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素材的应用(精选6篇)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班会课的素材的准备》。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为什么要积累和收集素材,素材和班会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素材的积累和收集的途径、对收集和积累素材的整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收集和积累素材
当我们谈到主题班会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和我一样,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要开班会、设计班会的时候,觉得自己脑子里很空,没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如何向学生传达我们预设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和一个班主任的课堂经验、课堂操作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师与主题班会相关的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和老师平时对班会素材积累的多寡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老师可能有比较丰厚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也有比较系统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着他能够上好一堂班会课。因为在主题班会的设计过程、实施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老师有特定的、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主题班会相关的管理和主持的经验,而且,还要有恰当的、丰富的素材去充实。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时不注意收集积累素材,到时又哪来的“下锅之米”。素材对于班会课的重要如同粮食对于做饭的重要。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一个老师如果平时不注重积累素材,只有在开班会的时候,他才会想到去搜集素材、整理资料,那么我们敢肯定这个主题班会是很难做到很充实、很生动的。
二、素材和班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影响班会的因素共有三点: 第一点是素材的收集和积累;第二点是主题班会的创意设计; 第三点是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
这三个因素决定了能否开出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我们把这三个因素作一个具体的分解,可以把它放在这样一个架构里面来,理念、方法和途径。作为途径的素材的收集和积累无疑是处在金字塔的最底端。从具体的方面来看,理念集中主要体现在选题的创建行使上;途径方面,要决定于日常的积淀与准备,日常的积淀准备怎么样,决定是否能够使用一个创建性的方式来开这个主题班会;在方法方面,情感的激发与共鸣可能是我们各种主题班会当中必须要关注的一个具体问题。
那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途径(素材)去实施理念,理念贯穿在素材当中,素材只是一种载体,促进学生理念的形成,也只有素材才能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情,改变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从内心去接受班会所传达的.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增强班会的有效性。
美国的作家韦恩?W?戴埃他写了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叫《你的误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韦恩?W?戴埃讲了一个故事:韦恩?W?戴埃介绍了一个健康专家给一群酒鬼做的一次讲座,这个健康专家为了让下面这些听众(一群酒鬼)能够理解他所要讲的这些内容,他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展示。他所展示的是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右面的是水,左面的是酒精,他拿了一个小水蜘蛛扔到右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是不怕水的,它挣扎了一会儿从瓶壁上爬了上来。
健康专家拿着这个水蜘蛛让这些酒鬼们看,又把它扔到左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在酒精里面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健康专家叫起来一个酒鬼问他的感觉。这个酒鬼的回答让健康专家大吃一惊。酒鬼的回答是“我听了你的讲座、听了演讲以后,我更想喝酒了,因为我发现,喝酒的人绝对不会生虫子”。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像笑话的一个真实生活。这里就谈到了素材重要性,班会课上,教师的活动能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地、正面的影响,能不能转变学生主体的态度,达成一种道德行为,取决于素材的选择。所以就主题班会来说,我们认为从理念上应该面临的这样一种转变,就是从外在的规范到价值引领;从常规的管理到班级文化建设;从执行的德育到行动的影响;从权利影响到心里相容。那么这些观念的转变,都要通过恰当的、正面的素材去体现。
《感动中国》这个栏目是一个特别好的社会公益性栏目,它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很多的人。这些普通人的道德故事真正调动了人们的情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素材对于班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我们作为班主任平时如何收集积累资料,收集资料有哪途径呢?
三、积累和收集素材的途径。
(一)观察生活。
素材来自于生活,只有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素材,才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就对学生最有教育价值。
1、学校生活。平时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或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
(1)、班主任可以准备一个工作手册,每天随时随手记录一些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需要在下一节班会课上进行讲解、分析的现象与话题。经过一个星期的积累,相信就有足够的素材,够下一节班会课好好的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与分析了……
(2)、班主任可以通过相机和摄像把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比如学生课间操懒散了,教室卫生不干净了,哪位学生做好人好事了等等。班会课的时候,把这些照片、视频制作成PPT,让学生去讨论,让学生去实现自我教育。因为这些照片、视频能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2、家庭生活
班主任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和活动通过家长日记、照片、录像等形式保存下来,班会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班会当中来,借助家长们的力量来,提高班会活动的教育实效。
3、社会热点问题。
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和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班主任要善于从电视报刊中收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番禺建“垃圾焚烧厂”的大讨论,“佛山小悦悦事件”,等等,这些都是班会课教育学生最好的素材,也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校园外面的事件,懂得如何做一个社会人。
(二)从书籍、杂志中收集素材。
班主任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素材。对书中的一些有启发性的故事、格言、名言警句等进行收集。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用作班会课的素材
(三)利用网络收集素材。
在网络种我们可以下载许许多多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google、搜狗、gougou、 Sohu、Yahoo、Sina等帮助我们收集素材。
四、整理素材
于丹曾说:“在今天这个大时代,信息纷纭复杂,很多无用、无效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头脑、耳目,我们静心想一想,这些东西我们真的都需要吗?”
