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名单

2022-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康市名单

安康市直事业单位名单

(共计236个)

1、直属事业单位(9个):市委党校 党史研究室

档案局 报社 职业技术学院

方志办

移民局

招商局 公积金中心

2、代管机构(5个): 考核办

接待处 老龄办 项目办

公产局

3、派出机构(1个):高新区管委会

4、集体经济组织(1个):供销社

5、群团组织(3个):残联 文联 红十字会

6、市纪委下属事业单位(1个):行政效能投诉中心

7、市委办下属事业单位(3个):机关事务管理处 信息科 香溪印刷厂

8、市委组织部下属事业单位(2个):党员电教中心 研究室

9、市委老干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干休所 老干部活动中心

10、市委宣传部下属事业单位(4个):理论讲师团 通讯组 理论教育室 网络宣传管理办

11、市委统战部下属事业单位(3个):民族宗教科 党外干部科 市社会主义政治学校

12、市委政研室下属事业单位(2个):农村改革试验办 产业化研究科

13、市编委办下属事业单位(1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14、市人大下属事业单位(1个):机关事务管理处

15、市政府办下属事业单位(5个):驻西安办事处 机关事务管理处 发展研究中心 招待所 机关幼儿园

16、市物价局下属事业单位(1个):价格认证中心

17、市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11个):考试管理中心 电大 安康中学 第二中学 初级中学 第一小学 第二小学 幼儿园 阳光学校

8 教研室 电化教育馆

18、市科技局下属事业单位(4个):地震办 知识产权办 科技情报研究所 生产力促进中心

19、市工信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工业行业管理办 煤炭行业管理办 非公经济发展办 县域工业促进办 科技创新办 节能与金融服务办 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所 乡镇企业培训中心

20、市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7个):双拥办 民间组织管理办 儿童福利院 社会福利院 救助管理站 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减灾办

21、市司法局下属事业单位(1个):市公证处

22、市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省属企事业审计处 计算机审计中心

23、市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15个):征收管理局 采购中心 生产资金管理局 国库支付局 投资评审中心 经济建设科 国际合作科 企业科 税政法规科 财政信息中心 政府采购管理科 监督检查科 收费资金管理中心 培训中心 后勤服务所

24、市人社局下属事业单位(13个):社会保险经办中心 社会保险基金办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就业管理局 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人事考试管理中心 小额信贷办公室 公共职业介绍中心 农村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军转培训中心 技术学院 技工学校 工业学校

25、市国土局下属事业单位(7个):土地统征储备中心 执法监察队 城区国土所 规划与评审所 土地估价所 地质环境监测站 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26、市环保局下属事业单位(3个):监察支队 环境保护监测站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7、市规划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规划办 招标办 设计院城郊规划所 监察支队 质量监督站 城建档案馆 统筹办

28、市住建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市容管理办 村镇建设管理办

9 后勤管理中心 市政设施管理处 绿化管理处 工程造价管理站 墙改办 市房管局机关

29、市房管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产权产籍所 房地产估价所 房地产监察大队 房地产交易所 城区房管所 恒口房管所 关庙房管所 瀛湖房管所

30、市交通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建设管理办 道路运输管理处 公路管理处 工程监督站 地方海事局 公路规划设计院 交通技工学校 市公路局机关

31、市公路局下属事业单位(13个):公路收费管理处 机修厂 工程处 汉滨公路段 汉阴公路段 石泉公路段 宁陕公路段 紫阳公路段 岚皋公路段 平利公路段 镇坪公路段 旬阳公路段 白河公路段

32、市水利局下属事业单位(7个):防汛办 水产站 水保站 水利管理站 工程质量监督站 设计院 防洪保安工程办

33、市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12个):农机局 农经站 减负办 农科所 畜牧中心 种子站 农广校 农技站 植保站 土肥站 能源站 动物卫生监督所

34、市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8个):天保中心 种苗站 动植物保护站 化龙山保护区管理局 蚕研所 林技中心 退耕办 蚕桑推广站

35、市商务局下属事业单位(4个):市场运行管理办 商贸服务管理办 茧丝绸协调办 贸促会办公室

36、市文广局下属事业单位(12个):文化产业管理办 电视台 广播电台 执法支队 图书馆 文研室 群艺馆 历史博物馆 电视转播台 村村通技术服务中心 监测台 传输中心

37、市卫生局下属事业单位(11个):监督所 社区卫生与基本药物管理办 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 疾控中心 妇幼保健院 中心医院 人民医院 中医医院 第三医院 疗养院 中心血站

