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优秀读书笔记(精选4篇)
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诗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该词是各方一致赞誉的,其艺术成就多有论述,下面讲一点独特感受。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景中显志的特点。
2、唤醒学生对蓬勃秋景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对诗歌中的湘江秋景展开个性化品读活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并结合诗歌潜藏的背景寓意,知人论世,在群体审美活动中共赏诗歌愿意,实现与诗歌情感的高度融合共振。
2、在鉴赏的同时进行理解性的诵读,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2、激活学生对本首诗歌的个性化心灵解读意识,建构诗歌丰富多元的意义。【教学重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与诗歌诗人展开深入深刻的心灵对话。【教学难点】
作者眼前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
2、点拨法: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抓住词中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绘的意象,突破重点。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课前准备】
1、学生回忆初中所学《沁园春·雪》,熟背。
2、借助助读材料,了解相关文体知识和“意象、意境”的概念。【师生活动设计】
1、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导入设计(1)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当代诗,诗的队伍庞大而瑰丽。诗能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古典诗词发展到了近现代,出现了旧体新诗这一形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词大大开拓了古典诗词的意境,题材。他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诗人。他在各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导入设计(2)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高望远,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诗兴大发,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二、题解
幻灯片显示,填空,检查课前预习效果。
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词最初是用来配乐演唱的,所以学习诗词离不开朗读。听教师范读,初步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听完范读后,请学生用一个词谈谈自己对词作内容的整体感受(豪迈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3、教师作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4、学生齐读,老师指正不足之处。
5、提问: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上阕:立、看、怅、问(眼前景)下阕:携、忆、记(忆往事)
6、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四、赏析上阕:
(一)鉴赏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请一生朗读上阕,其余学生思考:前三句有何作用(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怎样的?(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
解析: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
2、讨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
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决不妥协的决心。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1、一个“看”字,领起了哪些内容?
明确:共7句。在古诗中,这叫一字起领,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请同学读一下。注意“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的抑扬顿挫,最后一句是哲理概括,要读出感叹之情。)
请大家找一下,“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借助资料解析“意象”)(山、林、江、舸、鹰、鱼)在这几句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明确:遍、染、透、争、击、翔
①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像火一样。遍:写出红之广。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
②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染:用了拟人的手法。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描绘秋林,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③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透:突出江水清澈见底。争:写出群舟争相行驶,盎然奋进之动态,充满活力,展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④鹰击长空:击,能否改为“飞”字?
明确:不能。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出来,“飞”太一般了。
⑤鱼翔浅底:“翔”是不是改为“游”更准确一些,鱼怎能像鸟一样飞翔呢? 明确:“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畅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
⑥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竞争、竞相。竟:出人意料。(板书:竞、竟)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
(2)这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动有静,有颜色的对比(红,碧),有动作的对比(击、翔)
小结:景物描写的技巧:
2、比较鉴赏: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幻灯片)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登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总是悲凉的、伤感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①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革命的大好形势,作者忆起往昔的与战友们在这里的战斗岁月,不仅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作者把这种心情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写下这首词。情景交融。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②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怀、性格、身份也有关。毛泽东与众不同。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风范,有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气势磅礴,充满豪情,笔下的秋景也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三)品读上片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
明确: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板书:问: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四)小结:上片写景,借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体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
五、赏析下阕:
(一)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其承接过渡的作用。词的上下片下发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渡非常得自然,衔接也是非常的巧妙的。
2、“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简析“稠”。明确:①“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毛泽东在长沙生活、学习、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1—1925),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知识链接】
一、文体
1、古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即律诗和绝句,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现代诗是用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小令(58字以内);②中调(59字~90字);③长调(91字以上)。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
词题:前人作词时加于词前的题目。盛唐至晚唐时的词,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到了北宋,词的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光有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以说明该词为何而作,后者就是词题。