大量的搜集素材以后,这些素材能不能为我所用,这中间还有一个对素材的分析、鉴别、整理加工的过程。这也是班主任的一个信息素养问题。
比如:对于聋人来说,视觉方面的信息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也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大家都知道,“一只红杏出墙来”这种情景对聋生来说,直观、易懂,便于理解。“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种意境对于他们来讲,就很难体会,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比如,通过歌曲来丰富学生的内容,显然,对于有听力有语言的学生来讲,通过歌曲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让聋人通过节奏、旋律来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意境,就很难。所以我们在鉴别、整理素材时,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剔除那些违反学生天性,不利于学生成长的素材。
把收集的信息加以整理,剔除不宜于我们的,留下我们需要的,并且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信息加工、改新,为我们的主题班会之所用,这也反映了我们的一种能力。
对素材整理完了以后,我们还要对其分类。我们可以按照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分类保存。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文字还可以分为故事、名言警句、游戏等,故事又可分为励志故事,早恋,尊师重教、文明礼仪、感恩分享等等。
面对传统班会课的种种问题, 国内不少学校已经开始着手改革。近年来, 探讨主题班会的教学模式, 将心理辅导融入班会课、团体心理辅导与主题班会相互渗透等方面的研究开始盛行, 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为推动班会课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 笔者在查阅中发现,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专门针对高中阶段的应用研究比较缺乏, 大多集中在大学、中职院校等领域, 虽有部分文章已针对中学阶段进行研究, 但在现实中较少看到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常态化, 其良好的效果难以显现出来。
一、团体辅导的概念
团体辅导由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 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引领下, 在团体情境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围绕某一共同话题, 依托一定的活动进行人际互动、启发、诱导, 促使成员从中观察、学习、体验, 自我认识、探讨、接纳, 改善人际关系, 进而改变观念、态度与行为, 促进个体的成长。
团体辅导始于20世纪初, 在我国, 团体辅导的发展历史虽不长, 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优势, 已逐渐进入我们的教育行业, 甚至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尝试将团体心理辅导与德育联系起来。
二、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应用的理论依据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是指在班会课中, 教育者根据已确定的教育主题和教育对象, 以团体领导者的身份, 通过恰当运用团体辅导的策略与方法, 引领教育对象自我发现、思考, 从而使心理与行为改变的一种班会课形式。
在高中阶段的德育中开展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 认为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 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和心理上维持自己, 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 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高中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的发展阶段, 他们具有自我完善的潜能, 因此, 如果教师能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施团体辅导型班会课正是通过创造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 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思考, 从而解决发展阶段中的矛盾, 实现自我提升。
2. 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创立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与人互助的本质, 获得对人际交往的深刻领悟, 以促进人的成熟、成长,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的互动、沟通和研究, 适用于团体辅导。高中阶段, 大部分学生开始在校独立生活, 交往活动变得频繁, 也更容易面临人际交往的难题。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团体成员的示范, 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 学习与人沟通, 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3. 团体动力学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 人就是一个场, 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场具有复杂的非物理的力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 变化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使场成为动力场, 随着动力场的变化, 人的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变化。团体动力学理论重视生活环境中人的行为研究, 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理论中的一些研究甚至直接成为团体咨询、辅导的方法和技术。
4.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个人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个体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该理论是以交互决定论为基础, 以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为支柱的社会认知理论。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通过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 在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 个体的行为将会受到影响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5. 人际沟通理论
注意、理解、接受、行动是有效沟通的方法, 人际沟通理论为团体辅导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提高沟通效果、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参考, 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团体沟通方式, 观察、指导团体成员沟通, 增进了解, 在协调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等提供了方法和技巧。
三、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优势
新课改下的班会课要求主题鲜明, 能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传统以说教为主的班会课既不能贴近时代的要求, 也难以吻合90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而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则不同于传统班会课, 它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优势。
1. 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入班会课中,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仅要求教师熟知心理学知识, 并且能恰当、科学地进行运用, 对班主任的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上, 教师应明确尊重、理解的原则, 了解自己的位置, 用心、耐心指导学生, 才能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与需要。放下说教者高高在上的身段,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生才能放开束缚去体验, 大胆地进行分享, 而分享得越多, 学生就会有更多、更深的收获, 班会课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的工作才更有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有益于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型教师。
