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2022-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浅谈《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的编撰

摘 要: 在开卷考试的形式下,编撰《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给学生作为备考材料,对于学生快速准确高效地查找到考题所需的对应材料,更加从容应对考试,考出理想成绩能起到重要作用。编撰科学精炼、深受学生认可期待、富有成效的《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专题遴选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问题准备关注全面性和综合性;答案组织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关键词: 中考时政重热点 专题分析 编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方式实现了突破性变革。近年来,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初中思想品德毕业、升学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卷考试,顾名思义,就是在考场上开卷,允许考生答卷时翻阅书本、查阅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准确地答完试卷。在实践中,由于部分家长、非思品学科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对开卷考试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错误引导,学生普遍对思想品德学科不重视,因此,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比以往闭卷考试成绩还要差。

毫无疑问,在具有选拔意义的毕业、升学考试中考出高分数、拿到好成绩对于考生来说是硬道理,为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夯实知识基础,学会关注时事政治,加强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是思品课老师尤其毕业班老师们的必修课。在毕业班教学实践中,我校历年独立编撰《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以下称《专题分析》)给学生作为备考材料,对于学生快速准确高效地查找到考题所需的对应材料,更加从容应对考试,考出理想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专题分析》以时事政治重点和热点为背景,按照中考可能的命题角度给学生设计基本问题,组织整理答案,跨越教材年级、章节界限,重新组合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参考《专题分析》正确解答绝大部分试题,因此《专题分析》深受历届毕业班学生的认可和期待。下面结合我校毕业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践,就如何编撰科学精炼、富有成效的《专题分析》谈谈体会。

一、专题遴选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

时事政治是一段时期国内国际发生的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面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时事政治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时代的脉搏。近几年来的《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和《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思想品德)》中的命题原则都要求:中考命题要体现思想性,“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体现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近年来的思想品德学科考试十分注重对时政重热点的考查,试题以近一年来的时事重点或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试题从形式上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规律和特点。“题在书外”即思想品德试题与时事政治重热点的结合相当紧密,不涉及时事政治材料的试卷几乎没有。因此,思想品德课的中考复习和备考务必特别关注并着力解决时政重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整合,编撰《专题分析》是着力解决时政重点、热点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举措。

编撰《专题分析》,首先要在专题遴选上下工夫,每一年度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事件种类繁多、纷繁复杂。我们给学生编撰《专题分析》不能漫无目的,到处撒网,怎样在琳琅满目的时事政治材料中遴选确定最有针对性的重点热点问题,需要思想品德学科老师下一番工夫。在专题遴选上要尤其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和长效性。

首先,尤其关注时事政治的时代性。近几年来的泉州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尤其是非选择题,相当一部分都会选择一年来与我国国家利益相关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反响强烈、最具鲜明时代特征的时事政治事件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设计,如2008年试题中的“抗震救灾”,2009年试题中的“改革开放30年”、“金融危机、海西建设”,2010年试题中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试题中的“十二五规划”,2012年试题中的“雷锋逝世50周年”、“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2013年试题中的“钓鱼岛争端”、“中国梦”,2014年试题中的“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上述试题无一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其次,关注时事政治的长效性。所谓“长效性”,指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影响上的深远性,是具有长效性的时事政治事件,反映的往往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中考年年浓墨重彩大做文章的高频区域。如思想道德建设及诚信和责任、青少年健康成长、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等都是近年来持续引起强烈反响、社会持续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对于不具有长效性的时事热点,可做冷处理。

当然,在时政重热点专题的选题中,还应注意“以我为主”和“贴近学生”。“以我为主”,就是专题遴选要重点关注国内热点,重点关注国际上与我国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对于与我国没有直接关系的热点,则做冷处理。“贴近学生”则在专题遴选上不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能力范围,必须是初中学生普遍关注或者应该给予关注的热点,必须是初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的热点,必须与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较为合理的结合点。最后,时政重热点的遴选还应关注专题的确定性。中考试题必须保证科学性,特别政治学科的试题。中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必须是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政治上比较敏感,中央尚未明确表态的问题;观点比较前沿,学术界尚有广泛争论的问题;发展不够充分,尚处在试验观察阶段的问题是不太可能进入中考试卷的。

二、问题准备关注全面性和综合性

思想品德学科试题一般围绕某个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综合型”、“实践题”五个角度设问。“是什么”角度的题目包括: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体现(符合)什么观点?列举等;“为什么”角度的题目包括:为什么?说明原因(理由)、重要性(意义)、必要性、对某个问题加以分析等;“怎样做”角度的题目包括:包含国家或个人怎样做?提建议(对策)、出谋划策(献计献策)、采取什么举措应对等;“综合型”角度的题目包括:谈理解、认识、看法、感受(感想)、体会,谈启示、警示,评析、辨析,时事点评等;实践题包括:主题(标题、报名),标语(口号),活动方案(活动形式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步骤设计,黑板报(手抄报)栏目设计,倡议书,建议书,承诺书,发言提纲等。在五个角度的试题中,“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问题指向单一,答案往往可以根据教材单一的知识点做出明确的回答,实践题学生一般可以根据现有生活经验言之有物,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而综合型题目则需要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多个角度做出回答,需要学生对教材中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实现教材知识与时事政治事件的联系与知识迁移,对学生来说则相对较难。为此,老师在编撰《专题分析》时,要围绕某一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综合型”、“实践题”五个角度思考试题可能的命题方向,并按五个角度全面而有规律地给学生做出问题准备。尤其要重视“综合型”的挖掘和设计,尽量避免因《专题分析》的疏漏造成严重失分。

例如,在《2014届毕业班中考时政重热点专题分析》中,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题下给学生准备了以下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3.列举一年来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

4.列举教材中哪些观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

5.为什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或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6.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7.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的理解。(认识、评析、点评)

9.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10.我国(国家、社会)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在国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学校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促使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请你就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倡议(从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角度)

13.请你就青少年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任选一个角度提出倡议。

三、答案组织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思想品德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规律和特点,要求我们在中考复习备考和《专题分析》编撰中,一方面要特别重视“题在书外”,即特别关注时事政治重热点的遴选,关注课本知识与时政重热点的联系与整合,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理在书中”,即在答案组织整理上特别注意回归教材,运用教材知识、学科语言分析解决时事政治重热点和现实生活问题。答案组织要特别关注规范性和简洁性。

答案组织的规范性首先应该体现为语言表述的科学和规范。通过对学生考试过程中的失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少同学的失分在于答案口语化,缺乏学科语言和规范的表述方式。例如,在围绕“诚信”谈理解的试题中,学生答案如“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会被人鄙视、数落”,“人不讲诚信就要倒霉”,“国家要无信则就会败”等;在回答“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意义”的试题中,不少同学没能使用“有利于……”,“是……的需要(要求)”,“对……有重要意义”等规范化的表述,存在缺乏学科语言和规范表述方式的问题。

答案组织的规范性,还应该体现为逻辑思路的完整和清晰。学生在回答综合型试题时,往往不能根据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步骤依次从多个层次展开作答,如“评析题”,按要求学生应依次从三个层次作答:①评价判断——对背景材料提供的行为或现象进行定性,从心理、道德或法律角度做出评价判断;②分析原因,说明理由——运用教材知识,对背景材料提供的现象或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出分析;③指出正确做法——从背景材料的行为或现象引申出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启示。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往往只从一个角度大篇幅包抄,要么没有评价,要么没有分析,要么没有做法,导致失分。为此,我们在编撰《专题分析》时,在答案组织上要特别关注答题步骤的全面完整和答题逻辑的清晰规范。

除此之外,我们在答案组织上还应加强语言推敲,力求答案语言精确简洁、简单明了。从近年来福建省尤其是泉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及评分要求来看,对阅读量、答题量都做出了控制,参考答案的题量不大,答案要点简洁明确。考试中相当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答案拖泥带水、杂乱无章,没有分段或标出序号,没有做到要点式答题,容易造成失分。为此,我们在编撰《专题分析》时,组织答案时应在语言推敲上下一番工夫。

参考文献:

[1]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福建省普教室,2013.

[2]2013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思想品德).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3.

作者:梁世强

第2篇:2014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一、金融改革启新篇

【背景材料】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中国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2014年1月11日,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考点探析】

《经济生活》角度: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使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推动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

《政治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政府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试题预测】

1.2013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

①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A。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银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①②正确。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诸多因素有关,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一定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③错;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有关,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不能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总量,④错。故选A项。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不少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财政部表示,2014年将探索更多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和手段。

材料二 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市场导向、高效而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转型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化解金融风险,与财税体制和要素价格改革等相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

(1)有人说,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靠政府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金融体制改革涉及国内国际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为防范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该观点看到了政府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一面。

但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企业本身制定科学的企业经营战略,优化企业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小微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信心。故这个观点又是片面的。

(2)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融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国内国际等多方面的问题以防范风险。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要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国内和国际的关系,防范和化解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风险。③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金融体制改革,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金融体制改革涉及财政和货币、银行和企业、国内和国外等方面,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统筹考虑,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防范风险。

二、感动中国树楷模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0日晚上20时,“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于2013年10月启动,经《光明日报》等全国30家媒体组成的“感动中国媒体联盟”联合推选、网络公开投票以及评选委员会综合评定产生。最终,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群众爱国热情等,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能够进一步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

《生活与哲学》角度: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感动中国人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人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试题预测】

1.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迹,体现出他们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和无私贡献的美好品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②应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答】A。“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①应选;“感动中国人物”都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正确。③是政治生活中的要求,不是哲学方面的启示;④观点本身正确,但不是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从2002年开始,迄今共举办了13届,共评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个中国人,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材料二 沈克泉和沈昌健只是普通的农民,却有培育出优质油菜花品种的梦想。35年的科研路,28万元的负债,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都没有让沈克泉、沈昌健放弃心中的梦想。2014年,这对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被评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

【参考答案】(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开展“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油菜花父子” 培育出优质油菜品种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这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油菜花父子”为培育优质油菜品种,辛勤劳作,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像“油菜花父子”一样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索契冬奥促交流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索契冬奥会共有88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队参加,是历次冬奥会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索契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98个小项比赛项目。俄罗斯凭借东道主优势力压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时隔20年后重登冬奥会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获得3金、4银、2铜。

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考点探析】

《文化生活》角度: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推动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这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冬奥会为索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冬奥会上,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冬奥会可以展现各国的风土人情、独特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形态,有利于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政治生活》角度: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2014年的首次会晤,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达成新的重要共识,这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试题预测】

1.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起到了振兴俄罗斯大国地位的作用。这说明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答】A。冬奥会有助于振兴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说明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正确。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不能决定经济,②错;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③错;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源泉,而不是基础, ④错。故选A项。

2.对于索契冬奥会,西方国家显得十分冷淡,而习近平主席在美欧等领导人都不参加的情况下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上任以来第二次选择俄罗斯作为年度首访国。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探析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并举行中俄两国元首会晤,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

四、习连会晤话梦圆

【背景材料】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联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考点探析】

《政治生活》角度:

1.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生活与哲学》角度:

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试题预测】

1.习近平主席从两岸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两岸双方要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了( )

①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答】C。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①错;④是认识论角度,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与连战会晤时指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如何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答案】①公民须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作为中国公民,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一切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②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胜利

第3篇:2007年中考政治热点综合测试题

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分八个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一)单项选择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  (  )

①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最高理想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④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的全面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

2.下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府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③和谐社会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④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A.①B.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面简称《决定》),指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选择3~8题。

3.《决定》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必须  (  )

A.消除两极分化,实行按劳分配

B.注重分配的合理性,提高收入水平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防止出现分配差距

4.《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必须  (  )

