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笔者认为首先要让生物课堂“动”起来。本文就在课堂教学穿插随堂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三个方面的探索做出了总结和思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安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安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 篇1:

初中生物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 主要对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四本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安排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总共安排了188个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58个,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有52个,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37个,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有41个,分别占总实践活动的30.85%、27.66%、19.68%和21.80%。在实践活动中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观察实验、资料分析、调查活动分别有22个、45个、29个、40个、7个。对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生物教材 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的实践活动(包括观察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调查活动、演示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从实践活动中获取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以及对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图表等资料进行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生物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发挥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功能,积极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提高生物实践教学质量。

1 生物教材中实践活动安排的统计情况

1,1生物教材中实践活动安排的统计原则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共4本,供学生两年使用,每学期一册。对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进行统计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生物教材中设计安排的活动,即实验活动、资料分析及学生调查活动等。

总实践活动,包括生物教材中安排的所有实践活动,即必须实践活动和建议活动。

必须实践活动,生物教材安排的活动不包括建议活动。为了进一步比较分析教材中的必须实践活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必须实践活动按照行为动词的描述和直接呈现实验目的及步骤等原则又进一步分类统计,但对所有的建议活动没有进一步的归类统计。必须实践活动分为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测试、设计、验证和测量描述等为主)、观察性实验(以观察、解剖及练习等为主)、资料分析(以尝试、编写、比较、讨论、分析、寻求、谈话、交流等为主)及调查活动等五种类型。

1,2生物教材中实践活动安排的统计结果

按照以上原则对北师大版四本教材中实践活动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表4所示。

2 初中生物教材实践活动安排的统计分析

2,1实践活动数量多

表1和表2表明: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共安排了188个总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58个,七年级下册教材中有52个,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有37个,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有41个,分别占总实践活动的30.85%、27.66%、19.68%和21.80%。

这说明在七年级两册教材中安排的总实践活动多于八年级两册教材,符合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阶段学习的规律,虽然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科学》这门学科,但是对生物学知识比较欠缺,特别是学生没有掌握生物学科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在生物教材中安排较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和感性人手,有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

2,2实践活动安排有弹性

表3表明: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四本教材中,有总实践活动188个,其中实践活动占76.1%,建议活动占23.9%。从四本教材看,实践活动最多的是八年级下册占82.92%,最低的是七年级上册占70.69%,建议活动最多的是七年级上册占29.31%,八年级下册占17.08%。

这说明,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弹性,充分考虑了各地各校生物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给各地各校在完成必须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安排的自主性,给生物教师留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师生实践活动的教与学,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构建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从表3可以看出,七年级安排的建议活动相对多一些,八年级的建议活动相对少一些,而实践活动占的比例高一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3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表1、表4表明,探究实验,观察实验及资料分析三类实践活动成为教材中实践活动的主体,分别占总实践活动的23.94%、15.43%、21.28%;这三类实践活动分别占实践活动的31.47%、20.28%、27.97%。从各册教材实践和三类实践活动比较,八年级上册探究性实验,占46.67%,八年级下册的资料分析活动占61.76%,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和观察性实验均达30%以上,观察性实验和资料分析活动逐年递增。

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变化,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注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以上教材中实践活动的统计结果表明,调查活动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调查活动都结合本地生物资源的现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了解现实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等。

例如:“调查野味饭店”和“调查社区环境的变化”等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搜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5注重师生的实践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的实践活动数量很多,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师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的生成,改变过去教材安排直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的现状。教材中演示实验共有22个,主要集中在七年级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精心准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操作及提出问题,逐渐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同时,教材中的每章节生物学知识的呈现大多数是以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为先,通过师生对实践活动得出生物学知识的脉络和结论,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配合完成每一个实践活动,强化了生物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3,1加强基础实验的教学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的必须实践活动有143个,其中探究实验45个,观察实验29个,资料分析40个,调查活动7个。加强每一类型中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教材中所安排的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作用。

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观察血细胞”等,属于观察性实验。又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及“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等是属于经典的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信息的搜集及分析的基本方法。“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撰写调查报告。“分析人体出生后发育的资料”及“比较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等资料”,让学生通过图表、曲线、数据等解读,得到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2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充分的重视。演示实验中若启发学生讨论或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演示操作和讲解,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好演示实验要注意三点:

(1)要准备好实验装置,有些实验要提前做一次,看看效果如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实验装置应放在教室里醒目的地方,保证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得到。

(3)实验现象要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不要教师一包到底,那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3选择合理的实践活动教学原则

在实验教学中要根据实验内容的目的要求、设备条件、学识水平、适应能力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原则进行实验教学。

(1)先实践活动后讲解知识。适用于探究性实验和资料分析等。如“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等,让学生先亲身实践,观察实验现象和对数据进行解读,然后教师讲解知识重点,梳理知识体系。

(2)先讲解知识后实践,适用于较复杂的探究性实验及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掌握进行操作的基本方法,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实践活动,常可收到良效。

(3)边讲解边实验,适用于观察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如“显微镜的基本操作”、“观察血细胞”及“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学生边学习知识边操作和观察,从而突破知识难点。

3,4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与改进本身是一项研究,是创新。不墨守陈规,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器材,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是许多教师感到困难的,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冬季,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旺盛,再加上实验选用的塑料袋密封不严,所以实验效果不明显。其实只要将密封效果不好的透明薄塑料袋换成黑色塑料袋,同时再适当减少石灰水的用量,效果就会很明显。再如,“模拟呼吸运动”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是用无底的广口瓶代替胸廓、橡皮膜代替膈肌,三通管代替气管和支气管,气球代表肺,并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但一般学校很难找到适合的无底的广口瓶和橡皮膜,所以此实验常开展不起来。如果改用剪去底部的饮料瓶来代替广口瓶,剪去上半截的气球来代替橡皮膜,再用橡皮泥代替橡皮塞,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5充分挖掘实验资源

根据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本地资源实际,努力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

(1)开放实验室,成立生物科技兴趣小组,精心安排,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认识药品、设备,根据学生爱好自行设计生物实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2)教师要注重研究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有些实验所需的材料很具有季节性,需要提前采集进行处理,或将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3)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生物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拓宽实践教学的途径,如“校园植物的调查”等。

(4)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饮料瓶、小纸盒、胶带、棉花、橡皮泥等,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自己制备实验器材,设计一些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和“观察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实验。

3,6注重实验教学情景的创设

利用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影像资料、远程教育资源等多种途径收集素材,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我们通过设计如下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劣质奶粉,致使食用劣质奶粉的小孩成为“大头娃娃”,你能证明劣质奶粉中不含蛋白质吗?我们知道大豆、鸡蛋中含有比较多的蛋白质,通过实验你能加以证明吗?又如“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如下情景:今天早餐同学们吃的馒头,有的同学慢慢地咀嚼,并感觉到有甜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以上实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积极地探究。

3,7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多数初中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如果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严格训练,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一无所获。由于初一的前几节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时间,因此应下大力气抓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每个实验完毕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原因;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特别要加强实验安全教育,掌握实验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了解化学药品的危害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公物保护意识。

3,8实践活动多元化评价

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及时交流表达的机会,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对每一次实践活动畅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方案设计、调查过程,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对于实践活动成功的学生要给予客观地评价和鼓励,对于实践活动的不足和错误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作者:幸奠权

安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 篇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笔者认为首先要让生物课堂“动”起来。本文就在课堂教学穿插随堂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三个方面的探索做出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随堂实验

一、切实开展随堂实验,让学生的手先动起来

生物科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作为农村学校,受实验室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偏少。为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动手机会,让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将部分操作较简便,耗时量少的实验穿插到了课堂教学中。

如:《地面上的植物》一节内容中涉及到的桃花的结构和马尾松“松球果”的结构,如果课堂上仅仅利用模型或多媒体图片给学生讲解,学生对于桃花的花被、雌蕊、雄蕊等结构的数目和形态以及“松球果”种子裸露等知识点的理解过于抽象,印象不够深刻,并且由于实验较简单,耗时也不长,若整节课都用作学生实验,不仅将教师讲解与学生的动手操作分开了,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实验内容相对较少,整个课堂结构也不够紧凑。为此我把这两个小实验穿插进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对照图片和模型辨认桃花的结构后,迅速地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桃花实物进行解剖实验,让他们对桃花的各部分结构有一个直观细致的认识。在讲解完“松球果”的结构后,让学生直接观察“松球果”实物,切实观察到鳞片基部着生的两粒裸露的种子。