2.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重视学生的体验与分享, 依托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 充分地开发团体潜能。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 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 更具活力, 自然也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在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可以积极思考, 畅所欲言, 进行多视角的学习。在群体中, 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而在多种价值观念的交织中, 每个班级成员能获得了解他人观念、观察他人情感反应的机会, 每个学生此时既是参与者也是助人者, 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分享能促使自身改变认知并规范行为, 实现自我省悟, 最终实现心灵的成长。
3. 从班级建设的角度看
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 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班风。班会课作为实施班级建设的重要依托, 利用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团体辅导活动, 学生能切身感受到自由、平等、安全的氛围, 在其中学习倾听他人的想法, 学习包容、理解和接纳, 为之后和谐班集体的建设奠定基础, 有助于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实现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的良好态势。
4. 从学校德育的角度看
当前, 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要求学校德育以全新的姿态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重要阵地的班会课自然尤为重要。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为一种新的模式,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将心理教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 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新的元素, 有利于构建起更高效的学校辅导体系。
四、团体辅导型班会课实施的步骤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的实施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 准备阶段
(1) 确定主题
班会课需要围绕着一定的主题来进行, 确定主题以后班会课的开展才有明确的方向。通常应选择契合班级发展实际和学生最需要发展的能力的主题, 或是班级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选择班级中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为主题。例如, 针对高一新生刚入学适应难的特点, 可选择诸如“缘来一家人”、“相亲相爱一家亲”等容易拉近师生、学生之间关系的主题。总之, 主题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班级、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随意盲目。
(2) 设计思路
班会课虽区别于普通的课程教学, 但也需要做好课前的设计准备工作。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中需要运用团队心理辅导的策略与方法, 如游戏、角色扮演、道具等的设计与安排。此外, 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都有必要纳入教师的准备工作中, 必要时还需要提前告知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围绕主题的前提下, 精心设计团队辅导的相关活动, 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 才能让班会课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2. 开展阶段
(1) 活动导入
为避免直接切入主题过于唐突, 需要有铺垫的环节, 该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团体间建立起安全感和信任感, 打破僵局, 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 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 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暖身”或“破冰”。可以以热身游戏、音乐、视频或其他手段切入, 如唱“拍手歌”、“考考你的反应速度”等短小精悍的热身活动, 这样既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又能增进个体的归属感, 促进师生间的信任, 拉近距离。
(2) 展开主题
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 教师就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活动, 例如案例分析、团体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 将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充分体验, 教师针对情境提出某个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让成员进行反思和小组讨论。尽可能少地运用集体发言的方式, 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享受到发表见解的权利。如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交往需要求同存异”, 可以首先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个体有差异”, 让主题得以逐步展开。在这种富有感染的情境下, 学生往往能激发出活跃的参与热情, 为下一个环节打好基础。
(3) 催化分享
该环节在创设情境的前提下, 要求充分利用集体资源, 师生、生生产生互动。期间或许思维会产生出碰撞与冲突, 但这正是个体自我反思成长的机会,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不断说出自己的体验, 向群体成员分享感受通过信息的反馈, 意见的冲突也容易被了解、讨论和解决。教师在其中则主要运用倾听、接纳、引导的方式来协助学生自我探索, 在这样的回馈和分享中, 团体动力容易被催化出来, 学生学会明辨是非, 从而产生较为深刻的心理体验。例如, 在提出“个体有差异”的话题后, 可以通过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包容差异”的重要性, 或者可以让他们看到“激化差异”的后果, 在其他成员和教师的帮助下, 达到催化认识的目的。当然, 由于该环节会出现思维的激荡, 教师应注意组织的调控, 引导学生围绕着目标, 学会倾听和共同研究。
(4) 整合归纳
学生的分享与回馈若得到有效的总结将能提升班会课的效果。引导学生总结收获, 进行价值澄清, 能使学生再次明确团体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帮助团体达成共识, 提升学生的认知。此外, 还可运用感人肺腑的音乐、意味深长的语言、美好的祝福等形式, 鼓励他们将课堂的体验与生活的实践衔接起来。
3. 巩固阶段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结束后需要对其教育效果进行巩固和跟踪。班会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 因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收获的经验向课外延伸, 并进行巩固, 教师可以做好跟踪记录, 如通过观察学生日后的行为、学生在周记中的叙述、不定期地调查等手段了解教育效果, 适时进行巩固, 这样才能真正将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达成的效果延续下去。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能有效改善传统班会课说教味浓、互动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 但由于任何教学辅导模式均不是万能的,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虽然针对一个团体, 能激发更多人的热情, 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个体的参与都能充分而有效。团辅型班会课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主题, 如政治性强的主题便不适宜拿来讨论。再如, 受诸多因素影响,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较为复杂, 容易反复。因此, 团体辅导型班会课作为教育手段并不是唯一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伍思翰, 李翔, 郭成等.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 (12) .