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④保证每个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5.下图《我国将建百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决定》指出:“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依据图示和《决定》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必须  (  )

A.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

B.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D.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6.《决定》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必须  (  )

①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②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漫画《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图中的文字是:发展经济、环境)。《决定》指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依据漫画的寓意和实现《决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B.资源利用不合理、不科学、浪费严重,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

C.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D.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的发展

8.《决定》指出:“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必须  (  )

①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③坚持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争取在本世纪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

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②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③是没有阶级、剥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社会④是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最高理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结合插图的寓意选择10~14题。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  (  )

A.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内涵的发展观

B.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C.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观

D.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11.下图《普法专栏——完善民主法制》的寓意主要强调  (  )

A.依法治国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B.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因为     ( )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据题意,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  )

①构建和谐社会,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②保持社会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③改革是目的,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④发展是动力,社会要和谐,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因为  (   )

A.党的领导,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C.党的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段话的含义说明  (  )

①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②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收入差距的鸿沟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和谐社会不允许出现先富与后富的差别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未来14年只要踏踏实实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物质富足、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目标,形成一个人与人、人与单位、社会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和谐相处的社会。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  (  )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我国人民的最高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

C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D.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2006年国务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法律议案7件,制定行政法规27个,法制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意义是  (  )

A.可以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B.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可以从源头上、制度上消灭不和谐因素

C.加强行政监督、坚持从严治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保障

D.依法行使职权,可以密切政府与人大的关系,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8.下图《决不手软》(图中的文字是:改造或停产、高耗能企业、高污染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这表明  (  )

A.天蓝水清是每个人的愿望

B.我国资源利用率在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在明显好转

C.只有坚决打击环境污染行为,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D.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9.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治理“五乱”(摊点乱摆、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工地乱象),在全区深入持久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工作要求,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工作引向深入,2006年12月15日下午,南宁市开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百万市民大行动,启动仪式在民生广场举行。治理“五乱”  (   )

①是构建开放南宁、和谐南宁的实际行动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③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④是南宁市领导的政绩工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2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以下符合题意的是  (  )

①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②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③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④加大力度防治农业水源污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提出来,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到2006年的“两会”,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主题词,

广泛影响着今天的中国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  (  )

A.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最高理想

D.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人口和资源总量大国。重要能源的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分别是:矿产1/2,耕地1/3,水资源1/3,森林面积1/6,石油1/10,天然气1/20,煤炭3/5。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资源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思考与建议

漫画《等待》。《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

依据漫画的寓意和《决定》的要求,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何重大意义?请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两条具体建议。

(四)社会问题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说明: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现阶段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体现了什么道理?

(五)理论探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

二、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对如何深入学习实践荣辱观,中央提出七点要求:1.充分认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3.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4.一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5.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6.扎实推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的“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7.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

(一)单项选择

1.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内涵,其中包含了(  )

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②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③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2.下面两幅漫画的寓意表明  (  )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因而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 ②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同一切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分水岭是能否为人民服务④青少年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和学习目的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面漫画的寓意告诉我们  (  )

①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②必须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精神,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③必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④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④

4.下面两幅漫画的寓意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我们应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②勤劳敬业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 ③只有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才能实现富裕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5.下图《先涮涮杯子》。从这幅漫画的寓意中,我们感受到

A.随着社会主义全面小康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B.必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C.由于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悬殊,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D.必须依法打击追求享乐的消极思想

6.有位记者给报社的同仁讲了一则温家宝总理在山西考察期间如何珍惜粮食的故事。他说,他亲眼见到总理把一盒米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浪费的情景。作为一国总理不仅心系国计民生大事,更在生活细节上做出表率,这使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温家宝总理节约粮食的故事说明  (  )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②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

化④中学生在消费时应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7.右图《提款机》的寓意是  (  )

A.关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青少年要以好逸恶劳为耻

C.青少年应该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青少年不要与周围的人盲目攀比

8.据报道,江苏对全省13个省辖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率分别高达44.16%和36.75%,闯红灯已经成了最不文明的交通违法行为。江苏省公安厅厅长说,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后我喜欢在马路上散步半个小时,走到路口时,对面明明是红灯,我竟没有看到一个市民停下脚步等待绿灯。第二天去看,情况依然没有改变。一连三个月下来,我只发现了一位市民遵守交通法规。这说明  (  )

A.我国公民的法纪观念淡薄,不以违法乱纪为耻

B.现代化建设和法制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C.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D.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缺乏约束力

9.下图《得失之间》的寓意是  (  )

①有所得必有所失 ②由于实行市场经济,人们为了赚钱,互相之间不讲诚信、尔虞我诈,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③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④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A.①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七字歌谣:八荣八耻要牢记,八荣八耻要明晰。爱国爱校爱集体,为了祖国齐努力。做人不能顾自己,服务他人记心里。好逸恶劳是耻辱,参加劳动要积极。勤俭节约不能忘,铺张浪费要摒弃。尊老爱幼是美德,团结友爱创美誉。诚实守信最重要,做人诚信要牢记。克服困难争上游,崇尚科学数第一。自觉遵纪又守法,不要违规又违纪。知晓荣辱会做事,争做文明小卫士。这首歌谣告诉我们  (   )

①中学生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八荣八耻是中学生为人处事的精神和行动指南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④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

11.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奉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辱为最大耻辱。”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学生  (   )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热爱祖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就要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就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③“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人们判别是非荣辱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

12.《上头太阳下头雨》的寓意告诉我们 (  )

A.邻里之间出现矛盾是难免的,不要斤斤计较

B.晒衣服滴水是很正常的现象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D.邻里之间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13.明知是盗版光碟,你买不买?无人监督,这个“红灯”你闯不闯?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选择我们几乎天天遇到,看似无足轻重,其实每一次选择都是荣辱观正确与否的真实写照。这段话说明  (   )

①荣辱观渗透在人生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生命的始终②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每一次选择都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因此,不要小看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它正是社会风气之源 ③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选择,就会形成一股公平正义的强大社会力量④知荣辱,正风气,要从生活中的每一次正确选择开始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人民满不满意,人民高不高兴,人民赞不赞成应当成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在农村或者矿山与人民群众在一起。这说明  (  )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因而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 ②以背离人民为耻是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荣誉的一支有效的清醒剂 ③以服务人民为荣是扶持正气,积极进取,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物质动力 ④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15.胡锦涛同志说: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是因为  (  )

A.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B.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

C.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物质力量

16.《靠贫吃贫》的寓意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劳动既是公民生存的手段,也是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B.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C.通过虚拟贫困生名单,获取国家的财政补贴,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行为

D.国家提倡通过自力更生来解决贫困问题

17.对于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核心在于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的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政治保证③提倡团结互助,有利于培育和形成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观④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可以形成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安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留学生及华侨华人代表时,问:“在座的哪位是70岁以上的?”有一些人举了手。温家宝走上前去将其中一位老华人扶到自己的座位旁让老人家坐下,并对随同访问的6位政府部长、副部长说:“部长们都起立,把座位让给老人们吧。”于是,全场除了老人们坐在一排用来合影留念的座位上外,其他人都站着听温家宝讲话。这一事

例说明  (  )

A.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今天很多人已经把它淡忘了

B.温家宝总理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

C.社会主义荣辱观同一切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分水岭是尊敬老人

D.温家宝总理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外国人上了一节生动的敬老课

19.《出口伤人》的寓意是 (  )

①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外部标志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④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对于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20.据报道,来自深圳的谢先生将价值600万元的玉石和2万多元现金落在了青岛的一辆出租车上,当时既没要发票也没记住车牌号。不抱多大希望的他,通过当地电台发布了寻物启事。听到广播后,“的哥”莫立斌赶来将财物交还,并拒绝了酬谢。为表达对一贯在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扶危济困等方面频频“出手”的好“的哥”们的敬意,成千上万的岛城车辆系上红飘带。红飘带的故事说明  (  )

①待人以诚、与人为善、拾金不昧、急人所难,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千万条红飘带交相辉映、彼此呼应,融合汇聚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力量 ③没有红飘带就没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 ④红飘带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④

(二)感悟生活

一封来自甘肃省崇信县锦屏小学的感谢信轰动了整个汉沽第八中学,信中提到了一位名叫陈翰姝的女孩儿,连续6年坚持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资助甘肃省贫困生一事。6年间,陈翰姝为甘肃省贫困生捐助书本1000多册(本),加上现金,合计4000多元,受到她爱心资助的贫困生近200人。虽然本身家境并不富裕,但小翰姝还是省吃俭用,节省下尽可能多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捐给贫困的孩子们。用小翰姝自己的话说:“哪怕只是几支笔,几个本,几本书,我希望能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龄人感觉到温暖。”“能够帮助别人,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谈谈你的两点感想。

(三)祖国在我心中

《中困共产党第七次全围代表大会会址》。中共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延安与中共七大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延安成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在延安,参观革命圣地、踏访革命先辈足迹的人群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的灵魂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请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为什么“红色旅游”能够使我们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言之有理即可)

(四)学习与体会

写一篇关于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心得体会。(不少于300字,言之有理即可)

(五)我们身边的“微尘”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时,一位女士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捐出2万元人民币,并在捐款登记表上的姓名栏中留下“微尘”两个字就匆匆离去。此后,“微尘”这个名字一次次出现在红十字会的捐款记录中:为新疆喀什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2004年末当印度洋沿岸地区遭受地震海啸袭击时再次捐款5万元。为了计“微尘”的爱心善举感染更多的青岛市民,红十字会决定寻找这位神秘人物。在当地媒体的配合下,青岛市民中掀起了寻找“微尘”的热潮。终于,一位自称是“微尘”的朋友代表“微尘”表达了这样的心愿: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但许许多多尘埃聚集在一起,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公益事业。

(1)“微尘”的故事说明了什么?(2)请你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或者你所知道的“微尘”故事。

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高达5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指出“十一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各增长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一)单项选择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全国贫困人口已从30%降至4%。但目前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贫困,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绝对贫困方面,全国农村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人均年收入667元人民币)的人口有2600多万,其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全国城镇低于低保线(人均月收入159元人民币)的人口有2200多万,生活状况仍十分艰难。相对贫困方面,基尼系数已达到0.45以上,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比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都大。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全面取消农业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

C.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健全生活困难的救济保障制度

D.政府增加用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

2.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要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

①必须努力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要在全社会提倡节约,减少浪费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推

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因为共同富裕是  (   )

①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④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 )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胡锦涛指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是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的讲话进一步说明  (   )

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

5.依据右图的寓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已经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C.贫富两极分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由于分配不公,共同富裕已经不可能了

6.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今天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B.要高度重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C.要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只有坚持平均主义,才能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7.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从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确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方针,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国家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信息;从全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到《反垄断法》的呼之欲出……这场改革已经进入实战状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  )

①“削富济贫”,实现平均主义 ②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③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8.《不合理的分配》的寓意是  (  )

A.由于两极分化严重,我国的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B.收入分配不公影响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C.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保障公平分配的体制方面仍不完善,违反了平均主义的原则

D.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打破平均主义造成的不公平

9.最近20年来,我国已经“从一个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有些甚至到了一触即发的严重程度。对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以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收入分配不公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B.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是收入分配不公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C.这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失误而出现的后果

D.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必须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适当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

10.据报道,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第一次出现超过“两位数”的增长。其中要引起注意的是,劳动报酬份额有所提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超过11%,照此方向发展下去,中低收入者收入就要改变低速增长势头,国民财富在城乡之间、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分配就会改善。这说明  (   )

A.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比例,是经济增长目的出现质变的突破口

B.提高劳动者报酬,也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

C.党和国家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决策正在逐步落实

D.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重大成就

(二)社会现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三)漫画分析

漫 画《中国贫富差距在加大》。依据漫画反映的问题,请你提出三项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拉大,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措施。

