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露天煤矿企业机组容量和人员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制度管理弊端逐渐显露。有些制度在设备管理上比较粗放,责任制落实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设备过维修、欠维修情况多,故障检修、预防性计划检修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露天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需要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与科学化管理程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篇1:

新形势下煤矿企业井下员工压力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国内煤炭经济市场的不断下滑,煤矿企业井下员工压力问题日益突出。煤矿企业实施压力管理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井下员工压力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企业压力管理的相关策略办法,为煤矿企业科学合理的实施压力管理,减轻一线员工压力,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煤炭企业;井下员工;压力管理

0 引言

当前国内煤炭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煤炭价格持续低位,煤矿企业经营困难,多数出现亏损,面临生存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矿井下员工还要时刻面对危险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各方面的生活压力,造成压力过大,员工出现经常性旷工、抵触性情绪和违章事故频发等消极现象。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员工压力管理问题一直被忽视,企业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员工面对压力也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引导员工正确面对各方面压力,化压力为动力,避免员工出现压力过大、职业倦怠及安全事故等消极现象发生?煤矿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分析井下员工压力来源,采取积极有效的压力管理措施,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研究和解决煤矿员工压力管理问题迫在眉睫。

1 煤矿企业井下员工压力源分析

1.1 来自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社会压力

当前国际煤价持续低迷,进口煤炭价格仍占据很大优势。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需求持续低迷,价格深度下跌,煤矿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明显下滑。2015年我国煤炭形式供大于求、价格低位徘徊的状况仍难有改观。煤矿企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新能源替代等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都将给煤矿企业生存和转型发展带来较大压力。煤矿企业只有采取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职工工资甚至裁员等措施避免亏损,维持生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员工面临的现实是工资减少,甚至可能失业的生存压力,这些对员工思想波动较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工作缺乏动力,容易粗心大意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来自环境复杂任务繁重的工作压力

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生产中伤亡事故最严重的行业。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繁重,这也是煤矿井下员工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矿开采除了露天煤矿外其余都要在井下开展,封闭偏远,条件艰苦,危险系数高,时刻要面临着顶板、透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的威胁。第二,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开采战线也会延长,加上井下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枯燥,重复性强,容易使员工产生倦怠思想,进而导致习惯性“三违”及人为事故的发生。同时受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遇到过断层等复杂环境时,往往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完成任务。第三,安全工作压力较大。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员工的个人安全和生命保障相对于其他行业比较困难。每年因矿井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员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煤矿安全的紧密关注和媒体对安全文化的积极宣传,煤矿职工对于自身人身安全的期盼,超过了对于工资收入增长的要求。在此情境之下,许多一线矿工会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到忧虑。

1.3 来自员工自身的压力

由于煤矿企业工作环境差,危险系数高,从事煤矿井下开采的群体大多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体力劳动者。目前农民工仍然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面对现代化开采技术的引进与知识更新,矿工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还要紧跟新科技发展,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以确保现代化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这就为井下矿工带来不少压力。另外,煤矿井下员工对压力的认知度较差,自我调节能力差,一旦遇到过低或过高的压力冲击,很容易出现懒散、疲倦、敷衍等消极反应,不仅会影响到组织单位的工作效率,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

目前从事煤矿行业的矿工群体大部分为70后、80后,员工面临的生活问题主要体现在疾病、婚姻、经济、照顾家人、住房等方面。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这部分员工多为独生子女,不仅需要抚养至少一个孩子,还要负责赡养双方老人。尤其是外来人员,拖家带口来到煤矿工作,妻子大多没有工作,一旦轮岗或失业,其家庭缺乏固定收入来源,这对于白天上班在井下,一连十几天见不到阳光的煤矿工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员工,结婚、个人生活和住房问題等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最为突出。