[3]曾辉, 望亚娜, 常晓慧.团体辅导在中学班会中的应用.群文天地, 2012 (6) .
[4]王文娟, 赵小刚.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索.世纪桥, 2010 (13) .
[5]钟志农.谈谈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发展进程.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 2007 (4) .
[6]陈艳.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的模式探究.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9 (2) .
[7]张冬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探究.教学与管理, 2010 (6) .
一、案例解析
(一)班会实录(片断)
1. 了解挫折
小品展示:《期末考试失利》(具体内容略),引出“挫折”含义。组织学生讨论:你遇到过哪些挫折?教师小结。
小组朗诵:《生命,生命》
2. 品味挫折
介绍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少年残疾,经受了种种挫折,历经磨难终获成功。教师配合视频图片讲述杏林子的故事(略)。
组织学生讨论:听后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接着讲述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不平凡的一生(出示霍金图片)。
3. 战胜挫折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战胜挫折的办法。学生把自己认为有效的办法写在笑脸卡上,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课题:面对挫折——我做好了准备)
(二)班会解析
整堂课,教师用“了解挫折——品味挫折——战胜挫折”三个环节,希望学生能学习他人精神,增强抵抗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并学习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但在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一些不足。
1.素材内容与学生现实需求脱节。班会课上,教师选取了台湾作家杏林子和英国科学家霍金的事例。这两位名人,无论是生活时间还是故事内容都和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其实,在这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自己面临的挫折时,学生实际上已经提到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学习不理想;同学关系相处不好;别人爱给自己取外号;爸妈不理解自己;爸妈吵架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对于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健全儿童来说,这些烦恼所带来的痛苦就是他们遇到的挫折。而这些恰恰是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是最现实的教育素材。
2.素材解读形式单一。教师选择杏林子和霍金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希望学生能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的人。但教师解读和呈现素材的方式较单一:呈现文字、图片资料,给学生介绍人物生活经历,然后就请学生谈体会。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这两位名人如何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冷场”局面。当学生对问题缺少兴趣时,也就很难投入到对问题的思考中。正如有学者指出,“长期以来,班会课中,尤其是德育案例或故事教学,往往存在以附带刻板结论替代学生思辨的现象,从而试图将需要宣扬和确立的价值观直接植入学生头脑”。[1]因此,班会课的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二、案例重构
这一堂主题班会课真实反映了目前小学主题班会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以“生本课堂”理念为支撑,将素材与学生现实需求有效对接,同时丰富素材的解读方式,从而变“教”为“学”,充分体现班会课的主体价值。
(一)重构主题班会课的思路
1. 承接: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首先,素材的选择要把握主题,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材料的选择是为了诠释主题、深化主题,为主题服务。因此,在选取素材的时候,首先要对班会课的主题进行解读,选择能够深化主题思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案例中这堂班会课,主题是“抗挫折”,那么,教师首先要了解“挫折”的含义,关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挫折”。当然,教师还要了解这些“挫折”产生的原因,明确这堂班会课要达到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有目的地选择那些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教育素材,或者选取那些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育故事。总之,只有那些能深化主题,充分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与现实需求的素材才是有价值的。
其次,素材的使用要对接学生的能力基础。素材选取后,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情感能力和理解能力,将素材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再开发。
一是具体化,即将呈现的材料的重点或关键内容具体、细致地呈现出来。在上述班会课,教师不能仅仅讲述故事。如在讲述杏林子的故事前,应以若干具体问题加以呈现:杏林子小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想象一下,生活中会具体遇到哪些困难?杏林子在成功的路上,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听了杏林子的故事,最打动你内心的是什么?……只有通过把杏林子的故事具体化,将高高在上的人物拉入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寻杏林子从小到大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之产生敬佩之心。
二是层次化,即材料的呈现应讲究层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在这堂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霍金的故事中,先产生感性的共鸣,继而进行理性的分析。这样从感性到理性,有层次有步骤地将素材展示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2.转换:变教为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丰富素材解读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如在一堂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课中,教师事先组织学生排练了一个小品《打招呼》,故意选派平日里对礼仪并不重视的学生表演。小品表演结束后,请扮演小品的同学谈体会:“在刚才扮演过程中,自己有什么感受?”这个小主角谈到自己在扮演的过程中遇到冷遇时的感受:“虽然我明知道这是在表演,但是对方不礼貌的行为还是让我很难受。”这样的效果就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要好。当然,教师要直观呈现素材,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与技巧,充分利用视频、录像、背景音乐等多媒体技术,来营造一种情境氛围,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进而达成班会课的目标。
nlc202309020221
(2)由个体教育激活群体教育。利用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可开展小组讨论或邀请班级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学生谈体会和感想。这类学生的话语对班级其他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因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其他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样就能实现部分学生引领其他学生,将个体教育转换成群体教育。
(二)重构主题班会课的设计
1. 认识挫折
小品展示:《期末考试失利》,引出“挫折”话题。(课件出示课题:面对挫折——你做好了准备吗?)