38、市计生局下属事业单位(4个):流动办 计生协会办 宣技中

10 心 药具管理站

39、市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1个):业余体校

40、市统计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社会经济普查中心

41、市安监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执法支队 教育培训中心

42、市信访局下属事业单位(1个):信访接待中心

43、市人防办下属事业单位(1个):人防指挥保障中心

44、市粮食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财务统计中心 质量检测中心

45、市药监局下属事业单位(2个):食品药品检验所 稽查支队

46、市政协下属事业单位(1个):机关事务管理处

47、市残联下属事业单位(2个):康复指导中心 就业服务中心

48、安康中级人民法院下属事业单位(1个):业大分部

49、安康日报社下属事业单位(1个):新华社安康信息站 50、市供销联社下属事业单位(1个):供销培训学校

51、市扶贫开发局下属事业单位(1个):山地移民安置办

第2篇:安康市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0 更新时间:2015-7-8

(一)行业情况

201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9.6亿元,增长3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截止2013年底,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户,其中获得GMP认证资质的企业5户、皂素企业15户、中药材加工企业2户、从事天然植物提取的企业2户。

1.GMP认证企业

截止2013年底,全市已获得GMP认证的企业有:安康正大制药、安康北医大制药、平利天宝制药、镇坪制药厂和安康长寿中药饮片。

安康正大制药有年产葛根素原料药4.5吨、乳块消胶囊和益气复脉胶囊5000万粒、小儿感康口服液合剂2000万支、乳康片和绞股蓝总甙片6亿片的生产能力。2013年共实现产值4671万元,增长5.1%。

北医大制药公司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剂、原料药四条生产线,具备年产绞股蓝总甙胶囊10亿粒、片剂10亿片、克拉霉素12亿片、乳康胶囊12亿粒、中药提取180吨的能力,因企业目前厂房设施未完善,故请宝鸡瑞海制药公司委托代加工。2013年共实现产值2亿元,增长25.1%。

平利天宝制药经过皂素、双烯扩产改造项目,具备年产皂素200吨,双烯80吨的能力,当前处于停产状态。

镇坪制药厂通过GMP认证改造,当前仅有年加工中药饮片1000吨能力的生产线生产。

安康长寿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现有生产设备39台套,配套设备22台套,年可加工包括毒性中药饮片在内的500余个品种800余个规格的中药饮片8000吨。2013年共实现产值9995万元,增长16.9%,共加工药品109吨。

2.皂素企业

全市15家规模以上皂素生产企业,2013年共生产皂素3006吨,产值32.72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企业产值的81%。

3.其他医药企业

全市另有旬阳县新森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秦巴药材公司从事中药材加工生产,汉阴和烨麦迪森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安康市天源植物化工有限公司从事天然植物提取。其他医药企业,年产值约4亿元。

4.中药材基地建设

从品种来看,厚朴:主要集中在紫阳县双桥镇,种植面积25万亩。杜仲:全市约50万亩,主要分布在紫阳、岚皋、汉阴等县,岚皋最具代表性,无大规模连片基地。白芨:旬阳和白河各有一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白芍:岚皋小道河乡有一定规模。玄参:全市约3万亩,主要集中在镇坪。黄连:集中在平利、镇坪,全市约1万亩。其他品种还有:川牛膝、独活、木香、金钱草、淫羊藿、鱼腥草、天麻、猪苓、重楼、党参。主要品种中,企业培植的中药材基地有:汉阴麦迪森1000亩杜仲、50亩绞股蓝基地,北医大平利、镇坪500亩绞股蓝基地,高新区天源植物提取公司旬阳县600亩黄芪、金银花、柴胡基地。

(二)存在问题

1.成药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现有成药生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研究开发集成度低,品牌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开拓乏力,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现有的5户GMP达标企业中,正大和北医大虽正常生产,但经营和销售都受制于人,企业发展面临制约;平利制药厂和镇坪制药厂基本处于停产。

2.皂素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随着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临近全线贯通,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安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愈发严格,如不能有效解决清洁生产工艺问题,黄姜皂素企业将面临全面关停的风险。

3.中药材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中药材野生资源的开发及永续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资源利用处于无序状态,对珍稀品种缺乏保护措施,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集约化和规范化程度都不高。信息、科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劳动力的技术、文化素质较低,中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稀缺。

(三)发展分析 1.发展形势

(1)自然条件造就资源优势

安康自古以来盛产中药材,有“中药材之乡”美誉。全市有动植物4800余种,原生植物800余种,其中发现的中草药种类1299种,总量占全省53%以上。录入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290种,占《药典》中药总数的68.4%,是闻名遐迩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有50多种药材系一地生产或主要供应全国,有20种药材为传统出口品种。厚朴、麝香、杜仲、黄姜、绞股蓝、党参、黄连等产品产量在我省名列前茅。

