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推荐10篇)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诵读词作与欣赏手迹并举,初步感受豪情壮志与豪迈风格。

2.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品味意蕴,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意蕴,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诵读

1.目标

读准音,读准节拍,读出韵味。

2.策略

预习,读准音,反复读熟。

学课指导节拍停顿,读出韵味。

3.步骤

节拍:是由义脉联系决定的。

①四字句,二二式。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但“橘子洲头”,则需三一式,即橘子洲/头

②五字句,一四式。如:恰/同学少年(不可读成:恰同/学少年),问/苍茫大地

③七字句,二五式。如: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是“以……为粪土”,前后关系不可破坏)

④七字句,四三式。如:万类霜天/竞自由

⑤八字句,三二三式。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重音:

①领起性重读:看、怅、问、恰。

②强调性重读:红、尽、碧、争、击、翔、竞、主、峥嵘、挥斥、激扬、粪土、击、遏。

呼应:

上片“看”字领起的七句,下片“恰”字引发的七句,一气相应,渐快渐高,“竞自由”、“万户侯”须收缩有力。

(3)教师范读。有能力的配上背景音乐,或是选放相应的MTV画面,或是自己电脑设计,音像的配合会大大提高范读效果。

(面对面的范读,不仅仅是读的引路,更重要的是心与心的共振,情与情的感染,还有教师能力与综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多重影响。语文教师必须有范读能力,即使比录音读的水准差点,效果也远比只会放录音而不敢张口的效果要好多了。)

(4)学生仿读、熟读。

二、品味

1.目标

(1)景(物象)与情(意志)的交融。

(2)内容(豪情)与风格(豪放)的统一。

2.策略

(1)运用古诗词形象思维的特点,建立景情的联系。

(2)抓住关键词语,切入品味的义脉。

3.步骤

(1)诗歌的`基本特点回忆(启发学生从初中古诗鉴赏的经历中回忆提取)。

备考:诗歌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形象思维,即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深刻的思想感情。诗歌中形象,或人物形象(故事中的人物,抒情诗中的主人公自身),或客观物象。形象(境)与情志(意)的融合即意境。诗人创造意境,即所谓景语皆情语,先是缘意(情志所需)择境(物象),然后以境(物象)显意(情志)两步走,读者把握意境,当即境(物象)悟意(情志),通俗说即景悟情。

(2)策略:发动学生识景语悟情志。可以三步走,即先自识圈点,再同桌交流,后班级争鸣。

备考:上片侧重写景,即景抒情。

借世界勃发之景,抒胸怀博大之情。“境”之大与“意”之远相谐相融。景是情(怀)之托,情(怀)由景所出。

下片侧重抒情,情中含景。

融英勇豪壮之志于劈波斩浪之景。情(志)是景之魂,景为情(志)作答。

(3)重点品味

策略:发动学生抓关键词,理思路,作品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思路梳理备要:

①六个动词贯穿全词为线索:立——看——怅——问——忆——记

②立——看——怅——问四字结成上片内容的三个板块:“立”引三句,点明时、地、境;“看”领七句,状写一幅秋景图,“怅”、“问”三句,引发博大胸怀。

③忆——恰——记三字结成下片内容的三个板块:“忆”引二句开回忆,“恰”领七句展豪迈,“记”领三句巧作答。

意蕴品味备要:

“万”显山之多,“遍”明红之广,“层”现境之深,“漫”状水之满,“透”显水之清,“争”写场面之热烈,“击”形鹰飞之矫健,“翔”明鱼游之轻快,“竞”括万物之生机。远近相辅,动静相衬,分总互补,尽显雄奇全景,尽抒博大胸怀。

(4)熟读成诵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教学,思考

当前中专生来源趋于多元化, 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笔者任教的一个班为例, 全班78人, 其中一人大学毕业;五人上过高中,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接受能力;三人工作后又来学习, 基础知识多已遗忘, 但目的明确, 学习刻苦;三名新疆学生汉语水平低, 但学习认真;其余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 人数最多, 水平和素质也最低, 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班学生年龄也从14岁到36岁。这些学生毕业后, 少数人升入大专继续学习, 多数则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再到学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机会。因此, 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师, 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做准备。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是人卫版《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 该教材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方针。第五单元励志人生的目的是使学生品味人生真谛, 理解磨砺心智在人生旅途中的作用,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自我品格。《沁园春?长沙》是本教材入选的唯一一首词, 体现了诗人毛泽东昂扬的革命斗志和大无谓的革命精神, 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充满了现代气息, 作品采用的形式又完全是中国传统词的形式, 是贯通古今的佳作,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突出体现了教材以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性、时代性的编写理念。

真正要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教育优化演示, 诗配以乐, 诗配以画, 创造出形象的艺术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 达到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本课教学安排两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解词的有关常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课外学生主动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第二学时具体赏析作品, 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文学作品, 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专学校一般是每门课两学时连上, 课间循环播放配乐朗诵, 充分营造轻松环境, 增加课堂趣味。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学时】

首先介绍词的常识。词是一种合乐的歌词, 在古代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中专生多数活泼好玩, 本课因势利导, 从玩说起, 自然引入对词的概念、特点、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等的介绍。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广, 知识点多, 基本知识如概念、特点等面对全体学生作详细讲解;其余作简要介绍或提示, 兼顾各类学生, 尤其为程度较好求知欲强的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学习余地。

接下来由豪放词引入对毛泽东及其《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的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青年时期以天下为己任的事迹和本词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主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最后在课间播放配乐朗诵, 为下节课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

【第二学时】

鉴赏作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把文学作品比作玲珑宝塔, 初看令人怦然心动, 忍不住捧在手中反复仔细把玩, 甚至小心翼翼拆开来探究其中奥秘, 待到了解透彻, 再重塑宝塔。此时欣赏者望着宝塔, 该是何等的踌躇满志!

