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心得体会

2022-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班会课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班会课心得体会

从“说理式班会课”到“心法式班会课”

摘 要从“说理式班会课”到“心法式班会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说理式班会课”的诸多弊端,要求“心法式班会课”实现从“教师立场”到“学生立场”、从“问题导向”到“成长导向”、从“生硬说教”到“活动体验”的三大转向,并在其具体实施中通过对话生成、叙事共情、活动体悟、协同共育等形式,引导学生品德自我构建、内生外化,真正实现班会课的走心育人。

关 键 词 心法式班会;走心德育;悦心;心理学

文献编码A

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才是有效班会?从德育的意义上说,心灵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德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让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可见,班会课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才是真正收到实效,并进而起到立德树人之用。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笔者尝试将心理学理论融入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之中,从“说理式班会课”转变为“心法式班会课”,让学生更能入耳入心,在浸润中心悦诚服地成长。

一、“从说理式班会课”到“心法式班会课”要实现三大转向

(一)从“教师立场”到“学生立场”

为什么老师苦口婆心的说理教育没有效果?为什么老师精心准备的班会学生不喜欢?究其原因,是“说理式班会课”设计与实施的立场出现了问题。苦口婆心地说理是教师立场,润物无声地转化是学生立场。“传统说教的育人方式,与00后之间形成一道‘阻隔’,德育实际成效未必明显,呈现出低效与表层化。”[1]比如,在“悦纳自我,重塑自信”的主题班会中,如果老师仅用课前准备好的励志口号和名言让学生朗读,告诉学生“我们要有自信心”,这就是站在教师立场的无效说理。“心法式班会”站在学生立场,探求学生不自信的原因之一是教师单一地用成绩这把尺子来衡量,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自信。为此我们可打开学生视野,在班会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判断祖冲之、苏轼、李世民、贝多芬、乔丹的水平优劣,学生自然会发现这五人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无高下之分,由此自然引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天赋,我们需要挖掘潜能,悦纳自我,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班会课要想走进学生心灵,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比如,在初二年级的“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中,老师布置了“给父母洗脚”的德育作业,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学生小学时就已至少做过两次这样的作业,对此已经有点麻木了。可见,不了解学情,就无法选择拨动学生心弦的形式。

设计班会课时,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学生会喜欢这个形式吗?学生是否已经学过相关内容?学生是被学习的立场,还是自学习的立场?站在学生立场的班会设计,不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而是学生的自我建构,教师从说教到赋能,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从“问题导向”到“成长导向”

传统班会思维以学生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盯住学生短板不放,以借此引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笔者认为,这种“问题导向”型主题班会只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不宜作为班会课的主要类型。“心法式班会”是“成长导向”型班会,从学生的发展视角看到学生的长处,着眼学生成长所需具备的品格,挖掘学生未知的潜能。

德育立场强调是非、对错、美丑;心理立场秉持价值中立,强调心理是否健康,注重自我感悟、自我提高。“心法式班会”把德育立场和心理立场两相融合,既立足立德树人,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成长导向”应考虑学生“成长需要”,但作为班会组织者的教师必须认识到“成长需要”不等于“学生需要”。李季教授认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德育活动是开展德育的前提而非目标,我们不应把‘学生喜欢的’或‘学生的需要’当做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因为学生自发的需要不一定能引导学生的发展”。[2]学生喜欢的未必是正确的,学生需要的未必是有利于他们自身健康成长的,所以教师需对学生成长进行方向性引导。

(三)从“生硬说教”到“活动体验”

“德育不能靠空洞单一的说教,而是靠体验的方式,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与教师开展心灵的认知与互动,能够自愿、自觉地立身笃行。”[3]活动体验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

与传统的生硬说教相比,活动体验的“心法式班会”是一种更真实有效、更入心入脑的心德育方式。“因为活动体验型德育过程的心理结构,即‘活动-体验-感悟’的心路历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内化规律完全吻合。”[4]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别人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自己,而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活动体验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自我建构,从而达到品德内化的目的,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趣味而趣味。

二、“心法式班会课”的主要实施形式

“心法式班会课”由最初的叙事德育发展而来,根据不同组织形式可分为对话生成式、叙事共情式、活动体悟式、协同共育式四大类,四种类型都遵循学生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的基本程式,共同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着眼于价值构建,着力于共情内生式心灵引导。

(一)对话生成式:对话交流让心灵互动,引领品德内在生成

“‘产婆术’,又称‘苏格拉底方法’。它是通过‘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5]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而言,对话交流就是品德生成的“产婆术”。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个体与集体的对话交流中,实现心灵互动,引领品德内生。

凡学生产生困惑或面临似是而非的选择时,都可采用两难情景故事或问题辨析等类型的主题班会,通过叙事、恳谈、对话、议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判断、选择,达成认知目标,以理导人。[6]

