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不可再生能源不断减少,世界各国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视,水力发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形式,为很多国家所利用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而水力发电逐渐成为主要能源来源,但在水力发电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当下水力发电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 篇1:

试论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摘 要】水力发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不仅没有污染,還有利于节约能源。虽然水力发电的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力发电优势,同时从控制、维护及管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环境方面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集成化、分布化及开放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促进水力发电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问题;控制措施

引言

水力发电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同时承担着航运、渔业、灌输、发电等一系列任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想要使这项复杂的系统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只依靠人工来控制,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即使借助设备进行分散控制也很难达到目标,在这个复杂系统中引入数据化集散控制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在水力发电工程中应十分重视其自动化系统。

1、水力发电的优势

水力发电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环境优势。水力发电即借助水位的落差将水能转变成电能的技术。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尽可能使CO2减少排放,实现绿色生产,水力发电作为一种有效清洁的生产模式,其具备着其他发电方式不能相比的环境优势。火力发电不仅排放CO2,还会产生CO、SO2等有害气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危害。(2)价格优势。与火力、核能发电相比,水力发电的价格最低。目前各国原油价格是相当昂贵的,虽然向用户收取电费,但其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是不成正比的。但应用火力发电就能省去燃料费,且我国具有很多江河,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使电价降低。

2、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

2.1控制、维护及管理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与维护及管理自动化相比,控制自动化发展较早,但目前只有在财务、物料及人事管理方面应用了控制自动化,在技术管理方面还没有任何应用。使控制自动化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维护自动化发展较晚,目前只在计划及事后维护阶段有所应用。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状态、预知及远程维修等技术的研究,而我国目前只处于初级阶段[1]。

2.2控制、维护及管理领域互不合作

控制、维护及管理隶属于三个部门,互相之间没有信息交流或者很少有交流,决策上也没有任何联系。但在实际工作时,各领域的决策都要依靠另外另个领域的实际信息及情况来决定。因此,三者之间互不合作是不科学的。

2.3环境问题

水电工程与其他工程一样都要付出代价,所以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其主要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工程建设能够改变水文条件,,使水域形态的冲淤产生变化,影响着水质、土壤、地震、小气候以及地下水,想象着动植物、鱼类及水中生物等,还影响着景观及上下游等。(2)社会环境。工程建设影响着土地利用率、人群迁移以及健康等,还影响着周围环境产生的效益等。

3、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措施

水力发电自动化发展越来越显著,就电力企业来说,对自动化系统加强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明确了解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措施为:

3.1集成化

集成化包含的是功能、目标以及信息集成三个部分。功能集成主要是指控制、维护以及管理三个领域实现有机结合,使其构成一个整体,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其自动化优势。目标集成主要是有效结合自动化系统化的可靠性、效益以及性能,建立统一的目标,使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信息集成主要是有机结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信息,构成统一化系统,保证信息统一协调,推动自动化系统发展。系统集成主要是指从硬件角度出发,系统结合自身需求,集各家之长,应用不同的供货商产品,当然,在这其中要做好各设备间的操作问题。从软件角度出发,在用户友好的基础上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即做到既能仿真,又能实干的软件系统。

3.2智能化

为了实现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必须加强系统以及其组合部分的智能化程度,即实现检测、操作以及决策的智能化。智能化主要指的是完整的系统、控制领域、维护领域、管理领域生产检测装置以及执行装置等,都具备目标、行为态势、决策以及状态故障等一系列的分析能力。

3.3分布化

在完整的集成系统中,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分布部署,包含任务和智能分布化两个部分。集成和分布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各部分的质量。职责以及安全可靠性,系统才能明确分工、信息共享及正常运行,从而使系统具备最好的性能(质量)、效益(经济及社会效益)、可靠性。

3.4开放性

就水力发电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加强其开放性,主要内容包含:(1)各供货单位供应的系统是不同的,因此电力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集思广益,并比较其价格。(2)在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其软硬件功能,对于硬件来说,增设新设备,对于软件来说,开发其新功能,提升系统的利用率,延长其使用时间[2]。