鉴赏文学作品正与此过程相仿。本课时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领悟、感受“初看宝塔———拆散宝塔——重塑宝塔”的经典方法。通过配乐朗诵, 从感官上熏陶学生。第二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 身临作品意境, 然后以“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为场景具体赏析, 其中以“湘江秋景”为重点, 最后集体朗诵, 从整体上再次感受作品魅力。教学过程如下:

1. 熟悉内容

播放配乐朗诵, 提示学生注意语音和节奏, 学习“寥廓、峥嵘、遒、遏”等重点字词。然后介绍诗词节拍的停顿规律, 指导学生画出这首词的节奏, 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2. 理清思路

《长沙》是作者在革命转战途中故地重游的感怀之作, 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 理清思路。首先让学生圈出塑造形象的关键动词。学生会很容易找到“立、看、怅、问、携、忆、记”这些动词。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 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3. 品味赏析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意境, 想象革命转战途中经过故地湘江橘子洲, 怀人忆事。然后以湘江秋景图为案例教会学生“拆散宝塔”的鉴赏手段。

作品前三句十二个字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独立寒秋图。诗人运用倒装句式将“独立”置前, 把人物从景中推出, 凸现出卓然而立的形象, 更激发了想象与联想:在“寒秋”的氛围中, 诗人旧地重游, “独立”洲头, 看到、想到了什么, 又要表达怎样情思呢?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通过视角变换, 远望或近观, 仰视或俯瞰, 以“看”字统领湘江秋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众多意象动静结合, 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 (万、百) 、范围 (遍、漫) , 色彩浓度 (尽染、碧透) , 运动力度 (争、击、竞) 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 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空间, 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图画, 荡尽千古悲秋之气。

“诗言志。”诗人品格、胸襟、气度之高下决定诗歌境界之高下!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 让学生看到诗人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一代伟人, 胸怀大志的领袖, 他有博大的胸襟, 崇高的风范和奋发向上的乐观性格, 不同于多愁善感的文人, 所以本词充满豪情壮志, 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 充满生机。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面对壮丽河山, 诗人蓄积的情感升华为哲理的思索。站在孩子们面前的已不是游人或诗人, 而是一个心忧天下的哲人。

提示学生联系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青年毛泽东和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升学生贡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为结束语, 正是豪情壮志的自然流露。

4. 整合小结

鉴赏完毕, 师生一起“重塑宝塔”:作品上阕描写色彩瑰丽的湘江秋景, 诗人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重大主题;下阕追忆往昔岁月, 通过“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把祖国的秀丽河山与革命的前途联系起来, 把眼前的自然景色和往昔的革命活动联系起来, 收到了借景抒情、忆事言志的艺术效果。

实践证明,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意境听说读练,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鉴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思考, 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从而圆满地实现各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叔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2—124.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3

1.幻灯片展示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一桢。

2.请同学说一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学生主要了解其军事、政治上的成就)

3.师补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而且是个优秀的书法家、诗人。他的“毛体”书法,气韵生动,豪气冲天(出示《沁园春·长沙》手迹)。他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我来说上句,请同学们对下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以上这些诗词,让我们对毛泽东的风格有一个整体认识,就是豪放。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今天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一下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说明]第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第二,导入设计比较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感受。

(二)诵读

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2生个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

[说明]自由朗读可解决词意,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师可相机指导诵读。

(三)整体把握《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活动,主要用了哪几个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忆、记。

2.从内容上看,一个“看”字,引出景物,一个“忆”字,引出叙事,一个“问”字,引出抒情。请具体说说所“看”之景,所“忆”之事,所“抒”之情是什么?(生品读思考后个别回答)

明确:(1)所“看”之景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景。

生个别回答,同时马上追问:你由哪些内容得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等特点?生会以诗句“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来作答。再追问:你可否将这几句具体品赏一番?生会渐次品赏各句意象所表现的生机与气势,如点出“万山、层林、漫江”等意象的宏伟壮阔,“红遍、尽染、碧透”的色彩绚烂、生机盎然,“击” 的搏击长空、矫健有力,“翔”的自由自在、任意遨游等等各处。此生若有疏漏,可由其他学生补充或师生共同补充。

由此引入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2)所“抒”之情是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可先让生试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可知此句是问谁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稍作引申即可得出结论。师再问“谁来主沉浮,本词中有无回答”,引出学生对所忆之事中“同学少年”的注意。

(3)所“忆”之事是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

可让生概括此处同学少年的行动特点,如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等。此处幻灯出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的相关事迹: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师点拨:正是这样的同学少年可主苍茫大地之沉浮,非常含蓄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由上可知,本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生齐读,体会特点。(教师诵读指导:上阙“看”字和下阙“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控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控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说明]第一,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内容讲述,使学生大体上能理解本词内容。第二,上阕与下阕分别以写景与叙述为主,同时又融抒情,第二问有助于学生提高概括能力,把握诗歌思路和诗歌主旨,并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把握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赏析意境

1.什么是意境?

幻灯展示两段文字:

(1)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

(2)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由此可见,意境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象、画面、场景。

(2)我们能从这个意象、画面、场景中感受到有一种情绪感受在弥漫。

2.幻灯展示写秋景的诗句:

(1)霜叶红于二月花;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桌互相讨论,试以一例进行说明。

明确:

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每个季节都有最美的景色。如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如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句充分地表达了惜花的情。杜牧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染红的秋叶,比春花更红、更艳、更美的秋叶,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诗人对秋叶的喜爱。景物里充满着诗人的情趣,而诗人的情感也在景物上得到了体现。

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段。“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往十里长亭的路上,莺莺怀着伤感看着一路风景,唱出这支动人心弦的曲子[端正好]。“碧云天”,是说天高云淡,寥廓苍茫,令人无端生出孤独渺小之感。“黄花地”,满地菊堆,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借此透露了惜别的情怀。“西风紧”,西风瑟瑟,使人感到一阵寒意和凄凉。“北雁南飞”,每逢秋季,雁就从北方飞向南方避寒过冬,而张生就要北上。这种对比,更衬托了莺莺的离愁。“霜林醉”,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可是当莺莺面对那一片霜林,生出怎样的感受呢?在她看来,红红的枫林是她伤心的血泪染红的。这就是移情于景。在[端正好]里,秋日的天空、秋花、秋风、秋雁、秋林,每一个意象都充分地表现了愁绪,五个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拼合在一起,就更加有力的表现了令人黯然的离愁别绪,更强烈地渲染了阔远萧瑟的悲凉意境,秋景瑟瑟,离情依依,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3.赏析《沁园春·长沙》 的意境。要求:

(1)描述呈现的秋景

同学们以“我看见……”为开头,描述秋景。

(2)概括: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沁园春·长沙》通过山红水绿等静景的色彩美和动态的雄壮美反映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

(3)结合背景,体味情绪

明确:《沁园春·长沙》描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说明]第一,由景到情,情景交融,使学生掌握毛泽东词意境的特点和赏析意境的方法;第二,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第三,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

(五)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以“《沁园春·长沙》赏析”为副标题,给它拟一个正标题。

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题目,可以进行比较。

3.布置作业:以所拟的标题为题,写一篇短小评论。

[说明]第一,可以反馈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第二,比较学生的答案可形成交流互动;第三,每人都为课外作文确定一个主题。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酝酿情感

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他决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

[板书课题:沁园春 长沙]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

2.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情境——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泛读。

出示毛泽东该词手迹,欣赏。

(设计依据:范读用以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及情感把握的分寸;手迹用以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

4.鉴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并写在笔记本上,然后请两名同学读自己的鉴赏记录。

5.评价,同学们互相评价,互相补充完善,教师引导、点拨。

6.老师总结陈述(作为一种意见供学生参考):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的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火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令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同许多同学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正值青春年少,风采迸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遒劲有力,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7.再读,把握词的脉络。

思考: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思考一个问题,词的上下阕在写法上(表达方式上)是否相同,各主要写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下阕抒情抒发凌云壮志的革命豪情。

[板书:景——情]

三、深入文本,具体赏析

(一)赏析上阕

1.品读美句,感受把握

思考:上阕写景。写景部分哪里写得最好?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

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第一问:学生讨论后回答。第二问:学生回答,上阕领字是“看”,领起七句。下阕领字是“忆”,领起八句。第三问:学生讨论后回答。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第四问:学生回答,“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设计依据:在读的基础上把握诗的结构和内容。)

2.炼字炼意,品味语言

独立寒秋 层林尽染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回答:

(1)“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

(2)“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3)“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4)“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的意态。

(设计依据: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眼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3.想象联想,工笔描绘

师:雨果说过,“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景中。

请学生根据词的意境边品读边在脑海里绘出秋色图,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体会,相互评点、欣赏。

(设计依据: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比较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不同,领略语言带来的无穷艺术魅力。)

4.古今秋思,对比赏析

古代秋思句,学生搜索:

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师: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你们知道这个差异的原因吗?

学生猜测回答。如,生:他是伟人就是和我们不一样。生:他是革命家,革命家永远是硬朗、向上的。

5.知人论世,把握情志

师: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大都处在猜测的层面上,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应该注意追本溯源,知人论世。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毛泽东从小有什么样的志向。19秋,他在离开家乡韶山冲到50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的时候,面对新的环境,纵笔写就一首《咏蛙》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910年告别父母外出求学时,他模仿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诗人西乡隆盛的诗作,写过一首《立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学生读这两首诗,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他从小胸怀大志,有必定成功的信念,有主宰天下的豪情。

他开阔的胸襟,不凡的气度,乐观的精神,雄伟的志向都融在他写的秋景里了。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触景生情,抒发感慨

眼前的烂漫秋景蕴含着作者的情怀也引起了他的共鸣,他迸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答案在哪里?

明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下阕。

(二)赏析下阕

推荐一位同学读下阕。

师:读完下阕,我的眼前清晰地浮现出两幅图画,一幅叫峥嵘岁月图,一幅是中流击水图。

1.赏析“峥嵘岁月图”

师: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旧地重游,往事历历,怎能不激起作者无限的感慨!想当年,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工作时,曾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志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创立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深入工矿、农村,积极领导工农运动,那是怎样的岁月啊!“峥嵘岁月稠”,正是对昔日战斗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

师:齐读“峥嵘岁月图”部分。讨论告诉我们这是一段怎样的峥嵘岁月。

(读后)学生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明确:那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正茂”“方遒”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精神风貌,橘子洲头,他们指点江山,慷慨陈词,他们以豪迈的气概,视军阀、官僚如粪土,作者在这里既是追忆往事,又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句作进一步的回答,正是这些有着“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概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他们代表着革命的新生力量,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最终必定战胜和代替一切腐朽势力而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2.赏析“中流击水图”

师:接着,作者继续以饱满有力的笔调状写胸中奔腾激荡的诗情,“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大家反复地读这句词。

师: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在盛夏水涨之时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作者写这些,除了有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呢?

(再读,联系全词读,读全词。)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明确:这一句既写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志向的远大,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力挽狂澜的壮举,好似听到了他们自豪的壮语!

四、总览全词,进行小结

学生仔细读下面的一段文字:

上阕写充满朝气的万物。枫林如火,深寓他火热的革命家情怀;万类霜天竞自由,寄托着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下阕写充满朝气的人格主体。青春岁月,摆脱不了的回肠荡气;指点江山,从昨天延伸到今天的英雄本色。那时的中国,“百舸争流”,国民革命席卷南方,北方军阀的统治摇摇欲坠。面对奔腾不息的江水和争相前行的大小船只,诗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又平添出异样的严峻。

是呵,就像辽阔的天空和水面,任人角逐,但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诗人的耳边,或许回荡着他五年前在《湘江评论》上敲响的黄钟大吕:“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毛泽东后来解释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说的是北伐以前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

师:上阕有问,下阕有答,前呼后应,妙化无痕。同学们能不能从词的上阕和下阕里各抽取一个句子,组成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的上联,包含着作者的问,下联是作者的答。)

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上联)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下联)

横批:还看今朝

诗言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都统一在作家诗人胸有天下,囊括四海的志向里,这就是景情志三者的统一。