(二)叙事共情式:故事情节让情感共情,引发品德自我构建

叙事德育是“心法式班会课”的缘起。“所谓叙事德育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叙述具有道德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生进行道德自我建构的一种学校德育模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品德自主建構发展的有效策略。”[7]通过对叙事德育的学习研究,并在班会课中进行尝试后,我们发现叙事共情是破解边际效应的有效途径[8],其原因有三:第一,叙事的最大特点是具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第二,叙事具有共情的特点,让学生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以情动人。第三,叙事班会让成长可见,德育叙事、成长叙事,让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让成长变得有迹可循。

对于需要促进情感交流的班会课,我们会采用叙事共情式,通过师生沟通、人际交往、亲子沟通等主题,运用情景演绎、故事叙述、共情体验等方式,达到促进沟通、明理导行的目的。

(三)活动体悟式:活动体悟让知行合一,促进品德内生外化

活动体悟式的班会主要目标是引导行为,培育品格。比如起始年级的习惯养成类班会,或聚焦班级行为问题的团辅活动,大多是通过活动体验、强化认知、分享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在无声、无痕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判断、价值选择和品德的内生外化,水到渠成地走进、感化、引导学生的心灵。

(四)协同共育式:家校合作让目标一致,引导品德共生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心法式班会课”的对象不局限于学生和老师,家长也会走进课堂听课、授课、评课,使学校立德树人和家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取向一致,引导品德的共生发展,实现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

需要说明的是,“心法式班会”的四种类型只是大致划分,且并非某一内容固定要用哪种类型,有时同一节班会课可以用到几个类型,具体情况视实际需要而定。

从“说理式班会课”到“心法式班会课”,是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立场、导向、形式的改变,是实现班会课走心育人的“秘诀”所在。要组织好“心法式班会课”,老师需自觉学习心理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捕捉学生心理动态。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节班会课都发挥理想的育人之效。

参考文献:

[1][3]颜海波."走心德育"的实践价值与追求[J].教学与管理,2020(5)69-70.

[2][4][5]李季,梁刚慧,贾高见.小活动 大德育: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7):30,8,9.

[6]张玉石.心法式主题班会的内涵及实践样态[J].中小学德育,2017(12):14-15.

[7]李西顺.叙事德育模式建构: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7(4):81.

[8]李季.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J].小学德育,2009(06):6-8.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作者:张玉石 龙凤明

第2篇:论回归生活的班会课

摘 要作为一门特殊的活动课,班会具有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在教育实践中,班会课出现了定位偏移、主体失落、单向灌输、计划随意等问题,整体上流于形式。回归生活的班会课,需要以生活为基点,找寻本原,回到主体,取材现实生活,实践道德生活,实现生活化锻造,促进自主性的道德体验。

关 键 词班会课;回归生活;班主任;德育能力

文献编码A

一、班会:是“会”,还是“课”?

班会,从字面上理解,即班级会议,是会议的一种。但在我国中小学,大部分班会都以“课”的形式呈现。根据《教育大辞典》,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并解决班集体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治自理自主能力,形成巩固的班集体”。并且,班会是班主任向全班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班主任组织进行的道德谈话和讨论;另一种是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进行。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1]

那么,班会究竟是“会”还是“课”呢?须知,两种形式的班会性质截然不同,“会”是开的,而“课”是上的。开会是为了解决学生问题,而上课是为了育人。起初,对于“班会”的认识更多的是强调是“会议”,认为班会即班集体全体成员的会议,是学生民主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基本任务在于讨论班集体的工作任务,讨论集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2]之后,有学者对班会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班会即班级会议,要开会,就必须具备会议主题、会议程序、议事规则、会议发起人及主持人等会议前提,之所以开会,是因为有问题要讨论、要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会议不存在明显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区分,能更有效地突显学生的主体性。[3]基于此,“班级会议”更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注重自主探讨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班会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班级生活,而在班级生活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并非仅就学生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作为精神存在体,还应在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通过内在感受、体悟得到激发与升华。因此,班会并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还更应注重其教育意义。它要求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教师作为一名感染者或引导者,注重创设情境,通过潜移默化的熏染,让学生从中获得自主性体验。

随着人们对德育途径关注度的进一步加深,班会作为“课”的规范性及其功能日渐得以凸显。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在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时间。小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应分别用1-3天、5天、7天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或其他适宜的场所进行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对班会作为一种常规教育形式的定位。自此,其便以“课”的形式出现在中小学课表之中,班会作为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一种重要渠道,便有了政策上的依据。本世纪以来,随着班主任专业化理念的提出,组织好班会课被认为既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更是职责所在。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第三章第十条中明确规定,班主任必须“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既然班会课被冠以“课”名,在政策上强调了其规范性,那么,它必然与其它正规课程有着类似性质,即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计划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等。不同的是,班会课在目标和内容上更具综合性,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实践性,突出情感体验和自主体悟。因此,班会课与一般学科课程有着明显区别,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活动型德育课程。