3.5优化水力发电的自动化系统的调度,实现其持续性发展

水利发电的自动化系统应将发电、航运、渔业、灌溉以及防洪有效结合,实现调度优化,从而使综合效益最大化。其核心是为了水力发电的自动化控制能与水资源的利用相适应。可以实行:(1)大坝对生物的影响、水稻设置、设计景观等。(2)进行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由DDC的自动控制向着数据库管理控制方向转变,并有效结合渔业、航运、发电等工作,实现最优调度,从而使综合效益最大化。所以,根据具体的水利工程来研究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能够促进设计及建设自动化系统,还能推动水利工程和环境之间的稳定健康发展。在规划设计系统的过程中,必须对各方面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有明确的了解,以便针对性进行设计及修改系统,并根据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结论:综合所述,为了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发电量短缺的问题,水力发电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并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做大化。但目前来说,水力发电的自动化系统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国家应加大对问题解决的重视力度,保证其正常运行,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向勇.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65-66.

[2]杨明刚.水力发电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控制措施[J].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2015.

(作者单位:江西赣能股份有限公司居龙潭水电厂)

作者:伍峰

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 篇2:

关于水力发电运行安全管理分析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不可再生能源不断减少,世界各国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十分重视,水力发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转换形式,为很多国家所利用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而水力发电逐渐成为主要能源来源,但在水力发电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当下水力发电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水力发电运行安全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力发电;运行;安全管理

1水电厂发电运行现状

水力发电工程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水位落差合理利用,通过水轮发电机来产生电力,期间能量转换过程是将水势能转化为水轮机械能,再通过机械能来推动发电机运行来得到电能。水力发电工程有效地利用了物理原理来实现能量可再生,而位于低处水资源通过大自然蒸发作用进入到上层,回复到高位,实现能源再生可持续循环。水力发电工程通过拦取河川水,通过压力隧道等水路设施被送到电厂,当发电机组运行发电时,将主阀门打开,再打开导翼使水轮机受到水流冲击而转动,水轮机转动再加入励磁后,发电机就有了电压就开始将电力送入电力系统,实现水力发电过程。

2水力发电厂存在运行安全管理问题

2.1水力发电厂设备管理系统存在的漏洞

当前水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普遍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正朝着信息化、一体化的局势发展。因此,水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系统和设备,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以及自动化,以此来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各个水力发电厂制定的标准不同和管理数据分析不彻底,这会导致不同规模的水力发电厂之间信息和经验的流通不畅,也会影响水力发电网络稳定性。例如,在三峡水电站的一次检测和维修设备中,由于对于大规模机组的检修我国没有经验,不能够确定采用哪一种检修规格。结合国家标准、厂家经验,同时借鉴了国际上同类型设备的检测和维修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方的研究和讨论,最终顺利完成了机组设备的检修工作。

2.2水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系统

水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班组人员的管理、技术管理和设备的管理。首先,是班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和第一步。水力发电厂根据国家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以及一些和实际操作过程密切相关的安全守则。首先要对班组人员强调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其次,是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的技术是提高水力发电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纷纷改革,通过提升技术、引进设备等途径来提高自己企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水力发电厂也是一样的,引进先进的安全关系技术、系统和设备,有助于科学全面地监控和检测水力发电站。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检测设备的使用,可以节约人力并提高效率和准确度,同时也更有助于经验的积累和数据的检测、分析和记录,有利于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最后,是设备的管理。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设备的常规检测和维护以及故障设备的修复两个方面。在水力发电厂中,不仅仅要建立针对班组人员的安全规章制度,还要专门制定有关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运行制度,并且要把它作为对水力发电厂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设备要安排不同的专业人员负责,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要设置针对设备安全的岗位,派专门的人员负责该崗位。除此之外,要加强机电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发电厂安全运行管理的加强措施

3.1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水电厂的机电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之后,机电设备都会发生老化,特别是一些过流部件特别容易发生损坏,所以水电厂的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就是由于部件发生老化而产生的。因此水电厂的检修与维修工作对于水电厂的安全运行是十分必要的。在对设备进行检修时,一定要严格依照规定的检修标准,严格做好“三级验收”的工作,保证每台机电设备都处于高效的运行状态。在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时,要及时做好消缺工作,避免由于重复出现缺陷而影响到水电厂的运行效率。另外,如果监控系统出现问题,不能对设备进行完整的监控,就增加了对设备故障或者事故处理等方面的难度,因此,还要保证监控系统的良好运行,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全程的监督与控制。