1.5 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和组织的压力

煤矿企业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大的客观事实,导致从事煤矿行业的人员大都以农民工为主,其管理者即班组长、区队长也都是在此群体中产生,在班组管理上缺乏合理的方式方法,往往采取传统的命令谩骂形式,例如,在工作中安排任务不清楚、不合理,工作任务繁重、有冲突;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工资分配不均,存在压榨克扣现象;与上级、同事间缺乏沟通,人际交往困难;上级官僚作风严重,批评多于鼓励等一些内部管理和组织因素,都会给煤矿员工带来消极影响,增加其工作压力。

2 煤矿企业进行压力管理的对策

压力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煤矿企业需要结合矿工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员工压力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完善煤矿企业职工压力管理模型。适度的压力对员工而言是正向的兴奋剂,可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承受的压力过大或者持续承受较大的压力,就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1 建立完善煤矿企业员工压力管理相关制度

煤矿企业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认真调研掌握员工工作压力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压力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压力管理相关制度、建立解决措施办法、完善员工压力宣泄、咨询和引导工作等。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办法,将员工工作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保证矿工维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总体工作绩效。另外,煤矿企业还应该从员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低、工作岗位等方面,深入研究调查,分析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员工的压力承受情况,保证单位组织实施的工作压力与井下员工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趋向于正向激励,从而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在提高煤矿企业经营绩效的同时,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加大安全生产设施投入,改善煤矿工作环境

虽然煤矿开采普遍存在开采环境差、开采条件艰苦、开采强度大的特点,但煤矿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加大安全生产设施投入,使矿工充分感觉到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缓解矿工在这方面所产生的工作压力。煤矿企业也应该合理安排矿工工作量,提倡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防止煤矿员工工作负荷过大出现消极影响。

2.3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内部沟通机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压力管理信息档案,完善员工的心理健康信息,建立员工心理健康咨询室,在短时间内掌握煤矿员工的心理变化,并据此分析可能对企业稳定造成的影响,实施有效的分级管理,构建全面的预警体系。煤矿企业应该积极发挥党政工团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心理教育宣传活动,有效预防井下员工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针对工作压力过大的员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保持长期关注。

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定期举行座谈会与员工交流感情,及时反映员工意见和要求,减轻矿工的压力。煤矿企业还要为员工参加文娱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创造便利的条件,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张弛有度的适当运动有利于消除压力、激发活力,调节大脑功能。通过经常搞一些体育竞赛项目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增加员工沟通的机会,有效缓解煤炭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

2.4 组织压力管理培训,提高矿工自我调节能力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讲座,帮助煤矿员工掌握解决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压力,面对压力和消除压力目的。管理者也要学会尊重矿工,以平和亲切的态度对待矿工,通过培训学习掌握压力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员工出现心理困扰问题时,帮助员工消除过大压力。

2.5 建立员工援助计划(EAP)

煤炭企业应积极开展困难职工援助和福利计划,组织或培养一批专职人员对困难职工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问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工作绩效并改善组织管理。建立员工援助计划就是要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员工压力咨询、压力调查、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等压力管理内容,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化的福利措施,帮助员工掌握提高心理压力的方法,增强对过重心理压力的抵抗力,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促进煤矿企业和员工双向健康稳定发展。

3 结论

当前,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煤礦员工陷入工作不稳定、收入下降、工作怠倦和事故频发的困境,并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正确地对煤矿井下员工实施压力管理是现阶段煤矿企业管理亟待解决的瓶颈之一。管理者不应只关注工作绩效的高低,还应该重视员工的压力变化,积极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有效引导和帮助员工消除过重压力,达到减压要适度,加压要科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磊.我国公务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崔婷.青岛市公务员职业压力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3]陈得民,张元.论压力管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4]陈捷.组织中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其管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赵然.员工帮助计划:EAP咨询师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8.