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篇5

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词中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诵读并初步学会欣赏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诗人抒发的情志。【教学难点】品味词句,欣赏诗歌。【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表现胸怀大志的诗句有哪些?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不过,我最欣赏的是毛主席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一句,独领一代风骚的毛泽东,用他的信仰、理论、实践,营造了一个充满血与火,汗与泪,阴霾与阳光,痛苦与欢欣的独特世界,同时又用他的一支出神入化的笔,2

写下了一篇篇充满魅力的诗词。秋天,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感伤的色彩,而毛泽东在年轻时却为秋天唱了一首昂扬的赞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秋的赞歌《沁园春 长沙》(板书题目、作者)

【设计意图:以诗导诗,给学生创设作者的形象-胸怀大志】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25年,毛泽东32岁,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这一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国共两党确立了统一战线,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国民党的“二大”筹备工作,十月,毛泽东被推选为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此时的毛泽东意气风发,心情无比舒畅。这首词就是他在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时写下的。

【设计意图:联系时代背景,体会思想感情】

三、诵读感知

1.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首词的朗诵视频,注意重音及断句。2.学着刚才的录音,自己读一读这首词。

3.谁来试着给大家读一下,其他同学点评(字音、重音、断句、情感)。4.齐读(在点评的基础上齐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学习诗歌、欣赏诗歌】

四、词句赏析,入情入境

1.小组内合作朗诵这首词,思考: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慷慨激昂、3

气势磅礴)基于作者的情感基调我们应该怎么读?(慷慨激昂、充满自信)请同学示范读。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把握情感基调】

2.同桌交流:如此慷慨激昂的词,作者是通过哪些字来表现的?或者说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字用的好。写出了红之广。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形势。“染”字用的好,这一句写出了树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的现象。“染”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字就把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壮美景色描绘了出来。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勇猛的雄姿绘显了出来。“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轻松、自由的神态。“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竞争、竞赛。既然世界万物都在秋光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照此理解,这句话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号召和呼唤)……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分析、欣赏诗歌要从炼字入手,进而宏观把握】 3.作者笔下的秋景有什么特点?(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4.下片中,展现了同学少年的什么形象?(青春年少、神采飞扬、自由奔放、才华横溢、矫健奋发、充满豪情壮志、蔑视反动统治者)我们应该怎么读?(慷慨激昂、充满自信)请同学示范朗读。

【设计意图: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词中的豪情壮志】

五、深入体会,剖析真情

1.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的肃杀悲凉、清冷惨淡,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

这与一个人的胸襟、气度、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不同于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

2.请两位同学读一读上片和下片中的问句,其他同学思考:这两个问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下片紧承上片,含蓄的回答了上片的设问,主宰祖国命运和革命前途的正是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敢的年轻人!

【设计意图:深入解析诗歌,把握词上下片之间的联系】

六、课堂小结 1.观看微课视频。

【设计意图:整体梳理这首词的内容,归纳诗中传达的思想感情】 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毛主席也正是心系祖国,挂念人民,对这片热土爱的深沉,因此写壮景,抒豪情,5

表凌云之志,为我们留下了这首振奋人心的诗作。

2.最后,请大家听一听《沁园春 长沙》这首歌,再感受一下这首词恢宏壮丽的气势。

【设计意图:进入情境,巩固诗歌内容,感受这首词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分析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浪淘沙 北戴河》。【板书设计】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秋: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情:慷慨激昂、豪情壮志 意: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

【教学反思】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6

1、掌握《沁园春·长沙》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句意,概括本词的中心。

3、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

①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②朗读。

2、导入。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在他笔下的自然之景均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初中读过的《沁园春·雪》是这样,现在这篇《沁园春·长沙》也是如此。我们要注意作品中写了怎样的景,抒了怎样的情,景与情又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3、分析上阕。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点明了词中表现的时令、地点和作者的处境。出于词律的需要,词中用语的顺序往往与直白的散文不同。此句今译就要调一下语序: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桔子洲,面前的湘水向北流去。”

难点是“独立”一词,须联系背景去理解。注释中有“秘密离开韶山到长沙”一语,这是毛泽东躲避反动派的耳目,所以“独”自一人来到桔子洲。同时,“独”字又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开篇“独立寒秋”表面看是切合时令特点与作者处境,实际上读罢全篇会发现,诗人却唱了反调:“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②“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集中描绘了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用“看”字领起,一直贯到“自由”,与下阕中用“忆”字领起,《沁园春·雪》中用“望”字领起,均称做一字领起。读词时要会找到这种字。

提问: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与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有何不同?(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你能用四字短语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之特点吗?(如“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

讲解:这里作者用如橡大笔为我们描绘了富有生机的秋色图。分别写了山、林、江、舸、鹰、鱼,又分别描绘了它们的特征如红、染、碧、流、击、翔,再突出它们的数量、程度、范围如万、层、漫、百、长、浅,再展示它们的空间位置如空中、水底、远、近、高、低等。最后由点到面,“万类霜天竞自由”,一个“竞”字更是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本来秋天容易给人以荒凉肃杀之感,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看秋景,会有不同的感受,表现在诗词作品中也就不同了。“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此论甚当。在青年革命者毛泽东眼中的秋,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③“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提出了一个震天动地的巨大问题,突出显示了作者之胸襟。此句中的“怅”字,原意是失意,这里是由深思而慷慨激昂的思绪。

提问:这句诗与前边写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讲解:面对秋景和迷茫的大地,诗人不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也中说:“秋光虽美,隆冬将至。”却把“景”甩开,一下子问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出人意表的问题,自是不同凡响。这是由自然之理过渡到人事之理,其相通之点即是以奋斗求生存。自然界中的万类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争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与高远志向。

4、分析下阕。

①“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词中管这样的句子叫“换头。”

提问:结合已经学过的词,说说词的上下阕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上阕往往写景,下阕往往叙事)这首词符合这个规律吗?

