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训练

2022-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二作文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二男生三级蛙跳成绩影响的研究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能有效改善初二男生的身体核心区域力量与稳定性,加强腰腹肌群、骨盆、髋关节肌群的协调用力水平,对初中生稳固掌握三级蛙跳的技术动作、成绩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跳跃能力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三级蛙跳;初二男生

跳跃能力的发展作为青少年综合素质与体能发展的课程目标,一直受到中学体育学界和课堂教学的重视。而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数比重的增加和学生家长的关注,三级蛙跳作为选项之一,既是发展全身协调性、灵敏性和力量素质的良好项目,又是增强跳跃能力提高中考成绩的良好选择。实际教学中,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三级蛙跳技术动作和躯干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解与认识不一,造成许多学生未能很好掌握三级蛙跳的技术要领和躯干的协调用力,无法顺利完成三跳动作,对三级蛙跳缺乏信心、望而生畏,从而成绩也不甚理想。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越来越被业内专家和教练员们认为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由核心力量训练带来的、对人体生理与运动训练原理的认知,并结合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项目中注重加强核心力量的练习将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相关项目成绩的提高。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从当前运动力量训练的发展现状和中学生跳跃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在初二男生发展跳跃能力的重要项目三级蛙跳中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内容,通过教学实验中核心力量训练和常规力量训练的教学实践,及相关指标数据的测量检验和比较,分析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对三级蛙跳的技术动作掌握和成绩提高的影响效果,以期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方法内容提供新的拓展和有益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核心力量训练对三级蛙跳成绩的影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运动生理学、力量训练学等专业教材学习和在“中国知网”检索与筛选有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期刊文献,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概括以及分析,了解发展体能训练、跳跃项目训练中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对跳跃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问、请教有关中学教学和训练的专家、教师(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10人,其中8人为教练员或曾任教初三毕业班),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在提供多种备选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听取建议,确定了在实践中较为有效的8种练习方法作为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加入实验班的教学训练中。

2.2.3 教学实验法

根据笔者教学年级和进度,在初二年级的上学期全级10个班中随机抽选两个班3班(41人)、7班(42人)分别作为实验班、对照班,进行为期8周共16次课的教学实验,教学进度为本学期的“通过跳类项目发展跳跃能力单元”。由于是初二级发展跳跃能力的初学阶段,学生对三级蛙跳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技巧知之不多。所以本单元是发展跳跃能力的新授课类型,整个教学进程是学生边学边练边提高,最后进行三级蛙跳技术动作评价和成绩测试。实验班采用以核心力量训练为重点结合部分常规方法的练习内容,对照班沿用常规的力量训练内容。并对两班学生实验前后的体能素质指标和实验后三级蛙跳成绩进行测试。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教学实验前相关体能素质指标、实验后三级蛙跳技术评价和成绩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17.0软件对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显著性T检验,以实证核心力量训练对三级蛙跳成绩的影响效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核心与核心力量及训练、核心稳定性的释义

核心是指我们所说的身体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即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核心部位的关键部分是腰、骨盆和髋关节以及之间的肌肉、结缔组织。

核心力量是稳定人体表层、深层肌肉群,收紧腰部、腹部和背部核心肌肉,以使躯干能稳定,顺畅发力的力量能力。核心力量训练是针对机体核心部位大小、深浅肌群(主要是腹部、下背部、骨盆部肌群)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1]

核心稳定性就是腰、骨盆、髋3个部位的联合稳定程度,进而控制身体姿态和躯干运动的能力,是指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韧带和结缔组织的稳定状态,并以高效、协调性的方式来维持躯干运动时脊柱和骨盆的平衡性。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核心肌群,对身体的动态链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核心稳定性训练不单是对核心肌群力量的训练,而且还对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进行训练。核心稳定性的提高有助于核心部位的大肌肉群的力量产生,容易形成大肌肉群在某个方向上的合力,容易把一端的力量传送到另一段,可提高核心部位的大小肌肉群控制身体的平衡性。反之,核心部位的力量提高,可直接提高核心部位的稳定性,控制身体的平衡。