作者简介:吴志勇(1984-),男,硕士研究生,山西曲沃人,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辛置煤矿工会。

作者:吴志勇

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篇2:

露天煤矿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分析与研究

摘 要:随着露天煤矿企业机组容量和人员结构的变化原有的制度管理弊端逐渐显露。有些制度在设备管理上比较粗放,责任制落实和标准化管理工作不到位,设备过维修、欠维修情况多,故障检修、预防性计划检修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不能满足现阶段露天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需要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系数与科学化管理程度。

关键词:煤矿;设备;点检定;维修

1 露天煤矿中的点检定修制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提出预防检修模式,即借助人类预防医学的观点,对设备的异常部位和设备易损零部件,实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措施,力争提前解决问题,预防突发故障发生,这种检修方式对高性能、大容量、造价高的设备起到了重要的维护作用。在此期间,战败后的日本为了实施战后重建,制订了国民收人倍增计划,并要求企业学习美国 的生产管理模式。1950年,通用汽车公司考察了美国底特律福特公司轿车厂的企业管理方式,引进其中的预防检修,于是日本开始了初期的预防检修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时,日本企业的设备性能、工艺和特性与美国企业的设备不同,预防检修模式给日本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检修工作量,造成了大量的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即当时的预防检修模式对日本的设备来说还不是十分经济的检修管理模式,仍然阻碍着日本产业经济的发展。

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把预防检修方式又向前推进一步,做到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检修,也就是初期的生产维修制。生产维修制的出发点就是检修的经济性和策略性相结合,按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贡献价值大小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检修手段,以使设备能够得到对应性检修的一种检修保养方法。此时,日本又从美国引进生产维修制,逐渐实现了企业生产设备维修的主动性,基本上改变了日本企业发展的被动局面。

20世纪60年代,日本各行各业快速发展,企业设备都向大型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全行业对设备的使用、检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并向现代化企业迈进。现代化的企业必须依靠设备进行生产,而现代化的设备不仅需要巨大的投资,而且一旦停产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加之资源的不足和市场竞争的需要,都对设备管理提出了要求,要求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要求企业全员都来参加设备维修。在这种形势下,日本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和消化掉”的方式,不断学习、引进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包括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系统性、全效率),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和特点(全寿命、一生管理,即经济性,通过全寿命、一生管理使设备一生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以及中国“鞍钢宪法”的“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领导、技术人员和生产现场工作人员三方面全员结合)的经验。在此经验基础上,日本设备工程学会于1971年提倡在全日本推行全员生产维修制度,这就是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检修管理体制。1969年,日本电装公司最早开展了此项相关活动,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方法。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日本企业生产设备采用点检管理是成功的,它是企业实行全员生产维修的基础,给日本工业企业找到了一条实行现代设备管理的道路,确保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日本工业的飞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要求中国国家特大型企业试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1985年上海宝钢集团全面引迸全套的日本先进设备,在引进设备的同时,用

8 000万美金巨资引进了日本的全套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包含了TPM管理系统,这是我国最早引进TPM管理模式的企业。在上海宝钢集团引人TPM的同时,其自备露天煤矿企业也一并引人了TPM,称为点检定修。点检定修在我国煤炭行业推广应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考察中国神华煤炭企业点检定修的做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入点检定修管理体制。通过十多年来的实践,点检定修管理方法使设备健康水平提高,设备故障率下降,检修间隔延长,整体可靠性提高的功效逐步显现,得到众多煤炭企业和矿业集团公司的认可与重视。

2 我国传统的计划检修制越来越不适应煤矿企业的要求

我国煤矿企业在2003年前,长期推行的是在依靠以事后检修、预防性检修为主的计划定期检修体制,它包括大修、中修、小修、临修和定期维护等形式。大修间隔一般为4 a,小修间隔为1 a,检修项目、检修工作期等由管理部门根据机组运行状态和检修经验统一制定。大修管理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检修费用则根据机组的额定容量、服役时间等有关因素按定额标准提取。随着露天煤矿设备逐渐向大容量、高参数、复杂化的发展,检修费用呈大幅上升态势。

