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解决措施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呼吸机的应用挽救、许多危重儿的生命。呼吸机主要是为了挽救危重儿的生活, 有时候新生儿因为使用了呼吸机导致肺炎成为了治愈率的阻碍。为了明确当地新生儿监护病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我院于2009年12月~2012年1月应用呼吸机的治疗新生儿肺炎68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肺炎68例对其新生儿的应用呼吸机治疗,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30例, 出生体重980~1500g22例, 1500g~2500g26例, >2500g20例。

2 方法

2.1 机械通气方法

呼吸机型号是纽邦150或者Christina。上机指标要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标准[1]。要对全部患者采用通道经口插管, 对呼吸机参数的指示进行调节、血气分析和原发病调节, 维持SaO2:在0.85以上, PaCO2<6.67Kpa, PaCO2>8.0Kpa, 通过同步间歇指令进行通气或者通过撤机进行过渡或者对于持续性气道进行正压操作。我们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气管插管, 在20s内完成操作, 加强上机时的管理, 对于2~4h气道湿化的患者, 严格进行拍背和翻身, 并且在这一段时间内吸痰一次, 并对气管插管每周进行更换一次, 同时对呼吸机的管道也需每天更换一次, 嘱观。

2.2 对患者的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时均服用1~2种广谱抗生素药物, 如: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匹胺等, 各种抗生素不能长期使用, 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应用中半年更换1次, 临床上防止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痰培养检查中出现阳性, 应根据药敏结果对抗生素进行调整。全部或者部分予静脉营养, 给予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处理和口腔护理, 必须对上机1周以上的患者使用霉菌素溶液每天冲洗口腔2次。

2.3 肺炎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肺炎的诊断标准[2], 在机械通气48h以后如果符合下面的条件: (1) 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多; (2) 气管内溢出脓性的分泌物; (3) 发热; (4) 胸部X线片诊断中显示进行性肺浸润影;通过病原学检查结果和分泌物的结果进行分析, 共32例患者诊断引起并发生肺炎。

2.4 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检查方法

必须严格遵循撤机无菌的环境进行操作, 严格的对气管导管末端的分泌物作进行培养。

3 结果

3.1 肺炎发生率

68例通过机械通气予以辅助, 发生肺炎32例, 发生率为46.94%, 32例患儿共发生肺炎43次。

3.2 肺炎产生的危险因素

3.2.1 肺炎和胎龄关系

胎龄<32周或者是在32~37周之间的早产儿和足月儿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χ2=22.06, P<0.01。

3.2.2 肺炎和小儿的出生体重

<1500g、1500~2500g、>2500g的患儿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χ2=29.7, P<0.01。

3.2.3 麻疹时间和肺炎的关系

患儿机械通气 (麻疹) 时间<3d、3~7d、>7d的肺炎发生率比较, χ2=24.76, P<0.01。

3.2.4 肺炎和插管次数的关系

在机械通气中容易发生脱管、堵管、插管失败或重复上机的情况, 并且将重新插管或插管1次成功或者插管≥2次的患儿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 χ2=16.13, P<0.01。

3.2.5肺炎与麻疹次数的比较情况

所有患者共统计上机2次以上者12例, 患肺炎3次。所有患者共统计二次上机后产生12例肺炎。麻疹出现1次, 或者≥2次的患儿肺炎发生率比较, χ2=9.85, P<0.01。

3.2.6 株检出病原菌, 共计有343份标本, 革兰氏阴性杆菌29例 (80.55%) ;革兰氏阳性球菌6例 (13.88%) ;真菌2例 (5.55%) 。

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

3.3 治疗效果

转归32例肺炎治愈20例, 治愈率62.5%, 放弃8例, 死亡4例。未继发肺炎者36例, 治愈30例, 治愈率83.33%, 放弃4例, 死亡2例, 两者比较χ2=5.98, P<0.05。

4 讨论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内感染, 根据国内的一些报道肺炎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发生率为10%~65%, 病死率13%~55%, 有报道显示肺炎发生率41.8%[3], 上述临床资料显示肺炎发生率46.94%, 患者的治愈率并发肺炎与没有并发肺炎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 显示肺炎对新生儿治愈率的影响重要因素主要是机械通气。对于粘连蛋白层的破坏会引起气管上粘附细菌并通过口咽部处寄生殖菌的呼吸吸人、胃液反流导致误吸入气。

粘连蛋白层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气管上粘附细菌, 并且将口咽部处的寄生殖菌通过呼吸进入、胃液反流导致误吸入气道中, 肺炎的发病与机体免疫能力减弱及防御功能IgA减少, 主要是由于我们没能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和其在病室环境中与医务人员的手发生交叉感染。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繁殖源于滥用抗生素。多种因素可以让菌群失调条件引起病菌、真菌致病。肺炎引起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点引起的: (1)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低下, 严重的基础疾病等机体的内在因素导致。 (2) 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吸痰等各种侵入性治疗和操作及滥用抗生素医源性因素导致。大多数正常人主是要通过革兰阳性球菌寄生在咽部, 具统计以革兰阴性杆菌统计最高的是住院病人口咽部寄生菌是最多的, 通常是以原发性病越严重越容易导致, 同时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寄生率也就越高。

在长时间、危重儿采用多次上机主要是培养出2株白色念珠菌, 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出现增高主要由于长期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引起, 菌群的失调也有关。

针对解决肺炎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 应该严格操作对围生期的监测和保健, 这样可以大幅的减少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 (2) 我们应该根据上机与撤机的指征进行严格的操作, 使其减少机械的的通气的时间使其能够对于出现过早进行撤机导致病情恶化减少, 并对重复上机的次数同时也减少。新生儿监护病房要做好消毒隔离, 接触患儿前后严格进行洗手控制探视;呼吸机的雾化器、管道、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灭菌, 对呼吸机管道需要每天进行更换, 并且需要定期对呼吸道分泌物情况气道湿化、翻身拍背吸痰。必须无菌操作和轻柔的完成所有的操作动作。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依据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月共收治新生儿肺炎68例对其新生儿的应用呼吸机治疗。结果 治疗前比治疗后疗效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治来针对高危因素, 才能够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西阁, 栾斌, 程秀永.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4, 6 (6) :516-518.

[2] Davis KA.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review[J].J Intensive Care Med, 2006, 21 (4) :211.

[3] 邓筹芬, 吴玉宇, 钟红磊, 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和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 (4) :282-283.

[4] 马芳, 朱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5, 22 (5) :56-57.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下一篇:浅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