(2)资源开发拥有一定基础

我市现有的医药企业是以绞股蓝、黄姜、葛根、杜仲四大药源为基础创立的,经过多年努力形成4大类78种系列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省部级科技进步60多项大奖和219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成药企业生产经营进退维谷。全市医药产业主要依靠皂素行业支撑。全国有皂素加工企业180多家,主要集中在陕西安康、湖北十堰一带,全市仅2013年就生产皂素3000吨,占据全国皂素产量半壁江山。

(3)模式创新带动发展势头

一是高新区正筹划推进安康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拟通过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或联合投资开发的方式筹集29.82亿元,在北医大制药GMP生产线项目230亩的基础上新增用地2770亩,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是县域工业集中区快速崛起,成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各县区已经设立了县域工业集中区管理机构,并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建设,当前已有旬阳、汉阴、平利三个产值过5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白河、汉滨五里、石泉三个产值过2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全市2013年新建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2014年将再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这些都将成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有效载体。三是“飞地经济”为宁陕、紫阳、岚皋、镇坪、白河等资源丰富但空间有限的县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机遇。

(4)大交通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2013年底十天高速的全线贯通,安康的大交通格局已经形成。安康地处西咸、成渝、武汉三大经济圈的几何中心,随着区域交通枢纽建设的推进,与西安、重庆、武汉、成都的半日经济圈正加速形成,安康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5)定点帮扶带来全新机遇

根据国务院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由中国药科大学定点扶贫安康市镇坪县,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在药学界享有盛誉,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巨大的行业影响力。此次定点帮扶将为安康市发挥生物医药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2.产业政策

(1)《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位安康市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和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建成上游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陕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明确提出:“按照我省生物医药领域资源、科研和加工分布情况,合理布局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以西安高新区为核心的关中研发生产基地和陕南生物资源种植加工基地。”“推进丹参、绞股蓝、山茱萸、黄姜、天麻、党参、西洋参、附子、猪苓、秦艽等我省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构建黄姜、绞股蓝、葛根三大产业链,形成杜仲、天麻、西洋参、山茱萸、盘龙七等五大中成药系列产品,把陕南建成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药中间体、原料药、中药饮片生产示范基地”“加强秦巴山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建设,把秦巴山区建成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物资源富集区。”

(3)《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提出“以西安—杨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承载,在西安高新区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在杨凌示范区建设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在陕南3市建设生物资源种植和中间体、原料药加工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西安为核心区、杨凌为拓展区、陕南3市为辐射区的分工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种植、生产基地。”

3.发展目标

2014年生物医药产业预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0亿元,增长21%。

(四)发展措施

1.招大引强,盘活成药生产企业

抓住中国药科大学对口帮扶安康的机遇,以秦巴特色医药资源和现有企业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集科研、生产、营销、品牌、管理为一体的大集团、大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控股、参股对医药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全面提升安康医药产业竞争能力。

2.改造升级,实现原料药清洁生产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为契机,牢固确立“循环发展、清洁生产”的理念,密切产学研联系,加快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和技术推广,着力破解黄姜皂素企业环境瓶颈制约。督促指导黄姜皂素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建设激素类原料药基地。

3.依托优势,壮大中药饮片企业

发挥秦巴山区地道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构建地道中药材销售推广体系,扩大安康地道中药材市场份额。

4.因地制宜,加快药源基地建设

根据药源品种生长习性的不同,科学布局药源基地,引进省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建立“公司+农户+基地”的合作共赢机制,推广GAP生产模式,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秦巴药源基地。着力打造汉滨元胡、丹参、太子参基地;汉阴黄精、板蓝根基地;石泉天麻基地;宁陕猪苓、茯苓基地;紫阳厚朴、杜仲、黄柏基地;岚皋杜仲、玄参、木香、钩藤、重楼、天麻基地;平利绞股蓝、葛根基地;镇坪玄参、黄连、黄精、葛根、林麝基地;旬阳、白河等县区黄姜、白芨、金银花、芍药、柴胡基地。

5.科学规划、园区承载

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努力实现“种植品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种植面积与企业产能相联系、成长周期与生产计划相衔接”,达到种植、生产、销售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提高全行业竞争力。积极推进高新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协助企业筹措资金,在北医大制药230亩GMP生产线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配套医药企业入园发展,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积极引导宁陕、紫阳、岚皋、镇坪、白河五县区发挥“飞地经济园区”优势,在吸引入园企业时强化与本县药源基地的配套功能,实现“基地”与“飞地”相得益彰。

6.优化环境、规范市场

建立企业办事绿色通道,规范程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协调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医药从业人员取得行业资格认证,加大监管力度,对医药企业的产品质量严格把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7.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生物医药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督促指导企业严明工艺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提高产品质量,着力打造“秦巴药业”品牌,使“绿色、环保、生态、无污染”成为安康生物医药产业的代名词,提升安康生物医药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8.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将中省的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工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向医药产业倾斜支持。全力协调中国药科大学,尽快出台《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市直相关部门扶持项目。协调财信担保公司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和药源基地的担保支持,简化手续、降低费用,缩短时间。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