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活动不同,班会作为专门的活动课,具有如下特点:(1)从目标上看,班会课着眼于学生的道德实践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而课外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特长发展、兴趣培养,重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2)从组织形式上看,班会课以讨论、辩论、交流为主,强调学生的情感内化,而课外活动更注重实操性,着眼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3)从活动场地上看,课外活动通常在室外,开放性强,而班会课一般在室内进行,有着显著的时空限制。

可见,班会是一门规范的特殊活动课程,它必须以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班级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专门计划予以实施。

二、当前中小学班会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班会课因其对学校德育的特殊性而获得了高度关注,但其育人实效却不容乐观。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定位偏移

中小学班会课所设定的目标普遍高大而空泛,未回归到学生主体的日常生活伦理世界,也未立足于学生实践道德,造成了“高立意”而“低消化”,[4]學生的道德情感未得到应有的升华。班主任在制定班会计划、选择班会主题时,一般都偏向“爱国主义”或是“道德模范”之类的主题或人物故事,且在实施过程中,把现实社会描绘得完美无瑕,把作为道德典范的模范人物美化为“高大全”的形象,试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忽视了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雷声大”但落入学生心中的“雨点”却很小。这是班会课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2.主体失落

失落的班会课仅仅根据社会需要来定位,并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和实施,主要体现在:

第一,内容脱离实际。班会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联系甚少。班会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内容应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班级生活中学生群体所产生的有待讨论或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学校或社会等外部环境所制定的主题内容。但在德育实践中,班会课随意性、主观性较大,甚少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主题更大多围绕国家重大节日或相关政策文件,而极少从学生主体的生活实际出发。长此以往,便出现了的一种奇特景象:学校尽管年年受表彰,先进工作者层出不穷,开展的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教育品牌赫赫有名,但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却行为放肆,不守规则。可以说,这种脱离生活的班会课,对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形式表演化。表演性的班会课准备充分“看起来很美”,形式目不暇接:既有常规的个人或集体讨论,又有话剧表演、才艺秀,学生的才艺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然而,这种表演化的班会课,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教育;学生变成演员,光顾着背诵设计好的台词,而真实想法并得到体现,育人价值自然无法实现。

第三,学生参与度低。首先,由于主题本身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未能真正融入其中,其作为精神主体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教师的包办导致学生活动主动性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主题班会课中,从构思、设计到实施,班主任常常都是“幕后操纵手”,甚至连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环节之间的时间控制,由哪几个学生回答等,都精心设计,学生成了“拉线木偶”。而到了高中阶段,班会课多被异化,沦为自习课或规训课,学生的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3.单向灌输

在班会课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多采用“一言堂”的方式,习惯于用概念建构的理论框架取代现实生活,夸大了道德原则的作用,让本应得到感悟、体验的班级道德生活“条目化”,以伦理原则或道德规范填充学生这个特殊的“美德袋”。

4.计划随意

从形式上看,每学期初班主任都会制定班级工作计划,但整体而言,很多学校并未对德育内容进行层次性和结构化的区分,也很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和德育规律系统地提出差异性、层次化的目标、内容及其要求。[5]计划“一大揽子”,却无精细度,形式化严重。自然而然地,班主任对班会课的安排就显得盲目、零散、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加之学校层面并未给予足够力度的监管和落到实处的评价反馈,导致了班主任在组织班会时的随意而为。

三、班会课的生活化回归

班会课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回归生活的班会课,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过”生活的过程中养成品德、健全人格,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去建构道德意义上的海市蜃楼。从生活的本质特性出发,回归生活的班会课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目的上,实践道德生活,回归本原。回归生活的班会课,是指回到对学生个体日常生活伦理世界的关注,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引导其过有意义的生活以及在对可能生活的追求中提升个体生存的德性品质。[6]在班会课中,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同伴相处,进行直接指向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最终达到人格的健康和内心世界的丰富。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组织班会课时,立足学生的道德实践,挖掘学生身边的题材,从低处着手,以小见大,从而达到育人的实效。为了让全体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树立个人理想,任老师曾在入学伊始就召开了以“20年后的同学会”为主题的班会,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装扮成未来的模样,对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以此激励大家奋发于当下。[7]