综合以上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包括了核心稳定性训练、控制力量训练、协调力量训练和反应力量训练。[2]核心力量训练突出了提高力量的传递、协调组合和控制肌肉的能力,表现在全身多肌群整体性在多个维度内同时参与运动。当核心肌肉群在带动髋部、肩部、腰带和躯干一起工作时,主要功能是维持核心稳定性,对跳跃类运动项目来说,是起着由下肢向上体传递力量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知,在三级蛙跳教学和训练中,进行充分的核心力量训练将对学生增强躯干核心部位用力时的稳定性、与四肢的协调性,加强下肢快速爆发向上传递力量、提升重心向前上方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本研究的教学实验课,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水平和能力,采用由低到稍高难度级别的静力性练习、动力性练习来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3.2教学实验的条件控制与前测数据分析

根据文献资料及访谈收到的建议,确定采用8种核心力量训练练习方法加4种常规方法作为实验班的教学训练内容,包含静力性和动力性的内容。对照班采用常规的8种跳跃力量发展的训练内容,如表1。练习时间均在课中的15分钟左右,然后安排5分钟放松练习后下课,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选用练习方法和进行练习负荷量的调整。

教学开始前进行了立定跳远、原地跳起摸高、单足三级跳、一分钟跳绳四项身体素质的测试,经过统计分析,表明两班学生反映跳跃能力的素质成绩相近,且T检验P﹥0.05,两班学生的各项成绩差异不具显著性,如表2。

3.3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三级蛙跳技术评价的影响与分析

由于本单元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新授课内容,所以,两班在前两课时的学习三级蛙跳技术动作时是相同的教学讲解与示范,动作口诀为“脚开臂摆降重心,一伸二屈稍前倾。快摆快蹬前上跳,腾空展体又收腹。后摆有力前收腿,小腿前伸脚跟落。三跳快速加连续,一快二平三又高。”要求学生会背并理解来指导动作练习。之后实验班即开始核心力量训练内容的练习。在课程结束测试三级蛙跳成绩时,由8位资深体育老师对两班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评定,包括预摆、三次起跳腾空、落地缓冲等环节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稳定性等因素,结果如表3。

可以看出:预摆动作评分的T检验结果P﹥0.05,预摆动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评分差异不具显著性,表明学生掌握程度相当,常规教学方法同样能较好掌握预摆环节的要领;而起跳腾空和落地缓冲技评分的T检验结果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技评总分的T检验结果P﹤0.01,差异具非常显著性意义。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核心部位肌群、下肢力量稳定快速传递、对学生三次起跳和三次落地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及完成连贯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同时促进学生对三级蛙跳动作要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在各个动作环节上有所表现。

3.4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三级蛙跳成绩的影响与分析

在16次课的教学中,每节课安排15分钟左右的发展跳跃能力的专项练习,实验班选择表1中的12种练习内容进行重复、间歇、组合循环等练习形式,静力性与动力性练习结合、上下肢力量发展结合。对照班选用表1中的8种常规练习内容。实验教学结束即对两班学生的三级蛙跳成绩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中看出,两班学生三级蛙跳的成绩平均达到6.6—6.8米,同比往年属中等偏上水平,表明两种教学训练方法均能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与提高三级蛙跳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经统计T检验P﹤0.05,两班成绩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班的成绩更加优秀。充分证明实验班以核心力量训练为主的练习内容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躯干核心部位肌群的协调用力,使核心部位的腰-骨盆-髋关节系统能快速有效地传递来自下肢蹬伸的爆发力量,对成绩提高的影响效果较常规训练更为显著。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核心力量训练与常规教学方法均能提高初二男生的三级蛙跳成绩、发展跳跃能力。而通过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评价,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更能显著提高学生核心部位大小肌群的力量与稳定性协调性,有效控制与传递来自手臂摆动和下肢蹬地的爆发用力,使学生对三级蛙跳技术动作和要领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三级蛙跳成绩的积极影响更具显著性意义,常规教学方法也能够增强上下肢较大肌肉群的力量与速度,核心力量训练则进一步加强了躯干核心部位大小、深浅肌群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而三级蛙跳的起跳、重心变化、落地缓冲都依赖核心部位与下肢大小腿的肌肉爆发力和上肢摆动对重心的控制力的协调与稳定。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连贯、高效地完成整个技术动作必然能良好地发展跳跃能力,创造更好的三级蛙跳成绩。因此,在中学生发展跳跃能力项目的教学中重视增加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4.2 建议