9.技术引领、人才支撑

加大督导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尽快与中国药科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发关系,建设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实训基地。引进新设备,推广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帮助企业引进一批种植、科研、生产、管理和经营的优秀人才。在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办生物医药相关课程,培养医药产业专业人才。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药农的素质和能力。

第3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 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安康市文艺创作和文化繁荣,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并使全市文艺精品创作评选和扶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奖励扶持办法》。

第二条 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奖励和扶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倡多样化,坚持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原则。

第三条 安康市人民政府设立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以下简称政府奖),市财政自2007年起,在预算中每年安排50万元奖励资金,由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评审委员会管理使用。重点奖励和扶持突出安康地域特色、体现汉水文化精神、提升安康知名度和形象以及反映安康重大题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文艺精品。

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成立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若干名。

评委会下设文学类、戏剧类、音乐类、综艺类等四个专业评审组,由市文化文物局聘请专业人员组成。各评审组设组长1人,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权威、德艺双馨的专业人员组成。各专业评审组人数不得少于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不少于3人,中级职称不少于2人。如评审人员有作品参加其所在专业组评审,在评审其作品时该人员应回避。 第五条 评委会在市文化文物局设办公室,负责评审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 申 请

第六条 申请政府奖应由市、县区文化局,市直有关部门或协会按一定程序以书面形式向评委会提出。申请者须填写评委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安康市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申报表》(一式二份),同时提交与作品相关的材料(如出版物、剧目整体框架或构思台本、激光视盘或录像带、剧照、演出节目单、演出场次证明)和有关附件材料(如评论文章、获奖证书)。

第七条 扶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范围为:安康市文艺创作人员或外市创作人员以安康市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舞台剧本。

申请扶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者,须填写《安康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扶持申请表》(一式二份),如实写明:创作题材和体裁;创作的基本思路和计划;对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预测与评估;创作进度和完成时限;申请资助金额;项目负责人、经费管理者和主创人员情况。多人合作的作品由主创人员集体提出申请,个人独立创作的作品由个人提出申请。

第八条 安康市专业或业余创作者的文艺作品,外市创作者以安康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受安康市有关单位委托创作的宣传安康的文艺作品均可申请政府奖。

第九条 申请政府奖的文艺作品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全国和省级各类奖项的文艺作品;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协会举办的评奖作品;已经播放或上映的广播影视作品,演出20场以上的戏剧作品,获得较好社会影响的整台综艺节目;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入选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发表,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文艺作品;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文学专著、作品集。

第十条 政府奖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参评文艺作品的公演、发表或出版时间为上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得重复申报。

第四章 标 准

第十一条 政府奖设文学类、戏剧类、音乐类、综艺类奖及新人新作奖、荣誉奖。

第十二条 参评作品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评奖的参照标准分别是:

(一)在国家级权威和著名载体出版、发表、演出、播放,并获得较高奖项及专家、媒体好评,产生较明显的社会效果,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文艺精品;

(二)在省以上公开出版发行单位及同级载体出版、发表、演出、播放,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

(三)在省级以上文艺报刊及其他同级载体发表、演出、播放,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具有一定思想高度和艺术品位的文艺作品;

(四)在省级文艺载体发表、演出、播放、获奖,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文艺新秀和文艺新作可为新人新作奖;

(五)对本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特殊贡献者可获得荣誉奖。

第五章 评 选

第十三条 评奖工作实行两级评审制,专业评审组初评后,提出评审意见,由评委会办公室统一报送评委会进行终评。所有作品均需逐级参加评审。

第十四条 各专业评审组须事先制订相关门类文艺作品评审细则并报评委会审定,然后按照评审细则对作品进行评审,推荐获奖作品或确定扶持项目。

第十五条 评委会根据各专业评审组的推荐意见进行终评,终评会必须有超过评委总数4/5的评委参加。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超过参会评委的2/3数方为有效。

第十六条 评奖严格实行指标和名额控制,确保质量,宁缺毋滥。若某一门类该年度确无优秀作品,重点奖项实行空缺。

第十七条 评选获奖的文艺作品或扶持的文艺创作项目将通过市级媒体公示,以接受公众监督,一周内无异议,即为最终结果。

第六章 奖 励

第十八条 政府奖各类奖项名额如下:

(一)文学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二)戏剧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三)音乐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四)综艺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五)新人新作奖和荣誉奖各1名。