第二,从内容上,取材现实生活,以生为本。从生活中取材,就意味着对各种宏大叙事的拒斥,避免传授各种抽象而生硬的大道理,避免用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泛原则来要求学生,避免用道德规训和教条来劝诫学生。班会课需要尽量采用学生亲身经历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事件,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引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考。班会课还应关注学生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如精神生活中的价值多元化倾向,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系列问题,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认识等问题。教师同样应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事件着手,以小见大,管中窥豹,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第三,从形式上,突出生活化锻造,注重自主体验。班会课形式的生活化,强调让学生到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之中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略生活。体验是一种图景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不是知识的累加,而是大脑中发生的其在生活阅历、生活场景和未来希冀蓝图的关系与结构的自组织转换活动。[8]其中,“图景”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整体性存在,包含个体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以及未来人生希冀,因此,自主性体验的班会课更具主体性、情境性、生成性、整体性等特征。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其获得道德认同,进而践行道德内容。体验是以情境为依托的,班会课中,要进行有效的情境设置,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习,在角色中体验,在经历中感悟,形成自我感受、反思,实现从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自觉生成。如在主题为“众志成城”的班会课中,班主任为设计了“踩报纸”的体验环节,以“拥抱每一人”的方式去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合作精神,学生从中深深感受到来自每一人的力量,感动更是难以言表。[9]

第四,从师生关系上,强调主体间的互动性。从生活的角度展开班会课,使得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洋溢着生命气息。在回归生活的班会课中,师生关系由单向性的主客体模式走向主体互动模式。师生同为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不可或缺。在主体互动模式中,主体与主体间需要相互敞开、理解、交流,形成对话。这种模式一改传统模式中的主客体关系——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教师在班会课的角色定位乃“平等中的首席”。班会课“‘小眼’看流行”[10]便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活动中,班主任打乱班级座次,将传统竖排式改为圆桌会议式,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的主角就是你”,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所发现的新鲜事。学生在开放的言语环境中异常兴奋,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踊跃参与。接着,班主任又引导学生把刚才大家所述说的进行归类,学生围绕“流行”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此,班主任很明智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守候者、倾听者、观察者,让班会课绽放出迷人的育人魅力。

回歸生活的班会课既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集中体现。如何生成教育智慧,提升德育能力,是班主任在专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46.

[2]吴先正,刘文,姚力.中小学德育工作手册[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42.

[3]高德胜.班会随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9,16:34-36.

[4]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5]孙长青.班会课的现状及对策[J].班主任,2003,(05):38-39.

[6]高月萍.班级里的道德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006.

[7]丁如许.打造魅力班会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8]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02):53-59.

[9]黄鸿展.浅谈体悟式主题班会课的构建[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08):74.

[10]张伟.新理念对班会课的思考[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05):23-24.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作者:李璇 郑航

第3篇:“心法式班会课”的实施路径

摘 要“心法式班会课”的实施是实现班会课设计目的的保障。“心法式班会课”的设计以结构和逻辑思维导向目的,通过对话生成、叙事共情、活动体悟等路径,促进学生品德的内生外化。

关 键 词 心法式班会;实施路径;叙事共情;对话内化;活动体悟

文献编码A

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相辅相成,设计是实施的前提,实施是设计的具象化。好的班会设计未必能有效实施,因为班会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再精彩的设计落到真实的课堂也可能会有意外情况发生,这要求老师除了及时巧妙应变,还需对班会实施路径有清晰的认知和有效的组织。“心法式班会课”的实施基于中小学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建設性心路历程体验的认识,有四种基本路径,并强调“三个关注”。

一、“心法式班会课”贵在落地实施

从2017年确定“心法式班会课”的内涵及实践样态开始,我们不断研究完善,力求在“心德育”的指导下,通过系列“心法式班会”,真正促进学生正向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内在生成、自我构建和知行合一。[1]要达到这一目标,单靠研究是不够的,其落地实施更为重要。

(一)班会课的设计以结构和逻辑思维导向目的

“心法式班会课”的设计强调以结构和逻辑思维导向目的,将班会的主题、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等五个组成要素看成一个有机整体,运用“知、情、意、行”的基本逻辑框架建立班会课环节间层层递进的关系,最终实现班会的育人目标。比如,在行为习惯培养的班会课中,我们组织了一节“好习惯的魔法棒”主题班会,设计了“焦点访谈唤醒习惯认知”“情景再现赋予习惯能量”“习惯锦囊助力重新出发”三个主要环节,整节班会以“唤醒认知—赋予能量—改变行为”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持续助力。“心法式班会课”不仅着眼于每一节班会“小课堂”的设计结构和逻辑思维,更重视从系统课程的角度设计学期化、学年化、学段化的“大课程”,即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将班会主题系列化,构建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比如,劳动教育因其内容多而宽泛,让很多班主任难以落实,为此我们按照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格的逻辑关系,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班会课。

(二)班会课的实施以行动和效果思维实现目的

好的班会必须是有效的,“心法式班会课”的实施以行动和效果思维实现班会目标。学生在导入环节的专注度、活动环节的参与度、课后延伸的完成度,均是“心法式班会”实施效果的评价维度。一切以学生是否“走心”为标准,因此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力求构建学生高参与度、高共鸣性、高趣味感的班会课。同时,要注重课堂生成效果,顾及学生心理需要,重视学生体验感受,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切不可落入形式化、表演化误区。