在三级蛙跳或其他发展跳跃能力的项目教学中,首先,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与方法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负荷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让学生易完成、能承受,不受损伤;其次,准备好可行的适宜的器材,设计好练习动作方法,确保能够对核心部位的肌肉群、关节组织起到力量训练的效果;第三,核心力量训练要与以上下肢大肌肉群为主的常规力量训练方法良好配合,教师要及时诊断学生技术动作的不合理原因,调整力量训练内容与方法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30):1119-1131.

[2] 闫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其关系[D].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2011.

(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

作者:李露 陈彩军

第2篇:浅谈初二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的难点所在。由于作文的写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由于在写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写作出来的作文内容、结构大同小异,不够新颖。为改变这一问题,要求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加以关注。在本文对初二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分析过程当中,指出了可以通过对指导学生养成写作生活日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在模仿优秀范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认同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善于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使学生创新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希望能够在相关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落实。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思维

作文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看法转变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作文的构成需要学生善于应用语言,掌握词汇、语式的应用技巧。同时,作文也是当前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关键性的构成要素之一。高质量的作文不单单需要对生活进行模拟,还需要丰富对语言运用的实践。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备受各方教学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初二阶段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来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作文描写与表达出来的内容或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作文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模式上来看,都缺乏标新立异之感。为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把握写作的关键,就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指导学生养成写作生活日记的习惯

初二阶段学生大多在写作上面临着所谓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中心思想明确的作文题目而言,虽然了解题目的主旨与立意,但仍然无从下笔,内容的构思相当困难。产生以上问题的最根本性问题在于:写作找不到可以写作的材料。产生这一问题的一大关键原因在于:在平时所开展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与方法。但实质上,写作所需的素材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形成写作所需的素材材料。之所以学生无法积累素材,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留意生活的细节之处,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写作生活日记。通过硬性规定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按时上交生活日记,督促学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感悟生活中的细节,不限制写作的内容,使学生将生活日记作为感悟的平台,所感所悟、所思所想都记录其中。长期坚持这一习惯,学生必定能够积累相当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尴尬问题。

2 指导学生在模仿优秀范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对于无法掌握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的学生而言,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优秀范文,从模仿开始,能够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但各方对于本措施的实施效果多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主要依据在于:对范文的模仿会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陷入写作思维的定势,不自觉的重复他人的语言以及思想,形成的作品也就缺乏个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但同时,优秀的范围也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会学生写作防范中最为直观与星星的手段,很多时候其价值高于了各种语言上的解释与说明。为了能够使优秀范文对于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提升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灵活选择范文作品。所选择的范文作品不但需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更需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观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创新。

3 认同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的逆向发散,是从与问题相反的方法入手,展开多方探索与思考,从而形成与一般认知完全不同的全新见解,而掌握这一思维对于促进学生写作中的创新能力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有所发展的基础之上,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传统意义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意识出现限制,无从发展。这样一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而言,很多学生所描写的作文内容往往会出现大同小异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故而,需要在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关键性的措施在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思维,促进思维的活跃发展,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促进学生由思维的变化转变为智能层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思考,最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4 善于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有关研究中指出: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的灵活应用,使学生的眼见更加的开阔,创新能力得到保障。网络资源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设置各种虚拟性的场景,并将这些场景元素成功应用于作文教学以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中。更加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对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活动感官上的刺激以及相当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创作灵感的激发而言意义重大。除此以外,网络多媒体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写作中对于素材,对于情感体验的交流更加的及时与有效,从而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意义相当显著。

5 结束语

大量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目的与要求在于:打破学生在完成作文过程当中的思维定势与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发散式思维的灵活应用,巩固对问题的认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重视对素材的积累,最终使学生对于作文的构思更加的巧妙与新颖。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二阶段作业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作者:李明艳

第3篇:初二作文训练

刘会美

题目设置:

生活中,我们曾为自己读懂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个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滴露珠......而感动不已。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比如:你误会了你的同学,想起曾经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懂了真正的友谊是互帮互助,你决定向他道歉。

