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签美国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拿大签美国

关于加拿大“美国化”的历史思考

摘要:加拿大与美国接壤,在各个方面与美国联系密切,文化上也不例外。“美国化”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更为突出。其实,美国大众文化在加拿大的广泛传播给加拿大文化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但并没有改变加拿大与美国在本质上区别开来的特性,甚至在客观上使加拿大的文化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加拿大还是加拿大,既不会在文化上失去本来的特性,也不会渐渐被动地融合进美国这一“强势”文化之中。

关键词:美国化;大众文化;经济

作者简介:王晓德(1956—),男,山西乡宁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美国外交史和拉丁美洲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二战以后美国对外文化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1JB770005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的崛起,携带着与“现代性”密切相连的一种新生活方式的美国大众文化开始向全球传播,最先感到这一“冲击波”的是与美国联系密切的国家,致使这些国家面临着“美国化”的威胁或挑战。加拿大与美国接壤,在各个方面与美国联系密切,文化上也不例外,“美国化”问题较之其他国家更为突出。“美国化”不是加拿大人面对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地理的临近以及从历史上一直延续至今的与美国特殊关系使加拿大的“美国化”尤其显著。这种状况的不断加剧令很多竭力维护传统文化认同的加拿大精英人士深感忧虑。他们对美国大众文化进入加拿大发出的抵制呼声从来没有停息过,但面对着加拿大“更像美国”的趋势又显得无可奈何。“美国化”无疑给加拿大民族文化的认同带来很大的挑战,然而加拿大人是否一定会放弃自己的传统,与美国文化趋同,学者们尽管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但加拿大永远是加拿大,不会因为受到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完全丧失了成为加拿大人的本质属性,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一、南方强邻笼罩下的“阴影”

美国能够发展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是历史上美国地理位置优越的真实写照。在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代,东西两洋提供了阻挡欧洲外强入侵的天然屏障,使美国处在“进退自若”的位置,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南北两个国家从来没有对美国构成大的忧患,相反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威胁之一。墨西哥人总是埋怨“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而加拿大人也是抱怨上帝不公平,他们说,上帝给了加拿大差不多与美国相同的东西,但为什么要把美国置于加拿大的旁边?加拿大人对美国的抱怨还有一种通常的说法,即加拿大像睡在一头大象前的小老鼠,老是担心哪怕是大象稍微动一下也会压扁它。言下之意,美国的存在是加拿大永远无法摆脱的“阴影”,加拿大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大国地位主要是美国的原因。加拿大人的说法尽管有“调侃”的含义,但却形象地表达了美国对加拿大发展的巨大影响。

加拿大紧邻美国,在西方国家中大概是受美国直接或间接影响最大的国家了。许多加拿大人长期以来总是担心加拿大将成为美国的“附庸国”。用美国学者艾赛亚·利特瓦克等人的话说:“事实上,一些加拿大人把美国看做就加拿大而言的一个宗主大国,而美国人则把加拿大视为一个内陆地区。”[1](P266)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1994年4月曾宣称:“我不想让加拿大被人看做是美国的第51州,我们不是美国,我们是加拿大。”①克雷蒂安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反映了在加拿大存在着一种不想受制于美国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但这主要是指在国家主权上而言的。至于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对加拿大的影响,后者即使有摆脱这个南方强邻的愿望,但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变成现实,更何况加拿大从这种影响中得到的不全都是坏处,尤其在经济发展上,显然是利大于弊。克雷蒂安谈的“第51州”说法并非无中生有,在历史上美国把加拿大兼并进来的想法持续了很长时间。如一生致力于美国独立事业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积极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加拿大、佛罗里达、西印度群岛,甚至爱尔兰在内的美利坚帝国。1751年,他曾预言殖民地人口每70年会翻一番,在一个世纪内将挤满大西洋沿岸地区,“需要不断地获取新土地来开辟生存空间”[2](P8)。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加拿大没有在美国的版图扩张过程中被并进美国联邦,然而在很多美国人的眼中,加拿大似乎就是美国的第51个州,那些具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加拿大人对这一点特别反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两国之间存在着无法割断的恩怨关系。

加拿大没有被并入美联邦的版图给美国那些极端扩张主义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由于接壤,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美国处于主动地位,加拿大人尽管对这个傲气十足的强邻啧有烦言,但却无可奈何,而且这种状况随着美国国力的上升更为明显。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两国在经济方面联系最为密切,形成了两国之间一种难以割断的纽带,对加拿大来说,这种纽带尤其把它与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正是这种密切的联系,美国和加拿大在19世纪中期便开始了互惠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很快就达成了相关协定,但该协定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被美国于1866年单方面废除,美国本想以此迫使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自愿加入美联邦,但这一目的最终未能实现。到了19世纪末,当美国向加拿大提出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加拿大予以拒绝。1911年,美国政府再次向加拿大提出开始自由贸易或互惠贸易的谈判。在美国众议院为此问题展开辩论期间,美国议长声称他之所以赞成谈判是因为他希望看到美国国旗在整个北美大陆上高高飘扬的时代早日到来。美国的这种“司马昭之心”自然不会使加拿大接受美国的建议。1935年,美加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大大降低了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税。美国国务院把该协定带给美国的好处说成是“令人惊异”。1948年,在美国政府的倡议下,两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秘密谈判,但由于加拿大人担心这会导致主权丧失的潜在危险以及影响与英国的关系,再加上美国立法部门对此并无多大热情,因此谈判从一开始就进展缓慢,并最终搁浅。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美国贸易赤字急剧上升,国际经济竞争力逐步下降,再加上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美国开始把眼光转向双边自由贸易谈判,试图为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1985年3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访问加拿大的魁北克期间向加拿大总理马丁·布莱恩·马尔罗尼建议,美加应该签署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消除两国之间存在的所有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这一建议得到加拿大工商企业界的热情支持,他们希望通过双边互免关税使加拿大的产品获得新的市场。然而,加拿大劳工大会领导的大多数工会不希望对美国的商品开放加拿大市场,主要担心美国廉价的制成品会蜂拥而入,导致更多人失去工作。这样,在加拿大公众普遍对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不热情甚至反对的情况下,再加上两国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双方的谈判几乎没有进展。直到1987年两国才在互有让步中使谈判出现根本性的转机,很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当然,在此期间,马尔罗尼和他领导的进步保守党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竭力为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辩护,宣称它的通过将不会改变美加贸易关系,因为美加贸易中已经有80%是免税的。自由贸易协定的通过只会为大多数加拿大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美国首席贸易代表克莱顿·尤特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签字后不久说:“加拿大人不知道他们签署了什么东西。20年后,他们将被吸收进美国的经济。”①尤特这番话很值得玩味,它既有着历史延续下来的美国对加拿大的觊觎之心,也包含着对两国经济将通过自由贸易在未来完全融为一体的预言。历史虽不会按照尤特的预言发展,但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美加两国经济却达到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程度。美国对加拿大的影响越来越大,历史上美国没有把加拿大并入联邦,现在却通过一道道有形或无形的密切联系使后者更加依附前者,加拿大人对“美国化”的担忧成为挥之不去的一道深深阴影。