至此,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对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有了直观且深刻的印象。随堂实验的穿插,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也使得教师讲授的知识被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除以上提到的实验外,我们初中生物中诸如观察根尖结构模型、观察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拆装心脏模型、模拟鉴定血型、模拟哈维实验等都可以利用此方法将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得到动手的机会。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动起来

在利用随堂实验让学生的手先动起来的同时,本人坚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资源对教学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以及现实条件下无法确实让学生操作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虚拟化操作。如“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过长,实验材料的限制,酒精水浴加热如操作不当易引发危险等因素,在我们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很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的。本人则充分利用本地教育信息网中的“中学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过程,了解实验的思想,并思考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在现实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就这样边虚拟操作边思考,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动起来。

在我们初中生物中,诸如探究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等试验都可以采用以上提出的虚拟实验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课堂教学充分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

按照《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而,作为一所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家庭教育、思维习惯、基本素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人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地利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如:在讲授《饮食与营养》一课时,对学生提出的“xx同学的爸爸是建筑工人,是高强度体力劳动者”、“××同学的爷爷是‘三高’患者”、“××同学的姐姐刚刚生完小宝宝”等情况,教师要求并指导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给他们的家人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并将这一食谱尽可能地变为各种食物呈现给他们的家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更是加强了学生与其家人的交流,并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了要关注家人、关心家人的理念。

诸如通过利用学生观察校园植物之际渗透保护环境、爱护校园花草的情感教育;利用分析食品包装袋上营养物质的成分之际渗透食品安全教育;利用介绍生物多样性之际渗透尊重生命、爱护小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推陈出新的过程,本人也是借着前辈们的经验,在学校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在此过程中也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

1.本人所采用的随堂实验本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随堂实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所选择的实验数量还是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大随堂实验的数量,同时也可以尝试性地把一些综合性的、耗时较长的实验合理地分割成数个随堂小实验,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2.我们地方的“中学虚拟仿真实验室”中包含的虚拟实验种类还较少,还需要有关部门的不断补充。

3.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互相渗透和延伸有些时候还流于形式,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从教材以及日常的生活中挖掘可以利用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把课堂教学作为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的主要手段,把课堂打造成为高效的、学生热于参与的教育教学主阵地。

作者:匡建新

安全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 篇3:

新课程理念下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感受学科魅力之外,还要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高度活跃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培养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教师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将教师强调的重点和考点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或者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对这些重难点进行标记。但复习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找不到重点,面对笔记和标记不知如何下手。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合理地规划时间,达到高效复习的目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一)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思维导图的形式多样,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自主权,他们可以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个性,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颜色、线条以及图形,在将思维导图丰富内涵呈现出来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展示的目标。这对于乐于彰显个性的初中生来说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将思维导图作为载体可以使生物学知识变得更有趣,给学生尤其是學困生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与此同时,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再次复习的过程。在完成绘制之后,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在愉快的学习体验当中达到了巩固提高的目标,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了学习的信心。

(二)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可以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和学习规律,他们能够在考试当中得到更高的分数和评价。这是因为在初中生物学当中有很多抽象性概念和知识点,思维导图的特征是可以将这些内容使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出来,比如线条、图形、箭头等都比较常见。在这些符号按照一定的逻辑相互连接的情况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明显,相关内容的复杂程度也得到了弱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的思路理清,核心的概念和内容也将会变得更突出。与此同时,使用思维导图代替过去的课堂笔记可以使相关知识点更明确,学生能够发展个性化思维。在课后复习的时候,简洁、清晰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巩固,这对于他们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教师的“教”当中的应用

1. 在新授课当中的应用

虽然提前进行了预习,但是新授课当中学生仍然会接触到很多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新知识点进行呈现,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知识架构,在形成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思维导图也可以更好地形成教学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导入形式实现新课的导入,帮助学生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形成明确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围绕题目或者主题形成简单的思维导图,基于知识点形成相应的框架,使相关内容的呈现变得更合理和有序。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将教材的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同时也可以打乱教材的顺序,重新对知识点进行建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建构和导图绘制,并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统一归纳,并通过练习题目将知识点融入实践当中。