预防性定期检修的理论基础是:影响设备运行或造成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因索是磨损、腐蚀和老化;而设备故障率的发生呈浴盆曲线规律,在设备故障率增高前进行维修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因此,定期检修制度是按照设备损伤机理和规律制定的,适用于已知设备寿命分布规律的、且有耗损期的设备;而且这种设备故障的发生、发展同使用时间有明确的关系,大部分设备能够工作到预期的时间,否则难以保证定期检修的有效性。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设备制造质量的提高,预防性定期检修的理论基础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第一,研究发现设备故障率的基本曲线有六种,而浴盆曲线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还不是主要的,有的设备并没有明显的耗损期。第二,即使是故障率呈浴盆曲线规律的设备,其与时间的关系也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明确。由此可知计划检修体制的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①维修不足。机组在检修期未到时发生局部故障,但受检修计划的制约而不得不带病运行,可能造成故障的扩大和恶化,从而造成维修费用的增大或不必要的事故损失。

②维修过剩。对设备状态较好的机组,进行了不必要的维修,由此造成设备有效利用时间的损失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③盲目维修。检修项目和内容根据定期检修的标准项目和经验制定,对机组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导致不该修的修了,该修的未修的现象。

④设备管理脱节。只重视专业维修人员的维修,忽视运行人员的参与,造成设备使用部门与维修部门之间的脱节,对设备缺陷的准确定位和消除不利。

⑤非计划停运事件增多。缺陷较多的机组不能适应由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计划检修安排,在运行期内发生强迫停运,进行事故性临修,造成煤炭产业减少的损失。

鉴于预防性计划定期检修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许多煤炭单位开始借鉴、探索以点检定修、状态检修等为主流的新的行之有效的检修方式和检修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3 点检定修制适应于煤炭企业目前的新厂新制要求

目前,我国各煤炭企业集团公司的新建露天煤矿企业采用“新厂新制”的管理模式。新厂新制是指定员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借鉴国际上煤炭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我国先进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改组、改造进行结构调整,以露天煤炭生产经营必要的环节,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而建立的体制模式。点检定修制的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与特点,就是一种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动态和闭环的管理流程,一批高水平的设备管理团队进行管理设备等特点正符合新厂新制的要求。

4 露天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促进点检定修制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市场化逐步成熟、竞争逐步激烈的时代。露天煤矿企业在这个速变的时代里,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从提高技术装备、提高管理手段和提高员工水平等方面来提高露天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各煤矿集团公司大力发展超临界、超临界露天煤矿机组、核电机组、水力露天煤矿机组和风电机组,在一定装备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管理。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的80%是设备管理,其中现行推广的点检定修就是提高露天煤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5 点检定修在露天煤矿企业的实施与应用

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为核心,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设备管理体制,其核心是点检员设备负责制。设备管理实行点检定修管理,是一次生产管理体制的革命。推行点检是组织体制建设的过程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要强调设备管理工作的定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设备管理由传统的以“修”为主转变为以“管”为主,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实现点检员对设备的自主管理和终生管理。点检员是设备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各单位的相关措施和制度要保证点检员的责、权、利有机统一,为设备点检定修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设备在可用性、维护性、经济性等方面达到协调优化管理。点检定修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体制,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其先进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管理机制,与许多先进的实用方法相融合,逐步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露天煤矿企业检修管理体制,被多数露天煤矿企业接受和认可,其特点如下。

5.1 点检是思想、体制、机制、方法

点检定修制的内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不仅是一套科学有序、职责明确的设备管理理论体系,还是一套露天煤矿企业生产管理的标准体系。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持续改进的特点和特性。点检定修制适用于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设备管理。

①点检是思想(设备终身管理;设备主人;各司其责,协作配合;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技术经济比较;降低成本费用等)。

②点检是体制(从传统的三级管理改变为一级管理,通过组织机构的变化实现扁平化)。

③点检是机制(按照业务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以流程保证效果、目的)。

④点检是方法(落实内容、标准、时间,明确工具、方法、流程等)。

5.2 点检定修管理体制形成了以点检员为核心对设备终生负责的设备思想和体制

点检定修制的精髓就是形成了以点检员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设备与点检员一一对应,点检员对所管辖的设备要担负起终生管理的责任,即设备的“生老病死”完全交付给了点检员,点检员对设备的监造、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运行、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一生全过程进行管理。其基本要求如下:

①点检员要全程参与露天煤矿企业基本建设管理工作。露天煤矿企业的工程建设是短期的,生产是长期的,建设露天煤矿企业将充分利用工程建设的宝贵期,将点检员穿插到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工作中去,既可快速熟悉设备、系统,又可以对施工质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进而也锻炼了点检员的生产协调能力。

②点检员负责检修项目计划和协调。点检员负责检修项目的计划编制,检修项目计划包括计划项目、检修内容、备品配件、材料等,初案编制完成后由专业主管均衡,点检人员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检修开工前的安全确认、签发工作票,掌握施工进度,进行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确认检修质量,并组织检查、试运行等工作,使检修项目圆满完成。

③点检员充分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点检员对所管辖的区域设备,实现设备的状态管理。尤其通过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劣化分析与技术诊断、精度和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五层防护体系,取得设备状态的信息,采取各种改善对策,制订有效检修方案,对设备迸行有计划地维修,以使设备事故和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了解和掌握主要零部件磨损程度的极限,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④点检员负责检修和维护费用的预算和控制。点检员是所管辖区域设备维修费用的直接预算和使用管理者,根据生产情况、设备状态、检修制度和历年的检修和维护费用实际进行预算,并控制使用,使其所管辖的设备检修和维护费用达到最经济,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以此为依据考核和奖励点检员,充分发挥点检员自主管理意识,以达到逐步降低检修和维护费用的目的。

5.3 点检定修管理体制形成了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管理体制

点检定修制是设备运行阶段以设备点检员为核心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三位一体的设备管理体制。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充分合理地运用了运行人员、专业点检员、专业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等全员的力量,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下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人员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在点检定修体制下的露天煤矿企业,设备的故障管理、缺陷管理、可靠性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等由点检员负责并完成,设备的运行安全管理、运行操作管理、日常点检管理等工作由运行人员负责并完成,日常维护管理、检修过程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由检修项目维护部门负责并完成,同时运行方和检修方完成的设备检修维护是在点检方的指导下通过标准、制度或合同等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工具去实现和完成的。也就是说,露天煤矿企业的全员对设备管理的责、权、利是通过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去界定的。一般来说,点检员是设备检修管理的责任主体、运行人员是设备运行操作和运行稳定保证的责任主体、检修人员是设备检修质量的保证责任主体,在点定修管理体制下,不是过分强调任一方的重要性,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责任清晰、全员管理的体制。

5.4 点检定修管理体制是一种高效、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点检定修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扁平化的高效管理组织机构。设备管理的职责由设备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点检管理体系设备“横宽竖扁”,“横宽”就是横向兼容了老体制多个机构的职能,“竖扁”就是管理层次减少,管理重心下移。传统的老的露天煤矿企业设备管理实行的三级管理,即代表厂级职能的生产管理部门、车间和班组,而现在实施点检定修后,其设备管理职能就落实到一个部门,即设备管理部,点检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实现了一级管理。传统的班长、组长、专工等各级管理功能都集中到点检员身上,因此,点检管理体现了一种扁平化的高效设备管理体制。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赋予点检员相应的责、权、利,即点检员有四大职能,点检员是设备管理员,即项目经理,主管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大、中、小修各个修理项目;点检员是材料员,对设备采购的成本做评价与考核;点检员是设备状态安全管理员,点检员对设备运行中的状态要随时掌握,通过状态分析与管理,达到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点检员是传统体制下生产技术部的专工,或技术员,即点检员要掌握设备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改造技术、检修工艺等各项技术。因此,点检定修制是将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把对设备管理的职能按区域分工的原则或按专业分工的原则或按设备分工的原则落实到点检员身上,使点检员成为第一线的管理者,真正确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5.5 露天煤矿企业的点检定修形成了以“管”为思想的管理体制