(四)辨析

1.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根本途径。

2.加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当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公平与效率,必须实现双赢”。请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全国科技大会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科技进步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都要求我们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真抓实干,奋起直追,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一)单项选择

被人们誉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据此选择1~2题。

1.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关键在他敢于冲破经典遗传学的理论禁区。这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  (  )

A.要取得成功,必须树立崇高理想

B.要冲破禁区,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要敢为人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D.要有历史性突破,必须培养创新精神

2.“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

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说明  (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3.右图《月球探月工程标识》。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研发的《奔月航天器精密轨道计算技术》和《探月轨道USB—VLBI综合测定轨技术与试验论证》,日前通过中国航天权威专家团项目评审,这两项研究成果所建立的环月轨道定轨方法和软件系统,定轨精度达到国际同类水平。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测控系统的轨道确定能力首次突破地球空间轨道,延伸到月球。这一成果的重大意义是  (  )

①这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开发自主创新技术的能力,激励中国人民勇于走自主创新道路③标志着中国已经全面掌握载人航空航天的核心技术,确立了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应有的地位④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大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④

D.④

4.科学院院士王选勇于创新,研制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并获得了“现代毕舁”的美誉。王选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因为  (  )

①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②他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③他的发明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④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⑤他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项总体部署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  (   )

①只有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够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④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

A.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研发投入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高达70%左右,而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9%。材料中的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如果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就只能爱制于人②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④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④

7.2006年9月13日,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宣布研制成功新一代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2E。专家认为,龙芯2E在单处理器设计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这告诉人们,通用CPU不是禁区,中国人能够在专利丛生的通用芯片领域杀出一条血路,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一事例说明  (   )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B.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C.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

D.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8.据统计,我国自专利法实施以来。外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达14万件,是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的6.4倍。在光学、移动通讯等高科技领域,外国申请专利比例高达90%以上。这种“专利圈地”的现象  (  )

①极大地挤压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开发空间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推动作用③形成了对我国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④可鞭策我国企业积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为了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一直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长远看,“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  )

A.有利于企业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占有率

B.不利于企业落实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使企业尽快地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D.“光引进,不创新”不能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0.北京2008年奥运工程自主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在以“鸟巢”、“水立方”为代表的奥运场馆建设中,中国人正在依靠着自主创新的力量创造奇迹。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发展平台。这一材料表明  (  )

①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②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③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右图《有色眼镜》。18岁的山东考生潘立群,是一位获得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的学生,然而在高考中却以379分的成绩被淘汰出局。这种结果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似乎是公平的,然而许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对于潘立群高考落榜的现象,你的观点是  (  )

①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仅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被大学拒之门外,是非常不合理的 ②这是一种对人才评价标准的误导 ③高考成绩根本不能够代表考生素质的高低 ④一个敢想敢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要比高分学生更有培养前途,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12.翻开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世界上先后出现三次后发追赶发达国家的成功范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超过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经济起飞,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必须  (  )

A.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B.充分利用外国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D.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

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3.在2004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黄伯云院士等发明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张立同院士等发明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终于实现“零”的突破。这说明  (  )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 ②要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我国已经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发达国家④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温家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段话

(  )

A.是党和国家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B.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C.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

D.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时事点评

材料一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中国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全面落实《决定》和《规划纲要》,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写一篇时事点评。要求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写:(1)为什么要提高民族创新能力?(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实施哪些战略?(3)作为中学生,你打算从哪两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究

芬兰是一个资源严重不足的北欧小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芬兰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大力投资教育和科技,在传统产业中大量引进新技术。至2000年,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例如,世界闻名的芬兰诺基亚公司向世人展示了这个北欧小国独特的创新发展模式。

(1)芬兰的崛起给我们许多启发。请你用三句话总结芬兰崛起对我们的启示。

(2)芬兰的崛起源于高素质的芬兰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学生应向芬兰人学习什么精神?简述理由。

(3)你打算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和能力,使自己成为时代最需要的人才?

(四)图表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注:目前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20个左右)的共同特征是:创新技术专利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一般在3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说明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五)材料分析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进行评价。在与美、英、印度、南非等12个国家的对比中,2000年中国的经济力居第3位,军事力居第4位……但科技力却列居第11位。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面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言之有理即可)

五、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放在突出位置,并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切实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单项选择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①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重要举措③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④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寓意说明  (  )

①我国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任务胜利完成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3.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解决制约农村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投入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要“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因为  (   )

A.义务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B.义务教育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C.义务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D.义务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4.《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农民的负担  (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②是中央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③符合我国国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④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彻底消除城乡差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

5.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刚建村时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固定资产一分钱没有的最贫困村。几十年来,兴十四村人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苦干实干拼命干,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并被联合国机构确定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佳范例”。2006年,全村总收入预计达到7亿元,总资产达到10.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5万元。兴十四村  (  )

①是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 ②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体现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④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伟大实践的榜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④

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意义在于  (   )

A.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B.弥补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7.据报道,南昌西北几十公里的公路两旁新添了一栋栋红顶白墙的“欧式小楼”,这是当地在搞新农村建设示范。房还是原来的房,只是统一实行了“穿衣戴帽”,即在平顶之上再加盖一层红铁皮尖顶,外墙刷上一层乳白色涂料。据测算,一栋150平方米左右、两层以上的农房,平均约耗资3万元。按照农户和政府各承担50%的比例,每户农民要支出1.5万元。对于这种做法,你的观点是( )

①“新村建设”和“新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②不仅不会给农民带来任何未来收益,而且对农民来说还是一个沉重的负担③没有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④新住宅建设不是党和国家的要求

A.③④

B.②③

C.④

D.①

8.《关注“三农”》的寓意是  (  )

A.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

B.只有实现现代化,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C.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9.2004、2005、2006、2007年,连续出台的4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之所以高度关注农民工的问题,是因为  (  )

①农民工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农民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③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④做好农民/22212作,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被中央列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目前中国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已达到黄色警戒线水平,而且,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5年内将达到危险的红色警报水平。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努力促进农村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  (  )

A.彻底取消各种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B.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C.使乡镇和城市居民平均分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D.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11.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的农业投资相对不足。例如,发达国家对农业研究的投入大约为农业增加值的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为0.5%~0.8%,而中国还不到0.4%。2003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4.8%,但是农业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的贷款余额不到6%。1980~2000年,国家从农业吸取了1.29万亿元的剩余资金用于工业发展。如果从城乡关系看,同期有大约2.30万亿元资金从农村流入城市部门。这说明  (  )

A.我国的经济制度出现重大的失误

B.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战略和转变增长方式

C.农业投资不足是中国农业在世界上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

D.必须调整我国的经济政策,减缓城市的发展

12.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华西村2006年12月22日举行建村45周年庆祝活动。2006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向国家纳税7亿元。现在,华西村固定资产超过80亿元人民币,“华西村”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华西村”A股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只有华西村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B.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C.华西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

13.中央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2004年至2007年,中央又连续出台了4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充分说明  (  )

A.从1982年起,“中央一号文件”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B.“中央一号文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C.我国是一个有9亿农业人口的国家

D.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14.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这表明  (  )

①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②只有建设现代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③要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造传统农业 ④走现代农业之路,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④

(二)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家“十一五”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32作的高度重视。

(1)表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表二反映了某市农民哪些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3)结合表一、表二和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谈一谈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脱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请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四)引文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寓意分析

江苏省张家港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坚持以民为本,民富为先,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实现农民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力求在发展中率先富民。所谓加法,就是靠发展来拓展就业空间,增加收入渠道;所谓减法,就是靠减负来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所谓乘法,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民创业,发挥这些工作的乘数效应;所谓除法,就是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农村人口数量。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分析张家港市“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词中说,2007年,是中国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前,资源瓶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问题。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铁矿石、铜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电力、煤炭、石油、铁矿石、淡水的供应比较紧张。

(一)单项选择

1.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图是中国主题标识。标识的寓意表明  (  )

①蓝色的地球象征着纯净、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②以绿叶的形态捧起地球寓意人类要对地球环境细致呵护,维护地球的生态安全 ③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应该是和谐共生、友好发展的关系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国务院召开的发展循环经济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回收利用、循环使用,把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根本上缓解资源供给的压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节约降耗和培育循环利用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到实处。这强调说明发展循环经济  (  )

①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②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③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在世界气候变化会议上,来自世界18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代表最终达成了40多项重要决定,其中包括启动《京都议定书》新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以进一步推动和强化各国共同行动,切实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势头。世界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和40多项重要决定的达成表明  (  )

①世界将禁止一切温室气体排放②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给人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③减排温室气体,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势头,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④世界的大气环境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沙尘暴》。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农牧业生产活动是促使荒漠化发展的重要人为因素②要消除荒漠很难,甚至可能破坏自然的平衡,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沙漠变成绿洲 ③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对生态恶劣、不具备人居条件的地区,应该实行生态移民

A.①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5.六盘水市副市长在向国务院七部门环

保专项行动督察组汇报工作时,明确表态“在六盘水境内没有任何煤化工企业”,“水源保护区也没有任何工业企业”。但在随后的调查中,督察组发现六盘水市境内存在30家以上焦化厂等化工企业,居民生活垃圾和农用化肥均直接排放到库区内,水质严重超标。副市长当众撒谎欺骗督查组事件说明  (  )

A.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是打击地方官员

B.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C.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追究地方官员的刑事责任

D.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关系到人民的利益

6.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漫天的浮尘中召开。开幕式上,从黄色沙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开场白振聋发聩:“同志们,我们不能闭门开会。会场外,北京正出现严重的降尘天气。北京扬尘天气已经持续1c多天了,这虽然有气候的因素,但也反映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当时,北京成为土黄色的城市,空气中充斥着细细的沙尘,地面、房屋、汽车,甚至是每一片树叶都被厚厚的黄色浮尘覆盖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  (  )

A.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否则经济建设也无法进行

B.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C.由于没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下土”是在意料之中

D.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最终必然导致人类的灭亡

7.右图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徽。以下对区徽图案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自然保护区区徽的中间是一双手,背景是地球的图形,通过相互交握的手,勾勒出一条由远及近奔腾不息的河流②远处的蓝天一望无际,近处的绿地欣欣向荣,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和谐

③双手体现出保护的含义,既是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又是对地球环境的保护 ④图案表达了自然保护需要人人参与的含义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④

8.国务院召开的发展循环经济会议提出全国“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机电产品再制造达到一定规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目标的提出说明  (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

B.中央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相当严峻

D.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9.《汉书·西域传》记载:“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此河即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世界第二大内陆河。历史上它是一条流入罗布泊并哺育过楼兰文明的大河,催育过丝绸之路的古内陆文明。然而近40多年来,它却从1321公里缩短到1001公里,320公里长的一段河流就像梦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罗布泊也早已干涸……回顾塔里木河的悲壮历史,说明  (   )

A.人类在与沙漠的生存竞争中,节节败退

B.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显得十分渺小和无奈

C.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D.由于人与自然没有和谐相处,导致了塔里木河的悲剧

10.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7日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这些数据表明  (  )

A.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B.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历来采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经济增长方式

C.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够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

D.我国的经济增长是虚假的

11.《让人民喝上放心水》。据统计,全国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国家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水体净化设施建设,加强涉水法律法规的监督力度,解决1亿农民不再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问题,解决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的问题。这表明  (   )

①水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②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③让人民喝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治理水污染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关于绿色GDP,正确的理解是( )

①绿色GDP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 ②绿色GDP是衡量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真实发展和进步的指标 ③绿色GDP有助于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 ④实行绿色GDP能够彻底解决工业和生活源污染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2006年6月5日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段话说明  (  )

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 ②必须坚定不移地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必须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④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共同保护美丽的地球家园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关注生活

近几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从南方10多个省市拉闸限电,到电、油、煤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物质在全国许多地方告急,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屡屡遇到能源制约。能源问题制约和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和老百姓生活。

(1)比较严重的能源问题反映了我国资源方面的什么问题?(2)为解决我国比较严重的能源问题,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3)请你从能源的角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几个“金点子”。(4)作为一名初中生,你能为节能做点什么?(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资

源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请你列举几个实例。

(三)社会活动

为了配合全国资源节约活动,某校决定组织一次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这次主题活动拟出两条宣传标语。(2)设计几种主题活动形式。(3)请你谈谈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重要意义。

(四)实践与探究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学校的组织下,准备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活动。下面是三个小组选定的活动内容,请你协助他们一起完成。

(1)第一小组准备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向居民们宣传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第二小组要在这次活动中宣传与“消费与环境”相关的法律,请你帮他们想一想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请你帮助第三组结合生活实际,向居民们推荐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不少于三个)

(五)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分别居第一、二位。但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6。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约有356万平方公里土地受水土流失的威胁,40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267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约为332平方公里;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居世界前列。

材料三国务院召开的发展循环经济会议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纽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要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发展循环经济,表明我国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什么发展战略?为什么?