你犯了过错,经过老师的教导,你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读懂了老师严厉之中蕴含的一片爱心。

训练目标:

1.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习写记叙文

2.注重记叙文的细节

3.要在叙事中打动人 ,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

4、大家开动脑筋结合自身实际以“懂你”为内容(你可以是父母、同学、老师、亲戚——),运用所讲方法写一个能打动人的细节。

训练重点:细节决定成败------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1、什么是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2、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3、如何进行成功的细节描写?合理扩展

她骂他懦夫。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

温馨提示:

发挥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留心观察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张开想象的翅膀,就能用你的妙笔生出“细节”之花。

感受细节(走进文本)

1、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_____朱自清<<背影>>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活,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夜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3、 打开门,我突然发现墙角边有一个陌生而熟悉的身影——父亲!

我愕然了,父亲蜷缩在院墙的角落里,蹲在一只破木凳上,斜倚着炙热的墙壁,额头上缀满晶莹的汗珠。

见我出来,父亲充满倦意的眼神中,分明闪过一丝亮色。他迅速跳起来,几乎是冲到我身边,把满满一袋水果塞到我的怀里,不自然地咧开嘴,孩子似的嘿嘿地笑着。——曹兆琨《父爱无声》

4、一只干枯如柴的手伸到我的面前,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抬眼望去,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那蓬乱的头发像积满灰的稻草一样堆在头上,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嵌着一双大而无神的眼睛,他那干裂的嘴唇轻轻地蠕动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我掏出一元钱放在他手中,他那死灰般的眼中突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他一边说着:“谢谢你,好心人,”一边转身走向远处。 ——冯露《血色残阳》

美文导引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满文军用他那淳朴而不加任何雕饰的嗓音诠释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对儿女的深深的爱,《懂你》,我很喜欢这首歌,不止一次被感动过。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识字不多,平平淡淡的劳作,平平淡淡地生活,同样也是平平淡淡地爱着我。

小时候,我很依恋母亲,总是在作文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的妈妈》;总是“粘”着母亲,无论她去哪儿;总是在吃饭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里发生的种种事情,而母亲总是静静地、微笑着听着我说„„

然而时光悄悄地改变了一切,我慢慢地长大了,自认为成熟了,无形中所谓的“代沟”出现了。总觉得母亲和我对待同一事物的眼光越来越不一致了,总觉得母亲越来越“落伍”了,总觉得我该独立自主了。个头越来越高,办事能力每况愈下,我将这归咎于母亲,对她的不满与日俱增。在我的眼中,母亲变了,变得有些唠叨,甚至不那么和蔼慈爱了。于是我把自己封闭起来:“我要独立,不要你管我!”“妈妈不爱我!”我曾经在心里下过这样的结论。啊,真可怕:我怎么会这样想呢?母亲会伤心吗?我怎么越来越不懂她了?

那次阑尾炎手术过后,我行动一直不方便,妈妈不分昼夜寸步不离地守着我,生怕我有什么闪失。麻醉药性刚刚过去,刀口还疼,但在疼痛中,我仍不忘自己的“独立宣言”,倔强地认为我一个人能管好自己,三番五次地叫妈妈放心回去„„带着一丝留恋、一丝担心,妈妈在我坚决的目光中终于走出了病房。我很欣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吧!

昏昏沉沉之中,我感到浑身直冒虚汗,嘴唇、嗓子干涩难忍。“这时要是有人在旁边就好了„„”可就在刚才,我那么固执地支走了妈妈„„唉,听天由命吧!又过了一阵子,正当我浑身无力而又无助地昏睡着的时候,我忽然感到一点湿润,凉凉的,甜甜的,在我的嘴唇上。“不是幻觉吧?”我慢慢睁开眼睛:妈

妈!——她又回来了,正在用棉签浸着水滴湿我的嘴唇,给我补充水分。“你刚才有点发烧,幸亏我又回来了。来,用冷毛巾敷一敷吧!”“看看你,流这么多汗,给你擦擦!”“现在还不能喝水,忍一忍,过了这会儿就好了。”„„她不停地说着,我看着她,任凭她摆布。在那一刻,我觉得,妈妈真好!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妈妈对我时常的关怀,深深的爱。