3.2协调水力发电厂整个系统,减少安全漏洞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人民工作和生活的日益丰富,他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和要求都在提高。因此,水力发电厂要明确自身职责,不断优化水力发电厂的系统,协调各方面使水力发电厂安全、稳定和高效的运行。明确员工职责,维护复杂的设备,建立和严格执行有本厂特色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是协调水力发电站系统的一个有效着手点。水力发电厂要结合实际,同时也要重点关注本厂电力生产和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减少损失和提高经济效益。

3.3切实执行标准化制度

落实标准的巡视制度。坚决执行水力发电厂依据国家规定和自身实际所制定出来的巡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水力发电厂安全稳定地运行,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但是由于职工在巡视期间十分枯燥,工作量很大并且工作时间长,很容易疲惫,从而导致思想放松,去掉应付工作、检查遗漏、判断检查不认真等这类情况,给水力发电厂带来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水力发电厂一定要详细地划分任务,责任细分到每个人,加强大家的责任感,让巡视和检测设备覆盖到整个水力发电厂。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是挂在墙上的一条条标语,不能束之高阁,水力发电厂不仅要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还要对在职人员加强安全教育,这样才能保障水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不仅要提高安全意识,还要加强实际的培训,按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或者新老员工交流等活动,这些都能够让大家提高安全操作意识和专业积水水平。落实奖惩制度。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严格地执行水力发电厂所制定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和规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对于奖惩办法,水力发电厂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有效的奖惩办法,还可以从本厂特点出发设立适合本厂员工的奖惩制度。

3.4加强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就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力发电厂可以定期的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安全运行教育为主,从而达到提升安全意识的目的,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以此来保证安全运行,比如针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安全教育之外,还需要增加设备安全操作内容,进而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为了避免工作人员推卸责任的情况,还应实行个人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由事故责任人直接承担责任,同时,还应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以便于提升员工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有效的保证水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

结语

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和更快的对其可靠性进行提升,有了一定的需求,加强安全管理以及对可靠性提升的几点措施,有利于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水平,从而规避了事故的风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安全管理及可靠性的提升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起到了完善的作用,逐渐成为了发电厂的质量保障,所以说发电厂应该积极的采取安全控制的发生,排除事故影响,提升发电厂在电网系统内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宏壮.对提高水力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途径分析[J].通讯世界,2014.

[2]许允锋,祖艳.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的运行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作者简介

姜国标(1973.4-)男 江西进贤人 专科、工程师、高级技师,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柘林水电厂,研究方向:水电厂发电运行

作者:姜国标 李忠 陈斌 张云枫 汪霞

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 篇3: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针对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构想与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 动力设备与管理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国华(1956- ),男,福建龙岩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动力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王亚忠(1959- ),男,山东莱阳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广西南宁53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高职院校电力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桂高教[2005]168号)

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飞速发展,水电站的不断建成,水电站机电运行、检修与管理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该类型的高职毕业生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这就为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契机。为此本文根据当前一些学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情况,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地制定以素质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教学大纲和实施性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高职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是我国传统的水利水电老专业,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设了该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水电站机电设备选型设计、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备大中小型水电站、水泵站现代化机电设备的装配调试、运行管理、维护检修、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水电站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对从事水电站机电运行、检修与管理的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目前大中型水电站基本上都实现了计算机监控,自动化水平相当高,因此要求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水电站机、电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等相关运行知识与技能(类似火电厂集控运行的要求);而小型水电站则要求机电运行、检修与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面要宽,能处理水电站的大部分机电技术工作。按照这样的要求,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电厂机电理论知识、计算机控制技术,而且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专业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与训练。

目前几十年形成的传统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尽管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开设的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但受学科和学历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学历教育时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相差不大,带有明显的学科式教育痕迹。按照这样的教学计划培养出的学生虽有专业知识但需要到企业较多时日才能形成工作能力,在企业的培养期比较长,并且知识和能力结构尚有不足,不能适应目前大中型水电站实现高度自动化情况下机电运行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从事小型水电站机电运行与检修的工作要求。因此,当前必须抓紧对这些陈旧的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的修改,修改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素质和实际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合理设置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关课程,精心安排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工程技术能力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实现教学计划性的整体优化,使新制订的教学计划能符合目前培养水电站机电运行、检修与管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机械类与电力类课程的学习

