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中职课堂教学的研究

2022-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背景

在中职教育中, 教学媒体的发展大致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1) 黑板加粉笔; (2) “三机一幕”即幻灯机、电视机、录音机进课堂; (3)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工具运用到教学中去; (4) 结合前三者, 模拟实景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使用的主要媒体是粉笔、黑板、挂图、实物等, 课堂交互不易实现, 容易陷入“满堂灌”的教学形式, 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幻灯机、电视机、录音机走进课堂后, 优化了信息的展现方式, 直观和感性知识得到很好体现, 但课堂容量被无形扩大, 缺乏智能性和交互性, 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被压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和物质的基础。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 教学媒体具有了交互功能, 教学媒体展现的教学内容更利于被学生所接受, 学生反馈的信息就教师也能及时获得, 多媒体交互场景的出现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达方面的优势, 是我们在教学这个知识信息传播的特殊过程中, 不得不考虑的传播手段。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特点

2.1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 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电子视频、音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称为三大信息处理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三大信息处理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功能、高速运算功能和逻辑交互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它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 教学信息的直观化。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能适时地将教学信息以文字、图像、图画、动画、影像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或化近为远;化静为动化机械抽象为生动形象, 使平时只能凭教师抽象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抽象思维来形成的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而自己归纳得出。这样, 单调、乏味的课堂被充满色彩美、构图美、立体美等声形并茂的视听教材替代, 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2) 教学信息的非线化。传统的教学信息 (文字教材、声像教材等) 其教材结构都是线性有序的, 而人的思维、记忆却是网状结构, 通过联想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途径, 所以传统教育制约了学生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 限制了自由联想的发挥, 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 且具有交互特性, 为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创造了条件。

(3) 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 自主进行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 计算机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帮助、指导、评定、打分, 无须教师直接处理, 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4) 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网络是信息的高速公路, 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形式、速度、距离、范围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网络上也有大量可用的信息资源, 使教学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交换和传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不仅可以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最优化, 同时也使网络教学、远程教学、虚拟实验室等新的教育形式成为可能。

2.2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 有利于培养师生的素质和能力

2.2.1 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教师参与课件的创作, 能够养成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所需要的教学软件不可能依赖于购置的现成的教学软件, 也不能依赖于信息技术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而是要各学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参与设计和制作, 让其通过研制过程不断产生新的构想, 信息技术教师则为其解决某些技术上的难题, 一个个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都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 从而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2) 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中, 能够有效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用而后知不足”,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会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 从而产生强烈的改革愿望, 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之下, 教师会自然的将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从而有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催生出新的教学模式。

(3) 教师娴熟运用信息技术, 有利于形成全息教学的能力。教师的全息教学的能力包括两个发面, 即教师挖掘与处理教材信息、丰富教材信息的能力和教师全面简捷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和处理教材信息, 有利于全息教学能力的形成。

2.2.2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学习过程”, 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的需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真正被确立, 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形成成为可能。

(2) 教学过程交互性及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信息生动、形象的特点, 可使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民主化, 学生可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自由发挥, 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新观点、新方法、新假设,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动机。

(3) 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符合现代教育的认知结构, 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 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认知途径, 使师生得以摆脱陈规旧习, 有利于发散思维、启发思想、激发智慧。

3 结语

当前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全面深入我们的生活, 在信息传达方面有高度优势的信息技术, 应该是我们教学设计中普遍应用的高效手段。但是,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不是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其可取之处, 在教学实践中要实事求是地选用各种教育手段, 尽可能发挥各种方法的长处, 取长补短, 以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在当今中职教育提倡“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下,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较以往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理论教学, 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创新能力,个性化发展,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21世纪的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3.

[2] 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4] 黄玮.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4.

[5] 王毅.实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整合[J].网络科技时代, 2002, 4.

上一篇:MECT治疗精神病的临床护理下一篇: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