二、加拿大“美国化”的起源与发展

在综合国力很不对称的态势下,加拿大与美国密切的经济联系使前者在其他方面很容易受到后者的影响,这种影响在20世纪初就已经显而易见了。1901年,英国著名记者威廉·斯特德提出了世界“美国化”这一命题,无独有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塞缪尔·莫菲特把“加拿大的美国化”作为其博士论文选题,完成写作以后于1907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莫菲特此时已成为美国很著名的报人,他与斯特德一样在新闻界滚打了多年,所从事的职业使他们敏锐地意识到美国在经济上的崛起将在很多方面对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斯特德以欧洲为例描述了世界将被“美国化”的过程,而莫菲特则以加拿大为个案说明了世界的这一发展趋势。作者在这部篇幅不长的小书中论述了导致加拿大被美国所同化的力量,考察了加拿大社会在19世纪后期如何受到崛起的美国的影响。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讯和贸易流动把美国和加拿大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民族混合、共同享有诞生于新世界的民主冲动和对美国大众文化的趋同的基础上,一种单一的北美文明已经出现,而这种文明主要是靠着两国一种无法摆脱的经济联系。此时,加拿大还是英国的一个自治领,从所属关系上讲应该与英国联系更为密切,但美国的崛起使加拿大人感到在经济活动上与美国联系起来更为便利。因此,加拿大人逐渐把目光从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的英国转向与之接壤的美国。莫菲特由此得出结论,“美国人和讲英语的加拿大人已经融合成一个民族”,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制度和共同的生活习惯把两国人密切连接在一起,“讲英语的加拿大人抗议,他们将不会成为美国人,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美国人”[3](P114)。莫菲特是否是最早提出“加拿大美国化”的人,尚需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系统描述这一进程的最早学者之一。自此以后,“美国化”就像一道难以驱除掉的阴影笼罩在加拿大的上空,使很多具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加拿大人时刻感受到来自南方强邻的文化威胁。

在20世纪初,“加拿大的美国化”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美国和加拿大关系时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术语,有一位加拿大学者在191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专门对这一术语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如果“加拿大的美国化”意味着两国之间的互惠会导致兼并,那么加拿大对互惠的拒绝就有足够的理由来推卸责任。如果这一术语指已增长的和正在增长的贸易构成了国际商业的“经纬”,那么通过国际关税存在着“加拿大的美国化”,同样也存在着“美国的加拿大化”。作者特别提醒这一术语的使用者不应该忘记,在所有国家中,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是英国,那么是不是也应该说“英国的美国化”呢?他显然不赞成单从贸易或美国移民前往加拿大西部定居的角度来谈“加拿大的美国化”。其实,作者并不反对使用“加拿大的美国化”这一术语,但应该从加美关系的总体发展上看待这一术语体现的真正含义。在他看来,纵横交错的跨越两国疆界的铁路线把美国和加拿大密切联系在一起,这种便捷的交通使两国之间的商业往来日益繁多。从1910年到1913年,美国出口到加拿大的商品翻了一番,从2.16亿美元增加到4.15亿美元,在加拿大从美国的进口品中,三分之二是诸如发动机、火车头和汽车等工业制成品,其余是咖啡、棉花、生铁、钢材、工具和煤等。当时在美国的出口国中,加拿大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一时期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值从9500万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作者还从投资和移民等方面考察了美国在加拿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把诸如此类看做是“加拿大的美国化”,那么对加拿大来说,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为加拿大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资源与动力。这位作者并不是单从经济方面来论述加拿大“美国化”的,他在文章的最后还提到了美国大众媒介对加拿大人思想意识的影响以及美国图书对人们思想影响的状况②。作者没有对这种局面提出评判,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希望对之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这篇文章主要谈到的是美国与加拿大的经济关系,美国大众媒介对加拿大人思想的影响只是附带而言,作者在当时大概没有意识到,后一方面才是以后人们谈到加拿大“美国化”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即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在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在经济上对加拿大的影响是所谓“美国化”的基础,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大规模地进入加拿大主要受赚取利润的动机所促动,但却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递给了他们的北部邻邦,引发了加拿大很多具有民族主义情绪者的忧虑,唯恐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加拿大的民族文化将不复存在,加拿大人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地向这个南部强邻转移,结果势必被吸引进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共同体。他们的这种忧虑并不在于加拿大从中获得很大收益的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往来,而在于美国文化产品对加拿大人文化认同的消极影响。因此,当代意义上的加拿大“美国化”主要是就文化方面而言的,加拿大与美国的争执也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是否可以享受不受关税壁垒限制的自由贸易的待遇。

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总是和经济扩张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文化产品在外表形式上和其他商品一样,对销售文化产品的公司或商人来说,他们首先追求的是利润,完全是从产品对消费者能够产生吸引力的角度出发,至于这些产品内含的文化成分能够给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显然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他们或许在国外推销这些文化产品时并没有预见到会导致消费国文化认同的弱化,甚至给传统的生活方式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国外推销美国的文化产品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自然与美国和外国的经济关系密切相关。20世纪后,美国在贸易与投资上取代英国成为影响加拿大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国家,美国的文化产品开始大规模地涌入加拿大,“美国化”随即成为很多人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加拿大皇后大学历史学教授瑞安·爱德华森认为,20世纪初,加拿大开始了向大陆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随即带来了威胁国家主权和经济稳定的“美国化”进程,美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力量形成了加拿大的进步和国家认同[4](P13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英国等国在经济上的衰微,加拿大与欧洲的联系日趋减弱,开始在经济和政治意义上作为一个北美国家出现在国际社会。对加拿大来说,这样一种带有战略性的转变必然把自己与同处一个地区而且是西方世界领袖的美国紧紧绑在了一起,两个国家形成了一种主要以经济为纽带的“特殊关系”。美国维持这种“特殊关系”的目的是想把北美变成一个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大市场,但加拿大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如美国给了加拿大很多经济特惠,其中包括免除原油出口的进口配额,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上实行部分自由贸易,免除加拿大的美国利息平准税,等等。1969年,加拿大学者乔治·格兰特坦率地承认:“我们的生活形式取决于我们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工业帝国内的成员资格。”[4](P132—133)格兰特是个极力维护加拿大文化的学者,他的这句话多少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意思。

这一时期,美国在加拿大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美国跨国公司几乎控制了加拿大的主要经济部门。加拿大学者卡里·莱维特的研究表明,到1964年,在加拿大的长期外资中,80%是美国的。当时,外国公司控制了加拿大60%的制造业,75%的石油和天然气业,60%的采矿和冶炼业[5](P61—62)。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在了文化产业上,加拿大成为美国文化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投在这一领域的钱见效快,回报率高。美国的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成为加拿大人打发消遣时间的选择。不管是广播电台,还是私营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基本上是来自美国,即使国家控制的加拿大广播公司也依赖美国制作的节目。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从美国购买的节目非常便宜,二是这些节目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美国西华盛顿大学研究美加经济关系的教授詹姆斯·迪安等人认为,加拿大人迷恋于美国大众文化而不能自拔,他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是美国电视节目、电影、流行音乐、杂志、图书、时尚以及快餐的贪婪消费者,简言之是整个美国文化的贪婪消费者”[6](P4)。