那几天,我一直都在反省,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反省自己对妈妈不经意的伤害。有一天,朋友来看我,送了束康乃馨,我顺手送给了妈妈。妈妈告诉别人:这是孩子送给她的“炕奶心”。还解释:孩子出院后,我开始试着理解妈妈。我明白,妈妈爱我爱得很平淡,但平淡是真。有人说,有幸守住平淡的人,甘于平淡的人,将能在生命中品出茶的味道。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懂,妈妈爱我,也希望我能爱她。我想,我要找个特好的机会,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我现在已经懂你,我真的懂你。”

[点评]本文值得借鉴的地方:

1、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如何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很直得同学们研究。

2、语言细腻,善于表达内心。写情感类、人性类的文章,最忌粗硬、空洞,最能抓住人心的是细软、真实。很多人以为要感动人,就要堆砌很多优美的词句,其实正好相反,平淡写来,丝丝入扣,更能动人心弦。

第4篇:初二作文训练

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半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

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因为我”,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是如此”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

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第5篇:初二年级作文训练

如何进行初二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

李维博

一、学会写作记叙文

在这一学期里,记叙文的写作仍然是训练的重点。往往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是泛泛地说,不能举出具体的事例。别管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一般离不开具体实际的事,泛泛地说,没有说服力,写出来的文章不会感人。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呢?

第6篇:初二下作文训练之——议论文:诚信

初二下之(17)——周末作文练习:谈诚信

又到周末了,迪儿的作文训练正在进行中。这一周的作文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家里的《作文百科》里就有这样的素材,因此,吩咐迪儿反复的看诚信相关的素材,然后写出一篇文章来。

积累的素材有:名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忠信,行笃敬。 (理解这些名言的意思)

故事素材:

1、耶路撒冷的小酒店

2、总裁终止演讲

3、一个贫困小提琴手的诚信

4、诚实得来的订单。

题目:诚信

提纲:

1、开头:选用论语中的——言忠信,行笃敬作为开头语,分析诚信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品格。

2.选三个故事说明诚信体现的品格——选用总裁终止演讲,小提琴手的诚信和耶路撒冷的小酒店作为素材

3、说明诚信的好处——点题

正文:诚信

《论语》中有一句话说道:言忠信,行笃敬。这句话说的是:说话必须讲究诚信,终于国家。做事情必须礼貌待人,尊敬他人。诚信,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品格,没有诚信的人是会受人鄙视和看不起的。

是的,不论有多伟大的目标,有多伟大的事业,都要遵守自己的承诺,百事可乐的总裁卡尔就是一个讲究诚信的人。某天,卡尔在科罗拉多大学演讲前答应与一个叫杰夫的商人在演讲后进行十五分钟的会谈,可是他讲得过于尽兴,时间过了也不知道,当有人上台来告诉他的时候,他猛然醒悟,当即终止演讲,下台对杰夫道歉并与之交谈。这位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大人物,可在演讲的时候果断终止,这是对他人的承诺和信用啊。所以卡尔不但事业成功,也获得别人的尊重。

很多人都认为诚信是最高尚的品质,在讲究诚信的同时也获得了人生最大的愉悦!一则故事就体现诚信的高尚品质!一个年轻的艺人在演奏时发现一张中了50万美金的奖券放在了他的礼帽中,第二天他就带着这一张纸去演奏,纸上写着这奖券的失物招领,一个中年人看到了急忙走过来,语无伦次的领回奖券并千谢万谢。原来是中年人错把奖券放入了艺人的礼帽里了。一个贫困的艺人能在巨额金钱前不为所动,归还失主,因为他有着最高尚的品质——诚信,并收获了诚信带给自己的愉悦。

很多讲诚信的人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出访以色列的时候,想去一个小酒店里消遣,于是他打电话给小酒店老板,要求老板拒绝其他的顾客,可是老板谢绝了,因为他的酒店里有许多老熟客,他不愿意把他们拒绝于门外,他要对他的顾客负责任和讲信用。酒店老板的做法就体现了诚信的精神,也体现了诚信的力量。他更受到他的顾客的尊敬