二、“心法式班会课”实施的基本路径

通过调查问卷、课堂实践、收集整理案例等方式,我们发现中小学常见的班会课主题主要有价值导向、情感沟通、行为引导三大类。比如,爱国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诚信教育等属于价值导向类;人际关系、亲子沟通、情绪调节等属于情感沟通类;正确使用手机、学习习惯、生活适应等属于行为引导类。根据以上三大类主题,我们提出以下三种“心法式班会课”实施的基本路径。

(一)价值导向类:对话生成路径及对话明理-德性内生心路历程

对话式价值导向类班会在实践运用中比较普遍,通常由一个典型问题或热点事件导入,老师抛出核心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和主张,在思辨中澄清价值观,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明晰道理。凡学生产生困惑和面临似是而非的选择时,都可采用两难情境故事或问题辨析等类型的主题班会,通过叙事、恳谈、对话、议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判断、选择,达成认知目标,以理导人。[2]

李季教授曾指出,中小学德育不应采用单向说理灌输、行为养成等简单化的“外塑”式思路和做法,而要遵循品德形成的“内生外化”,强调“德育内生”。[3]也就是说,班会课的育人目标要真正落实,就要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经历心路历程,充分发挥道德认知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教育作用,达到品德的内在生成,“心法式班会课”的对话生成路径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班主任按这一路径实施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授课对象需是已有一定思辨能力的中学生。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心理和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中孩子的认知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小学生(7-12岁)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其思维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实现了思维过程中的质变。[4]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思维还需要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所以对小学生来说,价值导向类的班会课要求老师多用一些具象的图片、视频、身边事例等辅助材料,问题的设计更偏向于生活化、情境化。但受城乡差距、教育水平差异、地域文化不同等影响,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实施过程中切忌“一刀切”或生搬硬套。

第二,对话内容要丰富、多元、激趣。按对话顺序可分为课前对话、课堂对话和课后对话;按对话对象可分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父母对话等;对话并不单指“一问一答”的简单互动,也包括学生针对教师这一问题整理的文字、数据、图表等对话成果。对话选取的问题要能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内容可以是社会热点,也可以是班级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三,对话环境要轻松和谐、民主平等,关注课堂生成,真实对话。对话生成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放下“权威”,平等对话,让学生敢说、想说、爱说。教师要注意语调语气,营造轻松氛围,面对学生不同答案要多包容,肯定其值得表扬之处,纠正其错误之处。同时,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真实生成,根据学生需求和情况及时调整班会设计,避免非黑即白的线性思维,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对话形式上也可以不断创新,比如“奇葩说”“脱口秀”“吐槽大会”等电视综艺形式都可以借用到对话式的班会中来。

(二)情感沟通类:叙事共情路径及情感共鸣-共情明理心路历程

学生喜欢“听故事”,除了因故事本身具有吸引力之外,和人类大脑的生理构成也有着直接关系。美国神经学家保罗·D·麦克莱恩创立的大脑的三脑理论认为,大脑按进化顺序分为爬虫脑、情绪脑、新脑,爬虫脑和情绪脑占据了大脑的核心位置,而这两种脑都很讨厌抽象、晦涩的东西,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因此可以说,故事才是最适合人类心智模型的信息模式。[5]

叙事共情路径是以叙事为载体,感化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心灵,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在共情中达到明理的一种路径。叙事内容既可以是现实的直接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文学和历史的间接生活经验,如寓言、童话、典故、人物事迹、成语故事等。[6]通过对叙事内容的触动,感悟,讨论,反思,潜移默化地达到价值引领和道德成长的目标。

叙什么“事”?不同的班会主题所需叙事素材各有不同,在设计挑选叙事素材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叙事素材要与主题相符,具有典型性。第二,叙事素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共鸣性。第三,叙事素材要让学生有所触动,具有吸引力。比如,在抗挫折类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讲述残奥会运动员如何在经历伤残挫折后,一步步战胜困难,奋勇争先为祖国争光的故事;在感恩类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采用当下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白衣天使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并配以插图、音频、视频等素材,利用视听觉心理学原理让学生感受心灵震撼。

怎么“叙”事?德育故事的叙事不需要过多技巧,只需真情流露,娓娓道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情绪,就能使学生产生共情。同时,我们在叙事时还可以采用“猜结局”法,暂时不讲完故事的全部内容,而在故事转折处先暂停,请学生猜一猜可能会有哪些结果,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思考,最后再出示故事结局,使学生产生心灵震撼,在感动中感悟。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情绪管理类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采用“爱发脾气的小兔子”的绘本故事,一边叙述,一边让学生按故事情节猜一猜:“小兔子对不同的小动物发脾气时,会有哪些不同的结果?”这样让学生邊猜边出示结果,在推进故事情节的同时,让学生无形中意识到乱发脾气的坏处。接着请学生演一演“如果你是小兔子,遇到问题时会怎么做”,在演绎中找到生气时正确的宣泄方式,最后班主任再进行补充总结。