词牌: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 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词调当以北宋京都之沁园为名。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
二、诗词意象
1、“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2、意象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三、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四、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在全国十几个省蔓延开来。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先后在韶山等地建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成立雪耻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作业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力量)方遒 怅(失意)寥廓
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 主(主宰)沉浮
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同伴)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地位很高的人)......D.击水(击打水)峥嵘(不平凡)岁月稠(多).....2.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有志革命的人绝不能,寸功不展。
(2)国庆节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
。(3)毛泽东主席一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人物。
A.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B.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
光风霁月 C.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D.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文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中。B.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来欣赏。
C.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不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D.《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4.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用了借代,用“江山”代“国家”。
C.粪土当年万户侯: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军阀、大官僚比喻为万户侯。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设问,下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6.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广阔、深沉的基调。
B.作者在长沙(2)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雁群渐飞渐远,消失在南方天际,可是词人还长久凝望,这寄托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
B.“不到长城非好汉”,语言通俗,表达了钢铁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所描绘的景物与“天高云淡”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色彩鲜明,境界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怀。
因为是诗歌单元,所以我先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爱情诗,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并布置学生把这些诗改写成抒情散文,同时学生也尝试自己写写诗,因为是爱情诗,所以学生一下子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了。
接着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描写秋的诗歌,然后过渡到《沁园春・长沙》。我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
由此,我采用诵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飘渺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字词
2、作者作品介绍、背景知识
3、理解熟背全词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领会本诗,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词
2、分析研读,准确把握诗意
3、合作探讨,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品味诗歌,学会诗歌鉴赏的角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毛泽东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激流勇进的革命斗志
2、感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的学习和革命生活,鼓
励学生脚踏实地、把握青春。
3、引导学生把握青春的真谛,抓住光阴,有所作为。
二、教学重难点:
1、领会本诗,理清思路,准确把握诗意
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3、感受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志气,引起共鸣,把握青春。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全诗,解决字词义
2、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作品,了解写作背景
(二)、导入:
1、我们先来看两首诗:PPT:《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1910年。《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09年。这两首诗均出自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之手,我想聪明的大家应该都猜出那个他了吧,对,他就是新中国的开创者毛泽东,这两首诗写于他背井离乡,外出实现心中梦想之际,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他的一首词《沁园春 雪》,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北国风光···。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傲视群雄的伟人形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
在这里,“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什么叫词牌呢?PPT: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一个词牌,都有它固定的格式,按着这个格式来填,就是填词,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不发生任何关系,比如,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所以,通常在词牌下面会有一个词题,这里,长沙就是词题。常见的词牌名还有哪些:比如说: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
词根据长短可以分为: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我们这首《沁园春 长沙》就属于长调。
词根据风格还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人物分别为: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了解了词的相关知识后,我们来看一看它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所谓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PPT:介绍毛泽东: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
韶山冲······;介绍背景知识,我们来看几个资料:
1、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因在湖南从事农运,为军阀赵恒剔所搜捕,于是间道长沙前往广东。在一派深浓的秋意中,独自一人重游湘江橘子洲。目睹眼前秋景,遥想国事纷纭,清寒肃杀中,刚过而立的毛泽东难免怅然,感从中来,于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一词。
2、此时的中国,国父孙中山溘然病逝北京,以五卅为契机的工农运动正风起云涌,国共虽已统一,但革命的统一阵线由谁来领导,尚存分歧。特别是词人自己,在1923年和1925年两次入湘,均被当时称霸湖南的军阀赵恒剔所追捕,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仅仅几个月内,我们组织了二十几个以上的农民协会,同时引起了地主的怨毒,要求将我逮捕。赵省长派兵来抓我,我逃到广州。”(《毛泽东自传》)
3、而在党内,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 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不仅没出席,而且连委员都被选掉。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在对自己的诗词作的一些“自注”中,曾有言道:“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心情怆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乱世,各路势力风起云涌,都希望于乱世中分一瓢羹。而此时,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蓬勃发展,初具规模,但遭到军阀势力的残酷镇压,毛泽东于逃亡中路过橘子洲,写下了这一首名篇。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两个问题:PPT:
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上阕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诗歌的创作思路:诗人来到橘子洲头,看到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不禁怅惘发问,又回忆起往昔风华正茂时的岁月,同时巧妙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
了解了诗歌的整体思路后,我们首先来品一品上阕,首先诗人是怎么交代他的行踪的?我们来看前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谁独立?地点在哪里?诗人在做什么?诗歌因为韵律的需要,语言要有跳跃性,有时候还有语序的倒装和成分省略现象,那么,请同学们按现代语序重新整合一下这三句,把它变成正常的语序?明确: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寒”字交代了时间是在深秋,“橘子洲头”交代了地点在湘北,既扣题中“长沙”,又为下文描写湘江秋色做了铺垫。那么,通常倒装的目的在于什么?明确:强调,在这里,诗人倒装是为了强调一个“独”字,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学过的诗歌中有没有哪些诗句也有“独”这个字的?明确: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晏殊——独上高楼;同学们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可以与其他的独字进行对比,来谈谈你对这个字的体会,可以小组讨论。
独:明确:特别是着“独立”一词,一者可以见出诗人无畏风寒,顶天立地的中流砥柱的形象;“独立寒秋”,从个人层面来看,“独”是独立不羁的人格,是沉着、镇静,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是个人命运的急湍激流中的中流砥柱。这是难能可贵的。
接下来,看这个领字,一共引领了几句,到哪里为止?明确:七句。这七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在这里,作者抓住了哪些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七句,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鉴赏,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红、染:明确:万山红遍,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尽染,层—林之密,尽—染之透,这两句作者的视觉是远眺,描写的是动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憧憬;王实甫《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别具匠心着一“染”字,点明相思离人泪如雨下,竟然染红了秋霜枫林,染红了黎明拂晓,如此夸张和拟人,可谓想象奇特,情趣盎然。而毛词“层林尽染”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漫山遍野枫叶如丹的灿烂图景,“染”字富于动态,赋予大自然以丹青妙手的神奇,大自然浓墨重彩,大笔挥洒,给我们留下了火红灿烂,辉煌耀眼的巨幅杰作。
漫江碧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百舸争流,百—船之多,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这两句作者的视觉角度是近观,描写的是动景;
击:鹰击长空,是仰视,翔:鱼翔浅底,是俯视,“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王勃《滕王阁序》也有名句“落霞与孤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蓝天映着碧水,碧水照着蓝天,天光云影共徘徊,水天一色共空明的优美景致,这正是毛泽东同志用“翔”而不用“游”,反常而不趋俗的原因。
竞: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泽东这种苦心孤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总结: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总),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明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明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怅是什么意思?明确:怅,原来是失意的意思,在这里用来表达因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明确:作者看到自然界万物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着,可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却并不自由,还受着压迫。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呢?我们一起来赏析下阕。
我们一起读一下下阕,看看诗人都回忆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作者想起了曾经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下阕的一二句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承接过渡的作用。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起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作者忆的是往昔峥嵘岁月,具体表现在中间七句,由恰字统领,所谓想其人,忆其事,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恰—正当,正好,翻译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生: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翻译为“青年学生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8年,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指点:评论,江山:,激扬:激浊扬清,翻译为“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 1919年,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把··看作粪土,意动用法,万户侯:泛指有高爵显位的人。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短短七句话却高度浓缩了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一起感受一下。
《沁园春•长沙》下片集中笔墨形象地描绘了革命青年的群像:“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下片则精当传神地评点了历代天子帝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两首词描写的人物群像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对他们各是怎样的态度?注意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字?明确:惜。《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宗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它们全部否定了呢?而发出“俱往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在毛泽东看来,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明确:恰恰正是这里的“同学少年”。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明确:历史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现在”这首词里所列举的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他们有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总结:真正的“风流人物”,能够“主宰沉浮”的人物是那些能文能武,敢作敢为的革命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他们意气奔放,才华横溢;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忧虑人民疾苦,斗志旺盛,蔑视权贵,敢为人先,一往无前,天不不降大任于是人也,更与何人?毛泽东用饱醮激情的笔触对他和他的战友们进行了热烈地歌颂,形象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此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击水:毛泽东同志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里”典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同学们思考一下,最后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设问,夸张。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启发人们的联想,激情似火地赞扬革命青年的迎战风浪,勇往直前,勇当时代弄朝儿的英雄风范。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江流滚滚,白浪滔滔,一群热血青年战风斗浪,奋勇搏击,他们是惊涛骇浪的征服者,他们更是历史长河风尖浪口的弄潮儿,那份勇者无畏,强者无敌的风范让人想到了毛泽东的词“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沁园春长沙》优秀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06-12
沁园春 长沙教案10-14
沁园春长沙最新教案10-19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11-07
沁园春长沙阅读及答案05-24
《沁园春·长沙》教学如何设计10-23
沁园春长沙教案1-3课时06-02
沁园春长沙的课堂教学实录07-05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等奖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