讨论:你遇到过哪些挫折?
2. 了解挫折
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分类。(这一环节以现场生成为主。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将讨论的话题分类:学业成绩、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请学生具体谈一谈遇到挫折时产生的心理感受,如“同学给自己取外号”。
教师小结:挫折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风雨”。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因不如意而产生的挫败感,关键是如何认识,调整心态,积极面对。
3. 品味挫折
视频介绍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分小组讨论:
(1)杏林子小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想象一下,他在生活中会具体遇到哪些困难?
(2)杏林子在成功的路上,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你认为杏林子取得非凡的成就,主要原因是什么?
(3)听了杏林子的故事,最打动你内心的是什么?你觉得杏林子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
(4)杏林子的这种精神对解决你面临的挫折有没有帮助?
讲述霍金的故事(展示霍金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并体验霍金在吃穿住行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坐在轮椅上阅读书写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后交流)。
4. 战胜挫折
分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战胜挫折?分组交流不同的主题:学业成绩、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组员交流,并邀请学生谈谈自己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经历。
教师小结。
诗歌朗诵:《生命 生命》
(课件展示:面对挫折——我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建德.让主题班会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J].中小学德育,2012.(3):50-51.
(作者单位:安吉县教科研中心浙江湖州 313300)
责任编辑 颜雪梅
一、目前农村初中班会课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班会教学计划。
班主任对一学期班会课缺乏通盘考虑, 没有制定班会工作计划, 班会课随意性强, 学校检查就上, 不检查就让给主科老师上课或由学生自主学习。
2. 内容空洞。
班主任事先没准备, 缺少主题, 泛泛而谈, 没有从学生和班级实际出发, 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味站在思想理论的高度, 做些大而不当的演讲, 说些绝对真理的“废话”, 缺乏震撼力, 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 形式单一。班会基本是班主任讲学生听, 学生参与程度低, 有的甚至开成“算账课”或批斗会, 班主任板着面孔说教。
二、存在的原因
1. 思想观念落后。
班主任对班会课的设立理解不透, 认为班会可有可无, 忽视德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 不知德育为智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能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班会课设计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造成班会课使用的随意性, 学科教师挤占班会课用于订正作业或班会课改上自习。
2. 对班会课研究不够。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日常行为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班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静下心来研究。班主任缺乏敏锐察觉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临场应变的教育机智、较高的思想水平和丰富的知识和民主平等的作风, 不知道对怎样制定学期班会课计划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渗透给学生, 并转化为他们的心理需要。
3. 对班会课缺乏评价机制。
虽然目前学校课程表每星期都安排了班会课, 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检查和督促机制, 造成班会课上好上差一个样, 上与不上一个样。
三、农村初中班会课的实践, 以初一为例
初一新生, 从小学到初中面临着诸多不适应, 如身体的迅速发育、课业负担的增加、思想的多元化和对社会现象认识的混乱, 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班会这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对社会和身边的事有个正确的认识。
1. 精心组织好班会
树立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班会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合作的精神, 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学会思考、探索和发现,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主要是把握班会的主题和意图,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之成为主题班会的积极参与者。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要是学生积极参与班会的设计和实施, 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
(1) 会前。一是进行材料准备。根据班会确定的主题提出班会的内容、目的、形式、实施方案, 明确相关学生上网或在报刊杂志查找与此次班会内容相关材料进行准备, 班主任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细化, 增强可操作性, 并进行预演, 确保班会质量, 二是会场准备。根据需要可寻教室进行布置, 营造教育氛围, 提高教育效果。
(2) 会中。班会课既要开得了头更要收得了尾, 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知识积累不多和认知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 无法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 甚至有些学生仅凭个人喜好厌恶就武断地判别事物的美丑善恶, 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 缺乏理性、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 全体学生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 有的积极, 有的消极, 有时会产生分歧, 发言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面对这种情况, 我就要利用总结的机会深化提炼主题, 启发、诱导和点拨学生, 使他们触摸到事物的本质, 认识到召开主题班会课的现实意义。班主任应力争主题班会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让他们明白自身今后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3) 会后。班会课结束后, 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落实班会上的各项要求, 督促学生完成目标。班会活动结束之后, 我及时地搜集、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紧紧抓住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态度方面的细微变化, 鼓励他们把主题班会上获得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 促其升华, 变成习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收集一些励志性语句, 一日一句, 让学生学习有榜样、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会评价机制