七、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06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南宁“三会一节”于2006年10月30日~11月3日在广西南宁同期举行。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一东盟开启了对话合作进程,揭开了双边关系崭新的一页。15年来,双方按照“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在各领域的合作。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给彼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成为中国一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也为促进亚洲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中国一东盟贸易额仅80亿美元左右,2005年已达1304亿美元,增长了15倍。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一)单项选择

1.《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十五周年纪念峰会会徽》。中国与东盟关系15年的长足发展说明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C.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

2.15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现在双方都在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实现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目标,把双边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表明  (   )

①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②坚持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④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

A.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右图《南宁国际民歌节节徽》。从节徽的寓意中,我们感受到  (  )

①和谐世界、和谐文化的理念与和谐、和美、和平的主题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先进文化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4.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会徽。2006年峰会以“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未来”为主题。这一主题强调说明  (   )

A.峰会和博览会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工商界增进了解、扩大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B.会徽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两项双边活动

C.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相互交往,是加快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D.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程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

5.温家宝总理说,发展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巩固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政策。中国将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永远做东盟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这说明  (  )

A.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取代的

C.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

D.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在南宁市举行“三会”的宣传画。“三会”举行的重大意义是  (  )

A.双方抓住机遇、深化合作,搭建了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B.巩固和发展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

C.南宁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D.发展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巩固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政策

7.“三会一节”在壮乡首府南宁隆重举行之际,全世界都注意到一个全面开放的广西,一个万众一心而又热情如火的广西,一个具有现代思维和宽广视界而魅力四射的广西。从这段话里我们感受到  (  )

A.透过广西,世界将更能强烈感知一个充满生机并亲和世界的中国

B.广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舞台,成为中国西南各省出海的大通道

C.历史上属于偏远、封闭的广西,置身于

11国政府首脑聚会的重要舞台,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所在

D.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这个重大外事举办地定在广西体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二)观点概括

温家宝说,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全面进步,现代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我们将信守加入世贸组织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为各国企业家来华谋求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中国的更加繁荣和开放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发展带来机遇。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对这段话的含义进行观点概括。(不少于四个)

(三)寓意分析

上图是南宁国际民歌节宣传画。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联系宣传画的内容,谈三点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四)理解说明

2006年7月20日,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隆重召开。“环北部湾”是个蓄势待发的经济板块,是中国振兴西南、开发西部的新引擎,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加深合作、共同繁荣的新平台。环北部湾地区地缘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深厚的人文、社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巨大。全力推进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拓宽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渠道,增强相关各国的经济活力。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对这段话的含义作出两点说明。

(五)关注南宁、爱我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对南宁市服务“三会一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考察时指出,当前南宁市市容环境卫生存在“五乱”现象,即摊点乱摆、车辆乱放、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要求南宁市要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的“首善之区”为目标,对“五乱”现象进行彻底清理,把南宁市的城市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你认为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有什么重大意义?(2)作为中学生,你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不少于两点)

八、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有48个非洲国家代表参加,其中有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说,今天,中非友好已深深扎根在双方人民心中。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

胡锦涛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一)单项选择

1.《中非合作论坛会徽》。2006年11月3日至5 N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有48个非洲国家代表参加,其中有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北京峰会的成功举行,充分说明

(  )

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的超级大国②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止步不前③我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11月5日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对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正确的理解是  (  )

A.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

D.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苏丹总统巴希尔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取得很大成功。他说:“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如此众多的非洲领导人出席一个论坛会议,这是史无前例的。”他高度评价中国与苏丹之间的友谊以及中国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无私帮助。他说,苏中友谊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源远流长,并在继续发展。两国在政治、经贸等领域开展合作,相互帮助。中国在向他国提供帮助时没有任何政治图谋,而且从不干涉他国内政。这段话说明  (   )

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一个和平、合作、负责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图非洲国家与地区的概况。非洲有53个国家,还有几个地区。而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有48个非洲国家代表参加,其中有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北京峰会得到这么多非洲国家领导人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表明  (  )

①中非友谊基础稳固,深得人心②北京峰会是中非领导人共襄中非友好盛举,共谋中非合作大计的极佳机会

③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④中国从非洲得到了现在较为缺乏的矿产资源并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非洲从中国得到了经济上的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

5.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11月4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说,今天,中非友好已深深扎根在双方人民心中。中非友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关键是我们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正确原则。对于发展中非关系的四项原则,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真诚友好,是中非友谊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②平等相待,是中非互信日益增进的重要保证③相互支持,是中非合作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④共同发展,是中非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④

6.中非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71年,当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席位时,毛泽东主席感慨地说:“不要忘了,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和道义上对非洲给予了无私的支援。这种相互支持说明  (   )

A.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负责的基础上的

B.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C.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对抗欧美发达国家

D.中国与非洲国家都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7.非洲的版图。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为了帮助非洲人民脱离贫困,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减贫和发展压力,但中国一如既往地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  (   )

A.推动中非合作,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C.中国是热爱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D.加强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8.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说,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经贸联系,拓宽合作领域,支持双方企业合作,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水平,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共享发展成果,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胡锦涛的讲话强调了这样的含义  (  )

①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中国与非洲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广泛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中国和非洲各国要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⑦④

D.③

(二)时事点评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说,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以下是胡锦涛所说的政策措施中的3个方面:(1)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2)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3)今后3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15000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帮助非洲防治疟疾;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100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0人次。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对以上的政策措施作出点评。(不少于三个方面)

(三)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请运用2006年至2007年的重大新闻,说说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政治舞台上、科技舞台上、文化舞台上所起的作用。(各举一例)

(四)答记者问

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有48个非洲国家代表参加,其中有4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这是中非外交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最多的一次盛会,是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请你以《中学生报》小记者的身份向北京峰会的中国新闻发言人提出两个问题,并以中国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回答所提问题。

(五)相互支持的中非关系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其他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了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请你列举两个中非之间相互支持的事例。

九、《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

中共中央2006年8月15日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江泽民文选》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胡锦涛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一)单项选择

1.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党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因为

(  )

A.《江泽民文选》为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唯一的教材

B.《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C.《江泽民文选》记录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

D.《江泽民文选》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组织保证

2.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现在它是  (  )

①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③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顶峰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④

3.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部署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号召全国人民努力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C.是各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D.是党的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81篇。依据要求选择4~10题。

4.江泽民同志在《认真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一文中指出,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必须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平均主义是分配不公的一种表现,收入差距悬殊是分配不公的另一种表现。文中强调,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要坚决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严厉取缔非法收入。这表明  (   )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只有消除两极分化才能实现现代化

D.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江泽民同志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因为  (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

6.江泽民同志在《论民族工作》一文中论述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他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民族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  (   )

A.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基本政治制度

B.坚持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

C.坚持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D.坚持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7.江泽民同志在《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文中论述了四个问题: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思想,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因为  (   )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③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贯指导思想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8.江泽民同志《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告诉我们  (  )

A.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

C.创业精神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形成的精神

D.艰苦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文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论述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两个结论强调( )

A.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在于人才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上

D.只有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下图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香港明天更好。江泽民同志在《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的香港交接仪式上的讲话》一文中指出,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关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②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基本原则 ④“一国两制”是实现中华民族团结的正确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59篇。根据要求选择11~15题。

1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两百年时间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的阶段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⑦⑧

D.③

12.江泽民同志在《充分保障人民依法享受人权》一文中指出,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人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充分实现是同每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相联系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关于人权,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①在中国,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最

重要的人权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的一切权利 ③公民的人身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④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都属于人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

13.《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精神传统》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中强调,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③要求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④要求每个中学生都应该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江泽民同志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一文中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在当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应该  (   )

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②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自觉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江泽民同志在《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文中指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政治意义。现在西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抓紧实施,否则就会犯历史性错误。西部大开发  (  )

①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②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③要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④要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收入江泽民同志的著作63篇。根据要求选择16~20题。

16.《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进入新世纪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要实现这三大任务,必须  (  )

①坚持把稳定作为主题,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目的,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②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③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

17.江泽民同志在《就业是民生之本》一文中论述了三个问题:充分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全面做好扩大就业的各项工作。他指出,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说明  (  )

A.解决再就业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

B.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C.失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

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青年运动八十年的生动实践和光荣传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系统阐述了青年团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问题。我们中学生作为当代中国的有志青少年,应该  (  )

①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历史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②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③积极投身到实现祖国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以此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④立足基本国情,理解基本国策,与祖国一同成长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B.实现全面小康,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C.到2000年,我国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的水平

D.达到小康水平,也就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0.《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文中指出,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以下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引文分析

党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他指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学习和贯彻《江泽民文选》的重大意义。

(三)调查报告

右图《地方政府的环境评价报告》。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发表《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

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请联系以上漫画与材料,撰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主题、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结论与建议。

(四)主题活动设计

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一路高歌:三峡大坝岿然屹立、青藏铁路蛟龙腾跃、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西部开发风起云涌、15000吨水压机昂首世界。今天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全面小康建设成就显著,科教文化、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请依据材料的寓意,运用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课的知识,设计一个主题活动。内容主要包括:(1)活动主题;(2)活动的目的;(3)活动的准备、形式与安排;(4)一份发言提纲。(言之有理即可)

(五)寓意分析

《回音“壁”》(图中的文字是:××单位、问题、困难、呼声、办理……)。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请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对题意作出三点分析。

十、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了我们党8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精辟分析了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指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一)单项选择

1.胡锦涛同志说,总结我们党85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  )

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④

2.胡锦涛同志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了  (   )

①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果断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②紧紧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③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胡锦涛同志说,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是  (  )

A.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B.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c.因为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D.因为党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

4.胡锦涛同志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不断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所有利益③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④和谐社会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6.胡锦涛同志说,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句话强调说明

(  )

A.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唯一办法

B.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是85年来党的先进性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

C.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进一步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D.不发展就不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7.胡锦涛同志说,根据党的十六大的部署,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现已基本结束。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为了  (  )

①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②彻底清除党内的腐败,缓解社会矛盾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④增强全体党员依法治国的自觉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引文分析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5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85年里,中国

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从这三件大事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

(三)理解说明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根据党的十六大的部署,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现已基本结束。

请你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不少于两点)

十一、青藏铁路通车

2006年7月1日上午,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举行。

胡锦涛在格尔木市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建设青藏铁路的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