讲解:“携来百侣曾游”一句由写景到叙事,十分自然。应注意与上阕首句比较,分别有一个表示数量的词,即上阕的“独立”之“独”,与下阕“百侣”之“百”。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思念,而且表明了“独立”而不孤单的原因,正是诗人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战友。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探求革命道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②“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便是对“峥嵘岁月稠”的展示。

提问:上阕末尾“谁主沉浮”的问题在下阕做了怎样的回答?到底是“谁”能主沉浮呢?(“同学少年”“百侣”)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年轻,富有才华,有热情,关心国家命运,敢于斗争,蔑视反动军阀)

讲解:这几句集中描绘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同学少年”表明他们正值青春年少之时;“风华正茂”表明他们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明他们火一样炽热的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明他们对国事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总之,这几句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不但要主宰世界而且能够主宰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未来革命的精英。

③“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似有力的问句收束全篇。

提问:“曾记否”是在向谁发问?(“百侣”“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怎样一幅图画?(启发学生补充形象,发挥想象)

讲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是一般的游水嬉戏,也不是单纯回顾往日的友谊,而是用中流击水的气魄豪情给同伴们以期许和鼓励,是对革命前途的展望。有人会问,既是如此,为何不直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为何偏要引人回忆击水的情景呢?这是因为诗歌要运用形象思维,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诗歌的奥妙就在于用形象阐发抽象的思想,她生来偏爱婉曲而最忌直露。

5、总结全词。

提问:这首词表现了青年时代的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远大抱负,全词充满了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的情x和力量。但这种思想感情却不是直接以说教的形式出现的,读过全词之后,你对此有什么体会?(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用形象的画面代替议论等)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 篇7

这首诗就考查到了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那么诗歌中的景与情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对于高一高二的基础年级来讲, 在极有限的诗歌阅读的基础上, 我们不能单纯抛开文本进行抽象的理论讲解, 而应该结合具体的课文, 在对诗歌的赏析和解读中巧妙地化解这一诗歌教学的难点。《沁园春·长沙》这是一篇高中语文第一课, 在毛主席诗词中, 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什之一。这首词虽然属于新诗, 但是这首词的景与情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古诗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首词的讲解的重点就应该放在景与情的关系上, 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 都是用形象来抒情表意, 而这些形象就是诗歌的意象, 但是这些意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彼此关联, 形成了一幅幅具体可感、带有启示性和想象性的画面, 苏轼在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这一说法不仅说明了王维诗画创作的特点, 而且也点出了诗歌和绘画的彼此联系的, 它们在艺术上是相通的, “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 而诗歌的感情在很大程度是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出来了, 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的特征。而《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能表现出来的古典诗歌的典型性就体现在景与情的关系上。笔者认为古典诗歌的景与情的关系在结构和内容上呈现着多样的关系。

一、在结构安排上, 景与情的关系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从画面的构成上来讲, 主要分四幅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这四幅图分别蕴含了景与情在结构上的关系, 第一幅图, 描述了在深秋季节, 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 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 滔滔向北的情景, 主要的景则是波涛滚滚的湘江水, 这恰好引爆了诗人自己如波涛一样翻滚的革命热情和顶天立地、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则为下文的抒情酝酿了很好的情势, 所以第一幅画面突出的景与情的关系是诗人因为眼前的景物而引发了积郁在内心的激情, 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 这幅画面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触景生情, 因景生情, 景在前, 情在后。这首词的上阙在描绘写完独立寒秋图后就开始尽情描绘湘江秋景图, 上阙的后三句:“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 在结构安排上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则是先是景后是情, 借景抒情, 写景为抒情做铺垫, 使激昂的感情的抒发不至于很突兀。这首词的上阙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在结构安排上的关系则有两种, 即触景生情, 景由情生;先景后情, 借景抒情。

从整首词上来说, 这首词上阙主要是写景, 下阕主要是回忆叙事, 而且这些回忆和叙事主要是通过两幅画面展现主来的, 即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这两幅画面, 对与中国古典诗歌经常采用的结构就是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抒情明志, 比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抒情, 前景后情, 融为一体, 全诗气象雄浑, 感慨深沉;但是在这首词中在结尾最需用激昂的斗志和高亢的感情作结时, 却选用了一幅画面, 即以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到中流击水的画面作为诗歌的结尾, 来收束全词, 真可谓是气韵横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幅画面从这首词的结构安排的角度上讲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这种景与情的关系其实在古典诗歌中式很常见的。比如, 岑参的《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最后用“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幅苍凉萧索的画面作结, 来抒发诗人与朋友的深情和离别的伤感。所以这首词从上阙和整体的构思上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触景生情, 景由情生;先景后情, 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先情后景。

二、在内容选择上, 景与情的关系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 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深入挖掘这句话的含义, 可得出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即都是诗人抒发感情的载体, 诗人为了抒发心中的情, 表达胸中之志, 一定会选择最能传达感情的景物, 诗人选泽的景和要抒发的情在内容选择上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篇都在抒发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 进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整体的词风是高亢激昂的、雄阔壮美, 而为了配合这种感情的抒发, 诗人选取和词风一致的画面: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和中流击水四幅画面来表现, 尤其是湘江秋景这一幅画面, 可以说壮景和豪情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总之整首词, 以情为经线, 景为纬线, 交织而成的。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雄浑开阔壮美的艺术境界, 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毛泽东笔下秋的魅力, 这首词在内容选择上, 景和情存在着正好对应的关系即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古典诗歌的鉴赏重点就是鉴赏景和情的关系, 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感悟意境、体会感情。《沁园春·长沙》这首高一第一首词较集中地展现了古典诗歌中景和情在结构安排和内容的关系。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的重点就是领悟景和情在结构和内容的关系, 为以后的诗歌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 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 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 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 《沁园春·长沙》虽是一首新诗, 但是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景和情在结构安排和内容选择上的关系。

关键词:古典诗歌,景和情,《沁园春·长沙》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8.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篇8

【启动模式:朗读与议论】

师:拿到教材,大家有没有发现书薄薄的,但很好看?先看封面,左上角是什么?

生(齐):编钟。

师:对,战国编钟。音乐,穿过几千年悠悠传来,涤荡我们的心灵。再看封面下面部分,是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的是以后要学到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再打开课本的目录,我们以后的大概十个星期时间要学习这样的几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看到了么?