(1) 建立班会评价小组, 实施量化评价
学校成立由校长室、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的班会课评价小组, 制定班会课评价细则, 对班会课教学实施量化评价, 并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班会课实施效果的座谈反馈。
(2) 加强班会课研究, 提高班会质量
以年级为单位成立教研小组, 设立试点班, 开展专题研究, 及时总结试点班的经验和做法, 辐射带动全校。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性, 做到规定主题与自选主题相结合, 通过班主任集体备课、上公开课、研讨交流等形式, 对班会课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发现亮点, 指出问题, 为下阶段的班会课的发展指明方向。对薄弱班级班会要加强指导, 通过深入班内听班会, 听后交流研讨, 提出改进建议, 提高班主任的设计构思和调控能力, 让班会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3) 建立评价机制, 实行班会课教学常态化
将班会开展的成效列入班主任绩效考评中去, 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 以便扬长避短, 促使班会课一步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4) 加强班会专题培训
建议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班会工作的研究课题, 加强对班会教学工作的指导, 并作为班主任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促进农村初中班会课教学走上正规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1. 班会课无准备或准备不足。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作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可事实是有些班的班会课班主任老师班会课是不作准备的或准备不充足,不详细作班级调查,班会课班主任随意说。如此下去,导致班主任威望低,班级管理混乱,学生不上进,严重影响学校的德育教育声誉。
2.班会课没有主题内容。班会课就如平时的上课,每次课应有一定的主题内容,没有主题内容的班会课,必然使得班会课上班主任课堂想到哪就说到哪,东拉西扯,导致班会课可有可无,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3.班会课形式单一。每次的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包揽一切,一堂课就是班主任的独角戏、演讲课,长期单一形式的班会课,导致学生厌倦,教师乏味。
4.班主任思想观念不到位。那种认为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因此上班会课只要三言两语学生就懂了的观点大有特有。班会课只要把学校布置的任务照本宣读下,班会课就算结束了。这样的班会课,学生肯定有抵触情绪,德育效果肯定会很好。
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班会课应确定主题,并进行形式多样的上课形式,使班会课能有效,有实效,为此,采取了以下方式来进行:
1.班主任思想上应高度重视,观念认识到位。没有正确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高校的班会课,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传授的场所。班会课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授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班主任与学生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思想、品德、心理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教育,促进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从而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推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班主任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平时注重学习,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更要能深刻领会学校德育教育的思想。只有班主任观念认识到位了,有了正确的思想,班会课才能正确开展。
2. 班会课应认真备课,备好课。
班会课是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会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且能形成良好班风、学风、正确的道德风。学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道德教育任务,班会课必须紧扣学校的任务,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班会课。高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是剧烈变化的,班会课要对学生的不同时期的思想状态进行引导并教育,必然需要认真备好,备足课,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3. 班会课形式多样,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班会课的内容首先要按照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围绕学校的德育中心工作,紧扣学校的德育大纲,结合班级学生的思想现状开展。
其次班会课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进来。班会课应该开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这样学生乐上,老师乐教。为此,结合高校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竞选式班会。高校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民主意识强烈。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可以先临时组织一个班委会,过了一段时间,大家熟悉了,有些班干部可能不适合,有些学生主动想干。入学一个月左右,可由学生来提名,并由学生来选举,这样当选者有热情去做工作,同时也符合“民意”。当选的班干部由班主任精心培养,使他们工作得法,才干展现,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同样,学校的一些奖励,当班级符合条件的同学有多名时,也可以采取竞选式,这样,同学们心服口服,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
2.演出式班会适合于节日喜欢活动,如“元旦”,“五四”,“国庆”等。通过发动学生,由学生自编自导节目,通过演出,活跃了班级文艺生活,同时可以发现和培养文艺方面的人才,学生们也从中学会感觉美,欣赏美的教育。