(一)单项选择

1.青藏铁路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修建这样的铁路,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同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作支撑。10多万建设大军建设青藏铁路的伟大实践,催生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是  (   )

①中华民族决不向恶劣环境屈服,敢于挑战的英雄气概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遵循科学、依靠科技、善于攻关的科学态度④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2.“勇创一流”,是善于攻关的科学态度。这是青藏铁路精神中的关键内容,是最具时代特色的部分。青藏铁路,不仅靠10多万筑路工人的艰苦奋斗,更是多学科、多工种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攻克难关的结果。青藏铁路的建成说明  (  )

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②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③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国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民族团结之路》。修建青藏铁路,造福青藏人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夙愿,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期盼,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期盼。这种期盼里,有着西藏早日摆脱封闭落后的渴望,有着西藏与祖国大家庭不弃不离的情感。青藏铁路的开通  (  )

①使得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藏汉一家、民族相亲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正确性③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④体现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④D.④

4.“笑傲昆仑问天下何处是雄关,跃马雪域引青藏高原飞铁龙!艰苦不怕吃苦,风暴强意志更强,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这是青藏铁路建设大军的誓言,它表明  (  )

①中华民族决不向恶劣环境屈服,敢于挑战的英雄气概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遵循科学、依靠科技、善于攻关的科学态度 ④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5.15亿元环保资金锻造的“绿色天路”一青藏铁路,做到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绿色天路”说明  (   )

①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②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③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④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保护和改善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

A.①②④

B.③④

C.③

D.④

6.《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能够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建成,说明  (  )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③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国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铁路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修建这样的铁路,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同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作支撑。10多万建设大军建设青藏铁路的伟大实践,催生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成为建设者和青藏两省区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从“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中,你感受到什么?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知识作出回答。

(三)探究

“青藏铁路精神”报告会会场。

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知识回答:

(1)什么是“青藏铁路精神”?

(2)从青藏铁路精神中,你能够感受到什么?(不少于两点)

(四)启示

青藏铁路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建设了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体现了开拓创新、攀登不止的崇高精神。从青藏铁路建设的创新实践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五)材料分析

青藏高原,亘古以来这里就几乎没有人迹,而今天伟大的工程——青藏铁路通过了

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点。青藏铁路经过唐古拉山越岭地段的“无人区”,铁路海拔最高点为5072米,比秘鲁铁路海拔制高点4817米高出255米。这里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50%;气候“一天四季,十里不同”,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5摄氏度,年平均刮风日长达120天至160天,年平均雪暴日40天至70天,最大积雪厚度达40厘米。中国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遇到的难题前所未有,他们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新的世界铁路修建史,把我国铁路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请结合这一事例,对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加以评析。

十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一)单项选择

1.《毛泽东手书——长征》。从毛泽东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  (  )

A.中华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B.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

C.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D.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红军长征进入甘肃时,正是收获的季节,树上果实累累,房前屋后,梨子成堆。周恩来坐在梨树下,一手端水喝,一手拿铅笔,正聚精会神地看地图。正在生病的周恩来没吃老百姓一个梨子,睡在梨堆边的他连一个梨都没拿。这一故事使我们感受到  (  )

A.周恩来具有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C.中国共产党人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D.必须把继承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进行长征。红军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  (  )

①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②在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仍然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的胜利  (   )

A.推动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B.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C.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D.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5.《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

(   )

①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柱②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这是战胜困难、赢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力量源泉③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④把长征精神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A.①②④

B.①④

C.③④

D.④

6.《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于2006年12月10 El下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圆满闭幕。56个日日夜夜,201万人在这里共同走进伟大壮举,走进光辉历程。历史在这里凝聚成一种永恒,峥嵘的岁月让人刻骨铭心。今天,举办长征展览是因为  (   )

①通过展览可以全景再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②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先进文化的要求 ④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

(二)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到红军将士。没有气壮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当年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毛泽东的这段话。(2)请你说说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三)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今天具有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十三、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5 H至7 H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阐述了做好2007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和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就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了具体部署。

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1.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2.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5.坚持落实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6.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7.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一)单项选择

1.2007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  (   )

A.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B.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

C.进一步放慢了发展速度

D.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着力点。这强调说明

(  )

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②必须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③党和国家开始调整农村的经济政策④传统田园农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70亿美元,同比增加660亿美元。高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目前攀升至约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同时,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诸多贸易摩擦,使我国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压力倍增。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这段材料表明了  (   )

A.国家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做出一定的让步

C.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政策出现了失误

4.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力求取得实际成效,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这说明  (  )

①党和国家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加强依法治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保证③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只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才能有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收入分配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这些要求说明  (  )

①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②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④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

(二)理论探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为什么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以人为本?

十四、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

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6年11月12 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一)单项选择

1.胡锦涛说,孙中山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并通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奋斗,改变中国的贫弱处境,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②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孙中山先生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理想终于实现了④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新中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胡锦涛指出,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令他忧虑重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他念兹在兹的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他魂牵梦萦的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  (  )

A.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共产主义理想的最忠实的继承者

B.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在中国已经实现

C.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理想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3.胡锦涛说,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  (  )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②争取和平统一,共谋复兴大业,有利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③实现祖国统一,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④孙中山的理想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4.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表述他对中华民族的期盼:“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孙中山的期盼说明

(  )

A.人类的未来发展要依靠中华民族的伟大

贡献

B.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孙中山的理想

C.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责任

5.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这说明  (  )

①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④建设美好祖国的重任,将落在我们年轻一代的肩上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 ①④

(二)寓意概括

注: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余人,其中有72具烈士遗骸葬于广州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请用思想品德课知识概括上图寓意。(不少于两点)

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方向,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单项选择

1.“十一五”规划中的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以“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十二字为指导方针,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符合中国大国地位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在一些局部领域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这一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我国  (  )

①将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②围绕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大幅度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④将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食”面埋伏》。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瓶颈。苏丹红一号、雀巢奶粉碘超标、微生物超标、添加剂不合格或加入量超标、原料中有害物质残留、营养成分不足等事件充分暴露出食品安全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用5年的时间,在食品行业完成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这表明  (   )

A.人民的生活离不开食品

B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消费过程中的安全

C.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D.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这说明  (   )

A.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B.我国坚持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c.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生产力

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4.“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因为 ( )

①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教育和科学技术落后,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②坚持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障④发展和改革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5.我国“十一五”规划将突出的六大重点。从这六大重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十一五”规划

(  )

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②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④绘制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6.“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然而,发布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在获得了“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后却无奈地披露说,绿色GDP并未获得地方政府的普遍支持,目前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这说明  (   )

A.一些地方政府为抓“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率,而不顾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B.地方政府“唯GDP论”的做法,导致资源高耗和环境污染等恶果日趋严重

C.走绿色GDP考核的路子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向,势在必行

D.再也不能搞“黑色GDP”“甚Ni”带血GDP,而应该走好以人为本、发展绿色GDP的道路

7.《水污染》。“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大“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至U 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这一要求说明  (  )

A.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B.我国终于认识到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C.国家加大力度治理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

D.“十一五”规划制定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8.“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三基鱼塘养殖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三基”就是果基、蔗基和桑基,人们把果、蔗的残渣和蚕屎,加工成喂鱼的饲料,塘泥作果树、甘蔗和桑树的肥料,形成良性的生态经济循环。这种生态经济循环模式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它  (  )

①有利于资源优化组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9.“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全国初中3年保留率达到95%。各地政府要推进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规划的要求说明  (  )

A.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民教育

B.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强制性

C.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

D.我国公民有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10.“十一五”规划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这段话的含义是

(   )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②我国要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任务

③我国法律保障公民对政府部门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④公民的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A.①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高雅腐败》。“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从漫画的寓意和规划的内容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

①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②必须依法严厉打击腐败 ③不清除腐败,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④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

A.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材料一我国目前生产耗能情况

注:我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日本的1/2、德国的1/6、美国的1/10,能源利用率仅为33%,每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

材料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材料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经济发展有何意义?(3)运用所学思想品德课知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推动科技自主创新?(4)列举中学生能够做到的几个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

(三)记者招待会

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扩大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交流与人员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材料二 2007年1月1日,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麻烦制造者”的陈水扁发表元旦讲话,大肆鼓吹“台独”分裂主张,蛮横限制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陈水扁元旦讲话的核心是鼓吹“台独”,培植“台湾国家认同”。陈水扁妄言所谓“台湾的国家总体目标”,大谈所谓“台湾主体性”,声称“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绝对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大政方针”的拟定“一定要跳脱‘一个中国’与‘台海两岸’这种狭隘的思考框架”。

请你以记者的身份提出一个问题,并以我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回答提问。

(四)辨析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党在新世纪前50年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

第4篇:中考政治热点专题训练

(一)“神八”“天一”喜相拥,科技创新步步高

一、单项选择

1、2011年9月29日和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入轨。这说明了:()

A、我国是科技大国,已经与发达国家没有差距

B、我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C、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D、我国的探月技术已经无与伦比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进一步做好吸引、聘用境外高级专门人才工作。这是因为:()

A、出国留学人员素质高,技术过硬B、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C、这些人才不想为国家服务D、我国自己培养不了类似的人才

3、201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这些数字表明:()

A、在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上不了学B、我国学校使用的课本价格太高

C、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不改变D、我国的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大

4、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有利于:()

①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 ②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④保护知识产权,杜绝知识侵权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科技政策专家方新在中欧科技战略高层论坛上指出:在人力资源上,我国科技人才的相对数量偏少:2010年,每百万人口中科技研发人员只有806人,而日本有7017人,法国有5635人,德国有5840人,韩国有3986人。我国科技人才“质量”偏低,尤其缺乏拔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人才严重短缺和人才大量浪费并存。这告诉我们:()

A、我国对科研的财政投入少B、我国不尊重人才

C、我国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压力D、我国的科技人才外流严重

6、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国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形式,试点工作已展开四年了。目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有两万余人。该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给农民带来30亿元纯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 我国正在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 我国走科教兴国之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7、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组2011年9月19日下午宣布,经专家测定,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说明:()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二、分析说明

8、材料:2011年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了“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国家专利证书颁发仪式。据介绍:对接机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历时16年攻关才研制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空间机电一体化产品。由5个接发指令的控制器,18个用来执行指令产生动力的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118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291个传递力齿轮,759个轴承组合,11000个紧固件和数以万计的导线和接插件等组成。“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多个科技研究团队和生产厂家团结协作的结果。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9、有人说:“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后就可以关起门搞建设,不用对外开放了”。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10、材料

一、2011年4月11日,第26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中山纪念中学开赛。本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是:“创新·体验·成长”。

材料

二、2011年4月11日上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总结我省“十一五”科技工作,部署“十二五”及今年的科技工作,表彰获得201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和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获得突出贡献奖。

材料

三、《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广东,就是把自主创新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将广东建设成为创新环境优越、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健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成果众多、创新效益显著、自主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强大的创新型省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理解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创新·体验·成长”?

(2)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到“科学技术奖励”,你有何启示?

(3)青少年们应该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广东作出贡献?

三、综合探究题

11、材料一:201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程。……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创新的元素,如科技方面:“神舟系列”飞船、“嫦娥

一、二号”、“天宫一号”以及“天一”与“神八”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创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材料三:“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天一”“神八”交会对接成功等科技成就,令举国上下欢腾。九年(1)班的同学也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表示庆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除了科技方面的创新,你还能举出哪些方面的创新?