生(齐):看到了。

师:我们先来看“向青春举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就跟“青春”话题有关。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有人说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这是自欺欺人,没有什么是不朽的。高考作文命题并不神秘,原来考的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候学的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所以,课本可要学好了,是吧?

生(齐):是的。

师:这个专题的学习方式,编者也做了提示。看到了吧?是什么?

生(齐):活动体验。

师:什么活动?大家猜一猜?

(众沉默)

师:把课本打开到第三页看一看,看看什么方式?

生(齐):吟诵青春。

师:诵,就是朗诵,那什么是吟?“吟”跟“诵”那个境界更高啊?

生(齐):吟。

师:吟!啊,多好听啊!吟是有节奏地读出来,吟诵,就是我们不仅仅是有声音地朗读,还要有节奏地朗读。下面我们就一起吟诵青春。课前,大家对《沁园春·长沙》已经预习过两次了,我们也进行了检查。到现在为止,大家已经都会默写了,尽管个别字还不准确,但是都已经背得了。不过背诵和吟诵还不是一回事,吟诵要求有节奏、有声音地朗读出来。那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诗,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准备挑一两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吟诵。

(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师:既然是活动体验,大家就要充分地去体验。刚刚大家朗读得不是很热烈,不是很有激情。再给大家半分钟时间准备。

(生放声朗读)

师:好,时间到,谁先来吟诵青春,吟诵自己喜欢的句子?谁先来?

(一男生首先举手)

生1:是后面的,下阕的。

师:嗯,下阕的,开始读。

生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生齐鼓掌)

师: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生2:慷慨激昂。

师:慷慨激昂,评价蛮高的,所以大家都鼓掌了。(面向男1)你读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慷慨豪迈之情洋溢在胸腔之内。

师:好,请坐!谁再来?(等待了一会儿)嗯,有请!

生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嗯,怎么样?自己觉得怎么啊?

(生鼓掌)

师:朗读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3:就是觉得眼前浮现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

师:这个画面,你愿意表演出来吗?

生3:好的。

(生齐鼓掌)

师:可以到讲台这儿来吗?

(生3跑到讲台,生再鼓掌)

师:你现在就是青年毛泽东,你就站在湘江边上,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画面,你能不能通过眼神、动作把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来?

(生齐鼓掌。生3沉默)

师:眼神,还有这个头动,头怎么动?

生3:朝上和往下

师:好,你来试试。

(生3表演后,生齐鼓掌)

师:嗯,你刚刚说,朝上看、朝下看,其实就是“仰视”和“俯视”。一仰一俯,一上一下。好,你既然已经表演了,而且大家很肯定。那不妨再奖励你机会,让你多表演一些。

(生笑)

师:作者现在站在湘江边上,你看到了哪些图画?刚才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有什么画面?

众: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能看到“万类”吗?这是总体概括。他能看到的画面还有哪些?在什么地方?

众:前面。

师:对,就是前面的几句。前面还写了哪些具体的画面?

男2:湘江北去。

师:湘江北去,嗯,这个是可以看到的。

男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师:嗯。你提到“看”这个字,我想提一个问题——“看”到的具体画面有哪些?当这个“看”字正式出现的时候,它实际上应该不应该包含上面的内容?

众:不应该。

师:那么这个“看”包含哪些画面?能不能一个一个地把它说出来?

众:万山红遍。

师:然后?

众:层林尽染。

师:还有么?

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还有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对“看”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是不是?一个“看”字引起了下面的一系列的画面。那么“看”这个字,在诗词当中,我们称它是什么字?

(无人回答,都小声嘀咕)

师:叫“领字”或“领起字”。它领起了下面几个句子?

(有人说六句,有人说七句)

师:应该是“六加一”句,七句。(面对生3)这七句的画面,我能不能请你把它整个演示出来?你有表演的天赋,刚刚的仰视、俯视很不错!我来读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你可以“看”了。

生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边吟诵,边表演)

师:嗯,他扮演得最像的还是最初的那个“仰视、俯视”,那个头动得很准确。前面的那个“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还是停留在刚刚“鹰击长空”的视角上吗?“鹰”是小的,所以眼睛去看它的时候,应该是聚焦的。然后再看到水里的“鱼”,眼睛还是聚焦的。所以,在“鹰击长空”之前,眼睛要不要聚焦啊?

生(齐):不要。

师:前面“看万山红遍”,应该怎么看啊?

生(齐):到处看。

师:应该放开眼光,扫视吧。“万山”不是“一座山”啊,是无数的山。“看万山红遍”,视野开阔,好像万物都能看到,是吧?“万山红遍”,这个“红”是一大片吧,“红遍”,哪一个字很传神啊?

生(齐):“遍”。

师:一片红,江山一片红,“万山红遍”,所以目光要放开来。然后“层林尽染”,目光依然是要散开来的,山上的树林是一层一层的。“尽染”,哪一个字很传神?

(有人说“尽”,有人说“染”)

师:“染”好,“尽”也很好,说明染的程度怎么样啊?

生(齐):深,广。

师:“染”的程度怎么样?很深吧,到处像是染过了一样,什么颜色啊?

生(齐):红色。

师:秋天,霜打后,有一种树,容易变红,那是什么树?

生(齐):枫树。

师:枫树,枫林。停车坐爱——

生(齐):枫林晚。

师:霜叶红于——

生(齐):二月花。

师:“枫林”,“红于二月花”,是红色的。那你(面对生3)能不能再表演一下,面对“万山”,把这七个句子再表现一下,包括眼神、手势、头的转动,大家来看看他有没有进入角色。

(生3表演后回到座位上,生齐鼓掌)

师:刚才,他的视角调整非常好。“看万山红遍”的时候,他的头扬了一下,然后“漫江碧透”的时候,他的头呢,又低了一下,那么他为什么要调整这样的视角呢?你说,为什么?