20世纪60年代,迪安等人描述的这种状况在加拿大就已经很普遍了。加拿大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产业,强制要求电台和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一定比例的加拿大本土制作的节目,不过这一政策基本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美国文化产品照样在加拿大市场上居于压倒一切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就曾谈到加拿大政府试图限制美国文化产品的“泛滥”,但很难奏效的这一情况。文件指出,加拿大政府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55%的电视节目应该属于“加拿大的内容”。可是,加拿大一半人生活在与美国接壤的地区,他们通常看美国电视公司播放的节目。这只是美国文化产品影响加拿大的一个方面。总的来说,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加拿大人穿美国的,吃美国的,娱乐美国的,看起来像美国的,而许多加拿大人对此感到很痛心,寻求避免这种状况的方法,但他们依旧没有找到”[7]。加拿大文化产品生产商几乎得不到市场份额,为了谋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只好远走他乡,来到美国谋求发展。到了此时,加拿大的“美国化”似乎成为一种很难遏止的趋势。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出现了一个“美国化”的高潮,引起了加拿大很多人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摆脱美国控制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1967年,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60%的加拿大人认为,外国人对加拿大经济的控制可能危及了国家主权;47%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大约50%的加拿大人主张国家出资收回美国公司在加拿大的控制权益,哪怕生活标准大幅度下降也在所不惜[4](P135)。还有的民族主义者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说法,唐纳德·克赖顿宣称,美国文化产品的流入威胁了“加拿大的标准和价值观”,削弱了加拿大人的“创造能力”,使加拿大人“没有力量为自己构造一个新的未来”[4](P135)。1965年,格兰特出版了《一个国家的挽歌:加拿大民族主义的死亡》一书,宣称加拿大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结束,激烈地抨击了加拿大“美国化”的进程[8]。这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点燃了加拿大的民族主义情绪,促使了很多加拿大人面对十分严峻的“美国化”局面对国家前途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一位名叫詹姆斯·拉泽尔的民族主义者把《一个国家的挽歌》称做是他“有生以来读过的最重要的书。这是一位麦克马斯特培养出的狂热古老的宗教哲学家,格兰特使我们这一代中的一半人重新振作起来。他宣称加拿大已经消亡,在说此话时他正在创造一个国家”[9](P148)。拉泽尔的话不只是对格兰特的崇拜,更多地是反映了他那一代人试图走出美国“阴影”的迫切意愿,而这种意愿恰恰是格兰特的书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基础。

加拿大民族主义者的呼吁有助于唤醒人们正视来自南部强邻控制加拿大的“威胁”。其实,要改变现状谈何容易,民族主义者的大声疾呼可能会在社会上激发起一种抵制美国的情绪,但毕竟这是以牺牲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或降低本国民众生活标准为代价,因此不可能持续太久。不过,在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敦促下,加拿大政府对美国文化产品的进入还是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如1975年4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将采取措施限制美国在加拿大发行的图书,当时加拿大政府发言人休·福克纳在宣布这一决定时,也暗示政府将对当地电影业、艺术家、剧作家、舞蹈家和音乐家给予补助,以鼓励他们制作或创作出能够反映民族传统的作品,同时打算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实行强制配额,要求它们在播放时间内播放60%的关于加拿大题材的节目[10](P26)。这些措施对美国大众文化在加拿大的“泛滥”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长此以往还是很难奏效的,加拿大的“美国化”并没有呈现出丝毫的减弱之势。

三、加拿大“美国化”趋势的加剧

1984年,马尔罗尼出任加拿大总理,他试图改变此前民族主义对美国的敌对情绪,通过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振兴加拿大的经济。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马尔罗尼积极寻求与美国的合作,给人们留下了执行“亲美”政策的印象。马尔罗尼执政10年是美加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在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他手里得以解决,如美加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与签署生效协定。他执行倾向于美国的政策自然导致了所谓加拿大的“美国化”加剧,美国的文化产品更是在加拿大“畅通无阻”。1993年,由于进步保守党在竞选中败北,马尔罗尼交权下野,不再担任总理一职。当年加拿大著名新闻记者劳伦斯·马丁出版了一本关于马尔罗尼时期加拿大“美国化”的书。作者认为,在马尔罗尼时代,加拿大是按照美国的形象来彻底“改头换面”的。这样,加拿大的美国化与一体化、全球化、分权化和私有化等综合力量密切联系在一起[11](P35)。当然,马尔罗尼政府也不是无限制地允许美国文化产品对加拿大公众在娱乐选择上的控制。如打算通过创建新的公共电视频道来增加加拿大电视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以此减少加拿大人观看美国电视节目的数量,因为美国电视节目的流行大大削弱了加拿大的文化认同。然而,加拿大政府采取的这些限制性措施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文化产品在加拿大“肆虐”的状况。

加拿大自由党在1993年大选中获胜,其领袖克雷蒂安出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自然使他对美国的“目空一切”感到不快,出台了一些令美国政府十分不满的政策,还经常说一些严厉批评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言论。但无论如何克雷蒂安政府不会改变与美国长期形成的特殊关系,也很难扭转加拿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依赖美国的状况,美国文化产品进入加拿大市场并没有遇到实质性的贸易壁垒。按照加拿大政治家唐纳德·麦克唐纳德的描述,到加拿大旅游的美国人可能立刻就感觉到,在报亭里销售的大多数杂志是她或他在国内很熟悉的杂志。他们也注意到,在电视节目中,他们可以找到许多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外国在加拿大文化市场上占取的份额是相当高的。大致是:加拿大电视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中,63%是非加拿大节目,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节目;在加拿大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中,85%是非加拿大制作,绝大多数是来自美国的。在加拿大销售的图书中,将近三分之二是外国人写的;在加拿大销售的期刊中,82%是来自外国,主要来自美国;在加拿大电影剧院的收入中,外国(主要美国)公司占到95%;音频制品的发行被7大外国所有的公司所控制[12](P253—262)。另一个统计数字表明外国在加拿大文化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其中影院上映的故事片为95%,广播电台播放的音乐为70%,音频制品的零售为84%,法语音频制品的零售为69%,英语电视节目为60%,法语电视节目为33%,黄金时间播放的英语电视剧为85%,黄金时间播放的法语电视剧为75%,图书市场为70%,零售杂志市场为83%,英语消费杂志为81%[1](P267)。在这些外国文化产品中,绝大多数是来自美国。根据加拿大遗产部的统计,美国电影控制了加拿大影院的票房收入,加拿大自己拍摄的电影仅占总票房收入的2.1%[1](P267)。上述这些数字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加拿大的“美国化”不是在减弱,而是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作为加拿大的近邻,在世界上具有超强地位的美国依然像过去一样会对加拿大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南方强邻的这道“阴影”继续长期地笼罩在加拿大的上空,加拿大恐怕永远也摆不脱与美国密切的联系,两国关系还会朝着更为紧密的合作方向发展。可以预言,如果把美国对加拿大的这种影响看做是“美国化”的话,那么加拿大的“美国化”程度显然不是在减弱。当然,加拿大政府对此不会听之任之,会采取一些支持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以此抵消美国大众文化对加拿大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不过,格兰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加拿大已经消亡”的命题并没有被历史发展所证明,克雷蒂安关于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担忧也只是情绪化的言辞。即使未来在北美大陆上出现以美国为中心的共同体,加拿大的文化特性也不会消失。加拿大外长劳埃德·阿克斯沃西谈到这一点时指出:“墨西哥人、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已经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意识。这种挑战将是形成轻轻踩出的一道北美的‘足迹’,致使不会破坏由各自独特历史和文化形成的现存景观。”[19](P18)

总的来说,美国大众文化在加拿大的广泛传播给加拿大文化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但并没有改变加拿大与美国在本质上区别开来的特性,甚至在客观上使加拿大的文化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加拿大还是加拿大,既不会在文化上失去本来的特性,也不会渐渐被动地融合进美国这一“强势”文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德华森的研究结论对理解加拿大的“美国化”很有启迪。

参考文献

[1]KEVIN V.MULCAHY.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Cultural Sovereignty: U.S.-Canadian Cultural Relation[J].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 Society. Vol.31. No.4. Winter 2002.

[2]LLOYD C. GARDNER, WALTER F. LAFEBER, THOMAS J. MCCOR. Creation of American Empire[M].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 Co., 1976.

[3]SAMUEL E. MOFFETT. The Americanization of Canada[M]. Toronto and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2.

[4]RYAN EDWARDSON. Kicking Uncle Sam Out of the Peaceable Kingdom: English-Canadian“New Nationalism”and Americanization[J].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Vol.37, No.4, Winter 2003.

[5]KARI LEVITT. Silent Surrender: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Canada[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0.