2. 在复习课当中的应用

与新授课相比,复习课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更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比较复杂。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学生就要基于思维导图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复习课的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在明确复习主题的基础上与学生一同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完成导图的初步构建。在这之后,师生展开深入的学习,按照相应的流程对重难点进行巩固。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原有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形成更多的分支,并对导图的结构进行修正。

(二)在学生的“学”当中的应用

1. 在课堂笔记中的应用

记录和整理课堂笔记是当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要方式。在听讲的同时,学生需要在笔记本上将重点内容罗列起来,或者在教材当中将相关内容进行标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和教师授课进度保持一致,但是这使得他们无暇思考。在思维导图应用的背景下,学生在笔记当中罗列知识点的依据由过去的时间顺序转变为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事后对笔记的内容进行整理的时候,他们可以在脑海当中形成整体化的意识和全面化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重要的知识点,会形成相应的脉络与结构,并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除此之外,学生在思维导图当中可以对那些重要的考点、自身的易错点等使用不同的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并提醒自己定期复习,及时查漏补缺。

2. 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在生物学课程当中,教师会定期开设复习课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对过去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但主要的复习工作应该由学生自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复习指明方向,引导他们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连接,并融入过去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去,这一过程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构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课后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参考在记录课堂笔记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并对其中的重点和易错点等重点复习,而对于那些已经深度掌握的知识点只需要简单阅读。这可以帮助学生在更短的课后时间内完成所有知识点的复习,改变了过去盲目复习和无效复习的现状。

三、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

(一)新课预习、图导新知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导入相关的新知识,通过图形化设计的方式将课程学习的目标进行分解,以此使重难点变得更突出。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的学习要求和对内容的归类,在与同伴进行合作的情况下绘制思维导图,围绕课程主题形成结构和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充实和完善思维导图。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先绘制概念图,在后期将其转化为思维导图。比如在学习《人体的神经调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将“神经元”作为核心绘制了思维导图,在整体上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了“神经系统(中枢和周围)”“结构和兴奋”这两部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细分。该思维导图归纳的内容虽然不够全面,没有包含“反射弧”等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导图绘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该部分内容形成宏观认识,他们在领会神经调节相关内容的同时还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想法,能够将不理解的内容使用特定颜色进行标记,在听讲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并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思维的集中。

(二)知识梳理、化难为易

为了使后续的教学活动更顺利地开展下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基于思维导图对相关的知识点和内容进行梳理,将导图中的线条和图形作为工具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在学生自主绘制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完善。比如在学习“耳的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只包含了“耳”的结构,并没有表现出功能方面的内容,图形的选择也具有简单、单调的特征。而部分学生的思维导图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时还使用了人耳的形状作为导图的轮廓,并在其中运用了不同的色彩表现“耳”的结构和功能这两部分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创造力。而通过小组合作完善思维导图,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够更好地达成知识梳理的目标,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三)精炼精讲、谙熟规律

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精练精讲是最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教师要对各个学习小组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在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导图进行集体讨论,与学生一同探讨在该部分内容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分享出来,使现有的思维导图变得更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例题或者典型问题帮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点形成深刻的认识,使他们在深谙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技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讲解的过程和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了解某一类典型例题的标准化解法和典型化步骤。在教师引路和示范的基础上,学生要进行思维创新,探究更有效的解题方法。在精讲的同时以点带面地实现精炼,使学生了解更多题目的解法,形成规范化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模式,使练习变得更有效,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当中发现,思維导图对不同分数段、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兴趣激发、成绩提高以及学习策略综合运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为生物课堂增强色彩和生命力,在对学生形成视觉刺激的同时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点的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宏.整合教育内容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初中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3):91-95.

[2] 黄小娜.“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2):212-214.

[3] 刘细霞,付元春,胡田媛,侯建军,王芳,陆琪,陈思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02):87-92.

[4] 李玉,柴阳丽,闫寒冰.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近十年国际思维导图教育应用的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8(01):16-28+79.

[5] 赵璐璐,吕桂芬,李玉玲,乔秀珍.导学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初步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06):148-149+156.

[6] 张晓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核心素养——以《细菌》一课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4):62-63.

作者:陈雪琴

上一篇:朔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蓬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