了。

诚信是最大的智慧,诚信是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诚信能让人获得高尚的品格,诚信能让人获得尊重。你可以做得不好,但是不能欺骗他人,这就是讲诚信的人生准则。

第7篇:初二生物训练题

1.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鲍鱼、牡蛎 B.海葵、海蜇 C.乌贼、鱿鱼 D.蜗牛、扇贝

【考察目的】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B

【解析】选项中的鲍鱼、牡蛎、乌贼、鱿鱼、蜗牛、扇贝都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的软体动物;海葵、海蜇是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的腔肠动物.因此以上动物中不是软体动物的是海葵、海蜇。

2.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C.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D.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肺

【考察目的】节肢动物――蝗虫的结构特点与其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作用。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运动能力较强。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螃蟹、苍蝇 B.羊、牛 C.青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

【考察目的】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选项中的羊、牛为哺乳动物,青蛙为两栖动物,田螺是软体动物,水蛭是环节动物。

4.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 )

A.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

C.都有三对足,两对翅D.足和触角都分节

【考察目的】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C

【解析】C选项只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群的特征,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虾、蜘蛛等不具有此特征。

第8篇:初二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命题:丁莹

审核:印玉美

一.知识梳理: 1.问号:

①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②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

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③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④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句末不可用问号。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⑤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野豆角花,谁不认识! 2.冒号:

①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

“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②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想法”等词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

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③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他们热衷的话题:足球。

④转述的话(间接引语)不能用冒号。

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⑤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⑥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 苏轼《念奴娇》词描绘了长江:(冒号去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 ⑦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⑧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⑨“XX说”在中间,话在“XX说”前后,不能用冒号,用逗号。 ⑩同一句话内一般不能有两个冒号。下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改: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改为“,”)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3.引号:

①表直接引用(引号里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②表特定称谓

③表强调突出

④表讽刺、否定

⑤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Ⅰ。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我们就叫他‘小诸葛’吧!”他提议道。

Ⅱ。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Ⅲ。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Ⅳ。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 “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Ⅴ。对句中某个词进行强调时,该词上要用引号。

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引发如此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4.省略号:

①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

②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5.顿号

①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②顿号不能与“和”“或”同用。

1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去掉) 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③多个并列词语,最末两个之间用连词连接,不用顿号。 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去、改为和)杂技。

④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到诱人的香味。

⑤较长的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陶醉了。 ⑥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⑦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表确数时必用。 ⑧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6.书名号:

①主要用以表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活动名、栏目名不用书名号,用引号)

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②、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③、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④、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7.分号:

①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②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8.括号:

表示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常放于句号逗号后,表示句子的完整。 他一般晚上都待在家里(周日除外)。 二.实战演练:

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故乡,该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往往通过表情、身姿等非语言因素(俗称身体语言)传递信息。

2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曾写过一篇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

B.保尔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C.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D.母亲的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 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小桥上了。 C.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D.他看上去才十

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7.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B.“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D.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 8.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有谁会有闲心关怀一颗古藤罗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C.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D.就像奥兹国的男巫师里的锡皮人,我觉得所有的关节都需要加油。 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我们不久就会看到:我们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两年来,我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高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1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傣族人最隆重的佛教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B.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 C.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D.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好好商量一下。 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一二两排的同学准备活动。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了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感慨。 1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 B. 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

3 C. 他不由得大吃一惊:由于疾病的折磨,首长的变化多大啊! D. 保尔用不平凡的一生演绎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的恋歌。 C.荷塘涌现出一股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A D. “我喜欢孩子们,”月亮

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1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遗像不到的收获。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革命者发出了“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的誓言。

标点符号答案

1.C ?改为。

2.C(A.:改为,

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 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 6.D(顿号去掉)

7.A(B.:改为,

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 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 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 ) 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 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号去掉)

1.C ?改为。

2.C(A.:改为,

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 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 6.D(顿号去掉)

7.A(B.:改为,

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 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 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 ) 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 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号去掉)

1.C ?改为。

2.C(A.:改为,

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 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 6.D(顿号去掉)

7.A(B.:改为,

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 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 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 ) 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 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

4

上一篇:人无信而不立演讲稿下一篇:正畸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