[6]JAMES W. DEAN,VIVEK H. DEHEJIA.Would a Borderless North America Kill Canadian Culture?[EB/OL]. http://www.carleon.ca/eoomics/cep/cep05-03.pdf

[7]Assessment of Canada’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for 1962[Z]. Memo.Department of State.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8]GEORGE GRANT. Lament for a Nation: The Defeat of Canadian Nationalism[M]. Toronto: Harper Collins, 1965.

[9]CHARLES TAYLOR. Radical Tories: The Conservative Tradition in Canada[M]. Toronto: House of Anansi, 1982.

[10]MARY BREASTED. Canada Plans Action on U. S. Publishers[N]. New York Times, April 30, 1975.

[11]STEVEN REITSMA. Canada-U.S. Relations Revisited[J]. Canadian Business Review, Vol. 21, No.2, Summer 1994.

[12]DONALD S. MACDONALD. The Canadian Cultural Industries Exemption under Canada-U.S. Trade Law[J]. CanadaUnited States Law Journal, Vol. 20, 1994.

[13]STEVEN PEARLSTEIN. Will Canada Become Part of United States?[N]. Watertown Daily Times, September 10, 2000.

[14]HERBERT I. SCHILLER.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1.

[15]CHRISTOPHER MAULE. State of the Canada-U.S. Relationship: Culture?[J]. 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Vol.33, No.1, Spring 2003.

[16]ERIK R.OLBETER. Canada Opens War on “Americanization”:U.S. Should Respond Firmly but Wisely[N]. The Buffalo News, October 9, 1996.

[17]SEYMOUR MARTIN LIPSET. North American Cultures: Values and Institutions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M]. Orono, ME: Borderlands Project of the Canadian-American Center, 1990.

[18]CHRISTIAN BOUCHER. Canada-US Values: Distinct, Initably Carbon Copy, or Narcissism of Small Differences?[J]. North American Linkages, Vol.7, No.1, June 2004.

[19]STEPHEN HANDELMAN. The Rise of North America INC.: A Perspective from the United States[J].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Vol.1, No.1.

[责任编辑王雪萍]

作者:王晓德

第2篇: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及启示

[摘 要]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保险业将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传统的以市场行为合规性为核心的严格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 形势的需要,偿付能力的监管则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美国、加拿大是保险业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研究和借鉴美 国、加拿大保险业发展中的可取之处,有利于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对加速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 接和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的改革也有所启示。

[关键词] 美国、加拿大保险业;发展;启示

[

[基金项目] 上海金融学院课题资助项目“资本市场监管问题研究”(批準号:SHFUKT07-07)

[作者简介] 王 纯,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国际会计与企业管理;

袁树民,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上海 201209)

一、引言

保险业是经营保险产品的特殊行业。如同银行业和证券业一样,保险业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包括实行自由经济的国家,都对保险业进行监管,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保险业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保险业的监督管理;而保险业监管模式则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为达到保险监管的某种目标而做出的监管法规和监管方式的制度安排。美国、加拿大是世界上保险业的发达国家,研究和比较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与改革,使其适应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发展的需要,对中国保险业改革和国际化进程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介绍美国、加拿大保险业发展趋势以及保险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等,进而为加速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就中国保险市场监管以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借鉴之处。

二、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

美国、加拿大对保险业监管模式的转变体现在:1.从分业监管模式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1999年美国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取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美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代结束,金融监管也开始向混业监管转变。加拿大的保险业监管也走上了综合化的道路。2.从市场行为监管向偿付能力监管转变。传统的保险监管主要是市场行为监管,也就是对市场行为的合规性监管,重点是对市场行为准入、业务行为、保单设计等经营实务的监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加两国开始从市场行为监管转向偿付能力监管,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为监管的目的。3.从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逐步放松了对保险业的监管,从严格走向松散。传统的严格监管以稳定作为保险监管的唯一目标,但现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市场竞争激烈,业务扩张和效率提升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保险监管的单一稳定性目标受到挑战,开始向多维目标,即稳定性目标、效率目标和扩张性目标转变。

三、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未来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美国将偿付能力作为保险业监管的主要任务。通过综合性的实际评估,判断保险机构实际偿付债务的能力,从根本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2.加强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美国、加拿大保险业都拥有十分先进和发达的保险信息系统和庞大的数据库。美国保险信息化系统主要由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信息系统两大系统组成。市场信息系统主要对保险公司的市场数据进行收集、转送和处理以及保险市场的监测,为保险监管提供必要信息。监管信息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保险监管机构提供有关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等方面的依据。3.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明显。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公司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正在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美国、加拿大在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机构上存在差异:美国设置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双重的监管机构,而加拿大成立了单一的联邦政府监管机构。尽管如此,但他们都履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职责。

四、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的应用

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中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1.动态财务分析在美国保险监管中的应用。自1995年,美国财产和意外险精算协会(CAS)发布了《动态财务分析手册》,鼓励财产和意外险公司进行动态财务分析。这一手册为指导性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考虑到动态财务分析的前瞻性和全面性以及保险监管动态化趋势,全美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也正在考虑要求保险公司实施动态财务分析。

2.动态财务分析在加拿大保险监管中的应用。加拿大精算协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Actuaries)率先提出寿险公司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指导文件。1992年的保险公司法要求各保险公司以动态偿付能力测试的结果为基础编制保险公司的财务前景报告。1998年,加拿大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所有保险公司从1999年开始按照加拿大精算协会发布的《动态资本充足测试手册》进行动态资本充足性测试,将动态财务分析的应用扩展到非寿险公司。

五、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发展对中国保险业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比较,可以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保险业有相适应的发展。目前,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保险业对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改革和稳定有着极大的作用空间。但现阶段中国的保险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无法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因此,中国的保险业应立足于国情,吸收和借鉴美国和加拿大保险业发展的经验,尽快将保险业做大做强,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中国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开放金融市场,意味着中国保险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应该与国际惯例接轨,使中国保险市场向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2.注重发展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全面发展和谐社会服务。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保障、雇主保障和雇员保障三个支柱共同构成。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提供担保等方式支持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避免了由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需要构筑多层次、立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商业保险完全可以在健康、医疗和长寿险等方面为公众提供更高层次的保险保障。加快研究商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保障、医疗保险政策措施,发挥保险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发挥保险业在应对社会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使保险业成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加拿大对重大灾害事故的经济补偿主要是由商业保险提供,保险业支付的赔款与灾害造成损失的比例为:1∶5;在中国该比率为:1∶100,其重大灾害的损失基本是由政府财政来承担,保险业在分担政府社会管理责任和减轻财政负担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加快研究将商业保险纳入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中,建立起洪水、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中推动保险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根据美国、加拿大的经验,它们都是根据本国发展经验和具体国情来确立各自的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目前,中国的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业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和金融业发展的水平。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与协调,对金融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信息交流与政策沟通,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推进中国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5.政府给予保险业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美国保险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保险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其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中國现阶段国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业基础薄弱,在保险业发展初期,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更显得尤为重要。

