: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活动式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

学法上,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实到学生身上。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反馈: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反馈越及时越好。我推出2道“反馈检测题”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两道题围绕着学习目标设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第5篇: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沁园春•雪》是体现毛泽东诗词特点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典范作品。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该词的写作背景,抓住该词熔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意境壮美,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气度豪迈的特点,领会本词的基本内容和写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毛泽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连堂2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背景、上阕; 第二课时:下阕、总结、思考练习。 【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

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索有关简介毛泽东生平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引入

从背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引入本词的教学。

二、新课

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 (展示其书法作品。) 2、本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3、字词: ⑴多音字:

分、数、汗、还、朝。 ⑵难字:

莽、娆、竞、骚。 4、录音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5、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缺点予以更正。 6、分析: ⑴上阕:

提问: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⑵详细分析上阕: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会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山”因、蜿蜒、高低起伏而说“舞”,“高原”因雄伟浩大说驰。化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提问:“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⑶下阕。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⑷详细分析下阕:

①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古代帝王?“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略输”、“稍逊”、与“只识”相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应该看看今天的无产阶级,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矣”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评古”是为了“颂今”。 ⑸齐读这首词,力求当堂成诵。 ⑹总结这首词的层次思路与写法: (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接着评说历代帝王,最后深化开掘,抒发豪情壮志。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从表达方式看,上阕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下阕议论、抒情,“议”得恰如其分,“抒”得气冲斗牛;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作了坚实的铺垫。

三、解决课后练习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百年学典》中的该课练习。

2、结合本课内容及写法,赏析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写一段文字,描写春雨(注意春雨的特点,2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概写:动静结合

上阕:描写具体描写:动静结合(实) 想象描写(虚) 沁园春•雪热爱祖国山河 歌颂无产阶级 铺垫

过渡(承上启下)

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历代帝王 抒发豪情壮志文章

沁园春雪 教案设计

作者:陈华 时间:2012-08-26 14:21:14 教材分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所写景物雄浑壮丽,所抒胸襟博大宽广。在这首词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一位壮志满怀、豪情万丈的英雄。感情激昂、豪迈,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

3、理解诗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是谁?我们眼中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他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就来领略其中的一篇《沁园春•雪》。

二、介绍背景

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国放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以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课下注释一)

三、回顾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四、听雪,把握基调

1、听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2、读出怎样的气势

3、强调字音 分(fèn)外 成吉思汗(hán) 还看今朝(zhāo) 数(shǔ)风流人物

五、读雪,读出气势

1、自由读,读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2、点名读,自由评价 (教师先评,学生跟评)

3、齐读,注意停顿 (投影展示停顿)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六、看雪,整体感知

1、上下阕各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上阕写北方雪景,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阕评历代帝王,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2、上阕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用四个字概括。

(长城、黄河、群山和高原。共同之处是雄伟壮丽或雄浑壮阔。)

3、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描述一下。

4、下阕评论了哪几位帝王?这些帝王在统治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成吉思汗。共同之处是长于武功短于文治)

5、作者认为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七、小结: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八、作业:积累写雪的诗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温习上节课内容

上下阕各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二、赏雪,局部感知

(一)、小组内男女分读上阕

1、前三句有什么作用?

2、哪一个字领起了写景?领起的句子有哪些?

3、写景的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赏析一下。

(小组交流,从修辞、个别动词的使用的角度来答)

4、哪几句诗是虚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最后三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山河的赞美)

(二)、班级内男女分读下阙

1、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2、哪一个字领起了对历代帝王的评论?领起的句子有哪些?怎样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3、作者认为,要成为当今的风流人物,应该具备怎样的才能?请用四个字来概括。

(文武兼备或文武双全。“文”指的是文学才华,“武”指的是军事才能。在作者看来,只有即懂军事,又懂文化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时代英雄。

4、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要建功立业的自信和报负,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赞美。

三、评雪,拓展探究

你认为我们今天的风流人物有哪些?那谁又是将来的风流人物呢?

四、比较阅读: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

1、上片中的写景句,由哪一个字总领?

2、“独立寒秋”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3、词中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的句子是什么?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再现了往昔怎样的斗争情景?

五、小结:从两首词中,我们看到了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毛泽东,领略了他作为诗人的风采。同学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我们大家立下鸿鹄大志,为这个目标,这个理想,这个志向,为之拼搏着,奋斗着,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让我们再一次带着这种豪迈的情感把诗词背诵一遍。

六、作业:

积累作者的诗词名作并背诵

(《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

第6篇: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在朗读的基础上背默全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白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2张幻灯片)

从中国有词这种文学样式以来,写雪的词不下几百首,但往往是以小景小家小院为描写对象,由于描写对象的局限,即使写的再好,也只能是“小家碧玉”。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领略一下“大家闺秀”的风采。(板书并出示3张幻灯片)

二、题目解说

“沁园春”, 词牌名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

三、出示目标(4张幻灯片)

四、走进作者(5张幻灯片) 毛泽东:

1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农民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五、写作背景(6张幻灯片)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登上了一座海拔千米的高原,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强信念,意气风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这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据说,重庆谈判的时候,他的好朋友柳亚子将他的这首词发表到《重庆日报》上,蒋介石看到后非常生气,便组织了一帮御用文人也想写上一首和他抗衡,结果,那些御用文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也没有写出来。(谁能写的出来,帝王之气啊。)这首词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于是这首词就更加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

六、整体感知课文

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从诵读入手来领会全诗。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诵并欣赏意境,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7、8张幻灯片)(9--20张幻灯片)

师: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谁能来说一说? 生:豪迈。

生:气势磅礴。

师: 是的。这首词风格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这才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才是真正的激扬文字,简直是神来之笔。

(21张幻灯片)(注意文中的这几个字:分 娆 逊 汗 朝)我们齐读一遍再来感悟一下好吗?

七、赏析这首词

这首词共114字,分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呢?(22张幻灯片)

我们先看上阕,有的同学说,上阕几乎是写景。我们一起看看都写了哪些景?(冰封、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山、平原。)

师:这些实景对不对?

2 虚景有没有啊?(什么叫虚景,是暂时看不到,想象的,那文中哪些是虚景呢?有一个关键字看谁先找出来?

是“须”,等到的意思,必须等到晴天的时候,才能看到红装素裹,而现在却是什么时候啊?(下雪天),所以很显然这是作者的大胆想象。(我们今后写作文时也要大胆想象,因为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师:作者写景有什么技巧没有?

他选的景都是大气磅礴的,再看,这里面有没有发现比较特殊的词。如:冰封——雪飘、长城内外——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化静为动)等等,几乎都是一静一动,所以作者写景是动静结合,虚实相成。

我们发现写景一般都有一个总括句,像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也有。前三句(总写)、中间七句(具体描写。由“望”字领起)、后三句(想象中的雪景。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联系当时形势你认为作者还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

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22张幻灯片)

(23张幻灯片)我们分析过了,上阕主要写景,那么作者写的这些景美吗?可以用下阕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娇”,是“江山如此多娇”,这句承上。下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中“竞”写出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努力奋斗)之情,这句是启下。所以这句是过渡句。

师:那么作者引出了他心目中的哪些英雄呢?

生: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师:是有哪一个字领起的?(惜)(24张幻灯片)

师:你了解这些帝王吗?能不能介绍一下他们?为什么用“惜”领起?

生:秦王统一六国,战功显赫,但焚书坑儒,一度影响了秦朝文化的发展。

生:汉武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王,他所实行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对于以后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金屋藏娇”的故事就与他有关。

生: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为以后唐朝的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生: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统一全国。他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生: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蒙古积极向外扩张,灭夏、金。多次进攻宋朝,为元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知识很丰富。这些帝王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是无数英雄中的杰出者,具有雄才大略,都曾立下赫赫战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惜”中含褒,肯定他们的业绩)。即便如此,在伟人毛泽东的眼里,作为一国之君,他们仍有不少的缺憾,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师:“文采、风骚”借代指文治;“略输、稍逊”就是差一点;“弯弓射大雕”借代指武治。

师:可以看出,作者没有拜倒在前人的脚下,作者对他们的评价不是很高,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褒中带贬)。

师:作者认为这些英雄的哪些地方值得佩服啊?

生:驰骋疆场的武功啊,但定国安邦的文治还差的远呢。(长于武功,短于文治)

师:那他认为谁最了不起啊?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宣告了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

师:毛泽东写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们这句话(我毛泽东是文武双全、文武兼备啊)

所以这句话最重要,我们叫它主旨句。(25张幻灯片) 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按毛泽东的意思,要看今朝的谁啊? 生:当然是他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了,可见作者的自信。 师:确实,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后,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他感慨万千,在《沁园春 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审时度势,在《沁园春 雪》中做出了有力的回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想一想,谁主沉浮?

师:当然是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是诗人自己,因为诗人文武兼备,有文韬武略。所以无产阶级领袖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4 师:下阕:纵论历代英雄,赞颂今朝的风流人物。(26张幻灯片)

主题探究(27张幻灯片)

结束语:同学们,毛泽东是一代伟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可他也成为了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中国人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走进了新时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28张幻灯片放视频)

师:真可谓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因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少年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学们,十几年后,你们也会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会成为真正的风流人物。

让我们满怀这种豪情,齐读这首词最后三句两遍。

八、巧设练习 达标提高(29张幻灯片) 填空:

1、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2、词中虚写的句子是————————————————。

3、全词的主旨句是——————————————————。

九、作业

根据这首词的本意,写一个你赞赏或熟悉的“风流人物”?(30张幻灯片)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景:江山多娇(望)

评:古代帝王(惜) 颂:人民大众(主旨)

《沁园春·雪》教案

姓名:马 君 艳

单位:项城市第五初级中学

上一篇:龙岩市农业局下一篇:后勤管理安全职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