为了使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水电站高度自动化情况下机电运行和维护工作岗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机械类与电力类课程的学习显得特别重要。众所周知,上个世纪我国大部分大中型水电站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运行与管理是分开的,在这些水电站分别设有电气运行人员、机械运行人员、电气检修人员和机械检修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侧重于培养水电站的机械运行与检修人员,开设的课程以机械类课程为主、电力类课程为辅,但在水电站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今天,不再分电气和机械运行人员,机电合一运行是水电站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因此,为了使培养的学生适应水电站工作的需要,作为学校必须增加电类课程和内容,根据水电站机电(合一)运行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安排本专业必需的机电类知识。由于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三年,而且最后半年至一年一般是到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安排的内容不宜过多,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掌握本岗位必需的机电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从以下方面区分和选择教学内容:一是从机电运行岗位所辖范围来区分,机电运行人员负责整个水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即工作范围只到变电站开关出口,这就意味着电网的知识是可以少学的(或者仅有所了解);二是从机电设备检修所辖范围来区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负责水轮机、发电机、调速器及油、水、气系统等辅助设备的检修工作;三是从工作性质来区分,水电站机电运行人员的主要责任是保证机组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对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则只知道功能、熟练使用即可。也就说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让学生掌握水电站运行岗位、机电检修岗位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三、改变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式,强化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与仿真机实训

过去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些训练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应大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水电站机电设备运行与检修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水力发电机组启动停止及运行方式分析、典型故障分析、机组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经济性分析以及水轮机检修、发电机检修、调速器检修、水泵检修、空压机检修等。可以结合典型的水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分析机组启动条件和方法,设计机组启动停止步骤;结合典型事故及故障案例,分析机组常见事故及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机组运行注意事项。随着机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机组单机容量的增大,运行经济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成为衡量机组运行及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分析和计算,理解和掌握水电站机电设备及辅助设备系统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因素,讨论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安全性的措施和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十分有用的。改变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水力发电机组运行规程与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规程的学习、分析、研究和实践,可以突出水力发电机组机电(合一)运行和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主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处理水力发电机组运行和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和仿真机实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抓好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与仿真机的实训,对于缩短学生毕业后在电力企业的培养时间,实现目前流行的“零试用期”的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仿真机实训应成为专业实践教学尤其是运行实践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第一,以水力发电机组运行操作与维护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进行仿真机实训的基础,而仿真机实训又使水力发电机组运行操作与维护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得到升华,仿真机实训不仅使运行操作与维护的知识得到灵活应用,而且使典型事故、故障案例的分析有了很好的平台。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是以往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第二,毕业实习应根据仿真机实习的需要开展。毕业实习除了解水力发电生产过程组织管理外,主要熟悉水力发机组及其系统,熟悉一致(或相近)的机组。如可要求学生实习之前在校内背画出水力发机组及主要系统的系统图,将图纸上系统以“平面图”的形式印在脑子里;到水电站现场后,将其与实际设备系统一一对号,把脑子里的“平面图”变“立体图”,弄清了设备的布置、管道的走向、连接、操作点实际位置,就为仿真机训练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第三,培养水电站机电运行操作技能,必须把重点放在仿真机模拟训练上。这是由于,学生在水电生产现场是不能自己动手的,甚至连亲自“看”的机会也未必有,因为有的操作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并不经常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仿真机实训并不能完全代替现场实习,如果对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机组及整个发电系统不清楚、对其设备布置不熟悉、对典型运行参数无概念,要想仅通过上仿真机得到很好的效果也是不可能的。

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培养智能型、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专业,教学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内容非常多,教育教学的难度比较高,但只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专业教学效果,培养出受水电站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忠,等.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6).

[2]屈卫东,等.高职高专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6).

[3]徐沛林.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国华 王亚忠

上一篇:跨国直接投资发展论文下一篇:无线接入网有线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