6.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解决保险费收入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矛盾。美国、加拿大保险业的资金运用较为宽松,保险业的经营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摊其经营风险。保险公司以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进而实现国内公司的盈利。目前,中国保险业出现保险费收入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不能有效利用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利于化解和防范保险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建议考虑在遵循《保险法》的前提下,有序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允许保险资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放开保险资金的外汇交易和投资渠道,以活跃外汇市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7.重视信息技术在保险业的运用,提高保险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美国、加拿大保险监管的信息化程度很高,通过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信息系统,将整个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快速地反映在监管信息系统平台上,并将保险公司运行、被保险人信用状况等数据信息及时公布,促进了保险公司与监管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协调,提高了保险信息的透明度、偿付能力和监管效率。目前,中国保险业信息化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保险数据传递和分析的通用平台、健全网络,保险信息透明度不高,缺乏保险信用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因此,建议中国保险业应积极致力于统一保险业信息化平台,完善保险业信息披露机制,健全保险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努力提高保险业监管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保险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8.建立偿付能力监管机制。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保险业发展趋势来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保险监管是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谓偿付能力就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由于保险双方权利义务在时间上存在不对称性,倘若保险公司丧失偿付能力甚至破产,而保险合同尚未到期,被保险人将失去保险保障,蒙受经济损失,那么保险监管的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强调偿付能力监管,这已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和行为标准,当今许多国家都将偿付能力作为其监管的目标和理念。中国保险监管也应遵循国际原则,适应世界潮流,确立偿付能力监管的新理念,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9.完善市场行为监管。在强调偿付能力监管的同时,需要完善市场行为监管。虽然中国的保险事业在最近20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毕竟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在现阶段完全放弃市场行为监管是不现实的,必然会造成保险市场的混乱,导致无序竞争。因此,还应该完善市场行为监管,但要转换思想,应着力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信息传导机制,逐步放开对保险费率和条款的管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族资本进入保险市场,为保险监管从严格监管向松散监管创造条件。

10.加强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证监会和银监会的合作。混业监管是国际金融业监管的大趋势。中国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必要的。但目前证券、银行和保险之间联系紧密,相互之间有资金流动,这就要求三家监管机构进行协调与合作,共同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11.重视行业自律,起到监管辅助作用。国际上十分重视行业自律,这是保险监管的重要辅助力量。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了保险行业协会,但是自律机制尚不健全,还没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如制定行业规章、经验交流等,使其更好地起到监管辅助的作用。

12.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美国国会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案》,世界上经历时间最长的分业模式被解除了。而我们看到,在其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紧密的,资本市场成为银行、货币市场及保险市场的核心和在一定管制约束下的联结纽带,其分业经营仅指金融机构的分业。美国金融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完全可以成为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借鉴。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潮流下,美国在21世纪来临之前采取了顺应潮流、增强本国金融竞争力和改善客户服务的金融混业模式。而在中国加入世界经济金融大竞争、大循环之际,增强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及服务能力、培育强大的资本市场也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较美国更全面的分业经营,不仅是金融机构分业经营,而且是金融市场分割而治。因此,中国金融要深化改革,先应逐步打通金融市场间隔的现状,建立起一体化的金融市场,然后再建立起综合金融服务的混业模式是切合国际及中国金融发展需要的。

13.进行监管制度的创新,把更多的监管力量放在监控保险业的风险上。引进最低偿付能力标准制度,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实行预先警戒。借鉴银行业风险资本管理方式,对保险市场实行风险基础监管(RBA),以适应一体化的金融监管形势。各国都在进行监管制度的创新:美国采用了风险资本金(RBC)、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财务分析偿付能力跟踪系统(FAST)及现金流量测试等手段,加大对保险市场的监控。加拿大开发出一套以风险评估、分级对待的动态监管体系。

14.完善保险业监管财务报告报送制度。财务报表是监管部门对保险业实施监管的信息基础,通过提高财务报表的分析质量,利用设计科学的报表指标体系,对保险业进行全面的及时的风险监管。要达到利用财务报表实施监管的目的,必须做到:(1)培养专业的分析人才,适时、有效地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保险业财务报表进行评估。(2)充分利用网络和IT技术,开发财务报告评估系统,对报表进行适时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抑制在萌芽时期。

参考文献:

[1]Trieschmann Custavson.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Tenth edition,1998.

[2]林宝清,施建祥.论西方保险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保险监管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3,(6).

[3]朱楚珠,严建红.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系统设计及其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01,(5).

[4]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美国加拿大保险业介绍及其借鉴[J].保险研究,2005,(2).

[5]盛清才.论保险监管创新[J].保险世界,2003,(5).

[责任编辑:陈 瑾]

作者:王 纯 袁树民

第3篇:加拿大反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与影响分析

为反制美国对进口钢制品和铝制品征收25%和10%两档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加拿大政府同日迅速反应,制定并公布了反制清单,主要包括了从美国进口的钢制品,铝制品以及其他产品,共涉及250多种商品,金额共计128亿美元。加拿大在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后,迅速、对等地对美国进行报复,对支持共和党以及关键的摇摆州进行精准打击,同时追求国际舆论支持。两国的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钢铁行业去产能和新北美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一、加拿大与美国贸易战的背景

自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后,特朗普就把美国优先政策落实在了国际贸易方面。他反复强调有24年历史的北美贸易协定(NAFTA)损害了美国的利益。2017年4月,特朗普对来自加拿大的软木征收20%关税。自2017年8月份开始,双方为新的北美贸易协定开展多次磋商,但是由于涉及问题复杂,谈判进展缓慢。虽然美国方面督促在今年5月17日之前达成新的北美贸易协定,但在美国设定的最后期限内双方并没有达成共识。此后,双方均发表强硬表态,特朗普声称“宁愿没有北美贸易协定,也不需要一个不公平的北美贸易协定”。

金融危机后,美加贸易总额从2009年的4007亿美元稳步上升,在2014年达到6167亿美元的顶峰。2015、2016两年连续下降后,2017年小幅回升6%。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7年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2219亿美元,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总额为3190亿美元,进出口商品总额为5409亿美元。加拿大对美贸易顺差金额较大,从2009年的720亿美元持续上升,2011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后,2014年达到1131亿美元,尽管2015、2016连续两年减少,但2017年达到971亿美元,再次逼近1000亿美元。

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加拿大自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汽车和汽车零配件,2017年加拿大自美进口位列前三的产品分别为载人汽车(HScode:8703)、机动车配件(HS Code:8708)和货物运输车(HS Code:8704),贸易额分别高达146亿、144亿和121亿美元。加拿大对美主要出口商品是原油与汽车。2017年加拿大对美出口最多的前五位商品分别是原油(HS Code:2703)、载人汽车、液态烃类气(HS Code:2711)、车用与航空汽油(HS Code:2710)和汽车零配件,其中,原油、液态烃类气与车用航空汽油出口额共计731亿美元,载人汽车、汽车配件出口额共计535亿美元。

二、加拿大对美贸易反制清单内容及其特点

(一)反制清单的内容

2018年5月31日,美国宣布对从加拿大进口的铝制品和钢制品征收10%和25%的关税。同日,加拿大政府宣布7月1日起,对从美国进口的铝制品、钢制品和其他产品(食品和酒类等)征收报复性关税,该措施将持续实施,直到美国政府停止对加拿大征收关税为止。

加拿大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产品涉及250多种总计128亿美元。其中,钢铁制品税率为25%,覆盖铁锭、钢坯、钢制管等44类产品;铝制品及其他产品税率为10%,包含铝丝、铝制艺术品等13类铝制品,塑料及塑料制品、酸奶、睡袋、威士忌等71类其他产品。

(二) 报复性关税的特点

一是反应迅速,实施对等报复。在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征收关税当天,加政府就迅速拿出对等清单予以报复。其中,钢铁及其钢铁制品涉及金额最大,共计24亿美元;其次是塑料及其塑料制品,涉及商品额共计约8.5亿美元。

二是精准打击,同时争取舆论主动。美国是加拿大最大钢铁产品进口来源国,加将钢铁产品列在报复清单首位属情理之中。然而,加對美国进口金额并不大的一些产品加征关税则更多地出于政治等多重考量。如清单中包括的酸奶,主要来自威斯康星州一家工厂,该州是国会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的老家;清单中的威士忌则剑指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的家乡肯塔基州。此外,威斯康星州的卫生纸、北卡罗来纳州的腌黄瓜等,这些均针对特朗普的关键支持者。其他如佛罗里达州的果汁和番茄酱,宾夕法尼亚州的咖啡,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作为两个为共和党候选人当选起到关键作用的摇摆州,特朗普的中期选举和连任将会受到加拿大的报复打击的影响。