第十九条 设立特别奖,以奖励获全国、全省文艺创作大奖的优秀作品。此奖项由评委会推荐报市政府审定。

(一)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大奖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项目入选作品奖的,按照类别给予奖励:影视类奖2万元;大型戏剧、长篇文学类2万元;其它奖1万元。

(二)获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文艺项目入选作品奖的,按照获奖金额1:1的原则再给予奖励。

(三)以上获奖项目,按最高奖项金额,予以一次性奖励,不重复计奖。

第二十条 获得立项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可根据创作计划获取前期创作的扶持经费,并可视情获得中期跟进经费和后期奖励费用。扶持经费使用范围仅限于创作项目直接所需的费用,包括调研、采风、资料收集、出版补助等费用。

第七章 纪 律

第二十一条 评委会如发现申请人或单位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应取消该次评奖资格,并提出严肃批评;对已获奖者,通过适当途径撤消有关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并提请作者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二十二条 获奖作品因知识产权或奖金分配等引起的纠纷,由申请者自行解决;对引起法律纠纷的,由申请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未通过验收的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可允许项目单位(或个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加工,重新申请验收;仍未通过的,按项目未完成予以撤销,并责令退还全部扶持经费。该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下一次的项目资助。

第二十四条 评委会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第一和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团结协作,秉公尽职,保守秘密。

第二十五条 评委会如发现评审人员有徇私舞弊行为,应立即撤消其评审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评委会依据本办法制定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对不符合本办法的文艺作品,有关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文化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4篇:安康市家庭工业调查报告

为全面掌握家庭工业发展现状,有效探索家庭工业发展途径,根据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统一安排,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各县区局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家庭工业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根据《陕西省中小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之规定,家庭工业是指没有办理企业营业执照,从事工业生产的个体经营户。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家庭工业14404个,从业人员38352人,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85.26%和34.13%;2010年,实现收入45.71亿元,完成产值49.82亿元,实现利润5.62亿元,实交税金0.88亿元,提供劳动者报酬4.85亿元,完成增加值15.28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6.65%,目前已为助推安康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机械零部件加工业。安康机械零部件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汉滨、汉阴、旬阳等县区,代表性产品有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零部件、农用机械零部件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家庭工业共有机械零部件加工业647个,2010年完成增加值0.71亿元,占全市家庭工业总量的4.65%。

2、农产品加工业。安康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地区,各个县区的家庭工业都有农产品加工业,其中包括食品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木竹及藤草制品业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家庭工业共有农产品加工业11673个,2010年完成增加值7.63亿元,占全市家庭工业总量的49.93%。

3、纺织服装加工业。安康纺织服装加工业各县区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汉滨、石泉、平利等县区,包括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制品业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家庭工业共有纺织服装加工业663个,2010年完成增加值0.63亿元,占全市家庭工业总量的4.12%。

4、特色食品加工业。安康位于“富硒”带上,大部分县区都是“富硒”地区,汉滨、紫阳、汉阴等县区都分别在“富硒”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截止2010年底,全市家庭工业共有特色食品加工业1476个,2010年完成增加值1.42亿元,占全市家庭工业总量的9.29%。

5、民俗工艺品加工业。安康民俗工艺品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汉滨、岚皋、白河等县区,代表性产品有核桃工艺品、竹藤工艺品、绿松石工艺品等。截止2010年底,全市家庭工业共有民俗工艺品加工业283个,2010年完成增加值0.41亿元,占全市家庭工业总量的2.68%。

二、具体做法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省政策精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发〔2004〕2 号)和《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发 〔2008〕16号)两个重要文件,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各县区也都出台相应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家庭工业发展。

1、实施全民创业,不断培育经济主体。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军队复转军人自主择业;鼓励下岗职工创办企业;鼓励农村能人就地兴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分别结合实际,全面实行了领导包抓制度,不断培育经济主体,切实解决了家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聚集生产要素,全力支持工业发展。落实税收政策,凡中省明文规定,予以全面落实,属于地方管理的,尽力给予优惠;加强信贷扶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等担保方式,扩大信贷业务,确保家庭工业发展需求;整合配套资源,争取工业用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支持城乡居民在空余房屋或院落兴办家庭工业。

3、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各县区依据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汉滨、岚皋等县区依托魔芋产业,大力发展魔芋制品加工业;紫阳、汉阴等县区依托富硒优势,大力发展富硒食品加工业;旬阳、白河等县区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械零部件加工业;石泉、平利等县区依托蚕桑产业,大力发展纺织制品加工业。

4、加快园区建设,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为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在省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市列入省级重点建设的10个工业园区取得了较快发展,截止2010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9亿元,完成项目投资15.6亿元,入驻企业580个,完成产值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4.64%,着力搭建起家庭工业的发展平台。