(3)在主题班会上,有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一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等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已经是科技大国了”,请你给予评析。

(4)会后,同学们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请你来完成。

“神八”“天一”喜相拥,科技创新步步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B3C4A5C6D7D

8答:(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一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3)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接成功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 9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并不矛盾。因为:

(1)在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水平还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在还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如果我们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总是走在发达国家的后面,就永远会落后。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世界前沿技术,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2)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说不要对外开放,我们可以关起门来搞建设了。我们

仍然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我所用,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3)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与其它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10答:(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该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快乐,逐步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2)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科学意识,热爱科学,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长大了才能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有所成就,成为国家有用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

(3)(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3)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4)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要使自己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广东而奋斗。

11答:

(1)党和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2)理论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制度创新:“一国两制”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务院实行大部委制等;文化体制的改革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4)①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②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③自主创新,以人为本。④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⑤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第5篇:2014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二感动十年温暖中国

【热点材料链接】

热点材料一:2012年1月16日电(记者许雪毅)以“我们的感动我们的力量”为主题的“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16日在北京举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0位草根英雄以自己的爱心和壮举,被近千万网民“顶起”,从无数感动人物中脱颖而出,登上了璀璨舞台。

热点材料二:2012年2月3日晚,CCTV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揭晓,分别是朱光亚 两弹元勋、吴菊萍 最美妈妈、张平宜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杨善洲一生奉献给人民的好、阿里木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吴孟超 人民医学家、刘伟 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孟佩杰 照顾养母12年的孝女、胡忠 谢晓君夫妇 坚守在雪域高原上的支教者、刘金国: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说明考点链接】

考点1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运用)

考点2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运用)

考点3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理解)

考点4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运用) 考点5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识记)

考点6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识记)

考点7努力做诚实的人(运用)

考点8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运用)

考点19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识记)

考点20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理解)

考点21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识记)

考点22增强责任意识(运用)

考点23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运用)

考点2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运用) 考点81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用)

【教材知识链接】

关键词索引 教材知识速查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心环节.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

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

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建设的根本任务

承担社会责任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1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

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

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生命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责任;

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们每个公民都要应该向胡忠、阿里

木等先模人物那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

个负责任的公民。

承担责任既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回报。一般情况下,付出的代价与收

获的回报是统一的。没有只有代价而没有回报的责任,也没有只有回报

而没有代价的责任。当我们承担责任时,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负责任需要我们承担

某些精神上的代价;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负

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

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

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

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

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

自尊自信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踏实的工作作风、自立自强的精神、

良好的自我形象等,都是在不断承担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

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②维护国家的

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应该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当国

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

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优、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

们义不辞的责任。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和人生

力量的源泉;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

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培

养自立自强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生命的价值 角色与责任 承担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的回报承担对社会、国家的责任 理想

【考场设问链接】

1、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2)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2、他们感动中国的原因:

(1)热爱祖国;(2)敬业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使命;(4)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6)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7)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3.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有什么意义?

答: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4.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

答: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

5、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6、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答: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

答:主题班会,主题:“„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 ②自由发言,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洪战辉先进事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 ④为„开展爱心捐助

(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们只有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2)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应向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不断发扬和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应该向钱伟长那样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贡献力量。

(4)学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5)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志坚强的崇高品格。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坚强的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向这些获奖人物那样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磨砺意志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8.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你准备怎样向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学习?

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服务社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题型高效速查】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就是2011“感动中国”的人物坚守藏区12年支教胡忠、谢晓君夫妇。据此回答1—2题

1.胡忠、谢晓君夫妇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A)

①他不图名利,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②他甘于清贫、帮困助弱的崇高思想境界 ③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④他们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2.从胡忠、谢晓君夫妇身上我们可以看出(D )Xkb1.com

①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②他们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杰出代表③新时期仍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④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也是一种奉献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感动中国》节目寻找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办“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有利于(B)

①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确保社会生活实现绝对公平和永远正义 ③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④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40岁的阿里木10年前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毕节有不少穷孩子上不起学,阿里木便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8年来,阿里木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钱,全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很多网友被他的故事所感动,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1)心灵感悟:通过阿里木烤羊肉串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的事迹,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阿里木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他自愿在承担起资助贫困学生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畅所欲言:阿里木被评为2011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公德,唤起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

(3)问题观察: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缺乏责任的现象?

答案:不关心集体、自私自利、迟到早退、不爱护公物、好逸恶劳、挥霍浪费等。

(4)自我提高:为提升自己思想和行动,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答案:具体到行动上,我要以阿里木为榜样,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奉献社会,把崇高的理想付诸于平凡的行动。如:培养独立意识,从洗自己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等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力争上游,把学习的本职工作做好!

5.《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十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一百多位感动中国人物,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某校九年级(3)班结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围绕“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有感于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请你谈谈承担责任对人的成长有何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对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若出现下列情形也可: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健康成长。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承担责任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2)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答案:他们有着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同品质。

(3)你认为自己应该主动培养和锻炼哪些素质,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青年一代的要求? 答案: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化感动为行动: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 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6篇: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

2016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五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命题视角一 科技人物

材料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材料二:陈化兰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15年10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宣布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教授与其他国家的4名女性科学家共同获得这一奖项。陈化兰将成为第五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人。

1. 屠呦呦等优秀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自强不息,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开拓创新,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

2. 李克强总理致信屠呦呦祝贺其获奖说明了什么?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重视科技,重视创新。 (2)党和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 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建设?

(1)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2)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3)重视培养人才,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为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为什么广大科研人员要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2)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5.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优秀科技人物学习?

(1)学习他们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社会。 (4)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 李克强总理在贺信中为什么要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

7.学习屠呦呦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中学生应作出哪些努力?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 积极参加科技实践,多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

命题视角二 科技成就

材料一:长征六号成功发射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材料二:高分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2015年9月14 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卫星送入太空。高分九号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一颗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随后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被称为太空摆渡车的‚远征一号‛将这两颗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成为北斗全球组网新成员。 设问 1. 有同学认为:“长征六号一箭多星创造了发射新纪录,说明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 “天河二号”夺得五连冠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5)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3. 请你列举几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探月工程首次试验告捷;“月宫一号”试验成功;“高分九号”正式投入使用;“蛟龙号”成功首次航潜;成功发射长征六号火箭,“一箭二十星”创记录。

4. 我国为什么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1)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5)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5. 青少年能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些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3)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发起挑战。 (4)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5)珍惜在校学习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6. 高分九号卫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天河二号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某些领域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2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4)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向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等。

7. 这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对我国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1)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4)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8.众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对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

(1)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4)奖励科技创新型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5)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我国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9.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要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2)热爱科学,从小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3)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

10.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的什么战略?为什么要大力实施这一战略?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缓解在国际竞争中的巨大压力;②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③有利于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④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我国为什么能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4)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和人才。 (5)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12.有同学认为:“中国‘天河二号’夺得五连冠,说明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已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角度三 科技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材料一:2015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2015年9月20日,主题为‚科技成就梦想,

3 拥抱智慧生活‛的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京启动,全国各地科普日活动也在相继展开。

材料二:中国制造2025 2015年7月14日,《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结业仪式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致辞并强调,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共同努力。

材料三: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 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创 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 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②。这一顶层设计将加 快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经济发 展新动能,催生经济新格局。

设问 1. 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说明了什么?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③国家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2. 为什么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强调“让创新引领新常态”?

(1)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决定国家的命运,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要想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靠创新。 (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3. 国家定期开展科普日活动有哪些意义?

(1)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2)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4.国家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说明了什么?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5.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2)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

6.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高等院校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国家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1)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鼓励创新,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3)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4)加大资金投入,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人才培训。 (5)完善科技奖励制度,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7.我国加快推进“互联网+”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发挥网络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开阔视野、休闲娱乐的良好平台作用。 (2)有利于鼓励、引导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3)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创新的主体性作用。

8. 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4 (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3)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尽快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4)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9. 我国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为什么需要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①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④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0. 我国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他们自身潜在的创造力;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科技创新造就大批优秀人才;③有利于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

专题一 铭记抗战历史 共沐和平阳光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命题角度一 阅兵盛况

材料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31位外国元首和19位政府高级代表,以及10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来自俄罗斯、埃及、古巴等17个国家近1 000名外国士兵参加中国抗战阅兵式。受阅部队共有50个方(梯)队,包括2个抗战老兵乘车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万(梯)队。正式受阅人数约1.2万人,共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所有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84%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场中国气派、世界一流、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 材料二:大阅兵厉行节俭 新华网北京2015年8月24日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不管是阅兵训练,还是后勤保障,‚节俭‛是主要特点。‚中央专门就纪念活动提出了‘务实节俭’的要求。在阅兵训练准备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做到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此次阅兵纪念活动的基调是‚隆重、庄严、震撼、节俭‛,其中‚节俭‛二字体现在受阅官兵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住宿衣物、设备设施再到日常训练,阅兵队伍始终厉行节约。

材料3: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①。为了和平,我们要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设问 1.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举行表明了什么?(变问式: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向世界传达了什么?

①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②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③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责任。

5 2. 我国之所以能在抗战胜利日举办一场中国气派、世界一流、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说明了什么?

①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展现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 众多外国政要及外军士兵参加阅兵,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②体现了世界各国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鲜明态度,及对世界持久和平的追求与向往。

4. 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醒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4)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亚洲和平、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5. 大阅兵不是简单的庆祝仪式,而是对历史的纪念与沉思,对未来的展望与宣示。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 (3)要开展全方位外交,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民族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凝聚正能量。

6.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②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端庄,体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唱爱国主义歌曲,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怀;④支持党和政府为国家繁荣发展制定的方针政策;⑤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⑥做好本职工作,不说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话,不做危害祖国和人民的事,尽自己所能服务社会。

7. 本次阅兵为什么要以“节俭”为主要特点?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③勤俭节约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④勤俭节约的美德对于个人道德品质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8. 此次阅兵纪念活动的基调是“隆重、庄严、震撼、节俭”,其中“节俭”二字体现在受阅官兵训练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②有利于节俭务实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③展示出我国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革命传统;④符合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具体要求。

9. 有人认为,大阅兵意义重大,不需要厉行节俭,而应该隆重举办,展示我国地大物博的基本国情。你同意吗?

不同意。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摒弃。

命题角度二 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材料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6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①。

设问 1.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1) 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2)实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这里“既定的目标”指的是什么?

共同理想,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习近平主席强调“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说明了什么?

①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任何非正义行为都必然遭到全人类和全社会的共同谴责和一致反对;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4. 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再次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一庄重承诺表明了什么?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②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③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崛起;④彰显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5. 我国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中国人民从遭遇苦难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3)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6. 习近平主席为什么要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悼念抗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 (2)警醒人们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 (3)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4)凝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命题角度三 敬仰抗战老兵 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三:首设老兵方列 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辆辆墨绿色的敞篷中巴车沿着绿荫夹道的东长安街徐徐驶向天安门。车厢里,300多名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握着鲜花,微笑着来回挥动。

材料四:开学第一课 2015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设问 1.抗战老战士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②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④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等。

7 2.首设老兵方列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表彰老兵对抗日战争所做的巨大贡献;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③老兵是抗战英雄模范、人们的表率;④激发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3. 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有何意义?(在大中小学校组织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②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③有利于增强学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④有利于激发中小学生奋发图强、捍卫主权、保家卫国的壮志;⑤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⑥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学习了《开学第一课》后,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践行“爱国、勇敢、团结、自强”(或“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这一主题)?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强勇敢、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5. 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秉承先烈遗志,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① 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②树立忧患意识,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③树立开放的胸怀和全球意识,积极了解、关心时事等。

命题角度四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材料五:《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 2015年9月3日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设问 1.合唱《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现场观众不约而同地随着拍子鼓掌,并喊出叫好声,这说明了什么?