在对美实施精准打击的同时,加拿大积极争取国际舆论制高点。一方面指责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反了美国亲手参与制定的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则”,表示加方“别无选择,只有报复”。另一方面,总理特鲁多称,征收附加关税并不是为了伤害美国人民,而是为了保护加拿大的利益,并向特朗普团队传达加拿大人民的决心。加政府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努力既对国际舆论进行了良好引导,也有利于获取国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以应对贸易战负面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加拿大居民表示贸易战引发的价格上涨可以忍受。

三、加拿大对美贸易反制清单的影响

(一)钢铝反制是重点,加快全球钢铁行业去产能

自美国3月23日正式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以来,加拿大在两轮为期70天的关税豁免期中已进行了充分的应对准备。加拿大公布的反制清单均以“同等规模”为反制原则:128亿美元的反制清单均是以美对进口钢铝征税受影响商品规模为基准,实施的同等规模报复性关税。

作为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的反制措施,钢铝是加拿大对美征税最主要的商品,也是“对等反制”原则的体现,但目前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预计此次美国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多国提升关税引起的多边贸易战,有望刺激全球钢铁行业加快去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二)影响美国经济与就业增长,加快新北美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加拿大对从美进口约128亿美元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将造成美国向加拿大出口下降33亿美元,出口增加值减少29亿美元,拉低美国GDP约0.015个百分点,减少美国1.8万个就业岗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加拿大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会对美国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加拿大反制美国的同时,为与美国谈判预留了较大空间,目的是为在预期达成的新北美贸易协定中获取更多主动。7月24日,加拿大内阁部长等三位官员前往墨西哥,寻求与墨西哥在北美贸易协定谈判中对美国的共同立场。7月25日,加拿大官方表示对在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前达成新的北美贸易协定持乐观态度。回头看,自2017年4月美国开始对加拿大软木征收20%关税开始,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以贸易战逼谈,加拿大以反制措施争取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可以说双方的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

作者:薛啸岩

第4篇:加拿大签

第五章加拿大签证

一、入出境管理机构

人力与移民部,简称移民部。主管外国人的入境申请、入境查验和入境后的居留、就业及非法移民的遣返等。

在国内各省下设分支机构,在国外有关大使馆和领事馆也派遣有移民官员,在世界45个国家设有60个移民办事处

二、移民签证

移民分五类:家庭成员移民、受助亲属移民、商业移民、退休移民和独立移民

计分考查标准

1、教育程度

最高为12分,主要考查申请人的学历,相当于加拿大高中毕业水平的,就能够得到最高分数,接受一年教育者为1分

2、专业技能

最高分为15分,主要根据申请人所接受的专业性学习或培训的实际情况给予评分,包括工作年限,职业种类,学徒和实习年限等

3、职业状况

最高分10分,主要看申请人所具备的职业,是否为加拿大所需要

4、工作经验

最高分为8分,一般需要从事某项工作2年以上的经验,工作年限越长,得分越高

5、就业安排

最高分10分,申请人如果在取得签证前已经找到合适的雇主,并经移民局批准,就能得到10分,未找到雇主0分

6、语言能力

最高分15分,能熟练使用英法两种语言的,得15分,能熟练运用一种得10分

7、适应能力

最高分10分,指移民申请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8、控制水平

最高分10分,最低分5分,指加拿大政府对接受外国移民入境人数的限额目标,与申请人本人没有关系

9、亲属关系

最高15分,最低10分,申请人与加拿大担保人属于父母或兄弟姐妹,得15分;申请人与加拿大担保人属于叔父母、伯父母、舅父母、外甥、侄儿女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得10分

(一)家庭成员移民

指加拿大公民或已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侨民,申请其在加拿大境外居住的家庭成员入境团员

家庭成员

1、配偶

2、未婚夫或未婚妻

3、未婚子女

4、领养子女

受领养子女必须是孤儿,或被亲生父母抛弃,或已被安置在当地的福利机构待领养,13岁以下

5、父母

加拿大公民或已满3年的永久居民,可申请,不受年龄限制

6、祖父母

加拿大公民或已满3年的永久居民,可申请,祖父母必须年满60岁,如祖父母一方已去世,而另一方已丧失工作能力,则不受年龄限制

7、居住国外之家庭最后一成员

8、例外情况

申请程序

1、加拿大的公民或永久居民,向加拿大联邦移民部办事处提出申请,并获安排会见日期

2、申请人与移民官员会见,并填写一份经济担保书

3、移民部通知其海外办事处,告知居于外国的亲属前往办理申请手续

4、居于外国的亲属填写“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申请表”并与移民官会见

5、在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并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6、办理移民签证

(二)受助亲属移民

这类亲属与加拿大居民是非直系亲属,但其经济生活获得在加拿大亲属的担保。

包括:

已婚子女、兄弟姐妹、孙辈、侄辈、甥辈、叔、姑、舅、姨、60岁以下父母或祖父母 申请程序

1、申请者本人或在加亲属向加拿大移民部办事处提出申请,填写“加拿大永久居民申请表”及附件

2、担保人递交“亲属担保书”,保证负担申请人及其随行家属抵加5年内的生活费用

3、申请人会见加移民官员

4、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三)投资移民

即有意移居加拿大的工商界人士,不必介入所投资项目的日常操作

申请者需有直接从事工商界的经验,或控制管理所在财务上成功的业务单位,并依靠本身经营能力积累得下列数额的资产:

1、相当于加拿大元50万,并以其中15万无条件地投资在东部新斯高沙省、纽宝士域省、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省及中西部的曼尼托巴省和萨省,投资期3年

2、相当于加拿大元50万,并以其中25万投资于任何省份地区,投资期3年

上述两类投资可投放于加拿大认可的工商业权益机构,但不获第三者提供回报率的保证

3、相当于加拿大元70万,并以其中50万无投资于任何省份地区,投资期5年

这种投资一般可获加拿大主要经营及财务机构保证于投资期满后归还本息

申请程序

1、自行或在投资顾问的协助下,选定所拟投资数额及项目

2、填写加拿大移民部制定的“申请者工商业背景资料问卷”及个人资产申报表

3、填写“加拿大永久居民申请表”及附件

4、会见移民官

5、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四)企业移民

专为有意移民加拿大的工商界人士而设,但抵加后必须亲自参与业务经营。申请者投资额无硬性规定

1、无条件式企业移民签证:通常发给已能证实在法律手续或财务安排方面已按业务计划作了投资者。申请人及家属抵加后即成为永久居民

2、有条件式企业移民签证:申请人抵加后可获永久居民资格,但须于入境两年内完成投资计划 申请程序

1、决定所拟经营的事业、地点及投资额,自行或通过企业移民顾问草拟计划书

2、向所属加拿大移民部办事处提交“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申请书”和“投资计划书”

3、与移民官会见并提交“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五)自雇投资移民

这类投资者在原居住地须有成功的事业记录,包括:农耕工作者、咨询顾问、独资经营的家族式小生意、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及体育运动员等

申请程序

1、申请者拟一份“业务计划书”,说明抵加后如何做到经济独立

2、向所属加拿大移民部办事处提交“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申请书”和“投资计划书”

3、与移民官会见并提交“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六)退休移民

申请者为年满55岁退休人士,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至少10万加元)维持其本身及家人的生活,不打算在加拿大找工作或接受聘用

申请程序

1、向所属加拿大移民部办事处提交“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申请书”和“个人资产申报表”

2、与移民官会见并提交“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七)独立移民

此类申请者的职业必须是加拿大社会所需要。

移民部通常于每年年底公布下年度头半年的职业评分标准,以加拿大职业分类编号为准, 排出各类受欢迎的职业并依次给予1分至10分,需求最大的职业得10分,1分为受欢迎的最低标准。申请者至少要得一分