5、强化组织领导,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市县都设立维权投诉中心,有效制止“四乱”现象发生;二是将非公经济纳入政府年度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三是通过各类媒体开展全民创业大宣传、大发动活动,努力营造发展氛围;四是实行最低收费、首检免罚等制度,建立一体化服务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三、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安康市家庭工业在国家及省市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抢抓“工业强市”战略机遇,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分析浙江、江苏等家庭工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难看出,安康市家庭工业发展集中表现在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贡献率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发达地区,家庭工业已成为非公经济的生力军,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是在安康,还没有出台一个专门鼓励家庭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发展家庭工业层次低、速度慢,可以任其自生自灭。

2、社会贡献率低。目前,安康市大多数家庭工业都是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管理粗放,企业规模小,社会贡献率低。据2010年统计资料显示,安康市家庭工业提供劳动者报酬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到5%,但浙江省2007年家庭工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就达到了32.7%。

3、市场竞争力弱。目前,安康市家庭工业大都是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产业层次基本上处于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加之大多数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管理人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协作,无法形成特色品牌,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建议意见

1、加强规划引导。将家庭工业纳入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制定目标,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对家庭工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村级家庭工业集聚点;利用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县级家庭工业产业群;采用“一县一主业”模式,创建区域家庭工业特色品牌。

2、加大政策支持。出台专门政策,从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对家庭工业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农户利用空余房屋兴办家庭工业,季节性较强的可不办理营业执照;对生产用房紧张经批准允许搭建临时用房;完善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扶贫贷款办法,扶持农户发展家庭工业。

3、强化协调服务。围绕家庭工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为家庭工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将家庭工业纳入本地人才培训计划,开展适用技术和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组织家庭工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为家庭工业产品提供展示的机会和条件。

第5篇: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勤政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称行政效能,是指行政管理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本办法所称行政效能监察,是指监察机关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本级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和行为进行检查或调查,并根据检查或调查结果,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的活动。

第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 市监察局负责市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人员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各县区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各自行政辖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各行政机关效能监察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监察、督查、人事、审计、统计、法制、目标管理等部门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应当遵循行政效能监察与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行政效能监察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 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行政效能建设情况;

(三)受理涉及行政效能的行为或事项的投诉举报;

(四)检查、调查监察对象在行政活动中影响行政效能的行为和问题;

(五)根据检查、调查或评议考核结果,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行政问责或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监察机关对检查或调查行政效能事项所涉及的人员有权进行询问,有权要求监察对象就检查或调查事项作出解释和说明或提交自查报告,有权查阅、复制与检查或调查行政效能事项有关的文件、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资料,必要时,检查或调查人员可以列席被检查或调查单位的有关会议,了解有关情况。

第九条 不配合或阻挠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监察机关可以责令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依纪依法处理。

第三章 行政效能监察内容

第十条 监察机关应突出重点,区别不同情况,对监察对象的下列行为或事项进行效能监察。

(一)贯彻落实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不力的;

(二)不执行或者不正确执行上级的决定、指示、命令,贻 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完成工作目标责任不力的;

(四)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不力的;

(五)不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决策的;

(六)在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各种浮躁、懒散作风,影响工作和损害群众利益的;

(七)不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敷衍塞责,工作质量差和效率低的;

(八)涉及多个部门工作,牵头部门不履行牵头职责,或相关部门不配合牵头部门工作,贻误工作的;

(九)虚报、误报、拒报、瞒报、迟报工作情况造成重大损失的;

(十)对于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未按有关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有效进行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一)执行公务不文明,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十二)不按照规定实行政务公开,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知情权的;

(十三)应当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理的事项而未纳入的;

(十四)无法定依据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幅度罚款、收费的;

(十五)强制、误导服务对象接受无法律依据的前置有偿培训、检查检测(验)、勘验鉴定、评估评价,或者强行推销物品、搭车收费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的;

(十六)违法实施行政征收以及不履行或者消极履行行政征收职责的;

(十七)实施罚款、收费、征收不开具或者未按规定开具合法票据的;

(十八)不按规定将罚没收入和征收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

(十九)无行政检查主体资格或者法定依据实施检查的;

(二十)其他损害行政效能的行为或事项。

第四章 行政效能监察程序和方式

第十一条 监察机关根据下列情况确定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一)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

(二)本级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投资项目、专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等情况;

(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行政效能问题的投诉。

第十二条 监察机关采取下列方式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一)对监察对象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二)对监察对象履行某项职责、开展某项工作、作出某项行政行为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对行政效能投诉反映的问题和违反行政效能建设有关规定,严重影响行政效能的案件进行调查;

(四)对监察对象进行考核评议;

(五)通过建立监测点和聘请监督员对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测评。

第十三条 监察机关初步确定行政效能监察事项后,填写《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申请表》,提请监察机关负责人审批。