① 中国人民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④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 举办《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文化强国凝聚正能量;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④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3. 《胜利与和平》文艺晚会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展示中华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借鉴和吸收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文明成果。

4.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1)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2)参与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端庄,体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第7篇: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

一、时政热点

1、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2、

3、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考题预测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信念。

(2).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3)在生活中做到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

(4)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等。

2、怎样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1)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3)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的精神状态。(4)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5)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3、你参加了哪些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答.(1)环保志愿者活动、慰问幸福院的孤寡老人、参加“做诚信学习”签名活动、向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等。

(2)收获: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等。

(3)体会:①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②参与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得升;③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我们怎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历史使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无私奉献;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毅力,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成才报国。

5、我国举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6、要让社会凝聚更多的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答、国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政府: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典型积极宣传并予以奖励;社会:努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对一些体现正能量的行为及时予以报道宣传;公民:要爱岗敬业、见义勇为、无私奉献

7、要让校园凝聚更多正能量,你有何建议?

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举办一些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文娱活动;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五星级班集体、六星级学生的评比活动;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学生:刻苦学习,尊敬老

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8、2013年9月26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列举你所了解的本次当选的道德模范,并简介其事迹以及所体现的精神或品质。

答、例如:全国助人为乐模范何玥,精神品质:勤学学习、追求上进;坚毅乐观、自强不息;大爱无疆、无私奉献;努力延伸生命的价值;助人为乐等。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丽莉。她被赞为“最美教师”。精神品质: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勤奋敬业、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罗阳,精神品质:热爱航空,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态度。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顽强奋斗、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陈斌强,精神品质:心怀感恩、大孝尊亲的孝子精神;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等。

9、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开展道德模范等形式各样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各种行为。(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道德报告会。(4)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引导他们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第8篇: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附相关练习题)

选择题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如图)。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

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③根本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

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③表明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③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为了让全体人民同步、同等富裕 A.①②④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表明() A.改善民生已成为我党执政立国之本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党和政府把各项工作的中心彻底转移到改善民生上来 D.我国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非选择题

5、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3分)

(2)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3分)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全国掀起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某校学生会让你帮忙设计几种活动形式。并就其中一项目活动设立具体的活动内容与步骤。

(4)推进改革,从我做起。请谈谈为了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二:两会专题(附相关练习题)

1、2014年3月5日至14日,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在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共商国是,提出的议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

①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②关注民生、反映民意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人民监督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充分反映了()

A.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4、今年两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互联网成为两会报道的重要力量:国家领导人与网民在线交流,代表、委员在网上“晒”议案提案、编“围脖”网民跟帖、“灌水”“拍砖”,中国人参政议政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人们通过互联网参政议政的做法 ()

A.承担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法定义务B.以合法方式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C.以实际行动履行了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D.以合法方式履行了公民建议的义务

5、“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的重要意义有()

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

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

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⑤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关注两会 关注民生】

7、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2013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中国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说要向污染和雾霾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还是要向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重点的工作。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1)从李总理的讲话中,你看出了我国的发展思路有哪些?

(2)李总理答记者问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三个方面即可)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

(3)请从两个方面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8、解决“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基本国情?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9、请为解决“两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

10、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三:雾霾天气与美丽中国(附相关练习题)

1、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倡导“低碳生活”的做法有利于()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打开电视机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 ①环保节能工作都是生活细节小事②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③摒弃不良习惯,必须依靠法制建设④环保观念必须长期倡导,使之深入人心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②③

3、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下列语句中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相一致的是 ()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 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论语》)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①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②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③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④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下面的诗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是 ()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②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④泛舟清河上,漫步水云间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6、据有关②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这表明 () A.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如农村B.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C.经济越发达环境污染就越严重D.保护环境的最主要任务在城市

7、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8、有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有人“发大自然的横财”。今年继湖南省桂东、延陵两县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后,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东方A鹳毒杀事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A.依法严厉打击B.毫不犹豫,将其绳之以法,送交公安机关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9、为了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整理搜集了以下卡片,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了以下问题: (1)【时政解读】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出谋划策】我们国家为落实节能减排应采取哪些措施?

(3)【生活践行】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4)【搞好宣传】请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语,向公众宣传节能减排的观念。

10、材料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越来越多,高温、干旱、暴雨不断袭来,最高气温、瞬间雨量等不断突破历史气象记录。同时,还引发了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连锁反应。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积极寻求低碳经济之路。

材料二:在未来的50年到80年间,全国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至3摄氏度,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等其他领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材料三:我们必须依靠能源科技创新,不断调整能源结构,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过渡。科技将决定未来能源,科技也将创造未来能源。对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应转变资源配置的战略,制订能源科技发展的战略,明确方向、目标、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有同学说,提倡低碳生活就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过艰苦的生活,不用电,不用水,不用空调,不开汽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1、关注雾霾,建设美丽家乡:

材料一:2013年,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显示,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超半数都来自河北,唐山、邯郸、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市更是连续上榜。作为大气污染重灾区,河北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也处在污染的空气中,成了北京、天津这些周边省市不折不扣的“坏邻居”。钢铁产业是河北的“看家产业”和“吃饭产业”。然而,云集了众多“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钢铁产业,使得河北喘不过气来。河北工业“用全国1/12的能源消耗,仅创造了全国1/20的GDP、1/34的财政收入。” (1)结合上述材料,探究河北成为京津省市“坏邻居”的原因?

材料二:河北治污变得刻不容缓。当下,河北全省上下正在进行一场狂飙突进式的大气污染治理运动。几乎走进每一座城市,在任何一级政府机关,都能看到为治霾而忙碌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容。“完不成GDP指标,顶多挨批;搞不好大气污染防控,就要摘乌纱帽。”

而据媒体报道,河北对相关违规钢铁项目进行了处理,其中文安县县长王海被免职,其余9名责任人被行政记过

或给予党内警告等。在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下,政府划出高压线。“如果它不关,断电断水,政府手段有的是。”唐山市政府特邀咨询辛志纯说。

(2)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美丽河北、美丽武安,请同学们献计献策。

(3)雾霾来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12.2013年11月 8日凌晨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中国政府快速反应,积极参与菲律宾救援,派往菲律宾灾区的应急医疗队已整装待发,向菲律宾台风“海燕”灾区提供的首批人道主义紧急救援物资,18日晚运抵该国中部宿务市的机场。说明了中国()

①中国已跻身为世界强国之列②中国积极实践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

③中国为了扩大在菲律宾的影响力④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A.②③④B.②④C. 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他说: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这表明,()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就要借鉴和吸收西方一切的东西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____,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___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师昌绪王振义B、谢家麟 吴良镛C、张存浩程开甲D、郑哲敏 王小谟

【反腐倡廉 依法治国】

15、(12分)材料一 :2014年1月23日,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了反腐败的“三性”,即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他说,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透露出中央近期反腐败工作的方向和基调。而在此前一天的中纪委全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材料二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4年2月24日,中央第七巡视组向安徽省反馈巡视情况。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马铁山代表巡视组作反馈,省委书记张宝顺主持会议并讲话。马铁山指出,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

政府领导班子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干部工作路线,促进了全省各项工作的开展。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在房地产开发和选人用人等方面以权谋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易发多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等。

材料三:2014年2月18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马年第一位被查的省部级官员。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谈看法】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这反映了什么道理?(4分)

(2) 【做宣传】反腐败,无疑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国家政务焦点,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活动标语。(4分)

(3) 【下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4分)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16、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从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有哪些?(两方面即可,4分)

(2)“四风”在我们学生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2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呢?(两方面即可,4分)

第9篇: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安徽地方热点[最终版]

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安徽地方热点

一、热点材料

1、 4月25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发表题为《用中国梦凝心聚力,为中国梦团结奋斗》的讲话:去年11月,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认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总书记又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深深触动了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梦的提出,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要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梦是我们的精神旗帜,要用中国梦统一思想。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要用中国梦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凝聚思想共识。要在展望中国梦的壮丽前景中统一思想。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同志作出“三步走”战略部署,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们顺利完成了前两步目标,正向第三步目标迈进。在此关键时刻,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对“三步走”战略的丰富和完善,这对于进一步鼓舞士气,焕发激情,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在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统一思想。中国梦视野开阔、内涵丰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我们党的目标追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对中国梦基本内涵的认知和认同,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以此作为价值目标和自觉追求。要在认清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中统一思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本质属性,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在把握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统一思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发展稳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坚决贯彻,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梦是我们的动力之源,要用中国梦凝聚力量。中国梦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更是激发动力的源泉。我们要用中国梦提振精气神、积聚正能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追梦圆梦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用中国梦这个伟大目标凝聚力量。中国梦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发展条件和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以实现这个伟大目标为动力,进一步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满怀豪情地朝着目标迈进。另一方面,要用中国梦这个宽广舞台凝聚力量。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充分表明,中国梦为每个人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搭建了成就事业的舞台。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机遇,珍惜和用好这个广阔舞台,点燃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成就美好人生。 中国梦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要用中国梦推动工作。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当前正处在实现梦想的关键时期,为梦想“加油”、让梦想“启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打造经济强省、生态强省、文化强省,努力实现“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好的梦想也永远难以成真。要坚持实干为先、落实为要,把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转化为一项项具体措施,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变成一件件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推进兴皖富民大业。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责任使命,坚持以身作则,带头求真务实,当好追梦圆梦的实干家和领路人。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个人之梦必须融为民族之梦。广大江淮儿女作为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力献计、多做贡献。

2、 4月18日,安徽省长王学军发表题为《用发展统一思想,用事业凝聚力量》的讲话。王学军指出,今年以来,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呈现出“开局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横向比,整体经济运行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主要指标增幅在全国和中部争先进位;纵向比,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部分指标增幅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向前看,当前宏观政策蕴含很多有利机遇,要坚定实现既定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

王学军强调,二季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要求,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乘势而上,再鼓干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力争二季度好于一季度,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把稳企业作为稳增长关键之举,落实好政策帮扶、企业减负、产销衔接、扩大融资等支持企业发展的举措。要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锲而不舍狠抓项目建设,特别要高度重视制造业项目建设。要坚持不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环节,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抓住市场倒逼机遇化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要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高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促进“四化”协调发展。要扎扎实实抓好“三夏”生产和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夺取夏粮丰收,确保安全度汛。要不失时机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国有企业、营改增、县级公立医院、行政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持之以恒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生产等社会稳定工作。要营造聚精会神抓发展最大合力,坚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事业凝聚力量,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努力把发展的可能变为发展的实践,盯紧既定工作目标,一招不让、环环相扣地抓好落实。 王学军要求,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要讲政治顾大局,讲责任求实效,讲方法抓重点,讲学习提能力,讲法治守清廉,以实际行动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3、 2月4日,李斌同志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均衡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目前我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差距还较为明显,由此出现“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硬件、软件、制度等方面促进区域、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各地要认真按照省里建设规划要求,落实配套资金,明确年度任务,加快建设步伐。要严格执行规划,不得随意调整建设内容和降低建设标准,同时也要防止超越自身能力,不切实际地超标建设。二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适应“产城一体”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在广泛听取和充分尊重基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农村要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尽量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的政策导向和长效机制,落实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不断缩小校际师资差距。四是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对口帮扶、学区化管理、名校办分校、建立学校联盟等多种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需要强调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要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继续鼓励优质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贯穿到教育实践全过程。一要更新教育观念。孔子说“有教无类”、“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二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更多地采用启发、探索、讨论、参与、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三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试教育是老大难问题,必须全省“一盘棋”,整体推进、合力解决。要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扭转当前单纯强调“升学率”的错误认识,切实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四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等行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基本的要求。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是个突出问题,应该看到,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要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着力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同城待遇”。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得更快些。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安徽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办法》,不久还将制定出台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各地也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落实好流动人口包括他们子女就学在内的各方面待遇条件。要继续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根据财力的增强,逐步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全社会要共同关心、妥善解决好残疾少年儿童、孤儿、流浪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办好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教师是关键。要以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教师管理体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探索教师“无校籍管理”方法和教师退出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农村教师补充、流动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加快培养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要切实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条件相对艰苦,要在工资待遇、周转房和公租房、职务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尽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4、 4月14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全体会议宣布扩容结果,我省的芜湖、滁州、淮南三市作为新成员,与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及浙江丽水、温州5市一道,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至此,继2010年合肥和马鞍山两市加入后,我省已有5市跻身“长三角”,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也由最初的15个扩充至30个。 据介绍,为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省会合肥与紧邻南京的马鞍山作为我省城市代表,最早申请加入“长三角”。2010年,合肥与马鞍山两市以其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与盐城、金华、淮安、衢州一道,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加入“长三角俱乐部”后,合肥和马鞍山东向发展步伐加速,成效明显。为实现借力发展,继合肥和马鞍山后,芜湖、滁州和淮南三市加速认真谋划“入长”。在第十三次协调会上,芜湖、滁州和淮南被批准成为会员。据介绍,作为位居我省经济总量第二的城市,芜湖各项经济指标都已符合“入长”门槛。作为同样紧邻南京的滁州,则在东向战略的实施中,已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园区近30个,尤其是总投资达1300亿元的苏滁产业园,更是一个坚实的载体。而作为能源基地之一的淮南,一直以“皖煤东运、皖电东送”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支撑。据业内专家介绍,我省合肥等5市的先后成功“入长”,不仅标志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深入,更为今后我省的“三个强省”建设带来新的动力。