3. 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会课,适合于采取现场体验式的形式。
江阴学院地址交通要道,学校大门正对一条省道,过马路时很危险,行人、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时有发生,交通事故不断。在进行以交通安全内容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通过带领学生现场参观、体验,同时让学生对交通现象进行讨论、辩论,使学生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安全的重视记一辈子。
4. 随着网络的发展,班会课的形式也应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进行创新。
比如传统的谈心式形式,由于是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有时学生碍于面子,不愿意和班主任进行深入交流,而现在由于有了网络,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可以用文字交流,也可以用语音交流,而且具有私密性,学生、老师可以畅所欲言。
再比如针对某一现象或某一观念,可以进行讨论、辩论式形式开展,现在有了网络,同样可在网络上进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又可以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思想,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还避免了学生、老师面红耳赤地尴尬场面。
班会课的课堂形式多样,除了上述几种,还有专题报告式、演讲会等等,班主任要应因事而异,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不拘泥于某一形式。
总之,高校的班会课要上得有效,班主任思想上首先要高度重视,同时通过充分备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形式丰富的上课形式,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状态,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只有这样的有效班会课,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
摘要: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课堂。有效的主题班会,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强烈的震动并触动学生,使学生受到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班会的形式及内容进行探讨,并结合实践小结形成有效性班会的几种形式。
关键词:高校,班会课,班会课形式,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海姆·吉诺特著,周星奇译.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海南出版社,2005.
[2]张万祥,席咏梅.破解班主任难题[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万玮.班主任兵法(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魏书生.魏书生教育作品集:班主任工作漫谈[M].译林出版社,2013.
学校德育呼唤改革和完善, 素质教育也要求学校德育以一种新的姿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那么,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的主题班会的改革必然首当其冲。这几年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德育工作有了转机, 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以行政名义要求班主任自考省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 从而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主题班会自然也成为其中的受益者。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给主题班会的开展带来了新视野, 提供了新契机。
一些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用于主题班会的开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 这仅仅是尝试阶段, 具体的操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究。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 (维普数据库, 截至2007年10月1日) , 明确指出将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用于主题班会开展的论文只有3篇, 且都是理论上的分析, 没有涉及实证的研究;一些零零散散的主题班会课教案则充满着心理辅导的色彩。这表明, 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已经潜意识地接受并运用了一些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另一方面, 这种运用又相当的朴素, 缺乏系统的研究。由此, 探究如何将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班会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方面, 心理辅导融入主题班会能提高班会课的实效性, 为主题班会课的发展另辟蹊径。传统主题班会课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和新环境, 心理辅导理念和技术的融入将会提高它的实效性, 为主题班会课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另一方面, 它也推动心育和德育的联结, 构建和谐高效的学校辅导体系。一直以来, 学校心育和德育存在重大的分歧, 搞德育的不关注心育, 搞心育的由于受学校编制的限制, 挂在德育门下, 却往往偏居一隅,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使得两类辅导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将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到班会课的开展一方面给德育工作注入新的生机, 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心理辅导以更广阔的发挥之地, 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学校辅导体系。
二、心理辅导融入型主题班会的理论依据
(一) 以人本主义为认知基础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人本主义者主张从健全发展的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 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人是什么样的”这一根本属性。因此, 人的本性是“建设性的、可以信赖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 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 而且要不断地增长和发展自己。