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后,应当填写《监察机关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立项备案表》,分别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前款所称重要行政效能监察事项,是指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确定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以及其他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

第十四条 行政效能监察分为立项、实施、处理等阶段,可以采取受理投诉和检查、调查、电子监察、评估、评议等方法。

第十五条 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应当制定方案,并经行政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的;

(二)对象和内容;

(三)方法、步骤和措施;

(四)人员组成;

(五)时间安排;

(六)工作要求;

(七)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第十六条 行政监察机关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前,应当向被监察单位和监察事项涉及的单位送达行政监察机关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但不宜提前通知的除外。

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应当载明检查的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对涉及范围较广的行政效能监察事项,监察机关可以视情况将检查方案一并通知被检查单位。

行政效能监察通知书应当由行政监察机关负责人签发。

被检查单位必须认真配合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第十七条 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应当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查清事实,实事求是地提交检查或者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检查或者调查报告应当同时对被监察部门和相关人员提出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检查或者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查或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三)有关机关及人员的责任;

(四)处理依据、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第十八条 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和评估、评议的结果,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作出重要监察决定或提出重要监察建议,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

对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构应当跟踪了解,督促落实。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监察对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行政效能的,对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领导班子诫勉谈话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建议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员,应当视情节轻重按照下列方式追究行政效能责任:

(一)行政效能告诫或诫勉谈话;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限期调离工作岗位;

(五)停职检查;

(六)免职或者责令辞职;

(七)辞退或解聘;

(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本款规定的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或者合并使用,并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主管机关作出。

监察机关在实施效能监察中发现有违法违纪事实需要给予党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按程序办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 监察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受到行政效能责任追究一年内,又因影响行政效能行为应当受到追究的;

(二)干扰、阻碍、不配合对其行政过错行为进行调查的;

(三)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或调查人员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有其他从重、加重处理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 监察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理:

(一)主动承认、陈述行政过错行为的;

(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三)主动承担责任或主动纠正行政过错行为的;

(四)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五)有其他从轻、减轻处理情形的。

第二十二条 监察对象主动发现并纠正错误、未造成或者减轻损失及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行政效能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 监察机关应当在作出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决定书送达监察对象,并依照管理权限,抄送相关的部门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有明确投诉人的,还应当告知投诉人。

第二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五条 监察机关对受理的不服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决定的申诉,经复查、复核认为原决定不适当的,可以在职权范围内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或者建议原决定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第二十六条 监察人员在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监察局负责解释。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效能监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2011年10月1日起执行,至2013年10月1日失效。

第6篇:安康市水资源综合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利局

一、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安康市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在我市境内流长340公里,区内河网密度1.43公里/平方公里,呈“叶脉状”排列。全市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51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74条,5~100平方公里的有867条,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26.2毫米,降水总量216.6亿立方米,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秦岭南坡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川道丘陵区在700~900毫米,大巴山区在1000~12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20~25%,夏季占40~47%,秋季占28~33%,冬季占2~4%,汛期(5~10月)占年总量的60~70%,甚至高达80%。经计算,本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6.5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05亿立方米,另有过境客水144.79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252.27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4546处,其中:水库110座,塘池15349座,渠道4660条,抽水站800处,机井3444眼,喷滴灌站99座,水轮泵站85座。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55000万立方米,占自产水资源量4.4%,其中蓄水工程12000万立方米,引水工程28000万立方米,提水工程5000万立

方米,其他工程5000万立方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中,地表水为50000万立方米,占90.9%,地下水为5000万 立方米,占9.1%,各类水利工程供给工业用水2500万立方米,占4.55%,供给乡镇企业500万立方米,占0.91%,农业灌溉45000万立方米,占81.82%,供给城镇生活用水2000万立方米,占3.64%,农村人饮用水5000万立方米,占9.09%。

二、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本市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水资源按耕地平均每亩水量为2624立方米,按人平均每人3650立方米,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是我省丰水区之一。但就各县来看,由于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不均,亩均水量最高的宁陕为9614立方米,而最低的白河、旬阳县为1420和1471立方米。人均水量最高的宁陕县为19648立方米,而最低的汉滨区为1638立方米。

(二)水资源调控设施少、规模小、调蓄供水能力弱,开发利用程度低,难以满足全市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需求,属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与农业生产需水量极不协调,一年当中,冬春主要用水期供不应求,秋收秋播少用水期供大于求,中、高山区秋季雨涝;低山夏季干旱,川道丘陵夏季旱涝交替,年径流的60~70%集中在汛期,常为暴雨、连阴雨形成的洪水,难以利用。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50至70年代,我市主要集中在川道丘陵区和部分容易开发的浅山区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由于