生4:因为江在地上。

师:江在地上,在什么地上?“万山”,高于江面的那个群山。“层林”,也是在山上吧,所以这个时候他调整了一下,视角就有了层次,上、下。另外,这个山上的水,从距离的来讲,哪个近,哪个远?山远……

生:水近。

师:所以,江是近的吧,江就在眼前,江的远处就是山,对不对?

生4:嗯。

师:好,请坐。那么,大家有没有看到这幅画面的一个构图?“漫江碧透”,是水面,所以要平视,所以头要从看高处边城看低处,但是也不能低的太过,俯视,仰视。然后“漫江碧透”,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透。

师:透。“碧”是什么颜色啊?

生(齐):绿色。

师:哦,绿色。“碧透”,“透”,是如此的碧绿。大家发现,如果要把这个图画出来的话,色彩怎么样?

生(齐):鲜艳。

师:很鲜艳,怎么看到它鲜艳的啊?

生(齐):“红遍”“碧透”。

师:哦,红的和绿的,进行了对比。刚才是“层林尽染”,现在是“漫江碧透”,红绿相映,相映成趣。“百舸争流”,“百舸”,船多不多啊?

生(齐):多。

师:这里哪一个字用的好啊?

生(齐):争。

师:争,竞争。我请同学们综合起来把这个句子来欣赏一下。刚才这位同学(面对生3),已经向我们表演了一下,大家现在看看,画面很美,那么“美”在何处?来,请你把刚才分析的内容总结一下。

生5:先看远处的山,万山,然后到山上的树,层林。然后呢,看到江中的船,争先恐后的行驶,然后一转眼看到了天上的鹰,然后呢,低下头来看到了水里的鱼。

师:还可以更概括一点。

(又请一位同学)

生6:由远及近。

师:哦,由远及近。还有呢?

女4:由高到低。

师:由高到低,由上到下。还有没有啦?

女6:没有了。

师:好,请坐。谁来补充?也用四个字,有节奏,好听一点,谁来说一说。

(举手)

生7:红绿相衬。

师:嗯。还有没有啦?你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举手)

生8:动静结合。

师:动静结合,怎么看出来的啊?

生8:“百舸争流”是动态,“万山”“层林”是静态的。

师:说的对不对?对的呀。你看红遍群山、层林是不动的,静态的。然后呢,“百舸争流”,一下子动起来,那么下面的画面是什么?

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师:刚才有一个动词“争”,这里的动词是什么?

众:击。

师:击,还有呢?

众:翔。

师:你看这个“击”,肯定有力量。“翔”这个词通常用于什么对象?

众:鸟。

师:现在是写“鱼翔”,词人把这个特点移到鱼的身上,说明鱼怎么样?

众:游得快。

师:鱼自由自在,毫无阻碍,是不是?所以作者最后来了一个总结,万类霜天竞——

众:自由。

师:那么这所有的画面组成起来,具有什么特征?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写山,写水,写江水上的船,写天空中的雄鹰,写水里的鱼,概括起来,都有什么特点?来,你说。

生9:生机勃勃。

师:怎么看出来的啊?作者有没有点出来?

生(齐):竞自由。

师:很好,请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几句读一下,体味画面之美。

生(齐):“看万山红遍……竞自由”。

师:下面,我们继续吟诵青春。好,谁再来?

生1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师:你为什么选这一句来吟诵?

生10:这一句是作者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因为当时的他们,大好的青春还在,诗人心中想着要干出一番事业,不平凡的大事。

师:这首诗是写的什么时候?

生10:1925年。

师:嗯,写于1925年。那么诗中的这些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写的是什么内容?写的是他在湘江边上回忆过去的生活,过去读书时的场景,也就是跟你们这个年龄一样大时的场景。这个场景,其实也有一个字,把它领起,哪个字啊?

生(齐):“忆”。

师:跟上文的哪个字一样?

生(齐):“看”。

师:那么“忆”这个字引起了下文的多少句?

生(齐):十一句。

师:十一句,就到管最后了。想一想,到底多少句?那么最后一句,好像有另一个词来领起,哪一个字啊?

生(齐):“记”。

师:既然有了一个“记”了,说明前面的“忆”的内容和它一样不一样?

生(齐):不一样。

师:“忆”引起了多少句?

生(齐):八句。

师:这就准确了。这八句你很喜欢,你能不能跟同学们解释一下,当年的这些同学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生10:具有爱国情怀。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1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师:嗯,这是第一个特点。还有什么特点?

生10:“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就是淡泊名利,就是蔑视达官贵族。

师:嗯。你能不能再说说,他们这班人还有什么特点?

(生10思索、沉默)

师:好,你先坐下去,再想一想。有没有人来补充?好,你来。

生1:“指点江山”,用自己写的文章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然后对天下负责。

师:他们是知识分子,他们用笔,用文章,用言论来号召天下——你有补充吗?其他人有补充的吗?他们这些人,这班同学还有什么特点?抱负有了,责任有了,还有什么特点,要抓住一些句子来看一看。

生10:“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说明这帮年轻人比较有才华。

师:嗯,报国要有才。前面还有一句话,点得更清楚。

生(齐):“风华正茂”。

师:“风华”是什么意思?风采和才华。这表明当年的那帮同学有才华,有担当,有抱负,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生(齐):是。

师:你再来朗读一下,把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10朗读“恰同学少年……万户侯”后,众鼓掌)

师:请大家继续吟诵青春。

生11:我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每读一遍,我的心胸就开阔一次。

师:你能顺便说说“谁主沉浮?”

生11:毛泽东。

师:大家看看对不对。

生12:除了毛泽东,还有“同学少年”。

师:哦,原来是当时的一帮同学、一代有才华、有抱负、有担当的青年人立志以后“主沉浮”。从上下阕的内在关系来看,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给出了答案。下面,请继续吟诵青春。

生13:我特别喜欢词的最后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吟诵后,生鼓掌)

师:为什么特别喜欢?

生13:“击”字用得好,显示出与风浪搏击的力量,如果是“游”,就失去了力度。还有,击水时激起的波浪,竟然使飞舟停滞着,这种夸张更突出“击水”的气势。

师:欣赏得太到位了!我也很喜欢最后的三句。设想一下,没有最后三句,下阕就会是什么结果?