(三)行为引导类:活动体悟路径及体验感悟-知行合一心路历程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会受很多因素影响,而“知行脱节”是其中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大道理”,学生都懂,但在事情发生时,依然会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情况。相关研究表明,造成学生知行脱节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无意中造成、缺乏道德意志造成、情绪冲动造成、形式主义教育方法造成。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内涵,发自内心产生道德认知,不走形式主义。其次,通过创设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道德意志,获得道德经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活动体悟路径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失。

活动体悟路径通过活动参与、体验感悟、升华认知,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比如,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食堂普遍出现的浪费食物现象,我们开展了一节“舌尖上的故事”主题班会。在开展班会前,我们先与学校劳动实践基地联系,带领学生到班级农田,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插秧、播种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劳作的艰辛。这样的活动体悟更能唤醒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再如,在感恩父母的教育中,我们在课前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蛋爸妈”角色体验活动,为防止学生随意对待,我们准备了授蛋仪式,设计了签订领养蛋宝宝环节,要求学生时刻把蛋带在身边,且保证蛋的干净完整,请学生记录下为蛋宝宝做的事(讲故事、洗澡),以及如何保护蛋宝宝的事,切身体验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产生道德认知的升华与自我构建。当然,仅有单纯的活动体验是不够的,班主任还需对班会课进行精心设计,在班会中对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升华。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体悟可安排在课前、课中,也可作为课后的实践延伸,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开展的活动中不断锻炼道德意志,在检验班会课成效的同时将品德“外化于行”,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三、“心法式班会课”实施的基本原则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心法式班会课”的实施与一般班会课不同,它有几个重要的关注点。

(一)关注品德要素目标导向

班会课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习惯养成说教,而是导向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内在生成。“心法式班会”关注成长导向与心理体验,注重有效立德树人,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品德要素的目标导向,尊重学生个体,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及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效实施“心法式班会课”。

(二)关注心理互动实施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互动,认为只有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课堂。传统的“师生互动”容易停留在形式上,难以触及学生心灵,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无效班会。“心法式班会课”在实施中更关注师生间的心理互动,这是一种追求挖掘深层次对话、沟通的互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进。[7]心理互动能有效促进品德自我构建与互动生成。

(三)关注品德生成实施效果

品德生成是班会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心法式班会”在实施中,要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体验感悟,在引导和激发中促进学生思考、感悟、成长,通过班会课的生成,促进学生品德的内生—外化。切不可形式化、虚假化,因为唯有真实的课堂生成,才能触及学生心灵。我们不必担心一节班会课下来学生没有太大变化,因为品德养成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我们要给学生成长足够的时间,也给我们的班会课以足够的生成机会,相信学生,相信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玉石 林元景.何为"心法式班会"[J].中小学德育,2022(01):52-54.[2]张玉石.心法式主题班会的内涵及实践样态[J].中小学德育,2017(02):14-15.

[3]李季.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构建[J].中小学德育,2012(01):19-22.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52-253.

[5]谢平.探索大脑的终极秘密——学习、记忆、梦和意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8-19.

[6]李季.拨动"情"弦:有效德育叙事的艺术[J].小学德育,2009(8):6-8.

[7]唐玉芳.心理互动,开启课堂师生互动的钥匙[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014):106-107.

责任编辑 余志权

作者:张玉石 李纯燕

第4篇:班会课心得体会

听《冲破逆境,守候花开》主题班会心得体会

在12月7日晚听了高二22班罗XX老师主持的主题班会课《冲破逆境,守候花开》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赢得高效

罗老师这节班会课是面对普通班的实情,主持开的“逆境成才”的班会课。从内容来看,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学生当前面临的困境:心理困境、人际交往困境、学习困境。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逐一解决这些困难,相互探讨方法。最后由老师站在成人的角度、老师的角度,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生在开班会前就给老师写了当前面临的困境,老师也搜集了相当多的相关素材,且素材都是结合学生实际的,接地气的内容。可见,师生都准备相当充分。为这堂班会课的高效创造了前提条件,事实也证明这是一堂高效班会课,学生参与度很高,收获很大。

二、感情真挚,真情流露

罗老师这节班会课可谓是感情真挚,真情流露。不管是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还是语言语调的

声情并貌,抑扬顿挫。都是站在一个师长的角度、甚至是母亲的角度进行传道授业,给学生提出冲破困境的建议和方法,而且很贴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展示出家长致学生的一封信,更是对学生有很大的心灵触动。处处体现真情、真挚二词。