点检定修管理实现了 “管”和“修”分开的管理体制,要求“管必管好,修必修精”,检修人员按照作业标准工作,对不执行或达不到作业标准和要求负责。点检员对作业的组织协调管理负责,对作业工序和工艺的正确与否负责,对不符合标准的作业有权令其返工和处罚,对停工待检点负责,不合格的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实现过程控制,关键点、技术点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通过“管”和“修”的分开,使发电公司管理得到提升,使运行工作人员时刻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定时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通过正确的运行方式和操作确保设备运行可靠,迸行经济指标分析,使设备达到运行优化与节能;使检修工作人员的大、中、小修项目全部达到优秀;使点检员通过策划、组织、协调和指挥,对设备的状态充分掌握,使设备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和“修”的分离使点检定修管理体制真正起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检修质量和检修队伍职工素质的作用,同时也激发各个岗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6 结 语

科技进步促进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积极不断提升企业设备的装备水平;与此同时,促进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的推广。随着露天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媒体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煤炭市场竞争加剧,对设备可靠性和降低成本要求不断提高,点检定修是一种以点为核心对设备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设备管理体制,适用于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技术密集型企业,但在具体实施中,依旧需要点检员全面、深入理解点检定修管理思想,掌握点检定修管理方法,提高点检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点检定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军,才庆祥,陈树召.露天煤矿单斗挖掘机—卡车工艺发展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06,(6).

[2] 王平亮.黑岱沟露天煤矿扩能改造后轮斗工艺系统的布置方式[J].露天采矿技术,2006,(3).

[3] 贺全超,杨朝阳,罗随月,等.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扩能改造工艺选择[J].露天采矿技术,2006,(1).

[4] 张幼蒂,才庆祥,李克民,等.世界露天开采技术发展特点及我国露天采煤科研规划建议[J].中国煤炭,2006,(10).

作者:王宝玉

露天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篇3:

要闻

煤矿班组巡回演讲活动在京召开总结会

本刊讯(记者 郑 君)2011年7月12日,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总结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副局长彭建勋,中华全国总工会纪检组组长、书记处书记王瑞生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黄毅主持会议。

会上,彭建勋对巡回报告会做了总结。巡回报告会活动历经北京、山西、安徽、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南、河北、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10个省市区,行程1万2000多公里,活动进行了24场报告、电影《金牌班长》放映和班组先进事迹图片展,直接受众达7万余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班长白国周、河北唐山开滦集团的班长王进东、黑龙江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董伟及安徽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汇报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想与体会。王瑞生指出,要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发挥班组安全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和教育培训活动。赵铁锤强调,要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管理,提高水平,走出一条有思路、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的班组安全建设之路。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副局长杨元元当天会前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接见了巡回报告团成员。骆琳局长充分肯定了各位班组长、群监员在宣传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并希望班组长和群监员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提高,充分发挥在保障煤矿安全基础方面的作用。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

召开“平安工地”建设现场推进会

本刊讯2011年6月20日至21日,交通运输部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推进会,推介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工程施工现场 “平安工地”创建的经验做法。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建设总里程36.274km,投资总额70.8亿元,是国内首座拱形塔三塔斜拉桥,工程科技含量高,高处作业、水上作业、大型支架、模板搭设、吊装作业多,是一个施工难度大、危险因素多的建设项目。工程实施以来,参建各方责任主体以创建“平安工地”示范项目为契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和措施。如开办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填写安全日志和召开班前会的“一校一志一会”管理法;根据工程作业内容、作业地点的不同,将管理对象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实施四个不同等级管理的“单元预警法”;以及结合工程进展情况,按照防范措施时效的不同,以风险分析为主要内容,分预案、预控和预警三个阶段实施的“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工作法等。工程开工至今,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伤亡目标,同时还创造出工程技术多项世界第一的好成绩,其经验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借鉴作用。