生13:整个下阕就显得直白,而安排了这三句,就显得形象、含蓄。

师:是的,形象、含蓄。对上阕提出的问题“谁主沉浮”的回答,既有直白的回答,也有含蓄的回答。特别是在文本的最后,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其实,我们写文章也要讲究结尾含蓄。下面请同学们联系你们的实际生活,也选取一个典型的画面或镜头,来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众议)

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21世纪的主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写作的标准,我们定位为仿写。写三句,也以“曾记否”开头,然后仿写两句,总字数不变。

(生仿写)

师:写好了吧。下面我任意抽取两位同学的仿写答案来交流交流。

(两个同学分别抄在黑板上后)

师:先看第一位同学写的:“曾记否,到岱宗攀岩,气势磅礴?”岱宗指什么?

生(齐):泰山。

师:“攀岩”如同“击水”,这个镜头很生动,很典型,写出了青年人的时尚和活力。惟一的遗憾是,不押韵。谁帮他修改一下?

生14:精神抖擞。

师:反应很快,这就押韵了,也写出了攀岩时的气势。再看第二位同学写的:“曾记否,登山顶眺望,手拨浮云。”写登顶眺望,特别是“手拨浮云”,反应了青年人的精神风貌。不过也不押韵。怎么修改?(见大家没有反应后)能否这样修改:“曾记否,张手拨浮云,眺望山头?”

(生齐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仿写,从内容上来看,都很不错。其实,能够体现当代青年人朝气和活力的典型镜头,还有很多,比如“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怎么样?

生(齐):好(鼓掌)。

师:献丑了!刚才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场景或镜头,这些场景或镜头也能够形象、含蓄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最后,请单学号的同学吟诵上阕的最后三句,请双学号的同学吟诵下阕的最后三句。

(吟诵后下课)

(记录整理:季通宙 南京师大实习生)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篇9

1、 掌握“舸”“峥嵘”“遒”“遏”“樯”“天堑”等词语。

2、 通过诗歌的形象和创作背景理解领会诗歌的意境。

3、 学习鉴赏诗歌的用词。

4、 学习描述诗歌的意境。(口头的,书面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沁园春长沙

一、导入

齐背《沁园春雪》

让学生复习理解并赏析,归纳欣赏要点,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

2、领悟(由景、物、事到情、理)

3、鉴赏(用词、修辞、表达技巧)

4、表达(运用相关术语表述鉴赏结果)

二、听读

掌握生字词

三、朗读

四、参照预习提示注解,理解创作背景

补充

1、 当时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

2、 毛泽东曾就读于长沙师范

五、根据《沁园春雪》的思路与层次,尝试理清《沁园春长沙》的思路层次,并分析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六、赏析上片(讨论)

1、 起句交代了什么内容?“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是否表示橘子洲头的清静与人少?

2、 一个“看”字领属到哪一句为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这幅画面的?哪些词语具有表现力?“一切景语J情语”这幅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不写“落叶”“枯草”之类,你能联想到哪些写秋的诗句。)

3、 看到这幅湘江深秋的一派绚丽的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采用何种表达方式?

4、 朗读

5、 口头描述上片的意境。

七、赏析下片

1、 朗读

2、 “携来”句与上片哪一句呼应?诗人展开联想,想到了什么?“曾”“忆”二字的表达作用是?

3、 作者回忆以前的时光是为了什么?

4、 如何理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八、总结全词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这首词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追忆往事,而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把上下阕贯串起来。从上阕的“谁主沉浮”引出了下阕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和“到中流击水”的豪情壮志,突出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这就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是需要这样胸怀崇高理想、敢于英勇奋斗的热血青年来肩负主宰大地的重任。

九、背诵

十、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十一、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评价 篇10

看了来自泸溪县第一中学的杨育华老师讲的《沁园春.长沙》的课堂实录视频之后,感触很深,尤其对于刚离开校园,开始教学的我来说,很有启发。他的课很有激情,也没有在卖弄,让人感受到的是他对教育深深地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杨育华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像是一首感情激昂的诗歌,他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了上课的气氛。她自身深厚的朗诵功底为她的课增添了不少色彩,他的朗诵具有激情,很好的体现了诗人的感情,使学生易于把握情感。从朗诵的角度展开文章,一句句引领学生了解诗歌的感情。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整堂课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心的领略到了诗人的感情。

1、从教态来观:执教者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慷慨激昂的语势给学生以振奋,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她标准的普通话与洪亮的声音为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从情境创设看:这节课的情境创设应该说很成功,作者引经据典,使学生迅速进入《沁园春.长沙》的情境中去,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执教者都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同时,它也是一堂典型的开放性的课程,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完全交给了学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着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指示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每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知识与能力”属于教学目标的基本层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考量教学效果的主要显性因素;“过程和方法”首次列入课程目标,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它是隐性的,但其作用极为重要。“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要靠“过程与方法”来实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目标,内容是隐性的,而其形式是外显的,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被荣誉目标一一对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而是要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地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魏老师很好的完成了这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充满激情,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提高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度。

5、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出课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老师还是有些过于局限书本,没有将学校的课程资源利用起来,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资源的价值。那么作为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教学活动,无疑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果用新的课程与教学来 看待课程资源问题,那么就会在新的视角上深入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新课程要求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而是把课程看做是教师参与其中的,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谊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课程研制的过程。魏老师在教此篇文章时,应多利用课堂资源,使得其更易为学生接受。教材是课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会对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他更好的为我所用,敢于并善于对教材下剪刀,是一个好老师的基本功。

教材是学生和老师共享的学习材料,而且更偏重于学生。教师既不能无组织无纪律地脱离标准,随心所欲,更要防止唯教材论。

6、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从这节课不难观出,执教者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7、从学生活动看:执教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8、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沁园春长沙阅读及答案05-24

沁园春长沙教案1-3课时06-02

沁园春说课稿06-21

01沁园春雪教案06-13

上一篇:创新基层法院文化建设下一篇:青蛙写诗优质教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