独立移民的基本条件:年龄至少18岁,经加拿大移民资格评分制度至少得70分,职业需求及工作经验两项至少各得1分

申请程序

1、向加拿大移民部办事处提出独立移民申请意向,填写申请前问卷

2、填写并呈交移民部指定的申请表格,包括“加拿大永久居民资格申请表”“申请人的配偶之资料表格”、“申请人之子女资料表格”、“申请人及所有满18岁成年家庭成员资料表格”、“家属表”及“关于人道行为之声明”

3、与移民官会见并提交“健康证明书”、“无犯罪记录证明书”

三、留学签证

1、申请入学许可

至少开学前6个月左右向校方联系入学事宜,大多数学校要求寄送学习成绩单,还需要通过英语的“托福”考试(570分-630分),填写申请表格,提交校方要求的资料,并预交第一年的学费

2、留学经济担保

(1)交付为申请人准备的金额至少8500加元或美元的银行支票或汇票

(2)经济担保人近期的所得税单及雇主说明书

(3)最近6个月由银行出具的经济担保人的银行清单,储蓄存折及定期存款单

3、填写留学签证表格,包括“加拿大临时入境学生申请表”、“非移民学生选择及学历记录表”、“家庭成员表”

4、会见移民官并提交“健康证明书”

不批准的原因

1、学习成绩较差者

2、患有不准入境疾病的

3、经济担保能力不符合规定的

4、美国拒发留学签证的

5、第一学期学费未能如期交付的

第5篇:加拿大探亲签

加拿大探亲签证须知:

有效期: 领馆定

停留期: 领馆定

加拿大因私访问签证申请须知

一、申请签证必要材料

1.有效期至少9个月的护照(最后一页需签名);

2.j3个月内护照四张(背面注明姓名的汉语拼音和出生日期DD-MM-YYYY)(白;底彩照,尺寸为5x7cm,面部完整,不可以微笑,嘴巴合上。不戴墨镜,免冠,出于宗教或民族原因佩戴头饰除外)

3.临时居民签证申请表二份(由签证中心提供);

4.家属表/教育和就业细节表(由签证中心提供);

5.说明访问目的的邀请函;

6.邀请人的家庭成员名单;

7.邀请人的公民或移民身份证件复印件(例如:IMM1000表、永久居民卡-正反面复印件、学习许可、工作许可);

8.下列文件的原件:

a) 由加拿大海关和税务总署(Canada Customs and Revenue Agency)出据的邀请人及其配偶的税收状况证明;

b) 如受雇,说明邀请人及其配偶(如有配偶)收入情况的受雇信; c) 如在校学习,所在学校出据的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

E)加拿大亲友的邀请信原件,包括您的姓名全称、亲友的姓名全称以及与您的关系、访问期限、地址、电话(探访在读留学生提供留学生的邀请函,护照、签证、留学许可证影印件及在校证明等即可)

9.一份由雇主出据的英文的在职证明,信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姓名、职务、现在的工资数额,信中还必须注明你雇主的姓名、地址,及电话和传真号码

10. 单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或者缴税凭证(如果您是自雇人士,请提供营业执照原件)

11.如果你已经退休,请提供注明退休金数额的退休证明;最好能提供工资单或每月发放工资的存折

12.资金证明原件且要反映出资金的积累历史;

12.在中国的财产证明(例如:半年期以上的银行存款证明,房产证明、车辆注册证明等);

13.与加拿大邀请人的关系证明,需要公证;

14.户口本整本复印件 ,新一代身份证请提供正反两面复印件

★十八周岁以下的儿童需要提供父母允许孩子出国的同意书。

二、签证受理所需时间:至少预留20天的申请签证时间。

三、收费标准:签证及代送费用为1500元/人。

备注:请提供真实材料,拒签费用不退。

预计办理时间:15工作日办理费用: ¥1800.00

第6篇:加拿大留学普签经验

准备自己办签证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中介费好贵,3000+rmb,而且据说去年只要1000+感觉被坑了。二是自己材料很简单,预存款有了,父母工资明细什么的都很简单,据说有公司什么的会麻烦。三是家里以前也有点签证的经验(虽然后来证实其他国家签证的经验在这没啥用)。 开始着手准备是3月底,提交是4月23,中间有拖拖拉拉的时候,当时在等offer所以也急不来,要想快的话两周之内就能搞定准备工作。最花时间的是公证。南京公证处是4-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不过也有其他地方的同学说找关系什么的当天就拿到了。 所有提交的材料都必须是中英双语的,公证处会帮你翻译不过要交钱就是了。公证的东西大概有

1.高中成绩单(回高中教务处开)一般学校也有英文版的,或者中英双语版的都可以。

2.高中毕业证。

3.大学在读证明,在校成绩,学校教务处都有英文版,记得带饭卡,一个章10块。

4.无犯罪记录证明,这个要先去公证处拿单子,再去警察局签字盖章(户籍所在地的警察局,户籍在学校的好像是去保卫处还是哪开),再回公证处公证,这是办的最坑爹的公证,来回跑了好几趟,还遇到过警察局没人当班的情况。

5.如果和爸妈不在一个户口本上的话要办亲属关系证明,带上独生子女证,户口本,一家子身份证,父母结婚证去办。

其实自己在办的过程中是很担心的,会怕少办了什么东西或者时间

赶不上之类的。找中介的好处就是基本不要自己操心了,他叫你去办什么你就去办什么。

关于存钱这个很多人都比较关心。我的情况是提前一年存的。我爸当时很坑的分别存在了三个银行里,所以还跑三个地方开了证明。加拿大的要求大概是一年20万,所以需要的是你家里有个存款20万以上,并且从去年8,9月就没动过的卡,找中介的同学貌似中介会帮忙解决,所以他们有动过的也没大问题。Sds就不需要这个一年的存款了,去他规定的几家加拿大银行里存钱就好了,考了雅思的都可以考虑这个途径,我当时因为有一年的预存款所以就没去了解这个项目。

资金证明我开了父母的税单,工资卡复印件,在职证明,房产证和银行预存款的单子。不过优本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能资金方面会有不同,所以还是问问上海服务处吧。

要填的表有三个,m1294表,家庭信息表和教育及就业信息表,网上会有模版,照着填吧,别忘了都要中英双语填。那个m1294表记得填完要点最下面的validate,出条码的。

体检南京有两个点,都在莫愁路上,我去的是环球医生,提前预约好,带上护照,身份证复印件,照片和现金,预约完会有详细短信通知的。体检前不用空腹,不过最好也别吃的太丰盛。他会通知说自备零钱,1450,不过带1500他也能找。体检完会给你一张单子,递交签证的时候一起寄出去就好了。体检结果医院会直接提交给签证中心,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体检结果你是不会知道的。而且结果一般当天就出,所以不用担心要等体检结果。体检项目有胸透,验血,验尿,血压,身高体重,

心胸科。从学校去环球医生的话直接南林大厦外面坐28路就可以到了,具体哪站去百度吧。

留学基金委的要求里有个什么出入境检疫的体检,这个我们之前都没听过,签证体检完也没给这么个东西,所以也不晓得怎么搞。

留学计划据说是很重要的。上网搜吧,我就是搜了篇然后根据自己情况改了改就交了,重点是要把自己的安排,学习预期什么的都写清楚,还要说明自己学完一定会回国,比如家人要求啊之类的,让签证官知道你不会逗留就好了。