二、相关问题

1、2012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经过三个月的寻找和推选,徐德光、邓丽等10位教师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殊荣。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的________榜上有名。(

A ) A.陈万霞

B.刘丽

C.吴菊萍

D.徐德光

2、从陈万霞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 D ) A. 她历经坎坷办学是为了出名

B. 照顾那么多留守儿童说明她不懂得享受生活

C. 她喜欢教育职业而不辞辛苦

D. 她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的执著

3、 2012年11月3日上午,合肥市首届创意大赛表彰大会在合肥一中隆重举行,很多看似天马行空但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比如智能手机创意名片、夏天降温伞、盲人眼镜、太阳取暖伞、能测癌细胞的手表等创想都获得了表彰。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的举办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也是时代给我们中学生提出的新挑战。我们就要(

D

)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好的创意产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创新意识③放弃学习,立即着手进行创意设想④要从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做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12年,我省74个县(市、区)的137家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全部驶入公立医院改革快车道,一揽子实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新政。在补偿机制上,县级医院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同时合理调整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等价格。这一举措(

A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②能彻底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体现社会公平④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2012年7月11日,中安在线报道:女孩冯珍珍被渣土车撞到,腿骨骨折,出血严重,恰巧一名护士路过现场,她脱下身上衣服为冯珍珍包扎,挽救了冯珍珍的生命,事后默默离开。经过一天寻找,这位“美小护”终于现身,她叫童春香,是合肥市二院的护士。童春香的行为(

B )

①属于亲社会的行为②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③关爱生命,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6、安徽马鞍山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稀有血型志愿者服务队是在马鞍山市稀有血型献血者联谊会基础之上建立的,现有队员约30人,十二年来,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的“熊猫血”志愿者们共出动700多人次,捐献“熊猫血”18万毫升,救助各类急重症患者300多人。2012年7月,荣获安徽省“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2012年10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1)结合材料,谈谈这些志愿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结合志愿者的事迹,谈一谈怎样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答、(1)不言代价与回报;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延伸生命的价值,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7、材料一:2012年10月18日晚上6时许,安徽省颍上县黄桥中心学校附近,一辆轿车突然失控冲向路边的小吃摊。看着坐在面前毫无反应的两名女生,36岁的焦玉兰老师果断上前一步,推开一人,抱起一人,用自己的双腿挡住车轮。 材料二:2012年10月22日22日上午10点半左右,安徽省潜山县村民朱某带着两岁半的孙子小磊摘菜,菜地旁边有口井,井深8米,井盖半掩。朱某当时正忙着摘菜,没想到小磊在玩耍中不慎坠入井中。在发现孙子坠井后,朱某大声求救。范永成老人听到后赶紧跑到现场,毫不犹豫地下到井中将小磊托起,几分钟后,村民范仁朝和朱金宝两位老人也赶到现场,帮忙将小磊拉了上来。而此时,范永成老人因体力不支沉入井中。等到他被救上来时,早已没有了呼吸,时年69岁。

(1)焦玉兰老师和范永成老人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结合上述材料,以“向英雄人物学习,探索人生的意义”为题,表达你的观点。 答:(1)既要珍爱生命,又要甘于奉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 ①学习他们珍爱生命、勇担责任的赤子情怀;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关爱他人、心系社会的优秀品德;不计代价与回报、履行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②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进取目标;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8、2012年11月23日上午,第五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将在芜湖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7大类科普展品和技术“当家”,美英等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厂商参展,“神九”返回舱、1:1交会对接模型亮相,航天员和“蛟龙”潜航员现身。 (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2012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三名潜航员在马里亚纳海沟的7020米水下,与正在“九天之上”的神舟九号三名航天员进行对话,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这一时刻被载入史册。

读过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2)“神九”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和“蛟龙号”三名潜航员叶聪、付文韬、唐嘉陵于23日下午分别在芜湖一中和皖南医学院举办航天员报告会、潜航员科普报告会。同学们听完报告会很激动,请你就如何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谈谈具体做法。(至少三个方面)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2)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创新意识,善于观察、敢于质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的活动;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参观科技馆;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自立自强,敢于战胜挫折困难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9、请列举近年来安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困难家庭和困难学生予以补贴;职业教育实现了由低谷徘徊到集团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教育办学主题由过去政府单一的办学实现了多元化的办学主题;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

10、请列举近年来安徽取得的科技成就。

答、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在中国科大研制成功;量子通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六光子薛定谔猫态”被“两院”院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杂交油菜项目破解了世界难题,被评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五大进展之一。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创新载体相继落户我省;奇瑞、江淮等8家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11、请就如何发展科技向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答、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强镇(区市)政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建立科技工业园,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业;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等。

12、发展安徽科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科学、爱科学,了解与掌握科学技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培养艰苦创业精神等。

13、安徽建设文化强省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安徽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安徽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安徽的影响力,树立安徽人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安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14、建设文化强省,政府应该怎么做?

答、政府应通过多种手段,宣传介绍安徽的优秀文化,打响安徽文化旅游品牌;大力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安徽文化的魅力;推出特色文化产品,培养优秀文化传人,打造“安徽牌”文化;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予以严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省人民的文化素养等。

15、建设文化强省,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认真了解和学习安徽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积极对外宣传安徽的优秀文化,自觉为弘扬安徽文化做贡献;公共场所或外出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树立安徽人的良好形象;去景区旅游注意保护文物和风景名胜,积极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16、安徽多次举办国际国内文化系列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对外宣传优秀的安徽文化;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有利于提高安徽的知名度,对外树立安徽形象;有利于促进安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安徽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实现中部崛起、安徽振兴等。

17、安徽为什么英模辈出?

答、安徽地处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安徽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安徽是文化大省,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安徽文化积淀厚重,民风纯朴;这说明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我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结果;这有利于提升安徽的整体形象等。

18、你应该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这些榜样人物学习?

答、自觉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做一位安徽人而骄傲,用实际行动维护安徽形象;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言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

19、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崛起增光添彩?

答、讲文明、讲礼仪,维护安徽的形象;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诠释安徽形象;写文章,赞英雄,宣传安徽形象。

20、请设计宣传安徽文化的广告语。

答、灿烂的安徽文化,等待您去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会让您终生难忘!近距离接触安徽,必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走进安徽,那里是您展示才华的地方!

21、如何利用安徽的文化资源,发展安徽经济?

答、利用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利用安徽的文化资源宣传安徽,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安徽;做大、做强安徽的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安徽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

22、【经济强省】2012年10月22日,我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三个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2 5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 305.7亿元,增长16 010,增幅比全国高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

(1)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实施的以什么为中心?(2分)国家还制定了哪些路线、方针、政策?

【文化强省】2012年11月5日晚,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艺术节以“传承、创新、繁荣、和谐”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湖北、江苏、福建等兄弟省市的800多位嘉宾参会。

(2)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生态强省】中安在线2012年11月6日讯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安徽省生态强省10年目标:全省生态竞争力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更安全的食品、享受更良好的环境。

(3)打造生态强省,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2)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大作、力作、名作;推出一些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安徽品牌;经常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对外交流活动,展示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两点即可)

(3)自觉爱护身边环境,节约用水、用电;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3、请列举“十一五”期间我省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答: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发展协调性得到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4、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各类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安徽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安徽始终坚持对内改革、对外扩大开放,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安徽坚持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省人民大力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安徽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等。

25、我省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富民强省”有何重要意义?

答: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这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这有利于提高我省人民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有利于调动全省人民的创造热情,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去建设新安徽等。

26、真正做到“民富优先”对政府提出怎样的要求?

答: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关注“三农”,加大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的优先位置来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等。

27、实现中部崛起,安徽率先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中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吸引投资,带动和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8、请你为安徽的率先崛起出谋划策?

答: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科技强省战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安徽率先崛起;加强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借助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等。

29、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几条建议。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本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加大社会环境的整治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自主创新名优产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30、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建设家乡的本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走艰苦创业之路;大力宣传家乡,树立家乡的新形象,不做有损家乡利益和形象的事等。

31、材料一:在中部崛起大潮中,“改革创新”在安徽有了新的注脚——文化体制改革的“安徽现象”。“安徽现象”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安徽现象”背后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安徽现象”有力证明改革是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当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主流,它对文化发展和文化生产力的激活是全方位的:安徽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组建时同步完成“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安徽报业集团是国内唯一注入国外资本的党报集团;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6年保持30%以上快速增长;省属文化企业资产由改革前不足30亿元增长到300多亿元。

材料二:有一种力量,让世人刮目相看。随着“安徽面孔”频频亮相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榜,构成令人赞叹的“安徽现象”,树立“厚德安徽”良好形象。数年间,我省涌现出546名“中国好人”、8名“全国道德模范”,成为矗立在江淮儿女心中的精神群雕。

(1)“安徽现象”是安徽哪方面建设的成果?

(2)“安徽现象”会对安徽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的影响?

(3)“当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主流,它对文化发展和文化生产力的激活是全方位的”说明了什么?

(4)你对繁荣安徽文化产业还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等。(三点即可)(3)改革是安徽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在安徽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对安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进行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有出路,才会发展。(两点即可)(4)示例:整合安徽地方特色文化,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动漫产业等。(一点即可)

32、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材料二: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江淮晨报》把镜头对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成效,突出报道我省33项民生工程的进展,关注各地如何解决好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推出系列报道。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我省有12个县列入首批试点范围,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标准为每生每天补助3块钱。据统计,12个县有近100万名学生能免费享受到营养套餐。为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吃”到孩子的嘴里,2012年秋季学期,我省还规定:每个被纳入营养餐范围的孩子都要实名登记,并且将个人信息在网上备份,然后国家财政按“人头”拨款。

(1)中国共产党近些年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采取了哪些形式?

(2)“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公民行使监督权提出哪些要求?

(3)党和政府了解民意、关注民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1)党员干部大走访;春节期间慰问困难群众;党员干部走基层;建立政府网站公布联系方式等。(两点即可) (2)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材料;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两点即可) (3)有助于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有助于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三点即可)

上一篇:迁安市工商局副局长下一篇:祝孩子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