三、功底深厚,挥洒自如

罗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浪花,她那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

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罗金带老师班会课中的娓娓道来让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罗老师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如此,因罗老师功底非常深厚,班会课上才能挥洒自如。这些,都是本人目前望尘莫及。

四、注重细节,与时俱进

罗老师在班上提出的,

1、勤——早到校,勤读书;静——闭上口,静下心;忍——忍耐心,忧患心;有——有计划,有总结;思——多思考,多提问。

2、四要——独立互助,严谨踏实、坚持到底、心怀大志。 四不要——不放纵、不懒惰、不逃避、不放弃。这些都是她提出的根据班上实际情况升级版的班级要求。所以,很注重细节,与时俱进。最后,播放视频《我们和你在一起》、诗歌《心灯》和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既体现出罗老师的与时俱进,诗歌也体现出罗老师作为语文老师的才华。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的班会公开课。它丰富了我的班主任经验和班主任管理方法,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2014-12-8

第5篇:班会课心得

分析一下班会课的历史和现状,不难看出,班主任老师对班会课往往“操心”太多,放得不够,而要想使班会活动发挥它的教育作用,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取得教育实效,就唯有把班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人,提高学生在班会活动中的参与度。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导,而具体的工作要让班委会发动全体学生一起去做。一次有益的班会活动,它的教育性是贯穿于准备、开展这整个活动过程中的。

首先,让学生围绕学校教育中心自己确定班会内容,要求人人献计献策,如果被采纳利用,就授予“班级小主人”的称号。可以说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比如:围绕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提出了许多活动内容,有进行家务劳动的“今天我当家”和“家庭劳动卡”活动,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动技能竞赛和包馄饨、野炊等劳动,也有关心他人的“为小弟弟小妹妹包书皮”、为老师做椅垫活动。还有服务社会的打扫公共场所,擦栏杆等公益劳动,可谓全面周到,丰富而充实。又比如:学生围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教育,提议读《吴江英烈》。学生们分成小组寻找知情老人,了解家乡英烈的故事,我和班委会一起设计了一堂生动的班会课--吴江英烈知多少。后来,这个班会活动获得了江苏教育杂志社举办的“三热爱班队活动”征文三等奖。可见,发挥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班会活动是卓有成效的。

其次,让学生组织主持整个活动过程,从内容的选择,节目的编排,程序的安排以及串联词的写作,全部交给学生,但老师始终参与,做好“扶”和“导”的工作。记得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评比的时候,我班选定了“夸夸我们的家乡”这个主题,方案确定,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有走访老人、了解家乡历史的;有拍摄照片反映古镇新貌的;有搜集图片资料、名胜古迹材料的……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和学生一起“创作”快板,“改编”了有关歌词,使这个活动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比如:为了祭扫革命烈士墓,学生人人自制了小白花、小花环,人人读一个革命烈士故事。有了人人参与的活动准备,活动时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就油然而生了。班会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理解和创造性并因积极投入而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第6篇:班会课心得

光明学校蒋丹

听了班主任师傅张老师的班会课,在感慨万千的同时,更学到了很多管理学生的方法。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学科老师,而且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一名教书育人的全才。本次班会课的主题是“纪律”,我就对此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主任如果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先要设立一定的规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纪律。张老师利用学生看儿童剧《春雨》为例,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在看儿童剧的时候,如果出来上厕所、睡觉、说话等等都是违反纪律的,要站起来接受批评并且让学生自己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然后,再次强调在看电影或者儿童剧时应该遵守的纪律:①提前上好厕所。②保持电影院内安静,不能说话和交谈。③不准带零食或者水进去电影院。④不准在放电影或者儿童剧的时候,站起来和跑出来。

张老师说:“在发现了学生错误的时候,要及时指出和纠正。”就比如这次看儿童剧,在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马上告诉他们如何做是正确的,学生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起到的效果便是事半功倍的。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做为班主任,除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要严格要求学生准守纪律,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外面,都应该做一个有素养有纪律的好少年。

未来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7篇:听主题班会课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7日和18日,我和本校的三位教师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课展评总决赛活动,认真聆听了8位选手的精彩讲课,我受益匪浅,令我终身难忘。 这8位老师分别从感恩父母、热爱生命、节约用水、理想、信念等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我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使我对什么是班会课有了重新地认识,并对感恩有很深地感触,课堂上老师循循善诱的语言和学生们一句句真情的表白,频频地触动着我的心弦,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1 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第8篇:主题班会课听课心得体会

郴州市中小学主题班会竞赛活动

郴州市涌泉小学

2013年5月13日

本次活动,共听了12节主题班会课。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主题班会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改变了我对班会课的认识,自己感觉收获颇多,下面简单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主题班会课的综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