安全监管总局明确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本刊讯2011年6月2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了《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

《通知》要求,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须依法取得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1年(含)以上,并按规定进行自评,自评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每个A级要素自评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至申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1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须通过三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得分在90分(含)以上,并经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经营活动5年(含)以上且至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须通过二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装备设施和安全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集团公司推荐、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至申请之日前5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含承包商事故),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含承包商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含承包商事故)。

八部门联合颁布《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

本刊讯2011年6月上旬,由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8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简称《纲要》)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份由多个职能部门参与制定的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文件。

《纲要》共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职责分工、保障措施四个部分,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社会单位依法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机制基本形成、队伍普遍建立、设施较为完备、形式与内容满足社会需要;公益化和市场化结合、普遍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力量结合的宣传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督察、考评、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和火灾报警、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等消防安全常识得到广泛普及;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全国火灾形势保持平稳。

为实现以上目标,《纲要》要求在开展全民消防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家庭和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制,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社会抵御火灾的能力。《纲要》还从健全宣传队伍、完善宣传设施、发挥媒体作用、开展主题活动等八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集意见

本刊讯2011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并公开向社会征集修改意见。

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施行9年来,对遏制职业病高发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因职业病诊断难、鉴定难、获赔难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个别的还演变成了群体性事件。据国家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0多个行业近2亿劳动者不同程度地遭受职业病危害,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万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万6541例,占90.21%。

为了维护职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草案对职业病防治法特别是职业病诊断制度提出了修改,一是取消了职业病诊断的受理门槛,二是简化了劳动仲裁程序,使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三是规定了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对有争议资料作出判定的职责,四是明确了诊断机构在法定情形下应当参考劳动者的自述作出职业病诊断结论,此外,为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草案还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协会规范、职工群众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作用,草案规定了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具体条文详见本刊中间插页)。

三局要求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整体水平

本刊讯2011年6月2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国办发26号文件精神专题视频会,要求大力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整体水平。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6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抓住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中基础性、关键性问题,从责任落实、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基础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监管监察5个方面,提出了20条进一步加强瓦斯防治的具体措施和意见,每一条都对当前深化瓦斯防治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认真贯彻26号文件精神,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在专题视频会上提出5项要求。一要广泛宣传26号文件所明确的5方面、20条内容,确保文件精神深入企业、班组和岗位,贯彻落实到位。二要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全面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三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重点,开展检查督查,该停产整顿的一律停产整顿,该关闭的一律提请关闭。四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凡煤矿发生瓦斯超限,就要比照事故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五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整体水平。

六部局联合部署开展平安畅通县市创建活动

本刊讯2011年6月28日,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平安畅通县市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建制县、县级市部署继续组织开展为期5年的创建平安畅通县市的活动。

2005年以来,各地区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平安畅通县(市、区)2123个,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74.2%。

通知要求,2011年至2015年,各省区市要通过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市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积极解决农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建设,严格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加强车辆和驾驶人源头安全管理,确保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努力达到: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客运进一步发展,公路通行条件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秩序进一步好转。

三部门联合部署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

本刊讯2011年6月2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7月至9月,深化和拓展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

2011年4月至6月,三部门集中开展了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各地累计投入人力350万人次,深入运输企业18.1万家,排查客货运车辆417.7万辆,约谈运输企业和场站业主2.3万人次,督促整改客货运车辆隐患52.2万处、客货运驾驶人驾驶证隐患40万人次,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455.3万起。有力地降低了各类交通事故。

为进一步巩固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成果,切实解决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通知要求,要以县级客运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客运隐患排查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道路通行秩序管理力度,开展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全面排查整治货运隐患,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修订

本刊讯2011年6月24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涉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总则》《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煤矿机械、电气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提升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通风、防灭火、防治瓦斯、综合防尘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地质测量与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调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标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13个标准,分别由神华集团公司、开滦集团公司、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协助完成。

上一篇:小学科研工作计划3篇下一篇:自我鉴定毕业生登记表优选3篇