高中生的年龄阶段处于艾里克森的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他们急切需要了解自己, 完善自己, 却也常常因为“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将往哪里去”这样的同一性问题而焦虑。这种现象其实正好印证了他们自我完善的潜能, 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正确引导, 将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应该是引导, 而不是传授, 高中生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个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因此, 教师要创造平等、尊重、和谐的气氛, 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 以团体辅导为行为指南
团体辅导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心理辅导模式, 被广泛地运用于专业心理诊所以及一些大、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团体辅导有团体领导者, 有的还设有协同领导者, 团体成员根据辅导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 8~12个人的团体比较理想。团体辅导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 通过团体动力, 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提高适应能力, 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一般来讲, 团体辅导会有这么几个过程, 首先是暖身活动, 通过暖身活动, 个体从其他状态转入到辅导状态, 如果团体是第一次进行的, 也可以通过活动来互相认识并建立团体规范。暖身活动进行之后就是团体的工作阶段, 在工作阶段, 由于团体成员已进一步了解, 成员之间会倾诉一些内心深处的问题, 但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观念上的冲突, 团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成分, 这时候团体领导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维护团体平等、尊重、真诚的气氛, 通过团体内成员的共同努力解决冲突, 这也就是团体辅导的认知冲突阶段。团体经过冲突之后, 出现了凝聚现象。团体成员的真实自我的袒露, 增进了相互的了解, 密切了关系, 其尖锐真实的意见受到鼓励和欢迎, 从而感到团体是安全、信任和可靠的, 也使成员有了团体归属感, 对团体的成员、领导者和目标有了认同感, 这也就是所谓的凝聚整合阶段;团体经过凝聚阶段后, 成员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 对团体充满信心和希望, 不但敢于更深入地探索自我, 表达更真实的想法, 更希望尝试行为改变和解决问题, 通过认知重建, 追求个人和团体目标的达到。最后是团体结束阶段, 领导者加以总结并鼓励成员将在团体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的操作模式
人本主义的思想以及团体辅导的模式提供了我们构建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的操作蓝本, 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尽量将班会课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笔者结合班会课开展的实践拟初步构建如图1所示的操作模式。
1.课堂基调
心理辅导强调人的主体性, 因此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的想法, 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建设一种平等、真诚、和谐的课堂气氛, 唯有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的尊重才能得到保证;唯有在真诚的氛围中, 学生的深层次感受才能得到表达;唯有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 教学活动才能正常开展, 辅导效果才能得到起码的保证。
2.辅导动力
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借用团体辅导的思想,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相信学生的潜能, 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 让团体动力打通认知上的偏差, 让团体动力促进个人经验的互享。
3.主要环节及相应的任务
(1) 活动导入
对应于团体辅导中的暖身活动, 设计这种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暖身, 促使学生进入状态;二是导入, 通过活动的开展, 引出班会课的主题, 从而避免主题的产生过于突兀。
(2) 认知激发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相冲突的认知是一种原动力, 会强迫心灵去寻求或发明新的思想或信仰, 或是去修改已在心里存在的信仰, 好让认知间相冲突的程度降到最低。
(3) 催化分享
团体辅导注重团体动力, 而心理辅导融入型主题班会也可以利用班级的团体动力, 催化学生互动与分享。因此, 教师在班会设计与实施时, 要充分应用集体资源,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产生互动, 形成改变的良性机制。
(4) 经验整合
教师做好引导和小结工作, 学生的参与以及彼此间的分享与回馈, 使学生把别人的以及在活动中获取的新经验与自身的经验加以整合, 从而深化班会效果。
4.应用巩固
就像其他学科一样, 教师需要学生进行巩固课堂内容, 辅导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家庭作业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是书面的认知性作业, 也可以是实践性作业, 甚至可以是想象性作业, 根据班会课主题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四、结语
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于班会课中, 能有效改善班会课课堂气氛枯燥、学生互动不强以及“心灵交涉”不深等问题, 但是, 同任何教学模式与辅导模式一样, 它不是万能的。心理辅导和班会课在辅导目的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心理辅导是基于人本身的一种辅导, 而班会课更多的是基于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 因此, 心理辅导和班会课不可能真正达到水乳交融, 但是, 心理辅导的一些理念和技术值得我们学习, 用以服务我们的班会课。相信心理辅导融入型班会课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实践。
参考文献
[1]钟志农.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形成性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2) .
[2]温天山.高职生主题班会建设初探[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 .
[3]戴小梅.主题班会的作用及其设计初探[J].班主任.2005 (8) .
[4]宋凤宁、张琼.新课程背景下班会课的现状与反思[J].广西教育.2005 (4)
[5]梁东标.团体辅导在学校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 2002 (21) .
[6]赵卫菊.团体咨询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 2002 (6) .
【班会课素材的应用】推荐阅读: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课09-17
的班会课班规500字06-28
班会课的作文500字06-16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素材09-29
高中主题班会课的组织与实施10-04
开学第一课班会的心得体会06-13
主题班会教案_经典班会课教案09-11
诚信班会课05-30
班会课教案06-08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