总耕地面积的75%以上是坡地,且零星分散,加之山高水低,灌溉条件差,形成了“水在河里流,人在山上愁”的自然特点,今后水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

(四)水污染趋于严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之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水体受到污染,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汉江安康以上沿岸直接或间接排入汉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516万吨,安康以下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0.6万吨,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九五”以来,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人民在历届市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为了解决水的问题,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兴建了大小水利工程5万多处。特别是“九五”以来,我们坚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投资7亿多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4.7亿元,进行水源工程、防洪保安、水土保持治理、城乡供水、水电开发等方面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在抗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兴水治旱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我们确立了蓄、引、提结合,库、塘、井配套,大、中、小并举的“小工程、大群体”的水源建设思路,进行了安康水利建设的“二次创业”。兴建了恒惠渠加坝加闸工程、黄石滩水库工程、观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旬阳县西惠渠、紫阳安午堰等39处省、市级重点工程和3000多处小型群体灌溉工程,新建和整修了1万多口堰塘,在安康的旱腰带上新修了30多万口水窖。新增水田面积30多万亩,水浇地48万亩,为解决城乡人饮问题兴建甘露工程913处,西部人饮解困工程292处,对9个县城的供水水源、管网、供水厂进行了新建和扩建,新增日供水能力2万多吨,新建了155个重点乡镇供水工程,解决了近40万人的饮水困难。

(二)以堤防工程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防汛安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九五”以来,开工建设了旬阳县下菜湾、岚皋县肖家坝、城区南山排洪等防洪工程,新修和加固堤防250多公里,修复河堤89.9公里。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汉江干流安康段重点防洪工程项目已报国家计委、水利部待批,项目投资1.62亿元,首批资金已经下达,在防洪信息体系建设上,争取国家投入322万元,已建成宁陕、紫阳、石泉三县雨量遥测速报系统,23个雨量监测点全部投入使用,市防汛办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为40多个暴雨高值高频区乡镇配备了海视卫星电话,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汉滨、岚皋两县雨量监测速报系统和汉江干流四县城防汛预警系统。

(三)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全市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朱 基同志“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工代赈”的十六字方针,重点建设了100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并

启动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加快了“五荒”治理步伐,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2002年通过国家卫星遥感测试,我市水土流失极强度区面积明显减少。

(四)地方小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显著。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去年我市又有5个县列入全国第四批电气化县项目。已建成骨干电源工程5处,总装机3.82万千瓦,在建电源工程8处,总装机13.3万千瓦。随着以电代燃工程的启动,今年计划开工的骨干电源工程6个,装机0.5万千瓦,总投资3200万元。

(五)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近年来,我们按照《水法》及国家确定新的治水思路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优化配置相结合,通过水法规宣传教育,水事案件查处等方式,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通过颁发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调整水价,征收水费、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杜绝无证、无序取水,防止水资源浪费现象。全市共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518本,审批取水量2.222亿立方米,每年开展取水许可证的审验工作,通过年审对取水单位的计划用水、退水水质、取水量进行综合把关。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安康市制定了《安康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针对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人口的增长,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河道垃圾乱倒,水质已经受到威胁,制定了水

源地保护方案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水资源保护对策及措施,此《规划》已经省上专家审查,待修改完善后市政府颁布实施。宁陕县政府下发了《鱼洞河水环境保护办法》,镇坪县制定了《城镇人饮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同时,各县区结合水土保持对城镇人饮水源地上游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域,并树碑立界。据统计,全市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87.3%。

四、几点建议

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其调水总量我省约占70%,汉江安康段占水源段总长的37%,安康10县区占丹江口库区上游县区总数的32%。因此,加强汉江中上游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持一江清水送北京是安康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大,压力更大。但该项目的实施,对安康目前本已十分脆弱的工业企业将受到严重限制,有的甚至将会取缔,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一定制约影响,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营绿色安康的发展战略,我们将进一步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国家在制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时,将安康境内汉江干支流水资源保护治理和水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列入中线调水工程规划之中,统盘考虑,同步设计,超前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配有偿使用制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制定对区域经济和地方工矿企业发展的补偿办法或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对重点治污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加大治污力度。

(三)鉴于安康以旱为主,旱涝交替,灾害频繁的实际,请求将一些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处理、沿江县城防洪工程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范畴,给予项目资金上的支持。

(四)安康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目前已开发量为本115.85万千瓦,仅占开发量258.25万千瓦的45%,开发潜力很大,建议国家在实施以电代燃项目时优先安排,以保护生态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源含养能力。加快汉江干流梯级开发速度。

(五)建议在汉江干流统一合理布设水质监测网站,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资料和依据。

上一篇:学习钱学余事迹心得下一篇: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