丁兆慧老师的班会主题是阶段总结表彰,主要的内容是通过颁发了十几个奖项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同时为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本次班会的主线是由学生来导演,班主任更多的是服务于学生。

周奇涛老师的班会主题是学会沟通、走近父母。通过举身边的例子以及通过诵读、学习了几篇文章,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自己的期盼。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强调了理解父母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交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回报之意。整堂班会课学生的投入程度较高,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瑞杰老师的班会主题是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是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本次班会在《我的梦,中国梦》的旋律中开场,中间穿插了抗震救灾、嫦娥奔月的主题视频短片,很好的为学生展现了团结的重要性。同时班级学生的积极发言对存在问题的直言不讳的态度以及对于班级建设的献言献策体现了学生对于班级的热爱,这也是班级凝聚力的一种体现。本次班会师生围绕主题共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斌老师的班会主题是勤奋、自信、行动。首先学生上台演讲并在黑

1 板上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然后通过小故事的形式为勤奋、自信、行动做了很好的诠释。同学们在实例面前认清了差距,对勤奋、自信、行动有了更深的认识。李老师通过播放俞敏洪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斗志,最后在刘德华演唱的《今天》中班会顺利结束。

王亚峰老师的班会主题是珍惜今天,勤奋学习。班会在小合唱《中国》中拉开帷幕。整个班会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通过播放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训言以及让同学们积极讨论发言等形式让同学们认清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处境,让自己能够在高三的生活中做到勤奋、惜时,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主题班会课的共同特点

虽然五位班主任的班会课主题不同(有的是表彰会,有的是总结会,有的是励志会),年级不同(有三年级,有四年级也有六年级),但是班会课还是具有很多的共同特点,我简单地阐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班会课中,每一位老师都很好的体现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是通过让学生主持班会进程,有的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发言来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是对我触动最大的。

2.学生的参与度高,班会的效果明显

这些班主任的班会课都体现了学生的良好参与性。师生在班会课中交相呼应。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表述,很好的诠释了班会的

2 主题,学生的积极发言和交流和好的展现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比起那些华而不实的表演课,这样的班会课能够让人学到更多东西。

3.班会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

班主任的班会课无疑是优秀的,但绝不是完美的。正是因为这不完美,它才是真实的,是原汁原味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他们的班会课正切中了我们的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留下了很多的疑惑,正是这样,才促进我们的进步,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三、主题班会课给我的启示

以前,我以为班会课就是班主任讲,学生们听。有必要的时候学生们认真去记,按要求去做。学生的观点没有体现出来,更不用说参与度和主体性了。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 1.真正把班会课当成是一堂课

把班会课上好的前提是真正地把班会课当成是一堂课来对待。因此,要认真备课,准备材料,认真上课,认真反思,认真总结。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班会课的不重视才导致我们的班会课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把班会课的主角变成学生

以往的班会课总是班主任从头讲到尾,没有学生的参与,更没有学生的活动,学生完全是听众。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就无法取得进步。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观念,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跑龙套变成主角。

第9篇:(覃婉玲)主题班会课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精品主题班会课展示》听课收获新岗小学教师覃婉玲

2013年12月12-13日,我们在黄榕英副校长的带领下一同到柳州高中会议大厅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精品主题班会课展示》活动,有幸聆听苏州、杭州、柳州三地九位国家级的优秀教师的精品主题班会课。为期两天的九堂班会课,从小学到高中,从团结合作到爱的权利,从责任意识到生命教育,从情境创设到探讨模拟。三地教师让大家感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主题班会课的新视野。每一节课都精彩纷呈,感受颇深:不管是从团结合作到爱的权利,还是从责任意识到生命教育。都突出了两点:

一、精心选题。

二、活动形式新颖多样

星海小学“智慧云”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蔡如云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主题班会——《相亲相爱一家人》,以小品、儿歌、竞赛、调查等形式,结合当地班级特点,精心准备、反复设计每一个环节,将星海的自主德育理念融入课堂,获得了专家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袁卫星老师这样评价:“蔡老师的课,能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堂上学生每一个回答蔡老师都能适时介入点评,这是做大的亮点。” 柳州八中的教学能手、先进工作者,柳州市主题班一等奖获得者邹显慧老师,执教了初二主题班会《23.1﹪,我来了》,采用了游戏、拆解、小品、视频、情景假设、激辩等形式精心设计,将诚信教育融入课堂,融入人心。尤其是视频展示扬州的一位中学生徐砺寒的一张道歉字条引发诚信的共鸣,学生畅所欲言,把诚信教育推向了高潮。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某问题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助于班集体建设。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离不开各方面的因素,诸如班主任的有效引导,师生的精心准备,学生潜能的激发„„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一定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注入营养,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加强业务学习能力,并为学生搭建成功的桥梁。

上一篇:小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下一篇:初中英语单词快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