材料里还有一项是写有家庭住址的粘性贴纸,这个到打印店或者文具店去买A4的不干胶打印纸就好了,然后自己写上住址就好了。不过学校里没找到卖的。

最后就是对着材料对账单一项一项的打钩检查。我4月23号寄出的快递,之前要先把签证费1200+汇过去,这些汇款帐号,地址什么的,签证中心官网上都有。先是寄到什么上海出国中心公司什么的,他们会先帮你检查材料完整性,我当时就缺了户口本的翻译件和m1294表没有validate,然后又汇钱去给他翻译,然后从新弄了表格扫描了发过去。26号材料到达领事馆,6月7号网上查到通过,8号早上就寄到了,总共等了30个工作日。自己搞的,也是班里最早拿到的,应该算是幸运吧。他们找中介的材料搞定的比较晚,因为学习计划,表单什么的都是拿到offer才弄,所以慢了点。

最后包裹里会把所有你的材料都还给你,签证也给你贴上了,还会有所有费用的发票。

其实最大的经验就是,不懂的问度娘,度娘是万能的!百度知道很好用。然后就是中介就是花钱买方便,不用自己多操心,自己取舍吧。因为各位办签证时是在有了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办,那个60多页的PDF上也有教程,所以会跟我的手续有不同点。照着上面来,文件什么的都要看,会有用的。

最后晒下拿到的包裹和签证,有别的问题也可以Q我或者手机联系我。

第7篇:美国面签材料

美国签证所需材料

面试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1护照原件及复印件,旧护照,照片原版3张,照片电子版51*51。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全家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4全家福照片或全家人生活照片;

5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

6房产证,汽车行驶证,银行存款单,股票对帐单,有价证券或其他能证明个人财产状况的原件资料及复印件。(此部分资料尤为重要,请尽量准备的充足、详细)。 7工作名片, 工作证件, 职业或职称证书, 公司在职证明信:说明职务,在此单位工作年总收入,同意出国并保证按期归国。(下页为模板)

8公司营业执照原件(能带原件务必带原件,复印件必须加盖公章)或事业机关代码,单位介绍资料或单位登在报刊杂志上的广告等能说明单位性质、经营状况及规模、影响力的相关资料;退休人员请携带退休证。

9如身份为公务员,请携带工作证以及能证明本人身份的工作证件(例如法官,需携带法官证)、任命书、代表证等。

10如有去过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经历,请携带当时的护照,签证及在境外的照片数张。

11* 美国签证专用照片51*51白底 3张(或在使馆附近拍照)

注:以上材料务必准备齐全原件, 详尽的材料将有利于您顺利取得签证!签证当日请注意着装得体。

美国签证申请表

以下表内各项信息无论英文和汉字必须按要求填写,所填写内容真实、详尽。所填写内容

美国签证申请补充信息表

美国签证在职证明

以下为英文公司在职证明信模版,请您用单位抬头纸分别打印.

Certificate Letter

To: 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Mrs. is an employee of our company. She will pay a visit to U.S.A. on Nov 2010.

The details of the applicant is listed as follows:

Name: Chen Hui JunSex: FDate of Birth: 24 APR 1951 Passport No.: G36587618Profession: Assistant ManagerMonthly Salary: RMB5000

Our company hereby guarantees that the applicant will obey all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ost countries to be visited, and return to China on time. We keep herposition upon the end of her)trip.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kindly consideration.

Yantai Yifeng Real Estate Co.,LtdTel:(0535)6710685FAX:(0535)6710673

第8篇:山南留学360:加拿大续小签材料列表

WWW.SLL.CN

【加拿大留学出国签证】加拿大小签续签攻略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加拿大小签就是允许加拿大留学生出入境的一种许可。最新消息,加拿大小签续签可以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学生需要准备护照,学生许可签证,银行存款证明,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照片,成绩单等等。

加拿大留学生返加签证是就是小签

返加签证又名出入境签证,是允许加国留学生离开加拿大后,再次返回加拿大的通行文件。学生在入境时, 除了持有有效的就读许可证之外,还必须持有有效的返加签证方可再次进入加国。加拿大留学生返加签证也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小签”

小签的作用就是出入境许可,这个有效期和学习许可的有效期不是一致的,通常很短,半年到一年,这个续签相对很容易,学生提供,成绩单,在读证明就可以邮寄给加拿大使馆办理。通常我们留学生如果不回国,小签过期了都没有问题,因为只要你不离境就可以,小签就是一个入境签证。小签分2种,一种叫单次往返,一种叫多次往返,只是申请费有差别,办理程序都是一样的。单次往返就是在有效期内,只能一次出入境。多次往返就是不限制出入境次数。

加拿大小签续签流程

小签可以将所有材料和表格寄送到美国或者中国的加拿大使馆,材料要求也根据使馆不同而有所差别。北京使馆的材料要求和首次申请visa时大致相同,只是要多准备过去两年的在加拿大学校的成绩单和过去所有Study Permit的复印件。

加拿大续小签材料列表

1 护照原件

2 学生纸(study permit)复印件

3 money order

多次出入境:150 CAD 收款人: RECEIVER GENERAL FOR CANADA

130 US dollars 收款人:CANADIAN CONSULATE GENERAL

单次出入境:75 CAD 收款人: RECEIVER GENERAL FOR CANADA

65 US dollars 收款人:CANADIAN CONSULATE GENERAL

(选择单次或多次出入境对签证率没有影响,依据回国次数和签证到期时间自己决定)

4 银行存款证明,应该是最近的,不要超过15天为好(避免调查现有存款)

WWW.SLL.CN

5 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表格最后一定要手写签名)

6 Check list

7 2张2寸照片(护照尺寸) 说必须是半年内与护照照片不同的说法纯属传闻。

8 OFFER,在读证明,一年内成绩单,和学校开具的附有attendence rates的school letter(虽然没有要求寄这些材料,但是有时候visa office会要求补寄这些材料。为了避免耽误时间,还是同时寄出为好)

最新更新:5月29日起小签可以在加拿大境内申请

从5月29日起,在加拿大申请小签(temporary resident visa application)将不必将材料寄往境外,渥太华将接受小签的申请。根据加拿大移民局上发布的消息,这项调整为试行,何时结束试行尚不确定。

具体的变化如下:

从5月29日起,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小签者可以将申请表 Application for a Temporary Resident Visa [IMM 5257] (PDF, 275 kb) 填好后邮寄至渥太华,以往加拿大不接收境内申请,申请人大多将材料邮寄至美国的西雅图。

渥太华具体的接受申请的地址如下:

地址一:

CPP – Ottawa

P. O. Box 9640

Ottawa, ON, K1A 0C1

地址二:

CPP – Ottawa

Temporary Resident Visa Section

365 Laurier Avenue West

Ottawa, ON K1A 1L1

另外需注意的是,如果你把申请材料寄往渥太华,申请费用必须采用网上支付或者银行机构支付,而非原来更通行的Money Order。

第9篇:美国面签材料清单

面签材料 1.必备材料

(1)护照

(2)签证费收据

(3)照片(洗出来的四张)

(4)预约凭条

(5)I-20

(6)SEVIS收据

(7)DS-160

2. 和学校有关的材料

(1)录取通知书(就是I-20表)

(2)奖学金证明(与1-20在一起)

(3)在校证明/学位证

(4)成绩单

(5)PS

(6)老师推荐信

3. 和财产有关的材料

(1)户口本(原件)和翻译件

(2)身份证原件,父母身份证复印件翻译件 (2)银行存款证明

(3)父母工作收入证明(红色抬头纸)

(4)父母银行卡流水/信用卡

(5)自用卡流水/信用卡流水

(6)房证复印翻译件

(7)车证(复印件)

(8)父母结婚证(翻译件)

(9)出生证(复印件)

4. 辅助材料

(1)和家人的照片

(2)出国旅游照片

上一篇:怎样转变政府职能下一篇: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